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7.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性学生评价归根结底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育。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环节

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1.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

一般来说,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如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评价时一般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学科学习是实现一般性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学习目标中应该也必然要包含或渗透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内容。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有了评价标准后,还需要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这是在评价的设计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发展性学生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评价资料的有效性是保证达成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作品集、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的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学生的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记录与评价以及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相关的能说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等。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因此,光得出一个客观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改进要点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明确、具体地描述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通过改进以后达到目标时的行为表现。改进计划还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个体化特征的改进要点。

教学评价制度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来集四初中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 1、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导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 4、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以期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达成评价结论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评价结论应是个体化的,应重视通过评价反馈与教师一起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 ⑴知识与技能 ①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②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 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直接对每位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

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探析

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探析 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探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已为人们所熟识,并渐渐地被引入教育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困惑叠出: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的价值无法否定,而其存在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对奖惩性教师评价是抛弃?是扬弃?发展性教师评价如何具体的操作,是否要确定具体的操作模式?其实追究起来矛盾源于对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的理解。就现有的观点来看,无非两种:一种认为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共存但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评价体系是互相融合共生的关系,将两种评价进行整合,利用奖惩机制中积极的激励性因素来拉动教师的发展。笔者认为,由于两种评价体系各具功能,有共性也有差异,应以实践为导向,在强化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来理解和确立二者的关系。一、两种评价体系具有不同的评价理念和特征奖惩性教师评价一般是指一种规定性的、有一定范式的教师评价制度,重点在于发挥评价的甄别、监督功能,通过奖惩的方式为管理者对教师做出聘任、晋级、增薪等决策提供依据。而发展性评价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评价。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两种评价体系本质相同,开展教育评价就是要进行价值判断,但目的各异,显然存在着为奖惩和为改进发展的不同目的。正是因其评价目的的差异,表

现出了不同的特征。1.评价指向不同。奖惩性的教师评价面向过去;发展性教师评价面向未来。传统的教师评价考查教师的工作表现,以此来区分优劣,给出评价结论,显然是面向过去,对以往的状况做出价值判断。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强化教师评价的改进、激励功能。了解教师现实水平和工作表现的,目的是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发现和改进现存的问题,一切都是为了教师未来的发展,可见其评价指向是面向未来。2.评价关系不同。奖惩性的教师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即使对于评价者由于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既定,进行评价不过是根据所得信息考察达成度,同样较为被动。并且评价的对象表面上是教师,但实际考查的是工作表现,整个评价是围绕工作进行的。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平等关系,双方协商开展评价活动,被评教师可以对评价结论解释、质疑,整个过程是对被评教师的培养教育过程,采取以人为本的评价价值取向,开展评价目中有人,对工作的评价只是检定和分析教师发展状况的手段和材料,评价围绕着如何促动教师发展进行。3.评价标准不同。奖惩性的教师评价标准是统一的、预设的。这一标准的制定总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更多地采用他人和外部评价,其实这也是与评价目的相对应的,由于传统评价更注重鉴别优劣,统一的预设标准便于比较,无论由谁来评价,也不论评价对象是谁,采用的都是一个标准,认为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客观评价。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标准是个性化的、动态的,其标准的确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较为适宜,因为如此建立的标准有针对性,符合评价对象的实际。也

