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最新浅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最新浅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浅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摘要: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要“以人为本,以立信仰,以助生活,以愉悦人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素养培养

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明确学科素养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主要指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都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要求.我认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历史意识和思维、历史方法、能力和多元史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在学习中,对于基础知识,我们常常设计填空题,让学生看书,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例如,学习必修二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填空题。

(1)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2)唐朝,制瓷业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瓷器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3)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马王堆出土了(素纱单衣)。充分体现了汉代丝织业的发达。

(4)唐朝丝织技术高,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我们把设计的问题制作在课件中.便于教学:也设计在导学案中,方便学生练习掌握。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主体性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积极地、主动地学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奠定了基础。历史意识和思维、历史方法、能力和多元史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学科素养都可以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来培养。

如与学生学习《开辟新航路》,运用史料:“1520 年11 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O 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我面们也把盖在大桅顶端以免它损坏帆缆索具的几张牛皮取下来吃了。但是它们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已经十分坚硬,我们只好把它们放在海水里泡上四五天.然后再放在火上烤,这样才能吃下去。我们还常常吃木屑。有人卖老鼠??然而,即使这样也找不到老鼠了”

——

引自与麦哲伦一道作环球航行的皮加费塔在航海日记中的描述。创设问题情境:请大家讲述他们在航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谈谈自己的感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就能较好

地培养学生史历史意识和思维、历史方法、能力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历史学科素养

又如:“当19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这则材料可以创设许多问题情境

(1)举行纪念活动的是哪些国家? 美洲印第安人为何强烈不满? 为什么两者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2)辩题: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正方:同意。反方:反对。

(3 )怎样评价哥伦布。

(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影响?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小论文,自拟标题,篇幅200 字之内,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表达顺畅。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

究、教师点拨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史历史意识和思维、历史方法、能力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历史学科素养。

再如:“材料一: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材料二:在西方,哥伦布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许多地方.包括河流、城镇、学校、广场、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据统计,单是在美国,以哥伦布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就在30 座以上”

创设问题情境:从如何全面比较开辟新航路和郑和下西洋角度写一篇小论文,并列出要求。地自然能较好培养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意识和思维、历史方法、能力和多元史观以及

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

程促进学生发展.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要“以人为本,以立信仰,以助生活,以愉悦人生。”教师要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而学生自己长期的自我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自己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

论“积分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肇庆公路技工学校田莉芸

在这里,学生学习上进,知识技能不断提升,人人乐于付出;在这里,学生文明热情,好人好事数不胜数,人人乐于助人;在这里,学生生机勃勃,文娱体各类活动蓬勃发展,人人乐于参与……这些都是肇庆技工学校15B班实施“积分制管理”以来,在学校、在实习岗位及各生活区的景象。

积分制管理给15B班带来的景象,这不仅浮现于学习生活的面貌,更形成了深层次的“积分制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内在机理。

一、破题:补上短板

15B班有45名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较为突出,各方面需求丰富。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动建设以“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学校当前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方面,专业技能考核不断变更,学生的学习压力倍增,学习热情降低,管理

出现惰性等问题。另一方面急需解决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化需求。学校场地处狭小,学生较难接触到更广的文化氛围,学生需要一种活动模式,引导其融入集体,提高文化素养,这种情况在集中管理的专业班级,尤为明显。学校深深意识到,要补上管理这块“短板”,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要有现代化管理的思想、理念与之相适应。

比对目前我们学校学生的管理手段,学生管理成效证明了积分制能够成为班级管理中可采用的措施,可以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以“积分制管理”应用在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 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时下各学科提出了“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与社会是综合性人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与社会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学科,立足于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人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相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以鼓励和指导学生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

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我们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三个角度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就是古,“社会”就是今,其实学习的就是古往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深刻认知。 比如学习“辽阔的疆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学生。

