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24讲数字谜

(word完整版)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24讲数字谜
(word完整版)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24讲数字谜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24讲数字谜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3、用同一种图形表示同一个数字,要使算式成立,各图形应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4、下面算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问:A和E各代表什么数字?

5、在□内分别填上数字1-9,使等式成立,数字不能重复使用。

6、将数字0-9填到○内,组成等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7、算式中所有方框中的数字总和是多少?□□□

+□□□

1 9 9 3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9、下面式子中的“庆祝申奥成功”分别代表哪些数字?

庆祝申奥成功

×申

申奥成功庆祝

10、下面式子中,每个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你能说出它们各代表哪个数字吗?

少年儿童的心灵美

×美

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

三年级数字谜加减法,乘除法

数字谜思维训练 一、加减竖式数字谜 例 1 在下面算式的空格中,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1)□4 □(2) □□4 +□8 + 1 □ □□ 1 5 □□□ 3 (3)□0 □6 (4) 1 □5 □ -7 □4 □-□□9 □6 7 8 6 7 例 2 下面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这些汉字各代表哪些数字? (1) 成都(2) 助 成都市助人 +爱成都市助人为 1 9 9 9 +助人为乐 19 9 3 例3 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各代表哪些数字? 节童儿际国一六祝庆 +8 6 4 1 9 7 5 3 2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二、乘法竖式数字谜 例4 在下面算式的空格中,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1)□□ 8 (2)□□ 9 ×□×□ 79 2 1 □ 5 2 (3)4 3 7 □(4) □□4 ×□×□ □□□0 0 5 2 □2 例5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各代表哪些数字? 1数学俱乐部 ×3 数学俱乐部1 三、练习题 1、在下面的空格中,各填入一个适当的数字,使式子成立. (1) □8 □(2) □1 +□6 □ 3 +□9 □ □□1 2 8 □□9 □ (3) □□4 (4)□0 0 1 -□□-20 □7 9 □9 □

(5)□□8(6) □ □ 9 ×□ × □ 31□2 1 8 3 2 2、下面的式子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式中的字母ABCD各代表哪些数字? A B C D ×9 D C B A 3、在下面的式子里,6个小纸片各盖住了一个数字,问:被盖住的6个数字总和是多少? □□□ +□□□ 1 9 9 1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24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 本教程共30讲 第24讲和倍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 和倍应用题的基本“数学格式”是: 已知大、小二数的“和”,又知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求大、小二数各是多少。 上面的问题中有“和”,有“倍数”,所以叫做和倍应用题。为了清楚地表示和倍问题中大、小二数的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如下: 从线段图知,“和”是小数的(倍数+1)倍,所以, 小数=和÷(倍数+1)。 上式称为和倍公式。由此得到 大数=和-小数, 或大数=小数×倍数。 例如,大、小二数的和是265,大数是小数的4倍,则 小数=265÷(4+1)=53, 大数=265-53=212或53×4=212。 例1甲、乙两仓库共存粮264吨,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存粮的10倍。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分析:把甲仓库存粮数看成“大数”,乙仓库存粮数看成“小数”,此例则是典型的和倍应用题。根据和倍公式即可求解。

解:乙仓库存粮 264÷(10+1)=24(吨),甲仓库存粮 264-24=240(吨), 或 24×10=240(吨)。 答:乙仓库存粮24吨,甲仓库存粮240吨。 例2甲、乙两辆汽车在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甲、乙两辆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分析: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所以“1倍”数是乙车的速度。现只需知道甲、乙汽车的速度和,就可用“和倍公式”了。由题意知两辆车 2时共行 360千米,故1时共行 360÷2=180(千米),这就是两辆车的速度和。 解:乙车的速度为 (360÷2)÷(2+1)= 60(千米/时), 甲车的速度为 60×2=20(千米/时),或180-60=120(千米/时)。 答:甲车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时行60千米。 从上面两道例题看出,用“和倍公式”的关键是确定“1倍”数(即小数)是谁,“和”是谁。例1、例2的“1倍”数与“和”极为明显,其中例2中虽未直接给出“和”,但也很容易求出。下面我们讲几个“1倍”数不太明显的例子。 例3甲队有45人,乙队有75人。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 分析:容易求得“二数之和”为 45+75=120(人)。如果从“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推出“1倍”数(即小数)是“甲队人数”那就错了,从75不是45的3倍也知是错的。这个“1倍”数是谁?根据题意,应是调动后甲队的剩余人数。倍数关系也是调动后的人数关系,即“调入人后的乙队人数”是“调走人后甲队剩余的人数”的3倍。由此画出线段图如下:

六年级奥赛起跑线(供参考)

第1讲抽屉原理(一) 例1六年级有31名学生是在9月份出生的,那么其中至少有2名学生的生日是在同一天。为什么? 例2在长度为2米的线段上任意点11个点,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厘米。为什么? 例3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例4(1)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任取52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为102; (2)从1到100的所有奇数中,任取27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等于102。请说明理由。 例5 下面画出了3行9列共27个小方格,将每一个小方格涂上红色或蓝色。 思考与练习 1、数学兴趣小组有38人,老师至少拿多少本书,随意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1名学生能拿到2本书? 2、某小学学生的年龄最大的为13岁,最小的为6岁,至少需要从中挑选多少名同学,就一定能使挑出的同学中有两位同学岁数相同? 3、在100米的路段上植树,至少要植多少棵树,才能保证至少有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小于10米? 4、任意取多少个自然数,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7的倍数? 5、从1到50的自然数中,任取27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等于52。这是为什么? 6、从1,2,3,4,…,10这10个数中,任意取多少个数,可以保证在这些数中一定能找到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7、从1,2,3,4,…,12这12个数中,任意取出7个数,其中差等于6的数至少有多少对? 8、有红笔、蓝笔、黄笔、绿笔各两枝,让一位小朋友任意抓两枝,这位小朋友至少抓多少次才能确保他至少有两次抓到的笔的种类完全相同(每抓一次后又放回,再抓另一次)? 9、学校买来历史、文艺、科普三种图书各若干本,每名同学从中任意借两本。那么,至少多少名同学中一定有两人所借图书的种类相同? 10、将一大筐苹果和梨子,分成若干堆。如果要确保找到这样两堆,其中梨子的总数和苹果的总数都是偶数,那么,至少要把这些苹果和梨分成多少堆? 第2讲抽屉原理(二) 例1今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有181人。这些新生中,至少有多少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例2 有红、黄、蓝三种不同的玩具各若干个,每名同学从中任意拿2个。至少多少名同学中一定有两名所拿的玩具种类相同? 例3 布袋里有4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种颜色的球至少2个,每次任意摸出2个,然后再放回去。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多少次?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整理)

小学三年级奥数练习题 练习1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个。 2、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厘米,绳子长()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只。 9、┖┴┴┴┴┴┴┴┴┴┚图中共有()条线段。 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练习2 1、小牛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优优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3 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 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6、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三年级奥数第2次课:横式数字谜(一)(教师版)

【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的朋友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讲并且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学业的成功重在于考点的不断过滤,相信我赠予你们的是你们学业成功的过滤器。谢谢使用!!!】 横式数字谜(一) 一、考点、热点回顾 1、数字谜题目:在一个数学式子(横式或竖式)中擦去部分数字,或用字母、文字来代替部分数字的不完整的算式或竖式。解数字谜题就是求出这些被擦去的数或用字母、文字代替的数的数值。 2、解横式数字谜,首先要熟知下面的运算规则: (1)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2)被减数-减数=差; (3)被乘数×乘数=积; (4)被除数÷除数=商。 3、数字运算和拆分 4、解数字谜问题既能增强数字运用能力,又能加深对运算的理解,还是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典型例题 例1、求算式324+□=528中□所代表的数。 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知, □=582-324=258。 例2、求横式中字母A,B所代表的数字。 (1)12-B=5 (2)A-1=3。 显然个位数相减时必须借位,知,B=12-5=7;知,A=3+1=4 例3、数字运算和拆分 (1)8用加法拆分(2)24用乘法拆分 8=0+8=1+7=2+6=3+5=4+4; 24=1×24=2×12=3×8=4×6(两个数之积) =1×2×12=2×2×6=…(三个数之积) =1×2×2×6=2×2×2×3=…(四个数之积) 例4、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 (3)3×△=54; (4)☆÷3=87; (5)56÷*=7。 解:(1)由加法运算规则知,□=13-6-5=2; (2)由减法运算规则知,○=28-(15+7)=6; (3)由乘法运算规则知,△=54÷3=18; (4)由除法运算规则知,☆=87×3=261; (5)由除法运算规则知,*=56÷7=8。 例5、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三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练习题一

