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德意日建立法西斯统治,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时间:1939 年9 月1日 标志:1939 年9 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易错微析 二战中波兰失败的原因(拓展点):绥靖政策的结果、德国的闪电战、军事装备落后。 当欧洲二战爆发时,中国早已在进行抗日战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经济危机的打击 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 D.英法等国实行缓靖政策 答案:A 解析:ABCD四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20世纪二十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尖锐。答案A。 例题2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答案B。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1937年7月 B.1938年9月 C.1939年9月 D.1914年12月 2.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英、法对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④经济危机的影响⑤苏德战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4.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 D.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教科书前一课介绍了有关意、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的情况,而本课教材介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由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主要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猖獗一时。教材随后介绍了丘吉尔就任首相后,英国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顶住了德国的压力。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大陆上的第一次大失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下面是为大家啊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慕尼黑阴谋及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史实:德军闪击波兰,德军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及扩大的史实。 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教学方法】 1.探究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21年历史部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时作业17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德国进攻波兰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强调的是(D)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均势政策的实现 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的国力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解析:题干中提供的时间是“德国进攻波兰前”,这一时期英国正在推行绥靖政策。英国推行这一政策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一是为了祸水东引。根据这一分析衡量四个选项,显然D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2.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旧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D) 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张伯伦发生了一些动摇,但根本上仍推行绥靖政策,D项正确,A项叙述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3.英国政治家艾登在其回忆录中写道:“难道我们在1935年就不能下更大的决心来推行制裁?如果我们下定决心,难道就不能撕下墨索里尼的假面具,从而推迟这一场战争?我敢断言,回答是肯定

的。”这说明“我们”(A) A.积极推行绥靖政策 B.使国联未采取任何措施 C.导致了西班牙变成法西斯国家 D.延缓了战争迅速爆发 解析:根据“英国政治家艾登”“1935年”“不能下更大的决心来推行制裁”可知,二战前英法等国对意大利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故A项正确。 4.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D)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德国进攻苏联需要日本密切配合 D.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解析: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为标志,这是双方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故D项正确。 5.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D)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 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 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 解析:绥靖政策于1939年破产,故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不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排除A;B、C与史实不符,排除;不论苏德战争还是太平洋战争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故正确答案为D。 6.英美在二战中与苏联结盟的主要原因在于(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备课时间:11月22日 上课时间: 课标要求: 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通过引导学生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 3、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教学难点: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以及绥靖政策的实质。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教学设计: 一、课前三分钟育人: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一个非常讲究仪表的人。这一年,卫国发生了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经后,急忙往回赶。有人劝他:“现在国中十分危险,回去了很可能遭受灾祸。”子路说:“拿了国家的傣禄,就不能躲避祸难。”进城以后,子路竭力帮助国君平叛,但还是因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于是从容地系好帽带子而死。 二、教学过程: (一)善习: 1、复习面对经济危机的两条道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意大利巩固了法西斯专政。 2、德、意、日形成了一个侵略集团叫什么?有什么严重的影响? (二)善导: 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三)善学: 1、慕尼黑阴谋的时间、国家、内容分别是什么? 2、慕尼黑阴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什么是绥靖政策?它的实质是什么?绥靖政策的顶峰是什么? 4、绥靖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5、归纳出二战全面爆发、扩大、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性事件。 (四)善研: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题, 第3课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总课时:1本节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巴黎和会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及华盛顿体系。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九国公约》等材料,提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分析,提高综合、概括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内部隐含的矛盾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德合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难点:对德合约、《九国公约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 学习过程:【教材研习·循序渐进·目标达成】 自主学习:、 自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战结束,帝国主义要重新瓜分世界, 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地区矛盾尖锐,争夺尤为激烈。 时间: 地点: 操纵者: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重要条约及内容, 注意《凡尔赛和约》内容从领土、海外殖民地、军事、赔款几方面分析。 结果: 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统治的新秩序,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是:;它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交流展示:(合多媒体课件,发现并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回答问题;注意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的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国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材料二:“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1)《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分别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订的? (2)以上两个条约尊重中国的主权了吗?为什么? (3)材料二条约中的“各国”是指哪些国家?材料二的实质是什么? (4)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6月,参加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和约竟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交由日本继承。 材料二:福煦(法国元帅)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回答问题:(注意结合材料,链接基础知识,审清问题,规范答题) (1)材料一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2)你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案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习目标: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4、通过学习,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34页的内容,归纳总结慕尼黑阴谋的原因、实质、内容和影响。 2、阅读教材35-37页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战争爆发和扩大的大事年表。了解大战的爆发和发展过程。(可组内讨论)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2)、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3)、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德军在欧洲大陆为什么能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而未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系统总结: 1、知识点: 德国吞并奥地利,魔爪伸向捷克地。 德国城市慕尼黑,得意英法来开会。 牺牲捷克祸东引,绥靖政策埋祸根。 战火纷飞1939年,纳粹德国侵波兰。 1941六月天,德国向东侵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火烧到太平洋。 2、方法归类:归纳学习战争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五)、巩固训练: 1、有人把“911”恐怖事件称为美国自建国以来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敦的枪声 B、珍珠港事件 C、美国南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习题 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 A.达拉第 B.张伯伦 C.希特勒 D.墨索里尼 2.慕尼黑阴谋的直接受害国是 A.波兰 B.苏联 C.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 3.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B.慕尼黑阴谋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军突袭波兰 C.日军偷袭珍珠港 D.德军突袭苏联 5.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是 A. 列宁 B. 丘吉尔 C. 罗斯福 D. 斯大林 6.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德军突袭苏联 B. 不列颠之战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卢沟桥事变

