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1)任意东西()(2)负势竞上()

1.(1)随意摇曳;(2)指山峰高耸,互相竞争。

2.改写。

三峡》是一幅奇山异水的画卷,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景色独一无二。碧绿的水底清晰可见,游鱼穿梭其间,急湍犹如箭一般,浪花翻腾。两岸高山生长着寒树,竞相向上生长,成千上万的山峰直指云霄。泉水激起石头的清脆声响,好鸟相互呼应,蝉鸣不断,猿啼不止。鸢鸟在空中盘旋,观峰静心,而经纶世务之人则在此窥见自己内心的渴望。交错的树枝遮蔽阳光,时而见日。

3.删除:无

4.改写。

三峡是一道壮美的风景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春夏时节,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秋冬时节,山峰苍劲挺拔,瀑布悬挂在空中,高猿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令人陶醉。无论何时,三峡都值得你的一游。

5.解释:无

6.改写。

这篇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在七百里的河道中,两岸高山峰峦叠嶂,让人惊叹。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

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7.删除:第二段

8.改写。

在三峡这条河道上,两岸高山峰峦叠嶂,成为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而XXX

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9.解释。

1)略无阙处:没有空缺之处。

2)夏水襄陵: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3)不以疾也:即使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

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速度并不快。

4)属引凄异:高猿的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10.改写。

1)除了正午和半夜,其他时间都无法看到太阳和月亮。

2)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水底的鱼儿和石头清晰可见。湍急的水流如箭一般,浪花翻腾。两岸高山生长着寒树,竞相向上生长,成千上万的山峰直指云霄。泉水激起石头的清脆声响,好鸟相互呼应,蝉鸣不断,猿啼不止。鸢鸟在空中盘旋,观峰静心,而经纶世务之人则在此窥见自己内心的渴望。交错的树枝遮蔽阳光,时而见日。

11.A

12.改写。

三峡是一道壮美的风景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连绵的山峰和清澈的湖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无论你是想感受夏季的急流激烈,还是在秋冬之时欣赏山峰的苍劲挺拔,都可以在三峡找到你的乐趣。欢迎来到三峡!(20字)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窥欲忘反反。

改写:即使驾驭风驰电掣,也不会感到速度之快。打算忘记时,反而更加想起来。

2.

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改写:两岸山峦重叠,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只有在中午和半夜才能看到阳光和月亮。

⑵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改写:从富阳到桐庐有一百多里路程,这里的山水奇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3.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XXX《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改写: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XXX,XXX的作者是南朝的XXX。甲文通过描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XXX则通过描写XXX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XXX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略写:对于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我想说: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让我们能够拥有如此伟大的水利工程,祝愿三峡大坝能够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利。

5.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乘奔御风(奔驰)

改写: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

6.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改写: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XXX,倒映着影子。

7.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是: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改写:本文描绘了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动物生态,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夏季水流之急的描写,但不是最能概括的主题。

本题是一篇文言文阅读理解题。首先需要剔除文章中的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通顺易懂。具体答案如下:

山川之美,XXX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XXX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歇表示消散。XXX指山

水诗人XXX。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或XXX:有时XXX急急忙忙地派人传召。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坐快马或XXX也不能加

快速度。

3)哀转久绝:悲伤的声音久久地消失。

4)四时俱备:四季景色都美丽。

从XXX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山川之美,XXX共谈。

两岸猿声啼不住。

XXX在两篇文章中所渲染的气氛分别是:

第一篇文章中,猿鸟乱鸣,营造出一种朝气蓬勃、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二篇文章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猿声一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XX:除了在中午和晚上,其他时

间都看不到月亮。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西下,水中的鱼儿跳跃着。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素湍绿潭,应该注音为“tuán”。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略无阙处:几乎没有缺口的地方。

