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

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
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

由于考场作文的特殊要求,它时间短、要求高。有些考生不适应,他们往往面对作文题时思考半天也找不到下笔之处,即使花了很长时间找到了,可是还没来得及写完作文,考试时间已到,只能空叹息。那么我们在考场上应怎样让自己的构思流畅、思路开阔呢?这除了平时加强拓展思路能力的训练外,如能掌握一些技巧,对迅速打开思路,顺利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一、探因索果,巧开思路

如果我们面对作文题一时不知从何下笔,这时我们可采用“探思索果”的方法来帮助打开思路。如很多同学面对“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这个作文题时,只在“钥匙”

上思考徘徊,写来写去还是“钥匙”,既没有深入地思考联想,也没有适当展开。这样不仅无法下笔成文,更写不出深刻的作文来。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探因索果”的方法来开拓我们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想:1.为什么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自己又为什么需要这把钥匙?2.我以前没有这把钥匙时是怎样的?3.有了这把钥匙之后,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4.有钥匙之后,我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变化?如此这般地从前往后追索,一张思维的大网很快就展开来了,有关“钥匙”的人或事就鲜明了,获得“钥匙”的过程就具体了,“钥匙”的作用也就明显了。这时我们只要抓住一两个“亮点”进行认真写作,就可能把文章写得尽全尽美了。

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要求,动笔前进行“前因”和“后果”的探索,就能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如命题作文“晨”,这一命题中的“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一天中的起始部分,也就是早晨7点到9点这段时间。我们写作时可从这一层面来入手,写早晨发生的人和事,或是对早晨的感悟,但这样写立意不深,也不易写出出彩的作文。这时我们就可进一步探索,“晨”也有象征义:这由一天的起始象征着人生的开始,由晨的时光也可象征着人生的美妙,象征着起点之美——经过这样前因后果的探索,不但开拓了写作的思路,还容易写出深刻的文章来。

二、以小见大,伸展思路

看到一个作文题,如果这个文题的范围很大,无从下笔,这时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来反映这个文题。俗话“一滴水中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这个文题是很大的,我们就可以从小处来入手:从时间考虑,过去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某次活动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因果考虑,珍惜的心情是怎么取得的;

从对象考虑,自己、同学、家人、不相识的人是怎样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的等。这样,从一个角度来思考、来立意、来选材,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最深的来写,来反映自己的“珍惜”,这样既能顺利地拓展思路,又能扣紧题目来写。

这种构思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话题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只要求写相关的内容就可以。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话题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表达。所以思路开阔对于写话题作文非常重要。审题后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素材;考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观念和说法,自己对此进行思考判断,形成观点。然后在此观点的统摄下寻找合适的论据证明观点;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合理的虚构。

要做到以小见大,就要求同学们能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中发现新问题,提炼一种崭新的主题。选择的小事虽小,但小事中蕴含着的生活哲理足以使文章主旨有深度,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时代特征。

三、妙用联想,延伸思路

一般作文都要运用联想的发散思维来打开思路,考场作文构思必须展开联想,这就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活动,恰似腾飞的翅膀。考生根据已确定的文章要点,对头脑中现有的各种材料扫描定位,展开丰富的联想,开始可能是零散的、不集中的,这时的思维活动是放开的,要占有大量的材料,不要有所束缚,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筛选、组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整体。

联想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有类似联想和引情联想。

类似联想,就是从眼前事物出发,通过事物的形似或神似引发联想。由一引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然后万中取一来立意。如由“风”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还可以联想到流行时尚“风”等。

引情联想,就是由某些事物的引发而联想到另一事物的相似点,化抽象为具象,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思,力避概念化图解话题,力求从自然到自觉,赋予人之情感的“再造”。其中用象征手法写的文章,就是这种典型。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样就使大自然的景物有了更高的审美层面和更深的审美意义,抒发了对西北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如“心中的彩虹”这个文题,我们就可运用联想的方式来构思成文。这个彩虹既可指天空中那美丽的彩虹,也可由她的艳丽、娇美生发联想,这个“彩虹”可以是我们的一种美好的回忆,可以是我们的一种珍贵的体验,可以是我们的一个坚定的信念,也可以是我们向往的一种境界,也可以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追求——这样你生发联想,很快就能打开思路,思如泉涌,那作文也就不难写了。

四、妙用抑扬,拓展思路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尽力避免平直,宜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在面对作文题时,不妨试着采用“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这两种方法来展开思路。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段“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

欲扬先抑,抑是为了扬,重点在扬;欲抑先扬,扬是为了抑,重点在抑。无论使用哪一种,所“先”都只是手段,是为了映衬所“欲”,从而突出和强化所“欲”的内容,所“欲”才是目的。运用这种方法拓展思路,可以使内容逐层深入。

