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环保产业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环保产业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xx环保产业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环保产业正日益成为业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中国环保产业被纳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进入了外部发展环境最为良好的黄金期,产业规模也逐渐壮大。与此同时,环保产业发展也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发展本地环保产业,各地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环保产业区域布局和空间格局也初现雏形。

一、xx环保产业区域布局特征

1、已形成“一带一轴”聚集发展的总体格局

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在全国已有所布局,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环保产业“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从各区域环保产业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基础最为良好,是我国环保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宜兴、常州、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为核心的环保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在人力资源、技术开发转化方面优势明显。北京、天津分别为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和国家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山东、辽宁环保产业基础雄厚,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装备和技术方面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此外,珠三角地区的佛山,中西部地区的武汉、西安、重庆,东北地区的哈尔滨等城市纷纷打造自身的环保产业园区,并逐步上升到国家级园区的地位,形成了本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

2、重点发展区域特征

(1)xx区域

环渤海地区在技术开发转化、人力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区域内,北京市是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天津市是北方重要的循环经济城,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再生资源专业化园区;山东省环保产业规模雄厚并不断扩大,在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具备优势,具有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辽宁省正在从单一环保产品向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自然生态保护等领域全面拓展,其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xx:

具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环保科研成果,形成一批先进骨干企业。

xx:

国家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及工业水处理药剂膜产品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xx:

从单一环保产品向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自然生态保护等领域全面拓展。以沈阳、大连为环保聚集地。

xx:

产业规模较小,但在环境监测、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xx:

产业规模雄厚并不断扩大,在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领先,重点在水、大气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2)xx区域

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基础最为良好,是我国环保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其中江苏和浙江环保产业规模分别占据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江苏省环保产品门类齐全,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全国领先,初步形成环保产业集聚区,环保产业主要聚集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盐城等城市,其余城市集聚程度较小。浙江省在除尘器、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填料和工业滤料、垃圾焚烧设备和节能与综合利用设备等领域具有优势,其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杭州、绍兴、温州和台州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的环保设备(产品)产值约为

100亿元,占全省环保设备(产品)产值的80%以上。上海市经济基础较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在污水处理设施、烟气除尘脱硫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设备和垃圾焚烧设备等领域形成了环保强项产品。

xx:

产业规模全国第一,环保产品门类齐全,向高端化产品发展,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全国领先,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区。

xx:

产业规模全国第二,除尘器、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填料和工业滤料、垃圾焚烧设备和节能与综合利用设备等领域具有优势。

xx:

形成了污水处理设施、烟气除尘器脱硫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设备和垃圾焚烧设备等领域环保强项产品。

(3)珠三角区域

珠三角区域重点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环保服务业、环保产品和洁净产品生产。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区域环保服务业两大核心地区,正在建立多个环保专项技术研发中心,成为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地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个城市环保产业产值占珠三角地区90%以上。

珠三角地区环保产业产值占广东省90%左右。广东是环保产业大省,其环保产业年收入总额全国排名第三,其中环保技术服务年收入列全国第二,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年收入列全国第三,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年收入列全国第七。广东环保产业全国领先,仅次于江苏、浙江,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位于全国前列,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

珠三角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佛山4个城市,占珠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年总产值的90%以上。

(4)中部沿江发展轴

该区域重点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安徽建有一批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单位,力争建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基地。湖北不断加大环保投资,重点发展脱硫脱硝、固废处置、水处理设备制造业等领域。湖南拥有我国最大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以环保节能设备、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利用为主导的环保产业。重庆是我国三大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在环保成套装备等领域具有发展优势。

xx:

构筑关中、陕北、陕南三大产业基地,重点培育西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等十大环保园区。

xx:

三大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地之一,重点建设环保成套设备等四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xx:

发挥合肥科技创新城市优势,环保产业发展以合芜蚌地区向周围延伸。

xx:

培育6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2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xx:

以武汉青山(国家)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中心,加大环保投资,重点发展脱硫脱硝、固废处置、水处理设备制造业。

二、xx环保产业重点园区发展情况

1、园区总体布局

自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宜兴环保产业基地)批准以来,国家部委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先后在全国批准了14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分布特征与中国环保产业总体分布特征

类似,基本呈现“一带一轴”的分布格局,即北起大连南至珠三角的环保产业“沿海产业带”,以及东起长三角西至重庆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2、重点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1)xx:

国内环保产业发展龙头

宜兴以环保科技工业园和高塍镇为中心,聚集了1400多家环保企业,占无锡市总量的89%,环保装备的生产规模和实力在全国排名第一。到2012年,宜兴将全面建成国家级环保设备质量检测中心,环保产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宜兴国际环保城设有产品展示交易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检测认证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环保工程设计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生产加工制造服务平台等十大服务平台,旨在打造全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基地,成为环保产业政、产、学、研链接的中枢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区内有17家企业进入环保行业全国百强骨干企业阵营。美国、德国、丹麦、意大利、西班牙、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在环保城聚集。

xxxx环保科技工业园:

国内环保产业发展龙头,已形成以高塍镇和环保科技工业园为主体的环保企业集群;规划到2012年,宜兴市环保产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到20年环保产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为具有较国际影响力的环保产业高地。

(2)xx:

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

北京环保产业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目前有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通州国家环保产业园等园区,形成了集环保技术开发、孵化、产品展示交易、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环保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以及华北地区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规划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正建成“一个园中园、两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服务区”,形成集科研、中试、生产、商贸、技术交易、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一个园中园即仪器仪表园,两个基地指研发基地和中试孵化产业基地,两个中心指科普教育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三个服务区指综合管理服务区、生活休闲区和商务区)。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现占地面积244公顷,定位为固体废物综合资源化处理中心、固体废物处理科研开发教育中心、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示范中心。

xxxx循环经济产业园:

固体废物综合资源化处理中心。

xxxx国家环保产业园:

桑德集团、海斯顿环保设备、保绿再生处理、富鼎环保设备、志峰环保设备。

(3)xx:

环保高新技术聚集地

苏州市以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节能技术与装备、环境治理技术与装备、环保新材料、空气净化技术与装备、环境监测仪器和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等。2010年全市环保产业产值超过700亿元,规模以上环保企业250家以上,形成了以科林环保、新中环保、苏州环境工程等为龙头的环保企业。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国内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环保企业、环保信息交流、环保知识培训、环保产品展示、环保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以低碳与环境技术为核心、以中新生态科技城和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为中心构建环保产业的“一区两园”发展模式。

xx:

一区两园。中新生态科技城:

空气净化、环境处理技术与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等生态环保技术及产品;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

引进环保节能、新能源企业,低碳节能,日光照明,LED等环保节能产品。高新区:

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集环保企业聚集、环保信息交流、环保知识培训、环保产品展示,环保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园区。

(4)xx:

产业链健全化与国际化的环保产业集散中心

上海以“国际化、国家级”为总体目标,以“市场化、服务型”为根本宗旨,以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上海市环保科技工业园等为据点,集聚环保产业领域的政府及行业机构、企业、人才、信息、资本等,形成协同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链。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占地500亩,主要由在低碳领域具有优势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开发、建设和管理;是吸引世界先进节能环保理念、技术、产品,提高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转化促进中心;将发展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节能环保服务业的示范基地。

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着力塑造节能环保产业的展示、交易、集成、服务四大主题功能。区内展示了世界领先的几十种节能技术和工业、交通、民用、建筑方面的节能环保技术;入驻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技术和专利权转让、排污权交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等。园区已发展成为服务长三角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发展的商务区。

(5)xx:

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循环经济城

天津依托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和宝坻节能环保工业区等,引进南京大学光电源材料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再生资源研究所、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中

心等,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课题开展科技研发、加工制造和教育培训,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被先后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重点发展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橡塑加工、废弃机电产品精深加工与再制造等产业;年拆解加工能力达100-150万吨,每年向市场提供铜40万吨、铝15万吨、铁20万吨、橡塑材料20万吨,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

宝坻节能环保工业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脱硫除尘、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设备、稀土节能灯具、工业用高效节电器等,成为京津冀间重要的环保产品制造业基地和航空、医用新材料制造基地。

(6)xx:

中部环保产业发展新秀

武汉正在构建和完善武汉青山(国家)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目前园区主要企业是为武钢生产提供配套和服务;产值千万以上规模的节能环保企业有两家,从事的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材料产业。

17.6亿元、企业数达9-15家;到20年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0-45家,其总产值达

(7)xx:

环保产业集约化和专业化演进发展之都

进入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以来,深圳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园和环保技术研究院,即“一园一院”建设项目,是深圳市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部署。该项目将打造国内第一个环境优美、环保高科技企业云集的环保科技村、污染零排放的低碳示范社区。

环保产业园内将建成环保技术研发中心、环保设备总装中心、环保科技信息中心、环保产品展示中心、环保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六大中心;开展建设低碳社区的评估体系和碳计量研究等;3-5年内,建设成为华南乃至中国的环保产业总部基地、环保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环保技术转化中心、环保项目融资平台。

深圳京能科技环保工业园是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

1.5亿元建设的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它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0平方米,与思达仪表、五洲龙汽车、兴日升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相连。区内主要企业有深圳恒仁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动力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三、xx环保产业空间演变趋势分析

1、区域经济不平衡引导环保产业差异化发展。

环保产业是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已经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上海、重庆、陕西、湖南等诸多省市都在制订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园区,制订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理顺环保产业管理机制。

然而,区域各部分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也造成污染类型的差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布局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发展水平及关注点的不同,也会导致环保产业发展的差异性。例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依托政策、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优势,定位于国际一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带动基地、中国北方地区的“城市矿山”。

西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充分发挥西安科技和装备制造优势,重点发展冶金、炼焦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废气及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设备。

2、环保产业聚集区将自xx逐步扩散。

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未来,环保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西部地区的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等公共环保事业将在国家环保政策和东部相关环保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西安等城

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等,将承接东部地区环保产业尤其是环保制造业的转移,有望成为第一批实现环保产业成功对接的示范城市。

3、环保热点区域走向强强联合,整合创新。

环保产业是在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深入中自发或转产形成的,它虽生长在开放的环境中,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规模小、分散、档次低的格局不利于它的先进技术的攻关、规模效益的形成等,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国各区域环保产业实现强强联合,化解工业化作业空间不足,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例如在长三角地区中,江苏宜兴素有“环保设备之乡”的美称,已初步形成含环保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等综合性系列化的环保工业体系。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全方位、多功能、高起点的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常州国家环保产业园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在投资软、硬件环境方面形成优势。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环保产业加强区域合作,未来,长三角环保企业与园区将在技术、投融资、公共平台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同样,在环渤海区域中,北京将依托技术、人才优势,以北京通州国家环保产业园、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及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为载体,结合天津循环经济和制造业基地等优势,致力于形成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

四、xx环保产业发展策略

1、着重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但是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毋庸置疑。新兴产业的发展亟需资金的支持,各地政府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注重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科学制定有利于环保产业不断发展的投入机制。

可以设立城镇环境设施运营专项基金,解决城镇环境设施运营资金缺乏的瓶颈;完善落实特许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进一步明确投资企业可以用特许经营权进行质押贷款,并协调银行系统落实执行;鼓励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环保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引进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允许符合

条件的环保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建立环保产业投入实施评估机制,适时对投入的效果进行全面回顾和评价,对实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作相应改进,确保环保产业投入机制取得实效。

2、完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养特色环保基地。

不断完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业技术进步。通过企业自主开发和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方式,有重点地突破环保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组建环保技术推广转化中心,完善环保先进技术的推广转化机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研发一批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发展一批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市场占有份额大的主导产品;突出区域培育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巩固和扩大特色产品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地方政府在完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应着力培养特色环保产业基地,以环保产业基地的形式吸引投资,注重环保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创新活力。并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点,发展环保产业园区、形成集散与处理区域中心,以提高本地环保产业的集聚度。

3、鼓励形式多样的国际化发展,以企业合作带动产业发展。

资料

《xx环保产业地图xx

(2011)》,赛迪xx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 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网络广告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个必然产物,网络广告发展也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网络广告就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其发展前景极好。网络广告发展史已经成为了广告主关注的一个基本知识,以致广告界甚至认为互联网络将成为传统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飞象学院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的增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局限于一种或几种符号,手段的传播方式,不仅整合了报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的优势,融文字,声音,图像等与一体,甚至还综合了计算机,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录像机,录音机,打印机等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优点,使之成为有史以来最优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媒体。

