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附全册学案(word打印版可编辑)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附全册学案(word打印版可编辑)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附全册学案(word打印版可编辑)

超级资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全集(word打印版可编辑)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能记住一些常见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能正确地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并正确读数.

3.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会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4.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知道电阻的单位.

5.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6.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7.知道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两个概念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欧姆定律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而电压、电阻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 因此电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必须认真理解的内容. 本章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两个主要概念——电压、电阻;两个重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两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一个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新课改以来,各种中考题中有关电压、电阻的考点较多,特别是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的联系密切,易出综合性的考查题. 本章主要围绕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有关知识命题. 本章的单独考查,一是考查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二是对探究式实验的考查.

学生在前一章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电流、电路的一些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但在本章的学习中,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困难:(1)学生对复杂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识别存在不足. (2)部分学生对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接入电阻的变化存在问题,对构造、操作稍复杂一点的滑动变阻器,不易掌握其使用方法. (3)电阻概念可能会有错误理解;有些学生会认为电阻在通电时才有,不通电时就没有. 实质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4)比较电阻大小时易忽略其中的某个因素. (5)实验时出现的电路故障,不能及时排除.

1.本章在教学设计上要尽量“从生活走向物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物理概念、物

理规律. 我们每天都能用到电,通过生活中的电现象来认识电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避免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过于学术化、概念化.

2.本章可用到类比的方法:电流及电压的理解可以通过与水流、水压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于接受.

3.要重视实验探究过程,能够对探究问题作出大胆猜想或假设,并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注意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力求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能够对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

4.关于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是如何改变电流的,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但一定要有学生实验,探究过程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在复杂的情形中,通过分类法,使思路清晰,逐步总结出规律来志. 第1节电压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电压”一词说起,让学生回忆与电压有关的现象,在回忆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思考,进而提出“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入电压的教学.

教材接着用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了解电压可以影响电流的大小以及电源的作用,教师再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及电压的测量,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使学生感觉到“电压”就在我们身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形成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愉悦,感知探究方法,体验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后的快乐,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

学生对电路中为什么会有电流充满疑问,电路两端需要有电压,才能有电流,通过大量实例介绍,学生可以理解;有使用电流表的经验,电压表的使用难度不大.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信息,从而了解电压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实验法、观察法.

一、新课引入

师:在第十五章,我们学习了电流与电路,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第十五章的相关知识.

师:电路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生: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师: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生: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师:电荷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究电压.

二、新课教学

(一)电压

[探究]什么是电压

师:请同学们回忆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思考一下,是电路中哪一部分使电路中出现电流的?为什么?

生:可能是电源. 因为没有电源或者电池没有电,电路中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师:很好,我们来验证一下,电路中缺了电源行不行.

[演示]电源(电压)的作用

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小灯泡串联的电路图.

教师评讲电路图.

[演示]教师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起来,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学生们观察现象.

生:小灯泡能发光.

[演示]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不亮.

师: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

生1:没有电池了.

生2: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师:从实验中,我们发现,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原因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

向移动,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力)称为“电压”,所以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

而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想想做做]

师:现在我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

生:不同,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

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生1: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电流不同.

生2: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师:很好,说明电流的大小受电压的影响,那么,物理学中电压的符号及单位是什么?学生阅读,回答.

生1:电压的符号是“U”.

生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单位符号是“V”. 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kV=103 V 1 mV=10-3V 1 μV=10-6V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6页,阅读书中小资料,了解常见电压值,记住干电池的电

压值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

常见的电压

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0. 1 mV

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的电压约1 mV

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1.5 V

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1.5 V

手持移动电话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3.6 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 V

无轨电车电源的电压550~600 V

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电压10 kV以上

发生闪电的云层间电压可达103 kV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提示应该记住的电压值.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以前的学习中大家还了解过“生物电”,生物体内也会产生电压吗?

[投影]电鳐与电鳗

教师介绍:电鳐身体扁平,胸鳍和头部、胸部愈合形成一个又宽又扁的体盘. 在体盘的前部两侧区域从外观可以看到许多蜂窝样的结构,连成一片,这就是它的发电器官. 发电器是由许多特殊的肌肉组织薄片组成的,这些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间隔着,有无数神经与薄片肌肉相连. 由神经将兴奋传导至肌肉,肌肉收缩产生电压,可达200伏特. 在我国沿海也有电鳐分布.