五、异向思维,反向思路

异向思维是指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向相反的方向思考,从而解决难题,寻求答案。

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审题上,的确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的“双向审题法”就是这种异向思维方法。什么叫“双向审题”呢?即审题时既搞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又搞清题目放开的内容。把题目的要求搞清了,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立意选材,就不会偏离题意;把题目不作要求的内容也就是放开的内容搞清了,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如作文题“我以而自豪”,很多同学都是写我以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奋斗、我的成功而自豪。有一位同学却以“我以失败而自豪”为题作文,他说“我虽失败了,但我虽败犹胜,因为我从失败中获得了成功的经验”。作者这样异向思维,反向立意,无疑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

如何打开文章写作的思路

如何拓展写作思路 友善,是一个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地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为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 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短,要求高,审题之后,快速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考题,许多同学却思路闭塞,无从下笔,显然是缺乏必要的思路拓展训练。其实,只要同学们遵循规律,掌握技巧,认真训练,就一定能顺利打开思路,完成写作。 思路拓展技巧一:评述话题 这是最简单的思路拓展法,就是对文题进行价值判断,分析其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有何利弊,是该否定还是肯定,自己的立场如何。仍以2003年河南中考题为例,用评述话题法可以这样立意:对“友善”的价值进行肯定,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社会需要友善,拥有友善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拥有友善的社会是完美的社会。 思路拓展技巧二:演绎提示 这一方法适用于有提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这种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提示材料的内容择其一点进行演绎扩张。如上而题目中,可用此法获取许多写作思路。比如根据提示中“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一句可以这样演绎:1、以我为中心写记叙文,描述我同一个陌生人的故事,我的一个微笑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友善使人们更易于沟通。可写成记叙文。2、以第三者的目光描写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两三个故事,故事集中表现微笑的作用,突出友善的力量。可写成镜头组合式的散文、三幕剧、故事光盘等。 思路拓展技巧三:因果推理 这一方法是将材料提供的话题作为理论前提,然后可以以此为中心进行推理,推理一下它将导致什么结果。如将“友善”这一话题作为前提,进行推理:1、正面推理“友善”的结果。友善可以化解仇怨,友善可以增进友谊,友善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友善可以创造美好世界。可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2、反向推理,如果没有“友善”,冷漠、仇怨、自私、战争将充斥这个社会,人们将丧失生存的基础。可写小小说、寓言、童话。 思路拓展技巧四:空间转换 空间转换适用于各类文题,空间主要是指场合和地点。根据文题进行联想,将话题放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会发生不同的故事。如以“友善”为中心进行空间转换,可以这样构思:1、将发生在中国、美国、巴勒斯坦三地的“友善”故事分章节组合到一起,以此说明“友善”是世界人民都需要的。2、以家中、学校、公众场合任意地点为中心都可以构思一个故事来说明友善的作用。可写成记叙文,散文。 思路拓展技巧五:时间联想 时间联想法适合于各类作文目。时间的概念包含三个方面:过去、现在、未来。写作时围绕任意一种时间概念都可以有多种构思。如以“友善”为题,运用时间联想法可以这样构思:1、发生在当代的一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关于友善的故事。2、发生在一个清晨(或中午、晚上)的关于友善的故事。3、围绕友善发生的不同时期的故事(今昔对比)4、围绕不同时期的人们的“友善观”进行对比剖析。 思路拓展技巧六:对象联系 作文的描写对象是多样的,人、动物、植物都是可以用来表现主题的。在作文构思过程中如果能从不同的对象角度考虑,会有许多不同的写作思路。如以“友善”为题,运用对象联系法可以这样构思:1、以“我”为中心的故事。2、以“他(她)”为中心的故事。3、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整理精校版)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 作文辅导 0620 16:46 ::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 走进考场,拿到作文题,不少考生常常是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仔细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引导考生打开作文思路是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只要考生审题立意得法,养之有素,平时有过这方面的训练,自然很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材料自然也会纷至沓来。下面就以高考作文题为例,跟大家谈谈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 一、简单替换思想 简单替换,就是针对作文题目、话题或引题材料,将其所隐含的道理、观点、意蕴以及写作指向、写作意图等揭示出来,选取类似于这些义项的人物、事件或现象来替换的思想方法。但运用替换思想不能望文生义,想当然,一定要根据题目、话题或引题材料,仔细推敲其替换的类似性和准确性。通常是选取我们所深知熟虑的,且能触发我们联想的人物、事件或现象来替换。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暗喻或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喻体置换为本体或本体置换为喻体。如2015届高考模拟重庆市高考作文题“难题”,本体不出现。如果我们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只想到不容易解答的题目,就不能挖掘出新意,写出新颖的文章来。但如果我们能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找出各种比喻“难题”的本体来替换,诸如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事情等,思路就会大开。从小处说,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有学习上的,有生活中的,对于这些“难题”我们无法逃避,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最终解决“难题”。从大处说,一个国家的发展,或者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会遇到“难题”,甚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面临着环保的“难题”等。由此展开联想,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此时我们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来替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2015届高考模拟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引题材料是:①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②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打开作文思路的六把金钥匙