②良多趣味:很多有趣的景象。

③亻叔而远逝:指游鱼在水中远去的样子。

④斗折蛇行:形容山势曲折蜿蜒。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坐快马或XXX也不能加

快速度。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有很多鱼,游得像是在空中飞翔,没有依托。

甲段中描写XXX之水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斗折蛇行。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沿溯阻绝:顺着XXX上溯,道路受到阻碍。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坐快马或XXX也不能

加快速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在空谷中回荡着悲伤的声音,久久地消失。

简析:本题是一篇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中的意思,解释生词,翻译句子,找出关键句子等。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对文中的情感色彩和描写手法进行分析和归纳。

4.请简述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4分)

主题:描绘长江风景和水势的壮美和神奇。

写作手法:通过诗歌和散文的形式,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表现出长江的雄浑和壮美,以及水势的奔腾和神奇,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的魅力。

5.请简述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第一篇文章是一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舟行情景。诗中通过描写白帝城的高峻、江陵路的遥远和舟行的迅速,以及山影猿声的烘托,生动地表现了长江的水势奔腾和XXX的快意,让读者感受到长江的壮美和神奇。

6.请简述第二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第二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段长达一百里的三峡风景。文章中通过描写水的缥碧、游鱼细石、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则千转

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等景象,生动地表现了三峡的壮美和神奇,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的魅力。

7.请简述第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第三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描绘了黄河在河南省境内的壮丽景象。文章中通过描写黄河的奔腾和波涛、夹岸高山和险峻、黄河壶口飞瀑的壮观,以及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生动地表现了黄河的壮美和神奇,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8.请简述三篇文章所共同表现的主题。(4分)

三篇文章所共同表现的主题是描绘中国大江大河的壮美和神奇。通过生动的描写手法,表现出长江、黄河、三峡的雄浑和壮美,以及水势的奔腾和神奇,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的魅力。

9.请简述三篇文章在描写手法上的异同。(4分)

三篇文章在描写手法上的异同如下:

相同点:都采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描写景物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方面,表现出江河山水的壮美和神奇。

不同点:第一篇文章是一首诗,运用了抒情的手法,通过抒发情感的方式,表现出长江的快意和壮美;第二篇文章是一篇散文,运用了描写的手法,通过描写景物的细节和变化,表现出三峡的壮美和神奇;第三篇文章也是一篇散文,运用了描写的手法,通过描写黄河的景象和文化,表现出黄河的壮美和神奇,以及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3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绝:阻断、隔绝。

②或XXX急宣。或:表示选择的关系,即“或者”。

③不以疾也。疾:快速、迅猛。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XXX:全部、尽。

3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幽静清新,繁茂壮美,有很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XXX、衡、庐,皆无此奇。译文:有人认为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么奇妙。

35.[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中的山是指巫山,其特点是峰峦起伏,高耸入云,特别是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乙文中的山是泰山、华山、衡山、

庐山,其特点是众峰峻秀,各有千姿百态,但议者认为它们都没有巫山神女的奇妙。

36.[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都是对大自然的景色所产生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爱。

37.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绝/多生怪柏。正确的读法是“绝多/生怪柏”,即在“绝”和“多”之间停顿。

3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良多趣味(确实)。正确的解释是“有很多趣味”,其中“良多”表示数量之多。

3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两个“之”都是表示所属关系的连词,连接前面的名词和后面的修饰成分。

40.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本文第二段写的是山的景色,没有涉及到水势。

4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XX。译文:除了在午夜十二点之前,就看不到月亮了。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虽然飞驰迅猛,但不算太快。

八、

27.这句话需要加上标点符号和空格:⑴素⑵怡⑶此。

28.这句话需要加上标点符号和空格:⑴太阳与月亮,⑵即使,⑶轻快敏捷的样子。

29.改写为:在春、冬两个季节,急流雪白,清波回旋,潭水碧绿,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从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般曲折蜿蜒,时隐时现,像蛇一样。

30.改写为:《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速和作者的心情,而《三峡》则用原声带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31.[甲]文中描写了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清澈间接表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

32.改写为: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轻松喜悦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内心的孤寂、凄凉、压抑和忧伤的情感。

九.

