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大全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大全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大全

考点 57 物质的制备和检验

1复习重点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难点聚焦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装置

示意图

典型气体O2、 NH3、 CH4等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

H2、CO2、H2S NO2乙炔 SO2

等。

Cl 2、 HCl 、 NO、 CH2=CH2

( l )试管口应稍向下

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

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

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 2)铁夹应夹在距试操作要点

管口 l/3处。

( 3)胶塞上的导管伸

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

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

出。(1)在用简易装置时,(1)检验装置的气密

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性

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2)加热时要预热,

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受热均匀

( 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 3)加热易暴沸的混(如酸)要适当。合物时要加碎石,(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防暴沸

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 4)制乙烯时浓硫酸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制备。如 CO HSH(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

222

可用于 CH)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22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0余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A、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KClO3 在 MnO2 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或者用KMnO4 直接加热制取

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NH4Cl 和 Ca(OH)2 固体混合加热

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B、

1、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Zn 和稀 H2SO4

2、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CaC2(又称电石)与水(或饱和食盐水)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

收集方法:排水法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CaCO3 和稀 HCl 反应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4、二氧化硫的实验试制法

反应原理: NaSO3 和稀 H2SO4 的反应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5、一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Cu 和稀 HNO3 混合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

6、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Cu 和浓 HNO3 混合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注意: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固体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先均匀加热,然后固定在放药品的地方集中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集体时,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⑤使用长颈漏斗时要把漏斗颈插入液面下

C、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MnO2 和浓 HCl 共热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加热)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尾气用碱液吸收)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CH3CH2OH 和浓 H2SO4 (体积比 1: 3)迅速加热到 170℃(温度计插入液面下)

装置类型:液体+液体(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

2、收集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排水(液)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装置

示意图

适用范围不溶于水(液)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典型气体H2、 O2、 NO、 CO、 CH4、Cl 、 HCl、 CO、 SO、H S H、 NH、CH

2222234

CH2=CH2、 CH≡ CH

3、净化与干燥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液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加热)适用范围

装置

示意图

( 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

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

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

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4)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

体,如 CO2、 SO2、 NO2、 HCI、 H2、 Cl 2、 O2、 CH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

性的气体,如NH3、 H2、 O2、 CH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 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

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 CaCI2来干燥 NH3(因生成 CaCl 2·8NH3),不能用浓H 2SO4干燥 NH3、H2S、HBr、HI 等。

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

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 2、 SO2、 Br2(蒸气)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H2S 可用CuSO4或 NaOH溶液吸收;尾气 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

4、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二、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

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

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

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 1)生成沉淀法例如 NaCl 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2+2-2

溶液,使 Mg 离子转化为Mg(OH) 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 ),过滤除去 Mg(OH) ,然后加

入适量盐酸,调节 pH为中性。

( 2)生成气体法例如 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

2-,可加入适量的稀HSO,将2-转化为 CO气体而除去。

加 SO CO

42432

(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 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 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

2气将 FeCl 2氧化为 FeCl 3。若在 FeCl 2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 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

可将固体加热,使 NaHCO分解生成 Na CO,而除去杂质。若在NaHCO溶液中混有少量Na CO

32332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使 Na CO转化为 NaHCO。

2233

(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例如在 Fe2O3里混有少量的 Al 2O3杂质,可利用Al O 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使其中 Al O 转2323

化为可溶性 NaAlO ,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 O。

223

( 6)离子交换法例如用磺化煤( NaR)做阳离子交换剂,与硬水里的

2+2+ Ca、Mg

进行交换,而使硬水软化。

2、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

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

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

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推

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求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和名称。我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

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

1.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氢气

氧气

氯气

检验方法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

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 2 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

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甲烷无色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乙烯无色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

液、溴水褪色。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

乙炔

无色无臭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钾溶液、溴水褪色。

CO 2,能使高锰酸

2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 l ) H +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 2) Na +、 K +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 3) Ba 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

BaSO 4 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

酸。

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Mg(OH) 沉淀,该沉淀能溶于 NHCl 溶液。

( 4) Mg

2

4

( 5) Al 3+ 能与适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Al(OH) 3 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