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内容.

(二)怎样连接电压表

师:如果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看不清楚,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有什么办法吗?

生1:找其他相同的电池,看看上面标的值是多少.

生2: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师:很好,两种方法都可以.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

1.认识电压表

出示几种电表. 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生: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 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标有“A”的是电流表.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标有“V”的就是电压表.

教师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电压表符号

应该.

[投影]电压表图片

请同学们观察如投影所示的电压表,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说说你从图片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1: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生2: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生3: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 V”,每一小格表示“0.1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15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 V”,每一小格表示“0.5 V”.

生: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师:与电流表相同,使用前要注意观察什么?

生:首先观察可选择的量程,再看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还要看指针是否指

在零刻度线.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如何连接电压表.

2.连接电压表

师:如何使用电压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57页“使用说明书”,回答书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一般规则.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

学生阅读,同时思考问题:

(1)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具体接法是什么?

用电压表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时应与这段电路并联,同时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教师说明: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或“-”,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

(2)测量电压时,如何确定电压表要使用的量程?

生1: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生2:如果能判定被测电压不超过15 V,可以先用“0~15 V”的量程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 V,可以改接“0~3 V”的量程,尽可能使用小量程,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师:现在请两位同学将电压表接入我们开始连接的串联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同时在原来画出的电路图上加入电压表,并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端.

[投影]接入电压表后的电路.

学生检查电路,电路连接无误后合上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三)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师:电压表如何读数呢?

生:读数时,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 第二,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 第三,测量时,看清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然后读出来.

教师指出:电流表、电压表都不需要估读,测量时,指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就按哪条刻线算.

[投影]练习题

1.读数练习:利用指针能活动的刻度盘.

(1)量程已知且不变: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指针的位置不变,接不同的量程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2.一名同学使用学生用电压表测电压,这只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V,0~15 V. 经判断选用0~3 V这一量程连入电路. 但是0~3V的刻度盘上的数字模糊不清,无法准确读出实验数据,于是他从0~15 V刻度盘上看到指针在12.5 V处,从而判断出实验测得电压

是________. (答案:2.5 V)

通过此题,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从0~15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从0~3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的5倍.

师:电压表、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 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与同学们一起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板书]:一不、二要、二看清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二看清: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

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想想议议]

师:电压表的接线柱旁都标有“+”、“-”号. 使用规则要求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还要求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请同学们思考:

[投影]

1.如果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电压表应怎样选择量程?

生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即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

生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的指针可能会超出刻度盘上的刻度线.

教师强调这两种情况的后果是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损坏电表.

教师说明:在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的办法来选择量程. 做法是:连接好电路后,在合上开关时轻轻接触一下就迅速断开,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如偏转过快,指针超出了表盘满刻度,则电压表量程太小,应换用较大量程;如果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则电压表量程太大,应换用小量程. “试触”的方法在电学中很重要,利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想想做做]

教师出示家用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节.

师:请一位同学将干电池装入手电筒,并能使手电亮起来. 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装电池,才能使手电发光.

生:第一节电池正极朝前,第二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接在一起,第三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二节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画出来.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图形,并请一位同学将正确的图画在黑板上.

教师说明:像这样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依次连接起来就叫电池的串联,这几个电池合在一起叫电池组,余下的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就是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

师:请同学们分组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电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用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就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池两端. 电压表可以不经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吗?

师: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这也正是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中的一个区别,其原因以后再解释.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完毕,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组:用两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为3 V.

第二组:用三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池组电压是4.5 V.

师:根据各组的实验结论,谁能总结出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电压之间的关系?

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

师:好. 电池的其他连接方式,请同学们课后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三、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L1两端的压约为3.8 V,L2两端的电压约为2.2 V,要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那么线头A和B该接在何处?

[解析]本题用于考查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和电路的连接,考查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解题时考虑电压表的各项使用注意事项,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本题易错点是没有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不能同时考虑电压表的各项使用注意事项,将电压表并联在L1或电源的两端,或是正、负接线柱接反. 由于不知道电压表量程的选择,错选0~3 V 的量程.

[答案]因为电压表测量某一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该部分电路并联,所以A和B两线头应分别接在L1两端的两个接线柱上,且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已知L1两端的电压3.8 V左右,应选的量程为0~15 V. 所

以线头A应接在L1左接线柱上,线头B应接在L1右接线柱上.