三年数奥练习题(一) 1.五六年级小朋友种树,共植786棵,六年级植的棵数是五年级的二倍,六年级植()棵。 2.二数相除,商为8,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和是170,被除数是()。 3.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其中的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为78,去掉的数是()。 4.在一个周长为680米的圆形水池边种柳树,每隔二米种一棵,一共要种()棵柳树。 5.把一根长169厘米的绳子剪成每段长13厘米,应剪()刀。 6.在一个正方形的水池边,插红旗,每个顶点上插一面,每边有15面,一共有()面红旗。 7.小明走到二楼用了二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七楼要()分钟。 8.小明和小亮各拿出同样多的钱一起去买若干支同样价钱的钢笔,已知小明比小亮少买30支钢笔,得到小亮还给的钱是180元。这种笔每支()元。 9.两筐同样重的水果,第一筐卖出31千克,第二筐卖出19千克后,第二筐是第一筐的4倍,则每筐原有水果()千克。 10.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人。 11.小明、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去钓鱼,数一数他们钓的鱼,发现小明钓的鱼是小红钓的3倍,小红钓的鱼比小青少7条,小青钓的鱼比小明少9条,小明钓到()条鱼。 12.三个小朋友都有同样多的苹果,后来小明给小红、小亮几个苹果后,小红比小明多7个苹果,小亮比小红少2个苹果。小明给小红()个苹果,小明给小亮()个苹果。 用心爱心专心 1

13.把99只棋子分放在大小不同的两种盒子里,每个大盒子可装12只,每个小盒子可装5只,这样恰好装完。已知两种盒子的总数大于10,那么大盒子有()个,小盒子有()个。 用心爱心专心 2

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1.乐乐从家出发,先到电影院买电影票走了1650米,又到超市买饮料走了650米,然后又回到电影院看电影,这时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2.学校操场一周长600米,小明沿着操场跑了半罔后,又沿着原路返回到起点,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3.学校、新华书店和乐乐家在同一条直线上。乐乐家离学校有1200米,离新华书店有2千米。学校到新华书店最近多少米最远是多少米? 4.两根木棍放在一起,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 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2厘米,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 5.同学们去参观天文馆,一年级去了150人,二年级去的人数是一年级的3倍,三年级去的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6.建宁小区新建8栋楼房,每栋5个单元,每个单元可住12户。这个小区可以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7.聪聪家离学校有160米,她每天上学往返2次,一个星期(5天)

一共要走多少米? 8.(选做题)相距多少米(已知小林家,学校,大生家在一条直线上)小林从家跑步到学校,每分钟行152米,5分钟到达;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每分钟行248米,也是5分钟到达。你知道,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吗? 9.一桶油连桶重15克,用掉一半后连桶还重8千克,这个油桶重多少千克这桶油净重多少千克? 10. 一家食品店用天平称卖食品,有l克、2克、4克、8克和16克这五个砝码,你能利用这些砝码一次分别称出11克、23克、29克的食品吗用算式表示出来。 11.丽丽、刚刚和强强三人称体重。他们三人一起称,共重71千克;丽丽和刚刚一起称,共重48千克;丽丽和强强一起称,共重44千克。丽丽重多少千克? 12、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l厘米,你能算出画出的每个长方形

横式数字谜(三年级学生)