酸或过量的 NaOH 溶液。

+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

3

( 6)Ag

AgCl 沉淀,不溶于稀 HNO ,但

溶于氨水,生成[ Ag(NH 3) 2] +。

+

铵盐(或浓溶液)与 NaOH 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

( 7)NH 4

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

NH 气体。

3

( 8) Fe 2+ 能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 Fe(OH)2 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Fe(OH)3 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

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 2++Cl 2= 2Fe 3++2Cl

3+

能与 KSCN 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 3 溶液,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 9) Fe 生成红褐色 Fe(OH) 3 沉淀。

( 10)Cu 2+

蓝色水溶液(浓的

CuCl 2 溶液显绿色),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

2

CuO 沉淀。含 2+

Cu(OH) 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 溶液能与 Fe 、Zn 片等反应,在金属

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

色。

(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白色的 AgCl 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能溶于氨水,

生成 [Ag(NH 3) 2] +。

( 3) Br -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 AgBr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

AgI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

生成 I 2,使淀粉溶液变蓝。

( 2- 2+

5) SO

能与含 Ba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BaSO 沉淀,不溶于硝酸。

4

4

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SO 2 气体,该气体能使品 6)SO 3 红溶液褪色。能与 BaCl 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BaSO 3 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 激性气味的 SO 气体。

2

( 7) S 2

能与 Pb(NO 3) 2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 PbS 沉淀。

( 8)CO 32-

能与 BaCl 2 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的 BaCO 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或盐酸), 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CO 气体。

2

- -

CO 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9)HCO

取含 HCO 盐溶液煮沸, 放出无色无味

3

3

2

浑浊。或向 HCO 3-

盐酸溶液里加入稀 MgSO 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 3 生

成,同时放出 CO 2 气体。

3-

( 10)PO4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4.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 1)苯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 白雾。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

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 2)乙醇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CuO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在水面上。

( 3)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

色溶液。

( 4)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蓝色Cu(OH)2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Cu 2O 沉淀。

5.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

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 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稀H2SO4、 Cu(OH)2悬浊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

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化学定量实验

复习要求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中和热的测定,以及盐的溶解度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等。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物质的量是化学上的重要物理量,是把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桥梁。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实验仪器:烧杯、酸式滴定管、容量瓶( 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配制 100mL 2.0mol/L NaCl溶液

①计算

②称量计算配制100mL 2.0mol/L NaCl溶液所需

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出所需的NaCl 固体

NaCl 固体的质量

③配制溶液

把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 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2)用 2.0mol/L NaCl溶液配制100mL 0.5mol/L NaCl溶液

①计算计算所需 2.0mol/L NaCl 溶液的体积

②量取用酸式滴定管将所需体积的 2.0mol/L NaCl溶液注入到烧杯中

③配制溶液向盛有 2.0mol/L NaCl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约20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至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 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刻度。盖好容量瓶瓶塞。

反复颠倒、摇匀。

④将配制好的 100mL 0.5mol/L NaCl 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误差

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使用

托盘天平称 2.3g 溶质固体时 ,左码右物 ( 1g 以下用游码 ) ○配制

NaOH 溶液时 ,NaOH 固体在纸上称量○容量瓶在转入溶液前有蒸

馏水

○配制 NaCl 溶液时 ,在转入溶液前 , 容量瓶中有少量 NaCl 溶液○

烧杯玻璃棒没有洗涤 ,或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定容时溶液凹液

面超过刻度线

○定容振荡摇匀后 ,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再加水至刻度线○用量筒

量取浓硫酸后 ,用水洗涤量筒 2~3 次 ,洗涤液转入烧杯中○配制稀硫

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 5.5mL 浓硫酸,结束时仰视○定容时,俯视

刻度线

二、中和滴定

滴定的操作过程大致是: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制成溶液( 或者取一定体积的试样溶液),然后通过滴定管将已知浓度的溶液逐滴加到被测溶液中去,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而终

