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复习汇总

地图复习汇总
地图复习汇总

第一章主要复习题

1.地图特征有哪些?

(1)地理信息的载体;

(2)数学法则的结构;

(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

(4)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2)地图的传递功能;

(3)地图的模拟功能;

(4)地图的认知功能。

3.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4.地图学定义: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5.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有哪些?

答:有如下8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

6.制图六体是我国古代地图学家裴秀总结出的制图规则,指的是哪六项?(1)分率;(2)准望;(3)道里;(4)高下;(5)方斜;(6)迂直。7.托勒密确立地球经度为360°概念,设计了球面投影和简单的圆锥投影两种地图投影。

8.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是《郑和航海图》。

9.人类最早实证地球是个椭球体的实践行为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10.地图的成图方法有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

11.地图按图型划分,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按地图内容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12.地图按尺度划分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0万<比例尺<1:10万)和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0万)。13.我国最早的石刻地图是北宋时期的( B )。

A《海内华夷图》 B《九域守令图》 C《华夷图》 D《禹迹图》

14.我国最早城市规划图是南宋时期的( D )。

A《禹迹图》 B《华夷图》 C《九域守令图》 D《平江图》

第二章主要练习题

1.第一个论证地球是椭球体的科学家是( C )

A亚里士多德B埃拉托色尼C牛顿D张遂

2.清康熙年间天文-大地测量,实证地球不是正圆球。

3.( A )1735年测量论证地球是椭球体。

A法国B德国C中国D俄国

4.我国建国初期大地坐标系统选用的是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参数。5.1980年至今,我国大地坐标系统选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参数。

6.大地控制网有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7.平面控制网测量一般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

8.我国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以( B )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9.我国国家高程水准原点设置在( A )。

A山东省B江苏省C上海市D广东省

10.我国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m。

11.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17.地图投影按构成方法分类主要分为几何投影和非几何投影。

18.几何投影主要种类有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19.非几何投影主要有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和多圆锥投影。20.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类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24.制图时,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

25.我国地图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1:1400万世界地图使用的是什么投影?分析其主要特征并作图。

(1)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2)特征:该投影是1976年由中国地图出版社设计,属于角度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角度无变形点位于中央经线与纬度44°交点处,愈向高纬,角度变形递增愈快。面积等变形线大致与纬线方向一致,纬度30°之内面积变形为10%-20%,愈向高纬面积变形愈大,在纬度60°处增至200%,到纬度80°以上区域可增至400%-500%。总体看来,世界的大陆轮廓形状无明显变形。我国的形状比较正确,大陆部分最大角度变形均在6°以内;大部分地区面积变形在10%-20%以内,少部分地区最多可达60%左右。图如下:经纬线分布正确即可。

26.材料分析题:

地图投影中几何投影是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或者是投到可以展成平面的曲面上,比如投影到圆锥面或者圆柱面上。每一种几何投影在地球与投影面的切点、切线或者各线上无变形,距离它们越近变形越小,距离越远变形越大。光源方式及其位置不同,投影变形性质不一样,有的角度不变形,有的面积不变形,有的均发生变形;根据地轴与投影面关系不同,制作地图适合的区域也不一样,有的适合制作世界地图,有的适合制作极地地区,有的适合制作中纬度地区,有的适合制作赤道地区,有的适合制作区域是大致圆形的,有的适合制作沿纬线延伸的狭长区域。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方位投影的原理、特点及主要适合于制作何种地区地图;作图示意方位投影。

(1)原理:方位投影是地图投影分类中按构成方法分类中的一种,是把球体曲面上的经纬网根据透视几何的原理投影到平面上所得到的投影。

(2)特点: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中心)向各个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

(3)应用:方位投影适用于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正轴方位投影主要适合于制作两极地区的地图;横轴方位投影可以用来编制东西半球图和大洲地图;斜轴方位投影可以用来制作类似水半球与陆半球之类的半球图,其中斜轴等距方位投影,还适合于绘制以机场为投影中心的航行半径图,以震中为投影中心的地震影像范围图及以大城市为投影中心的交通等时线图。

(4)作图:(10分)从左往右依次为正轴、横轴与斜轴方位投影。

27.不同投影图特点讨论与制作训练。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第一节地面测量数据

1.高程控制测量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2.遥感:从一定距离对地表和近地表的地物所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紫外到微波波段进行探测,以达到识别目标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章地图概括

第一节概述

1.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分类、简化、夸张、符号化等科学手段,提取空间数据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

2.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1)地图的用途与主题;

(2)地图比例尺;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水系、地形、居民点;

(4)制图数据质量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5)图解限制对地图概括地影响。

6.简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1)质量特征的简化;

(2)数量特征的简化;

(3)图形特征的简化;

(4)地物内部结构的简化。

7.夸张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不依比例尺放大;

(2)移位。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

1.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有哪些?

