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心理关系等。显然,这种定义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概括,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各自的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相互之间就能形成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友好、接纳的情感;如果人们之间的社会需要受到了损害或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就会拉大,彼此之间就会形成不愉快的关系甚至敌对状态。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较低层次的关系,受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同时,它又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关系的“横切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每个个体都是活在各种各样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有以下特征:

首先,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它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如友好关系、亲密关系、敌对关系等。这种心理上的关系是由心理倾向性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出来的。

其次,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一系列心理成分所构成。认知成分是心理关系的基础,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由认知成分的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越多,了解越深刻,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接近。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何是人际关系的动力成分。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亲密情感,促使彼此心理相容;二是分离性情感,促进人们疏远排斥。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如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这些行为越相似,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因为,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是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人际交往,就无所谓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建立之后,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加以巩固和发展。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现实客观的生活活动是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的。

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对人的各种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认识,不但有利于优化人们的工作和心理环境,丰富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也有利于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个体的幸福生活,为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健康人格的合格人才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社会和各种组织的有机性增加,群体的凝聚力提高,促进人们团结统一,协调工作,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先前发展。

(补,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个体的社会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交往中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网络状的有机整体,这又为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良好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第四,有利于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总之,人际关系的研究不但是历史的必然性,更是现实的需要。)没有郑雪的好,可不看。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研究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弄清人际关系的地位和性质。准确地把握人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社会关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结成的一切关系的总和。这是广义上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一切关系的科学抽象。另一种是狭义上的社会关系,指一定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关系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这个系统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生产关系,它是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基础;二是社会意识形态关系,这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他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社会关系;三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都必须透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对人们发生作用。

这3种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生产关系是最高层次的。它决定着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的性质。社会意识形态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由生产关系所决定,但是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各种人际关系背后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关系。

作为两个级别的概念,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它们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而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西方心理学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混淆起来是不利于研究的。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要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性质,就不要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放在‘同一类’,而要把它看成是社会关系中一个特殊的‘类’,它产生于每一种社会关系之中,而不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外。”她还进一步指出,在人际关系之外再也找不到某个地方有“纯粹”的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它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如产生资料的分配和继承;另一方面,它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却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

(3)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从属关系,同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际关系的性质。人类从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活动是人际关系变化的基础。一旦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

补(1、人际关系隶属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不是游离在其他社会关系之外,而是产生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所以,分析人际关系是认识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在分析人际关系时,必须把它放在社会关系的总体中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各种人际关系背后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关系。如果不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那么对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将是抽象的、空洞无物的。2、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必然有特定的人际关系存在。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就无所谓人际关系的存在。②人际关系的根本特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③人际关系的变化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当然,我们强调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并不否定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双方心理特征以及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但归根到底,个体的心理特征和群体的心理气氛同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补:研究社会关系应注意下列几点:第一,社会关系不仅要研究形式,也要研究内容。

第二,不仅要从静态研究,还有从动态研究。从静态研究,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固定结构形式;从动态研究,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各种社会关系过程中的互动形式。第三,不仅要从社会关系本身研究,更应从社会行为的关系中研究。社会行为是社会关系的外在表现,社会关系是社会行为的内在本质。

补: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层次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关系系统中存在着至少三个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结构。⑴生产关系。⑵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⑶心理关系。上述三各层次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人际关系分类

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十分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个种类:①根据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媒介分类:血缘、趣缘(友谊是纽带)、业缘、地缘人际关系。②根据人际关系的固定程度分类:固定的人际关系,又叫长期人际关系或恒定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对人的作用大,影响深,对人的内在心理作用强,人对其依赖性也大。非固定的人际关系是随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两者可以转化。③根据人际关系的不同维度:纵向的人际关系—不考虑心理距离,只对人际的社会地位高低作出认识上的反应的一种心理关系,以社会角色认知为基础;横向的人际关系是不考虑人际的社会地位高低,只关注人际心理距离,以人际情感为基础。在现实中交织在一起。④根据人际关系的外部表现:外露型、内涵型和伪装型。外露型对亲疏关系反应非常明显。内涵型的人对人际关系亲疏不动声色,看似平静实际上内涵深沉。伪装型的人表里不一,反复无常,待人处世以利益和环境为转移。⑤根据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根据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密切程度划分的。⑥根据人际关系的需求分类:包容型、控制型和感情型。包容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进行交往,希望和别人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由此产生的行为特征是交往、沟通、协同、参与等。控制型的人在交往中主要专注于权力、权威等问题上,行为特征为运用权力、权威控制和领导他人。感情型的人特别需要的是喜爱、亲密、同情、友善和照顾等,主要表现在爱情和友谊上。

人际关系的层次和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简单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对人们的心理关系进行归纳和描述。

四、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行为模式,它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一方表示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表示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李雷运用心理统计的方法,从几千份人际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归纳出以下八类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1、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和服从。

2、由一方发出的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接受等反应。

3、由一方发出的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协助、温和等反应。

4、由一方发出的尊敬、信任、赞扬和支援,导致另一方的劝导、帮助等反应。

5、由一方发出的害羞、礼貌、服从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骄傲、控制等反应。

6、由一方发出的反抗、怀疑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惩罚、拒绝等反应。

7、由一方发出的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

8、由一方发出的激励、拒绝、炫耀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不信任、自卑等反应。

这个研究是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总结,说明人际关系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单纯的行为模式是很少发生的,并认为一方的刺激必定引起另一方的若干反应,强调人际关系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描述非常笼统、表

面,缺乏对行为产生过程的研究。因此,使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停留在现象上,并忽视人在行为过程中动机和需要等因素的作用。

五、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莱文格和斯诺克以图解的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的递增关系作了直观的描述。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状态的指标。(人际关系双方心理世界并没有完全重合的情况,每个人都保留有自己最隐私的部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演化,彼此相互作用的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弱逐渐变强。

补: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查,一般可以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候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

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开始时的彼此无关,即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本身反映着交往着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把对方纳入到自己的知觉对象或交往对象的范围。如果双方互相注意,这种状态更为良好,说明双方进行了互相选择,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中,这就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准备了更好的基础。但是,必须认识到,这种作为初步沟通的注意,仅仅是使自己明确是否有必要与对方作进一步的交往,只有在价值观念等方面达成共识时,才有可能成为进一步交往的对象。有时,这个阶段是非常短暂的,且引起注意的原因也可能是偶然的,但它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阶段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在这个阶段,交往双方开始了角色性接触,这种一般性的人际接触,目的是为了探索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并经过一定的情感探索、情感沟通,双方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但仍未进入双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双方都遵守交往规则,即不涉及对方守护的根本方面。此时,双方在一起能友好相处,离开对方也无关紧要,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这个阶段也是普通的人际关系阶段。一旦情感卷入的程度有所加强,交往的频率和深度有了新的进展,人际关系也就进入到第三阶段。

第三,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频率的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心理距离越来越小,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依恋和融合,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此时,双方交往的安全感已经确立,并有中度或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呈现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扩展,心理相容性也有进一步增加,对事物的看法、评价趋于一致,并引起情感上的高度共鸣,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不再“失真”,彼此已成为知己好友。当然,人际关系的融合阶段仍然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其低水平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交往双方的适应与合作,即求同存异;在其高水平上,才是知交和融合。(以上都是北师版)

郑雪的:我们可以按照情感融合的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轻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少,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双方情感融合的范围也是于此相对应的。中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交往双方发现较大的心理领域,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彼此的情感融合范围也比较大。深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双方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

(二)人际发展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参考指标,对人际关系发展的进程进行了描述。通了解别人对我们的自我暴露程度如何,就可以知道别人与自己的关系深度如何,知道别人

对我们有多高的接纳程度,因为,自我暴露的程度越高说明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也越高。他们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公共场所和工作环境中,我们对交往的对象和交往的深度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和任何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成为我们知觉的选择对象。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本身就反映了交往者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等个性心理特征。

注意性的选择可能是自发和非理性的。当我们理性地思考可以进行交往的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已经属于抉择过程了。只有在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共识时,才可能成为进一步交往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后,试图与之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希望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有必要与对方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往。同时,我们也希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可能形成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准备更好的心理基础。