止滴定。最后,可通过有关溶液的浓度和所用体积算出被测试样的含量或被测溶液的浓度。

滴定包括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实验步骤:(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①仪器的洗涤

将滴定需用的滴定管、移液管和锥形瓶均洗涤干净,并用蒸馏水洗2~ 3 次。滴定管、移液管再用少量要盛的溶液润洗2~ 3 次,备用。

②滴定的操作

在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盐酸,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的某一刻度,记录起始读数。

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少量适当的酸碱指示剂( 例如 2~ 3 滴无色酚酞试液) ,振荡、摇匀。

滴定时,在锥形瓶下垫一白纸。左手操纵滴定管,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

................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余光观察滴液速度。确定滴定终点。常用的简单方法是:以酚酞为指.........

示剂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粉红色变无色;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

......

出现粉红色并在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即达滴定终点。滴定后观测、记录滴定管液面的刻度读...............

数。

③把锥形瓶里的溶液倒掉,用蒸馏水洗涤干净。按上述操作重复一次。

④取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注意事项:

①滴定管不能漏水,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应该转动灵活。滴定管中加入液体后,应该从下面放

出液体,调节到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滴定管内部没有气泡,再把起始时液面的读数记录下来。

②滴定过程中,要小心摇动锥形瓶,确保所有滴加的液体进入瓶内溶液,不能有任何的溶液

从瓶内溅出。

③要恰当地选择酸碱指示剂。各种酸碱指示剂都有一定的变色范围。

④滴定操作,应重复 2~3 次。取两次或多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去计算待测试样的含量或

待测溶液的浓度。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待测液浓度有何影响?

○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在摇动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液体溅出少量

○滴定至终点后用俯视法读取终点刻度

○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盛放标准液的滴定管未赶尽气泡就开始滴定

三、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通过实际称量硫酸铜晶体的质量、这些晶体受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的质量,求出晶体中含结

晶水的质量和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最终可以确定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此实验是中学化学里学生实际操作以确定物质组成与化学式的重要代表性实验。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 ( 带砝码 ) ,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

燥器,酒精灯

实验步骤:

①称量——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干燥瓷坩埚的质量,并用此坩埚称取2g 研碎了的硫酸铜

晶体。

②加热——慢慢加热盛有硫酸铜晶体的坩埚,直到硫酸铜晶体完全变白,不再逸出水蒸

气为止。然后将坩埚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③称量——称量冷却后的坩埚,记下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

④加热再称量,至质量不再变——把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坩埚再加热,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后再称量,记下质量,至两次称量的质量相差不超过0.1g 为止。

⑤计算

结晶水质量 =硫酸铜晶体和瓷坩埚的质量- 无水硫酸铜和瓷坩埚质量

注意事项:

①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只能称准到0.1g 。若用托盘天平称量( 即使“准确称量” ) ,必然存在仪器误差,这就决定本实验只能粗略地测得结晶水质量分数的近似值。

②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尽可能使硫酸铜晶体充分地受热,硫酸铜晶体事先应尽量研成细小

颗粒,尽可能使失水反应进行充分。整个称量过程,特别是称量无水硫酸铜和瓷坩埚的质量,

最好盖严瓷坩埚盖,减少称量时间。

若因操作不慎,加热时固体溅失多,会引起很大误差,测得的数据应该弃去不用,整个实验应该重做。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测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有何影响?

○晶体研得不细,加热温度高时晶体暴裂溅出坩埚外

○加热温度过高少量硫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三氧化硫气体

○玻璃棒上沾走少量无水盐,未全部转移到坩埚中

○晶体中含有有分解杂质

○加热温度较低,晶体未完全分解

○未放入干燥器中干燥,冷却时又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四、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用品:大烧杯( 500mL )、小烧杯( 100mL )、温度计、量筒( 50mL )两个、泡沫

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L 盐酸、 0.55mol/L NaOH 溶液

实验步骤:

①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

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

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

②用一个量筒量取 50mL 0.50mol/L 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

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 NaOH溶液,

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④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

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

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并准确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

下表。

⑤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

计算依据。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中和热计算公式:

△ H(m1 m2 ) c (t2 t1 )10 3kJ mol 1

n(H 2 O)

其中( m1+m 2)表示溶液质量, c 为比热容 c=4.18J·( g℃)—1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中和热有何影响?○俯视法量取

50mL 盐酸和 50mL 氢氧化钠溶液○量取盐酸溶液未用水洗涤,马上量

取氢氧化钠溶液○未使用环形玻璃棒搅拌不均匀,未完全中和○实验时

天气冷室温低,中和时放出的热量被烧杯吸收或散失到空气中

五、重量分析

例:为了测定氧化变质的亚硫酸钠的纯度,进行下列实验:

⑴称出样品W 1g。所需仪器和用品有

⑵将样品溶于水,所需仪器和用品有

⑶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目的是

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目的是

检验氯化钡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⑷过滤,洗涤沉淀。过滤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

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⑸烘干沉淀称得质量为W 2g,计算亚硫酸钠纯度的计算式是

* 六、室温下盐的溶解度的测定

硝酸钾在室温下溶解度的测定,是中学化学教材中最早出现的定量( 选做 ) 实验,对于理解定量的化学概念——溶解度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步骤:

①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一干燥蒸发皿的质量a( 称准至 0.1g) 。

②量取——用10mL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倒入大试管里,再逐渐加入少量KNO3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至在 5 分钟内不再溶解为止。

③倾倒——将大试管内 KNO3饱和溶液倾倒入已称过的蒸发皿,然后称量它的质量 b。④蒸发

——蒸发盛在蒸发皿中的溶液。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出来,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冷却后称量它的

质量 c。

⑤计算——利用所测数据计算在该室温下硝酸钾的溶解度S。

其中, (c-a)为溶质的质量,(b-c) 为水的质量。

⑥重复上述操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①溶解必须充分,使硝酸钾溶液确实成为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否则会使测得溶解度的数

值偏小。

②蒸发过程要控制好温度,充分搅拌,避免蒸发时液滴溅出。接近蒸干时,要及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刚好把液体蒸干,得到无水盐。要防止对已蒸干的蒸发皿继续加热( 特别是强热 ) ,以免硝酸钾进一步分解。做好上述工作,可以减少方法误差,避免过失误差。

③托盘天平可称准至0.1g , 10mL量筒的分度通常为0.2mL,仪器误差决定溶解度测定

的数值不可能精度太高,通常精确到整数位( 有效数字二位 ) 即可。

高中化学18实验基本操作及物质检验和提纯(教师版)

一、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及使用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使用规范及主要注意事项 可直接加热的容器 试管少量物质溶解、反应、集气 加热前先预热,外壁无水,盛液不超容积 1/3 坩埚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取下的热坩埚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蒸发皿溶液蒸发、浓缩、结晶盛液不超容积2/3,搅拌、余热蒸干 垫石棉网加热的容 器 烧杯较大量物质溶解、盛装、反应加热前外壁无水,盛液不超容积2/3 烧瓶较大量物质反应、加热、制气加热前外壁无水,盛液不超容积l/2 锥形瓶便于振荡的反应器;盛液;制气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其余同烧瓶 不能加热的容器 集气瓶集气、试验气体性质磨砂瓶口应配上磨砂玻璃片 试剂瓶广口瓶盛固体;细口瓶盛液体盛避光药品用棕色瓶;盛碱用橡皮塞滴瓶盛少量液体,便于移取滴加滴管专用,不必清洗;其余同细口瓶水槽排水集气不宜盛放热水 启普发生 器 固一液不加热制多量难溶气体先查气密性;不适用大量放热的反应 漏斗类 漏斗过滤;向小口径容器注入液体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 长颈漏斗装配反应器,添加液体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分液漏斗装配反应器;分离不相溶液体关闭活塞能防止反应器内气体逸出 量筒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加热、配液和作反应器;要平视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度0.1g 称前调零,称时左物右码,易潮解或腐蚀知识梳理 实验基本操作及物质的检验和提纯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 分离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混合物。 主要仪器:玻璃棒、漏斗、滤纸、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操作注意点:“一贴、二低、三靠” 典型例子:粗盐提纯 【答案】 不溶性固体;液体 2.蒸发与结晶 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的方法 (1)蒸发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晶体。 主要仪器: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注意事项:溶质须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被氧化;蒸发过程应不断搅拌,以免部过热;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以防___________。 (2)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典型例子:硝酸钾(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提纯 【答案】较多晶体析出;固体飞溅 3.蒸馏和分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或提纯。 蒸馏:分离两种互溶的液体。 分馏:利用蒸馏原理分离多种液态混合物。 主要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等 注意事项: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_________________处; ③冷凝水从冷凝管______进______出。 典型例子:乙醇和水的分离、石油分馏 【答案】支管口;下;上 试样 加水、溶解 混合溶液(KNO 3、NaCl )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 滤液(NaCl 、饱和KNO 3) 滤渣(KNO 3晶体) 重复上述操作(重结晶) KNO 3晶体 干燥 KNO 3晶体

