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提要:对古代小说史的历来存有着文体混杂的。本文则试图从小说作为叙事文体出发,对叙事的内在特征——深层叙述结构实行,从这个角度梳理中国叙事文学的内在趋势和文化意义。文中探讨了中国传统叙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种深层结构:与道德统一的正史结构、从情感逻辑出发的历史批判性叙述结构和作为欲望宣泄的民间文化叙述结构。这三种深层结构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展开,形成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和文化发展中从正统到精英、而后又到民间的内在趋势。

关键词:深层叙述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情感逻辑民间文化

研究中国叙事文学的学者在探究叙事起源时,常常从神话算起。不过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古代神话,都是散落在后代文章中的残片,充其量只能算作后代叙事素材中的故事原型。从能够考察的历史来看,上古只有史官的叙述能够找到与后代叙事活动之间的联系线索。所以只能说,中国古代叙事的传统是从史官的历史叙述开始。直到宋代开始繁荣起来的白话小说,也是以讲史为各种小说之首。如罗烨在描述当时小说的内容时说:

也说黄巢拨乱天下,也说赵正激恼京师。说征战,有刘、项争雄;论机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史书讲晋、宋、齐、梁;《三国志》诸葛亮雄材,收西夏说狄青大略。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 (1)

这些话中所提到的小说内容都与历史相关。要理解中国小说叙述的起源,就不能不注意历史叙述的意义及其对小说叙事的,特别是历史叙述和小说叙述在表面的故事叙述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叙述结构的关系方面。

中国历史著作中的“正史”通常是指从司马迁的《史记》算起的“二十四史”。但要认真研究历史叙述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更能够体现

正史叙述特征的早期著作理应说是《左传》而不是《史记》。《左传》虽然被归入依附于“经”的阐释性著作,但就其实质来说与所依附的

经典《春秋》同属于历史著作。这不但因为《春秋》和《左传》的内

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且因为在叙述中隐含着后代正史所共有

的深层叙述结构。

《春秋》作为历史著作显然是简单粗糙了一点: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

仅仅极其简略的一两句,没有具体的对事件发生过程和因果关系的理解。所谓的春秋笔法也仅仅表达叙述者对事件意义的态度,并不是对

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的理解,换句话说,还没有形成真正意

义上历史著作所需要的历史意识。

《左传》就不同了。从表面上看,《左传》似乎仅仅把《春秋》中所

提到的事件讲述得具体细致了一些,一如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文章内容

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左传》不但仅是把事件讲得具体一些,更重

要的是,把一种历史意识贯穿、渗透到了叙述中,从而使得所叙述的

事件不再是单纯的客观事件,而是成为历史观点的表现。从这种历史

叙述开始,一种隐藏在具体叙述文本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逐渐成熟起来。我们能够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这种深层叙述结构的产生。比

如《春秋》记载的第一段历史,隐公元年的事件是这样叙述的: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

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这段简单而客观的叙述中包含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兄弟相残的故事,即“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认为这个叙述句中一“克”字隐藏着对郑庄公的批评之义。但这仅仅叙述者的批评态度,

与事件本身并无关系。

而在《左传》中就不同了。这句话所涉及的史实被具体细致地展开来,而且还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关于郑庄公和

兄弟共叔段之间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左传》不但详细地叙述

过程,而且对事件发生的内在根据实行了解释。按照《左传》中的叙述,郑庄公在回答祭仲的担心时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句话实际上既从郑庄公的角度解释了共叔公必然失败的道德

原因,也暗示了庄公自己居心叵测的一面。整个事件的发展就是按照

这种解释实行的:一方面是骄横的共叔段步步扩张、叛逆之心逐渐显露;另一方面是郑庄公步步为营、小心戒备并积聚着自己的力量。随

着事件的发展,两方面的力量就这样相反地消长着,直到最后共叔段

的反叛和郑庄公的致命一击,便成为整个事件最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在这个故事中,叙述者不是像《春秋》那样仅仅对人物行为的道德意

义作事后的评判,而是把道德意义作为事件发展的逻辑根据。“郑伯

克段于鄢”不是个特殊的例子,这种叙述是《左传》的重要特点。在

隐公五年四月的一段战事记载中是这样叙述的:

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

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

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能够师。”

这场战事描述得很简略,但也很典型。讲到战事的过程只有三句话,

第一句是郑人的战术,第二句是燕人应战的心态,第三句便是战争的

结局。就在这短短的三句话中,不但叙述了事件的基本过程,而且更

重要的是解释了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就是后面“君子”的评述中

所的:“不备不虞,不能够师。”他们的行为和观点违背了战争,不

懂得必须小心谨慎的道理。小心谨慎不是一般工具意义上的智慧,而

是道德层次的智慧。也就是说,燕人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道德方面的

问题。

这个思想也体现在对楚晋城濮之战的叙述中。这次战事在《春秋》的

僖公二十八年记载里是完全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叙述的:“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

夫得臣。”这段叙述对战事所做的简短而客观的报道中没有道德评价,更没有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左传》就不同了。城濮之战是《左传》叙述中最详尽而精彩的故事之一,从晋文公伐曹开始,将晋、楚

两国间的矛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兵刃相见的过程剥茧抽丝般地

理了出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对导致这段历史事件发生和造

成结果的原因有清晰的理解表达。最初晋国要与楚国发生龃龉时,晋

国的先轸使计激楚,楚王劝大将子玉不要与晋为敌。他说晋文公是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因为这里实际上暗示了后来的结果,因而能