例2如图所示,现要用电流表测量L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量L两端的电压,请在图中圆圈内标明哪一个是电流表,哪一个是电压表,并标明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解析]本题用于考查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方法的区别. 确定某电路中是接电流表,还是接电压表,关键是从两表使用方法的区别着手.

[答案]假设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开关S合上后,可以发现:灯将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这是因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部构造不同所造成的.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电流几乎不能通过电压表(如同开路),而电流几乎不受到电流表的阻碍(如同导线). 从图可以看出,b 是与灯L并联的,故应该为电压表,a是串联在电路中的,应该为电流表. 如图所示.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将()

A.不变B.增大

C.减小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用于考查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和电路的判断. 当S断开时,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V测L1的电压值,当S闭合时,有些同学看到电压表好像既与L1并联,又与L1和L2并联,因此搞不清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的电压,而选D. 其实,当S闭合时,L2被短路,此时电路中只有L1工作,因此电压表既是测电源的电压,又是测L1两端的电压,它们是相等的. 由于电源的电压值大于S断开时L1两端的电压值,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不闭合,电源两端就没有电压

C.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D.电流使电路两端有电压

[解析]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如果电路没有闭合形成通路,电路中是不会有电流的,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电路不闭合,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但电源两端电压是存在的,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电压形成了电流,不是电流形成电压,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①电路是通路;②电路两端有电压,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 C

四、课堂小结

利用投影仪投影如下的表格,请同学们填写.

五、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40页课内精练

第1节 电 压

电压???????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符号:U 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 ) 常用单位:千伏(kV ) 毫伏(mV ) 1 kV =103 V 1 mV =10-3 V 常见电压值:干电池 1.5 V

家庭电路电压220 V 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电压表?????????????符号

一不 (略)

使用规则 二要 二看清

本课的核心在于理解电压的作用,由于电压的概念比较抽象,运用录像的手段将水压类比电压,既可以减少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理解电压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效果较好.

学生用电压表应该每两人一个,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提问;练习读数时宜用演示电表,增大可见度,学生的积极性易被调动起来,但在用大型演示电表时,应注意表两侧的同学由于视线不垂直于表盘,易出现失误,这也正好能说明视线垂直表盘读数的重要性,把不利的因素化为对教学有利的一面.

将这两种电表在此进行对比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也高,通过对比记忆也记得牢.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本节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他物理概念(如电阻、电功)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如欧姆定律等)、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

少的知识;本节课的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实验中关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根据. 可见,本节在整个电学中,处于基础地位.

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本节课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由学生猜想,把问题具体化,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再通过交流与合作总结实验结论,最后进行梳理反思,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最新九年级物理电学导学案完整版