高中化学物质制备实验总结

物质的制备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 示意图 典型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等。Cl2、HCl、CH2=CH2等 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 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 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 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 气体的导出。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 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 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 作用; (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 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 普发生器制备。 (1)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 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3)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 O22KClO3 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2、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 3、CO2CaCO3+2HCl=CaCl2+CO2↑+H2O 4、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5、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6、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7、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第 1 页 共 17 页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6.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 理清物质类别 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题组一 理解概念,准确判断

第 2 页 共 17 页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9)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10)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题组二 高考试题概念判断汇编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iO 2既能和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015·安徽理综,9D) (2)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2014·四川理综,2A) (3)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2014·四川理综,2B) (4)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014·四川理综,2D) (5)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D) (6)SO 2、SiO 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 (2013·四川理综,2A) (7)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2013·四川理综,2D) (8)BaSO 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 4是弱电解质(×) (2013·天津理综, 1D) 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 、H 2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方法

1.常见气体的检验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Fe3+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

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10)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4.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1)苯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白雾。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2)乙醇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CuO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在水面上。 (3)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4)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蓝色Cu(OH)2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 Cu2O沉淀。 5.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悬浊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⑴氧气 1、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KClO 3 MnO 2 2KCl +3O 2 2KMnO 4 MnO 2K 2MnO 4+O 2 +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⑵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 ?SO ? ==== ZnSO ?+H ?↑ 装置:启普发生器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⑶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 MnO ?+4HCl(浓) ====MnCl ?+Cl ?↑+2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 ?+2NaOH ==== NaCl+NaClO+H ?O ⑷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H 2SO 4====FeSO 4+H ?S ↑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 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 ? (或P ?O 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 ?S+2NaOH ==== Na ?S+H ?O ⑸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 Na ?SO ?+H ?SO ?==== Na ?SO ?+SO ?↑+H ?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无水氯化钙、P 2O 5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 ?+2NaOH ==== Na ?SO ?+H ?O 【防倒吸】 ⑹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 ?+2HCl ====CaCl ?+CO ?↑+H ?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通入饱和NaHCO ?溶液(除HCl), 再通入浓H ?SO ? (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⑺氨气 +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 8H 2O ++2KMnO 4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历年高考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4年-2019年全国卷) 1.[2019年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 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 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 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 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年全国卷Ⅱ]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sH3的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位于底面中心的原子2和原子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 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 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填“相同”或“相反”)。 (2)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其中Fe的配位数为。

高中化学物质检验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 1、H2:无色、无味、可燃;①不纯点燃发出爆鸣声;②点燃纯H2,火焰呈淡蓝色,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2H2+O22H2O 2、O2:无色无味、能使余烬木条复燃; 3、Cl2:黄绿色刺激性气体有毒;①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2KI=2KCl+I2 I2遇淀粉变蓝;②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白:Cl2+H2O=HCl+HClO HClO强氧化性漂白作用; 4、CO2 :无色无味无毒;①使燃着木条熄灭;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5、CO :无色、无味、剧毒;点燃火焰呈蓝色,火焰上方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烧杯,液滴变浑浊:2CO+O22CO2 CO2+Ca(OH)2=CaCO3↓+H2O 6、NO2 :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NO2+H2O=2HNO3+NO 7、NO:无色气体有毒;在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2NO+O2=2NO2 8、N2 :无色无味无毒;能使燃着木条熄灭。

