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

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
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

Asian Case Reports in Pediatrics 亚洲儿科病例研究, 2014, 2, 25-28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15003.html,/journal/acrp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15003.html,/10.12677/acrp.2014.24006

Clinical Research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for Neonatal Asphyxia

Yan’e Yin 1, Wenjing Liu 2, Liming Zhang 1, Wei Zhao 1, Xiaomei Qiu 1, Rongrong Gao 1

1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Weifang People’s Hospital, Weifang 2Dongying Hong Kong Hospital, Dongying Email: yaneyin@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15003.html,

Received: Nov. 13th , 2014; revised: Nov. 22nd , 2014; accepted: Nov. 29th

,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1500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asphyxia. Method: Choose 40 infants born from October, 2013 to April, 2014 in our hospital with 1 min Apgar score ≤ 7 as asphyxia group, within which 3 < 1 min Apgar score ≤ 7 as mild asphyxia group, Apgar ≤ 3 as severe asphyxia group; at the same time, choose 50 infants with 1 min Apgar score ≥ 8 points, and without symptoms of asphyxia, relatively stable as contrast group. One hour after the infants born, we carry out an analysis of blood gas, and make a relevant analysis with Apgar evaluation. Results: The result comes out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st group, infants in

asphyxia group have decreased value in PH, PO 2, BE, 3?

HCO and Lactic acid, and have increased value in PCO 2. While, severe asphyxia group has more obvious changes in values. Conclusion: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together with Apgar evaluation can help to diagnose neonatal asphyxia. What’s more, they can reflect the quality and severity of HIE more objectively, and help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neonatal.

Keywords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Neonatal Asphyxia, Apgar Score

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

尹延娥1,刘文静2,张立明1,赵 伟1,邱晓梅1,高荣荣1

1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潍坊 2

东营市鸿港医院,东营

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

Email: yaneyin@https://www.360docs.net/doc/e413915003.html,

收稿日期:2014年11月13日;修回日期:2014年11月22日;录用日期:2014年11月29日

摘 要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分钟Apgar ≤ 7分的40例新生儿为窒息组,其中3 < Apgar 评分 ≤ 7分者为轻度窒息组,≤3者为重度窒息组,同期选择Apgar 评分 ≥ 8分者50例生后无窒息、病情相对稳定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1小时内行血气分析,并将与Apgar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窒息组与对照组相比,其PH 、

PO 2、BE 、3?

HCO 、乳酸值降低,PCO 2则升高,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窒息组比轻度窒息组降低(或升高)更明显。结论: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 评分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客观的反应新生儿缺氧缺血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有利于预测新生儿预后。

关键词

血气分析,新生儿窒息,Apgar 评分

1. 引言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并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方法仍为传统的Apgar 评分,此方法敏感性比较高,但特异性低。本文对40例1分钟Apgar ≤ 7分的窒息新生儿的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与其关系,并指导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已告知家属知情)的足月新生儿90例,男婴58例,女婴32例,按Apgar 评分分为三组,各组在孕周、母亲年龄、分娩方式、性别、出生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方法

2.2.1. Apgar 评分

对所有新生儿生后均给予Apgar 评分,1分钟Apgar 评分 ≥ 8分者为对照组,≤7分 > 3分者为轻度窒息组,≤3者为重度窒息组。 2.2.2. 动脉血气分析及脏器损伤

生后1小时内对窒息组及对照组患儿均行桡动脉血气分析,血气分析仪为GEM3000型,分析项目

包括PH 值、PCO 2(二氧化碳分压)、PO 2(氧分压)、Na+、K +、Ca 2+、Lac(乳酸)、Hct(红细胞压积)、3

HCO ?

(碳酸氢根)、Be 值(碱剩余)、Hb(血红蛋白),同时行血常规、肝肾功、心肌酶、大小便常规、胸片检查等,出现抽搐、前囟紧张、球结膜水肿等症状者行床边头颅彩超或头颅MRI 等,以明确有无神经系统等脏器损伤。脏器损伤依据金汉珍等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有关诊断标准[1]。

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2.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窒息组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相比,其PH、PO2、BE、

HCO?降低,PCO2、乳酸

3

值则升高,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2。

4. 讨论

1953年美国学者Virginin Apgar提倡用Apgar评分系统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评估,50多年来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窒息最简捷使用的方法。但Apgar评分亦有不足之处,近年来不断提出质疑,因为其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早产、某些先天性畸形、产妇分娩前及分娩中使用麻醉、镇静药物、产伤、宫内感染等都可使Apgar降低等。因此不能将其作为诊断窒息的唯一指标。近年来有人提出对窒息的患儿检测血气分析以增加诊断依据。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1]。美国妇产科学会和美国儿科学以及国际权威专著已经将血气分析列在诊断围生期窒息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2] [3]。

我院对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新生儿常规行血气分析检查,本研究资料表明,窒息组与对照组相比,其PH、PO2、BE、

HCO?降低,PCO2、乳酸值则升高,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

3

窒息组(Apgar评分≤3者)比轻度窒息组(Apgar评分≤7分> 3分者)降低(或升高)更明显。证实Apgar 评分与血气分析值在一定程度上成负相关,因此,血气分析可及时反应患儿窒息程度的变化,故临床上可以综合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对窒息新生儿作出正确、及时的诊治。有研究表明,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均可作为评估新生儿出生缺氧状态的有价值的指标,尤其以血气分析分析客观性更强[4]。