2012年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中学2012年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市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据县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变革,改进传统评价制度的局限。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一)成立学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学校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制度、程序、标准、办法等),开展校级培训,推荐和认定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学校评定工作,审核认定评定结果,对评定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等。学校评定委员会对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负全责。 (二)成立班级评定小组: 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组成人员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按规定条件提名推荐,经全班学生对学校所推荐教师进行诚信测试后确定。班级评定小组由5人组成(班主任任组长,两名科任老师,两名学生班干部)。 班级评定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对学生的培训,依据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程序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完成班级评定工作,并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定性描述,对学生的操行确定等级。班级评定小组如在评定中产生分歧,经集体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评定结论。对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委会仲裁。 三、实施评定工作的要求 (一)把握好各项内容的评定标准: 1、学校制定了《评定细则》,各班评定小组要统一按此标准进行评定。 2、班级评定小组不得随意拔高或降低标准,有关“要素”或各“关键表现”能达到基本要求应视作达到C等。达到C等,且在某几个方面特别突出的,如在学校级活动中获奖或受到表彰奖励的,在初中阶段代表学校参加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区级及区级以上中小学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的,或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区级及区级以上其他有关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等,可以评定为“A”等。大部分要求或关键表现达不到基本要求,或在某几个方面有明显缺陷的,可以评定为“D”等。 3、整体把握看主流,既要看结果,也要看态度、发展和过程。既要看全面,也要关注个性特长和潜能。 4、评定对象的表现情况应是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初二、初三的表现。 (二)各项内容的评定重点 1.“道德品质”重点考评学生在法制意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表现。 2.“公民素养”重点考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学习品质。 3.“学习能力”重点考评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习活动等方面的态度、过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实施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实施 刘道圣 摘要: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是一种以教师为本,注重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制度。学校在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中,以专业为引领,同时,积极创设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提供研训一体的实践平台,提供充足的网络资源,帮助教师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的实施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教育功能和反思功能,有利于形成教师主动发展的机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实施策略实践研究 一、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制度的背景 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是一种以教师为本,注重发展教师个体的评价。它立足于在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以目标引领施以评价,促进发展,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教育功能和反思功能。它是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伙伴互动、制度引领,实现自我提升的评价方式。它能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确定个人发展需求(最近发展区),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它能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能促进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 对于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建设是根本。建校之初,薄弱的教师队伍成为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虽然可以以名校之势一时凝聚教师,但是我们都知道深入发展教师才是学校创品牌的关键因素。没有好教师,学校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原创力和可持续力。因此,我们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引进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在引进之前,我们首先对这制度在学校实施的可能性作了论证。现择其要而述之: 1、名校承办的机制,使教师受到了鼓舞和激励,具有内驱可能。对于教师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外部压力可以使他们达到最低标准,要想达到优秀的水平,还是要靠内部动力。 2、作为专业工作者,教师对其本身的专业具有高度的热情。如果为其工作所必需的条件能得到充分满足的话,在他们中就会爆发出极大的创造力,以改进他们的教学、科研活动,提高他们教学、科研的水平。 3、教师如果有目标,获得足够的信息与有用的建议和支持后,会激发主动追求,就有可能达到预期水平。 我们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可以成为现代学校教师专业建设中,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有效制度。因此,我们根据校情,开展了教师发展性评价行动研究。 2010年我校借助县局督导室有关于《学校教学工作发展性的评价研究》课题研究平台,进行了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建设,形成适合我校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发展性评价研究,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建设。 二、学校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确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学校以目标引领,价值凝聚策略,激发老师积极追求,制定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指标。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行动研究的效果与成败,与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密切相关。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是评价教师发展的内容,是教师发展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因此,学校在进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行动研究时,根据学校的实际,以教师发展为本,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就显得格外重要。我校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对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的积极参与程度,重视通过反馈与教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南乐县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唐庄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唐庄初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进而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 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要让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非学业性的评价。如果只采用分数或等级等量化的东西来对它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只有根据它的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采用诸如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结合的原则 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评价教师的教学,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教学成绩,又重视获取成绩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评价促使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建立教师业务发展目标,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体参与、全面评价,使教师自身、领导、同事、学生、家长都参与评价。 2、民主化原则。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贯彻民主化原则,表现在: 一是要破除评价过程的神秘化,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拟定评价程序和评价范围; 二是对评价材料的认定、评价结论、评价报告的拟定等要征求评价对象的意见; 三是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 四是关注评价对象的个性化和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数据、信

息、评价结果等能进行量化处理的,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而对于不能用于量化处理的信息要采取定性表述。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还要注意评价标准与评价结论的导向性,使其成为今后教师工作的努力方向;还要注意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以保证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也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是对教师生命活动的尊重。 四、评价的内容 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一般评价内容和重点评价内容 1、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观念和思想;对教学内容、对象的把握程度;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测试;辅导。 2、学生管理 师生关系;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成长评价及档案建设。 3、社会及兼职工作 与同事的协作关系;职业态度;兼职工作。 4、发展目标 专业技能领域;科研。 五、评价步骤 1、评价者和评价对象