够说这段话不但是记载楚王的言论,同时也是叙述者在藉此发表自己

关于战争规律的一种看法。这和后面所说的“师直为壮,曲为老”的

看法也一致。显然这里关于战争道义的见解不是像《春秋》那样仅属

于个人意见,而是把它理解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

学者们在研究《左传》时常常会提到书中有同情人民的“民本思想”。但人们往往忽略了的是,这种思想是怎样表现在历史叙述中的?在庄

公十年的曹刿论战中,曹刿以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为胜利的根据,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道德的意义不

在于对历史事实作出是非评判,而在于把道德作为历史事件的内在因

果依据。庄公能够明察是非不但证明他是个好君主,而且成了他打胜

仗的条件。更有特点的一个是在哀公元年关于吴、越、楚等国战争的

记载中。其中有一段是吴打败楚后陈怀公与臣下议如何对付吴国的问题。逢滑对怀公说:“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怀公问:“国胜君亡,非祸而何?”他的回答是:“国之有是多矣,何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

其祸也。楚虽无德,亦不艾(刈)杀其民。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

而未见德焉。天其或者正训楚也!祸之适吴,其何日之有?”

这个段史实按理说不能证明逢滑的道理。因为楚国明明是败了,而且

怀公听了他的话的结果招来了吴国的入侵。但《左传》并不所以认为

道德在这里不对事实发生影响了。作者用逢滑的话说,楚之败是暂时的,是上天在教训他们;而吴国最终还是会失败的,因为他们以民为

土芥,违反了道德。这样一来,一个不利于道德解释的事实仍然通过

延伸而变成了道德的证明。

所以能够看出,《左传》中的“民本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评

价尺度,而是作者心目中的历史发展根据。正是这个历史与道德统一

的思想,构成了《左传》中历史叙述的内在逻辑。这个叙述逻辑也是

后来绝大多数“正史”叙述的内在逻辑,即以“天道”解释历史的叙

述观点。在后代历史叙述中,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中的“忧劳能

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这句话能够作为最典型的表述。实际上,正

史中关于各个朝代更替的原因解释大多不超出这句话的范围。

这是一种道德史观,也是一种潜藏在后来很多通俗叙事作品背后的深

层叙述结构。在宋代小说《三国志平话》中故事正文的前面有个楔子,讲的是汉光武帝时一名叫司马仲相的书生为阴司断狱的故事。故事中

将汉高祖和他所杀害的功臣投胎到汉末转世为三国时人,以偿报汉高

祖杀害功臣的罪衍。为什么要加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楔子呢?用司马

仲相的话来说,是他感到汉高祖时代的历史太不公平,功臣受冤、坏

人得势。所以阴司让他来断狱的结果就是把汉初的那些人都投胎到汉末,让有冤的申冤、害人的遭罚。这样便演出了《三国志》中的故事。这样说来,叙述人心目中的历史其实在汉初和汉末两段都是不公平的,通过断狱投胎使得两段不公平的历史相互抵消平衡才完成了历史与道

德的统一。这就是说,《三国志平话》的叙述意图在这个点上仍然与《左传》相似,要把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逻辑与道德意义统一起来。

如果事实不能达到这种统一,就通过虚拟的阴司断狱的故事来实现这

种统一。

历史与道德的统一,这种深层叙述结构对于官史来讲具有意识形态的

必要性。因为它肯定了已存有的历史事实的合理性,因而也就在劝喻

统治者重道德、重民意的同时保证了每一个朝代的统治都是天命所归,具有道德的必然。而对于小说叙述来说则可能更多地是在满足一种道

德需要。就阴司断狱的故事来说,显然是对历史事实与道德的冲突有

所不满才转而用幻想的方式来平衡。也就是说,这里表达的不是历史

事件的因果逻辑,而是说话人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最终被抽象为善

恶因果循环报应的叙述逻辑和在戏剧叙事中常见的“大团圆”式结局。在后来的通俗叙事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叙述人时时出面对故事

的道德意义实行解释,如《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中所说:

古人有四句道得好: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移。我不淫人妇,人不淫

我妻。看官,则今日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

少年子弟做个榜样。

在这种常见的劝喻式议论中能够看出,故事中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就

是善恶报应的道德逻辑。宋元以后的通俗叙事中有很多故事的内容按

照当时人的道德观点来看是不道德的,最突出的典型是作为诲淫之代

表的《金瓶梅》和作为强盗教科书的《水浒传》。不过这种反道德问

题并没有给叙述人造成困扰,就是因为在诲淫诲盗的故事内容背后存

有着深层叙述结构的道德指向:无论多么坏的事,发展的最终结果都

将是符合道德的。这听上去很有点像《左传》中关于吴楚祸福的观点——如果不义者占了上风,那也是暂时的;历史逻辑归根到底是道德的。

这种道德意义实际上也就保证了小说叙述人的叙述自由:他能够随心

所欲地讲述任何听众感兴趣的故事,而又保证了这个故事最终的道德性。明代以来的文人为通俗小说正名、抬高其价值的根据也就在这里。

如果把历史与道德的统一理解为对“客观”历史规律的一种描述,那

当然是太天真了。充其量只能说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一种期待。《左传》开创的叙事传统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就是力图将这种期待表达