窒息可引起器官功能损伤,尤以神经系统为著。分析原因为新生儿窒息可引起缺氧及酸中毒,体内

Table 1. Parameter comparison of three newborn groups’ blood gas analysis

表1.3组新生儿血气分析各参数比较

组别例数PH PO2 (mmH2O) PCO2 (mmH2O) HCO3 (mmol/L) BE (mmol/L) Lac (mmol/L) 对照组50 7.37 ± 0.07 71.22 ± 10.02 41.00 ± 7.50 24.53 ± 1.90 ?0.30 ± 2.86 2.17 ± 0.93

轻度窒息组30 7.28 ± 0.03 57.18 ± 3.31 54.63 ± 3.98 17.18 ± 1.41 ?12.21 ± 4.62 5.19 ± 1.90

重度窒息组10 7.10 ± 0.03 45.16 ± 4.49 64.16 ± 4.21 12.30 ± 2.00 ?12.88 ± 2.71 13.36 ± 2.05 F值53.48 28.66 33.85 96.21 31.66 82.82 P值<0.01 <0.01 <0.01 <0.01 <0.01 <0.01

Table 2. The relation of asphyxia newborn blood

gas analysis and organ damages

表2.窒息新生儿血气分析与脏器损害的关系

组别有HIE 无HIE 例数

PH > 7.2062430

PH ≤ 7.20 6 4 10

χ2值 5.714

P值<0.01

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

血液重新分配,即肺、肠、肾、肌肉和皮肤等非生命器官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以保证脑、心和肾上腺等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如低氧血症持续存在,可出现无氧酵解,从而使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导致生命器官供血减少,发生脑损伤[5]。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神经系统表现主要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反应短期预后的一种指标。由于Apgar评分的局限性,致使单纯Apgar评分难以准确反应发生HIE的可能性,而血气分析中PH值与胎儿窒息缺氧、缺血后HIE的关系密切[6]。我国已将血气分析中PH < 7.0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7]。本研究中表2 PH ≤ 7.2的新生儿发生HIE的几率与PH > 7.20发生HIE的几率有显著差异性,可见,血气分析中PH值越低,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几率越大。神经系统对缺氧的易感性较高,最易受损,故临床上应对窒息的新生儿,特别是PH值明显降低的新生儿,应及时复苏治疗,防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治疗上首先应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必要时应用CPAP辅助通气甚至机械通气,改善微循环及增加肾血流量,促进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排泄以达到就诊酸中毒的目的[8]。

综上所述,血气分析可对不同程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评估,以了解患儿的缺氧及酸碱平衡情况,并预测新生儿发生多脏器损害的可能性,以及时给予治疗,因此,对生后存在窒息的新生儿应密切监测血气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2003) 实用新生儿学. 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222-706.

[2]MacDonald, M.G., Mullett, M.D. and Seshia, M.M.K. (2005) Avery’s neonatallogy, pathophysiology & management

of the newborn. 6th Edi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Philadelphia, 305, 309.

[3]伦尼(2009) 罗伯顿新生儿学. 刘锦纷译. 4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 256.

[4]孙东明, 李少华, 杨小巍, 等(2012) 窒息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的意义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12, 18.

[5]杨锡强, 易著文, 等(2006) 儿科学. 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 118-123.

[6]Takahashi, T., Susawam, T., Chisaka, H., et al. (2006) Appearance of abnormal electrocrticogram pattems during um-

bilical cord compression in sheep fetus. The Tohoku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8, 9-17.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200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中华儿科杂志, 8, 584.

[8]钟向明(2004) 103例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与阴离子间隙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 3, 209.

血气分析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阴离子间隙:是协助判断代谢性酸中毒和各种混合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AG为血清中常规测得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以mmol/l表示,计算公式一般用AG=Na+-(CL-+HCO3-),正常值为8~16mmol/l。 2.潜在HCO3-:标准碳酸氢根(HCO3- std,SB):在37OC,PCO240mmHg,氧饱和度100%测得血浆中的HCO—3。正常值:21-27mmol/L。 实际碳酸氢根(HCO3- act,AB) :实际条件下测定的血浆中的HCO3-含量。 AB>SB:CO2潴留。AB实测HCO3- ,判定代碱存在。 2.某患者,男,76岁,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示:pH:7.41 , PCO2:67mmHg,HCO3- :42mmol/L,Na+:140mmol/L,Cl-:90mmol/L。 请写出血气分析诊断。 原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PCO2:67mmHg,属呼酸。 代偿预期值计算 HCO3-=24+ 0.35×(67-40)±5.58mmol/L =27.87-39.03 HCO3- :42mmol/L>39.03mmol/L。 呼酸合并代碱。 测AG:AG=Na+-(Cl-+HCO-3 )=140-(42+90)=8mmol/L ,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呼酸合并代碱。

3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2. 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仍不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7.15; 4. 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评分的病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窒息复苏治疗:根据出生窒息情况进行合理复苏,包

