2014高考理科数学概率知识点和真题

2014高考理科数学概率知识点和真题
2014高考理科数学概率知识点和真题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和真题

知识点一:常见的概率类型与概率计算公式; 类型一:古典概型;

1、 古典概型的基本特点:

(1) 基本事件数有限多个;

(2) 每个基本事件之间互斥且等可能; 2、 概率计算公式:

A 事件发生的概率()A P A =

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总的基本事件数

;

类型二:几何概型;

1、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

(1) 基本事件数有无限多个;

(2) 每个基本事件之间互斥且等可能; 2、 概率计算公式:

A 事件发生的概率()A P A =

构成事件的区域长度(或面积或体积或角度)

总的区域长度(或面积或体积或角度)

注意:

(1) 究竟是长度比还是面积比还是体积比,关键是看表达该概率问题需要几个变量,如

果需要一个变量,则应该是长度比或者角度比;若需要两个变量则应该是面积比;当然如果是必须要三个变量则必为体积比;

(2) 如果是用一个变量,到底是角度问题还是长度问题,关键是看谁是变化的主体,哪

一个是等可能的; 例如:等腰ABC ?中,角C=

23

π

,则: (1) 若点M 是线段AB 上一点,求使得AM AC ≤的概率; (2) 若射线CA 绕着点C 向射线CB 旋转,且射线CA 与线段AB 始终相交且交点是M ,求使得AM AC ≤的概率;

解析:第一问中明确M 为AB 上动点,即点M 是在AB 上均匀分布,所以这一问应该是长度

之比,所求概率:

13P =; 而第二问中真正变化的主体是射线的转动,所以角度的变化是均匀的,所以这一问应该是角

度之比的问题,所以所求的概率:2755

=

=1208

P ?o ; 知识点二:常见的概率计算性质; 类型一: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 A+B (和事件):表示A 、B 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A B ?(积事件)

:表示A 、B 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A (对立事件)

:表示事件A 的对立事件;

类型二:复杂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1、 和事件的概率:

()=()()()P A B P A P B P A B ++-?

(1)特别的,若A 与B 为互斥事件,则:

()=()()P A B P A P B ++

(2)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1()P A P A =-

2、 积事件的概率:

(1)若事件12n A A A L 、、

、相互独立,则: 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L L

(2)n 次独立重复的贝努利实验中,某事件A 在每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都为p ,则在n

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k 次的概率:

()(1)

k k k n k

n n P A C p p -=- 类型三:条件概率;

1、 条件概率的定义:我们把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记为:(|)P B A ;

且()

(|)()

P A B P B A P A ?=

2、 三个常见公式:

(1) 乘法公式:()()(|)P A B P A P B A ?=?

(2) 全概率公式:设123,,,,n A A A A L 是一组互斥的事件且

1

n

k

k A

==Ω∑,则对于任何

一个事件B 都有:1

1

()()()(|)n

n

k

i i k k P B P A

B P A P B A ===

?=?∑∑

(3) 贝叶斯公式:设123,,,,n A A A A L 是一组互斥的事件且

1

n

k

k A

==Ω∑

则对于任何一个事件B 都有:1

()(|)

(|)()(|)

j j j n

i

i

k P A P B A P A B P A P B A =?=

?∑

知识点三:求解一般概率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事件的性质: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 次独立重复实验等; 第二步:确定事件的运算:和事件、积事件、条件概率等;

第三步:运用相应公式,算出结果;

知识点三:常见的统计学数字特征量及其计算; 特征量一:平均数(数学期望) 计算公式一:1231

()n x x x x x n

=

++++L ; 计算公式二:1

()n

x i

i

k E x P x x ==

?=∑;

计算公式三:(若随机变量x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且函数()f x 是它的密度函数)

()Ex xf x dx +∞

-∞

=?