打开作文思路的六把金钥匙 不少同学拿到作文题,常常大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是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审题立意关也就自然容易攻克,写作材料也就会纷至沓来,如此,又怎么会写不好作文呢? 这里,我送给大家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六把金钥匙。为说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我结合过去的高考题作一解说。 一、置换法。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 “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 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自然”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自然”,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自然”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就是由“我们”与“他们”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我们”,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他们”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置换,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 二、补充法。 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打开话题思路

如何打开写话题作文的思路 近年来,话题作文几乎成了考场作文的代名词。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作文,老师们是想方设法加以指导,学生们自己也是绞尽脑汁多写多练。尽管如此,不少学生面对话题作文的时候,还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不知从哪儿下笔。思路打不开,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放不开,更别说什么新意了。 事实上,要想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也并非难如上青天。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坚持训练,还是可以琢磨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来的。我们不妨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打开自己写话题作文的思路。 一、由“母”生“子”,对话题进行分析和联想,打开作文思路。 所谓的由“母”生“子”,就是指以题目提供的话题为“母题”,衍生出“子题”:对话题进行分析、联想等,把大的转化成小的,把笼统的演绎成实在的,把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中去。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母题”衍生出“子题”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形象引发 我们要尽量将话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展开想象与联想,想到与话题相关的现实事物或具体形象,从形象出发,思考写作的方向与题材。 如果以“伞”为话题写作文,我们可以想到不同款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伞”:如太阳伞、雨伞,单色的、多色的,短柄的、长柄的,油纸伞、布伞等。也可以想到生活中与伞有关的事、景、情等,如:有的撑着伞在等人;有的一手撑着伞,一手拿着伞;有的一个人打伞走在雨中;有的只为别人撑伞,自己却淋着雨等。根据以上形象,我们可以从母题“伞”生出许多“子题”:“多彩的伞”、“谢谢你,雨伞”、“伞下的友谊”、“送伞记”、“为我挡风遮雨”、“换伞”、“雨天盛开的花”、“这把伞是谁的?”、“我最喜欢的一把伞”、“爷爷那把破伞”、“雨伞又丢了”、“都是雨伞惹的祸”、“树伞”、“永远撑着的伞”、“不要保护伞”、“给我安全的伞”等。 (二)构词引发

打开作文思路的15种方法

打开作文思路的15种方法 打开作文思路的15种方法 许多小朋友打不开作文的思路,想不出写什么,这就要学习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 (1)原型启发法:原型启发法就是以课文、范文、优秀习作做原型,通过启发想出自己作文的思路。例如:学了《古井》、《落花生》一类的借物喻人的课文,想一想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有哪些可以借物喻人。可能会想到青松,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可以比喻为坚强的革命者,也可能会想到树根,它盘绕地下,为参天大树吸收营养,也可以喻为默默无闻的英雄们等。 (2)追思回忆法:追思回忆法就是在作文时,回忆自己经历的,与题目有关的人和事,同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有关的文章和书,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印象深刻的典型的人和事,写入作文。 (3)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就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维,从而显露出新的思维,塑造出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力向上,逆向思维可以讽刺它攀高枝向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 (4)多角度练习法:多角度练习法就是从不同的角

度进行观察、思维、立论的方法。例如,学习《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以后写读后感,可以从东郭先生、农民、狼,三个角度去写。从东郭先生的角度看,可以体会出1.不能当东郭先生;2.假如老农不来,东郭先生就会3.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东郭先生会从狼的角度看1.求东郭先生救自己是求生的需要;2.要吃东郭先生也是求生的需要;3.被老农打死是智慧不如人。从老农的角度看,1.应该打死狼;2.应该教育东郭先生,接受教训;3.假如老农也像东郭先生那样糊涂,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写出来表现不同思想内容的读后感。 (5)讨论交流法:讨论交流法就是看了作文题目以后,不知道写什么好,可以找几个要好的朋友一块讨论讨论,各抒己见,从中受到启发,交流后自选材构思、布局谋篇。 (6)时空开拓法:时空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的特点,想想自己或熟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做了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有没有适合做题目的,或者想想什么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看有没有适合题目的。这样,回顾过去,看看现在,想想未来,从中选择出该写的东西来。 (7)地点开拓法:地点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的特点,从地点上想人和事。例如《发生在校外的一件事》从校外想到上学路上,车站上、码头、公园、商店、影剧院、医院、

