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
进化生物学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就是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包括进化的过程、证据、原因、规律、演说以及生物工程进化与地球的关系等。)

三、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

生变异,并且从一种生物类型变为另一种生物类型。

不同点:

他认为地球上现今生存的物种都是曾经生存的物种的后代,溯源于共同的祖先。共同起源是生物进化一元论的观点,而拉马克则是认为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各系统或群体生物并不起源于共同祖先,是典型的生物进化多元论的观点。

遗传是一步适应,也称直接适应,即变异是定向的,“变异=适应”。按照达尔文的看法,适应是两步适应,也称间接适应,第一步是变异

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的选择,即变异是不定项的,“变异≠适应”。

3、拉马克学说是在同灾变论的斗争中创立的,达尔文学说是在同神创论的斗争中创立的。

四、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主张两步适应即变异经过选择的考验才能形成适应。

第二,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畴。第三,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六、谈谈你对进化生物学发展新方向的见解。

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是追究实物或过程因果关系的科学。从生物组织不同层次揭示进化原因,从时间上追溯进化过程。分子古生物学将成为进化生物学发展新方向的热门话题,化石DNA 可直接了解其进化历程,为DNA重复序列、基因结构的起源进化、生物大分子的突变重排及遗传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传递提供线索,沟通古生物形态与DNA分子特异性之间的关系。

自我更新:生物的自我更新是一个具有同化与异化两种作用的新陈代谢过程。

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时出现的有序结构。

二、简述生命的本质。

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其化学组成上有其同一性,在结构上表现了高度的有序性,在功能上具有复杂性。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控和自我突变。所以,生命实际上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身的多分子体系。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断地从环境吸取负熵,用以克服自身还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结构。

分子准种:分子系统也存在着类似物种的系统组合,叫分子准种。内共生起源学说: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质体来源于共生的真细菌,运动器来自共生的螺旋体类的真细菌,它们最早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进细胞内,与宿主进行长期的共生,而逐步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

二、由非细胞形态的化学进化过度到具有细胞形态的生物学进化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是细胞进化的关键环节,为什么?

分隔结构的形成。新形成的多核苷酸基因系统必须个别地分隔开来才能通过选择,实现优化,基因的翻译产物才能接受选择作用,从而实现基因型与表型区分。原始细胞结构满足了这一要求,它是一种能稳定地连续保持其特征的分隔结构,它的分裂过程是其多核甘酸

(基因)系统复制、蛋白质合成和形成新的分隔结构等三者同步的过程。

五、简述真核细胞起源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1)为生物性分化和有性生殖打下基础。

2)推动生物向多细胞化方向发展。

化石:化石就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它们生活的遗迹。

二、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1、生物死亡种群的大小

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3、生物尸体被掩埋的速度

4、掩埋的环境

5、化石的程度和速度

二、怎样理解生物界系统发展的发展规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进步性、阶段性和多样性。

1、生物进化的进步性: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2、生物进化的阶段性:神武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3、生物进化的多样性: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多样性是不断增加的,特别是每次重大灭绝之后生物多样性增加都很迅速。

五、生物界进化发展的因素和动力

我们可以看到桦尺蠖体色的变化、雷鸟的保护色等自然现象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有利的变异得到积累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

进化稳定对策(ESS):是基于最适性理论提出的,用于解释动物的各种行为对策的一种理论。当种群内所有个体均采取某种对策后,若其他对策者不能入侵该种群,在进化上,此种对策则是稳定的,此即ESS概念。

“有产者”原则:是指斗争中资源(食物、领域、配偶)占有者往往处于优势。

一、新功能起源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1、功能的强化:功能的强化按结构水平,分为两种,即细胞与组织的功能强化和器官的动能强化。

2、功能的扩大:功能扩大是指结构功能范围的扩大。

3、功能的更替:功能的更替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改变,原先次要的功能逐渐转化为主要的功能,随着功能更替,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试述通讯信号的起源及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P100)

通讯信号的起源:动物信号起源于某些偶然的动作或者反应,如果这些动物或反应碰巧对其他动物起到了信号传递作用,则经过长期的适

应、固定成为通讯信号。信号虽然起源于偶然的动作或者反应,但在其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加以改进,以提高信号传递信息的效率。

微观进化:是无性繁殖系或种群在遗传组成上的微小差异导致的微小变化。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遗传平衡定律:一个群体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群体中各个体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

遗传漂变:由于群体太小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减甚至丢失的现象。

一、如何理解自然选择在微观进化中的作用(自然选择的意义)

(一)自然选择可理解为随机变异的非随机淘汰与保存,变异提供选择的材料,变异的随机性是选择的前提,选择作用于表型,如果突变不影响表型,不影响适合度,则选择不会发生。

(二)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通过有性生殖的种群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个体如果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可遗传的变异,那么决定这种变异的基因必然在种群里逐渐扩散,逐渐取代原有基因,才能形成新生物类型

二、影响种群基因库变异的因素

影响种群基因库的变异的因素有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

1、突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突变可分为非频发突变和频发突变,前者是指整个群体里不经常发生

的单一突变;后者是指某种突变在一个大群体内频繁地发生。非频发突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不大。因为单一突变的发生是稀有事件,频率非常低,遗传下去的机会相对较少。频发突变是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

2、在选择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变化

⑴适合度和选择系数

①适合度种群中不同基因型具有差异适合度的过程,某一基因型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相比能够存活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一般用W表示。

②选择系数表示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的过程度,是表示相对选择强度的数值,一般用S表示。