特征量二:中位数

将所有的数从大到小排或者从小到大排,若共有奇数个数,则正中间的那个数叫做这一列数的中位数;若共有偶数个数,那么正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一列数的中位数。

特征量三:众数

将所有数中出现次数最多且次数超过1次的数叫做这一列数的众数。一列数的众数可以有多个,也可以没有。

特征量四:方差

方差反映一组数或者一个统计变量的稳定程度,方差越小数值越稳定,方差越大则数值波动越大。

计算公式一:2

1

1[()]n x k k D x x n ==-∑;

计算公式二:2

1

1[()()]n x k k x k D P x x x E n ===?-∑;

计算公式三:22

()x D Ex Ex =-;

注:期望和方差的性质: 性质1:()E c c =;

性质2:()E ax b aEx b +=+;

性质3:1212()n n E x x x Ex Ex Ex +++=+++L L ; 性质4:若,x y 相互独立,则:()()()E x y Ex Ey ?=?; 性质5:2

2

2

()(())()(())D x E x E x E x E x =-=-;

性质6:()0D c =;

性质7:2

()()D ax b a D x +=;

性质8:若,x y 为两个随机变量则:()()()2[(())(())]D x y D x D y x E x y E y +=+--?-; 性质9:若12,,,n x x x L 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

1212()()()()n n D x x x D x D x D x +++=+++L L ;

知识点四:简单的统计学知识;

问题一:统计学中的简单的抽样方法; 方法一:简单随机抽样; 1、 基本原理:根据研究目的选定总体,首先对总体中所有的观察单位编号,遵循随机原则,

采用不放回抽取方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2、 具体做法:①随机数字法 ; ② 抽签法; 3、 优缺点分析:

优点:基本原理比较简单;

当总体容量不大时比较方便; 抽样误差的计算较方便;

缺点:对所有观察单位编号,当数量大时,有难度; 方法二:系统抽样;

1、 基本原理: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顺序号等分成n 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第k 号

观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隔,机械地从每一部分各抽取一个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2、 优缺点分析:

优点:抽样方法简便,特别是容量比较大的时候;

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抽样误差较小; 缺点:仍需对每个观察单位编号;

当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性趋势时,产生明显偏性;

方法三:分层抽样;

1、 基本原理: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

位,合起来组成样本。 2、 具体做法:

第一步:计算每一层个体数与总体容量的比值;

第二步:用样本容量分别乘以每一层的比值,得出每层应抽取的个体数; 第三步: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产生样本; 3、 优缺点分析: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抽样误差,尤其是最优分配法;

缺点:总体必须要能分成差别比较大的几层时才能用,局限性比较大; 总结:以上三种抽样方法的共同特征是每个个体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

知识点五:常用的几个统计学图表;

图表一:频率分布直方图与频率分布折线图; 1、 说明几个基本概念:

(1) 频数:符合某一条件的个体个数;

(2) 频率:频率=

频数

总数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近视的看作概率;所有组的频率之和是1;)

2、 认识频率分布直方图:

(1) 横标是分组的情况;

(2) 纵标不是频率,而是频率/组距;小方框的面积才是频率;所有的面积和为1; 3、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第一步:求极差;

第二步:分组,确定组距; 第三步:列频率分布表; 第四步:作图; 4、 画频率分布折线图:

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方框的顶边的中点用直线连起来形成的折线图; 5、 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统计学数字特征量:

(1) 中位数:取图中方框面积和达到

1

2

时的横坐标; (2) 众数:取最高的那个方框的中点横坐标;

(3) 平均数:

1()()n

k

k k E x x

P x x ==?=∑;其中k x 表示第k 组的中点横坐标,

()k P x x =表示第k 组的频率;

(4) 方差:21

()[()]n

k

k D x x

E x ==

-∑;

图表二:茎叶图;

定义:若数据为整数,一般用中间的数表示个位数以上的部分,两边的数表示个位数字;若数据是小数,一般用中间的数表示整数部分,两边的数表示小数部分形成的图表;

知识点六: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与统计案例; 1、相关关系的分类:

从散点图上看,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2、线性相关:

从散点图上看,如果这些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则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 3.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

(1)最小二乘法: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最小二乘法. (2)回归方程: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 (x 1,y 1),(x 2,y 2),…,(x n ,y n ),其回归方程为y ^=b ^x +a ^

其中,b 是回归方程的斜率,a 是在y 轴上的截距. 4.样本相关系数:

r =

,用它来衡量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1)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2)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

(3)r 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当|r |>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6.独立性检验:

(1)用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这种变量称为分类变量.例如:是否吸烟,宗教信仰,国籍等.