括气管插管。依照具体流程图进行。 2.基础治疗:维持适中环境温度、合理给氧、呼吸支持; 3.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改善脑、心、肾、肺、胃肠、肝等组织脏器损伤,并对症支持治疗。 4.控制并减轻脑水肿; 5.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6.预防或治疗DIC; 7.评估及随访组织脏器损伤程度及预后,尤其神经系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儿窒息ICD-10: P21.900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 (3)血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头颅超声。

动脉血气分析及常见参数意义

本文内容包含了动脉血气分析的作用和意义,血气分析操作的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血气参数的临床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 上海亦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12.07

目录 一、血气分析概述 (3) 1.1 什么是血气分析? (3) 1.2 血气分析的作用及意义 (3) 1.3 常见参数 (3) 二、分析前问题防范 (4) 2.1 准备 (4) 2.1.1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4) 2.1.2 患者的体温 (4) 2.1.3 药物影响 (5) 2.1.4 吸氧浓度的影响 (5) 2.1.5 抗凝 (5) 2.2 采样 (6) 2.2.1 常用动脉穿刺部位 (6) 2.2.2 穿刺时伤及静脉会导致动静脉血混合 (7) 2.2.3 混匀 (7) 2.3 储存与运输 (7) 2.3.1 样本放置一段时间后的变化 (7) 2.3.2 样本保存 (7) 2.3.3 溶血的影响 (8) 2.4 上机操作 (8) 2.4.1 上机前阶段 (8) 三、血气参数及其意义 (9) 3.1 pH和H+ (9) ---二氧化碳分压 (9) 3.2 pCO 2 ---氧分压 (9) 3.3 pO 2 3.4 电解质浓度 (9) 3.4.1 cNa+---钠离子浓度 (9) 3.4.2 cK+---血钾离子浓度 (10)

3.4.3 cCL- --- 血氯离子浓度 (10) 3.4.4 cCa+---血钙离子浓度 (10) 3.5 cLac---血乳酸浓度 (10) 3.6 cGlu---葡萄糖浓度 (10) 3.7 SO2---氧饱和度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10) 3.8 cHCO3-(P)---血浆碳酸氢盐(实际碳酸氢盐) (10) 3.9 cHCO3-(P,st)---标准状态下血浆碳酸氢盐(标准碳酸氢盐) (11) 3.10 cBase(B)---全血碱剩余 (11) 3.11 cBase(Ecf)---细胞外液碱剩余 (11) 3.12 ctCO2(P)---血浆二氧化碳浓度 (11) 3.13 ctCO2(B)---全血总二氧化碳浓度 (11) 3.14 PO2(A)---肺泡氧分压 (11) 3.15 PO2(A-a)---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11) 3.16 PO2(a/A)---动脉肺泡氧分压比 (11) 3.17 P50---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 (11) 3.18 Anion Gap---阴离子间隙 (12) 3.19 Hct---红细胞比积(压积) (12) 3.20 ctO2(B)---血氧含量 (12) 3.21 BO2---血氧容量 (12) 3.22 DO2---氧输送量 (12) 3.23 ctO2(a-v)---动静脉氧含量差 (12) 3.24 ctO2(x)---动脉血可释放氧含量 (12) 3.25 RI---呼吸指数 (12) 3.26 VO2---氧耗量 (12) 3.27 氧和参数 Oximetry (13) 3.27.1 FO2Hb:氧合血红蛋白在总血红蛋白中的含量 (13) 3.27.2 FCOHb: 血红蛋白在总蛋白中的含量 (13) 3.27.3 FMetHb: 高铁血红蛋白在总蛋白中的含量 (14) 3.27.4 脱氧血红蛋白或者还原血红蛋白FHHb (14) 3.27.5 FHbF 胎儿血红蛋白 (14)

血气分析与临床应用试题答案资料

血气分析与临床应用 试题答案

血气分析与临床应用试题七月份科室姓名得分 1.血液暴露在空气中可降低PO2和CO2含量PH值和PO2值升高。静脉血因O2在组织释放,PO2要低60—70 mmhg而PCO2要高2—8 mmhg,PH要低 0.02—0.05。 2.SB下降代谢性酸中毒,AB>SB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性代碱,表示CO2潴留CO2升高通气不足。 3.SB升高代谢性碱中毒,AB150—200 mmhg,数小时可失明(玻璃体后纤维增生而失明)。所以当PO2>100 mmhg要严密注意适当调整。 8 通常将PO2<60 mmhg作为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所以氧疗尽量把PO2提高 到60 mmhg以上。 9. 当PO2<45 mmhg氧疗无效者,应考虑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10. PCO2的生命极值10—130 mmhgPH的生命极限6.8—7.8BE+-30 mmol/L PO2<30 mmhg不能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PO2<20 mmhg脑细胞不能在从血液中摄取氧,有氧代谢既停止。 9. 一般认为PO2在<30 mmhg,SO2<40%是危险界限。SO270%是最低安全界 限。PO2>70 mmhgPCO2<50 mmhgJ可终止氧疗,但在停氧后观察病情有无变化及血气监测若干次。 10.. 氧疗的指针:PO2>55 mmhg往往无明显紫绀,可不给O2。PO2(40—50) mmhg轻中度紫绀应给O2,PO2<40 mmhg,重度紫绀,必须给O2。 吸氧浓度划分:>50%为高浓度,30%—50%为中浓度,<30为低浓度吸 氧。吸氧浓度计算公式=21+(L/min氧流量×4)举例:氧气流量为 5L/min,其氧浓度是41%。 11. 氧合指数是指PO2(mmhg)与吸入气氧浓度(FiO2)的比值,正常值为400—500。 12 .PCO2的正常值35—45mmhg,是衡量肺泡通气功能可靠指标。 PCO2>45mmhg为通气不足,CO2潴留,高碳酸血症。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PH 降低)或代偿代碱(PH增高)代偿极限为PCO255mmhg ;PCO2<32为通气过度,CO2排除过多,低碳酸血症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PH增高)或代偿代酸(PH降低)。其代偿极限为P CO210mmhg。 13..肺性脑病PCO2>70mmhg,由于PCO2增高引起脑细胞外液H+浓度增高而致脑组织酸中毒。CO2潴留还可导致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脑细胞内外水肿颅内压增高,临床可出现 一系列神经症状,称肺性脑病。