巧妙打开话题作文思路

巧妙打开话题作文思路 比如以“风”为话题,如果只是着眼于本义,那就只有写自然界的风:按风向分的东南西北八面风;按季节分的春夏秋冬四季风;按大小分的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那么,我们就该会想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让别人活得快乐、让自己活得充实,人生的价值在于为正义而牺牲自己的财产与生命,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祖国为社会的利益而拼搏。 这些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他们的事例都阐释了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生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繁荣与昌盛。这个时候,同学们自然会广开言路,多方讨论:什么修补桌椅、门窗啦,什么修补床、柜啦,什么修补大气层中的臭氧空洞啦等等。课堂上,老师在布置我们写作文的时候,通常也会对如何作文巧加指导,或是组织学生讨论。 再比如“圆”:其常用内涵有:“圆满”、“团圆”、“和好”、“成功”、“顺利”、“圆滑”、“灵巧”、“围绕核心”、“公正平等”(圆桌)等。根据以上形象,我们可以从母题“伞”生出许多“子题”:“多彩的伞”、“谢谢你,雨伞”、“伞下的友谊”、“送伞记”、“为我挡风遮雨”、“换伞”、“雨天盛开的花”、“这把伞是谁的?”、“我最喜欢的一把伞”、“爷爷那把破伞”、“雨伞又丢了”、“都是雨伞惹的祸”、“树伞”、“永远撑着的伞”、“不要保护伞”、“给我安全的伞”等。二、要善于倾听并利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交流,打开作文思路。 再比如,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医生的生存价值在于他为人类创造了生的希望;老师的生存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法官的人生价值在于坚持正义、惩治邪恶;科学工作者的价值在于思考、探索与发明创造。同样地,我们还可以更深一层的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财富的多少、权力的高低,而在于他是否拥有一颗仁爱之心,造福社会,恩泽人间! 像这样想下去,作文的思路不就沿着求异思维这种方式打开了吗? 当然,打开话题作文思路的方法还有很多,而一旦我们的思路被打开,可供选择的材料也就鱼贯而来,我们也就有可能写出富于新意、内涵深刻的文章来。也可以想到生活中与伞有关的事、景、情等,如:有的撑着伞在等人;有的一手撑着伞,一手拿着伞;有的一个人打伞走在雨中;有的只为别人撑伞,自己却淋着雨等。 如果以“伞”为话题写作文,我们可以想到不同款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伞”:如太阳伞、雨伞,单色的、多色的,短柄的、长柄的,油纸伞、布伞等。 “好孩子,很高兴你能及时告诉我这件事,邻居伯伯看到现场后,拍拍他的肩膀说: 现在我还能够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了,脚印就无法修补了。这样写不是不可以,但总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不易借题发挥,写不出深意来。 看了这段材料以后,有的学生会说我也可以写一个关于修补道路的故事,这时老师可能会指出:写补路也是可以的,但这还是局限在原材料上,同学们不妨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把思路放开些。近年来,话题作文几乎成了考场作文的代名词。三、适当运用求异思维,探求多种答案,打开思路。 事实上,要想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也并非难如上青天。思路打不开,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放不开,更别说什么新意了。尽管如此,不少学生面对话题作文的时候,还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不知从哪儿下笔。 ”