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会使用验电器。 一、摩擦起电现象 活动1:利用下列操作,并观察现象。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塑料直尺)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用塑料梳子梳理自己的头发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2.把报纸平靠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然后松开手;把保鲜膜在书本上摩擦后,用手背去靠近。 报纸和保鲜膜都(会、不会)掉下来。 总结: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或者说带了。 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活动2:1.将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会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 2.将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 3.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___________现象。 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1)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_____电荷和_____电荷。 正电荷:指被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本章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重点研究。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微观结构从而给出内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从研究内能的改变过程中了解物质的吸热特性——比热容的不同,并能利用其进行热量计算。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等。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和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状态,为学习分子的热运动奠定了基础;学习了机械能及其转化,为研究内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由于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给学生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现象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转换法,将微观问题转换为宏观的外在表现来研究,是突出这一重点的关键。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加深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应该在探究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类比法将“比热容”与“密度”进行类比,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比热容与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第1节分子热运动 本节主要讲述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具有内能的基础,学好本节知识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两部分内容是下一节学习物体内能的基础。这一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观察扩散现象去间接感知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用乒乓球与弹簧组成的模型来配合讲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让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汽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子很小,只有通过对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分析间接去了解,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从而领会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并使学生借助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感知的事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3.4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第十三章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与并联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自主导学案】 [预习检测] 1、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其他条件一定,导体越长,导体电阻, 将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其等效电阻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 (2)其他条件一定,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 将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其等效电阻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 2.在串联电路中: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且U=IR 所以: IR= 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效电阻):R= . 若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R= . 3.在并联电路中: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且I=U/R 所以: U/R= 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效电阻): 若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R= . 【当堂训练】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该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都两个阻值分别为20Ω和10Ω的电阻串联后的总阻值是Ω 2.电阻R 1 =30Ω,与电阻R 2 串联后总电阻为90Ω,则电阻R 2 为Ω.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该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都,两个阻值都为20Ω的电阻并联时的总阻值是Ω. 4.有两个电阻,其中R1=10Ω,R2=15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 A.25Ω B.5Ω C.6Ω D.12Ω 5.[2018.乐山中考]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值为R,将其剪成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值为( ) A.2R B. R C. R/2 D.R/4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 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 A 7.(2018四川眉山)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 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 1 ,L 2 的电阻之比为R 1 :R 2 =1:2,此时甲、乙两 电表的示数之比为() A.2:1 B.1:2 C.3:2 D.2:3 8.(2019齐齐哈尔,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 变,R 1 =10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把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0.4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过R 1 、R 2 的电流之比为5:8 B.滑片P在最右端时,R 1 、R 2 两端电压之比为3:1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 D.电源电压为10V 9.如图所示电路,R1=30 Ω,R2=60 Ω,电源电压为18 V。求: (1)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多少?(2)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当堂达标】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1.宇宙有多大? (1)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 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全册优质教案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 新课引入 出示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表,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说出它们的作用与使用规则;再出示如图丙所示的仪表,观察这个仪表,你对它了解多少?知道它的哪些相关信息?从学生的疑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电能 活动1: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电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生活中不同型号的干电池、手机、数码相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它们属于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活动2:让学生从物理走进生活,讨论、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消耗电的用电器?能否说出它们的能量转化?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电风扇、白炽灯、空调、冰箱等,这些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活动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试着说出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归纳总结:(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2)单位:电能常用的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俗称“度”);在物理学中电能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W·h=3.6×106J。

探究点二:电能的计量 活动1:走进生活,让学生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出在你的家庭中是如何计量每个月消耗的电能的?你知道这些电能是通过什么单位计量?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师归纳总结:电能的测量工具是电能表,往往以度为单位,1度=1kW·h。活动2: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说一下,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表,说出如何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如何计算出这个月消耗的电能? 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出: (1)电能表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 (2)月末的电能表示数减去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即为一个月消耗的电能。 活动3:出示电能表,让学生结合课本P88的内容,说出如图所示的电能表铭牌所代表的含义。 归纳总结:“220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中使用。“30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转盘转过3000转。 探究点三:电功 活动1:自学课本P90,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电功? (2)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根据小组之间阐明的观点,归纳总结得出: (1)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功的符号是W。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1杠杆学案新版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1杠杆学案新版苏科版 【学习目标】 (1)从生活实践中体验什么是杠杆。 (2)知道一些杠杆的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学习重点、难点】 (1)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示意图和力臂, (2)力臂的概念和作图。 【学习器材】 羊角锤、钳子、螺丝刀、木板、图钉、开瓶的扳手、夹子 等 【学习内容】 一、杠杆 问题一、什么是杠杆 (学生自学) 〖探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共同特点。 (展示演练) 〖活动〗拔图钉: 〖讨论〗用不同方法拔图钉时,有哪些共同之处?哪一种方法更方便? (教师精讲): 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这个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分析

生活中的杠杆模型: 问题二、什么是杠杆的五要素 (学生自学) 学生用螺丝刀撬图钉,体会活动中的物体是怎么运动的和各种力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 (展示演练) 〖活动〗认识与杠杆有关的名词

〖提示〗(1)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 (2)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教师精讲): 指导:数学中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做法,注意三角板的放置方法。 .\ 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本节的难点。对力臂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5)如何画力臂? 第一步:先找支点O ; 第二步:再画出动力(阻力)作用线; 第三步: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当堂检测): F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2.4变阻器