血气分析仪的使用

血气分析仪的使用 [典型病例] 病例一: 患者XXX,男性,50岁,入院诊断“复合外伤、多发肋骨骨折、失血性休克”,入院后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现遵医嘱给予急查血气分析。 病例二: 患者XXX,女性,入院诊断“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遵医嘱给以血气分析检查。 [操作步骤] 血气分析仪的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已采集血标本)

(续表)

(续表) [图示流程] [相关知识] (一)概念 血气分析仪是用语检测血液中的O2、CO2等气体的含量和血液酸碱度及相关指标的医学设备。 记录 在治疗单上打钩、记录时间、 签全名 3 2 如系危重患者,在危重症护理 记录单上按要求记录 4 2 效果评价 正确查对无误 1 3 无菌观念强 2 3 操作规范熟练,安全有效 3 3 沟通良好,体现人文关怀 4 2 建议时间6分钟 5 1

(二)目的 检测动脉血液、静脉血液、毛细血管血液及体液中的PH、PCO2、PO2、Hcl、K+、Na+、Ca2+、BE等指标。 (三)注意事项 1、触摸屏右上方有绿黄红三种指示灯:绿色表示可进行样本分析:黄色表示分析仪目前可以进行样本分析,但即将发生一种或多种情况导致分析仪将无法进行样本分析;红灯表示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近期无法进行样本分析。当黄灯亮起来时,需检查屏幕左上角的测试卡及试剂包的剩余,以及时更换或订购。 2、采血后要不断用手指搓捻采集器,使血液与采血针内的肝素钠充分接触,以免血液凝集。 3、吸样完毕后,应用干棉签或纱布轻轻将吸样针的血迹擦拭干净,避免吸样针的血迹因重力原因流入排液孔,导致使用后的测试液排出不畅,也可造成机器及周边污染。 4、一周应进行一次去蛋白液冲洗泵管,以免堵塞。 5、仪器应设定一定的定标时间,间隔1~4h/次。 6、为了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血气情况,在做血气分析前应认真评估病情,例如吸氧情况(包括吸氧浓度、吸氧时间等),尤其是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一定要明确标注呼吸机的条件。 7、采血后须尽快进行检测,以免时间过长,导致结果的偏差。 8、当打印纸边上出现粉红色条形记号时,提醒及时更换打印纸。如果在打印过程中,打印纸不够,重新安装打印之后,按“查询”键可重新打印。 9、怀疑测试结果存在误差应重新定标,重新测试。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校准仪器。 (四)常见报警原因 1、仪器自动提示需换试剂包或测试卡,按照更换流程进行更换。 2、若仪器提示定标液体中有气体,轻弹泵管,并按“定标”键,重新定标。 3、吸样后显示吸血样不够(提示机器自动抽吸血样不足),原因一,标本少、吸样针顶到

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观察患儿情况。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1.3%、25%,重度窒息中羊水过少、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结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别是胎盘功能状况和脐带因素,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脐带;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min 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无畸形新生儿568例,孕周37~44孕周,年龄22岁~35岁,发生新生儿窒息32例,窒息发生率5.6%。其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8例、无死亡病例。 1.2 窒息诊断标准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若出生后1min评分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也属窒息[1]。 1.3 方法对本组32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各因素的判断标准分别是:(1)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脱垂、缠绕、扭转打结等;(2)羊水过少(除外胎膜早破),临产前B超提示羊水暗区≤2cm,或产时见羊水160次/min,或羊水有胎粪污染,或胎儿监护出现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其中本组脐带因素10例,占31.3%;羊水过少8例,占25%;臀牵引4例,占12.5%;第二产程延长5例,占15.6%;过强宫缩:指急产(总产程<3 h)或(和)第二产程短(<20 min),包括静脉点滴催产素引、催产所致,4例,占12.5%。胎膜早破1例,占 3.1%。 2.2 结果分析上述几种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临床因素以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早产、产程异常、胎膜早破、妊高征为主。但各种临床因素分娩的病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轻重情况则有所不同,以羊水过少、妊高征、早产、产程异常、