⑵选择对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选择引起的种群遗传构成的改变,都能影响提高种群的平均适合度。

3、迁移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迁移导致基因的波动,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这是因为,迁移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土生群体基因频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可能改变迁入地群体该等位基因的频率。

4、遗传漂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由于群体太小引起的基因频率增减甚至丢失的现象称为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由于在有限的群体内取样误差而产生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群体很小时,漂变的效应就很明显。

物种:是进化的单位,又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是指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体现了生物界统一性中的多样性,连续中的不连续性,不稳定中的相对稳定性。

生殖隔离(广义的生殖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彼此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现象。生殖隔离机制是指生物防止杂交的生物学上的特性和机理。

一、量子种形成的条件

种群内一部分个体,因遗传机制、随机因素(如显著的突变、遗传漂变等)而相对快速地获得生殖隔离,形成新种,这就是量子种形成。

二、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自方向发展,使歧化不断加深,直至新种形成。

另一方面,生物学上差异造成的隔离,也是随着物种的形成而获得的。以美洲棉尾兔分布为例,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个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个种,说明在多山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又如蚊子中至少有6个物种之间的隔离属于生态隔离,一些种生活在盐水中,另一些生活在活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静水中。

三、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

1、可遗传的变异是物种形成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改变所造成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物

种的形成提供原材料。

2、选择影响物种形成的方向

随机突变无方向性,大多数为中性或近中性突变,部分对生物体有害,极少数有利。这些突变以隐性杂合状态存在于自然群体中,当环境条件,包括无机的和生物的改变时,某些基因型会体现出某种优势,从而发生方向性选择。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只要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方向发展,直至新种形成。

五、简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1、物种形成是生物对不同生存环境适应的结果。

生物的不连续性使生物对环境的异质性的适应对策,物种的形成不但表示生物类型的增加,而且它还为新的生物类型提供新的进化起点。

2、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保证了生物类型的稳定性。

物种的存在使生物既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又使进化不致停止,成为进化的基本途径。

3、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物种具有可变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这只是相对的,一个物种不能永远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当环境变化的速度超出了旧物种的适应能力,旧种的灭绝就会发生,这时新的环境有待新的物种去占领。

4、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转移和转换的环节,是维持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键。

表型趋异:是指后裔的平均表型相对其祖先表型的偏离。

谱系趋异:是指一个单源群内代表不同进化方向的线系之间因种形成速率和绝灭速率的差异而造成的谱系不对称性。

一、集群灭绝的原因

在生命史上曾发生许多次非正常大规模灭绝事件,在相对较短是地质时间内,一些物种消失了,这就是集群灭绝。

生命史中的集群灭绝,一种观念认为瞬间事件导致了生物的灭绝,科学家推断当时有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击了地球,产生强烈震波瞬间杀死了上千平方公里内的生物。另一种解释是大规模火山爆发。上述事实说明生命史中集群灭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可能涉及多种“球内事件”和“球外事件”。

三、试述渐变型式与间断平衡型式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以时间和表型改变量来描述物种进化的宏观进化型式。不同点:

(1)在线系上,渐变型认为新种主要是通过线系进化产生,而间断平衡型式认为新种主要通过线系分支产生,古生物学中的“时间种”是不存在的。

(2)渐变型认为新种的产生是一个缓慢、渐变、匀速的过程,而间

断平衡型式认为新种的产生是跳跃式、快速地形成。

(3)渐变型强调进化的连续性和缓慢性,而间断平衡式认为进化是跳跃与停滞相间作用。

(4)渐变型认为适应进化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线系进化,而间断平衡型式认为适应进化只能发生在种形成过程中。

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必要性。(自己组织~)

通过进化的不可逆性,谈一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必要性。

生物进化,从总的说来是不可逆的。已经演变的物种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经灭亡的种类,不能再重新出现。也就是说,不论是前进的进化,或是减退的进化,凡进化了的生物,就不会复原了。这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

古生物学的材料证明,生物进化是不可逆的。由爬行类进化成的鸟类,不可能重新变成爬行动物;同样,人类的祖先是猿类,猿类的祖先是猴类,人类可否回到猿类甚至猴类的时代呢?绝对不可能。

基因共享:是基因及其产物虽然在进化中没有变化,但却在保持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又被用于生命体系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获得了多种功能。

致同进化:即一个基因家族的成员通过遗传上的相互作用,使得所有成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进化。

假基因:是基因组中与某一功能基因的序列高度同源但却没有功能的DNA片段。

三、简述原核基因组与真核基因组的结构差异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都比较小,且变化范围不大,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只有23.基因组中的非基因DNA含量较少,基因组大小与所含的基因数目是相对应的。真核生物中,基因组一般比原核生物大得多,变化范围也很大,最小与最大的差值达8万倍。基因组大小悬殊,但所含的基因数目相差不过四五十倍,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的变化主要由非基因DNA的含量变化造成的。

分子钟:是利用已知的分子系统学数据和古生物数据建立的表示分子进化变化量与进化时间之间关系的通用曲线。

三、简述分子系统树建立的方法

1、获得不同生物同源生物大分子间的差异数据。(分歧时间长——进化速率相对较慢的生物大分子;分歧时间短——进化快的分子)

2、比较各物种之间同源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差异:同源位置上不同(置换),空缺或插入)