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整合之路(最新)

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整合之路 ——绩效考核基础上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1)绩效工资实施背景 2008年12月12日新华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按照管理以县级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1) 最早实施绩效工资的国家是英国,于1710年在部分地区实施,2000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就颁布了《中小学绩效管理》通告;上世纪2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开始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验,2009年3月10日,在奥巴马重审支持以绩效为基础的教师工资制度,受到两党支持。我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与英美绩效工资出台的原因有相似性:一是市场经济的大背景;(2)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教师工资制度的迫切需要;三是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的需要;四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举措;五是,进行教师激励,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2)实施的现状 绩效工资正式实施已有四年多时间,教师待遇普遍提高,学校之间的待遇差距基本消除,对优质教师的流动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促进了区域内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3)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绩效工资的地区差异给教师带来的不平衡感及挫折感影响了叫胡思的专业发展;二是个学校管理带来的困扰。由于受大锅饭,论资排辈因素影响,学校部分教师竞争一时单薄,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多干少一样,在实施绩效工资以后,老师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引起部分老师不满,不利于学校凝聚力的建设,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对绩效政策的误解,大多数老师认为就是拿我们自己的钱来考核我们,误认为职务津贴,各类奖励,加班费是从自己奖励性工资中挤出来的,把骨干教师和行政人员推到了教师的对立面,甚至部分教师反对学校参加任何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级禁赛、给累评比,这挫伤了老师的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等等。 引起上述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首先是教师的绩效考核的机制还不完善,不能在新形势下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考核未起到激励导向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奖惩性教师评价而忽视了发展性教师评价;三是对绩效考核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教职工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四是缺乏管理与监督,缺乏一套完整的、长效的、动态的考核评价制度。(因为我们没有经验。) (3)教师评价的发展轨迹 从国际趋势看,教师评价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为了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英、日、美等过国都做出了相应的变革,例如英国从过分注重奖惩性教师评价过渡到发展性教师评价,即评价结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与起点,是为了寻求教师新的发展目标,而不把评价结果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美国

学生发展评价机制

发展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进而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康健成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用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康健和知识能力调和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诅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纯正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要让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的严重组成部分。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非学业性的评价。如果只采用分数或等级等量化的东西来对它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只有根据它的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结合的原则 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5、以促价促发展的原则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评价改革的根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重在未来,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的有用手段,要求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发展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去享受胜利的喜悦,鼓励学生从评价中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6、诚信、公正、公开的原则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因此评价要实事求是,要诚信公正,让学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发展的目标和信忣。 三、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主要由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成绩两个方面组成。 其中综合素质由公民道德与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康健,审美与表现五个部分组成;考试成绩申学生小学阶段学科课程过程性成绩和学业水平监测成绩两部分组成。 (二)评价标准:综合素质评价五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为:1、公民道德与素养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可以用作课堂听课的评价标准。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实践 1. 教师管理指标 准备——教师根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制定授课计划。 日常事务——为了保证足够的教学时间,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毕日常事务。 纪律——教师清楚地阐明纪律要求,即鼓励积极的行为,制止消极的行为。 学习气氛——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愉快的,安全的、有序的气氛。 2. 教师教学指标 确定目标——教师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 强调进度——教师强调本节课与上节课、下节课之间的进度关系。 联系经验——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运用提问、实践活动等手段,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解内容——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法讲解教学内容。把握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始终把握既定的教学方向。 演示——教师演示各种技能。 监控——教师通过检查,确定学生是否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 调整——教师根据监控的结果,对教学作出调整。 指导实践——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之下,操练新学的技能。 独立实践——教师要求所有学生不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之下,独立操练新学的技能。 结束——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小结。 (二)教学成果 1. 教师成果指标 授课计划——教师撰写每天的教学计划,确定预期达到的目标。学生档案——教师坚持书面记录学生的进步情况。评等——教师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评等。

2. 学生成绩指标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日常作业、课堂表现和测试成绩,表明自己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为全面推进初中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进而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要让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南乐县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大秘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43522804.html,,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