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工作坏境 仪器工作环境的要求:仪器应在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没有振动、没有剧烈温度变化的环境中工作。适宜的工作温度为15-30摄氏度,湿度在O-85%(不凝固)之间。 二、标本要求 1、正确的标本处理是上机前一定要充分混均,标本在离体15分钟内上机分析,不提倡将标本放入冰箱内,如果将标本长时间放入冰箱内会使P02结果偏高。 2、抗凝剂:建议用肝素锂或者肝素钠抗凝。禁用EDTA,柠檬酸钠,草酸盐,氟化钠抗凝。抗凝剂的浓度必须是20IU 至100IU,这样才是合格的,如果Na过量就会使标本中的钠离子的浓度升高。过量的肝素溶液可能导致PH,P02,PC02等结果错误。 3、样本用量(u1) 微量模式:45 全血模式:70 三、操作 1、启动电源 打开电源后,仪器会自动检测工作状态,当仪器检测通过并且完成定标后,在显示器左上角显示己准备。 2、功能键 1)状态灯:在仪器的前面板上有两个灯指示仪器不同的工作状态。如下:

1))稳定绿灯:所有的空气检测器和电极定标已通过,仪器处于已准备状态。 绿灯闪:所有的空气检测器和电极定标已通过,但是仪器正在分析,接收数据等;当仪器不忙的时候可以进行样本分析或其它操作。 2))稳定黄灯:表示一个或多个空气检测器未定标。 黄灯闪:表示一个或多个空气检测器未定标,仪器仍处于繁忙状态。 2)键盘:可利用键盘输入信息到仪器的系统中。包括12个数字键,上、下、左、右键和确认键。左右键盘可以用来选择不同的屏幕,也可以在READY状态下调节屏幕亮度。 3)分析键:有两个可以用作分析的图标,一个注射器进样方式,按下此键采样针30度角伸出取样;另一个是毛细管方式进样,采样针水平伸出取样。 3、定标 仪器通过两点定标来测定PH,PC02,P02,S02的斜率。 1)两点两点定标:仪器的两点定标间隔6小时自动运行定标。自动运行两点定标时,仪

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产科的临床治疗方法作一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严格遵循抢救步骤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0例窒息患儿有33例属于轻度窒息,通过积极抢救成功复苏,另7例患儿属于重度窒息,在进行积极、有效、严格的复苏抢救后及时转往儿科行对症支持治疗,资料随访可见此7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症状也得到理想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轻,发现时间越早,抢救效果越佳,产科临床应该加强对新生儿各项指标的监测,以便能早期发现并有效防控窒息,以促进患儿的生命安全。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治疗;效果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若新生儿窒息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会诱发患儿血糖异常,易导致患儿死亡或致残,因此,早期对窒息患儿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尤为重要[1]。本研究便将医院产科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窒息患儿的临床抢救措施与抢救效果,现作如下报道,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患儿窒息严重程度(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窒息严重程度根据第7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Apgar评分进行判断,轻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4~7分之间;重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0~3分之间)分为轻度窒息33例,重度窒息7例。男女比例23∶17,出生体重2750~4280 g,平均体重(3170±440)g;其中自然分娩17例,胎吸产8例,剖宫产15例。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接受本次研究前,均已排除孕产妇妊娠期有高血压病史者、有服药史,因其他疾病造成脑损伤的新生儿。 1.2 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 通过本次实践研究,总结出如下几点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1)胎位异常。胎位异常不仅易造成新生儿窒息,还会导致难产,例如持续性枕横(后)位,经常会引起新生儿窒息,临床需提高重视。(2)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脐带绕颈、脐带脱垂、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受压等脐带异常现象,均有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因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新生儿窒息。因此,在产前完善各项检查,密切观察胎心和羊水状态异常,也是临床产科需注意的重点。(3)胎盘功能不全。胎盘功能不全主要指胎盘绒毛间发生老化、血栓、梗死等症状,导致血、氧、营养等循环发生障碍,最终引起胎儿缺氧,胎儿娩出后便会发展为新生儿窒息。针对胎盘功能不全者,在产前做

血气分析题目

血气分析章节题目名词解释: 呼吸性酸中毒: 动脉血氧饱和度: 选择题: A1型题(单句最佳选择题) 1.下列哪一因素最能引起肺泡-动脉CO2分压差增大 2.A、缺氧 3.B、吸入纯氧 4.C、肺泡死腔量增加 5.D、潮气量过大 6.E、分钟通气量不足 答案:C 2、影响氧离曲线P50的因素包括 A、血液pH和CO2 B、温度 C、2,3-DPG D、A和C E、A和B和C 答案:E 3、血氧含量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4、A、血红蛋白含量 5、B、血氧分压 6、C、血氧饱和度 7、D、A和B 8、E、A和B和C 答案:E 4、下列哪项不符合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结果: 升高 A、PaCO 2 -减少 B、HCO 3 C、AB=SB≤正常值 D、BE负值减小 E、PH明显降低 答案:D 5. 诊断呼吸衰竭最重要的血气分析指标是 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

C、pH值低于 D、二氧化碳结合力高于29mmol/L E、BE</L 答案:A 6.呼吸衰竭时下列检查中哪项不符合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表现: 升高 A、PaCO 2 B、PH可正常或降低 -上升 C、HCO 3 D、SB>AB 结合力上升 E、CO 2 答案:D 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1、女性,55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肿型患者,近年来轻微活动即感气急,咳嗽轻,咳痰少。血气分析:PaO2 (70mmHg),PaCO2 (36mmHg)。该COPD患者病情发展已出现 A.Ⅰ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低氧血症 D.高碳酸血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2、某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aO 55mmHg,PaO2 86mmHg,AB 6mmol/L。考虑 2 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 B、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 C、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答案:D 3、某患者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实变阴影,,PaCO230mmHg,PaO2 66mmHg,L 提示答案解析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血气分析试题