随着时代的前进,新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数字媒体将与我们的社会、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媒体研究尤其是网络研究依然会是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企业将招聘大量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为其公司的发展加砖添瓦。飞象学院的院长孙静博认为我国新媒体研究未来发展会随着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新媒体发展将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现今的媒体内容主要以音频、视频、动漫、文字、为主,因为缺乏一致的结构化界面。采用高新技术应用到整个媒体产业链,让新媒体不同的媒体形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在未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国想要在世界经济中有立足之地,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科技是经济的助力,但并非是万能的,只有将科技水平同人们的要求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起到改变未来生活的作用。我们必须参考我国本土国情和消费对象的实际消费水平进行发展科技,这样才能的真正发挥能量。

气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 热带:(南北纬30°之间, T最冷月>15℃)1、热带雨 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 雨 南、北纬10o之 间的低纬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亚洲马来群岛等 地、南美亚马孙河 流域 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 升气流。 2、热带草 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 湿季明显交 替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 非洲中、南部、澳 大利亚北部和东 部、南美巴西等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3、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温,夏 季多雨,冬季 少雨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等地,中 国的海南岛、雷州 半岛,台湾南部。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 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 季风交替控制 4、热带沙 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 雨 南、北回归线~ 30 o大陆内部 和西岸 非洲北部地区、亚 洲阿拉伯半岛和 澳大利亚大沙漠 区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 亚热带南北纬30°~40°间T最冷月>0℃) 1、亚热带 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低温 少雨 南、北纬25o~ 至35o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北 美大陆、南美大陆 和澳大利亚大陆 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地中海 气候 夏季高温少 雨,冬季温和 多雨 南、北纬30o~ 40o之间的大陆 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 北美洲大陆西 岸,非洲大陆和澳 大利亚大陆西南 等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 制下,受热带大陆气团 影响,干旱炎热;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 活动,暖湿多雨 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 T最冷月>0℃)1、温带季 风气候 夏季暖热多 雨,冬季寒冷 干燥 南、北纬35o~ 55o之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 朝鲜半岛和日本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温带大 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 水稀少 南、北纬40o~ 60o之间大陆内 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3、温带海 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四 季湿润,冬雨 较多 南、北纬40o~ 60o大陆西岸及 岛屿 西欧、北美大陆和 南美大陆西海岸 狭长地带、新西兰 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北纬 60°附近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严 寒,暖季短 促,降水少且 集中夏季 南、北纬50o~ 70o之间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部 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寒带(北纬60°~90°T最热月<5℃1、苔原 气候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分布在极地附 近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冰洋沿 岸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 小、受极地气团和冰原 气团控制 2、冰原 气候 全年酷寒分布在极地 南极大陆和格陵 兰内陆地区 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 控制 高山 气候 垂直变化明 显 分布中、低纬度 的高大山地和 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 第斯山等地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xxxx年,新媒体的发展呈现曝喷趋势,内容付费更是开创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业风口。很多传统的广告人活跃在新媒体之上,于是更多的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目标,申请账号,通过写稿发文去提高阅读量和粉丝量,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 然而在时代的大潮之下,新媒体的发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实力雄厚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所以我们来大胆预测一下:xxxx年,新媒体将经历9大趋势! 1、阅读量的剧烈下滑 对于公众号运营者来说,现在很多公众号的阅读量都在持续下降,粉丝增长更是难上加难。在缺乏热点的情况下,一旦标题不够内涵刺激,打开率会跌倒到让你怀疑人生。所以未来公众号的阅读量剧烈下滑早已成为行业的痛点。 2、优质内容的稀缺 对于公共号来说,一个热点能激活数以万计的推送,重点只有极少数对热点的深度分析,其中大多数都是胡乱拼凑的标题党。无用的信息在媒体上到处泛滥,接下来,新媒体“去粗取精”的速度还会加快,原创和优质内容跟不上的新媒体就会成为首先被淘汰的对象。 3、原创内容+运营的价值更凸显