直线与方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α,且s i n c o s 0αα+=,则,a b 满足( ) A. 1=+b a B. 1=-b a C. 0=+b a D. 0=-b a 2. 过点(1,3)P -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 A. 012=-+y x B. 052=-+y x C. 052=-+y x D. 072=+-y x 3. 已知过点(2,)A m -和(,4)B m 的直线与直线012=-+y x 平行,则m 的值为( )A. 0 B. 8- C. 2 D. 10 4. 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5.点P (-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 A 2 B 21 C 1 D 2 7 6.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1,-2) D (1,2) 7. 直线0202=++=++n y x m y x 和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 D 不能确定 8.已知A (1,2)、B (-1,4)、C (5,2),则ΔABC 的边AB 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 x+5y-15=0 B x=3 C x-y+1=0 D y-3=0 9.若直线l:y=kx-1与直线x+y-1=0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 D.[1,+∞) 10.若方程014)()32(22=+--+-+m y m m x m m 表示一条直线,则实数m 满足 A. 0≠m B. 23-≠m C. 1≠m D. 1≠m ,2 3-≠m ,0≠m 11.将直线y=3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y=3 131+-x B.y=131+-x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否有困难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部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 家! 三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一、填空。(共20分,每小题 2 分) 1.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 之和 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否有困难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部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 助大家! 三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一、填空。(共20 分,每小题 2 分) 1.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之和正好是9,而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 倍,这个两位数是( ) 。 2.一幢七层楼,每层楼梯有16级,小丁从1楼到7 楼,共走( )级。 3.两个数的和是91,小玲在抄题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丢”掉了,结果算出的和 是37,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4.找规律填数。 2,8,5,20,7,28,11,44,( )12。 6.沿图2 中所示的方向,从M 到N 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7.图3 中有( )个正方形。 8.将1~7 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内,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5.一个长方形牧场的三面用篱笆围成,第四条边靠着一面长100 米的墙,包括与墙交界处每隔12 米有一根木桩,那么一个长60 米宽36 米的长方形牧场最少需要木桩( )根。 6.于老师上班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一共花90 分钟;往返都坐车,只需3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 )分钟。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10 分,每小题 2 分) 7.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 8.一个数的11 倍加上115,等于这个数的16 倍,这个数是32。( ) 9.在一条长200 米的小路一旁植树101 棵,不管怎样总有两棵树的距离不超过 2 米。( ) 10.有两根长都是100 厘米的木条,钉成一根长180 厘米的木条,中间钉在一起的重叠部分长是20 厘米。( ) 11.一块豆腐切 3 刀,最多能切成 6 小块。(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 分,每小题 2 分) 12.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1、2、3、4、5 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2,这一排同学有( )人。 A.26 B.27 C.28 13. 500张白纸的厚度为50 毫米,那么( )张白纸的厚度是750 毫米。 A.250 B.1250 C. 750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奥数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奥数题 1. 幼儿园买来一些苹果,昨天吃了一半,今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8个,一共买来多少个苹果? 2.131+132+133+134+135=()×()=() 48+43+44+45+40=()×()=() 10+20+30+40+50+60+70=()×()=() 45+50+55+60+65+70+75+80=()×()=() 42+43+44+45+46=( ) ×( )=( ) □+□+□+□□×□×□=○ 如果○=1,那么□=()() 3.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侧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 4.仔细观察认真填。 如果 200克,那么 =()克 5.我能算出它们的体重。 如果:一头大象+5头牛=10吨 2头大象+5头牛=15吨 1头大象+1条鲸鱼=12吨 那么:1头牛=()吨, 1头大象=()吨, 1条鲸鱼=()吨 她至少需要()分钟干完这些事。 7. 苗苗家住在九楼,每两层楼之间有15级台阶,苗苗从一楼走到家需要上多少级台阶?

8.火柴棒游戏: 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如图:拿掉3根火柴,使它变成3个正方形,怎样拿? 解: 用12根火柴棒,摆成6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请你拿走3根, 还剩下3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解: 9.按要求把1、3、5、7四个数字分别填在□里并写出乘法算式。 (1)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 (2)要使积最小,应该怎样填?□□□×□ 10.猜一猜,填一填。 □□□□0□ × 5 ×□ □ 2 5 □ 0 0 5 11.有一只蜗牛沿15米高的树干往上爬,白天向上爬4米,夜间又往下退3米。蜗牛第几天能爬到树顶? 12.一张长方形的纸,长10厘米,宽5厘米,把两张这样的长方形的纸拼在一起,拼成的新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3.平均每本多少元?