3、给出具体的分歧时间。

自然人:就是生物学概念的人,人类同样是一个生物物种,与其他物种无本质区别。

社会人:人具有社会属性,能创造文化,建立文化系统

个别的人在社会文化系统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该系统积累的文化信

息,成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成员,一旦脱离社会,就会失去社会属性。文化进化: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系统(包含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随时间而变更的过程。

一、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生产、选择、隔离、迁徒、人种混杂。

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人种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以及与此密切有关的选择、隔离、迁徒、人种混杂等等。

生产:人类社会的生产(包括工具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受其制约的社会制度;文化水平等对人类体质的形成起着主导的作用。

选择:人种的肤色、发形等与选择的作用关系极大

隔离:人种的分化与隔离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如高山、深谷、河流、沙漠等天然的障碍,使这一区域的人和另一区域的人断绝了往来,长时期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活,发生了种族上的分化

迁徒:人种的形成与迁徒也是分不开的,许多人种在形成过程中都有过迁徒的历史。迁徒有利于扩大和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有利于不同人种的交往和混杂

人种混杂:人种混杂也是影响种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类进化的主要动力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保留下有利的变异

2、遗传漂变一个物种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不断发生的随机变异。

3、技术和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系统与生物学进化之间发生积极是相互

作用,从而加快了人类突出的特点——心智的进化。

4、社会压力社会压力促使个体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高明方法,从而促进人脑的发育及智力发展,促使人类进化。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指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空间。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复合体。

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

物链

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因素干扰下,通过自调控能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温室效应:因大气吸收生热红外线辐射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的效应。

五、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

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环节,是系统内的功能单位。一个物种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占据不同生态位的物种种群在生态位系统中起不同的作用。

七、生态系统进化与生态演替、小周期有何主要区别。

从相对短的时间尺度上考察——小周期;

生态系统在相对短的时间尺度上所表现的完整周期性变化, 不仅是外貌上的变化,也包括内部种类组成及结构状况的变化。

生态系统变化小周期在时间上大体和季相相吻合。

小周期可以在一年时间尺度内完成,但并不总是如此,如对一些微生态系统,时间要定义得更短一些,而对于一些赤道雨林来说, 完成一个完整的小周期变化需要几年的时间

从相对中等的时间尺度上来考察——生态演替;

是生态系统在中等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指随着时间的延伸,若干生物群落依次替代,最后达到相对稳定的演替顶极状态。

从长的时间尺度上来考察——生态系统进化

生态系统的进化是地质、气候等外部环境的长期变迁,和生物群落新物种的形成和出现所引起的内部变化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态系统的进化是非周期性的、不可逆的变化

生态小周期是周期性的

生态演替至少在理论上可以重演

生态系统进化的总趋势是复杂性和有序性增加,对物理环境控制或内部稳定性加大,以及外界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达到最小。八、说明生态演替的一般趋势(P295)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2 .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 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 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0 种氨基酸以肽键的方式连接而成。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是由蛋白质长链中氨基酸的序列决定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或RNA 。所有DNA 都是由相同的4 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的方式连接而成的长链。2 条互补的长链形成DNA 双螺旋分子。沿着DNA 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蛋白质长链上氨基酸的序列,进而为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物体编制蓝图。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都受到来自DNA 的信息的调控。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信息的方向是相同的,使用的是同一种遗传密码。这些事实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DNA→RNA →蛋白质的遗传系统是生物界的统一基础。这就令人信服地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由来,各种各样的生物彼此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化系谱。 8 .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地球形成之初,以酸性气体为主,经历37 亿年的生物和环境协同进化,使今日地球的表面环境作为我们的家园“恰到好处”,大气中的C02 浓度正好使地表温度适合生物生存,并有效地防止了地表液态水的过度蒸发,保持了一个生物生存的液态水圈;大气中含有足够的分子态氧,保证了生物的呼吸和岩石的风化,而岩石的风化提供了生命所需的矿物质,并且大气中的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挡住了来自宇宙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了地表生命;氧化性大气圈还能使大多数陨石在到达地表之前燃烧掉。储存在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生命活动的产物。这一切都依赖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提供,要维持这种环境的物理状态,仍然需要地表上具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试述脂类的生物学意义或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1)主要的储能物质;(2)生物膜的主要成分;(3)构成生物保护层;(4)有些脂类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5)很好的绝缘体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一 1. 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主张两步适应即变异经过选择的考验才能形成适应。 第二,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畴。第三,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2. 谈谈你对进化生物学发展新方向的见解。 1、分子古生物学 答:化石DNA可直接了解其进化历程,为DNA重复序列、基因结构的起源进化,生物大分子的突变重排及遗传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传递提供线索。使了解承重作用的分子机制,沟通了古生物形态特征与DNA分子特异性之间的关系。 2、分子进化工程 答:即实验室进化。在试管里对以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施以选择压力,模拟进化历程,以达到创新基因、蛋白质、新物种的目的。其包含三个往复化学过程,扩增、突变、选择,可获得新型的催化剂、酶和新药 3、法语机制 答:发育是高度程序化的过程,不同时空有特定的基因表达,控制着特定器官与个体的发育。主要分为两大同源框基因家族HOX SOX两大类。为创造生命提供可能,进化-——发育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 二 1 简述生命的本质。 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其化学组成上有其同一性,在结构上表现了高度的有序性,在功能上具有复杂性。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控和自我突变。所以,生命实际上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身的多分子体系。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断地从环境吸取负熵,用以克服自身还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结构。 2试述遗传密码进化的Dayhoff假说的内容及其合理性。 内容:最原始的三体密码大概是GNC三体密码。第一次扩展时由GNC扩展为GNY,Y代表C或U两种嘧啶。第二次扩张时由GNY扩展为RNY,R代表G或A两种嘌呤。第三次扩展是由RNY扩展为RNN。最后一次扩展是由RNN扩展为NNN。 合理性:Dayhoff及其同事认为密码的进化路线是由GNC→GNY→RNY→RNN→NNN。在这一进化路线中,在GNC和GNY阶段,仅第二位碱基才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实质上相当于单体密码;在RNY密码中第一位剪接和第二位碱基共同决定氨基酸种类,因此相当于二体米娜;在RNN和NNN密码中,三位碱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氨基酸种类的决定,实质上已过渡到真正的三体密码。所以,Dayhoff及其同事的密码进化学说包含了过去的一体、二体、三体学说,是目前最合理的假说。 三为什么说真核细胞更可能起源于古细菌? 因为研究发现古细菌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特征与真核生物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古细菌的细胞壁不含真细菌细胞壁的成分(胞壁酸),与真核细胞一样不受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影响;真细菌的起始性甲硫氨酰tRNA需甲酰化,而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都没有甲酰化;古细菌可利用真核生物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肽链延长因子对白喉毒素均有反应;古细菌的5S rRNA与真核生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40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豌豆的紫花和小麦的白花 C.水稻的抗病和易感病 D.家兔的红眼和猫的黑眼 2.两只黑色绵羊相互交配,生了一只黑色绵羊和一只白色绵羊,欲鉴別子代黑色绵羊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自交 B.测交 C.杂交 D.检查染色体 3.某长翅和残翅昆虫相互杂交,F1出现长翅和残翅,F1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翅形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长翅昆虫显性纯合致死 C.F2中长翅昆虫全为杂合子 D.F1长翅昆虫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4.基因型为AabbCCDd的豌豆自交(4对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分别是 A.9,4 B.8,6 C.9,6 D.8,4 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是 A.细胞质均等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B.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C.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女性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其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姐妹染色单体数、核DNA数分别是 A.23,46,46 B.23、92、92 C.23,92,46 D.46,46,92 7.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的数量等于染色体的数量 D.着丝点分裂使基因数量加倍 8.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某人正常,且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正常,但其弟弟患血友病,则其弟弟的血友病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9.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Ⅰ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进化生物学期末考试答案