(2)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

(3)一般地,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值域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

2

()()()()()

n ad bc K a b a c c d b d -=++++ (其中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可利用独立性检验

判断表来判断“x 与y 的关系”.这种利用随机变量K 2

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 附表:

注意:

(1)2

K 越大相关性越强,反之越弱;

(2)附表中P (K 2

≥k )是两个统计学变量无关的概率;

知识点七:常见的概率分布及期望、方差; 类型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1、 两点分布(贝努利分布或0、1分布):

(1) 特点:随机变量x 只能取两个值0、1;分布列如下:

(2) 期望:()E x q =;

方差:2

()=D x q q pq =-;

2、 二项分布:

(1) 特点:在n 次独立重复的贝努利实验中,每次实验中A 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p ;

每次试验只有两个结果A 或A ;随机变量x 表示n 次试验中A 事件发生的次数; 即:()(1)k

k n k

n

P x k p p C -==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为: (,)x B n p :;

(2) 期望:()E x np =;(有两种不同的证明方法,这里就省略了。)

方差:()(1)D x np p npq =-=;

3、 几何分布:

(1) 特点:在独立重复的贝努利实验中,每次实验中A 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p ,不发

生的概率为(1p -);随机变量x 表示A 事件首次出现时试验的次数;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几何分布,记为:()x G p :;

(2) 期望:1()E x p =

(1

()(1)k P x k p p -==-,期望公式可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和极限的思想证明。) 方差:1()p D x p -=

4、 超几何分布:

(1) 特点:一般的共有N 个个体,A 类个体有M 个,从中任取n 个,随机变量x

表示

取到的A 类个体的个数,则称x 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为:(,,)x H n M N :;

();(0,1,2,3,,min{,})k n k

M N M

n

N

C C P x k k M n C --==L ; (2) 期望:()Mn E x N =;

方差:2

(1)(1)()()(1)Mn M M n n Mn D x N N N N --=

+--;

类型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

1、 密度函数的概念:在频率分布折线图中,当样本容量取得足够大,组距取得足够小的时

候频率分布折线图会变成一条光滑的曲线,我们就把这样的曲线叫做连续性随机变量的密度曲线;把他的解析式叫做密度函数;

显然,如果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是()f x ,则:

()()b a

P a x b f x dx ≤<=?;()1f x dx +∞

-∞

=?

()(

)a

P x a f x dx -∞

<=?

;()()a

P x a f x dx +∞

>=?

2、正态分布的定义:如果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是:22

()2()x f x μσ--=

;则称

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记为:2

(,)x N μσ:; 3、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1)整条曲线都在x 轴的上方,即()0f x >对x R ?∈恒成立;

(2)x μ=是他的对称轴,当(],x μ∈-∞时,函数()f x 单调递增;当[,)x μ∈+∞时,函数()f x 单调递减;在x μ=时取得最大值;

(3)正态分布曲线的两个主要参数,μσ的几何学意义:

参数μ决定对称轴的位置,也决定整条曲线的位置,所以也称为位置参数;参数σ 决定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决定了曲线的高矮胖瘦;具体规律是:σ越大,数据越离散,曲线越矮越胖;σ越小,数据越集中,曲线越高越瘦;于是我们习惯于把参数σ称为形状参数;

4、 正态分布的期望与方差:若2

(,)x N μσ:

期望:()E x μ=; 方差:2

()D x σ=; 5、 正态分布的3σ原则:

(1)()0.6826P x μσμσ-≤<+=; (2)(22)0.9544P x μσμσ-≤<+=; (3)(33)0.9974P x μσμσ-≤<+=;

6、标准正态分布:若(0,1)x N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7、正态分布2

(,)x N μσ:与标准正态分布之间的转化关系: 若2

(,)x N μσ:,则(0,1)x u

N σ

-:;