(1)形状变量;

(2)尺寸变量;

(3)方向变量;

(4)颜色变量;

(5)网纹变量;

2.地图视觉变量包括基本变量和从属变量。

3.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相、亮度和彩度。

6.色彩的命名原则有哪些?

(1)以物体或自然颜色命名;

(2)以颜色主要成分及深浅命名;

7.定量特征的设色方法有单色渐变、双色渐变和多色渐变。

8.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包括聚类感受、视觉对比、层次结构、图形与背景及视觉平衡。

9.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10.地图注记的种类:

(1)地名注记:包括地名、河名、山名等,以地名为主。

(2)说明注记:说明地理要素具体的属性值。

(3)图幅注记:对整幅图的各种文字说明。

第六章地图表示法

1.绝对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所代表的的数值M之比为一常数k的符号。2.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符合某一函数关系的符号。(1)线性比率法;

(2)对数法;

(3)心理比率法。

3.连续比率方式和分级比率方式

(1)连续比率方式:地图中每一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值按比率一一对应,这种方式成为连续比率方式。

(2)分级比率方式: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大小,全部制图对象均以相应的等级符号表示。

(3)条件分级比率符号:最常用。

4.点状符号的扩展

(1)分割圆:常用结构统计图,反应事物总量的内部组成,以扇形分割表明各成分所占比例。

(2)坐标统计图:

①金字塔图:是用两套柱状统计图表明相对组合而成,因形似金字塔得名。常用来表达人口构成图。

②三角形图表:统计图一种,依据等边三角形中任意点到三条边的垂直距离之和相等的原理构成三轴统计图。

③玫瑰图:是一种2维极坐标统计图,以动径和动径角表示制图对象按方位、时间或多项指标的统计数据。

(3)立体符号:

①球状符号

②柱状符号

③轴侧图符号

5.线状符号的特征

(1)精确定位;

(2)概略定位;

(3)静态;

(4)动态。

8.面状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

(1)全域连续分布:是指布满整个地表空间域且连续的2维及3维分布现象。如地貌、高程、气温、气压、行政区划、地表覆盖等。

全域连续分布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有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法和等值区域图法。

质底法:全域连续分布的面状现象,可以按某种分类规则将整个制图区域的数据,用定名量表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性质不同的图斑,以显示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异。以线划表示分类界线,以色相或网纹表示不同的图斑,这种符号的配置方法称为质底法。

(2)局域成片分布:指仅在局部空间范围内存在且间断成片的2维、3维面状分布现象。如湖泊、水库、洪水淹没范围、地震波及范围、降水范围、油田分布等。主要表示方法有范围法。

(3)离散分布:是指在制图区域内整体呈2维或3维面状,但个体单元相对独立且存在间隔分布的现象。如人口、植物动物分布图等。主要表示方法有点值法、范围法。

范围法:局域成片分布和离散分布的地理现象是以真实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事物的分布范围,以颜色、网纹、注记或排列分量等表示数据的性质和类型。这种符号的配置方法称为范围法。

9.面状地理数据的定量表示:

(1)以点状符号构成的定量表示:

①点值法: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例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包括均匀布点和定位布点。

②分区统计图法:以一定的区域划分为单元,在各统计分区内以点状符号表示制图数据的方法。

③定位图表法:是定位符号的一种特殊表示,以定位的点状符号的2维坐标的扩展形式,表示该点上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在一定周期内的变化。

(2)以线状符号构成的定量表示:等值线法

(3)以面状及立体符号构成的定量表示

10.等值线的特性:

(1)等值线是对制图现象空间形态较好的几何模拟;

(2)等值线图形是封闭连续的曲线,同一条等值线上数值处处相同。

(3)通常情况下,等值线彼此不相交,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重叠。

(4)在数值间隔相同的情况下,等值线愈密,空间的垂直变化就愈大,其几何形态上的坡度就愈陡;相反,等值线稀疏,空间的垂直变化就愈小,其几何形态上的变化就愈缓。

12.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基础上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为不同高程范围的高程带,并以不同颜色普染,通过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13.晕渲法:也叫山地阴影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调表示地形起伏形态。据光源位置不同分为直照晕渲、斜照晕渲和综合光照晕渲。按颜色分墨渲和彩色晕渲。

14.动态地图主要有哪些类型?