33.解释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候断断续续,有时候

快速而连贯,总体来说是完整的。

34.改写为:这个地方水清、树荣、山高、草盛,非常有趣。有些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35.[甲]文段描写了群山的连绵不断、雄奇险拔和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了巫山及其神女峰的高耸、奇特和秀美

的特点。

36.回答热爱或赞美祖国壮丽山川的情感都可以得到2分,只回答其中一方面的内容得到1分。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 阅读)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 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郦道元在《三峡》中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整个三峡长达七百里,两岸山峰重重,没有空隙。山峰高耸,云雾缭绕,只有在中午和午夜才能看到阳光和月亮。夏季时江水涨得很高,沿途阻塞。即使是朝命急传,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乘坐最快的风也无法加快速度。 春冬季节,绿色的江水清澈见底,山峰倒影在水中。山峰上长满了奇怪的柏树,瀑布和泉水从山间飞流而过,景色非常美丽。在晴朗的早晨,山林寒冷,山谷寂静,经常有猴子长时间的啸叫,哀怨的声音回荡在空谷中。当地的渔民唱着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溯:沿着江水往上游走,道路被堵塞。(2)属引凄异属:属于凄凉和奇异的。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除了在中午和午夜,看不到阳光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即 使乘坐最快的风,也无法加快速度。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分)清荣峻茂”让我想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瀑布和泉水从山 间飞流而过,绿色的植被覆盖了整个山谷,山峰高耸入云。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景象,让人感到神奇和壮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郦道元在《三峡》中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整个三峡长达七百里,两岸山峰重重,没有空隙。山峰高耸,云雾缭绕,只有在中午和午夜才能看到阳光和月亮。夏季时江水涨得很高,沿途阻塞。即使是朝命急传,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乘坐最快的风也无法加快速度。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同学们,假期既是休闲、放松的时候,又是学习提高的佳期,善学的学生,总会合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下学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完成。祝大家节日快乐! 1、2004南京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3分)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 B.极、最 C.缺乏 D.穿过 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答:①绝:②发:③而: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甲] [乙] 参考答案: 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3.(3分)B 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10分) [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哀转久绝属引凄异 群响毕绝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至若春和景明风 地利不如人和临溪而渔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一) 【甲】《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 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 《入蜀记》) 【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 山、华山、横山、庐山。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 (1)不以疾也() (2)谒妙用真人祠() 2.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2 分) (二)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 ⑵)属引凄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 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 分)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想到的古诗 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 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三) 【甲】《三峡》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 : “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 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 :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 : “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 有 ! ”甲翁曰:“甚善 ! ”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 : “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 矣。(选自《二翁登泰山》 ,有改动 ) ①第 :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③曩 : 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4 分) (1)略无阙处()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3分)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 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 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 答:①绝:②发:③而: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甲] [乙] 参考答案: 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3.(3分)B 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 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10分) [甲]○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每至晴初霜旦,林 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 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 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 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哀转久绝属引凄异 群响毕绝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三峡》中考题集锦 参考答案

三峡》习题 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10分) ⒒①阳光(0.5分)②飞奔的马(0.5分)⒓B(2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分)0.5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0.5分) 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4.郦道元(有错该题不得分)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溯流而上③快(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7.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8.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中考题汇总练习答案解析(学生版+教师版)diy