一.选择题

1(2014新课标I).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

A .18

B .38

C .58

D .78

2. (2014新课标II)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A. 0.8

B. 0.75

C. 0.6

D. 0.45

3. (2014陕西)从正方形四个顶点及其中心这5个点中,任取2个点,则这2个点的距离不小于该正方形边长的概率为( )

1.5A

2.5B

3.5C

4.5

D 4 (2014浙江)已知甲盒中仅有1个球且为红球,乙盒中有m 个红球和n 个篮球

()3,3m n ≥≥,从乙盒中随机抽取()1,2i i =个球放入甲盒中.

(a )放入i 个球后,甲盒中含有红球的个数记为()1,2i

i ξ

=;

(b )放入i 个球后,从甲盒中取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记为()1,2i p i =. 则

A.()()1212,p p E E ξξ><

B.()()1212,p p E E ξξ<>

C.()()1212,p p E E ξξ>>

D.()()1212,p p E E ξξ<<

5. (2014湖北)由不等式??

?

??≤--≥≤0

200

x y y x 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1Ω,不等式???-≥+≤+21y x y x ,确

定的平面区域记为2Ω,在1Ω中随机取一点,则该点恰好在2Ω内的概率为( ) A.81 B.41 C. 43 D.8

7

二.填空题

1(2014福建)如图,在边长为e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粒黄豆,则

他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

2(2014上海)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商场拟在未来的连续10天中随机选择3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3天恰好为连续3天的概率 是 (结构用最简分数表示)。 3 (2014上海)某游戏的得分为1,2,3,4,5,随机变量ξ表示小白玩游戏的得分。若()ξE =4.2,则小白得5分的概率至少为 。

4. (2014江苏) 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 ▲ .

5(2014广东)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 .

6(2014江西).10件产品中有7件正品,3件次品,从中任取4件,则恰好取到1件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

7. (2014辽宁)正方形的四个顶点(1,1),(1,1),(1,1),(1,1)A B C D ----分别在抛物线

2y x =-和2y x =上,如图所示,若将一个质点随机投入正方形ABCD 中,则质点落在阴

影区域的概率是 .

8(2014浙江)随机变量ξ的取值为0,1,2,若()1

05

P ξ==,()1E ξ=,则()D ξ=________.

三.解答题

1. (2014陕西)(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一块耕地上种植一种作物,每季种植成本为1000元,此作物的市场价格和这块地上 的产量具有随机性,且互不影响,其具体情况如下表:

(1)设X 表示在这块地上种植1季此作物的利润,求X 的分布列;

(2)若在这块地上连续3季种植此作物,求这3季中至少有2季的利润不少于...2000元 的概率.

2. (2014北京)(本小题13分).

李明在10场篮球比赛中的投篮情况如下(假设各场比赛互相独立):

(1)从上述比赛中随机选择一场,求李明在该场比赛中投篮命中率超过6.0的概率. (2)从上述比赛中选择一个主场和一个客场,求李明的投篮命中率一场超过6.0,一 场不超过6.0的概率.

(3)记x 是表中10个命中次数的平均数,从上述比赛中随机选择一场,记X 为李明

最新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精华版)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子集个数: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 个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 2.常见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或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3.空集:φ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 4.元素特点: 、 、 确定性 5.集合的的运算: 集运算、 集运算、 集运算 6.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 ,则 ;否命题:若 ,则 ;逆否命题:若 ,则 ; 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原命题与否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题互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 。互为逆否的命题 7.充要条件的判断:p q ?,p 是q 的 条件;p q ?,q 是p 的 条件;p q ?,,p q 互为 条件;若命题p 对应集合A ,命题q 对应集合B ,则 p q ?等价于 ,p q ?等价于 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 8.逻辑联结词:或命题:p q ∨,,p q 有一为真即为 ,,p q 均为假时才为 ;且命题:p q ∧,,p q 均为真时才为 ,,p q 有一为假即为 ;非命题:p ?和p 为一真一假两个互为对立的命题 9.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 ; 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的定义域:分母 0;偶次被开方数 0;0次幂的底数 0 ;对数函数的真数 0;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底数 0且 1 2.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 、值域是各段值域的 3.函数的单调性:设1x ,2[,]x a b ∈ (1 ? []1212 ()() 0(),f x f x f x a b x x ->?-在上是 函数;