小学三年级奥数--22横式数字谜

小学三年级奥数22横式数字谜 本教程共30讲 第22讲横式数字谜(二) 第2讲我们初步介绍了简单的横式填数问题。这一讲再继续介绍一些此类问题。 例1在下列各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237÷□□=□; (2)368÷□□=□□; (3)14×□□=3□8。 解:(1)将除法变为乘法,可以转化为“在 237=□□×□ 中填入合适的数字”的问题。因为 237=237×1=79×3,所以只有一种填法: (2)问题可以转化为“在368=□□×□□中填入合适的数字”的问题。因为 368=368×1=184×2=92×4 =46×8=23×16, 其中只有368=23×16是两个两位数之积。因而有如下两种填法: (3)由被乘数的个位数是4,积的个位数是8知,乘数的个位数只可能为2或7,再由被乘数的十位数是1,积的百位数是3知,乘数的十位数不能填大于3的数字。所以乘数只可能是12,17,22,27,32或37。经试算,符合题意的填法有两种:

例2在下列各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1)□÷32=7……29; (2)480÷156=□……12; (3)5367÷□=83……55。 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简称带余除法)知: 被除数=不完全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余数=不完全商×除数。 上式说明,(被除数-余数)是不完全商或除数的倍数,并且有 (被除数-余数)÷除数=不完全商, (被除数-余数)÷不完全商=除数。 由此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解法。 解:(1)由7×32+29=253,得到如下填法: (2)由(480-12)÷156=3,得到如下填法: (3)由(5367-55)÷83=64,得到如下填法: 例3在下列各式的□里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1)□5□×23=5□□2; (2)9□□4÷48=□0□。 分析与解:(1)首先,从个位数分析,可知被乘数的个位数只能为4。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23讲--最短路线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23讲--最短路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23讲最短路线 1、如图,在一条河的两边有A、B两个小区。为了便于两个小区的居民往来,准备在河上建一座桥,请问:这座桥建在何处,才能使两个小区的懵懂来往路程最短? A· 河 ·B 2、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不远千里专程前来向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问题:从甲地出发到河边饮马(如图),然后再去乙地,走什么样的路线最短呢?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将军饮马”的问题。小朋友,你来回答这位将军提出的问题好吗 3、 ·乙 甲· 小河 4、右图是一个街区街道的平面图,邮递员从邮局出发,跑遍所有街道投送信件。请你为他安排一条最短的路线,并按图中标出的千米数算出这条路线的长度。(单位:千米) 3 邮局

4、如图是一个街道平面图,王宏要从A处到B处。在不走回头路,不走重复路的条件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请你用在交叉点上标数的方法计算一下。 B 5、从学校到少年宫有4条东西向的马路和3条南北向的马路相通(如图)。李楠从学校出发,步行到少年宫(只许向东或向南行进),最多有多少条不同的行走路线? 北 少年宫 6、如图,从P到Q共有多少条不同的最短路线 7、如图所示是某城市的街道图,若从A走到B(只能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8、如图所示,从甲地到乙地,最近的道路有几条? 9、右图为某城市的街道示意图,C处正在挖下水道不能通国。那么从A到B处最短路线共有多少条? 10、某城市的街道非常整齐,如右图所示。 从西南角A处到东北角B处要求走最近的路, 并且不能通过十字路口C(正在修路),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难题试卷-精选

中心小学三上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小朋友,经过小学里两年多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本领,相信你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一、我会填(每题2分,共26分)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有篮球和排球共80个,篮球比排球多4个,篮球有()个。 3、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只。 4、某学生第一次与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6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68分,他第三次得()分。 5、由0、2、5、8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时=()分 8米=()分米=()厘米 5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 7、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3)3×△=54; (4) 56÷☆= 7 □=(),○=(),△=(),☆=()。 8、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小惠今年6岁,爸爸今年年龄是她的5倍,()年后,爸爸年龄是小惠的3倍。 10、四月份有30天,这个月共( )个星期余( )天。 11、在○里填上“>”“<”或“=” 3时○300分60毫米○6分米6千米○5800米6+7+8+9+0○6×7×8×9×0 12、一节课40 分钟,如果10时40分上课,那么( )时( )