为现实。

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对《左传》历史与道德统一观点

的响应,但其中蕴涵着的更深一层意思则是对这种历史观点的怀疑——正因为叙述人看不到他心目中在汉初和汉末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发生

的不公平、不道德现象在现实中有何可能被翻转为《左传》式的道德

结局,才产生了由阴司来解决问题的荒唐想法。

这意味着可能存有另一种解释历史的叙述意图。事实上,作为正史之

首的《史记》,在历史叙述的背后隐藏着的叙述意图恰恰就是与上述

的历史与道德统一观点相悖的。司马迁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

中流露的“发愤著书”的思想就意味着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在《伯

夷列传》中他提出质疑: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

屡空,糟嗳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

德哉?……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在《史记》的历史叙述中,常常能够看到这种怀疑观点的表现。其中

最典型的当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

语道断李广的人品,同时也暗含着对李广命运不偶的扼腕之叹。《史记》一出,李广遂成千古悲剧英雄。在这里,司马迁实际上表达了一

种不同于历史与道德统一的观点;或者说恰恰相反,在他看来历史发

展的逻辑与道德是相悖的。

学者们经常把司马迁的这种对历史意义的怀疑当作他的“实录”精神

的体现。这种观点不一定准确。就拿这个最著名的李广的例子来看,

只要细读了《李将军列传》中的史料部分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

李广虽然骁勇善战,但就其一生行状来说,基本上没有打过多少重要

的胜仗。《史记》采用了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曲笔叙述李广的故事,突出了他一生事迹中的传奇和善良色彩,如死里逃生、临危不惧、箭能穿石、宽厚待人等等,却有意无意地使读者忽略了李广的另一面,就是他的绝大多数传奇故事都是发生在失败的背景下的。他的治军不严、冒险轻敌以致“将兵数困辱”等问题,被淡化了。结果给读者的

印象是,李广的不得封侯不是因为不善将兵没有重大战功,而成了历

史的不公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史记》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不是简单地因为追求

实录,而是一种不同于《左传》的叙述态度,就是把历史事件的叙述

逻辑与个人的情感需要统一起来的态度。他在自序中所说的发愤著书

的思想正是他自己叙述历史的基本态度。

历史上有很多诗人留下了咏史之作,比较著名者如杜甫《蜀相》中的

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诗中在怀念古人时,流露出对历史不能合于人心所愿

而带来的遗憾。这种对历史的怀疑实际上构成了后代小说《三国演义》的深层叙述结构。即使《三国演义》如正史一样把蜀汉和诸葛亮的失

败归为天意,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即所谓“分久必合”的大

势所趋,但小说中流露的尊刘和崇仰诸葛亮的情感倾向却使得对历史

的结局产生了深深的遗憾。《三国演义》之后叙述杨家将故事的《北

宋志传》、《杨家府演义》和叙述岳飞故事的《说岳全传》等,也具

有类似的意图。这些故事中有的是悲剧性的,有的则是大团圆式的。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对真实的历史不满。叙述人通过

叙述不同的内容表达着一种共同的历史需要,就是叙述与情感的统一。

明代蒋大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说这部小说“文不甚深,言不

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意思是说小说是历史著作的通俗版,能够起到辅助史书传播历史的作用。这个观点在后来谈论历史小说的

人当中颇有影响,以至于很多人在谈论《三国演义》的得失时,主要

关心的就是其中有多少合乎正史、多少是虚构润色,即几分实几分虚

的问题。这种观点忽略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小说叙述人在转述历史的

背后潜藏着的自己的叙述意图。正如我们在《三国志平话》的楔子中

看到的,叙述人与一般正史叙述态度不同,他对历史并不满意。这种

不满意可能会潜藏在叙述的背后,形成表面叙述内容下面的深层动机

和叙述结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和后来的杨家将故事、岳飞故事,与

《史记》中的李广故事一样,带有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色

彩不同于我们一般所知道的希腊式命运悲剧,也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片

面正义之间的冲突造成的理性悲剧,同样不是叔本华的非理性意志冲

动的悲剧,当然更不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

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历史悲剧。这种悲剧的背后是

一种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正如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提出的怀疑。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怀疑论的悲剧。这种怀疑态度使得司马迁在《李

将军列传》的叙述中离开了一般意义上的实录,转而从自己的情感态

度出发对历史事件实行选择、剪裁和组织。

通俗小说中诸葛亮、杨家将、岳飞等人的故事叙述表明,《李将军列传》的叙述动机实际上在后来的小说叙述中形成了另一种叙述传统,

这就是以情感逻辑作为深层叙述结构的叙事传统。近古的历史演义中

我们能够看出两种不同的传统,一种是简单意义上的演义,即敷衍历

史著作的通俗教材式的叙事;另一种则是上述的那类与一般正史观点

疏离的叙事传统,即以情感逻辑为深层叙述结构的叙事传统。

司马迁对天道不公的诘问隐含着一层相对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叙述要

有一种与天道、与抗争的批判性。这才是他所说的发愤著书的真义所在。通俗小说虽然被很多人视为宣扬道德教化、普及历史知识的教科书,但实际上人们对这类小说的需要中还包括“发愤”的情感需要。

传为李贽评点的《忠义水浒全传》序言中说: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圣贤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

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也。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