最新2018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布_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配

最新2018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布_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配 高考数学知识点分值分配 高考数学知识点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 作差, 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调理个性品质 高考对个性品质的要求是:"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由此可知,个性品质不仅包含了"智商",也强调"情商"。所以,应在最后阶段优化考试心理,提高自己应对挑战的能力。比如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等进行针对性自我安慰,从而以最佳竞技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

[最新修正版]2014高考数学全套知识点(通用版)

[最新修正版]2014高考数学全套知识点(通用版)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 555 50 15392522∈--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y x x x = --432 lg ()()() (答:,,,)022334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义域是_。 [](答:,)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 ) 如:,求f x e x f x x +=+1(). 令,则t x t = +≥10 ∴x t =-2 1 ∴f t e t t ()=+--21 21 ()∴f x e x x x ()=+-≥-21 210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工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胃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包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个元素的子集有2〃个.〃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 -1个.〃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交:A,且x e B} 2、集合运算:交、并、补产AU6Q{xlxeA或xe* 未卜:或A o {% £ (/, 且x任A}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 (记作〃pvq〃); p且q (记作〃p 八q〃);mEp(i己作、q〃) o 工〃或〃‘〃且"、"非"的真假判断 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1 P则1 q ;逆否命题:若1 q则]Po ④、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i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 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一.函数的性质 (工)定义域:(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 /(x),②奇函数:/(—x) = -/(X)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对称;c.求/(-X);&比较/(T)与/(X)或/(T)与—/(X)的关系。 (4 )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f X2, 。语当X1VX2时,都有f(XT)V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语当X1f(X)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 /(〃>。且"。1)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最新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原命题 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 互 互逆 否 互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 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3、并集.记作:B A Y .交集.记作:B A I . 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A =∈?且 (C U A)∩( C U B) = C U (A ∪B) (C U A)∪( C U B) = C U (A ∩B);B B A =I A B ??; 简易逻辑: 或:有真为真,全假为假。 且:有假为假,全真为真。 非:真假相反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常用变换: ①) () ()()()()(y f x f y x f y f x f y x f =-?=+. 证)()(])[()() () ()(y f y x f y y x f x f x f y f y x f -=+-=?= - ②)()()()()()(y f x f y x f y f x f y x f +=??-= 证:)()()()(y f y x f y y x f x f +=?= 4、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5、定义域1?? ??? 分母不等于零被开方大于等于零对数的幂大于零,底大于零不等于 值域: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出所给区间的最 大值和最小值, 6、函数单调性: (1)定义法: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2)导数法: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 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 (x f 为减函数. 7、奇偶性 ()x f 为偶函数:()()x f x f =-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014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4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立体几何 考试内容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 (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 (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9)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考试内容: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3)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高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高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篇一】 一个推导 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两式相减得(1-q)Sn=a1-a1qn,∴Sn=(q≠1). 两个防范 (1)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断言{an}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1≠0. (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1与q≠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1这一特殊情形导致解题失误. 三种方法 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有: (1)定义法:若an+1/an=q(q为非零常数)或an/an-1=q(q为非零常数且n≥2且n∈N*),则{an}是等比数列. (2)中项公式法:在数列{an}中,an≠0且a=an·an+2(n∈N*),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an=c·qn(c,q均是不为0的常数,n∈N*),则{an}是等比数列. 注:前两种方法也可用来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 【篇二】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重点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树状图分布)

重点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树状图分布)

————————————————————————————————作者:————————————————————————————————日期: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高考数学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

2019年高考数学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 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数学高考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 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4、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5、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

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6、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对于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当ω0时,由于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 x 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ω0时,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x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 y=sinx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对于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 7、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 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 8、忽视零向量致误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上海卷数学高考知识点分布统计表及试题分析