如何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

如何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 鹿泉市上庄镇中学卢肖莉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 教学重点:6w1h法在话题作文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举例,小组探究。 一、导入: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智力题,(教师拿出一支铅笔)这是什么?(故作神秘)那么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铅笔都有哪些用途?给你一分钟时间,快速在本子上写答案,看谁说的又多又奇特,看哪个同学思维开阔。 生活动。 二、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说的不少,基本上都超出了写字和画画这些局限性的答案,看来咱们大家的思维还是比较开阔的。其实,铅笔的用途还有很多,从她的外形上看,它是长的,想想,这样长的东西能干什么?再看,它是一个圆柱,圆柱,有哪些用途?(教师启发)从它的顶头来看,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用途?再看这端,(尖)有什么用途?从它的构成上看,是由木头和铅构成的,那么它有什么用途?刚才我们一直是从整体上来找它的作用,现在,我们可以把他分割成部分(教师做示范横着切,)切成这样一段一段,有何作用?如果再这样竖着劈开,有什么作用呢?(教师目视学生启发)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铅笔的很多种用途,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 学生分析。 师:像这种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的思维方式,叫发散思维(板书)。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发散思维,来构思话题作文(板书) 师: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作文形式,如2005年中考是以“欣赏”为话题,06年是以“财富”为话题,07年是以“反省”为话题。它对学生的限制比较少,给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所以,在话题作文中,如果能够发散思维,想出更多的思路,在从中选出一个更新颖、你更有话可说的思路,那么,在中考作文中一定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高分。 三、以”渴望”为话题,运用发散思维来构思. 第一步:引导学生用即用6w1h法来提问。 师:现在,我们以“渴望”为话题,来构思一篇作文,时间为两分钟,请用一句话来交代你的思路,当然,思路越多越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把握好学生的情况。 师:哪位同学来谈一下你的思路。 生发言。 师:同学们刚才发言很积极,思路也比较多,但是我想思路还可以更广一些。咱们刚才的发言主要集中在“我”(板书)“渴望”,“渴望干什么或什么”上,(教师板书)。难道仅仅是“我”“渴望”吗?(把“我”改为“谁”)谁还可以渴望?或者,渴望谁干什么?(箭头)除此之外,围绕这个话题,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提问呀,比如……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 总结:在什么时间渴望?渴望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渴望?渴望去什么地方?为什么渴望?怎么渴望?用什么文体来写?像这样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提问,就是发散思维,思路是不 1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七把金钥匙

打开作文思路的七把金钥匙 写作教学 0626 1442 打开作文思路的七把金钥匙 不少同学拿到作文题,常常大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是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只要我们讲究方法,审题立意关也就自然容易攻克,写作材料也就会纷至沓来,如此,又怎么会写不好作文呢? 这里,我送给大家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七把金钥匙。为说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性,我结合2008年高考题作一解说。 一、置换法。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山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自然”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自然”,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自然”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高考作文题:

打开作文思路的15种方法

打开作文思路的15种方法 许多小朋友打不开作文的思路,想不出写什么,这就要学习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 (1)原型启发法:原型启发法就是以课文、范文、优秀习作做原型,通过启发想出自己作文的思路。例如:学了《古井》、《落花生》一类的借物喻人的课文,想一想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有哪些可以借物喻人。可能会想到青松,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可以比喻为坚强的革命者,也可能会想到树根,它盘绕地下,为参天大树吸收营养,也可以喻为默默无闻的英雄们等。 (2)追思回忆法:追思回忆法就是在作文时,回忆自己经历的,与题目有关的人和事,同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有关的文章和书,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印象深刻的典型的人和事,写入作文。 (3)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就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维,从而显露出新的思维,塑造出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力向上,逆向思维可以讽刺它攀高枝向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

(4)多角度练习法:多角度练习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思维、立论的方法。例如,学习《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以后写读后感,可以从东郭先生、农民、狼,三个角度去写。从东郭先生的角度看,可以体会出1.不能当东郭先生; 2.假如老农不来,东郭先生就会…… 3.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东郭先生会……从狼的角度看 1.求东郭先生救自己是求生的需要;2.要吃东郭先生也是求生的需要;3.被老农打死是智慧不如人。从老农的角度看,1.应该打死狼;2.应该教育东郭先生,接受教训;3.假如老农也像东郭先生那样糊涂,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写出来表现不同思想内容的读后感。 (5)讨论交流法:讨论交流法就是看了作文题目以后,不知道写什么好,可以找几个要好的朋友一块讨论讨论,各抒己见,从中受到启发,交流后自选材构思、布局谋篇。 (6)时空开拓法:时空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的特点,想想自己或熟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做了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有没有适合做题目的,或者想想什么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看有没有适合题目的。这样,回顾过去,看看现在,想想未来,从中选择出该写的东西来。 (7)地点开拓法:地点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的特点,从地点上想人和事。例如《发生在校外的一件事》从校外想

如何打开写作文的思路

如何打开写作文的思路 同学们叫喊“作文难”,主要是两个难关过不好:一是内容关,不知道写什么;二是语言关,不知道怎么写。首先拦路的是内容关。同学们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的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也就是写作思路没有打开,选材进入了死胡同。其次才是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一个普通的作文题目《我的妈妈》,写什么内容这一关就能把中等偏下的学生愁上一、二十分钟。 我们知道,要写好命题作文,首先要审清题目。所谓审清题目,就是要认真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认定写作对象,辨清写作目的,定准写作范围,明确写作要求。但是,审题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远远不够。做到以上几点,只能使作文不跑题,不偏题,并不能保证写出有特色有新意的作文。其实,审题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审题打开思路,这一点儿却被很多同学忽视了。