之苟安,则称剿三寇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

强人也。2

这里对《水浒传》意义的解释恐怕有穿凿附会之嫌,但作为一种小说

阅读的期待心理却是可信的。历史,尤其是宋代以后的历史,用历史

与道德统一的观点来解释显然有困难。要让人们承认宋代屡屡受外敌

所侮、天子和百官被掳、河山残破百姓流离直至最后被蒙古铁骑蹂躏

的辛酸耻辱都是天意、都是理该如此的结果,这的确令读者无法接受。因而在正史观点之外,需要另一种非正统的历史解释。这就是情感化

的历史叙事。

历史与道德统一的叙事意图是由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派生的精

神生产活动,而情感化的叙事则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现。用情感逻

辑来叙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的是历史的不合理性。这意

味着叙事有了与正史不同的意义,不再是为了证明存有的都是合理的;而是相反,对历史意义的怀疑导致的是“存有的都是不合理的”这样

一个反命题。这个反命题使得具有情感意义的虚构性叙事创作成为必要。在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中,叙述人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是通过虚

构的因果逻辑来消除的;另一类的叙事则是采用《李将军列传》的方式,通过强化表现历史的不合理性,而获得了情感表现的强度。这就

是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李卓吾所说的不愤不作的含义。

显然,上面所说的情感逻辑基本上是指那些不满于历史的不合理性的

批判性情感,因而意味着这类叙述动机与意识形态之间存有着冲突或

距离。这种批判性当然并不表明情感化的叙事是反意识形态、反正统

道德的,实际上这是意识形态的另一极。从叙事传统来看,道德逻辑

和情感逻辑分别体现的是叙事的深层结构中所蕴藏的社会与个人、传

统与现实、意识形态与情感需要这样两极。

无论是“正史”的道德历史叙述意图还是个人“发愤”的情感化、怀

疑主义的叙述意图,各自都能够找到合理化的解释,也就是说对叙述

者和接受者来说都具有当然的合理性和价值。不过历史上的叙事并不

都具有这种合理性。

梁启超曾深恶痛绝地说古代小说不出诲淫诲盗两端。他当然有自己的

评价尺度和倾向,但中国古代的小说,包括很多在当时就很大而后来

终成为经典名著的作品,即使在当时人眼里也是诲淫诲盗之作。这就

是说,有些作品从来就不具有被公认的合理性,却同样被传播、接受

甚至成为经典。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水浒传》。

《水浒传》自成书以后的几百年中,一直被视为诲盗或至少是歌颂强

盗的故事。其间偶有把它合理化者,如传为李贽所作的《忠义水浒传》

评点,也仅仅说它歌颂强盗其实是借古讽今。即使按照李贽这样附会

的观点,这个故事本身仍然不能认为是具有正当价值的。这种评价不

但到梁启超没有变,甚至到鲁迅,他仍然认为《水浒传》写的就是强盗,不过是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虚伪强盗罢了。仅仅到了20世纪

50年代以后,对《水浒传》叙述意图的理解才转向了合理化,其中最

普遍、最典型的观点就是把梁山好汉的行为说成是反抗“封建地主阶

级的反动统治”的正义事业、把《水浒传》的道德意图说成是歌颂

“农民起义”。

不过这种合理化解释的根据是非常脆弱的。首先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水浒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农民基本上没有多少关系,主要是市民社会

的事。其次,故事中所涉及的道德意义很难被合理化。即使宋江坐的

是“忠义堂”,堂前竖的是“替天行道”的杏黄大纛,讲的是除暴安

良的堂皇道理,但他们实际上奉行的道义原则仅仅同侪之间的“义”

气而已。即使他们把每次杀人越货的行为都说成是劫富济贫,但只要

细读了全书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打家劫舍的绝大多数原因除了为自己

弟兄报仇之外主要是因为“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杀赃官、劫

恶霸这样的事都是有的,却不是为了百姓而是自己,智取生辰纲就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更何况很多梁山好汉自己就是为害一方的强盗恶霸,如欺行霸市的浪里白条张顺、骚扰良民的小霸王周通、劫财又劫色的