近6年上海高考试题知识点分类表(2006年~2011年)

2009年的高考命题以笔者所见,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重点以2009年的理科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1)考察的内容日趋全面,如在“二期课改”后新增加的矩阵、行列式(理科填空题第3题)、算法(理科填空题第4题)、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理科填空题第7题)、概率的计算(选择题第16题)、统计(选择题第17题)、平面向量(解答题第21题)、空间向量(解答题第20题),以上在“二期课改”中新增知识板块和知识点都有所考察到,考察的分数多达30分以上。 在文科的试题中也涉及到线性规划(填空题第7题)、概率与统计(填空题第11题和选择题第18题)、三视图(选择题第16题),除了几个主要板块(函数、数列、立体和解析几何)以外的知识也达到了30分左右。在分值的分布上,2009年的选择题进一步增加到14题,仍保持每题4分,选择题的题量保持不变,解答题减少一题。对新增的向量的和行列式的知识,更强调了向量和行列式作为解题的工具进行使用,如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解答题第21题)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解答题第19题),这体现了把数学方法作为工具使用的特点,在立体几何中空间向量的使用也淡化了学生思维的难度。 (2)对“双基”的考察更加重视,试题更着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解题方法的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直接考察从填空题的前8题中有很明显的考察(通常只涉及到1到2个知识点) ,对基本方法的考察也“不偏”、“不怪”,如解答题第19题重点考察了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答二面角的问题,第21题重点考察平面向量和解析几何的结合,解答题的第22题对考生对反函数的性质的了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以上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充分地渗透出对“双基”的考察力度,为帮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指引学生真正回归课本上的概念和解题方法。从解题方法上看,整张试卷没有考察到技巧性过强的方法,但对学生需要把相关知识进行关联思考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把算法与分段函数结合(填空题第4题),把向量与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的结合,把二项式定理判断余数与数列的结合(解答题第23题)等,以上知识点的考察不仅需要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准确地了解,同时要求学生具有综合思考的能力,能灵活和准确地使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2014高考数学大纲——知识点总结

(一)必考容与要求 1. 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几何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要求给定及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2.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 函数 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简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⑤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 指数函数 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含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象通过的特殊点。 ④ 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 对数函数 ①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 理解对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 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④ 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a﹥0,且a≠1) (4) 幂函数 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② 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 函数与方程 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③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完整版)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及考点分布表

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 及考点分布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数学科高考注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所谓三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五种能力、两种意识)。具体考试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确定。 关于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的说明如下: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了解(A):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认识它。 “了解”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B):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的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断、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理解”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 (3)掌握(C):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掌握”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上海高考数学知识点重点详解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高考前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元素一般属性,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文氏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已知集合A 、B ,当A B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 4. 注意下列性质:(1)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n 2,n 21-, n 21-, n 2 2.- ()若,;2A B A B A A B B ??==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 学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6.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7.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8.注意四种条件,判断清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 9.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10.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1.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12.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需注明函数的定义域。 13.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 ,注意正负的取舍;②互换x 、y ;③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 14.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及分值 分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考数学考点解析1.集合与简易逻辑: 10-18分 主要章节:必修1第一章《集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选修1-1(文)2-1(理)《常用逻辑用语》 考查的重点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的运算关系,将加强对集合的计算与化简的考查,并有可能从有限集合向无限集合发展。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 2.函数与导数: 30分+ 主要章节: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园与方程》 选修1-1(文)2-1(理)《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 选修4-4《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它把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复合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反函数生成考题,作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函数与导数的结合的解答题,以切线、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问题为设置条件,结合不等式、数列综合成题,也是解答题拉分关键。

3.不等式:5-12分 主要章节: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 选修4-5全书 一般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题型中“隐蔽”出现,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解答题会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等式证明等。 4.数列:20-28分 主要章节:必修5第二章《数列》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解答题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题量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另外一个与其它知识的综合题。文科以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为主;理科以应用Sn或an之间的递推关系求通项、求和、证明有关性质为主。证明题以考“错位相减法”比较多。 5.三角函数: 18-25分 主要章节: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