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四、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

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制度学习资料

果园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 为促进我校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我校将着力构建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评估机制,建立和推行科学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一、评价目的 通过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在师德、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素质和做出的成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评定,我们的目的是: 1、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2、为了学校领导能够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评价原则 为使我校的评价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民主、公正,使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扬长避短、知不足然后进,真正起到了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将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重发展轻奖惩原则 3、全员评价与全面评价原则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5、科学性原则 三、评价周期(一学年) 1、评价周期为一学年时间。 2、为了便于管理,评价周期在每年9月份开始 3、当第一个周期完成后,第二个周期将立即继续启动。 四、评价内容 1、师德师风,权重分10分。 2、德育工作,权重分20分。 3、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权重分50分。 4、教育科研,权重分20分。 五、评价步骤 对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评价分三步: 1、月考评。教师师德师风、德育工作月考评由学校行政和德育处负责,值周教师参与。教师教学常规及业绩、教育科研月考评由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长参与。 2、学期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期考评由教师发展性评价各工作小组负责。 3、学年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年考评由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教导处、德育处及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该项考评的资料、数据等,供领导小组参考评价。 六、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工作小组机构

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制度 为了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为了能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向着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倡有效教学,大力推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二、评价对象 全体在职在岗教师。 三、组织管理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党支部委员为副组长,各处室中层干部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为委员的评价领导组。具体领导、组织教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评价目的和原则 1目的:用新的教育观念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原则;(1)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2)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五、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评价内容: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重点考评价内容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能:是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及实际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及出缺勤情况。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篇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强坝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

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水屯一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 为促进我校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我校将着力构建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评估机制,建立和推行科学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一、评价目的 通过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在师德、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素质和做出的成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评定,我们的目的是: 1、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2、为了学校领导能够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评价原则 为使我校的评价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民主、公正,使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扬长避短、知不足然后进,真正起到了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将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重发展轻奖惩原则 3、全员评价与全面评价原则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5、科学性原则 三、评价周期(一学年) 1、评价周期为一学年时间。 2、为了便于管理,评价周期在每年9月份开始 3、当第一个周期完成后,第二个周期将立即继续启动。 四、评价内容 1、师德师风,权重分10分。 2、德育工作,权重分20分。 3、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权重分50分。 4、教育科研,权重分20分。 五、评价步骤 对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评价分三步: 1、月考评。教师师德师风、德育工作月考评由学校行政和德育处负责,值周教师参与。教师教学常规及业绩、教育科研月考评由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长参与。 2、学期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期考评由教师发展性评价各工作小组负责。 3、学年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年考评由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教导处、德育处及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该项考评的资料、数据等,供领导小组参考评价。 六、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工作小组机构

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随之日益更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角色,以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就要对原有的教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不断充实评价内容,不断完善教师的评价方式,以便更好、更快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 一、评价原则 1、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面向全体教师,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意识、善于共事、终身学习以及个人奋斗目标进行全面的评价。 2、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不仅要求改善少数教师的工作表现,而且要求改善全体教师的工作表现。其目的是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的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要求教师对照《沙河井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经常性地开展自我诊断、自我分析和自我总结,扬长避短,不断朝教学能手、名师发展。 4、民主性原则

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要认真听取周围教师的意见、家长的意见,多比较,多总结,取长补短,加速进步。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既要看教师工作量,如教学课时、课外活动等,又要看教师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对评价的数据、信息、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 二、评价内容 本评价内容,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差异的分层次评价。我校根据教师的年龄情况,把教师分为了三大类型:一是青年型,该类教师是刚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在十年以下的;二是中年型,该类教师是教学时间在10年~25年的教师;三是老年型,该类教师是教龄在25年以上的教师。根据分类的不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要求也不同。 青年型:青年型的教师分为基础型的教师和成长型的教师。基础型的教师指的是刚分配的师范生以及分配三年内的青年教师。这类教师要求尽快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要有一年适应,三年成长,五年成才的目标。通过传、帮、带,让他们熟悉有关的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量缩短“适应期”,早点步入“成长期”。成长型的教师指的是工作10年内的教师。这类教师要求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