之前说的“加速淘汰期”,不是指公众号不能成功运营,而是需要更多更精准的运营投入。在这个“流通为王”的时代,精耕细作的原创内容离不开运营,所以原创内容+运营的价值才能凸显。 4、音视频的异军突起 中国网民已超过7亿,由于用户数量不再持续高速增长,占有用户时间便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竞争的焦点。音频、视频、直播等内容形式更能让用户沉浸,所以制作精良、有创意的音视频节目会成为爆款图文后吸引流量的最佳手段。 5、多平台、有侧重的投放 内容创业与流量平台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新媒体内容影响着平台的规模与影响力,而平台的分发能力也影响着内容传播的效果。据企鹅智库发布《xxxx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近六成以上的新媒体可以入驻四个以上的流量平台。同时,相较个体而言,多平台有计划有侧重的“智能分发”将成为获取流量和收入的最佳手段。 6、从个体走向矩阵化 现在,新媒体账号的数量越来越多,凭借个人努力迟早会碰到天花板。做得很牛的账号,几乎都由团队实行机构化操作,而且越来越趋于矩阵化! 7、内容营销要拼创意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四、热带沙漠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2、气候特点(特征):终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3、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总体来说,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其特征要从位、数、形三方面来描述,每一个具体特征都隐含着不同的原因,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位置:绝对位置有经纬度、高程;相对位置指“在…地区…方向或与…平行或沿…分布”;②形状看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得总体形状(团块状、条带状);③数量指数值大小、递变规律、变化快慢(梯度)、极值(闭合中心)、面积大小、范围宽窄。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2)点的位置: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什么位置)上分布。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等),反应的规律(哪多哪少)。 (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 提示: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分值决定要点(2分/点) 【例题1】(08天津)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思路:1.疏密(分布不均);2.方 位(沿河流谷地、交通线(公路、 铁路)分布,分布于高原东部) 3.数量(数量少) 【例题2】(08广东卷)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 成因。

【例题3】(2011全国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 特点。(8分) 思路:疏密+数量+极值+方位{总分结构描述(不 均,哪多,哪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 等)} 【例题4】读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2)比较德国和日本城市的等级和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2分) 答案:等级和分布特点: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2分);分布比较均匀(2分)。 日本城市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2分);大中城市多,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毗连构成带状的巨型城市带(2分)中部山地和北部(或北海道)城市少。 原因:德国自然条件较为均一,无高寒、酷热、干燥等恶劣区,适合人类生产活动;(2分)地处欧洲东西、南北陆上交通十字路口;(2分)稠密的河流,通航条件好,联系便利,利于产业活动的形成和发展(2分)。政府注意分散城市职能;中小企业多,也宜分散分布;发达的现代化交通为产业活动均衡布局提供了可能性。(每点2分,任答一点得2分)。日本(中部)多山,平原狭小,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使人类活动趋向沿海;太平洋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有利;主要产业 (工业、服务业)沿海布局,吸引了大量人口;中部山地和北部气候寒冷,对经济活动限制大,城市较少;历史因素。(每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网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网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网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网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网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网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网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展开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路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供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图片的高质化、先网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

xxxx年,新媒体的发展呈现曝喷趋势,内容付费更是开创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业风口。很多传统的广告人活跃在新媒体之上,于是更多的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目标,申请账号,通过写稿发文去提高阅读量和粉丝量,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 然而在时代的大潮之下,新媒体的发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实力雄厚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所以我们来大胆预测一下:xxxx 年,新媒体将经历9大趋势! 1、阅读量的剧烈下滑 对于公众号运营者来说,现在很多公众号的阅读量都在持续下降,粉丝增长更是难上加难。在缺乏热点的情况下,一旦标题不够内涵刺激,打开率会跌倒到让你怀疑人生。所以未来公众号的阅读量剧烈下滑早已成为行业的痛点。 2、优质内容的稀缺 对于公共号来说,一个热点能激活数以万计的推送,重点只有极少数对热点的深度分析,其中大多数都是胡乱拼凑的标题党。无用的信息在媒体上到处泛滥,接下来,新媒体“去粗取精”的速度还会加快,原创和优质内容跟不上的新媒体就会成为首先被淘汰的对象。 3、原创内容+运营的价值更凸显 之前说的“加速淘汰期”,不是指公众号不能成功运营,而是需要更多更精准的运营投入。在这个“流通为王”的时代,精耕细作的原创内容离不开运营,所以原创内容+运营的价值才能凸显。 4、音视频的异军突起 中国网民已超过7亿,由于用户数量不再持续高速增长,占有用户时间便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竞争的焦点。音频、视频、直播等内容形式更能让用户沉浸,所以制作精良、有创意的音视频节目会成为爆款图文后吸引流量的最佳手段。 5、多平台、有侧重的投放 内容创业与流量平台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新媒体内容影响着平台的规模与影响力,而平台的分发能力也影响着内容传播的效果。据企鹅智库发布《xxxx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近六成以上的新媒体可以入驻四个以上的流量平台。同时,相较个体而言,多平台有计划有侧重的“智能分发”将成为获取流量和收入的最佳手段。 6、从个体走向矩阵化 现在,新媒体账号的数量越来越多,凭借个人努力迟早会碰到天花板。做得很牛的账号,几乎都由团队实行机构化操作,而且越来越趋于矩阵化! 7、内容营销要拼创意 广告是大多数新媒体的主要营收方式。随着公共号营销价值的下滑,广告带来的收益增长也逐渐放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垂直细分或具有独创性的公号仍然能获得品牌主的青睐。暴利时代的结束,意味着新媒体内容营销将以更加激烈,垂直、独具创意的展现形式而存在。 8、政策规范增多 政策的收紧可谓是新媒体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在当前的移动端泥沙俱下的内容创作环境下,新媒体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政策的加强会使新媒体越来越趋于规范化。 9、线上线下联动趋势增强 管理学原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媒体也一样,从线下走到线上,再从线上走向线下,也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在未来,线上+线下的联动会越来越强。