(完整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能够作为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素养,是影响、决定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和世界观的有机统一,是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的潜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在遵循历史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确立教学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 为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特将 一、教学设计要紧扣“中心”,实现价值引领 所谓“中心”,是统领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节课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应围绕这一“中心”。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来说,“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实”是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解和认识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是本课的中心,也是本课的“灵魂”。 因此,在设计导课环节时,以“一场逆转德法命运的战争”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阅读普鲁士是如何重视教育的材料,从而凸显教育与“国运”的关系,彰显本课中心。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下面三个环节: 环节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展示“当前世界教育竞争力排名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排名表”,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教育竞争力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 环节二:“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和教师的讲述,使学生基本上掌握新中国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理解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环节三:“中国教育‘冷思考’” 以两个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发展前景的“考察报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基础教育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影响,理解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相关材料,以“中国诺贝尔奖的缺失”等现象为抓手,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深度思考教育与“国运”的关系。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育与“国运”的关系这个中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重要影响。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整体预设和系统安排,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教学设计紧扣教学“中心”,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现象,形成价值判断,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历史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设计要凸显“主角”,关注学生发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建设者。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把教学设计比作是一个剧本,教师只是这个剧本的编剧或导演,学生才是这个剧本的“主角”。一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不能忽视“主角”。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才能更好的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开发的教学资源适合学生实际 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开发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和需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比较盲目、随意,无形中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心得体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陈官屯镇中学钱凤菊 一、学习收获 1.专业理论学习要跟得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一天不看书、两天不看报,三天不上网,几天不学习,就会感觉“out”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能机械地教知识。培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知识更倾向于怎么解决老师教过的问题。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是片段的、支离破碎的。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这就要求我要钻研所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研读新课程标准,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新提法,不能闭门造车。那这些专业理论及理念从哪儿学?向专家学、从一些教育网站上学、同伴互助--向专业教师学。 2、核心素养通过怎样的课堂才能落实 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活动形式传统的课堂活动围绕教师的授课行为展开,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传授目标,忠实于教科书进行讲解,学生就是一种容器,接受和储存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一个讲,一个听,教师讲解清楚,学生听课认真,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 今天,课堂必须从“授课”活动转向“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取代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着眼的是知识,“学习”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经验。就认知活动的本质而言,学习过程是从“不足”和“无能”的经验,发展到“掌握”和“习得”的经验。确立学习目标,离不开经验;关注经验,必定聚焦于学生。由此表明,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应当积聚由教至学的量变,学习活动日益成为教师课堂的主线。 3、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设定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教学设计,而由教到学的课堂活动需要研究学习目标。 研究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的需要常常会通过学生的经验予以反映,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等,从而使得进入课堂的学生带着

浅谈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实施设计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倡导自主探究、实现情感体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从而将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真正体现出来。 一、设计教学目标,凸显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两项核心素养,在设计“西汉国家的统一”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西汉统一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西汉疆域图,明确西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西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与可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 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 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在高中试行新课程标准以来,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到底应该置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什么位置,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楚、合情合理的说法与定位。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要求中,不再提学科体系和学科能力,而代之以“知识与能力”这样相对笼统的提法,同时提出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新课标的实践中以及选拔性考试中,对知识体系的整合和运用历史学科特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育界的困惑。在新课标的环境下,要不要提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作为人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素养,应该怎样理解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以及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本文就这些问题惴表浅见,以砖求玉。 一、能力与学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高高举起的大旗。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提出能力培养的问题。于是,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被提出来,即历史知识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列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至于这里所说的“能力”,当时的概念还是比较笼统的,仅仅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尽管如此,能力问题的提出还是引发了一场有关能力培养的热烈讨论,很多讨论参加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察,列举了种种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应有的能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由此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这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讨论最明显的结果是,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中学历史教学需要从简单的知识要求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这种共识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不仅把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而且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使能力培养有了坚实的依托和明确的方向,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只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培养能力,能力才更真实、充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在更深更细的层面上,如历史学科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1.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阐述中国及世界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行史料的甄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要想真正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一种博大的襟怀和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后果等等都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并实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人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中国自古有着“观乎人,以化天下”的人教育传统和五千年的优秀化成果,但是由于西方明的冲击,我们许多丰富的传统资被边缘化,甚至消失殆尽。特别是西方腐朽化和“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念已经开始影响着新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甚至导致了某些人民族自信心的失落和民族意识的淡漠,使价值尺度走向了西化。所以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素养就显得更为必要。 高中历史新教材不但提高了对历史学习方面能力的要求,更强调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贯穿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更突出了人精神。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目的不是培养历史专家,而是让学生接受历史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素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思辩的能力。本试图结合自己历史教学的实践,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素养谈一点浅显之见。一、历史教学中人素养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人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史实,用榜样的力量启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例如:在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敢于革新,挑战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提出了“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唯物思想主张,反对当时被汉王朝推崇的“天人感应”说。宋代平民毕什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并西传,为实现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从此世界由局部历史逐渐融合为整体。天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等等。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其次、以评价历史人物的留白艺术为手段,引导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最基础的标准,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所以,我常常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结合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见解,并根据自己兴趣所向的不同收集大量资料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证。给学生留下教学的空白,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生体验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历史。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更多的学生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2、科学情感的培养 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同时要把这些情感付诸于行动,才会形成个人的品格、个性。这样,历史教学才是有效果的、