《进化生物学》期末考试(闭卷)试卷B 参考答案 学院:_____专业:_____学号:____姓名:____ 一、术语解释(10 小题,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等位基因: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同一座位的两个基因(如A和a)。 2、二倍体:含有两套完整染色体组的个体。 3、孟德尔居群:占据同一生境包含在同一基因库内的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居群;居群内遗传物质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叫孟德尔居群。 4、多态现象:居群内的不同个体在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具有两种或多种变异类型,如花色这一性状,可有红色和白色等变异类型。 5、端粒酶: 一种核糖核蛋白(RNP),由R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催化端粒DNA的合成,能够在缺少DNA模板的情况下延伸端粒寡核苷酸片段。端粒中的RNA起到模板的作用,反转录形成互补的DNA 片段,合成末端。 6、生态型:适应于特定环境生活的居群。生态型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单位,是居群对一个特定生境的遗传性反应。 7、差别繁殖:就是某些类型比其它类型产生更大比例的后代。造成差别繁殖的任何因素都是自然选择因素,只要这种差别能够遗传。 8、相对适合度:某一基因型跟其它基因型相比时,能够存活并留下子裔的相对能力。将每种基因型的存活率除以最高的基因型的存活率,所得的商数就是该基因型的相对适合度。

9、遗传平衡定律: 群体符合以下条件:群体无限大;随机交配,即每一个体与群体中所有其它个体的交配机会是相等的;没有突变;没有任何形式的自然选择,那么,群体中各基因型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 10、进化:居群中基因种类和基因频率的逐代改变。 二、简答题(共6小题, 任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简答有性生殖中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参考答案:(1)减数分裂维持了有性生殖的生物世代传递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恒定; (2)减数分裂最重要机制就是,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自由组合(即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产生非同源染色体的不同重组,从而产生天文数字的遗传变异。例如人类有23对染色体,就有223 可能的染色体组合的配子; (3)再加之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连锁交换(即摩尔根连锁交换定律),其遗传变异更是大大增加。 总之,有性生殖的生物正是通过减数分裂,不断的增加其遗传变异,这就是减数分裂的真正生物学意义。 2、简答K对策及其生物学意义。 参考答案:k 指的是环境负载力,代表在一特定生境中能共存的居群的个体数目。因此,具有K选择生活史式样的生物把大部分可利用的资源分配到增大竞争能力和存活上,把较少部分用于生殖输出。可把美洲杉、红豆杉、银杏等长命树种归入r-k 谱系靠近K这一极端,因为适合度是由有机体保持居群负载力不变的能力决定的。动物中,老虎、狮子、大象、蓝鲸、黑猩猩、滇金丝猴等均属于K-对策者。K-对策的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一般扩散能力弱,但竞争能力较强,能够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提高竞争能力上。 k-选择居群具有的生活史式样是在稳定的生境中能把适合度提高至最大限度,个体长期生存。所以K-选择居群的个体数目很少有波动,而且比r-选择更能抵抗环境波动。通常在居群密度高时出现个体死亡,因此居群大小受密度制约。成熟居群的密度一般较低,大多数资源由成体利用,提供给幼苗形成的很少。繁殖成功率很低,有效的能量分配式样是促进生长和