命题作文对同学们的作文提出了种种限制,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在审题的过程中,认定写作对象、辨清写作目的、定准写作范围、明确写作要求,归根结底,就是审清作文题目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限制。如:《我的妈妈》就限制了写作对象必须是“我的妈妈”,不能写别人的妈妈,也不能写“我的爸爸”。 但是,就像再严密的房子也要留出一个门一样,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在提出种种限制的同时,必定还有未加限制的地方。这些未加限制的地方就像一个缺口或一扇门,是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广阔天地。下面就以《我的妈妈》为例,具体谈谈怎样打开写作思路。 《我的妈妈》这个题目,限制的方面是非常明确的:“我的妈妈”,不是别人的妈妈,也不是“爷爷、奶奶、爸爸、姐姐”等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这些限制是必须遵守的,如有违犯,肯定会跑题或偏题。但如果只看到种种限制,势必会约束我们的思路,使选材进入死胡同。

探索打开作文思路的有效途径

探索打开作文思路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19-06-25T14:22:39.3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作者:高晓娟 [导读] 巧妙地运用作文技法——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写出佳作。 陕西省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722400 摘要:作文要写好,须打开学生思路。首先要分析材料、题目,恰当立意;然后调动已有素材储备,联系社会、人生,做到言之有据;最后因材而异,选好角度,巧妙地运用作文技法——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写出佳作。 关键词:浓缩材料联想社会人生小大之变虚实之化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错的,只要去思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笔者看来,却未必。 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背诵佳作,以增加语言和材料储备,但有些学生反映说,他们背的东西用不上。我与学生交谈了解,发现阻碍学生作文的瓶颈是思路不开阔,纵然瓶子很大,里面装的东西不少,但倒不出来。 那么,如何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下面就以一则材料作文为例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浓缩材料,理清关系 这则材料作文提出的重点是“窗子→世界”、“镜子→自我”,然后分析这两组对象间的关系,即“窗子→耳闻目睹→世界”、“镜子→审视洞察→自我”。有时,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较多,不妨用图示法概括,直观而清楚。 二、联系社会、人生 文乃世情,文乃人性。任何作文必然会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社会有纵、横之思。纵者为历史,为古今;横者为各种人,为各行各业,为中外,为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为城乡…… 人生亦有纵、横之说,纵者为一瞬与一生,为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早、午、晚。横者有个人与团体,有喜悲乐忧,有低俗高尚,有充实空虚…… 社会、人生已囊括世界,但要恰当联想、妥当为是。 回到原材料,由窗子联想到的是视野,知识上的、文化上的、文学上的、人生的、人性的、自然界的、国际视野…… 凡所发生的均是“视窗”所见,“心窗”所思,“窗”中有大千世界,有人世百态,有人性美丑,它是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心之所思的景、物、事、情、理。 由镜子想到的是反观、是人性、是人情,不仅自己在照镜,他人也在照镜,镜中不仅有自己,亦有他人,亦有社会。镜中的人生、镜中的人性、镜中的人情、镜中的世态,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镜子与窗子的区别仅是镀了一层银与否,而是能看到外面还是只看到镜前人,就是区别。能看到外面是开拓,是开放;只看到镜前人是封闭,是自锁。但只看到镜前人却有利于反省,有利于思考,有内涵、有哲理、有意蕴,不至于一览无余地看到外面而浮浅,而简单,而随意,而轻挑。 窗子镜子乃社会、人生! 如此思考,镜子、窗子的内涵就极其丰富,而不仅仅局限于实实在在的窗子、镜子,但要行之于文,却需要巧妙选择角度,巧妙构思,使主旨(论点)与叙事(论据)之间严密自然,融为一体。 三、精选材料,合理构思 思路稍稍打开后,事例、画面纷拥而至,但要使行文如清泉流动,还需巧选角度、取舍材料、合理构思。在诸多构思技巧中,笔者认为“小大之变”、“虚实之化”是最主要的。 1.小大之变。 小大之变是指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大指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泛、国内国外大事,政治色彩较浓。小指事件具体、微小,多是身边之事或具体的人物。化大为小能起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比如中国的崛起,何其宏大、壮阔。对于眼界不广的学生来说,不易把握,尤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不如化大为小,写衣食住行中的一点,透视中国的变化,能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再比如改革要勇于担当,不灰心、不退缩,猛力向前,终会成功。学生若能从小处入手,写改革中的小故事,内容会很充实。如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改革,企业用人改革等。 窗子视野极大,从小处落笔,却可以写窗外一幕——学子苦读、慈母送子、落叶奉献、月亮坚守,亦可仅从文学之窗、校园之窗、班级之窗来写。 镜子化大为小,镜中的白发,镜中的笑靥,镜中的深思,李世民的三镜,皇帝照新装的镜子…… 2.虚实之化。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结合,虚实相映,这是虚实之化的常见技法。眼前为实,想象为虚;此为实,彼为虚;现实为实,未来、过去为虚;具体可感为实,抽象为虚;物质为实,精神为虚;事例为实,情感为虚……凡入文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镜子”、“窗子”均为实物,化实为虚者,人是镜,历史是镜,认识自我是镜;心窗是窗,言行是窗,启迪是窗……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说读书学习的,只有不断汲取新知才能徜徉书中、益智逸怀。而学生要写出佳作,不妨将这句诗改为“问渠哪得清泉涌,为有思路豁然开”。