7.珍珠港事件发生于 A.1939年9月 B.1940年5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8.德军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A.闪电战 B.持久战 C.运动战 D.阵地战 9.阅读材料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演讲 回答: (1)“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2)美国随后采取了什么对策?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10. 回答关于二战初期的有关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于哪一年?标志是什么? (2)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哪里? 11.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其主要目的和实质是什么?产生了哪些恶劣影响?

十年真题汇编: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解析版)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2019.4·浙江高考·2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 A.凡尔赛会议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D.缔结《非战公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张伯伦……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结合所学,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英国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张伯伦换来希特勒在“英德和平宣言”上的签字,故选B项;参与讨论凡尔赛和约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排除A项;1939年由于英法对徳绥靖,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并未取得实质进展,排除C项;《非战公约》是法国为得到自身安全保障于1928年推动制定的,且张伯伦1937才上台担任英国首相,排除D项。 2.(2019.4·浙江高考·2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11月……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结合所学,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故①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故②错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故③错误;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3.(2019.4·浙江高考·24)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右侧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精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精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精选教案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希特勒用鲜血染红了地球,世界各地的人民如果要想捍卫自己的家园,此时此刻必须怎么做?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精选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把绥靖政策推上顶峰的事件-慕尼黑会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二战中重要的战役。 2、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积极参与、努力进取,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认识到法西斯的独裁统治的反人民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战的战争性质、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 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影视资料《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教师提问)这段资料介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