分下课。 13、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加法竖式成立: 二、我会判断(每题1分,共6分)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 2、一个三位数和9相乘,积一定是四位数。() 3、一捆绳子长600米,第一次用去37米,第二次又用去63米,这捆绳子比原来短了500米。() 4、1500是1506的近似数,10000是9995的近似数。() 5、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111。() 6、三千克铁比三千克棉花重。()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小明每天睡9() ①小时②分③秒 2、□÷9=△……○,○最大是() ①9 ②8 ③7 ④10 3、如图:●●○○○◎●●○○○◎……,按这样的顺序下去,第40个珠子是()。 ①●②◎③○④不一定 4、两个锐角可以拼成() ①一个锐角②一个直角③一个钝角④锐角、直角、钝角都有可能 5、2个人同时吹大2个气球需要2分钟,那么,8个人同时吹大8个气球需要() ①2分钟②8分钟③16分钟④64分钟 6、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分钟。 ①10分钟②12分钟③18分钟④9分钟 7、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

最新三年级奥数--竖式数字谜

1.右边竖式中的每个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各代表哪些数字? 少()年()早() 立()志()向() 有()何()惧() 2.右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1~9中不同的数字,当算式成立时, “中国”这两个汉字所代表的两位数最大是________。 3.右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数字。问:这6个方框中的数字的 总和是________。 4.下边是一道题的乘法算式,请问:A、B、C、D、E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5. 右边残 缺算式 中已知 3个4, 那么补全后它的乘积是___________。 6.解算式谜: (下列竖式中的每个汉字、字母各代表不同的数字 ) 巧()解()趣()题()妙()趣()横()生() 7.下面算式均由1,2,……9九个数字组成,请填空使算式成立。

1.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2.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3.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5.右面竖式“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春=()夏=()秋=()冬=()四=()季=()年=()

奥数基础-竖式数字谜(3) 1.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2.右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数字,问这六个方框中的数字的总和是____。 3.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3、(1)“争当小雏鹰”分别代表什么数字?(2)下式中“优”代表什么数字? 争=()当=()小=() 雏=()鹰=()学=() 习=()再=()优=() 4.右面竖式中的每个不同汉字代表0~9中不同的数码, 求出它们使得竖式成立的值。 巧=()解=()数=()字=()谜=()会计做账的 一般基本流程 一、首先是整理整个月内所收到的全部原始凭证: 月末会计从出纳处收取了当月内全部所有的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也可以叫出纳事先代为整

三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期末测试 通用版

三年级奥数期末考试卷 姓名:成绩: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在数学趣味习题中,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充分的思考。() 4、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1。() 5、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植树的棵树与要分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二、数数图形。 1、数出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1)(2) (3) 三、寻找规律填数。 1、1,2,5,10,17,( ),( ) 2、4,7,8,4,6,13,4,5,18,( ),( ),( ) 3、2,3,5,9,17,( ),( ) 四、加减巧算(简便计算)。 398+64 2825-1003 66+57+65+53+60+59+62 321+127+79+73 483+254-183

五、巧添符号(在下面算式中合适的地方添上+或-,使算式成立)。 9 8 7 6 5 4 3 2 1=21 六、算式之谜。 1、在下面算式中的□里填上 2、下面竖式中A,B,C各表示什 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么数字? □□ 9 4 A 8 ×□× B 1 8 3 2 1 C 6 C 七、填数游戏。 1、在右图的小方格内分别填入2~10, 使横行、竖行中的五个数的和相等。 2、在右图中各圆的空缺部分分别填上 1,2,4,6,使每个圆中的四个数的 和都是15。 八、周期问题。 1、有一列数1,4,2,8,5,7,1,4,2,8,5,7,…第58个数是多少?。 2、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12种动物轮流代表每年,如果公元3年是猪年,那么公元2000年是什么年? 3、校门口摆放了一排花盆,其中每两盆菊花之间摆了三盆月季花,共摆了112盆花。如果第一盆花是菊花,那么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4讲 竖式数字谜

第4讲竖式数字谜(二) 本讲只限于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竖式数字谜问题。 掌握好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第2讲的公式(3)(4)及推演出的变形式子)是解乘、除法竖式谜的基础。根据题目结构形式,通过综合观察、分析,找出“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 例1在左下乘法竖式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分析与解:由于积的个位数是5,所以在乘数和被乘数的个位数中,一个是5,另一个是奇数。因为乘积大于被乘数的7倍,所以乘数是大于7的奇数,即只能是9(这是问题的“突破口”),被乘数的个位数是5。 因为7×9<70<8×9,所以,被乘数的百位数字只能是7。至此,求出被乘数是785,乘数是9(见右上式)。 例2在右边乘法竖式的□里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分析与解:由于乘积的数字不全,特别是不知道乘积的个位数,我们只能从最高位入手分析。 乘积的最高两位数是2□,被乘数的最高位是3,由