(1)动画模拟方式;

(2)实时响应方式;

(3)虚拟现实方式。

2.动态地图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1)过程再现;

(2)实时跟踪;

(3)运动模拟。

第七章地图编辑

1.普通地图:是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的一般特征的地图。按内容详细程度和比例尺系列,可以分为地理图和地形图。

2.地理图:又称一览图,概括程度比较高,是以反映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

3.地形图:通常是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4.地理图与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示

(1)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势,土质和植被。

(2)社会人文要素: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

5.国家基本地形图特征

(1)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统一采用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以依据国家测绘管理部门统一定制的测量与编绘规范和《地形图图式》完成的,以便能保证由个地方测绘部门分工完成的地形图,在质量、规格上完全统一。

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行列式编号法

7.地形图的辅助要素

(1)说明性内容:

(2)工具性内容:

9.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

(1)编辑设计前的准备阶段

①深入研究新编地图的目的、用途及主要服务对象

②对国内外同类地图进行分析评价

③搜集、分析、评价制图资料

④认真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2)正式编辑设计阶段

①明确规定地图的任务及质量要求

②设计地图的数学基础

③地图内容的选择和图例符号设计

④对制图资料加以说明

⑤设计工艺方案

⑥地图概括方法的确定

⑦图面配置设计

⑧指导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及审校

10.专题地图的特征:

(1)表现主题内容广泛;

(2)具有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

(3)表示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

11.专题地图的类型:

(1)按内容分类:

①自然地图;

②社会经济地图;

③环境地图;

④其它专题地图。

(2)按专题地图内容概括程度分类:

①解析图;

②组合图;

③合成图。

第三节专题地图的编辑设计

12.专题地图数据类型主要有哪些?

(1)地图数据;

(2)影像地图;

(3)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

(4)文字资料。

13.专题地图数据的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政治性分析评价;

(2)科学性分析评价;

(3)完备性分析评价;

(4)现势性分析评价。

14.地理底图的作用有哪些?

(1)在编绘专题地图时,地理地图是专题内容的控制基础和骨架

(2)在使用专题地图时,地理地图可以为专题内容定向、定位说明专题内容与地理背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和依据;

(3)可以从地理地图上表示的基础要素及其与专题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和挖掘潜在信息。

2.地理底图的种类有哪些?

(1)工作地图;

(2)出版地图。

第五节地图集编辑

一、地图集的特征

1.地图集定义:地图集是围绕特定的主题与用途,在地学体系影响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理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

3.地图集分类

(1)按内容分:普通地图集、专题地图集、综合地图集

(2)按制图区域分:世界地图集、大洲地图集、大洋地图集、各国地图集

区域地图集

(3)按用途分教学地图集、旅游地图集、军事地图集、参考性地图集等

(4)按成图方法和成图载体分传统编制工艺的地图集和多媒体电子地图集(12)地图集应用分析

第十章地图分析

1.地图分析的作用

(1)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

(2)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

(4)进行预测预报

(5)进行综合评价

2.阅读分析

(1)整体分析

一般性阅读

综合阅读

3.单要素分析

(1)地形阅读

(2)水系阅读

(3)土质、植被、地表覆盖情况阅读

(4)居民点阅读

(5)境界线阅读

4.比较分析

5.推理分析

6.地学图谱与地学信息图谱

(1)地学图谱:地学图谱中“图”指的是地图,它反映人们对地球空间信息分布特征认识的图形表达,它描述要素或现象的现状,表达有序的空间格局,是一种宏观规律的外部表现。“谱”指的是系统或系列,是从时间、空间演替系列中得到的,它反映的是内在的规律性。图与谱合一,表现和反映空间与时间动态变化。

(2)地学信息图谱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弯曲方向、疏密程度、延伸方向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数值大小的确定 (1)等值线的数值规则:在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是相同的,除特别注明外,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相等或为零(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值关称为等值距),且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递变规律的 (2)任意两点产数值差的计算(S) 假设n为两点间穿过的等值线条数,d为等值距 A、若两点均在等值线上,两点间的数值差为;两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之差或S=(n-1)d. B、若两点均不在等值线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n+1)d。 说明:若两点不在等值线上,则该点的数值在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之间。两点间数值差的最大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大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小值间的数值差,最小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小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大值间的数值差。即最大值为两点向外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最小值为两点间向内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 C、若一点在等值线上,另一点不在等值经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nd。 2、等值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方法——“高低低高” 在等值线图中,由于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因素。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我们常把这种规律总结为“高低低高”(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从而可根据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断弯曲部位的海拔、温度、气压、潜水水位、降水量值的高低等等。除了可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外,还可利用辅助线法解决等值线的弯曲问题。 3、等值线疏密问题的判读 (1)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值线图中,如果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同,则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距离数值差就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则单位距离的差值就越小。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 等高线图:稠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稀疏;坡度缓、河流流速慢。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汇编