如何快速打开作文思路

如何快速打开作文思路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赋分比重一般不少于2/5,语文考试要想赢得高分,那就必须要把作文写好。但由于受考场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考生在阅读完作文题目后,往往会陷入思路闭塞、无从下手的窘境。而考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还不能打开思路的话,那心情就会越来越急躁,作文构思和润色就更没有时间去做,草草下笔,作文搞砸便是在所难免的了。因此,在考场上迅速打开作文思路,是发挥出最佳写作水平的关键。 如何才能迅速打开考场作文思路呢?以下四招可以助你渡过“难关”: 第一招联想 面对作文题目,如果同学们的思路出现“卡壳”,这时最好的办法是静下心来,根据题目的中心有意识地去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生活阅历中与题目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事例。这样一来,许多事例就会纷纷呈现在头脑中,在事与事的碰撞中,灵感就有可能突然出现。 如某市中考作文真题二: 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改写自《今日教育·读写舫》)请你以“的承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面对这道半命题作文,如果你一时理不出思路,那就不妨沿着“承诺”展开联想,可以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承诺经历,比如对朋友的承诺、不上网吧的保证等;也可以回想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承诺故事,比如守信重诺、立志报国的名人故事等;还可以反方向联想,譬如回想那些撕毁约定、不讲诚信、践踏承诺的故事。在不断的联想中,“爱的承诺”“错误的承诺”“绿叶对根的承诺”等立意就会很快跳进脑海中,文字就会从笔端汩汩流出。 第二招转化 一道作文题目,如果在题面上一时找不到构思的突破口,运用“转化”法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里的“转化”,就是指转换视角,化大为小。如此一转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 打开高考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 走进考场,拿到作文题,不少考生常常是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仔细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引导考生打开作文思路是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只要考生审题立意得法,养之有素,平时有过这方面的训练,自然很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材料自然也会纷至沓来。下面就以高考作文题为例,跟大家谈谈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 一、简单替换思想 简单替换,就是针对作文题目、话题或引题材料,将其所隐含的道理、观点、意蕴以及写作指向、写作意图等揭示出来,选取类似于这些义项的人物、事件或现象来替换的思想方法。但运用替换思想不能望文生义,想当然,一定要根据题目、话题或引题材料,仔细推敲其替换的类似性和准确性。通常是选取我们所深知熟虑的,且能触发我们联想的人物、事件或现象来替换。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暗喻或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喻体置换为本体或本体置换为喻体。如2010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难题,本体不出现。如果我们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只想到不容易解答的题目,就不能挖掘出新意,写出新颖的文章来。但如果我们能实际,从生活中找出各种比喻难题的本体来替换,诸如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事情等,思路就会大开。从小处说,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有学习上的,有生活中的,对于这些难题我们无法逃避,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最终解决难题。从大处说,一个国家的发展,或者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会遇到难题,甚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面临着环保的难题等。由此展开联想,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此时我们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来替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2011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PK 一切都不会过去,引题材料是: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以一切都会过去PK一切都不会过去为题目,一切都会过去怎么理解?又怎么理解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立意的关键。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看似矛盾,实则辩证地揭示了生命、历史、文化等过程性事物的特点。作文题在审题上难度不大,但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两个观点都能兼顾,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性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倘若考生的文化积累不够厚实,不能达到广征博引,要想将一个通俗的道理讲得令人心服口服,绝非易事,更何况是双话题,起承合的要求较高呢?但如果考生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来替换这两个具有多义的短语,从暂时和永久、现象和本质等方面切入,就很容易打开思路。近的可以自己眼下正在进行的高考,因为考试得了多少分,关系到考生自己能不能进一所好的大学,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个人素质的提高则更重要,那才是永恒的,由此考生可以借此谈一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差别。远的则可以社会,一些人为谋取利益,不讲诚信,虽然钱赚了很多,GDP上升很快,但社会没有得到进步。因此考生也可以从现象和本质的角度阐发自己的观点。明白了这些,该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此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2011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这个世界需要你。世界就是由你、我、他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自我,世界则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实世界里以我为圆心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着想,哪里还有你和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而考生若能撇开自我,把视线向对方的你,我们会从你身上看到什么?我们就会看到