矮脚虎王英、杀害过往旅客做人肉包子的张青夫妇等;而故事中似乎

并没有觉得这些人的行径是什么重大的道德污点。如果说故事中有什

么一贯的道德标准,大概能够这样概括:欺压乃至残害平民不一定是

罪恶,而如果是靠着官府的权势这样做就成了罪恶;好色甚至强抢女

人也不一定是罪恶,只有官吏或豪绅这样做才是罪恶;有钱同样不是

罪恶,吝啬才是罪恶。显然最后的结论就变成了这样:无论什么事,

强盗做的都是对的。

不管怎样套用历史主义和“局限性”之类的概念,把这样的强盗逻辑

加以合理化肯定是靠不住的。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批评家们很少

有人去试图把故事的直接意义本身合理化。既然如此,这部小说又为

什么会产生那样大的影响,受到那样多的赞誉呢?金圣叹解决这个难

题的方式是把故事及其道德意义同故事的叙述方式区分开来。他把前

者称为“事”,后者称为“文”。他说《水浒传》是“因文生事”,

就是说是为了创造而信手拈来故事;所以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事”而

是作为艺术创造成果的“文”。他在《西厢记》的评点中说作者“意

在于文,意不在于事”。3按照他这个观点,对《水浒传》这样的故事中那种非道德性的意义能够用一种鸵鸟式的态度来对待:只要注重故

事的艺术性,那些反道德的内容不要理会就是了。

这种说法有点自欺欺人。一个喜欢《水浒传》的人可能不赞成那种强

盗式的道德逻辑,但不可能在厌恶那些强盗们的性格和行为的同时却

仍然喜欢这部书。金圣叹自己也是如此,他虽然说那些绿林劫杀的故

事本身不足为训,只应注重文法;4但在具体评价故事中人物时,仍然表现出对那些杀人越货的绿林豪杰们的企羡之情。这种自相矛盾的态

度成了评价这类经典作品时难以解开的一个死结。

理应承认,被称为诲盗之作的《水浒传》、被称为诲淫之作的《西厢记》以及被认为是宣扬无父无君的《红楼梦》,在叙事艺术上所达到

的水平是确立它们的历史地位的根本原因。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欣赏这

些作品艺术性的人真的对其中的反道德意义视而不见。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一段著名的玩闹搞笑情节。

故事中鲁智深把五台山的佛堂搅个乱七八糟,把禅子们打得落花流水。这当然既不是为民除害,也不能算是批判宗教,只不过是醉汉的发泄

而已,肯定不能认为有什么正面的道德意义。不过这段文字却极得李贽、叶昼、金圣叹等文人的赞赏。金圣叹在鲁智深砸金刚、打禅子、

呕吐、吃狗肉等荒唐情景的描写后面一路批“真正善知识”、“生出

妙景”、“如火如锦”等赞赏字样,叶昼则凡遇鲁智深胡闹的描写就

批一个“佛”字,显然也是欣赏备至。

俄国学者巴赫金在拉伯雷小说时,特别注意到所谓“怪诞现实主义”,即其中的粗俗、猥亵、疯狂、怪诞的描写所表现的中世纪民间艺术的

狂欢文化特征。他认为正是在这些看起来违反正常理性和道德意识的

民间文化和艺术中蕴藏着使文化得以更新的生命力。“鲁智深大闹五

台山”实际上也是一种狂欢化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水浒传》都具有“怪诞现实主义”的狂欢性质。作为文化精英的士大夫们

之所以会欣赏那些粗俗猥亵、充满暴力的故事,正在于它们所具有的

生命力宣泄的意味。

明代“公安派”的袁中道在《游居柿录》中提到,李贽喜欢《水浒传》,以为鲁智深是真修行。为李贽抄写《水浒传》评点的和尚常志

深受影响,“时时欲学智深行径”。他在路上见邮差稍迟便怒目大骂:“汝有几颗头?”惹得李贽越来越厌恶他,最后竟流落不振而死。袁

就此事评论说:“痴人前不得说梦,此其一征也。”5从这则轶事能够看出,这些文人对鲁智深等梁山好汉的粗鲁凶狠性格并非真正从道德

意义上肯定,而是作为一种想象的人格,“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

垒块”,使自己被压抑的生命活力、欲望得到宣泄。

《水浒传》的故事原型虽然有一丁点历史的影子,但却完全不同于

《三国演义》,因为它没有后者那种植根于正史的道德意识;同时它

虽然时有“乱自上作”之类的社会批判性语言,却也不像士大夫个人

的“不平则鸣”之作,并没有多少理性的批判、怀疑精神。它较多地

带上了民间文化色彩,它的叙述意图深层更多地是在满足生命活力的

自发宣泄欲望。文人们对《水浒传》的欣赏,也在很大水准上是对这

种生命活力的欣赏。李贽、叶昼、金圣叹最感兴趣的书中人物都是李逵,这是值得寻味的。一般人物对李逵这个人物以合理化的解释时,

强调的是他的“真”,即真率天然的性情。金圣叹还时时拿他的“真”与宋江的“假”相形击,显然是把这种“真”作为一种人格价值加以

理性化的肯定了。但只要读读《水浒传》和金圣叹等人的批评就会发现,他们所感兴趣的其实不但是“真”,更重要的是粗鲁。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就津津有味地了书中人物很多不同的粗法。他

还在读法中对水浒人物做了个排比,从性格之“真”而论,还有很多人,而金圣叹最欣赏者却仅仅粗鲁的李逵和鲁智深。书中的卢俊义虽

然在痛骂梁山草寇时表现出的英雄气概颇得金圣叹赞赏,觉得他是一

个道德完善的典范而不是打家劫舍的强盗,但在最终论定时却觉得他“不免带些呆气”。换句话说,他太老实了,没有干李逵、鲁智深那

样出格的事。显然,只有把真率与肆无忌惮的粗鲁结合在一起,才是

他们最欣赏的性格。这种性格的艺术魅力显然不能用合理化的方式来

解释,它只能是一种激发、煽动情绪的力量。

《水浒传》如此,而其后出现的很多由市井作者创作的世情小说就更

是如此。《金瓶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有些学者在称赞《金

瓶梅》的写实成就时喜欢引用第十二回应伯爵、谢希大等人抢吃菜肴

的场面:

人人动嘴,个个低头。遮天映日,犹如蝗蝻一起来;挤眼掇肩,好似

饿牢才打出。这个抢风膀臂,如经年未见酒和肴;那个连连筷子,成

岁不逢筵与席。一个汗流满面,恰似与鸡骨朵有冤仇;一个油抹唇边,恨不把猪毛皮连唾咽……

那日把席上椅子坐折了两张;前边跟马的那小厮不得上来掉嘴吃,把

门前供养的土地翻倒来使位恰拉了一泡囤谷都的热屎;临出门来,孙

寡嘴把李家明间内供养的镀金铜佛塞在裤腰里;应伯爵推逗桂姐亲嘴,把头上金啄针儿戏了;谢希大把西门庆川扇儿藏了……

西门庆的清客整日跟着他混吃混喝,何至于像饥民一样狼狈?这段描

写实在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相提并论,它整个充满了怪诞的

嘲谑意味。把吃饭的动作描写得如同打架或苦役,而且同拉屎联系在

一起。这样的叙述与拉伯雷式的叙述风格尤其相似。总来说之,这类

小说的中正反不分的道德意识、怪诞滑稽的形象场景、恶俗猥亵的广

场语言等特点,正类似于巴赫金在分析拉伯雷时所说的民间狂欢文化。

这是中国叙事传统中与民间文化关系最密切的叙述风格,也是一种历

史悠久的叙述模式,在话本、杂剧、笑话、歌谣、曲艺中都能够找到。金圣叹在谈到《西厢记》的表演时说:“旧时见人教诸忤奴于红氍毹

上扮演之,此大过也。”6他之所以对表演那么反感,就是因为民间的舞台表演中会即兴插入很多恶俗猥亵的内容。孔尚任也说:“旧本说白,止作三分,优人登场,自增七分;俗态恶谑,往往点金成铁”。7

李渔说得更明白:“戏文中花面插科,动及淫邪之事,有房中道不出

口之话,公然道之戏场者。”8实际上不但是表演,我们读一下元杂剧的剧本,也能够发现很多荒唐怪诞和猥亵滑稽的科诨笑料,大能够与巴赫金所说的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相比较。

即使这种狂欢文化性质的叙述意图早已存有于民间艺术,不过只有当它进入到士大夫文化的视野中时,才在中国叙事艺术传统的演变中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士大夫对这类本应被视为恶俗的东西产生兴趣,这是明代以后士大夫阶层向市民阶层靠拢、交融的一种表现,是古典文化传统走向衰微,市民社会的文化需要发展起来的标志,也是近古时期中国文化开始更新的标志。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叙事结

《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 【内容提要】 “散点透视”是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主要视角,由此形成的审美民族性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构中具有普遍性。这一结构也是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的重要类型之一。从具有民族特色的“散点透视”来观照《水將传》的叙事结构,发现《水讲传》叙事结构是血脉贯通、浑然一体的。 【关键词】《水將传》叙事结构散点透视文化阐释 关于《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古今中外的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看法:从李开先、胡应麟、金圣叹等人的赞叹,到现当代一些学者的反思;从中国学者的争辩,到国外汉学家的指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看法,不仅体现着文艺批评标准的历史变迁,同时也是文学审美民族性的反映。 本文试图在中国古代艺术生成的大文化背景中,结合审美的民族性特点,从“散点透视”的民族审美视角对《水讲传》的叙事结构进行阐释。 一、《水讲传》叙事结构评价述略关于《水將传》的叙事结构,可谓众说纷 纭、歧见迭出。简而言之,不外两种:一是“缀段式”的讥评;一是对结构松散的反驳。 (一)西方汉学家的机评蒲安迪在《中国叙事学》里曾归纳了西方对中国小 说叙事结构的看法,即“总而言之,中国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在…外形?上的致命 缺点,在于它的…缀段性?(episodic), —段一段的故事,形如散沙,缺乏西方novel那种…头、身、尾?一以贯之的有机结构,因而也就欠缺所谓的整体感”。蒲安迪进而分析了这种看法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一般叙事文学并不具备明朗的 时间化…统一性?结构,今天的读者容易觉得它在根本上缺乏结构的层次”。 《水讲传》的叙事结构,自然也是如此。蒲安迪说:“我们初读时的印象,会感到 《水讲传》是由一些出自民间的故事素材杂乱拼接在一起的杂烩。”罗溥洛在其主编的《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中也说过:“108位英雄好汉在一系列乱糟糟的互不相干的故事情节中上了梁山。” 韩南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中断言,中国小说“实际上只是把许多单个情节组合起来,这种组合显然低于高层结构的水平”。但是,韩南又对“缀段式”结构作了深入分析,认为“缀合情节”虽属线性,但并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有一个“上层结构”在统辖着它们。他以《水將传》中的武松故事为例解释说:“尽管描写武松的章节自成一个缀合情节体系,但这些章节尚与其他体系相串连,如有关宋江者。两个体系间存在着一个总链,这就是偶遇后终成挚友的常见母题。因 此,在《水將传》和其他一些小说里,有高于上述链节的组织在焉,它便是上层结构(如这部小说的英雄之聚义、反叛之始末),它在控制着不同的缀合情节体系。”库恩在翻译《水讲传》的时候,把它当作惊险小说来处理,取名《梁山泊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试题2015.8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蒋防的《___________》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名人胡应麟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故传诵弗衰”。 2、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___________”。 3、《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___________》。 4、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现在还是一个谜,《___________》卷首欣欣子所作的序称此书为兰陵笑笑生所作。 5、《___________》一书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6、纪昀批评《___________》“一书而兼二本”并作《阅微草堂笔记》以与之抗衡 7、清中叶的小说中李汝珍《___________》的成就最高。 8、在小说界革命浪潮中最具影响的小说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孽海花》。 9、小说起源: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 ___________ 。 10、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阶段。 11、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___________》;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刘义庆《___________》。 12、唐传奇发展经历三个时期: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时期代表王度,《___________》2)中唐时代是兴盛时期代表白行简《___________》3)传奇在中唐的繁荣陈玄祐《___________》是传奇步入兴盛期标志作品。 13、三位传奇大家的作品:白行简《李娃传》元稹《___________》蒋防《___________》. 14、宋代说话分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的《_________》梁辰鱼《_________》王世贞的《鸣凤记》。 16、《___________》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二,单选题 1,"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是谁的论述( ) A,班固B,桓谭C,刘歆D,庄子 2,"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捏合".这里的"小说"是指什么( ) A,说话的一家B,话本的一种C,短篇小说D,笔记 3,下面属于上古创世神话的是( ) A,女娲补天B,盘古开天地C,大禹治水D,精卫填海 4,下面不是后人著录的两汉小说的是:( ) A,《说苑》B,《燕丹子》C,《飞燕外传》D,《东方朔别传》 5,下面是六朝志怪小说的是( ) A,《搜神记》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 6,下面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是( ) A,《搜神记》B,《列异传》C,《幽明录》D,《世说新语》 7,唐传奇文《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 A,元稹B,陈鸿C,白行简D,李公佐 8,用"谴责小说"一词概括清末批判时政的小说的学者是( ) 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郭沫若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小说?白话小说 《西游记》明?吴承恩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120回.〔程乙本〕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2回.〔尚友堂重刊本〕 《三刻拍案惊奇》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型世言》明?陆人龙40回.〔奎章阁本〕 《花月痕》清?魏秀仁56回.〔通行本〕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60回.〔通行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糊涂世界》清?吴趼人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瞎骗奇闻》清?吴趼人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发财秘诀》清?吴趼人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劫馀灰》清?吴趼人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说岳全传》清?钱彩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说唐》清?无名氏66回.〔通行本〕