(2)情感探索阶段(和接触阶段一样)

(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谈话开始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双方关系的性质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此时交往双方的安全感已近确立,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近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近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解除次数的增多,情感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并伴随着深度的情感卷入,人们心理上的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深刻广泛。此时,人们已近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层次的友谊关系。

与自我暴露相对应的是自我的层次理论,鲁宾等人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自我的最表面水平,即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娱乐活动的选择等。第二层是我们队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人的看法等。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知道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表露自己,就可以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程度,了解我们与别人关系的状况。

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与测量

一、人际关系理论概述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理论流派涉及的内容。不同的理论流派从自己的人性观和基本范式出发,对人际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解释,但是,每一种理论都只能解释人际关系的某一方面问题,很难对人际关系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释。同时,很多观点还只是现象学上的描述,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二、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舒兹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明显些,有些人表现不明显而已。人际关系的描述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的来加以解释。在舒兹看来,人际需要就是个体要求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一种满意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而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一)包容的需要

指个体需要与别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产生沟通、相容、相属等肯定性的行为特征,反之,个体就会产生孤僻、退缩、排斥、忽视等否定性的行为特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包容的需要长期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低社会行为的人会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主动参与社交性的活动,其行为特点是内向、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拒绝加入团体等。超社会的人则与之相反,主动与别人交往接触,故意引起他人的注意,但其行为强度和方式表现得太过分而引起别人的反感。舒兹认为适当的行为应该是社会行为,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控制的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会形成使用权力、权威、影响、控制支配、领导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等行为特征。控制需要的满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于此相关,舒兹把个体的行为分为拒绝型、独裁型、民主型3种。拒绝型的人倾向于谦逊、服从,与他人交往时拒绝权力和责任。独裁型的人则好支配、控制别人,喜好最高的权力地位。民主型的人能顺利地解释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根据情况使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三)情感的需要

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产生喜爱、亲密、同情、友好、热心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憎恨、厌恶、反感、冷淡等行为特征。同时,舒兹也划分了相应的三种情感行为类型,即低个人行为、超个人行为和理性的情感行为。(表现同(一))

舒兹不仅区分了人际关系需要的是那种类型,而且把人际关系的取向划分为两种:主动

(以下是补充的):根据舒兹的观点,这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

1、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就喜欢与别人交往,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2、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重视友谊,受人爱戴。

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要,就必然争权夺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厌恶,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舒兹的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人际关系实质的了解,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而采取恰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另外,霍妮根据个体与让人的关系,把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略)

三、符号相互作用论

(北师版)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使这个理论的奠基人。主要观点如下:

(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

用。所谓象征,就是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展现出来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起来、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简言之,这个理论就是以交往着在人际关系中所担任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米德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的反应。人类能够通过语言和相互作用来形成、分享、变化和交流符号的意义。该理论认为,每个交往着都有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所谓符号就是一种刺激物,是代表着一定的人、事或物。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人们用它来指代交往中信息的涵义,以及语言中所蕴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作为交往的外在载体。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工具。自我意识的形成对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它是交往着运用信息符号作用的结果。

(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由此看来,米德强调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与对象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以对符号的统一理解为基础的。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就是交往着需要具有一致的译码系统。

(4)米德认为,交往的一方在采取某个行动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必须估计对方的反应行为,即对方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这里的“他人”有三种情况:一是交往中实际担任的角色。这种交往常常发生在相互比较熟悉的人们之间,由于对对方的真实角色有比较正确的了解,交往氛围就比较融洽,交往也就容易进行,并且轻松、愉快。二是交往中想象对方担任的角色。这种交往一般发生在陌生的人们之间。由于双方相互并不了解,只有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判断交往者的身份。发生误解是难免的,也容易出现冲突和障碍。这种交往比较困难,有时也难以维持。三是交往中潜在性担任的角色。这时交往双方担任的角色不甚清楚,但其身份说明了这种角色的潜在意义。因此,在交往中我们只有正确地意识到双方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才能估计、推测交往双方可能有的行为。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中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把人的行为仅仅归结为对符号的理解,过分夸大交际符号的作用,这是不足取的。

总之,该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样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及一系列实验研究,为后人进一步开展人际交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样板。

四、社会交换论

(主要为北师的内容)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属于社会学取向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考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霍曼斯对该理论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其理论观点如下:(1)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时,必定引起交往者相应的行为,交往活动实际是一种直接的、随即发生的交换活动。进一步说,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做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包括物质上的交换和精神上的交换。认为通过这种交换,可以维持交往双方的一种“公平关系”。

(2)该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奖赏或惩罚。一般地说,如果一个人在交往中给予别人的多,他就要从别人那里多取得一些作为报酬,这可以用强化原则来说明人们在交往中的表现。如果个体同他人的交往给他带来奖赏,那么当类似的情境出现时,便会再现这种交往活动(刺激命题);如果个体

得到的奖赏越多,这种交往活动对其价值越大,被重复的可能性也越大(价值命题);如果个体得到的奖赏过多,使个体处于满足状态,则奖赏对其价值相对减少,交往活动的可能性也减少(剥夺-满足命题)。所以交往双方总是希望保持“账目平衡”,获得利益。个体活动的结果(奖赏)减去其付出的代价就是利益。

(3)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后的心理体验。交往中,个体若发现自己的利益与自己的投入之比,与对方的这一比例大致相同,则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在心理上是平衡的,类似的人际交往以后还有可能发生。如果个体觉得自己的利益与投入之比低于对方,便会体验抱怨情绪,从而中断原有的交往关系。如果个体发现利益与投入之比高于其所得,则会体验到某种程度的负疚感。一言以蔽之,人们总希望其得到的与付出的成正比,或者说两者始终保持平衡关系,从而使心态维持在愉悦状态。

这个理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发展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的交换关系、金钱关系,忽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奉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郑雪:社会交换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刺激-环境中的暗示,有机体以行为对这个暗示作出反;行动-有机体为了获得奖赏、逃避惩罚所发出的动作;酬赏-刺激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有机体需求量的能力,分为物质酬赏和非物质酬赏;惩罚-刺激所具有的阻止或伤害有机体得到满足的能力了;价值-刺激所能通过酬赏的程度;代价-做出某种行动所失去的酬赏或受到的惩罚;知觉-感觉、衡量和评价酬赏和代价的能力;期望-酬赏、惩罚的程度,有机体把这些酬赏、惩罚与某一特定刺激联系起来。

基本概念现场后,该理论发展出一些基本命题:①成功命题,某人所采取的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赏,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去做那些经常得到奖赏的行为,交往的频率是与所受酬赏成正比的。②刺激命题。③价值命题。④剥夺-满足命题。⑤攻击-赞同命题。一是当个体的行为没有得到他期望的奖赏或受到始料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而这一行为结果对他来说就更有价值。二是当某人的行动获得期望的奖赏,特别是奖赏比期望的大,或没有收到料想的惩罚,他就感到高兴并有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就变得更有价值。⑥理性命题。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人们不仅会考虑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

人们在交往中,要对交往的代价和酬赏、付出与所得的各种可能性作出判断,在代价和付出相同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于此成正比的酬赏和所得。霍斯曼认为,行动者是以下面两条标准来看待交换中的公平分配原则的。一是行动者过去的经验。在相类似的行动中,一个人总是以过去采取这一行动时的代价与酬赏、投资于利润的成功经验去衡量过去和将来的行动,并且随着投资的增加而提高标准。如果在现在或将来的行动中所获得的酬赏、利润与过去相比都下降了,则行动者会感到不公平。二是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人们在交换评价自己的酬赏、利润时,总是与类似的人相比较,如果别人的付出与回报与我们差不多,我们就会觉得比较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更多地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

霍斯曼指出,社会交换从总体上讲是公平的,如果长久不公平,社会就会发生混乱,社会冲突就会加剧。

五、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

彭泗清针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点提出了示范——回应模式理论。他认为,最能反应中国人人际互动的动力学特征是示范行为。要正确了解中国人人际互动的模式和特点,必须找准三个基点,它们是价值支点、行为起点和价值控制点,同时,每个点又可以区分为文化理性模式和实际变式。