怎么打开作文的思路 打开作文思路的九个方法

怎么打开作文的思路打开作文思路的九个方法 1、原型启发法 大多数同学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常有赖于“原型启发”。凭借范文和优秀习作作原型,进行启发,不仅易于打开思路,还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我们在学了《荔枝蜜》、《白杨礼赞》一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后,为了做到读写结合,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熟悉的事物中有哪些像蜜蜂、白杨树那样的,可以用它的特点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的。 2、追思回忆法 作文要经历摄取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记录信息——整理信息——完篇的过程。 作文的关键是如何打开头脑的信息储存器,使之面对题目能有材料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从容下笔,挥洒成篇。 3、缘情联想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因生活中的感觉所唤起的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思想飞跃。恰当展开联想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还有助于抒发优美的情思,创造诗的意境,深化文章主题,激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4、逆向思维法 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5、时空开拓法

时空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特点,想想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可回顾过去,看看现在,展望将来。 6、重新思考命题 有时审视命题后,脑中跳出多则与主题有关的材料,然而作文有字数限制,不能都写进文章里去。丢掉哪则材料你都会感到可惜,想来想去,竟没有一则可丢,也不知该丢哪一则?似乎都与主题有关,可又理不出清晰的线索,脑子里乱纷纷,思路就是在这几则材料里兜来兜去,难以深入下去。这时你要立刻让思路从材料束缚中跳出来,杀“回马枪”,重新审视命题。 7、纵横交叉思考法 比如我们要到某城去,垂直思考只出现一条笔直的大路,或者弯弯的小路,而纵横交叉思考展现的不只是一条路,还会出现与路有关的事物——车辆、行人、交通警、天气、时辰以及各种各样随时变幻的人和景,出现地域风光、时代色彩、风土人情乃至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化交合起来的一系列的元素。 8、图景式思考法 写记叙文常常出现干巴巴的叙述,仅仅交待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因而缺乏感人的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会将语言思考变为图景式思考。只着眼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去再现本来活龙活现的生活图景,不去重新体验色彩斑烂的感知世界,只有“五觉”俱全地展现作者意象中的图景,文章才会产生炙手可热的活生生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再现和升华丰富多彩的生活。

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

由于考场作文的特殊要求,它时间短、要求高。有些考生不适应,他们往往面对作文题时思考半天也找不到下笔之处,即使花了很长时间找到了,可是还没来得及写完作文,考试时间已到,只能空叹息。那么我们在考场上应怎样让自己的构思流畅、思路开阔呢?这除了平时加强拓展思路能力的训练外,如能掌握一些技巧,对迅速打开思路,顺利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一、探因索果,巧开思路 如果我们面对作文题一时不知从何下笔,这时我们可采用“探思索果”的方法来帮助打开思路。如很多同学面对“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这个作文题时,只在“钥匙” 上思考徘徊,写来写去还是“钥匙”,既没有深入地思考联想,也没有适当展开。这样不仅无法下笔成文,更写不出深刻的作文来。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探因索果”的方法来开拓我们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想:1.为什么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自己又为什么需要这把钥匙?2.我以前没有这把钥匙时是怎样的?3.有了这把钥匙之后,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4.有钥匙之后,我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变化?如此这般地从前往后追索,一张思维的大网很快就展开来了,有关“钥匙”的人或事就鲜明了,获得“钥匙”的过程就具体了,“钥匙”的作用也就明显了。这时我们只要抓住一两个“亮点”进行认真写作,就可能把文章写得尽全尽美了。 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要求,动笔前进行“前因”和“后果”的探索,就能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如命题作文“晨”,这一命题中的“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一天中的起始部分,也就是早晨7点到9点这段时间。我们写作时可从这一层面来入手,写早晨发生的人和事,或是对早晨的感悟,但这样写立意不深,也不易写出出彩的作文。这时我们就可进一步探索,“晨”也有象征义:这由一天的起始象征着人生的开始,由晨的时光也可象征着人生的美妙,象征着起点之美——经过这样前因后果的探索,不但开拓了写作的思路,还容易写出深刻的文章来。 二、以小见大,伸展思路 看到一个作文题,如果这个文题的范围很大,无从下笔,这时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来反映这个文题。俗话“一滴水中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这个文题是很大的,我们就可以从小处来入手:从时间考虑,过去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某次活动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因果考虑,珍惜的心情是怎么取得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