浅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doc

浅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素养立意”转变,这种命题特点给我们的历史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2015年10月推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中也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将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能力作为最终目的,而应该把它们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本文以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复习为例,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 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一、制作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的两大基本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

的最基本要求。 由于普通高中教材采取模块加专题的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历史时空知识、时空思维能力、时空意识的薄弱。因此在期末复习中,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中国古代史的年代尺,通过年代尺的制作,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朝代的更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进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强化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发展趋势,并根据这个趋势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为了体现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与空间关系,通过朝代疆域地图了解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各个朝代的行政规划,从而更好地认识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地方管理措施。 二、整合教材资源,注重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的叙述、理解、评价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文本资料和非文本资料,并学会从各种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知识链接、资料卡片,旨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例如,在复习明朝强化君权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并设问: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前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废除丞相对加强君权有何作用?结 合教材思考,废除丞相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明太祖是怎么解决的?通过

核心素养_为了培养_全面发展的人_施久铭

13 本刊记者 施久铭 核心素养: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 称《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 计划)。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 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 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 《教

【模块三专题二作业】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模块三专题二作业】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1.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核心目标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选择“时空观念”作为本课的教学核心目标,具有独特的价值。抗日战争经历时间之长、空间跨度之大,是中国近代以来所未见,同时其对中国社会观念、社会结构的改变也是前所未有。围绕“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目标,整合了其他诸素养:以唯物史观指导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进程进行分析,通过史料实证观察重要的历史细节,提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解释的水平,进而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百年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逐步走上了统一、独立和强盛的道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2.立足核心素养提出核心问题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形成的”。“全民族”一词已然包含了空间概念,其中有地理空间,即中国无论南北东西都成为抗战的前线,也包括人的“实践的空间”,即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阶层都成为抗战的力量;“形成”一词则包含了时间概念,对“形成”的追问实际直指历史的时间进程。同时,“全民族抗战形成”的过程复杂,体现为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步,比如齐御外侮与亡国论的喧嚣、卖国贼的出现、底层农民的无奈等现象的同时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不是简单地罗列抗战以来的重大史实,而是探究“全民族抗战”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在动态中形成的。 3.依托核心问题选择重要时空节点 从1931年到1945年画出一条长长的时间轴,如何

突出具体时空下历史现象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一是1936年的西安。以“共产党的牺牲与让步”为主题,分析了日本侵华的特定时空背景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对党的奋斗目标进行取舍,将长期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与短期目标(赶走日本侵略者)相结合,以西安为中心的国共对峙前沿的空间最终转化为国共合作的空间。 二是1937年的淞沪。以“蒋介石对淞沪会战的反思”为主题,分析了淞沪会战的失败,迫使蒋介石对抗战战略做出反思,由最初的单纯防御、执着一城一地的得失,转为持久战,以空间换时间,日本侵略空间的扩大最终带来了国民政府抗战部署空间的大转移。 三是1941年的四川与河北农村。以“农民的选择”为主题,分析了西部广大农村对抗战的贡献。与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 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 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4. 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 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 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 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理解: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1. 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 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 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建构