可以确定乘数的大致范围,乘数只可能是6,7,8,9。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只能逐一进行试算: (1)若乘数为6,则积的个位填2,并向十位进4,此时,乘数6与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字相乘之积的个位数只能是5(因 4+5=9)。这样一来,被乘数的十位上就无数可填了。这说明乘数不能是6。 (2)若乘数为7,则积的个位填9,并向十位进4。与(1)分析相同,为使积的十位是9,被乘数的十位只能填5,从而积的百位填4。得到符合题意的填法如右式。 (3)若乘数为8,则积的个位填6,并向十位进5。为使积的十位是9,被乘数的十位只能填3或8。 当被乘数的十位填3时,得到符合题意的填法如右式。当被乘数的十位填8时,积的最高两位为3,不合题意。 (4)若乘数为9,则积的个位填3,并向十位进6。为使积的十位是9,被乘数的十位只能填7。而此时,积的最高两位是3,不合题意。 综上知,符合题意的填法有上面两种。 除法竖式数字谜问题的解法与乘法情形类似。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题附答案

三年级数学智力题 1、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2、从济南到北京的长途汽车中共有5个车站,从济南到北京需要为这趟长途汽车备()种不同的车票。 3、751+752+753+754+755+756+757的和是( )。 4、有若干个同学排成一列横队,从左到右报数时,小强是第5个,从右到左报数时,小强是第3个,这列横队有()个同学。 5、菜场运来白菜和萝卜共70筐,白菜比萝卜多18筐,那么,运来白菜()筐,萝卜()筐。 6、在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7、有两个数分别是340和150,它们的和比它们的差多()。 8、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那么被除数是()。 9、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10、三年级同学种树8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棵。 11、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个同学。 12、一桶油连桶重9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称还重50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千克的油,空桶重()千克。 1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4级楼梯,小华要到五楼去,共要走()级楼梯。

14、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只书包。买书用去5元8角,买书包用的钱是买书所用钱的5倍。他带去50元钱,还剩()元。 15、想想填填:1、2、3、4;2、3、4、5;3、4、()、6;()、()、()、7 16、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6分,如果要锯成13段,则需要()分。 17、两个整数,和为37,较大个的一个比较小的大11,这两个整数分别是()、()。 18、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19、小红和小强买练习本。小红买了5本,小强买了3本,小强比小红少用了6角钱。每本练习本()角钱。 20、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 )只。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竖式数字谜专项练习(一)

数字谜(一) 数字谜是一种有趣的数学问题.它的特点是给出运算式子,但式中某些数字是用字母或汉字来代表的,要求我们进行恰当的判断和推理,从而确定这些字母或汉字所代表的数字.这一讲我们主要研究加、减法的数字谜。 例1右面算式中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成立? 分析由于是三位数加上三位数,其和为四位数,所以“真”=1.由于十位最多向百位进1,因而百位上的“是”=0,“好”=8或9。 ①若“好”=8,个位上因为8+8=16,所以“啊”=6,十位上,由于6+0+1=7≠ 8,所以“好”≠8。 ②若“好”=9,个位上因为9+9=18,所以“啊”=8,十位上,8+0+1=9,百位上,9+1=10,因而问题得解。 真=1,是=0,好=9,啊=8 例2下面的字母各代表什么数字,算式才能成立?

分析由于四位数加上四位数其和为五位数,所以可确定和的首位数字E=1.又因为个位上D+D=D,所以D=0.此时算式为: 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若百位没有向千位进位,则由千位可确定A=9,由十位可确定C=8,由百位可确定B=4.因此得到问题的一个解: ②若百位向千位进1,则由千位可确定A=8,由十位可确定C=7,百位上不论B 为什么样的整数,B+B和的个位都不可能为7,因此此时不成立。 解: A=9,B=4,C=8,D=0,E=1.