人际互动的价值支点是指互动双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观。这一支点的理性设计是普遍的仁义,贯彻到行为上就是要求天下为公、克己复礼、尽心奉献、耻于索取。

而它的实际变式是特殊性的私德,在行为上它表现为内外有别,对圈内人讲仁义、将义务;对无关的圈外人则偱礼而讲利。行为起点是指开始人际交往时的启动行为,各种文化的人都会倡导一种人际交往的启动机制。其理性模式是自足式示范(不求回报的主动奉献),实际变式是工具性示范(示范被工具化、形式化、物质化,成为投资行为或人情行为)。行为控制点则指人际互动中扮演主动的、主导的控制性的角色的一方。其理性模式是互赖式控制,即互动双方并未完全分化,共同受人伦的控制,各尽自己的本分;实际变式是伸缩性控制,即控制点具有游离的特点,但核心还是自己,可以根据对方诚、势、利的判断而伸缩自如,必要时转让控制点。

无论是示范过程还是回应过程过程,它们都包括理性模式、小人变式、常人变式3种形式。在互动过程中,个体对示范方式的选择首先取决于其社会化历程。如果对文化理想内化较强,个体会倾向于选择君子式示范,即文化理想中示范。但是,大多数人对互动方式的选择会受互动对象的影响,而且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过程在交往中进行修正,交往方式而随之有所改变。与此相似的是,个体回应方式的选择既受到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又受到对方示范类型的影响。

“示范——回应”的人际互动过程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权利关系、权威关系和社会比较等一些特点。同时,他还指出了人际互动过程的一些特点:意义上的模糊性;行为上的灵活性;权利上的不对等;注重行为者的动机;对人不对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示范行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此,他认为在中国人的实际社会行为中,还存在着缓解紧张、弥补缺陷的一些辅助机制,即利益平衡机制和心理平衡机制。

六、中国人人际关系三位一体理论

翟学伟认为,真实的中国人人际关系是由缘、情、论构成的三位一体,只有把握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认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质。由此他提出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土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有自身的功能。一般来说,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中国人以亲情(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人伦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套样式提供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源而无需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中。

翟学伟还认为,天命观、家族主义和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人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文化基础。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它们都有程度不同、观点各异的天命观思想。就民间而言,人们一般坚信天有一种强大的势力,可以操纵人的行为,赏罚人的善恶,安排人的一生,设计人的未来。家庭在任何社会都是人们最初社会化的场所,其本身特点也是构成不同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更是中国人人生哲学的现实基点。在中国,家庭制度经历了由家族向宗族、村落发展的趋向,最后导致中国人在纵向上对共同祖宗和家谱的认同,在横向上对各种亲属关系的重视。而在儒家看来,只有能解释三种家庭成员关系,就可能将其引申到所有人际关系当中去。其中,父子代表一切纵向关系,兄弟表示横向关系,夫妻意味着两性间的关系。这种推论法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在理论上的假设和实践运用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是可以实施的生活准则。

翟学伟的理论从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出发,揭示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其理论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一般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人际关系的本土化研究。但是,这一理论主要是从社会性的角度分析的,对中国人个体人际关系的差异及其心理活动特点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

七、人际关系的测量

人际关系的测量是改善人际关系的科学基础,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主要有:

(一)社会测量法

北师的: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是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解释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社会测量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人际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人际选择意味着排斥。人际选择的不同状况,不仅是人们在心理学意义上对对方的一种评价,而且也体现了心理距离或心理上的联系,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状况。签于此,人们可以通过考查人与人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定量测量整个群体人际关系状况以及群体内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运用社会测量法时,首先确定选择内容的标准,接着规定选择数量,再向群体成员提出问题。例如,被试最喜欢跟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提出的人数可以是一人、两人、三人或多人,然后整理测量所获得的结果。实际施测时,除了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和选择标准外,最重要的是选择方法。一般来说,选择方法包括以下几种:①参数顺序选择法。适合于30~40人的较大群体,要求被测量者在肯定后否定选择上都选择3~5人,并明确标明选择顺序。②非参数选择。适合于群体不足15人时,对人际选择接纳或排斥的数目,完全由被测量者自由选择,并按选择的重要性排成顺序。③非参数简单选择。对群体规模没有限制,只考虑接纳、不选择、排斥三种情况,对选择人数、选择顺序不加限定。④参数简单选择法。是非参数简单选择和参数顺序选择法的变式,其不同之处在于限定选择人数而不限定选择顺序。⑤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将人们的接纳水平按5个量表分为5个等级,要求被测量者将群体所有成员按上述等级归类,至于每一类的人数不做限定。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根据选择的方法,编制问卷和实施测量了。测量的结果可以用数字加以整理,并利用社会测量矩阵和群体分析图表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揭示群体内部的情绪倾向层次和网络,即群体或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了。

目前,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应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较快地揭示群体人际关系的状况,并能进行量化的描述,尤其在测量松散的非正式群体人际关系时颇有使用价值。但此法无法揭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所反映的人际关系状况也是外部的、表层的方面,而对于群体内各种关系的深层结构和动态发展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由于它是根据问卷得到的资料来确定人际关系,易受测量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瞒人际选择的真实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此外,这种测量因涉及成员之间的好恶感和态度,因此其策略结果必须保密,一面引起不必要的人际纠纷,造成不良后果。

(二)参照测量法(北师版)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创立的,是一种策略群体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一种方法。彼得洛夫斯基认为,动机是人际关系选择的心理机制,被人们喜欢的人,不一定就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或最有威信的人。社会测量法对此无能为力,而参照测量法可以解决此矛盾。它从个性品质、行为方式及意见、目标方面揭示出对被测量个体均有意义的权威人物,即把一个人所属的群体内部潜藏的参照群体揭示出来。与社会测量相比,它具有内容更丰富的群体分化特征和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价值标准,而不仅仅局限于好恶感。

在进行参照测量时,首先让群体中成员相互进行书面评价,并把所有对某人的评价集中起来,放在一个信封内,然后告诉全体成员,可以了解别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但是不允许看到对自己所有的评价材料,而只能看到根据自己提名的3~4个人对他的评价。一般地,每个人都会要求看自己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见解和最受人尊敬与信赖的人,这些人虽然不一定是群体的领袖,但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即在群体中起重要作用并处于群体中心位置的人。这些人有独立性、有见解,是群体内在的权威,多数人都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优点在于隐藏了测量的真实目的,使人们能够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动机,从而揭示个人在个性品质、行为方式、意见和各方面重视的人物,获得可靠的结果。其缺点是如果成员

人数很多,要求个人对每一成员都作出评价,则费时太多,且组织工作也并非易事,可以改用多种选择法进行评价。

(三)贝尔斯测量法(郑雪版)

美国心理学家贝尔斯根据“社会行为分类理论”,对群体内的人际关系进行了特征分析。他把人际相互作用的类型划分得小到可以作为实验观察的单位,认为只要查考人们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就能测量出群体中人际关系的性质。从大的方面看,群体内相互作用的类型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以满足对方交往需要、情感需要为目的的,即情感因素。另一类是以得到信息方向或指示为目标的,即功能因素。通过对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他把这种相互作用再细分为4类12项变量。即肯定情感(支持和赞扬、表示满意、和睦);否定情感(反对和贬低、表示不满、不和睦);提出问题(询问资料、征求意见、请求指示);解决问题(通过资料、表示意见、给予指示)。在不同性质的群体中,这些变量的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企事业单位中,第三、四类的功能因素比较多,而在一个家庭中,第一、二类的情感因素比较多。

这种测量法对小群体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可以观察到小群体内人际关系建立的具体阶段及其特征。但是,它是建立在实验室测量的基础上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其结论很难推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节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概论

人际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过程就是人们采用言语、书信、表情、通讯等方式彼此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调节。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往的含义比沟通要广泛的得多,它不只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并没有加以区别而是常常将这两个概念混同使用。

人际沟通在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人际沟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沟通是人们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信息沟通使我们知道周围环境的情况,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使我们更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其次,人际沟通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们发现,沟通的缺乏对人们语言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都有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生活中既有积极的沟通,也有消极的沟通。良好的、积极的沟通有助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不良的消极沟通会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冲突,给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应该进行主动性的选择,提高自己的沟通质量,尽量避免消极的人际沟通。