血气分析试题 1、下列哪项不符合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结果: A、PaCO2升高 B、HCO3-减少 C、AB=SB≤正常值 D、BE负值减小 E、PH明显降低 2、诊断呼吸衰竭最重要的血气分析指标就是 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 C、pH值低于7、35 D、二氧化碳结合力高于29mmol/L E、BE<-2、3mmol/L/ 3、呼吸衰竭时下列检查中哪项不符合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表现: A、PaCO2升高 B、PH可正常或降低 C、HCO3-上升 D、SB>AB E、CO2结合力上升 4.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快而浅 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肌肉震颤 E.呼吸深而快 5、判断机体低氧血症最敏感的指标为: A.发绀 B.静脉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与度 E.弥散功能测定 6、某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H6、89,PaO255mmHg,PaO2 86mmHg,AB 6mmol/L。考虑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 B、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 C、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7、某患者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实变阴影,PH7、49,PaCO230mmHg, PaO2 66mmHg,BE-3、8mmol/L提示答案解析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代谢酸中毒 8、患者,男性,68岁,因近日咳嗽、咳痰、气促明显,后又出现神志不清、发绀而入院。既往有肺气肿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 7、31,PaO2 52mmHg,PaCO2 61mmHg,该病人可能出现了: A、肺心病

(完整版)血气分析与临床应用试题答案

血气分析与临床应用试题 七月份 科室 姓名 得分 1. 血液暴露在空气中可降低PO2和CO2含量PH 值和PO2值升高。静脉血因O2在组织 释放,PO2要低60—70 mmhg 而PCO2要高2—8 mmhg,PH 要低0.02—0.05。 2. SB 下降代谢性酸中毒,AB>SB 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性代碱,表示CO2潴留CO2升高 通气不足。 3. SB 升高代谢性碱中毒,AB150—200 mmhg ,数小时可失明(玻璃体后纤维增生而失明)。所以当PO2>100 mmhg 要严密注意适当调整。 8 通常将PO2<60 mmhg 作为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所以氧疗尽量把PO2提高到60 mmhg 以上。 9. 当PO2<45 mmhg 氧疗无效者,应考虑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10. PCO2的生命极值10—130 mmhgPH 的生命极限6.8—7.8BE+-30 mmol/L PO2<30 mmhg 不能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PO2<20 mmhg 脑细胞不能在从血液中摄取氧,有氧代谢既停止。 9. 一般认为PO2在<30 mmhg ,SO2<40%是危险界限。SO270%是最低安全界限。PO2>70 mmhgPCO2<50 mmhgJ 可终止氧疗,但在停氧后观察病情有无变化及血气监测若干次。 10.. 氧疗的指针:PO2>55 mmhg 往往无明显紫绀,可不给O2。PO2(40—50)mmhg 轻中 度紫绀应给O2,PO2<40 mmhg,重度紫绀,必须给O2。 吸氧浓度划分:>50%为高浓度,30%—50%为中浓度,<30为低浓度吸氧。吸氧浓度计算公式=21+(L/min 氧流量×4)举例:氧气流量为5L/min ,其氧浓度是41%。 11. 氧合指数是指PO2(mmhg)与吸入气氧浓度(FiO2)的比值,正常值为400—500。 12 .PCO2的正常值35—45mmhg ,是衡量肺泡通气功能可靠指标。PCO2>45mmhg 为通气不足,CO2潴留,高碳酸血症。可能为呼吸性酸中毒(PH 降低)或代偿代碱(PH 增高)代偿极限为PCO255mmhg ;PCO2<32为通气过度,CO2排除过多,低碳酸血症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PH 增高)或代偿代酸(PH 降低)。其代偿极限为P CO210mmhg 。 13..肺性脑病PCO2>70mmhg ,由于PCO2增高引起脑细胞外液H+浓度增高而致脑组织酸中毒。CO2潴留还可导致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脑细胞内外水肿颅内压增高,临床可出现 一系列神经症状,称肺性脑病。 14.肝性脑病PCO2原发性降低,PO2低于正常。HCO3_代偿性降低,PH 升高。CI _可增高。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15..血气标本在室温中由于细胞代谢可造成PO 2↓下降PCO2↑升高P H ↓下降。, 16血气标本在空气中暴露或抽血时混入空气气泡,会使结果PO2↑升高PCO2↓下降PH ↑升高,做第二次重新复查也是这种结果。 17. 血气标本如果溶血,会使测定的结果PO2↑升高PCO2↑升高PH ↓下降。 18.PCO2上升太快,HCO3_来不及代偿易引起CSFPH 下降,可出现意识障碍。肺心病患者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2016/09/24 06:32:37 儿科助手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新生儿窒息诊断大多仍单独使用Apgar评分〃国内已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问题及应正确认识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价值。 一、关于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变迁 1.Apgar评分的应用 Apgar评分是由Dr.VirginiaApgar在1953年提出来的用于快速评估新生儿生后一般状况的方法。Apgar评分由5项体征组成〃5项体征中的每一项授予分值0、1或2〃然后将5项分值相加〃即为Apgar评分的分值。Apgar 评分作为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生命状况和复苏效果是一种简捷实用的初筛指标。 但是〃近20余年人们对Apgar评分的诊断价值不断提出质疑:(1)Apgar评分虽可识别新生儿有无抑制〃但不能区别抑制的病因;(2)低Apgar评分并不等同于窒息〃低评分的原因可能不是宫内缺氧;(3)早产儿由于肌张力弱和对刺激反应差〃其Apgar评分可低于正常;(4)没有突出呼吸抑制〃把相同的分值赋予了重要性并不相等的5个成分;(5)1minApgar评分与患儿远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5mim低评分与预后相关性更强;(6)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常导致窒息诊断扩大化。而且〃国内部分医疗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执行评分〃个体主观影响较大〃降低了评分的可靠性。 Apgar评分低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宫内缺氧〃5minApgar评分0~3分的新生儿中仅38%、5min4~6分者仅8%存在胎心监护异常〃单用Apgar评分诊断窒息显然是不妥的。此外〃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指出〃Apgar评分可评价窒息的严重程度和复苏的效果〃但不能指导复苏〃因为它不能决定何时应开始复苏〃也不能对复苏过程提供决策。评分是生后1min完成的〃但窒息新生儿不能等1min后再进行复苏。 2.关于脐动脉血气 近10年来〃有研究认为应增加脐动脉血气作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脐动脉血气代表新生儿在产程中血气变化的结局〃能揭示有无缺氧、酸中毒及其严重程度〃反映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被认为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具有特征性。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由于胎盘/胎儿血流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严重酸中毒和窒息且pH<7的新生儿其主动脉最大血流和主动脉舒张压明显降低〃甚至不能测出〃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下降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但经合适心肺复苏及使用肾上腺素〃主动脉舒张压(正常为20mmHg)上升〃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加强心肺复苏应该将纠正低氧血症及增加冠状动脉灌注作为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均提出〃Apgar评分对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而脐动脉血气(pH和碱剩余)指标特异度高〃敏感度较低〃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 (注:1.脐动脉血流由胎儿流出〃反映胎儿的情况;脐静脉血流由胎盘流向胎儿〃能反映孕母酸碱平衡和胎盘的功能〃条件允许可以留取动静脉两份标本对照。2.脐动脉血标本的留取:分娩后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胎儿侧的脐带〃另2把血管钳夹胎盘侧〃留取的脐带应长10-20cm〃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后针尖密封〃即刻送检。)