地图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 A. I-48-A (1:50万) B. I-52-12 C. I-50-[8] (1:25万) 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 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 A. 等积投影 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等角投影 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 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 D.等角割圆锥投影 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 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 //C. 古德投影 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 A. 定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间隔量表 D.比率量表 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C) A.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助曲线 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 A. 范围法 B.质底法 C. 量底法 D. 定点符号法 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C) 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 B.卫星影像 C.冲洗出来的照片 D.扫描生成的地图 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 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 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 1.地图的功能: (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 (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 (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 2.地图的类型 (1)按尺度划分: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区域划分(了解) A.星球图、地球图 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 C.国家图、行政区图 D.局部区域图 (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 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 (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 (5)按其他指标分类 按用途 按语言种类 按历史年代 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三、地图学 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

地图学试题汇总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图学 A 卷标准答案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基地图的基础。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们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其内容的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范围法: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泽、湿地、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和动物分布等。范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例如由颜色或网纹、符号排列构成的边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在范围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根据所表示的专题现象的特征,范围法可以分为精确的和概略的两类。精确范围法表示有明确界线的现象,其轮廓用实在的线状符号表示。概略范围法表示没有固定界线或分布界线模糊、不易确定的现象,如动物分布。 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确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可以分为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地图适宜载负量:我们不能使所有的地图图面上都达到极限载负量,那样也就没有地区对比可言了,因此就失去了地区特征。我们必须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 三、问答题(40分,每题5分)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②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③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选择填空题(每处每空1分) 1、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1/500000的比例尺小 2、左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3、以下哪种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A、城市交通图 B、军用地图 C、工程用图 D、世界地图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5、如果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两地的温差为【】 A.0℃ B.1.2℃ C.2.4℃ D.4.8℃ 6、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此处为【】 A.EF处 B.DC处 C.A处 D.G处 7、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1:100000 D.E′F′处的坡度与EF处相等 8、1999年6月22日,我国北极考察队顺利达到北极,将五星红旗插在北极点上,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是【】 A、正东 B、正北 C、正西 D、正南 9、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A幅 B.B幅 C.C幅 D.D幅 10、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地图学试题汇总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图学 A 卷标准答案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基地图的基础。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们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其内容的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范围法: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泽、湿地、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和动物分布等。范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例如由颜色或网纹、符号排列构成的边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在范围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根据所表示的专题现象的特征,范围法可以分为精确的和概略的两类。精确范围法表示有明确界线的现象,其轮廓用实在的线状符号表示。概略范围法表示没有固定界线或分布界线模糊、不易确定的现象,如动物分布。 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确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可以分为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地图适宜载负量:我们不能使所有的地图图面上都达到极限载负量,那样也就没有地区对比可言了,因此就失去了地区特征。我们必须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 三、问答题(40分,每题5分)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②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③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现代地图学重点和考点概括word精品

各章的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结合你对现代地图和地图学理解,谈谈它与你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2.未来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请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地图是什么样子?第二章: 1.自然球体、大地球体和旋转椭球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空间参照系都有哪几种类型? 3.什么叫椭球体定位? 4.地图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5.叙述传统实测成图法的一般过程。说明每一过程完成的主要成果。 6.数字测绘成图法可有几种成图的类型?请简述其一般过程。第三章: 1.简要说明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2.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经纬线网和大陆轮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度变形是主要的? 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那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简要说明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的投影特点。 6.墨卡托投影有何特点?为什么航海图和航空图选用此种投影? 7.我国地形图都选用哪几种投影?说明它们的投影原理。 8.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分布规律。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说明6°带和3 带的分带规定。 9.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统的特点和坐标值的表示方法。 10.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概念,为什么要换带? 11.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每种换带方法原理。第四章: 1.什么是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2.按空间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图符号各分为哪几类?各类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按符号表示的维数和表示内容的动静状态进行分类?请说出这两种分类的各 4. 种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有哪些?其视觉感受效果是什么? 6.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设计? 7.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 8.地图上可以进行哪些色彩的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色彩的调和? 9.地图注记的作用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 10.如何运用地图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 11.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 1.简述地图概括的目标、任务、实质和方法。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影响地图概括的根本因素与主导因素? 3.简述地图内容选取、概括和图形简化的基本方法。 4.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各有哪些特点? 5.结合你所了解的实例,说明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理图的用途及其差异。 6.什么叫水系?地形图上要反映水系的哪些内容?其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7.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那几种?哪种方法是基本的?为什么? 8.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和类型? 9.绘图并简要说明各类基本地貌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及其特点。 10.在普通地图上对于居民点主要反映那些特征?是如何表现的? 11.举例说明各种点状、线状、面状、片状和动态分布事象应采用的表示方法。