进化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进化:一切物质的发展规律,是指物质的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2、生物进化:是指物质有趋势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了复杂性和有序性增长的趋势,适应生存环境的趋势,与无方向的循环往复的变化不同,演化更多的应用于非生物学领域。 3、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是追究事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4、化石:就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与地质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生活的遗迹,从时间上看,必须是全新世之前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才可以成为化石。 5、利他行为:指对其他动物有利而对本身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发生在亲缘关系上的叫双亲行为,发生在没有亲缘关系的社群成员之间的利他行为,称为互惠互利的行为 6、大进化:指种和种以上分类的进化 7、小进化:指种内的个体和种群层次的进化改变,以现存的生物种群和个体为对象,研究其短时间内的改变 8、种群:是随机互交繁殖的个体的集合,又称孟德尔种群,杂合是种群的基本属性之一,杂合性可以保证种群的多样性 9、基因库:一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其组成成员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被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10、基因频率:指种群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率 12、遗传平衡(基因平衡):指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等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的现象,也称哈迪—温伯格定律 13、适合度:指某一基因型个体与其他基因型个体相比能够存活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 14、选择系数:表示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的程度,是表示相对选择强度的数值 15:、遗传漂变:把由于群体太小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减甚至于丢失的现象称为遗传漂变,又称莱特效应。 16、适应: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命特有的现象。 17、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指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和一切适合于栖息的空间。 18、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复合体 19、宏观的生物进化:应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逐渐演变,向前发展的过程”。这种进化过程的最直观效果就是通过近40亿年物质的不断演化,生物从原始的无机环境中产生,直至形成了包括病毒和人类在内的、包含各种层次的进化物种。 20、微观的生物进化:则是指在特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对于特定的生物群体,为了应付特定的生存压力,生物有机体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变化过程,它体现在生物个体或特定群体在形态、结构、功能特性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 21、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体感受信息后的有规律的适应性活动,包括我们直接观察到的一切动物的状态。应激性即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应激性是行为产生的重要基础。 22、谱系进化:就是通过种形成和种绝灭而表现出来的进化改变,包括平均表型的改变和分类学多在样性的变化;而线系进化只涉及一个线系,只包含平均表型的进化改变。 23、大进化型式(pattern of macroevolution)是指在一定时间,一组线系通过线系进化、种形成和绝灭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谱系特征。简单地说,就是谱系进化(系统发生)的时、空特征。 24、辐射:一个单源群的许多成员在某些表型性状上发生显著的歧异,它们具有较近的共同祖先,较短的进化历史,不同的适应方向,因而能进入不同的适应域,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在系统树上则表现为从一个线系向不同的方向密集地分支,形成一个辐射状枝丛(线系丛),叫做辐射 25、趋同:属于不同单源群的成员各自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表型,以适应相似的生存环境;不同来源

普通生物学-进化部分-复习提纲

普通生物学进化部分复习提纲 1. 五界、六界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 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六界——无细胞总界:病毒界;原核生物总界:细菌界,蓝藻界;真核生物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六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2. 病毒的主要特点,其有别于其它生物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1.很小,可通过细菌滤器; 2.无细胞结构; 3.不具备细胞代谢所需的酶系统,不能产生ATP; 4.只有在活细胞体内才能够生长、繁殖 3. 原核生物的主要特点及主要代表种类 种类:细菌、蓝藻、原绿藻、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古细菌 特点:1.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环状的 DNA和RNA组成的基因转录、转译系统 2.无膜包围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 3.体积远比真核细胞小 4.分裂为裂殖法,没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原生动物与多细胞动物体内单个细胞的异同点; 运动方式:采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营养方式:光能自养(藻类),光能异养(鞭毛虫),化能异养(大多数),兼性(自养、异养)摄食方式:胞口(细胞内消化),伪足吞噬,胞饮(液体营养物) 排泄:伸缩泡 支持结构:藻类的细胞壁,放射虫的内骨骼,有孔虫的外壳。

5.真菌的一般特征,有哪些主要类群它们的分类依据、代表种类是什么其生活史与其他高等植物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特征: 1、有真正细胞核; 2、通常为分枝繁茂的多细胞丝状体,菌丝呈顶端生长; 3、有明显的细胞壁,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由几丁质构成; 4、典型的异养生物,通过细胞壁吸收营养物质;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型; 5、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孢子延续种族 类型: 1. 藻状菌纲或接合菌纲——最原始的真菌,单细胞,无性繁殖(孢子囊,孢子) 代表:黑根霉、毛霉 2. 子囊菌纲——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和有性生殖(子囊,子囊孢子(n)→菌丝体) 代表:酵母菌,羊肚菌、冬虫夏草,白粉菌、赤霉菌,青霉菌,曲霉 3. 担子菌纲——大型真菌,真菌中最高级,有性生殖形成担子和担孢子 代表:蘑菇、灵芝、银耳、木耳等,马勃 4. 半知菌纲——只找到无性阶段,大多数腐生 代表:头癣、手癣、脚癣等多由半知菌寄生所致 生活史: 发育过程: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 繁殖方式:无性阶段(形成无性孢子),有性阶段(形成有性孢子) 细胞核变化:单倍体阶段;双核阶段;双倍体阶段 绝大多数真菌的生活史中没有世代交替 6.有胚植物、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和维管植物所包括的类群