《三峡》中考题汇总16篇(学生版) 《三峡》中考题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阙.处(quē)素湍.(tuān)属.引(zhǔ)绝(yǎn) B.沿溯.(sù)曦.月(xī)叠嶂.(zhàng)襄.陵(xiāng) C.悬.泉(xuán)飞漱.(sù)哀转.(zhuàn)蔽.日(bì) D.涿.县(zhuō)略.无(lüè)绿潭.(tán)凄.异(qī) 2.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很)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3.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C.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或.王命急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 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郦道元。 B.用凝练的语言,依次描绘了三峡四季山水的特色,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夸张手法极写夏水之大,流速之快,与李白的“朝辞 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异曲同工。 D.课文最后引用渔歌,使文章描写真切,留有余韵,又是侧面烘托,渲染了悲情色彩。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doc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1 、标注字音。 阙(quē)曦(xī)襄(xiāng)溯(sù)漱(shù)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毫无)或王命急宣(有时)属引凄异(接连不断)良多趣味(实在,的确) 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 、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三峡》是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的著作。 6 、《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清荣峻茂” 。 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 说一说吗? 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 (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 (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杜甫《秋兴八首》:“听猿实下三声泪”;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见曦月(阳光)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快) (快)③良多趣味(实在,的确) ④晴初霜旦 ( 早晨) ⑤略无阙处 (通“缺”,空缺、中断) ⑥重岩叠嶂 ((直立) 像屏障 (一样)的山峰) ⑦沿溯阻绝(溯流而上)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 A、其间千二百里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而往,暮而归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1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或王命急宣()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5)每至晴初霜旦( )(6)略无阙处( ) (7)属引凄异()( 8)沿溯.阻绝() 3.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良多趣味(真,实在) C、林寒涧肃(严肃) D、或王命急宣(或者)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6。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8、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2013-2018 一、 2013安徽 (15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略无阙处阙: (2)沿溯阻绝溯: (3)则素湍绿潭素: (4)属引凄异属 (5)故渔者歌曰故: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2分) 18.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 二、2013厦门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7-10题。(14分) 【甲】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

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④幽居,遂葺⑤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节选自(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仆:作者的谦称。②还觅薜萝:正在准备隐居。③幽岫:幽深的山穴。④重:向往。⑤葺:修建。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的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清荣.峻茂(2)晴初霜旦.(3)蝉鸣鹤唳.(4)岂徒.语哉 8.根据语境,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至晴初/霜旦 B.故渔者歌/曰 C.仆/去月谢病 D.遂葺宇/其上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前人有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你在【甲】文或【乙】文中摘抄出一个能体现山川之美的相对完整的句子,并谈谈其美在何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2013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三峡》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课内阅读 1.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 ①虽乘奔.御风 (2)翻译句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的广度。“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山的高度,从侧表现了三峡峡长山高的特点。 C.文章第①~①段对三峡进行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依次写出了三峡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象。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马飞奔、御风飞行作对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迅疾气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下列对句中重点词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与“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中的“自”的用法相同,都是“在”的意思。 B.“沿溯阻绝”和“绝巘多生怪柏”中的“绝”用法不同,前者是“断”的意思,后者是“极”的意思。 C.“虽乘奔御风”的“奔”是指飞奔的马。 D.“良”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善也,故其本义为“善良”。“良多趣味”中“良”的意思为本义的引申义,可翻译为“甚,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善用夸张,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运用夸张,突出了夏季水流之急。B.选文先总体描绘了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着按特点具体描绘了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C.选文语言精练“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草木,“荣”“茂”写山。 D.选文最后写渔者的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秋的凄冷。5.选文写春冬之水和链接材料写景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从两文中各选出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链接材料】 水楼① 王鲁复 山衔落日溪光动,岸转回风槛②影浮。 座内数声来远鹤,烟中一派辨孤舟。 【注】①水楼:水边或水上的楼阁。①槛:栏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1)任意东西()(2)负势竞上() 1.(1)随意摇曳;(2)指山峰高耸,互相竞争。 2.改写。 三峡》是一幅奇山异水的画卷,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景色独一无二。碧绿的水底清晰可见,游鱼穿梭其间,急湍犹如箭一般,浪花翻腾。两岸高山生长着寒树,竞相向上生长,成千上万的山峰直指云霄。泉水激起石头的清脆声响,好鸟相互呼应,蝉鸣不断,猿啼不止。鸢鸟在空中盘旋,观峰静心,而经纶世务之人则在此窥见自己内心的渴望。交错的树枝遮蔽阳光,时而见日。 3.删除:无 4.改写。 三峡是一道壮美的风景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春夏时节,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秋冬时节,山峰苍劲挺拔,瀑布悬挂在空中,高猿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令人陶醉。无论何时,三峡都值得你的一游。 5.解释:无