地图与等值线图

地图和等值线专题 第一讲地图要素 1、比例尺、实地范围、图幅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⑴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大小详、小大略)。 ⑵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反之反之。 例:读下列四幅岛屿图,回答问题。 ⑴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⑵位于南半球,又是一天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⑶从各岛屿的南端到北端实地直线距离最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比例尺的缩放 ⑴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⑵原比例尺缩小到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⑶比例尺放大后(或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 1∶100 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3、比例尺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⑴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⑵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⑶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例:比较下列三组图中的地形坡度:

例:以下四幅图均代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⑴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 1∶20 000、1∶30 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⑵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100米、150米、200米,比例尺 都为1∶1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4、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 ⑴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⑵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可按指向标确定方向 ⑶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例:判断右面四幅图中,A相对B的方向? ①A在B的________;②A在B的_________; ③A在B的________;④A在B的_________;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特点 ⑴同线等高; ⑵同图等距(同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等); ⑶等高线是闭合曲线,除陡崖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 ⑷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⑸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相交; ⑹海平面=0米;平原<200米;丘陵200—500米;山地高原>500米 2、主要地形的判读

地图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3.按区域分类 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 ——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 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 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 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 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3.分带和地图投影 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直角坐标网 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 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都是正值。规定凡横坐标值均加500千米即等于将纵坐标轴向西移500千米,横坐标从此起算则均为正值。 2.直角坐标网的构成 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间距,作平行于纵、横轴的若干直线,便构成了图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 3.坐标的注记 纵坐标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由南向北增加(四位数);横坐标注记在南北内外图廓间,由西向东增加。近地图四角注有全部坐标数。横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其余只注最后两位公里数。 5.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方法: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 6.方位角和偏角的概念 三种方位角 1.真方位角:从真子午线北段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真方位角。 2.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磁方位角。

地图和等值线图

地图和等值线专题 第一讲地图要素 1比例尺、实地范围、图幅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⑴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 度越高(大小详、小大略)。 ⑵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反之反之。 例:读下列四幅岛屿图,回答问题。 ⑴比例尺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⑵位于南半球,又是一天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⑶从各岛屿的南端到北端实地直线距离最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比例尺的缩放 ⑴原比例尺放大到 n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 例尺X 原比例尺放大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 ⑵原比例尺缩小到1/n ,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 原比例尺缩小1/ 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 ⑶比例尺放大后(或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是其比例尺放大 例: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 1 : 100 000,则( ) A .图乙的比例尺为 1 : 200 000 B . 图乙的比例尺为 1 : 400 000 C ?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 .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 4倍 3、 比例尺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⑴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⑵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⑶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例:比较下列三组图中的地形坡度: n (1+ n ) 1/n (1-1/n ) (或缩小)到的倍数之平 16*50* 120*122*

《地图学》复习试题集解读

《地图学》试题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2. 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绝密地图学试题库

绝密地图学试题库

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 三、问答题 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五、填空题 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编绘成图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5.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1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1.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2.分类: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3.符号化: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的各种图形。 5.资格排队:就是按空间数据的等级高低进行选取。 6.地图概括的实质: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三、问答题 1.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比例尺、数据质量、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图解限制。 2.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视觉分辨能力;印刷与绘制技术;地物和地理环境 3.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图解计算法、等比数列法、区域指标法、回归分析法、开方根规律 5.图形形状简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保持轮廓图形和弯曲形状的基本特征; (2)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相对精确度; (3)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地图学》试题集答案