二、人际沟通过程

人际沟通主要由7个要素组成:

㈠信息源:是掌握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是沟通过程的发起者,其对沟通对象的了解程度,对沟通目的的明确程度,以及是否采用了接受者所能接受的沟通方式等,都对沟通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信息源的沟通者在进行沟通前,首先要选择试图沟通的信息。然后为这些信息准备适合的载体,在沟通过程中还要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进行调整。

㈡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但是个人的感受不能直接被信息接受者接受,因而它们必须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为别人察觉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

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因而它们是可被察觉、可实现沟通的符号系统。更为重要的是,词语具有抽象功能,它们可以代表事物、人、观念和情感等自然存在的一切。因此,它们也为沟通在广度和深度上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㈢通道:是指沟通信息传达的方式,不仅有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以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各种方式的沟通中影响最大的是面对面的原始沟通方式。

㈣信息接受者:是指接受来自信息源的信息的人。信息接受者在接受携带信息的各种特定音型符号后,必须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将其转译成信息源试图传达的知觉、观念或感情。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一系列注意、知觉、转译、储存心理动作。由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的心理世界不同,因为,信息接受者转译后的沟通内容一信息源原有的内容之间的对应性是有限的。不过,这种有限的对应在很多的情况下都能使沟通的目的得以实现。

㈤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过程。在沟通过程中,每一方都在不断地将信息回送另一方,这种回返过程就称作反馈。反馈可以告诉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接受每一信息的状态。如果反馈显示信息接受者接受并理解了信息,这种反馈成为正反馈,反之,则为负反馈。成功的沟通者对于反馈十分敏感,并会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反馈不一定来自对方,来自自我的反馈被称为自我反馈。

㈥障碍: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信息没有被有效或正确地转换成可以沟通的信号,误用沟通方式,信息接受者误解信息等,都可以对沟通造成障碍。

㈦背景: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背景。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整个沟通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沟通过程中,许多意义是由背景提供的,甚至词语的意义也会随背景而改变。

三、人际沟通的类型与模式

(一)人际沟通的类型

1、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语词沟通是指以语词符号为媒介的沟通方式。语词沟通是最普遍、最准确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沟通方式。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而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一个人如果缺乏语词沟通能力,那么将给交往带来巨大的障碍,适应环境也变得十分困难。

非语词沟通是指借助非语词符号,如姿势、动作、表情、接触即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可以分为3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动态无声性的目光、表情动作、手势语言和身体运动等实现沟通。第二种是通过静态无声性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扮等实现沟通。第三种是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如重音、声调、停顿来实现。非语词沟通有时能够带来一些特殊的微妙的效果,如一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信息。

2、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

口语沟通是指沟通双方借助口头语言现实实现的沟通。优点是双方可以借助表情、语调增强沟通的效果,反馈比较及时。它是保持整体信息交流的最好沟通方式。不过,口语沟通中的信息保留全凭记忆,再加上口语转瞬即逝增加了领会上的困难。

书面沟通是借助书面文字材料实现的信息交流。优点是可以长期保存,可以反复阅读、推敲和研究,可以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但是,书面沟通缺乏背景信息的支持,因而其信息对人的影响力较低。同时也会受到接受者文化水平的限制。

3、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

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有目的的沟通就是有意沟通。若我们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但事实上正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这种沟通就是无意沟通。

4、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前者是指在正式社交情境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以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其特点是私下的、非规范化的。

5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前者是指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的位置不变,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而不进行信息的反馈。其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不易受到干扰,保持信息的权威性。缺点也很明显,信息发送者无法了解对方是否收到信息,更无法了解对方是否理解或曲解了信息。同时,信息接受者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疑问,容易产生不安感和抗拒心理,影响对信息的接受和认同。

双向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进行双向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交互意见,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优点是传递有反馈,准确性高,同时双方能够充分交流,有参与感,可以促进双方的感情联系从而使信息更容易被接受或认同。但是,这种沟通方式比较花费时间,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时可能使沟通受到干扰。

(二)人际沟通的模式

巴维拉斯和莱维特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莱维特提出了5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

1、环式传递

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核心成员,某个成员之间只构成有限的横向联系,而且每个人只能与邻近的成员联系。优点是成员之间地位平等,个体的积极性容易调动起来。但是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其速度比较慢,正确性差,不能发挥关键人物的作用。

2、轮式传递

这种模式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个方向传递。但下级成员之间没有横向联系。优点是信息传递的速度快,可以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但是由于成员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很难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整个群体的士气比较低落。

3、链式传递

在这个模式中,信息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地上下传递,如上级单线向下级逐级下达命令,或下级单线向上级逐级汇报情况。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正确性高,。缺点是成员之间缺乏相互的交流,群体积极性差。

4、Y式传递

在这个沟通网络中,先是成员之间进行一对一的联系,然后有的成员有多个的双向联系。它的特点与链式传递相似。传播的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抑制了个体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全通道式传递

这种模式是每个成员之间都有相互联系,彼此之间平等交往,没有中心人物。优点是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成员的满意度高。缺点是不能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信息传递容易受到干扰,效率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根据任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模式。如果希望上级的命令能够迅速、正确地传递,采用轮式沟通就比较好;如果是分层比较多的管理部门,采用链式沟通比较好;如果任务不紧急,又想提供群体内部成员的积极性,采用环式沟通或全通道沟通比较有效。

四、提供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与他人沟通既是个体的内心需要,又是社会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沟通,提供个体沟通能力是每个人的愿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步骤和途径:(一)对自己的沟通状况要有正确的评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范围和交往对象,了解自己的沟通状况是提高沟通能力的前提条件。这种自我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对自己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进行评价。例如,自己一般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与别人进行沟通的。另外自己主要和什么样的人沟通的比较度多,他们主要有什么样的特点,与自己

的关系是怎样一种状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列表,可样可以试自己对沟通氛围和沟通对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⑵对自己的沟通体验要有正确的认识。当你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你是处于什么样的情感状态,是轻松愉悦还是紧张压抑;你最喜欢交往和最不喜欢交往的人是谁;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在哪种气氛进行交往;在交往中是否经常感到自己的意义没有说清楚;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性联系。对这些问题也要仔细的分析以明确自己的社交状况。

⑶对自己的沟通方式进行评价。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即沟通主动性和沟通意识水平。沟通主动性是指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我们是主动进行沟通还是被动接受沟通。主动沟通者的与被动沟通者的沟通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别。主动沟通者沟通对象广泛,沟通内容不拘一格,在短时间内就能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沟通也比较充分、及时和有效。而被动沟通者的倾向正好相反。

沟通注意水平是沟通者对沟通活动的注意投入程度,投入度高对沟通双方起相互支持作用,使其保持较高的注意水平。注意水平高的沟通者,时刻关注自己所发出信息的指向性、准确性和对方的可接受性,对对方的反馈信息也比较敏感。因而,他们能够根据反馈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对对方的沟通形成良好支持,使沟通始终保持良好的对应性。

沟通注意水平低的沟通者,主要是不能很好地注意对方的反馈和给予对方的沟通以充分的反馈支持,即使是自己发出的信息,也往往不能与自己的沟通意图相对应。因此,他们与别人的沟通往往缺乏应有的对应性,沟通过程难以顺利、自然地继续。

(二)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沟通最大的破坏性就是误解。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其前提是要提高自己准确表述事物的能力。只有很好地将自己的意思用明确通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别人才能理解和把握。如果在沟通过程中出现含义模糊、模棱两可,肯定造成双方正常沟通的障碍。要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从语言到思维都要进行多方面的实践训练。同时,在提供信息时,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人们的背景经验不同,对于同一种符号或者词语,不同的人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只有当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别人的理解所依赖的情绪和经验的背景是,才可能选择出最能够使别人准确理解我们的词语或其他符号。除此之外,我们对对方的各种反馈信息应给予注意,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

(三)主动运用身体语言

恰当运用身体语言所产生的效果是口头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两个人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有效沟通能力,必须自觉、主动而又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各种身体语言信号与整体的身体语言情况。我们每一个都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语言进行观察、定义和解释,并根据不同心态下相伴随的各种身体语言信号建立各种身体语言模型。