《说唐后传》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 《说唐三传》清?中都逸叟编次90回.〔通行本〕 《薛刚反唐》清?如莲居士100回.〔通行本〕 《绣鞋记》清?乌有先生20回.〔通行本〕 《海上花列传》清?韩庆邦64回.〔通行本〕 《平山冷燕》佚名20回.〔通行本〕 《赛花铃》清?白云道人16回.〔通行本〕 《九命奇冤》清?吴趼人36回.〔通行本〕 《狐狸缘全传》22回.〔通行本〕 《二度梅全传》清?天花主人40回.〔通行本〕 《情梦柝》清?蕙水安阳酒民20回.〔通行本〕 《老残游记》清?刘鹗20回.〔通行本〕 《品花宝鉴》清?陈森编62回.〔通行本〕 《绿野仙踪》清?李百川100回.〔通行本〕 《飞龙全传》清?吴璇60回.〔崇德书院本〕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100回.〔通行本〕 《杨家将》清?佚名50回.〔通行本〕 《呼家将》清?佚名40回.〔通行本〕 《济公全传》清?郭小亭240回.〔通行本〕 《熊龙峰四种小说》明?熊龙峰刊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京本通俗小说》7回.〔缪荃悄刻本〕 《宜春香质》明?醉西湖心月主人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B)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D)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B)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B)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D)。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D)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C)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A)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进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C)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A)。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论文

西南大学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年级: 2011 学号: 222011321081058 姓名:伍贤龙 教师:郭川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摘要: 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身临其境的典型环境、物我一体的文本接受以及通俗易懂的大众传播等特性而成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中国古代小说情况自然也是如此。可以说,成熟晚于诗歌散文而略早于戏曲的中国古代小说,虽然为封建正统文人所鄙视,但它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茁壮生长、成熟并繁荣起来,并拥有了最多的读者,且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情操作用也最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受着中国古代优秀小说的滋育。 关键字:中国古代小说特征发展唐传奇鉴赏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叙事从头到尾,过程不可或缺,而且情节总是讲究张弛相间,曲折有致,如《西游记》即特别典型。这和中华民族认知世界的整体性和曲折性判断取向有关。而西方小说往往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来叙写开掘,情节不求曲折,较多采用陡转手法,如“欧?亨利式结尾”。这与西方人求深刻的认知习惯有关。 第二,第二,中国古代小说刻写人物多动态描写少静态刻画。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是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外在的矛盾冲突,借此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基本上不静态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小说根植于客观叙述的历史和以故事情节吸引听众的说唱艺术。西方小说多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是相对静态的心理描写,有时是对人物潜意识活动的动态挖掘。这可能与西方重人的个体性的观念有关。 第三,第三,中国古代小说描写环境时是写意式的,很少有精描细绘的长篇幅刻画,但却极讲究表情传神。如历来为人们所激赏的《水浒传》中“那雪正下得紧”便是神来之笔。这一点与中华民族认识外界重神略貌的传统有关。西方小说对环境描写是写真式的,对人物活动的场景往往作全方位的详尽描写,如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其《日瓦戈医生》中对雪景的描写便如泼浓墨。这与西方人对外界重理性观察的传统有关。 第四,最后,中国古代小说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即便是《红楼梦》,最后的“兰桂齐芳”,究其实质,也是大团圆。大团圆式的结局有利有弊。利是它反应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乐观精神,弊是往往违背事理逻辑和历史真实,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思想价值。这一点,主要是中华民族务实乐观的审美心理造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甚至是现当代作品少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这不是说我国古代小说就都是“大团圆”结局,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便遵循历史和事物发展规律,跳脱了大团圆的窠臼。西方小说则不追求结尾的“团圆”与“光明”,是怎样就怎样,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卧轨自杀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喝药自杀,便体现了这一点。这说明,西方人有着较浓厚的悲剧意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比较只是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期末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 1.“古体诗”与“近体诗”概念辨析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相对唐宋而言)。在唐 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 为古体诗。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 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其中每首四句的为绝句,每首八句的为律诗,每首超过八 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 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 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 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 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 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 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 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 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 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 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 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 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 “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 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 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2)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 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 《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 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 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 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 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 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