1.媒体个性化突出 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受众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2.受众选择性增多 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这就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发布新闻的局限,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不同,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受众有更大的选择,可以自由阅读,可以放大信息。 3.表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储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 可以随时存储内容,查找以前内容和相关内容非常方便。 4.信息发布实时 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新媒体与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24小时在线。 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再轻易受媒体摆布,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 由此可见,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 ①传播状态的区别:

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型,变为新媒体的多点对多点型。 ②主导状态的区别: 由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变为新媒体的受众主导型。 ③受众状态的区别: 由传统媒体的普通大众型,变为新媒体的细分受众型。二、新媒体的优势 1、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即IPTV,是利用有线电视网或者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视频节目服务的新型电视传播媒介。也就是说,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用户使用的时候既可以通过加装IP机顶盒的电视机,也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网络电视的最大优点是: 2、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作为电视节目接收终端的新型电视传播媒介。 手机电视的最大优点是: 它的节目包括电视、广播、网页和游戏,用户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收看,随处收看,随意收看,被称为装在口袋里的电视机,也被称为“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流媒体”,是继家庭电视机和电脑之后的“第三块”影像屏幕。 3、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是可在移动状态中收看的电视,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动户外数字电视传媒。它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传播,用户可以在任何安装了接收装置的巴士、轮渡、轨道交通等

微专题8: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规律揭秘] 判读气候类型的方法 1.根据气候特征判断 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

新媒体的特点、优势及发展趋势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传媒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新媒体产业将引领媒体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媒体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将成为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从内容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这样,原有的以材质、样式、符号系统等物理形态,对媒介所进行的分类和定义,已经不再适用,“媒介”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大大扩展。 据国家广电总局视听新媒体研究所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七类新媒体对传统广电媒体产生影响:一是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二是有线数字电视;三是IPTV,狭义上指的是基于TV终端的;四是网络广播;五是网络电视,六是手机电视;七是楼宇电视。作为新媒体,一般来说有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可以承载原来传统媒体能承载的各种形式,如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另一方面

是与受众具有互动性。它们或者是收视终端与传统的电视机不同(个人电脑或手机),或者是节目传输的载体与传统电视不同(互联网),或者是收看节目的形式与传统的居家收视不同(如移动接收)。从一些地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新媒体正在对我们的媒体环境、文化环境,乃至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着影响。 一、新媒体的特点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具体讲: 1.媒体个性化突出 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受众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2.受众选择性增多 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这就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发布新闻的局限,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不同,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受众有更大的选择,可以自由阅读,可以放大信息。 3.表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