其次要对各种身体语言的表现进行自我体验。通过自我体验,人们才能将各种身体语言与自己的真实情绪状态和沟通过程自然、充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人们有机会对各种身体语言和整体模型进行自我检验,并进行不要的修正。

最后是在实际的人际沟通过程中对各种身体语言行为和整体模型进行反馈性调整,使其更加有效。主要任务是考察别人对我们身体语言行为的理解与我们自己的了解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很大的差别,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修正自我定义。当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是正常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等。

(四)注意沟通情境的同一性

根据不同的沟通情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对应于每一种社会情境,

人们都会有与自己的角色行为相符合的行为模式。如果我们的角色行为符合当时的特定情境,我们就会得到周围人们的接纳和认同,我们的沟通才会有效果。社会心理学称这一现象为情境同一性,其实质就是社会角色与情境对行为的限制问题。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如果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符合,则有恰当的情境同一性,反之则被认为情境同一性混乱。

(五)进行恰当的自我暴露

人们在进行沟通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谈到自己的一些真实情况,也就是把自己的信息、内心观念和情感等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说一个人在沟通的时候自我暴露越多越好。有时候过多的自我暴露会引起对方的焦虑和警惕甚至怀疑,导致采取心理上的自我防卫,从而加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在不同的关系发展阶段,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同的,在实际交往中要注意好分寸。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性的模式是对少数的亲密朋友可以较多的自我暴露,对于普通朋友作中等程度的自我暴露。当我们主动而恰当地提高自我暴露的程度使,对方也会给予回报或模仿,从而使双方的关系更为密切。

(六)通过一些技术性训练来提高沟通技能

心理学上经常运用一些综合性训练方法,如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来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从而提高人们的沟通效果。

1、敏感性训练

主要是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的情境。通过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使参与者有机会表达和体验自己在众人面前的感受,同时学会准确掌握、理解和评价别人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的意义,并在别人的真实反馈调节中,作出积极的反应。这种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开始时人们可以先谈论参加这种活动的意图以及自己的一些兴趣等。随着沟通的深入,人们会逐渐理解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或当时的表现怎样反应。当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真诚的气氛建立起来后,参加者才敢于表露自我的本来面目,并在其他成员的支持下理解并接纳真正的自我。敏感性训练有多种形式。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小组。它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这类团体通常由5~15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周期1~4周。

2、角色扮演

主要是让参加者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使其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恰当性,以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的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这样在今后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我们会比较容易地“将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达到沟通的目的。

第四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理论介绍

(一)社会交换论(北师叫相等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或代价的评价与体验。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这种报酬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个人能提供的社会回报越多,我们越喜欢他。但是如果我们得到的回报总是大大超出自己的付出,这种关系也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对方同样在进行回报与代价的评估,当他觉得付出太多而报酬太少的时候,他就会终止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所以,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能够保持平衡,投入与支出相符。同时也是以此来衡量人际吸引力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交往的代价与报酬是相等的,或者觉得有所收获,那么交往的另一方对他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就愿意继续交往下去。反之,对他而言,就会失去交往的欲望和动机,人际吸引力也就不存在了。

人际吸引之间的交换是非常复杂的,人们的交往能否继续主要取决于对回报进行比较的

结果。当人们感到满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交往对象的积极态度。在交往过程中期望的高低也会影响人们对交往得失的评价。由此可见,人们对回报与代价的评估是非常主观的,受情感的因素影响很大,有时候心理上的满足更是我们所期待的。

(二)相互作用理论

着重讨论交往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这是西方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真相倚”情形是指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继续与对方交往的情形,他们之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各人对对方来说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这是一种互酬行为或者一种报答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大多在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表现出来,显得自然、贴切、毫无做作,因此富有说服力。但是,一旦交往的双方中任何一方对交往不满意时,这种关系就会受到损害,而影响两人之间的继续交往,这样,对方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比较困难了。(北师版的)

(三)得失理论

得失理论又称为得失效应。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对方态度的变化特点会影响我们对此人的喜欢程度,当我们认为是“得”的时候,就会更加喜欢此人,当我们认为是“失”的时候,对此人的好感就会降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开始对我们讲坏话然后再慢慢地改变成讲好话的人,而自始至终对我们讲好话的人并不是我们最喜欢的人。因为对第一种人的评价中我们觉得有所“得”,看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由坏变好并最终得到接纳,这一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我们更容易相信这种态度的转变是真诚的。我们队这样的人的喜欢程度会比那些一直说我们好话的人高。相反,我们最不喜欢的人就是开始讲好话后面又讲坏话的人,这种“失去”好感的态度会让我们感到更加不愉快,因为它与我们的期待正好相反。

得失理论强调,在交往中比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所改变时,更能影响自己是否喜欢那个人的态度。当我们“得”到对方的赞扬、尊重和喜欢时,我们就会乐意与他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我们得到的是厌恶、批评和指责,我们就会“失”去进一步交往的动机和欲望,导致人际吸引的反面——人际排斥。

(四)强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交往的结果可以通过反馈来强化下一步的交往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人际环境的不同刺激可以增加、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产生的频率。这个过程借助于奖励、惩罚等强化方式来实现。我们得到的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主要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着喜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或厌恶的情绪。如果得到的是肯定评价,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好感或喜欢;如果得到的是否定评价,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反感或厌恶。如果这种结果反复出现,我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交往印象,这种心理定势是很难一下子改变的。

拜恩和克罗拉的情感强化理论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如果交往行为带来的结果是奖励,如表扬、称赞、报答等,就会引起对方喜爱,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人们在进一步的交往中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双方的人际吸引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相反,如果交往行为带来的结果是惩罚,如批评、讽刺、嘲笑等,则会产生对对方的厌恶或反感,减弱或失去与对方交往的热情,这种负强化使人们丧失了进一步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际吸引变得无影无踪了。实际上,我们一般都会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给给予我们惩罚的人。

二、个体的特征与人际吸引

(一)才华的吸引(混合版)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越有才华,他就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也就是越具有吸

引力。当我们周围都是才华出众的人,别人认为我们也不会是普通的人物,这也是一种“光环效应”。跟具有非凡才华的人交往,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少犯错误。但是,当一个人的才华与我们相差太大,让我们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这种距离就会变成一种压力,促使我们敬而远之。因为与这些人的交往总是衬托出我们自己的无能和低劣。这就不难解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才华、最具创造力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欢的人。所以我们喜欢有才华的人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人们可以接受的限度内,越有才华越具有吸引力,人们就越喜欢。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人们便倾向于选择逃避或拒绝,其吸引力就会下降。

拥有非凡才华的人会使我们感到不安,这种人看上去似乎是不可接近的,然而,当这些人偶尔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接受和喜欢了,因为这样使他更接近普通人,与我们的距离拉近了。阿伦森等人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设计了四种情况,结果表明,群体中才能出众但有错误的人被评为最有吸引力;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被认为最缺乏吸引力;才能出众而没有犯错误的完美者吸引力为第二位;平庸但没有犯错误的人吸引力位居第三位。由此可见,能力非凡的人富有吸引力,难免犯错误而又能力非凡的人更具有吸引力,这一现象被称为“犯错误效应”。

有关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对人际吸引影响的研究结果,是符合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能力越多,就越能产生吸引力,使人们喜欢他。每个人都应该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最佳的精神状态。

(二)外貌的吸引(北师版)

外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人们倾向于对那些漂亮的人产生积极反应,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显著。外表美给人以心理的愉悦感,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着的外貌特征来评估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形象,从而影响或左右了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相关心理学实验表明,外表越吸引人,就越为人喜爱,特别是初次交往时这种形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为什么漂亮的人会受人喜欢?从心理学、社会学中可以找到答案;

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漂亮的人才值得爱。

2、人们常常认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觉得荣耀和光彩,仿佛自己的身价也随着提高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但会愿意与漂亮的人接触,而且也会更喜欢他们。

3、人们传统上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品质,并且人们倾向于把一些好的品质强加到漂亮者的身上,产生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于是人们把好的个性品质和美貌对应起来,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为了顺应这种习惯性思维,人们更愿意与漂亮者交往。