进化生物学复习题

进化生物学复习题 Ch.01: 生物进化:指某种有趋势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选择——不适应个体的死亡或繁殖失败,包括了复杂性和有序性增长的趋势,适应生存的环境的趋势,与无方向的循环往复的变化不同。 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研究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进化的原因、速率和方向,也就是说进化生物学是回答“为什么”的科学,是研究事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进化论的提出者是达尔文和拉马克,但完整而系统的阐述进化理论的是达尔文。 生物进化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应用的代表性著作是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生物为什么不断进化?(为了适宜不断变化的环境) Ch.02: 核酶:指具有酶活性的RNA。 类蛋白微球体:把多种氨基酸干热形成的酸性类蛋白质放入稀薄的盐溶液中冷却,或将其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到0℃,在显微镜下看到直径为0.5-3μm的均一球状小球,即类蛋白微球体,它具有类似细胞膜的双层结构。 生物的结构有序性表现为:生物大分子结构有序,细胞结构有序和个体内不同细胞的有序排列。 根据戴霍夫理论的研究成果,原始的遗传密码为GNC 三体密码,编码四种氨基酸。 生命起源的主要阶段包括哪些?P35 1)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2)从有机小分子发展成生物大分子;3)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4)由多分子体系发展成原始生命。 Ch.03: 分子准钟:一种由多核苷酸组成的较为复杂的分子系统,此时的多核苷酸还没有成为遗传载体,环境因素对这种分子系统有选择作用,多核苷酸靠突变、选择度过适应危机,形成分子准钟。 古细菌:一些生长在地球上特殊环境中的细菌。 细胞进化产生细胞器的优势在于胞内化学反应的干扰减弱、效率提高。且能同时进行更多的代谢化学反应。 细胞器的半自主性意味着细胞器的增殖和功能行使需要细胞核的作用。 叶绿体或线粒体内共生起源的证据有哪些?P59/P57 1)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均有自己独立的基因组,能进行独立的复制与转录。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且均有与其核糖体结构大小相似 的原核生物存在。 3)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多肽链合成均以N-甲酰甲硫氨酰tRNA为起始,而真 核细胞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则以甲硫氨酰-tRNA为起始。 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像细菌一样,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其分裂速率和细胞分裂 不同步。 5)线粒体的外膜与内膜的成分与结构差异很大,外膜与细胞内的膜系统相似,而内膜 却与原核细胞的膜相似。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

基础生物学期末复习问题综合.doc

《基础生物学》课程问题综合 2017-1-03 1、生命的概念与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生命的组成: ?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组成与含量; ?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在生物体中的含量;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共通性; ?糖类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脂类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蛋白质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蛋白质的研究方法你了解的有哪些; ?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 3、细胞起源: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哪些?它的每一个阶段及其特征是什么? ?细胞起源有哪些特定的阶段,各进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Lynn Margulis和她的内共生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的活动离不开细胞。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形式有哪些:病毒(真病毒、类病毒及阮病毒) ?原核生物界和真核生物界含有哪些生物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学差异: 原核细胞的特性与性质(起源最早的生命形式); 真核细胞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细胞器的简单结构与功能); 骨架系统(骨架原始概念的提出) ?细胞增殖以及意义: 细胞增殖屮单细胞与多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根据细胞增殖类型的分类(连续分裂、休眠、终末分化); ?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细胞的分类: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属于哪一类别细胞? ?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的分裂特点? 4、A TP与能源: ?ATP分子的结构和其生理学意义? ?生物体获得能量的细胞呼吸包括?哪些呼吸类型? ?生物氧化的特点是什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2.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 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3.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 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分子,没有核膜),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以肽键的方式连接而成。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是由蛋白质长链中氨基酸的序列决定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或RNA。所有DNA都是由相同的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的方式连接而成的长链。2条互补的长链形成DNA双螺旋分子。沿着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蛋白质长链上氨基酸的序列,进而为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物体编制蓝图。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都受到来自DNA的信息的调控。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信息的方向是相同的,使用的是同一种遗传密码。这些事实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DNA→RNA→蛋白质的遗传系统是生物界的统一基础。这就令人信服地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由来,各种各样的生物彼此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化系谱。 8.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地球形成之初,以酸性气体为主,经历37亿年的生物和环境协同进化,使今日地球的表面环境作为我们的家园“恰到好处”,大气中的C02浓度正好使地表温度适合生物生存,并有效地防止了地表液态水的过度蒸发,保持了一个生物生存的液态水圈;大气中含有足够的分子态氧,保证了生物的呼吸和岩石的风化,而岩石的风化提供了生命所需的矿物质,并且大气中的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挡住了来自宇宙的紫外线辐射,保护了地表生命;氧化性大气圈还能使大多数陨石在到达地表之前燃烧掉。储存在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生命活动的产物。这一切都依赖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提供,要维持这种环境的物理状态,仍然需要地表上具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期末试卷B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 1、生物进化 2、神创论 3、耗散结构 4、古细菌 5、五界说 6、性选择 7、适合度 8、生殖隔离(广义的生殖隔离)9、姐妹种 10、生态演替 11、基因家族 12、分子钟 13、趋同进化 14、简化式进化 15、宏观进化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生物体新陈代谢自我完成的动力在于____。 A种内斗争 B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 C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 D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复制、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和。 A自我抑制 B自我繁殖 C自我突变 D自我利用 3、真核细胞起源的途径包括内共生说和__。 A突变说 B选择说 C渐进说(经典说) D适应说 4、根据__化石可以断定当时地球的沉积环境。 A指相化石 B微化石 C标准化石 D大化石 5、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包括__ A趋性反射 B本能行为,学习行为 C悟性行为 D趋性,反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悟性行为 6、蛔虫的进化属于 A、复式进化 B、特化式进化 C、简化式进化 D、以上都不对