全球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一、十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中有干湿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终年湿润,冬雨较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极地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二、区别气候类型,主要是从气候特点上,即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去区别。 ①如最低月气温都在15℃以上,是热带气候,再根据降水情况,全年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是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气候。但后者降水多于前者,一般在1500mm以上。 ②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的,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还有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夏季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③最冷月气温低于0℃的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这三者降水区别明显。 三、气候类型判断三部曲:(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判断南北半球七月气温最高,在北半球; 七月气温最低,在南半球 (2)判断热量带最冷月均温>15oC----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0-15oC之间---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15--0oC之间---温带气候 最热月气温< 5oC—寒带气候 2、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辨析: (1)热带气候比较表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 不同点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年分干湿两季年分旱雨两季 (2)温带气候比较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相同点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oC 不同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降水均匀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by 张铮 作者:张铮 1、概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 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 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 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熊澄宇,2000)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 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 样一个平台上。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 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MediaLab)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他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 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之缩写)。“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他的一句名言“计算 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传遍了全球。尽管尼氏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 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要想在新世纪全球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差距,甚至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摆在面前的挑战无疑是巨大而严峻的。 当数字化开始影响人类社会的时候,站在潮流前面的著名的IT界巨头、传播界巨头和未来学者纷纷对数字化进行阐述。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国际上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 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中国国内一些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院校从20世纪 末也陆续整合资源,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原新闻系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 交叉的教学、研究新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正式成立网 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并于2002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个重点学科;北京广播学院 于2000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网络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了 新媒体研究中心,在理论研究(包括媒介形态变化研究、网络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与社会 互动研究、人机界面与交互理论研究等)、应用研究(包括新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 传播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电子出版技术、交互媒体设计等)及政策研究(包括我国信 息化进程中政策法规研究、新媒体传播政策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9月成立媒体与设计学院,下属有新闻传播系、数字影视中心、现代传播研究所和艺术、设计类系、研究所、实验室,体现“文理渗透、技术与艺术结合,数字化、国际化、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 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等地。 *南美洲面积最大。 热带雨 林带 热带季风 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 侧,如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亚洲面积最大 热带季 雨林带 热带草原 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 侧。 *非洲的面积最大。 热带草 原带 热带沙漠 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 内部及大陆西岸地区。*非洲北部面积 最大 热带荒 漠带 亚热带季 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 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 等东部沿海地区。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 岸。 *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亚热带 常绿硬 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一年内降水均匀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最大、最典型。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 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亚洲面积最大。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温带大陆性 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 降水少。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0°的亚欧 大陆、美洲大陆的内部。 *亚洲面积最大。 温带草 原带温 带荒漠 带

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称为数据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8045195.html, 新媒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作者:麻毓筠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9期 摘要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依托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辅助。文章主要从新媒体概况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新媒体的特征,并从四个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叙述了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从三个方向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新媒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媒体;通信技术;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9-0015-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新媒体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当下的新闻信息,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一个多角度的新型体验。 1 新媒体概况分析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媒介的出现带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我们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从时间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新媒体主要是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比如广播和报纸相比可以作为新媒体,而电视相对于广播可以作为新媒体,手机和网站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 其次,从传播技术方面来进行区分,即新媒体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利用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作为媒介,向人们传递所需的信息服务。总体来说,新媒体是科技与媒介产品的融合,同时也是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 最后,认为自媒体是一种数字化、互动性强的新型媒体。 2 新媒体的特征分析 2.1 新媒体的全民性特征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已经进入利用电脑、智能手机便可以处理大部分事务的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带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亿,较2016年新增网民1 990万人,手机网络整体应用数量达到7.24亿,较2016年增加2 830万人。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人们交往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们通过手机、电脑能够随时了解到最新的资讯,其中微信朋友圈、微博、头条公众号等成为了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我认为,新媒体是这样一种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与它相对的是传统媒体,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利用的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等。 二、我国新媒体的现状 1.依托的技术成熟完善 众所周知,新媒体是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而这些年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所以说,我国新媒体在技术上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有些领域,比如说通讯,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跟国际的水平都大致相当,甚至有些技术都已经赶超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技术上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是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2.新媒体消费人数增长迅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进步非常快,所以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上网,不管是用宽带,还是用手机,人数都增长得非常快,令人惊奇。据中商情报网的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1年底,我国宽带互联网用户有近5.5亿,手机上网用户有近3.5亿,两者相加可以看出,我国上网人数已达9亿。现在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浏览新闻,查找信息,等等,这说明新媒体已经被人们普遍地接受。 3.传播内容和形式有很大的变化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随着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博客和微博等,都是伴随着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传播形式,这种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及时和有效。 三、多样化 1.手机 如今的手机不只是作为通讯工具,还承担起“第五媒体”的重任。有研究者在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互动进行了探讨,认为手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