4、爱美是人的天性。漂亮的人看上去舒服,使人沉湎于美的满足和美的享受中,而忽视了漂亮者其他方面的缺陷。这里实际上产生了一种成见效应,从认知对象的个别特征到其他有关特征,从而形成整体印象的现象。这种效应可能产生不好的作用,也可能产生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影响。

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外貌的作用会逐渐减弱。

(三)个性品质

一般地,我们总是愿意与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进行交往。这使我们具有安全感,同时也可以得到适当甚至很好的回报。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人的吸引力是持久、稳定和深刻的。在其他方面一样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和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的人进行交往。安德森曾进行的研究表明,得到人们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等,而评价最低的是说谎、虚伪、作假、邪恶、冷酷、不诚实等。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待人热情是决定喜欢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福尔克斯等人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样一种结论,即“喜欢别人的人最受人喜欢”。

个性品质对人们交往的影响与外貌的吸引并不矛盾,外貌的因素是在交往的初期具有强

烈的影响。随着交往时间的延长,吸引力的决定因素将从外在的仪表逐渐转化为人们内在的个性品质。

三、相似、互补与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广度还受到态度、信念、兴趣等的相似性和需要、气质等的互补性的影响。

(一)相似性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你了解到对方的观念与你的观点越接近,你就越喜欢这个人。美国心理学家纽卡姆的调查显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态度的相似性逐渐成为吸引的主要因素,当交往双方的一致性程度增加时,认识深度和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和深化。

阿伦森是这样解释这一现象的:一是与我们观点相同的人使我们的观点得到了一种社会性的证实,就是他们使我们产生了“我们是正确的”这种感觉,这是一种酬赏,因此我们喜欢与我们意见一致的人。二是某人在某个问题上与我们不一致,我们很可能推论说,此人个性不好,而不是我们错了,因为我们认为这个人对那一问题的意见表明他是我们过去曾见过的哪种令人不愉快的、不道德的蠢人。但是,如果某人放弃了原来的观点中;转而支持我们的立场,我们就会更喜欢这个人。阿伦森认为,人们在诱使某人改变观点时,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克服了因为此人最初持有某种“可怕”的观点而不喜欢他的倾向。西格尔的实验也说明了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问题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么要是他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也就是说人们喜爱改变观点者甚于喜爱一向忠实于自己观点的人。

还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同样影响到人际吸引。既有内部倾向性的方面,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的相似;也有外部的身份特征等的相似。在现实生活患中,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事态度、个人嗜好一致的人就比较容易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在许多相类似的条件中,态度特征、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相似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互补性

互补性的吸引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依赖性很强的人会被喜欢照顾别人的人所吸引;害羞的人会喜欢外向而好交际的人;健谈的人会迷上相对安静的倾听者。这些情况表明,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与互补性相似的一种现象是补偿作用,当别人所拥有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时候,我们就会增加对这个人的喜好程度。

交往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它是构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种互补性不是无条件的,它必须建立在双方相同的信念、理性和价值观上,因为只有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存在一致性时,才会导致真正的吸引,只有这样,当双方的需求或个性能互补时,才能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而且,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主要发生在交往较深的人之间。

四、情境因素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离不开情境因素的影响:

(一)空间距离(北师版的,而且人家叫时空距离)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如果其他一切条件不变,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凡是地理位置相对接近者,自然容易激发人际交互关系。距离的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在一些被自然地理区域隔开的住宅区力,表现得更加明显。与距离较远的人,其形成或继续保持友谊就显得比较困难。实验表明,总的来说,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西方心理学家对此最简单的解释为“离得近的人会比离得远的人更有用”。因为离得近,

接触交往的机会多,刺激频率高,选择朋友就比较容易,一个人和我们住得越近我们就越能了解他,也就越能成为朋友。我们认为,人们对连续相互作用的期望也是一个因素,如果有人住在隔壁,我们会经常接触他,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就努力想让接触变得愉快一些,于是总是试图说服自己,这个环境是令人愉悦的,这个人是令人喜爱的,至少不特别让人难受。同样,由于接触接触,互相了解,容易预测他人的行为,因此能常常发生适宜的反应,促进相互关系的发展。另外,根据人们的经验,在交往时距离接近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使双方不会感到个人负担过重。随着交往机会的增多,相互熟悉的程度提高,彼此忽悠好感,人际吸引就会增加。

最后,人们应该注意到,距离不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西方心理学家在人际吸引的研究领域中,夸大物理距离的影响力,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二)交往频率

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一般说来,人们彼此之间交往频率越高,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呈现”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较亲密的关系。交往的频率增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感觉。对素不相识的人们来说,交往的频率在人际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心理学家对此的研究过于夸大了交往的频率对于吸引的作用,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交往的次数上,重视交往的形式,而忽略了人们之间交往的内容、性质和动机,这是不恰当的。实际上,人们彼此之间交往的内容等常常比次数更重要。

(三)交往氛围(北师叫情绪体验)

交往的氛围与人际吸引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在相互喜欢、相互吸引的交往对象之间自然形成融洽的社交氛围,处在平等、自由且具有安全感的人际情境中,我们更愿意进行主动的交流与沟通,起到中介作用的是人们对于交往的情感体验。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体验着重表现在交往着对交往对象的态度上,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存在让你感到担心、失望甚至气愤,你会想尽办法尽快离开这样的情境,更不用说交往和吸引了。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情绪体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而这些情绪反应又影响到人际间的吸引力。个体的体验不仅受物理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总之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看到个体的主观体验确实影响着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当我们作为社交活动的组织者或主导的一方时,应当注意环境布置的细节问题,是客人们能在舒适清洁、平等友好的场合畅所欲言。同时,在具体的交往场合中,我们自己又要发挥理智的、能动的调节作用,尽量客观地评价交往对象,不要受环境氛围的困扰和迷惑。

五、亲密关系与爱情

(一)亲密关系

无论是从维护心理健康的角度还是提升生活质量的角度,亲密的朋友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在亲密交往中,我们会得到对方的接纳和喜欢,体会到人世间的安全与温暖,有足够的信息与勇气应对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同时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他人的排斥与拒绝,会产生强烈的冲突与不安全感,而长期的内心冲突与不安全感则可能导致心理的异常。

亲密的反面是疏远,两者构成了人际关系的两个极端,在这之间还有不同等级的关系状态。当然,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总是陌生关系最多,一定程度的亲密关系和排斥关系较多,极为亲密的关系和绝对排斥的关系最少。一旦亲密关系形成,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⑴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相互影响。

⑵共同活动。关系密切的双方来往频繁,喜欢经常待在一起。

⑶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又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⑷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共享。

⑸亲密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暴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⑹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二)爱情

爱情是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心理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爱的内涵到爱的种类,从爱的模式到爱的测量都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哈特菲尔德把爱情区分为友谊式爱情和狂热式爱情,或者叫做同情的爱和激情的爱。前者被界定为不带有生理欲望和激情的朝向他人的亲切和关爱的情感。人们可以在非两性关系如友谊中体验到同情的爱。那些不再有狂热和激情的情侣在共享他们的亲密关系中也会体验到这种同情的爱。激情的爱伴随有对所爱的人的一种强烈的渴望,伴随有生理欲望的冲动体验,当所爱的人出现时我们会感到气短、心悸等。

斯滕伯格通过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他认为爱情由3个基本的成分组成:亲密、激情和承诺,并把这三张成分形象地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⑴亲密成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结合等体验的情感,可以看作是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它包括如下内容:改善所爱的人的福利的愿望;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体验到快乐;对所爱的人高度关注;在需要帮助时能指望所爱的人;互相理解;分享所爱的人的自我与所爱的人的所有;接受来自所爱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对所爱的人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能与所爱的人进行亲密的沟通交流;重视对方在自己生活中的价值。

⑵激情成分:是指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及爱情关系中其他有关现象的一种驱力。或者说,该成分就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引起激情体验的各种动机性的唤醒源以及其他形式的唤醒源。可以看做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它包括一种激烈地考完与另外一个人成为统一一体的状态。其中,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除此之外,诸如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也是唤醒源。

⑶承诺成分:一是指在短期内一个人作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二是长时期内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知性的决定。以上两个方面不一定同时具备。爱的决定并不意味着对其承诺,有时候承诺也不意味着作出决定。然而,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逻辑上,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决定成分优先于承诺。