么影响? (导入新课)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 活动一: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探讨: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前欧洲、亚洲的形势。 活动二:学生进行讨论 ①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接着又提出苏台德区与德国合并,捷政府拒绝了合并要求。希特勒便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进行战争威胁,而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捷、英、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 ②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并签订了协定,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呢?他们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怎样决定了捷克的命运? ③英、法与捷本无利害关系,况且法还是捷的同盟国,那么,它们为什么与德、意一起策划慕尼黑阴谋,支持德占捷呢? ④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与学生达成共识。 教师概述:吞并捷克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大增,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侵略的野心更加狂妄,但希特勒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力量不足,必须避免两线作战,鉴于苏联的强大,他打算先打败英法的盟国和中立国,打垮英、法,再进攻苏联。所以,在吞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北 欧和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国家,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 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 能力: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方法。概括 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 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 爆发,英、法尝尽苦果。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 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让学生充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 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在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 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影视资料《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这段资料介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一、自主学习 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之前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希特勒上台后吞并的第一个国家 是哪个? 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就是向哪一条约的挑战啊?也是对当时存在的被英法 所控制的所谓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一机构的挑战啊? 师: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各国政府态度如何呢?咱们一起来读一 下下面的材料:(展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首相A.N.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 国的援助。美国驻法大使W.C.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 洲地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不久,英、法、美等国 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苏联强 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 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 师:英国、法国、美国这些主要帝国主义强国对侵略采取了什么态度啊? 希特勒一看,嘿!我一再挑战《凡尔塞和约》,挑战英国、法国控制的国联的 权威,这帮人竟然没有动静,我的侵略有门啊,于是胆子更大了!之后他又于1938年9月将目光对准了哪一国家的哪一地区啊? 师:捷克斯洛伐克是英国和法国的盟国,但是希特勒对捷克再次提出了侵略要求,要占领苏台德地区!如果你们是捷克人你们会怎么办? 师:捷克当时也作好了迎战的准备,可是我们再看作为当时捷克盟国的英国 和法国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怎么做的? 师:示图片《慕尼黑会议》,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哀叹:我们被可耻的出卖了!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慕尼黑阴谋”!在整个慕尼黑阴谋当中我们可以 看出来英国和法国已经从纵容侵略的行径中不断发展,并且成了法西斯侵略的 帮凶了!从那以后慕尼黑阴谋就成了帝国主义大国纵容侵略,出卖他国奸行的 代名词!而我们也把这种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英国、法国伙同侵略者肢解自己的盟友,这在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们 说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什么啊?

【同步练习】《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冀教)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同步练习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 1.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拿更多的战利品。”“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战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上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 A.维护和平 B.加强合作 C.挑起战争 D.战后分赃 2.巴黎和会是一场打着“和平”旗号的分赃盛宴,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取消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支付大量赔款给战胜国 3.巴黎和会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却拒绝了中国人民收回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同为战胜国,中法两国不同的命运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弱国无外交 B.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中国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D.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会议 4.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三国协约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三国同盟

5.凡尔赛体系建立后,遭到最严重削弱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6.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 .美国和日本 B .英国和德国 C .德国和法国 D .美国和德国 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 ) ①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 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两次会议都无视中国的地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观察漫画《争吵与签约》 请回答: (1)漫画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哪次会议上的争吵?在会议上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三个国家? (2)会议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你怎样看待这个条约? (3)在这次会议上美国的目的是否达到?为此美国又做了什么? (4)这次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实质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题及答案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填空题: 1.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张,在吞并(国)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 2. 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3.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因此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慕尼黑阴谋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 4. 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发动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40年四、五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国在内的西欧和许多国家,国也遭到轰炸。在此期间,(国)也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6.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的企图没能得逞。 7. 年12月7日凌晨,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重创美