例3在下面的减法算式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 分析由于是五位数减去四位数,差为三位数,所以可确定A=1,B=0,E=9.此时算式为: 分成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若个位没有向十位借1,则由十位可确定F=9,但这与E=9矛盾。 ②若个位向十位借1,则由十位可确定F=8,百位上可确定C=7.这时只剩下2、3、 4、5、6五个数字,由个位可确定出: 所以 D+G=2+4=6或D+G=3+5=8 或D +G=4+6=10 例4 右面的算式中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如果巧+解+数+字+谜=30,那么“巧解数字谜”所代表的五位数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3讲 找规律填数

三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 第3讲找规律填数 1、观察下列各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填空。 (1)100,95,90,85,80( ),70 (2)5,9,13,17,21,( ),( ) (3)2,6,18,54,162,( ),( ) (4)2,3,5,8,12,( ),( ) 2、按一定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2,3,5,9,17,( ),( ) (2)8,16,17,34,35,( ),( ) (3)1,21,4 1,81,161,( ),( ) (4)1,1,1,3,5,9,( ),( ) 3、观察下列各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填空。 (1)2,98,96,2,94,92,( ),( ) (2)1,8,27,64,125,( ),343,( ) (3)1,9,2,8,3,( ),4,6,5,5 (4)0,1,3,4,5,9,7,( ),( ) 4、有一排加法算式:5+2,6+8,7+14,8+20,……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第10个加法算式是怎样的?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5、下面数列的每一项由3个数组成的数组表示,它们依次是:(1、5、9),(2、10、 18),(3、15、27)…第50项的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6、先观察下面各算式,长出规律,然后填数。 (1) 21X9=189

321X9=2889 4321X9=32889 54321X9=( ) 654321X9=( ) (2) 81-9=72 882-9=873 8883-9=8874 88884-9=( ) 888885-9=( ) 7、仔细观察下列每组数,圈出与众不同的数。 (1)2、4、8、16、22、32 (2)5、9、13、18、21、25 8、在下面各题的5个数中,选出与其他4个数不同的数,并把它划掉,再从括号中选一个合适的数替换。 (1)42、20、18、48、24 (21、54、45、10) (2)42、126、168、63、882 (27、210、33、25) 9、在“?”处填出所缺的数。 10、观察下面各题中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填出其中所缺的数。 (1)2 5 6 7 11 8 10 ( ) 18 16 (2)1 2 3 4 2 ( ) 1 3 3 1 4 2 4 3 2 1 1 2 3 7 4 5 6 34 7 8 9 ?

精品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横式数字谜(7)

横式数字谜 在一个数学式子(横式或竖式)中擦去部分数字,或用字母、文字来代替部分数字的不完整的算式或竖式,叫做数字谜题目。解数字谜题就是求出这些被擦去的数或用字母、文字代替的数的数值。 例如,求算式324+□=528中□所代表的数。 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知,□=582-324=258。 又如,求右竖式中字母A,B所代表的数字。显然个位数相减时必须借位,所以,由12-B=5知,B=12-5=7;由A-1=3知,A=3+1=4。 解数字谜问题既能增强数字运用能力,又能加深对运算的理解,还是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这一讲介绍简单的算式(横式)数字谜的解法。 解横式数字谜,首先要熟知下面的运算规则: (1)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2)被减数-减数=差; (3)被乘数×乘数=积; (4)被除数÷除数=商。 由它们推演还可以得到以下运算规则: 由(1),得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其次,要熟悉数字运算和拆分。例如,8可用加法拆分为 8=0+8=1+7=2+6=3+5=4+4; 24可用乘法拆分为 24=1×24=2×12=3×8=4×6(两个数之积) =1×2×12=2×2×6=…(三个数之积) =1×2×2×6=2×2×2×3=…(四个数之积) 例1 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 (3)3×△=54; (4)☆÷3=87; (5)56÷*=7。 解:(1)由加法运算规则知,□=13-6-5=2; (2)由减法运算规则知,○=28-(15+7)=6; (3)由乘法运算规则知,△=54÷3=18; (4)由除法运算规则知,☆=87×3=261; (5)由除法运算规则知,*=56÷7=8。 例2 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48; (2)○+○+6=21-○; (3)5×△-18÷6=12; (4)6×3-45÷☆=13。 解:(1)□表示一个数,根据乘法的意义知, □+□+□=□×3, 故□=48÷3=16。 (2)先把左端(○+○+6)看成一个数,就有 (○+○+6)+○=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