动脉血气分析2

动脉血气分析 一.概念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二.临床应用价值 过去因为医院条件落后,判断缺氧只能靠临床症状估计,而酸碱失衡亦仅仅根据症状和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来判断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由于临床症状和CO2cp受很多因素影响,可靠性较差,其临床价值有限,自从开展血气分析以后已基本弃用。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毒等各种危重病,以及手术麻醉等。然而,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估价。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也是继低氧血症之后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三.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1.氧合状况的指标 (1)pO2[PaO2、PO2](动脉血氧分压)是指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波动范围较大,与年龄有关,一般为80~100mmHg。 临床意义:是判断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当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pO2低于正常值就已经提示缺氧,但一般只有当pO2<60mmHg时,才引起组织缺氧,临床方可诊断为低氧血症。 (2)O2SAT[SaO2、SO2](动脉血氧饱和度)是指动脉血液中Hb在一定氧分压下和氧结合的百分比,即氧合Hb占Hb的百分比。 正常值:90~100%。 临床意义:O2SAT仅仅表示血液中氧与Hb结合的比例,虽然多数情况下也作为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客观指标,但与pO2不同的是它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机体缺氧的情况,尤其当合并贫血或Hb减低时,此时虽然O2SA T正常,但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氧。 (3)O2CT[CaO2](动脉血氧含量)是指每100ml血液中实际带氧量的毫升数,包括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和以化学结合形式存在的氧。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试题

血气分析操作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A型题](共30分) 1.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 D.不需与空气隔绝 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2.I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PaCO2<50mmHg C.PaO2>70mmHg,PaCO2<55mmHg D.PaO2<60mmHg E.以上都不是 3.Ⅱ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40mmHg B.PaO2<55mmHg,PaCO2>30mmHg C.PaO2<50mmHg,PaCO2>20mmHg D.PaO2<60mmHg,PaCO2>50mmHg E.PaO2>60mmHg,PaCO2<15mmHg 4.关于I型呼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缺氧但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B.为肺泡换气不足所致 C.若伴通气功能障碍则缺氧更为严重 D.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 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动脉血气分析pH = 7.46,PCO2 = 32mmHg,BE = 3mmol/L,提示: A.正常范围 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6.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快而浅 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肌肉震颤 E.呼吸深而快 7.股动脉位于: A.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 B.股神经外侧 C.股静脉内侧 D.股静脉外侧 E.股深动脉内侧 8.判断机体低氧血症最敏感的指标为: A.发绀 B.静脉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弥散功能测定 9.呼吸衰竭时,其血气分析结果会出现哪些改变: A.PaO2<7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 50mmHg C.PaO2<80mmHg、PaCO2>60mmHg D.PaO2<60mmHg、PaCO2>60mmHg E.PaO2<65mmHg、PaCO2>70mmHg 10.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重要的措施是: A.氧气疗法 B.保持气道通畅 C.增加通气量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提高呼吸系统兴奋性 二、 [X型题]多选题(共30分)