6.改写。 这篇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在七百里的河道中,两岸高山峰峦叠嶂,让人惊叹。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 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7.删除:第二段 8.改写。 在三峡这条河道上,两岸高山峰峦叠嶂,成为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而XXX 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9.解释。 1)略无阙处:没有空缺之处。 2)夏水襄陵: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3)不以疾也:即使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 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速度并不快。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三峡》(原卷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经典练习 一.整体把握课文 1.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描绘了三峡()、()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2.说说作者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 答: 二.基础知识积累 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4.读课文《三峡》,体现三峡山河秀丽的句子()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读课文《三峡》,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读课文《三峡》,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读课文《三峡》,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对文章《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三峡》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三峡》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 (3)良.多趣味(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自非/亭午夜分 C.常/有高猿长啸D.其/间千二百里

4.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如土石何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B.①绝.巘多生怪柏①哀转久绝. C.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①自.非亭午夜分 D.①故.渔者歌曰①故.外户而不闭 5.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挚爱之情。 B.《与朱元思书》一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C.三峡景色最具魅力的是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文章先写夏水而后春、冬、秋之水,突出了三峡险恶、令人畏惧的特点。 D.结尾引用民歌,照应前文,突出了三峡秋天山高峡窄的特点,渲染了三映秋天凄清哀伤的气氛,突出凄婉美。 6.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隐天蔽日.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历年全国中考文言文试题一网打尽:《三峡》(12篇)

历年全国中考文言文试题一网打尽:《三峡》(12篇) 1、2004南京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3分)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 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答:①绝:②发:③而: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 ..的一项是( )(3分)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 ..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甲] [乙] 参考答案: 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3.(3分)B 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10分) [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中考语文专题4三峡对比阅读(原卷版)

三峡 (一)(2022·海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duān)B.飞漱.其间(sù) C.饮少辄.醉(zhè)D.觥.筹交错(gōng)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①沿溯阻绝.( ) ②绝. 多生怪柏( ) 绝:A.隔断 B.独一无二 C.极(高) D.气息中止 (2)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②临.溪而渔( ) 临:A.到 B.居高面下 C.将要 D.照着字画模仿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 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3分 三、[XX市]〔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8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XX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的全部内容。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 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溯:___ _____(2)属引凄异属:__ 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_____ 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_____ ___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题(一) 1.表现三峡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 1.表现三峡山峰多的句子 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 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形挺拔险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直接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 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8.描写水清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描写秋景的句子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0.描写深秋凄婉优美的句子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1.描写三峡峡谷之长的句子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文中引用渔者歌的作用 (1)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突出景物凄凉的特点。 (2)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3).从侧面写出渔夫生活的悲惨,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表示人物悲凉,忧伤的心情 13.《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意思相近的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14、用快马疾风写船行之快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1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做铺垫 17、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 峡是两山夹水形成的,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因为水在夏季是最湍急的,才能写出三峡水的特点 18、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影像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水:湍急 春冬之时:清丽奇秀 秋季:清冷寂静,凄凉萧瑟 19、文中2、3、4段分别写三峡夏春冬秋怎样的景色? 夏:水流湍急 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清荣峻茂) 秋:冷清凄凉 20、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10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3分)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 D.穿过 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答:①绝:②发:③而: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9.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甲] [乙] 6.(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7.(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8.(3分)B 9.(2分) [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2004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8分)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