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选择题: 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 A.达拉第 B.张伯伦 .希特勒 D.墨索里尼 2.慕尼黑阴谋的直接受害国是() A.波兰 B.苏联 .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 3.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B.慕尼黑阴谋 .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 慕尼黑阴谋 B. 德军突袭波兰 . 日军偷袭珍珠港 D. 德军突袭苏联 5.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是() A . 列宁 B. 丘吉尔 . 罗斯福 D. 斯大林 6.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德军突袭苏联 B. 不列颠之战 .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卢沟桥事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等知识内容。 2、过程与方法:第一,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提炼信息的能力。第二,通过补充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认识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创设历史情景,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查找、整理、筛选、运用各种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英法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养虎为患,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让学生体会到对待邪恶势力必须要与之斗争,不能妥协退让,不然就是助纣为虐。第二,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第三,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有认同感,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认清绥靖政策的实质及恶劣影响。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难点:一是对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的理解。二是如何综合分析苏德战争苏军有效地遏止德军的原因。英美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政策转变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如讲清绥靖政策的概念时适用于此法。 2、以问题为中心,分析讨论法。通过“激疑、“设疑”、引导并组织学生开放式讨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敢于创新为目的,以学科综合来体现教学民主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原则。 3、情境创设法。用相关教学内容的音乐,历史画面,地图等营造逼真的历史氛围,由形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德军突袭苏联莫斯科战役日军偷袭珍珠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判断战争性质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慕尼黑阴谋,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 ③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以及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对德、日法西斯军队发动的一系列突袭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和综合能力。 ⑤通过识读《“二战”中德亚太战场》等插图,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史能力和历史时空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慕尼黑阴谋、德军突袭波兰、德国进攻苏联、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等基本史实,深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必然性的认识,理解“二战”从爆发到进一步扩大的过程,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收集“二战”资料、评价慕尼黑阴谋、开小组讨论、观看历史影视片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正确提取有效信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信息和学习心得,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③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一些启发性、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师生双方共同探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通过讲解方法、点拨思路、完善评价方式,将学生引入自主探索、情趣盎然的学习境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绥靖政策登峰造极的表现,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弱小国家以达到祸水东引目的的一次交易。英、法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的不断扩大最终促成了世界发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的全面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难点:慕尼黑阴谋和绥靖政策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侵略性德军事政治集团。法西斯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后,法西斯国家为了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肆意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演示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双重劫难。但是人类终于依靠自身的理智和力量,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置于次要地位,以伟大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面合作与战略协同,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和平,也赢得了进步,它带来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的、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代之而起的是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战胜国建立并为其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结构。 ①茨坦会议现场 ②军偷袭珍珠港

③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条英机在认罪书上签字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的武装进攻,使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欧洲。在欧洲国家分裂为以英法为首的同盟国和德意组成的轴心国两个集团并进行作战的同时,战前以欧洲列强均势为主导的、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便随之彻底崩溃。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国际政治的分野也日渐清晰,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了两个相互敌对作战的阵线。发动并继续进行侵略战争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虽然于1940年9月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但它们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关系,也未能协调军事行动。当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时,日本却决定南进,并于同年12月7日以偷袭珍珠港这一爆炸性事件对美国开战。法西斯国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迫使苏联和美国正式参战,使这场原本主要由中国和英国坚持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真正的全球阶段,美、英、苏、中四大国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二战中后期,在各个战场已经处于战略反攻的形势下,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举行了一系列公开的和秘密的首脑会议和会晤(主要包括1943年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944年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签订了一系列公开的或秘密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宣言、公告、声明、决议、协议等,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又通过与一些战败国签订和约的形式,进一步补充了这种安排。这些国际文件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习题