雷杜血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ABL 80 FLEX 血气分析仪简单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操作ABL 80 FLEX 血气分析仪,并能使所有检验人员能根据和按照该指导书就能正规操作该仪器。 范围: 检验科人员及经过培训合格并授权能操作该仪器的进修实习人员。 方法原理: 标本要求: ABL 80 FLEX分析仪要求使用未稀释、抗凝处理的人体动脉、静脉和毛细血液全血,ABL 80 FLEX分析仪要求的最小样本量为70ul。 试剂: SC-80测试卡及SP-80试剂包。 操作步骤: 1、进行血液分析时,先打开血气分析仪,如果仪器正处于休眠状态时,需将仪器退出休眠状态,以确定分析仪可进行样本分析: ①主菜单左上角显示有“准备”字样 ②指示灯显示为绿色或黄色 2、选择菜单“分析” ①点击“分析”进入“分析样本界面”,点“吸入样本”。 3、样本吸入界面中其他选项功能: ①样本类型——可选择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混合静脉及其他。 ②充分混匀血液标本,这一步对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值的准确性特别关键。 ③手动混合标本时,在吸入标本前,应该上下颠倒注射器几下,然后在手掌中来回搓滚注射器至少15s。 ④如果储存的毛细血管标本中存有气泡,不应该再检测PH和血气参数。 ⑤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测试卡的可是测量舱观察血液标本,如果发现气泡,请忽视结果重新进行测试。 4、a)注射器样本: ①应该抬起进样针柄到45°角,引导进样针插入血标本,确保进样针头全部浸入标本。 ②不要把进样探针接触到针筒的活塞,这样会产生密封作用,阻止样本的吸入。 ③待样本吸入完毕后,拿下注射器,将吸样针擦拭干净,压下吸样针等待测试。 b)毛细管样本: ①抬起进样针炳到水平角度。 ②插入ABL 80 FLEX毛细血管适配器到进样针直到顶端,确保血液标本充满了毛细管,直到导管末端。 ③把毛细管插入到适配器。直到可以看到血液进入到适配器。这表明探针已进入到毛细导管,在往前推动到毛细导管,挤出一点血液,确保无气泡连接。、 ④待样本吸入完毕后,拿下毛细导管,将吸样针擦拭干净,压下吸样针等待测试。 5、标本准备就绪之后,点“吸入”进行样本分析,吸入样本分析仪会发出两声嘟嘟声,屏幕 会显示提示去除变笨和复位进样针。 6、①分析仪会自动显示激活的输入字段。可使用所提供的控制键查看这些字段和输入任何 需要的信息。 ②输入病人的ID号,例如:“201402141001”——“下一个”;输入病人姓名,例如:“lisan”——“下一个”;输入病人体温,例如:“37.2℃”,所有信息输入完毕,按OK。 ③屏幕会显示出进度显示条直到分析结束。屏幕上会显示最终的检验结果并可以打印出来。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_2013陈自励

第15卷第1期2013年1月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hin J Contemp Pediatr Vol.15No.1Jan.2013 [收稿日期]2012-11-10 [通信作者]封志纯,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北京100700。Email :zhjfengzc@126.com )。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013.01.001 标准·方案·指南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 )系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母体-胎儿间通过胎盘血流进行的气体交换发生急性障碍,引起胎儿发生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继而出现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等系统的抑制, 以致出生后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的一种危急病理状态。迄今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为了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新生儿窒息诊断与分度标准,供临床参照应用。 1诊断标准 (1)有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2)出生时有严重呼吸抑制、至生后1min 仍不 能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 评分≤7分;包括持续至出生后5min 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且Apgar 评分≤7分或出生时Apgar 评分不低、但至出生后5min 降至≤7分者; (3)脐动脉血气分析pH <7.15; (4)除外其他引起低Apgar 评分的病因:如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神经肌肉疾患,胎儿失血性休克,胎儿水肿,产妇产程中使用大剂量 麻醉镇痛剂、硫酸镁引起的胎儿被动药物中毒等。 以上第2 4条为必备指标,第1条为参考指标。 2分度标准 (1)轻度窒息:无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2)重度窒息:有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 本标准建议关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和分度的标准, 不是判断新生儿是否需要复苏的依据,指导新生儿复苏的依据是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制定的“新生儿复苏指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15-419)。 另外,凡有窒息高危因素的胎儿一经娩出,应立即用两把消毒止血钳夹住近胎儿侧的一段约10cm 长的脐带,从止血钳的外侧剪断脐带,抽取剪下脐带 的脐动脉血进行血气检测;对接受复苏的新生儿,转入监护病房后应进一步检查有无脏器损伤和进行鉴 别诊断。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参照以下标准:(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97-98;(2)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害.见: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4-239. (执笔:陈自励刘敬封志纯) 参与修订专家(按所在单位拼音字母顺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童笑梅),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封志纯,刘敬),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付雪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陈超),广东省人民医院(何少茹),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陈自励),湖南省儿童医院(高喜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常立文),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严超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儿童医院(周晓玉),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母得志),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李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孙建华),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李占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张雪峰),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毛健,魏克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于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俞惠民)。 (本文编辑:邓芳明)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