9、SO2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①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又恢复颜色; 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2+Ca(OH)2=CaSO3+H2O;③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SO2+2MnO4-+ 2H2O =2Mn2++5SO42--+4H+ 10、HCl :无色刺激性气味;①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H++Cl-;②用蘸浓氨水玻璃棒靠近冒白烟:NH3+HCl=NH4Cl;③气体通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HCl+AgNO3=AgCl↓+HNO3 (AgCl不溶于HNO3) 11、H2S:无色臭鸡蛋气味有毒;遇Pb(NO3)2 、(CH3COO)2Pb 、CuSO4溶液均产生黑色沉淀: Pb2++H2S=PbS↓+2H+;2CH3COO-+Pb2++H2S=PbS↓+2CH3COOH; Cu2++H2S=CuS↓+2H+ 12、NH3:无色刺激性气味;①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H2ONH3·H2ONH4++OH-;②用蘸浓盐酸玻璃棒靠近冒白烟: NH3+HCl==NH4Cl 14、CH4:无色无味、可燃;点燃后火焰呈浅蓝色,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罩生成;罩一沾有石灰水液滴的烧杯,液滴变浑浊: CH4+2O2CO2+2H2O CO2+Ca(OH)2==CaCO3↓+H2O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33713671.html,/)网友分享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 1.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检验方法 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一氧化氮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甲烷无色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乙烯无色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乙炔 无色无臭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及检验大全 副本.docx

考点 57 物质的制备和检验 1复习重点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难点聚焦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装置 示意图 典型气体O2、 NH3、 CH4等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 H2、CO2、H2S NO2乙炔 SO2 等。 Cl 2、 HCl 、 NO、 CH2=CH2 等 ( l )试管口应稍向下 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 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 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 2)铁夹应夹在距试操作要点 管口 l/3处。 ( 3)胶塞上的导管伸 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 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 出。(1)在用简易装置时,(1)检验装置的气密 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性 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2)加热时要预热, 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受热均匀 ( 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 3)加热易暴沸的混(如酸)要适当。合物时要加碎石,(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防暴沸 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 4)制乙烯时浓硫酸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制备。如 CO H S H(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 222 可用于 C H )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22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0 余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A、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KClO3 在 MnO2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或者用KMnO4直接加热制取

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专题讲解+训练)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6.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题组一理解概念,准确判断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9)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10)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题组二高考试题概念判断汇编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015·安徽理综,9D) (2)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2014·四川理综,2A) (3)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2014·四川理综,2B) (4)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014·四川理综,2D) (5)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D) (6)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2013·四川理综,2A) (7)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2013·四川理综,2D) (8)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2013·天津理综,1D) 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课题:复习物质检验与鉴别的方法 一.设计思想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从“读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转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教材把“常见物质的检验”以“活动与探究”形式出现,其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常见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体验实验带来的成功喜悦,感受到实验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由于本节内容对学生的陌生度不大,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故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既不至于成为初中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至于脱离学生实际,高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毒事件和实验室常常碰到的“标签破损、给药品贴标签”为切入点,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在课程的最后,提出一个“未来社会对物质的检验方法的猜想”这一有趣的问题,画龙点睛触及到仪器分析这一在应试教育中不太引人注意的话题。使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检验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必然回归到简单的过程。 本节课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执行环节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学习的对象进行感知、加工、联系、运用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统整运作的过程。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等,创设相应的情景并提出具体的任务(如设计物质检验的方案、对物质检验规律性知识以及常见物质检验方法等的总结),让学生思考、加工、分析、综合等;反馈环节主要是学生自我调节、修正、监控和强化以及对学生学习结果测评反馈的过程。教学设计时,必须通过选取合适的方式(如学生回答、交流与谈论、练习测评等)来获得反馈。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在中考也是常考题,在近十年广州中考中均有一道8分的物质鉴别题,在2012年中考中第18题和最后一题29题均为物质的检验与鉴别题型,总共占有10 分的分值。所以在学习完酸碱盐的知识,进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既有利于巩固酸碱盐的知识,且有利于梳理知识,使整个初中化学知识更为系统,为今后中考的总复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反应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九年级要掌握好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固体Na2CO3、CaO、