3种不同的成分可以表现出不同比例的组合,这样就得到了7种不同类型的:①喜欢-只有亲密;②迷恋-只有激情;③空洞的爱-只有承诺;④浪漫的爱-亲密与激情的结合;⑤友谊式爱情-亲密与承诺的组合;⑥昏庸的爱-激情与承诺的结合;⑦完美的爱-同时包含三种成分。他的理论为我们认识爱情的模式提供了新的维度,对爱情量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妥善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爱情关系,对理性地分析婚姻、家庭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爱情关系的复杂和情感性,这种的理论还是不足以揭示爱情的内涵和规律的。

北师版大纲和补充:

第九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1、社会关系的涵义2、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三、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第 节 人际沟通

沟通的概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第七节人际沟通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 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因素构成。 图2—3是沟通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 图2—3沟通模式 (本图引自L.L.贝克尔《沟通>,1987年第4版,第9页) (一)信息源 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 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在沟通前一般还需要一个准备阶段,整理思绪使自我心理感受清 晰与明确。 (二)信息 信息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但个体的感受必须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以为他人觉察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沟通除了词语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三)通道 通道是沟通的信息载体。个体的感官均可接受信息,其中视听信息占的比例较大 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四)信息接受者 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 (五)反馈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 (六)障碍 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例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此外,沟通双方的主观因素也可能造成障碍。如果彼此缺乏共同经验,也难以沟通。 (七)背景 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可能影响沟通的每一因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不仅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而且甚至词语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 三、沟通的功能 (一)获取信息的手段。 (二)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三)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五)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按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前者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后者是在正式沟通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学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关系 摘要: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接纳和喜欢,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人喜欢呢?总结社会心理学在人际吸引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情境、个人特点、相似性和互补等。 关键词:人际吸引、影响因素 一、人际吸引的界定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和主要特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因此,调查研究高中生体育课堂教学中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对高中生人际吸引力的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熟悉性和临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批次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则往往容易成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菲斯汀格以麻省理工学院已婚学生为对象,多次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与彼此居住距离的关系。结果发现,相互交往的多寡与居住距离的远近成反比。怀特1956年的调查发现,在几乎是完全偶然地住到一个居民区的人们中,成为朋友的多是居住的比较近的。为什么空间上的邻近能够促进人们的相互吸引呢?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邻近的人们能够经常的交往和互动。研究发现,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这是因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基本心理需求。首先,交往可以帮助人掌握外部世界;其次,交往可以使人找到联系感和归宿感。 此外,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一与我们接触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曝光效应”。扎琼克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果发现,一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Perlman选择三种类型的人(正面、中性和反面人物)的照片作为研究素材。结果表明,熟悉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对于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当然,如果我们熟悉的对象在人格或行为上存在污点时,越熟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无意识判断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给了他们很多机会,学生们还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给讲师打高分。研究结束后,学生们被暗示自己对讲师的喜爱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评价。尽管如此,

《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知识点

第九章人际沟通 第一节人际沟通概述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简称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 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协调整合功能、心理保健功能(感觉剥夺实验) 、 心理发展动力(狼孩儿)、社会心理建构 三.沟通的过程和结构 第一,发布者的权威性; 第二,接受者的特殊性(问路); 第三,信息的内容和呈现顺序(打破伤风,有新同学) ;发布者反馈 信息渠道接受者 噪音信息环境

第四,沟通渠道的多样性; 第五,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老外学中文)四.人际沟通的种类 (一)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美国学者凯利等人研究了一个团体里的人际沟通,发现地位较低的成员主动对地位较高的成员沟通多,这说明在群体中上行沟通多于下行沟通。 (二)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莱维特1964) (三)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彼此相倚沟通(琼斯和西鲍特1996) 假相倚(讨论会) 非对称相倚(答辩、面试) 反应性相倚(顾客和售货员沟通) 彼此相倚(像朋友间的沟通) (四)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微笑假笑真笑,心理咨询测试) (五)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沟通网络分类 正式的网络沟通:星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圆型沟通、全通告型(每种方式都有利和弊) 非正式的网络沟通:单线型、集束型(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网络)、流言型、偶然型

第二节非言语沟通 语言沟通是人类最普遍的沟通形式。非言语沟通的通讯渠道是非语言符号。常见的非语言符号有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 语言沟通100%=7%语言+38%语音+55%非语言符号系统 兴奋——眉眼朝上,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愉快——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环形皱纹) 惊奇——眼眉朝上,眨眼 悲痛——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泪有韵律地啜泣 恐惧——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毛发竖立 羞愧—羞辱——眼朝下,头低垂 轻蔑—厌恶——冷笑,嘴唇朝上 愤怒——皱眉,眼睛变狭窄,咬紧牙关,面部发红 脸型和信任程度,娃娃脸受信任度高。 人际空间距离(霍尔1975) 0——46厘米亲密距离 46——120厘米个人距离 120——360厘米社会距离 360厘米以上公共距离 第三节沟通的障碍与解决 一.沟通的障碍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资料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为与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

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 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知识点

第八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观系的特点:个体性;直接性、可感性;情感性。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间的关系 社会关系是客观决定的,是一种角色关系。 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 人际关系受客观社会关系的制约;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的折射,社会关系透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对人们发生作用。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阶段(4个阶段) 定向阶段:选择和谁交往互动 情感探索阶段:探讨共同的需求,是自我暴露的开始,情感的卷入是轻度的,不涉及私密性的 情感交流阶段:彼此的信任感安全感就确立了,自我暴露进一步加大,情感卷入进一步加大,情感破裂会有丧失,有心理压力。另一重要标志是双方能够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交往的频率增加,双方共同的领域进一步增加,情感卷入达到一定深度,自我暴露很深,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领域 自我暴露程度的高低是贯穿人际关系建立发展阶段的脉络。自我暴露可分为四个层次(鲁宾) 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如财产、性经验、政治态度等) 为什么说自我暴露是人们与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或条件? 第一,自我暴露能体现出你的真诚 第二,暴露意味着开放,它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当中创造一个开放的心理防御很低的气氛 第三,会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角色距离,先暴露的人给对方树立了榜样.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社会心理学答案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误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 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 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3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决定l人格的发展方向。错误 34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 35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正确 36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错误 37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是哪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 专制型 38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39婴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同步的,是有固定顺序的。正确 4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依附期的变化趋势是变长 41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角色学习 4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正确 43研究发现,人的一半以上的人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正确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1、绪论案例分析 一、在学习社会心理学中,微贱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随场所的不同而不同。研究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在控制条件下),也可以在现场进行(日常生活场景中)。并且,它也随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相关研究(探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或是实验研究(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西维则不这样认为。 问: 1、实验室实验法是什么 2、微贱的观点正确吗试分析和比较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研究方法 答案: 1、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其基本特点是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正因为这样,实验室实验法通过可以明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 2、正确。【答案要点】 (1)四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及其具体形式:a.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b.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c.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2)a.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现实性(主要是与实验法比较而言)。 b.观察法的主要缺点(只要是与实验法和档案法比较而言) (3)a.实验法的优点: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b.缺点:外在效度低而且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等。 (4)a.调查法的优点:与实验法相比,具有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比较大等特点 b.缺点:与实验法相比,主要在于准确性方面