第3课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战胜国宰割德国并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秩序的地点是 A.巴黎 B.华盛顿 C.伦敦 D.柏林 2.下列国家没有操纵巴黎和会的是 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日本⑤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⑤ 3.对德国领土、军事、经济、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严惩的是 A.《五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国际联盟盟约》 4.下列关于巴黎和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会议 B.对德国作出了苛刻的处罚 C.中国代表提出“归还山东权益”等正当要求被采纳 D.《凡尔赛和约》将战争罪责全部推到德国及其盟国身上 5.发起华盛顿会议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意大利 6.下列对华盛顿会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抑制了日本的扩张气焰 B.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D.解决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7.《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意图的是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委任统治” C.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 D.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8.弱国无外交。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规律的是 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委任统治” B.巴黎和会上,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归还山东权益”等正当要求 C.华盛顿会议上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落空 D.《九国公约》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9.下列国际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②《国际联盟盟约》 ③《九国公约》④《五国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10.《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这说明一战后 A.中国的主权得到了保护 B.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 C.中国又回到被列强共同瓜分、统治的局面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开始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 11.材料一在对德国的领土处理上,英国在美国支持下坚决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和兼并萨尔矿区的计划,迫使法国妥协。在战争赔款方面,英、美又联合反对法国的巨额赔款方案,双方最终因无法确定具体赔款数额而把该问题交由一个由克里孟梭主持的专门委员会去讨论。在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方面,法国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最后各方不得不做出让步,问题才算解决。在对待德国殖民地问题上,英、日主张直接兼并,美国则坚持以托管或“委任统治”的方式解决,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期间,美、英、日、法、意还签订了《五国公约》,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为5:5:3:1.75:1.75。 (1)材料一中列强对德国的处置态度为什么有较大的不同?列强争吵的最终结果怎样?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一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什么?该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的?据此谈谈你对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新秩序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习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A.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2.德国进攻波兰前,英国首相张伯伦一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国比作为一个主权国更有利于英国”的主要依据是() A.波兰被占领有利于德国进一步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保持主权独立会打破欧洲的均势 D.帮助波兰会削弱英国实力 3.美国总统曾发表了“国耻日”的演说。这里所说的“国耻日”应该是() A.来客星顿的枪声 B.经济危机的爆发 C.珍珠港事件 D.朝鲜战争的失败 4.二战爆发前,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是() ①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攻苏④以守为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顶峰是() A.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采取纵容政策 B.慕尼黑阴谋 C.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D.英法坐视波兰被德国灭亡 二、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希特勒的译员施密特的回忆:“我不只一次地听到希特勒说过: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也进军莱茵

区,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可利用的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材料二希特勒又说:“英国是我们的敌人,和英国人冲突,将是生死存亡的战争。我在慕尼黑领教过的人物都是不能打一场世界大战的人物,在最近几年,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 材料三引自一位德国将领在战后纽伦堡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到1939年,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抵抗这些国家的合力攻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被击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经过波兰时,在西线与23个德军师对峙的将近110个师的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1)材料一中希特勒进军莱茵区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紧张? (2)希特勒是怎样实施“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战略的? (3)材料二中所说的德国和英国的冲突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冲突? (4)材料三中所言“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专题文章 回看历史昭示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徐蓝《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3日 15 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已经远去。今天,当我们站在21世纪回首这场大战的时候,仍然深深感到,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相当深远。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的、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代之而起的是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战胜国建立并为其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结构。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的武装进攻,使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欧洲。在欧洲国家分裂为以英法为首的同盟国和德意组成的轴心国两个集团并进行作战的同时,战前以欧洲列强均势为主导的、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旧的国际秩序结构便随之彻底崩溃。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国际政治的分野也日渐清晰,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了两个相互敌对作战的阵线。发动并继续进行侵略战争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虽然于1940年9月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但它们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同盟关系,也未能协调军事行动。当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时,日本却决定南进,并于同年12月7日

以偷袭珍珠港这一爆炸性事件对美国开战。法西斯国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迫使苏联和美国正式参战,使这场原本主要由中国和英国坚持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真正的全球阶段,美、英、苏、中四大国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二战中后期,在各个战场已经处于战略反攻的形势下,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举行了一系列公开的和秘密的首脑会议和会晤(主要包括1943年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944年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签订了一系列公开的或秘密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宣言、公告、声明、决议、协议等,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又通过与一些战败国签订和约的形式,进一步补充了这种安排。这些国际文件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战后的国际秩序,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第一,从组织、思想、社会等各方面消灭德国纳粹暴政和日本军国主义,防止其死灰复燃。从1945年至1948年,反法西斯同盟国分别在德国和日本设立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战犯和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分别有12人和7人被判绞刑。中国政府在南京、上海、北平(北京)、台北等地,盟国在马尼拉、新加坡等地也设立军事法庭,对日本乙级和丙级战犯进行审判。与此同时,美、英、法、苏在德国的各自占领区均实行了“非纳粹化”或“根除法西斯残余”行动,整肃法西斯主义并进行民主政权建设和思想教育。在日本,美国盟军总部主导了清除军国主义的民主化改革,制定了保证日本和平发展的1947年《日本国宪法》,即“和平宪法”。但由于冷战的发生,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并不彻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