历史叙述。 5.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1. 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 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25) 2 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国际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相继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十多年,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使素质教育的期望与实际目标相互背离与矛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中学教学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评价机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离,有能无德,心理异化的残缺人,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素质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问。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全地成长、进步和发展。 2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本位的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 2. 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那么,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题研究。 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素养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

整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摘要:高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阶段,这是不可否认的重要事实,这一阶段所有科目的教学,都进入了压力大、任务重、难度高的状态。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所以为保证教学成果,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备战高考,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应当进一步提升,并且更严谨地去规划,才能确保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教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形成;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而不断推动学生健全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突破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积极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在更好的状态下迎来高考,争取升入理想的大学。 一、合理应用教学案例 案例是促进学生理解,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重要教学方式。为了确保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了建立教学情境,案例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当前,许多影视作品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编,无论是美化或是丑化,都是脱离了历史事实的,这对学生的历史认知建设十分不利,所以教师在利用案例进行讲解时同时也要注重对一些错误内容的纠正。通过案例加快学生的理解,通过错误史实的纠正能够让学生具备明辨对错,客观看待历史史实的能力,这将有利于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电视剧作品当中,由斯琴高娃所饰演的孝庄太后,曾讲出“我是孝庄太后”这句台词,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谬误,因为孝庄是太后离世之后的谥号,所以在其生前是不可能由本人之口亲口说出的,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结合历史事实,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会让学生逐渐学会辨别,在信息繁杂的媒体环境下,不再轻易被错误的历史信息误导,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甚至能够主动发现影视作品或是其他历史相关作品中存在的谬误,将有助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科学运用创新性教学方式与技术 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下,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技术不断涌现出现,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趋势,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得到更理想的教学成果。高中历史应积极尝试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技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回溯一些历史事件时,在人物、事件、甚至是相关语言描述都较为完善的前提下,为了建立起情境,可以利用简短的历史剧这种方式,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剧本、导演、演员、旁白,随着学生进入角色,也都会开始有自身对历史事件不同的理解。而且直观性的,可以用感官去认知的要素,更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所以更应当积极的利用,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挥。例如利用一些历史人物的肖像,能够让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一些趣味性的影像介绍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1]。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入认识历史,从而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积极改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应试化教学思想下,许多教师采取严肃苛刻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自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所以教师应当扭转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讲解“抗日战争胜利

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图文稿

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 落实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能够作为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素养,是影响、决定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和世界观的有机统一,是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的潜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在遵循历史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确立教学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 为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特将一、教学设计要紧扣“中心”,实现价值引领 所谓“中心”,是统领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节课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应围绕这一“中心”。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来说,“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实”是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解和认识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是本课的中心,也是本课的“灵魂”。 因此,在设计导课环节时,以“一场逆转德法命运的战争”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阅读普鲁士是如何重视教育的材料,从而凸显教育与“国运”的关系,彰显本课中心。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下面三个环节: 环节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展示“当前世界教育竞争力排名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排名表”,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教育竞争力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

环节二:“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和教师的讲述,使学生基本上掌握新中国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理解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环节三:“中国教育‘冷思考’” 以两个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发展前景的“考察报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基础教育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影响,理解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相关材料,以“中国诺贝尔奖的缺失”等现象为抓手,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深度思考教育与“国运”的关系。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育与“国运”的关系这个中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重要影响。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整体预设和系统安排,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教学设计紧扣教学“中心”,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现象,形成价值判断,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历史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设计要凸显“主角”,关注学生发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建设者。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把教学设计比作是一个剧本,教师只是这个剧本的编剧或导演,学生才是这个剧本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 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 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4. 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 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 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 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历史理解: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1. 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 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 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建构历史叙述。 5.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1. 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 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1. 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作出的主观评判。 2. 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 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