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 A、变异,突变,隔离 B、变异,重组,选择 C、变异,选择,隔离 D、选择,重组,隔离 8、特化式进化分为几种类型,下面哪个不是 A、渐变 B、分歧 C、趋同 D、平行 9、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基因组大小呈现出趋势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定 10、人类的祖先可能是 A、腊玛古猿 B、森林古猿 C、女娲捏的泥人 D、始祖南猿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为什么说化石好像一部生物历史书? 3、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从进化过程中新构造的起源、形态结构进化的两方向及进化的总趋势三个方面论 述生物形态结构的进化。 2、论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宏观进化及宏观进化的主要类型。

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一、二、三章 1生物得特征:①特定得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与应激④生殖与遗传⑤生长与发育⑥进化与适应 2、生物界得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得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就是一个多层次得有序结构,生命得基本单位就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得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与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得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得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得小分子组成得长链 8、单糖得结构与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得分子主要就是葡萄糖,葡糖糖与其她单糖也就是细胞合成别得有机分子得得原料。 9、脂肪得功能:①脂质中主要得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得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与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得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得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得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得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就是磷酸。 11、蛋白质得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就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得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得基本结构单位就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得七个特征:①水就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得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得氢键使水能缓与温度得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就是极好得溶剂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得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与糖形成得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得表面存在一个大沟与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得碱基结合在一起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得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得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就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得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得关系问题,两者得关系就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得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得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得调节与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得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得机理等基本得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得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就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得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就是如何传递得;二就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得结构,并使细胞正常得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得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得阐明,研究得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得水平研究蛋白质得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得研究,同时对糖类得研究将提升到新得高度.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差异:最大得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得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得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与核仁。核被膜就是包在核外得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得内质网相连;染色质就是核中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得基因片段,就是生命得遗传物质;核仁就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与RNA,产生核糖体得细胞器。染色质与核仁都被液态得核基质所包围.

进化生物学名词解释

进化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 【进化】:(evolution)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广义进化,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社会的发展。 狭义的进化,是指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变化。 【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其原理、机制、速率和方向的科学。 【自我复制】: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实际上是亲代将自己的DNA复制了一代传给子代,使子代按照与亲代相同的发育途径实现了性状的表达。{是生命物质另一个重要特征:三个层次:(1)分子水平:DNA的半保留复制(2)细胞水平:表现为细胞分裂(3)个体水平:表现为个体增殖。} 【内共生起源说】:大约在十几亿年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细胞(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吞噬细胞所分解消化,反而从寄生过渡到共生,并成为宿主细胞的细胞器。 【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不定变异】: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个体发生不同的变异。例如,安康羊。 【基因频率】:是指某一等位基因在所有等位基因总数中所出现的百分率。(笔记) 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书) 【正态化选择】:即稳定性选择,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前进性选择】:正态化选择、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三种类型的选择,是自然选择最基本的类型,其中单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又因为它们都能导致物种的分化,故又统称为前进性选择。 【生殖隔离】:指在自然界中生物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可与后代的现象。 【生物进化论】:(evolutionism)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是维持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也就是生物体内化学组成的自我更新。 【自生论】: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团聚体】:Oparin的团聚体学说: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聚合在团聚体内并具有类似于膜那样的边界,其内部的化学特征显著区别于外部的溶液环境。团聚体是一种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 【微球体】:Fox的微球体可以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生物多聚体分子,使得微球体上产生出芽,甚至形成新的微球体。 【超循环组织模式】:所谓超循环组织就是指由