第十二章 第四节变阻器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来改变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 的形成。 【重点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难点: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它的结构特点;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自主导学案】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视频:舞台剧演出就要开始了,幕布被徐徐地拉开,随着剧情的变化,舞台上的灯光变化).对于同一盏电灯,亮度的变化就是电流的变化.那么,在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 1、复习回忆:什么叫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2、想想做做:动手做图实验“用铅笔芯控制点灯亮度”,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4、看教师播放滑动变阻器课件 5、[自主完成]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改变电阻丝的改变电阻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3)铭牌: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它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是20Ω,允许通过的是2A. (4)作用:(1) ;(2)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和部分电路两端的。 5.使用: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联,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 注意: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两个接线柱应采用“”的接法,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R=0),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R为定值 电阻,即最大阻值),否则,移动滑片时起不到改变电阻的作用. 6.家用电器音量调节的器件是一种变阻器,通常称为。 【当堂训练】 1.下列各组应用中,不属于滑动变阻器的是 A.调台灯亮度的装置B.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 C.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 D.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2.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 2 A”,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为20 Ω B.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C.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0~20 Ω D.该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片的位置,从而改变整根电阻丝的长 度就改变了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3.如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下列有关滑动变阻器的说法不正确的()A.滑动变阻器一般与用电器串联 B.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C.若接A、D接线柱,滑片P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阻值减小 D.若接A、B接线柱,滑片P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阻值不变 4.如图(甲)为调光台灯,(乙)为一简单调光台灯的电路图,将 电路图的M、N两点之间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使得滑片P向左 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减小,则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A接M,B接N B.C接M,D接N C.A接M,D接N D.B接M,C接N 5.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做电位器的元件。电位器的外形 及内部构造如图所示。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 三个接线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把A和C接入电路时,旋动滑片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只把A和B接入电路时,旋动滑片时不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入电路的另一点时,旋动滑片时,不 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D.将B、C接入电路,当滑片逆时针旋动时,通过电位器的电流变小 6. 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A.2018ΩB.2108 Ω C.8102ΩD.8120 Ω 7.(2019成都,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 片P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 , 电流表 示数将电压表示数将。(两空均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8.收音机的音量控制旋钮是一个电位器,它实际上是一个 __________,它通过改变__________的大小来改变电流,从而改变了声音的大小. 9.如图所示,给出了几种电路元件,要求用 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用笔画线 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变亮。 (2)按(1)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在闭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 教材首先通过将不同功率的用电器分别接在电路中工作时,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使学生通过实验直接比较出在相同时间里,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认识到铝盘转过的圈数直接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里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使学生直观地建立起“电功率”的概念。然后认识电功率的单位,通过小资料介绍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进一步强化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不同,其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而后介绍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相关知识,最后说明电功率的测量,为下一节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 t W P ,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P=UI。 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2. 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教学难点】 — 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灯泡、可调电压的电源,开关、导线、多媒体课件等。 , 一、新课引入: 展示课件: 1、观察动画,分别把灯泡和空调接入电路,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快慢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2、观察铭牌的图片,想一想,灯泡上的“25 W”和空调上的“1060W”的字样是什么意思 二、知识讲解: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学案新版教科版

3.1电现象 一、知识梳理 (一)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___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2)负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 4.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是由______与______组成的,原子核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目______,原子呈______性.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摩擦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弱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强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 5.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______.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验电器:(1)主要结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______. (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电流 1.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只有负电荷能定向移动,故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 3.电池: (1)发明者:______. (2)种类:普通干电池,______,______,______,锂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太阳能电池……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总复习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复习目标: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 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 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 1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使用时,尺要 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 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不变、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 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 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日常生活中 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 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图 1 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 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 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 D.篱笆墙 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则 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14.2热机效率教学设计 清水河镇中学:陈龙美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燃料热值的含义。 难点:计算热机的效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那么热机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它能把内 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吗?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本课我们学习14.2 热机效率。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我能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我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我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我能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22-24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22“燃料的热值”部分,建立热值的概念,知道燃料热值的含义,知道热 值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常见物质的热值。 2.阅读课本p23“热机的效率”部分,知道热机效率及能量的流向,会利用公式对热机 效率进行计算,明确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 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1.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的。