《地图学》试题集答案 二、名词解释 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3.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4.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5. 磁偏角(δ):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6.子午线收敛角(γ):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7.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8.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 9.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0°-90°)。 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三北方向: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 12.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1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14.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15.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 16.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17.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18.大地经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19.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20.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 21.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22.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23.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24.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25.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d s’(变形椭圆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d s(球面上微小圆半径,已按规定的比例缩小)之比。 26.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μ)与1之差,用表v示长度变形则:v=μ-1 27.面积比: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 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微小圆面积)d F之比。 28.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Vp=p-1 2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30.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31.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32. 圆住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3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34.等角航线:就是指地球表面上与经线交角都相同的曲线,或者说是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35.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

地图学复习重点(1—7章)

地图学复习材料 (1—7章)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基本特征(四大法则) 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 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的类型 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a、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 b、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按其他指标的分类 教材P8页(了解,会举例子) 5、信息时代的地图进展 陈述彭―――“地球功能漂移”学说 内容:到了20世纪末叶,我国的地图信息以海量迅速增长,地图数据库不断扩充,遥感数据也源源供应,促使地图的功能发生变化,“地图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功能逐步推移到信息储存的功能,进化到信息探索功能,移向分析、模拟、设计预测的功能”,地图功能的重点实施时代的漂移。 (结合教材P20页图1-13) 6、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扩展题:简述现代地图的成图方法。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地球体的基本特征 地球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2、理想的水准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变化,处于流体平 衡状态的静止海平面,它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线,即大地水准面。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即地球物理表面。 3、人们瞎想,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 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可以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述的曲面,即地球数学表面。 地球椭球体的参数包括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f=a-b/a)。 4、19世纪以来,各国学者推求了多个参考椭球体参数。我国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1940年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参数,1980年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年IGUU(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椭球体参数,而全球定位系统则采用WGS -84(世界大地坐标系统,G873)椭球体参数。(参考教材P36页表2-1) 5、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6、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7、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选用了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IUGG) 8、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9、我国利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记录,确定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称为“1956国家高程基准”。1988年1月1日国家正式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0、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11、其实,经过投影后并不能保持平面与球面之间在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方面完全不变。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12、地图投影的分类 几何投影: 1)方位投影 2)圆柱投影 3)圆锥投影 13、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适用范围为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 条件: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14、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 条件: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地图学试题(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极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在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其经纬度和直角坐标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 6 接图表(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 7 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 8 编图任务书(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制图综合(采取简明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 GUASS-KRUAGER(高斯-克吕格投影,即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D ) A. I-48-A B. I-52-12 C. I-50-[8] D.J-50-148 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 ) A. 等积投影 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等角投影 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 ) 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 D.等角割圆锥投影 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 C) A. UTM B. Gauss-Kruger C. Lambert D. UPS C. 古德投影 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 A. 定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间隔量表 D.比率量表 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 C) A.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助曲线 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 ) A. 范围法 B.质底法 C. 量底法 D. 定点符号法 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 C) 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 B.卫星影像 C.冲洗出来的照片 D.扫描生成的地图 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D ) A.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关联 B. 节点与弧段的拓扑邻接 C.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包含 D.节点间的拓扑邻接 12.下面哪种数据格式不属于矢量数据格式(C ) A. .CDR B. .DXF C. .PSD D. .AI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3.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4.在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 2. 简述地图投影的分类。 地图投影可分为3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

【高考必考】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汇总

【高考必考】2020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汇总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则是在地图上利用一组等值线显示地理现象的地面和空间的连续分布,及其均匀渐变的现象。 等值线的共同特征特点: ①同线等值; ②同图等距,即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值相等或数值差相等; ③同一图中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陡崖除外); ④等值线一般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⑤等值线越密集,表明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大,越稀疏表明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⑥等值线平直表明该区域与相邻的区域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等值线弯曲表明影响该项地理事物的因素较多。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1.读图名,读出什么事象的等值线图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3.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递变规律、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4.等值线走向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5.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只能相同或相差一个等值距离; 6.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凸低为高、凸高为低”来判别 总结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弯曲方向、疏密程度、延伸方向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数值大小的确定 (1)等值线的数值规则:在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是相同的,除特别注明外,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相等或为零(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值关称为等值距),且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递变规律的 (2)任意两点产数值差的计算(S) 假设n为两点间穿过的等值线条数,d为等值距 A、若两点均在等值线上,两点间的数值差为;两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之差或S=(n-1)d. B、若两点均不在等值线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n+1)d。 说明:若两点不在等值线上,则该点的数值在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之间。两点间数值差的最大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大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小值间的数值差,最小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小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大值间的数值差。即最大值为两点向外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最小值为两点间向内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 C、若一点在等值线上,另一点不在等值经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