进化生物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2.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的比率。 3.宏观进化:是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长时间(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 4.微观进化:无性繁殖系或种群在遗传组成上的微小差异导致的微小变化。以现存的生物 种群和个体为对象,研究其短时间内的进化变化。 5.进化:物质的整合和与之相伴随的运动的耗散,即,物质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 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向变化过程。或一种缓慢、有秩序地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6.生物进化:种群内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并由此引起的生物类型的逐渐演变。 7.多倍体:指含有3个或多个染色体组,即有3至多套染色体(3x、4x、6x等)的个体、 种群和种。具有多倍染色体的状态称为多倍性。多倍体按其细胞遗传学上的差别可以分为以下4个类型: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同源异源多倍体和节段异源多倍体 8.突变:细胞中的遗传基因发生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或多个碱 基的缺失、重复和插入。原因可以是细胞分裂时遗传基因的复制发生错误、或受化学物质、辐射或病毒的影响。 9.渗入杂交:基因从一个种群进入另一个不同种的种群基因库的作用 10.自然选择:达尔文根据他的观察和推理,创立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他强调不同基因型 个体的差别存活;随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发展,差别存活已被差别繁殖所代替。所谓差别繁殖就是某些基因型比其它基因型产生更大比例的后代。造成差别繁殖的任何因素都是自然选择因素。若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繁殖率有差异,那么,繁殖率高的个体所携带的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就会提高,整个种群将更适应于生存条件。因此自然选择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11.间断平衡论:进化是突变与渐变的交替出现。 12.遗传多态性:在同一互交繁殖的种群中长期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的现象 13.行为:可分为动物行为和植物行为;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体感受信息后的有规律的适应性 活动,包括能直接观察到的一切动物状态,如动物的活动形式、发声、身体姿势以及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假死、拟态等都属于动物的行为范畴;植物行为包括植物的生长、分泌等,表现为向性,如根的像地性,茎的负向地性等。 14.信号:是指能引起动物发生行为反应的任何符号、姿态和标志等。 15.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 条件相适合的现象。 16.遗传漂变:由于群体太小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增添甚至丢失的现象,它仅作用于种群中 已发生的变异,其本身并不产生新的变异。 17.生态位:生态位是指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 18.种群: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遗传 学上定义的种群:随机互交繁殖的个体集合,又称为孟德尔种群,是有性生殖的基本单位,也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还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19.物种:由种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宗谱上代表一定的分支。 20.基因库:一个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其组成成员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被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生物学研究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假说实验法和模型实验法 2、生物的适应性体现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和功能于环境相适应两方面。 3、生命的结构层次有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其中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单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4、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结构的有序性、新陈代谢、应急性、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适应等。 5、存在于生物体内而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是不存在的。 6、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相邻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成多核苷酸链。 7、组成DNA分子的戊糖是脱氧核糖,它是核糖第2个C原子上的羟基脱去一个O。 8、真核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四界,其细胞的主要特点是真核细胞、多样的单位膜系统。 9、质体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分白色体和有色体两种。 10、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有色体中。 11、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染色质、核基质和核仁等部分。 12、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主要有扩散、滲透、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13、常见的发酵过程有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14、生物体生成A TP的方式有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15、细胞增值周期包括有丝分裂期M、G1期、S期、G2期。 16、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7、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管、淋巴管、心脏、血液和淋巴。 18、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者均源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19、A型血的人的红细胞外带有A凝集原,具有抗原特性。他的血浆中含有b凝集素。A 血型和B血型男女结婚,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有A\B\O\AB 20、昆虫的主要呼吸器官是气管,排泄器官是马氏管。 21、人体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在其细胞中进行气体交换完全是按照扩散原理进行的。 22、每一种B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只能和一种抗原结合。 23、无性生殖方式有裂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24、昆虫和鸟类均以尿酸为主要排泄物,这是趋同现象。 25、病人缺乏淋巴细胞,叫做免疫缺乏症,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其病原体的英文缩写为HIV,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这种病毒攻击T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传播途径为血液、性生活、母婴传染。 26、中国关于古鸟化石的研究表明,始祖鸟不是最早的鸟类化石,鸟类很可能起源于小型恐龙,“有羽毛即是鸟”的观点是错误的,鸟羽起源的原始动力不是保温,而是飞翔。 27、线虫的体细胞数目恒定,因此是研究细胞发育的良好实验材料。 28、细胞发育全能性指任何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更确切说是任何一个细胞核,都具有全部的发育潜能。多莉是将一只母羊的乳腺细胞的核移植入无核受体卵后克隆产生的。 29、具三个胚层的多细胞动物,只有在解决了支持体重、陆上呼吸、保水、陆上繁殖等问题后,才能由水生完全过渡到陆地生活。 30、鸟类肺的最小功能单位为微气管,而不是肺泡。 31、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特异性。 32、环节动物具开管式循环系统,即在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有微血管相联系。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程度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

进化生物学-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第三章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第四章生物发展史第五章生物表型的进化第七章生物的微观进化 第八章物种与物种的形成第九章分类系统与进化谱系第九章生物的宏观进化 第十章生态系统的进化第十一章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 1.1生物进化2进化生物学3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4趋异进化(divergent evolution)5用进废退6获得性状遗传:3.1真细菌2古细菌4.1新泛种论2寒武爆发3显生宙4隐生宙5绝对地质时间6相对地质时间7化石(fossil)8硅化木6.1致同进化(concerted evolution):2、假基因(Pseudogene)3、基因的水平转移:4、蛋白质的结构域(structural domain):7.1微观进化(小进化,microevolution):2、适应:3、适合度(fitness)也称适应值(adaptive value),4、选择系数(selective coefficient)5、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6、先适应(aptation):7、前适应(preadaptation)8、联适应(exaptation)9、正常化选择normalizing selection:10、平衡选择:11、稳定选择(stable selection):12、分离选择(diversity selection):13、定向选择(direction selection):14、多态现象(polymorphism)15、性二型16、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17、集团选择(group selection)18、遗传平衡(哈代温伯格定律):9.1 Ma=100万年2、线系、线系进化、线系进化斜率3、时间种4、灭绝、假灭绝5、枝丛或线系丛6、谱系进化、线系进化7、垂直进化8、水平进化 9、停滞进化 10、大进化型式(pattern of macroevolution)13、常规绝灭14、集群绝灭15、生物个体发育的重演16、异时(heterochrony)17、幼态持续(neoteny)29.1系统学( Systematics )2系统分类学(phylogeny)3系统发生系统学(phylogenetic systematics)4分支5姊妹群6共祖近度7单源群8近缘群:9多源群:包括亲缘关系较远的表型趋同的类群10祖征11衍征12外群(outgroup13表型特征14基因型特征:15分子特征:11.1分子系统树(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2、分子钟(molecular clock):1 2.2、种族(人种) 二、问答题 1.1试述达尔文进化认的主要思想和形成过程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3、论述进化生物学与生态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植物学之间的关系? 4、生物进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5、谈谈你对学习进化生物学意义的认识 2.1生命的基本特征? 2、简述生命活动的十大特征,以及对个人对特征的生物学认识 3.1原始细胞起源有哪些假说?2、真核细胞起源的意义 3、多细胞化是继真核细胞起源之后的又一重大的进化事件,该事件发生于那个地质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