(完整版)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

物质的制备和检验 1复习重点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难点聚焦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组合装置 1.两通管加热 2.固~固加热,制气 3.固~液、液~液加热,制气

4.固~液不加热,制气 5.启普发生器

6.水浴加热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多孔隔板 多孔隔板

1、O 2 2KClO 3 2KCl+3O 2 ↑ 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2H 2 O 2 2H 2 O+O 2 ↑ 2、NH 3 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 NH 3·H 2 O NH 3 ↑+H 2 O 3、CH 4 CH 3 COONa+NaOH Na 2 CO 3 +CH 4 ↑ 4、H 2 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5、CO 2 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 6、H 2S FeS+H 2 SO 4 (稀)=FeSO 4 +H 2 S↑ 7、SO 2 Na 2 SO 4 +H 2 SO 4 (浓)=Na 2 SO 4 +SO 2 ↑+H 2 O 8、NO 2 Cu+4HNO 3 (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 9、NO 3Cu+8HNO 3(稀)=3Cu(NO 3 ) 2 +2NO↑+4H 2 O 10、C 2H 2 CaC 2 +2H 2 O→Ca(OH) 2 +CH≡CH↑ 11、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2、HCl NaCl(固)+H 2SO 4 (浓)NaHSO 4 +HCl↑ NaCl(固)+NaHSO 4Na 2 SO 4 +HCl↑ 2NaCl(固)+H 2SO 4 (浓)Na 2 SO 4 +2HCl↑ 13、C 2H 4 C 2 H 5 OH CH 2 =CH 2 ↑+H 2 O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考点1 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 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特别提醒: 1.离子与基团: 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知识规律]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具体地: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 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 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 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大全

考点57物质的制备和检验 1复习重点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难点聚焦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0余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A 、装置类型 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热) 装置 示意图 典型气体 O 2、NH 3、CH 4等 H 2、CO 2、H 2S NO 2 乙炔SO 2 等。 Cl 2、HCl 、NO 、CH 2=CH 2 等 操作要点 (l )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 (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 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 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 制备。如CO 2 H 2S H 2 (不可用于C 2H 2)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 (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 加碎石,防暴沸 (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KClO3在MnO2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或者用KMnO4直接加热制取 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 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B、 1、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Zn和稀H2SO4 2、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aC2(又称电石)与水(或饱和食盐水)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 收集方法:排水法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aCO3和稀HCl反应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4、二氧化硫的实验试制法 反应原理:NaSO3和稀H2SO4的反应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5、一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u和稀HNO3混合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排水法 6、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u和浓HNO3混合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注意: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固体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先均匀加热,然后固定在放药品的地方集中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集体时,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⑤使用长颈漏斗时要把漏斗颈插入液面下 C、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和浓HCl共热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加热)