2、社会影响与相符行为案例分析 一、1998年,田纳西一所高中的老师报告说在她的教室里有一股汽油的味道;不久,她就感到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她的班级停课之后,学校的其他老师也报告出现相同的症状。最后只好全校都停课了。每个人都看着那个老师和一些学生被救护车送走。但是当地的专家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学校有任何异常。复课之后,却有更多的人报告出现症状。学校再一次停课关闭。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专家再次进行了有关环境和流行病的检测,结果仍一无所获。但这次复课之后,神秘的流行病消失了。 田纳西卫生部门的琼斯对这一罕见的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总共有170名老师、学生和员工曾到医院就诊,但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原因。 1、这个例子的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上的哪个内容并分析其特征 2、试用这个内容分析这个例子。 答:1、上述例子其实就是群体歇斯底里症的例子,它指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在病理学上被称为“群体心因性疾病”,这种传染病一开始通常是一个人或一些人报告有身体上的症状,而且这些人往往在生活中正承受着某种压力,而他们周围的一些人则开始为他们的疾病构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也就是对环境的新定义,开始传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他们也有同样的症状。随着遭受痛苦的人数量的增加,生理的症状和他们臆断的理由变得越发可信,从而更广为传播。 2、在田纳西这个案例中,与没有得病的学生相比,那些得病的学生更多地报告曾在课间亲眼看到得病的人或者得知同学病了。很明显,这里将那些模糊的症状(甚至是没有症状)定义为是令人恐惧的、由楼房引起的疾病的“信息”通过直接接触得以传播。另外,媒体对该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慌,使得更多臆断的“信息”得以传播。 二、女性通过信息性社会影响了解到特定时刻文化认同的魅力身材的类型。通过家人、朋友和媒体,女性了解到何为魅力身材,自己与之比较又如何。而各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关系干货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关系干货 大家还记得“斯坦福监狱实验”吗?今年是这个实验做成45周年了,经典是不朽的,至今广受争议也广为称赞,争议的是其伦理道德部分,称赞的是其发现了路西法效应。2016年4月12日,菲利普·津 巴多在北京大学演讲,主题是“普通人如何成为英雄”,一票难求。由于津巴多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博仁老师今天奉献给大家《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方面的干货,心理学考研的你,好好地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之后的工作和人生都有很大裨益,庆幸我们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位活着的传奇。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关系一章的详细内容,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一)人际关系 1.含义 广义: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均为人际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情感关系等)。 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之间的区别 人际关系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社会职能,不受外在的力量强迫。任何外加的力量,都不能左右已经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情感。而社会角色关系则是一种人的类与类的关系。 2.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1)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或互动过程中建立的,而且它并不能脱离社会关系的制约 (2)人际关系的交往双方可以实际感受到其存在 社会心理学思维导图

(3)人际关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体现了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吸引或排斥 3.人际关系的建立原则 (1)交互原则: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的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作出一个友好行动时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回答 (2)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它不仅有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关系也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3)增值交互:情感卷入较多,重情谊轻物质,因此回报时倾向于超出别人的期望,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减值交换:重外在物质利益,对交换媒介的价值估计往往低于交往行动的发起者,总觉得自己吃亏,是个恶性循环过程。 (5)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因此应该注重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 (6)增减原则:人们倾向于对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变好的人有好感,而对于态度逐渐变差的人,即便是起初极其赞扬,也会导致关系的淡化。 4.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1)定向阶段——对可能的交往对象进行注意、选择、初步沟通 (2)情感探索——仍属非正式交往,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仍避免涉及个人隐密; (3)感情交流——信任感、安全感确立,较深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程度较高,正式交往的压力已趋于消失,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稳定交往——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5)冲突阶段(衰退阶段) (6)疏离阶段——关系结束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熟悉可以增加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程度 (2)个人特征 ①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②犯错误效应: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武装分子在古巴猪湾登陆,试图从事武装颠覆活动,

社会心理学--经典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影响 一、定义 指的是他人的言辞、行动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 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二、方式有:(1)劝说(2)广告(3)从众(4)群体行为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答:(1)社会思维(感知自己与他人、信念、决策、态度) (2)社会影响(文化、生物压力、从众、群体) (3)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关系、助人) 第四节、了解社会影响的其他方法有? 答:(1)询问 (2)记者、时事专家、社会评论家 (3)民间智慧 (4)哲学 第五节、社会性解读的力量 社会心理学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情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社会环境本身更为重要。 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第六节、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一、与人格心理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之间的共性,而人格心理学在解释社会行为时, 重视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 二、与社会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微观方面的内容,也就说个体的心理,而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是宏观方面的内容,比如政策、经济、历史等。 第七节、社会影响的威力有哪些? 答、(1)人们会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当人们低估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误性的安全感) (2)社会情境的主观性 第八节、人性的基本动机有? 答、(1)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 (2)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3)其他动机(饥饿、口渴、生物驱力、恐惧、爱等) 第九节、名词解释 1、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2、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指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态度测量始于20世纪凹年代。 在使用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时,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两个维度。前者是对态度 对象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以及中性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上述三种反应的深度的测量。 态度量表分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单维量表有瑟斯顿一蔡夫的等距量表,李克特的累 加量表等;在多维量表中有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本书第五章专门介绍量表及心理测量,请读者自行参考。 人际关系的概念 第六节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 (一)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 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二)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 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三)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 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 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 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 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 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或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 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图2—2是对人际关系状态予以直观描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 │││相互作│ │图解│人际关系状态│用水平│ ├────┼──────┼─────┤ │Q Q │零接触│低│ ├────┼──────┼───┬─┤ │O--Q │单向注意│││ │O圈O │双向注意│││ ├────┼──────┤││ │CC) │表面接触│││ ├────┼──────┤││ │ CE) │轻度卷入│││ ├────┼──────┤││ │ CD │中度卷入│││ │││ 1 │! │ │││ -^- │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知识点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观系的特点:个体性;直接性、可感性;情感性。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间的关系 社会关系是客观决定的,是一种角色关系。 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 人际关系受客观社会关系的制约;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的折射,社会关系透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对人们发生作用。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阶段(4个阶段) 定向阶段:选择和谁交往互动 情感探索阶段:探讨共同的需求,是自我暴露的开始,情感的卷入是轻度的,不涉及私密性的 情感交流阶段:彼此的信任感安全感就确立了,自我暴露进一步加大,情感卷入进一步加大,情感破裂会有丧失,有心理压力。另一重要标志是双方能够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交往的频率增加,双方共同的领域进一步增加,情感卷入达到一定深度,自我暴露很深,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领域 自我暴露程度的高低是贯穿人际关系建立发展阶段的脉络。自我暴露可分为四个层次(鲁宾) 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如财产、性经验、政治态度等) 为什么说自我暴露是人们与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或条件? 第一,自我暴露能体现出你的真诚 第二,暴露意味着开放,它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当中创造一个开放的心理防御很低的气氛 第三,会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角色距离,先暴露的人给对方树立了榜样.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最新社会心理学:人际吸引

社会心理学:人际吸引 - 什么是人际吸引 人与人之间持喜欢的积极态度或喜爱情感。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不仅相互感觉﹑相互认识﹐而且也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集中表现在人际吸引上。人际吸引是在合群需要(见合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群仅指愿意与他人在一起的倾向﹐并不涉及是否喜欢他人﹐更不涉及对他人品质的评价积极与否。但合群是吸引的基础。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吸引的强烈形式是恋情或爱情。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J.L.提出的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社会测量﹐可视为人际吸引的科学研究的开端。更早一些﹐E.S.博加德斯提出的测量种族之间亲疏关系的社会距离测量法(见态度测量)也与此有关。过去的测量法主要是描绘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现实情况。当前的研究则侧重于了解人际吸引产生的心理机制。喜欢或友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接触许多人﹐但是他们喜欢的﹑愿与之建立友谊的却是少数。 几个重要原则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概括出这种现象的几个重要原则﹕ 相似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认为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而是人们感知到的相似性。实际的相似性与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联系的﹐而且前者往往决定后者﹐但二

者不是完全对应的。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龄的相似性﹐以及社会地位的相似性等。许多研究表明﹐相似性与喜欢之间有直接联系。被试认为﹐他人越是与自己相似﹐便越是喜欢这个人。T.M.纽科姆的现场研究证明﹐在研究开始时那些在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结束时成了好朋友。婚姻介绍所的工作往往以双方的相似性作为参考依据。 但是﹐人们在早期交往中﹐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相似性往往显示不出来﹐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吸引力往往起着重要作用。随著交往的加深﹐信念﹑价值观﹑个性品质等因素的作用便突出出来﹐甚至超过其他因素。 对相似性原则的一种解释是﹐相似的人肯定了我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著正强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著负强化的作用。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过程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造成人们喜欢相似的人﹐不喜欢不相似的人。 另一种解释认为﹐相似性影响吸引是由于它提供了关于他人的信息。人们通常重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所以拥有同样特点的人引起好感。 互补性原则 互补性原则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原则起著重要作用。互补性指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一个主动的支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