7.1磁现象—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7.1磁现彖 一、知识梳理 (一)认识磁体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______ 、______ 、_____ 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 _____ 的物体。 3.磁体的磁性并非均匀分布,磁体的_______ 磁性最强,______ 磁性最弱。 4.磁极:磁体上磁性最______ 的部分。任何一个磁体都有______ 个磁极,磁极总是成对出现。把磁体悬挂起来,静止后,一端会指北,叫做________ ,用 ______ 表示:另一端会指南,叫做_______ ,用______ 表示. 7.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爼磁极______________ .异名磁极_____________ 。 (二)磁体周围有什么 1.磁场:磁体周围的一种看不见的_____________ 。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_______ O磁体间力的作用,都是通过 _______ 来实现的。 3.磁场的特点: (1)看不见、摸不着:(2)磁场是__________ 存在的:(3)磁场有方向。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______ 极的指向即为该点磁场的方向;(4)磁场有强弱。_______ 磁场强,______ 磁场弱。 4.磁感线:(1)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 描述磁体周用的磁场:为了方便描述磁场,人们在磁体周 围添加了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用来表示磁场的______ 和 _______ ,这些带箭头的曲线叫磁感线。(2)客观上磁体周围_______ 磁感线(填“存在”或“不存在”),但磁场____ 客观真实存在的(填“是”或“不是”)。(3)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称为 _________ 法。如:用带箭头的直线(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 5.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1.2电流和电路

第十一章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了解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路的连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自主导学案】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室内,打开开关灯泡就会发光,提出问题:灯泡是怎样发光的呢? [视频激趣]动画展示电荷发生定向 [自主学习] 一、电流 1.形成: 电荷的 成电流. 2.方向: 把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源外部,是从电源 极 经过用电器流向 极。[注意]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 二、电路的构成 1.构成:一个基本电路由 、 、 、 四部分构成, 2.电源的作用是 , 用电器的作用是 , 开关的作用是 , 导线的作用是 。 3.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一是有 ,二是电路 三、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叫 。 2.断路: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的电路,其特征是电路中 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3.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 连接在一起(电路中电流非常大,会烧坏电源不允许) 如果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该用电器被 (该用电器不工作) 四、电路图 1.定义: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2.各种元件的符号:(看课本)(幻灯片投影) 3.电路图:注意:画成长方形,横平竖直 元件符号不能画在拐角 【当堂训练】 1.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与如图中抽水机作用相似的电路元件是( ) A .用电器 B .电源 C .电键 D .导线 2.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中有电荷运动,就有电流 B.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导体内的电荷是静止的 C.导体中的电流一定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D.电流可能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也可能是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还可能是正、负电苛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 和B ,使A 带负电,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 和B 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A 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 .A 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 ,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 ,B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 流向B ,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4.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实物电路连接图,某同学所画出的与如图对应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当开关S 1和S 2断开时,电路处于 状态;当S 1闭 合S 2断开时,电路处于 状态;当开关S 1和S 2都闭合时,电路 处 状态. 7.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1和S 2后,会出现的现 象是( ) A .灯亮,铃不响 B .灯不亮,铃不响 C .灯亮,铃响 D .灯不亮,铃响 8.根据电路图甲连接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 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学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学习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两种电荷的推导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自然界只有种电荷。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4.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6.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玻璃、塑料等。 二、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电荷 1、阅读课本32页至33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作。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叫作接触起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叫作感应起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2、认真观察15.1-1并阅读33页内容,完成有关问题: ①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选填“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3、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 单位是,简称,符号。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⑴、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的性质。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⑵、用专门的检验仪器。 5、验电器:观察课本33页图15.1-2,结合课本的有关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种新的仪器——验电器。 (1)验电器的原理是;(2)验电器的用途是; (3)验电器的构造有。 探究点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认真阅读元电荷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1 -

- 2 -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 ﹥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 ﹤r 0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16.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 内能的定义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

第01讲:欧姆定律的应用辅导科目 物理 年级初三授课教师班型授课时间备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 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重、难 考点 1. 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 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教学内容 一、伏安法 把欧姆定律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加以变形,可以得到R=___________。根据这一公式,只要测出导体_________________和通过导体的________,就可以计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_______表测电压,_______表测电流,再计算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二、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电路图:(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 4.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先按照电路图中的元件位置摆放好实验器材,然后再按照顺序连接电路。 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_______,电表的连接要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 ②闭合开关,调节__________________,在表格中记录三组电流、电压值; ③根据公式____________分别计算出电阻值,填入表格中,并求出平均值。 5.实验记录表格(请你设计): 三、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1.观察小灯泡。上面标的“2.5V 0.3A”的含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