【化学】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制备方法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制备方法 Cl2 1.实验室方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条件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净化方法: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2.工业制法:原理:电解食盐水 2NaCl+2H2O====2NaOH+Cl2↑+H2↑(反应条件是通电) CO2 1.实验室方法:CaCO3+2HCl=CaCl2+CO2↑+H2O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净化方法:用饱和的NaHCO3除去HCl 2.工业制法:CaCO3=====CaO+CO2↑(条件为高温) O2 实验室方法: 1、KMnO4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条件:加热) 2、KClO3和MnO2混合共热:KClO3=2KCl+3O2↑(条件:在MnO2下加热) 工业制法:空气液化分离 NH3 实验室方法: Ca(OH)2+2NH4Cl=====2NH3↑+CaCl2+2H2O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且容器口塞一团沾有稀H2SO4的棉花团,以防止所收集的气体与空气对流,也可吸收多余的NH3 净化方法:用碱石灰吸收NH3中混有的水分 工业制法: N2+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上面的必需全部把握且对方程式一定要准确地记住,下面的只需知道) N2 实验室方法:NaNO2+NH4Cl==N2↑+2H2O +NaCl 工业方法:液态空气分馏法 NO2 实验室方法:Cu+4HNO3(浓)====Cu(NO3)2+2H2O↑(条件加热) 工业方法:4NH3 + 5O2= 4NO + 6H2O(条件Pt/加热) 2NO + O2= 2NO2 CO 实验室方法:HCOOH===H2O+C O↑(条件加热) 工业方法: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 SO2 实验室方法:Na2SO3+H2SO4=Na2SO4+H2O+SO2↑ H2 实验室制法:H2SO4+Zn=====ZnSO4+H2↑ 2HCl+Zn=====ZnCl2+H2↑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工业制法:水煤气法 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 C H≡CH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的练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能证明溶液中有SO2-4存在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的Fe(NO3)3,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2-4 C.先加入HCl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2-4 D.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2-4 【解析】干扰SO2-4检验的离子有CO2-3、SO2-3,所用检验试剂若是BaCl2,干扰离子还有Ag +,故检验时必须排除干扰。 【答案】 C 2.氯仿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光照2COCl2+2HCl,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试剂是( ) A.溴水 B.烧碱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碘化钾淀粉试纸 【解析】若氯仿变质,将产生HCl,HCl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C 3.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答案】 D 4.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

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4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2-3 C.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解析】 A.BaCl2溶液中既有Ba2+,又有Cl-。Ba2+可与SO2-4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BaSO4沉淀;Cl-可与Ag+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AgCl沉淀。B.CaCl2溶液中既有Ca2+,又有Cl-。在溶液中,CO2-3、SiO2-3、SO2-3、SO2-4、PO3-4等离子都能与C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l-可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能在溶液中与OH-反应生成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的离子只有NH+4。D.加盐酸使被检验的溶液新增加了Cl-,即便是原溶液里没有Cl-,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C 5.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 A.石蕊溶液、AgNO3溶液、稀HNO3 B.BaCl2溶液、酚酞溶液、AgNO3溶液 C.石蕊溶液、BaCl2溶液 D.酚酞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 【解析】在五种溶液中,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是NaOH,变红色的是HCl和H2SO4,不变色的是K2SO4和KNO3。然后再借助BaCl2将HCl和H2SO4、K2SO4和KNO3鉴别开。 【答案】 C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_制取气体

中学化学气体制取原理及其装置图选取 1、常见气体的制取步骤 (1)气体制取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或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2)气体性质验证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性质验证装置-吸收装置2、气体发生装置 制备方法装置图适用气体注意事项 固体+固体,加热氧气,氮气, 氨等 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 管口冷凝水倒流到灼烧处而 使试管炸裂。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固体+液体,不加热块状不 溶于水 的固体 氢气,二氧化 碳,硫化氢等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 漏斗,漏斗颈的下端应伸入液 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 用; 2. 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与液 体的混合物反应制备气体不 能用启普发生器。 溶于水 的固体 或液体 固体(液体)+液体,加热一氧化碳,二 氧化硫,氯 气,氯化氢等 1. 只有液体时用沸石。 2. 必要时可用三通玻璃管将 蒸馏烧瓶支管与分液漏斗上 口相通,以防止蒸馏烧瓶气体 压力太大。 气体制备反应原理溶解性特性 H2Zn+H2SO4==ZnSO4+H2↑难溶可燃性、还原性 O22KMnO4(s)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难溶氧化性、供呼吸 N2NH4Cl(s)+NaNO2(s)NaCl+N2↑+2H2O 难溶稳定、不活泼 Cl2MnO2(s)+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可溶黄绿色、氧化性、有毒HCl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或在浓盐酸中滴入浓硫酸 极易溶酸性、刺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