0616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第一章导言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三、古代小说艺术史的构架:第二章走向自觉:古代小说的发展道路 第一节早期形成 第二节形态独立 第三节文体完成 第四节语体变革 第五节主体自觉 第六节走向新变 第三章古代小说人物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基本特点及其形成 第二节特征化人物艺术的成就 第三节特征化向个性化的进步 第四节个性化艺术典型的创造 第四章小说幻想艺术的高峰奇幻相生的超人世界: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魔幻想艺术真幻交织的艺术天地:聊斋志异的灵怪幻想艺术 虚幻荒诞的理念显现《西游补》《镜花缘》的讽谕幻想艺术 第五章古代小说传奇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特立和对峙传奇基本类型的确立 一、特立型传奇 二、对峙型传奇 三、传奇类型的完成和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 第六章古代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写实型讽刺艺术的高峰〈儒林外史〉 第七章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 叙事美学形态的发展和创新第八章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语体类型和功能特征第二节:文言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发展 第四节: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第九章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红楼梦 第一节红楼梦的整体悲剧创造和古代小说的美学突破 第二节红楼梦的形象体系和古代小说的形象群 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 第四节红楼梦的表意系统和古代小说的表意艺术第五节红楼梦的艺术意境和 古代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 新 第一章导言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两 种小说观念(史家小说和文学 小说)、两种小说文体(文章 类别文化典籍和叙事性文学 体裁)、两种小说语体(文言 小说和通俗小说)先后出现和 长期并存。 ★中国古代小说特殊性形成 的原因:文学小说观和史家小 说观是对立的,它反映了对小 说文学性质认识的差异。从某 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又反映 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新兴市民 阶层文化和文学观念的对立、 以诗文为正宗的雅文化和以 小说戏剧为代表的俗文化的 对立。它造成了古代小说两种 文体和语体递代和并存的特 殊现象。 ★小说: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 种长度的虚构故事,但在中国 古代,小说最早是作为内容 (话语)而非形式(文体)。 ★“小说”之名最早见于《庄 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鲁迅认为 “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 非道术所在” ★《荀子·正名》又有“小家 珍说”一语:故知者论道而已 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东汉桓谭、班固先后提出 “小说家”的概念,表明“小 说”已经成为一种言语形式— —文体。 ★“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 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 有可观之辞。”——桓谭。 ★班固正式将小说家列入诸 子十家:小说家者流,盖出于 稗官居。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 说,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 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 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 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 书·艺文志。 ★汉志中首次著录了小说家 十五家三百八十篇。 ★秦汉时期小说的基本特征: 形式上为残丛小语集合而成 的短书,内容上记述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价值上具备某种认 知教化功能但仍属于小道。 ★在唐传奇文出现以前,所有 小说都是成集而非单篇。 ★明胡应麟说:汉《艺文志》 所谓小说,盖亦杂家者流,稍 错以事耳。分“小说”为六类: 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 订、箴规。 ★鲁迅指班固所著十五家:诸 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 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 史而悠缪者也。 ★凡杂说短记,不本经典者, 概比小道,谓之小说。 ★唐代小说文体成熟。 ★北宋初李(日方)等编宋以 前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把 《李娃传》等优秀唐传奇列为 “杂传记”。 ★《新唐书·艺文志》“小说 家”类仅收唐传奇文3篇。 ★北宋赵令(田寺)、南宋初 洪迈始称唐传奇为“小说”。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将小说划为三类:其一叙述杂 事(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等), 其二记录异闻(山海经、搜神 记等),其三缀辑琐语(博物 志、述异记)。 ★视小说为闾里小知的小道 观,和视小说为补史之阙的裨 史观,是史家小说观的主要内 容。其杂文体观认为小说只是 一种包含文学因素的文章类 别而非文学体制。 ★文言小说文体,主要是在史 家小说观念影响下发展的,它 包括具有文学因素的早期形 态(杂史、杂记,后发展为笔 记体),和具备文学性质的成 熟形态(由杂传体发展的传奇 体),但不应包括虽列入历代 史籍小说类的非叙事性文体。 ★文学小说观念是在产生于 说话技艺的通俗语体小说基 础上形成的。 ★三国时“俳优小说”、唐代 “市人小说”、“人间小说” 都是讲短故事的技艺。 ★北宋时,“小说”正式成为 “说话”的主要门类之一。 ★“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 事,顷刻间捏合”,之后小说 即指小说话本,到明中后期, 成为包括通俗语体、文言语体 在内的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的 通称,如谢肇淛《五杂俎》、 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 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等。 二、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 起于话。由于话在一定程度上 与史的叙事传统相衔接,因此 可以说全部中国小说都是通 过史的中介与其本根神话传 说连接起来的。 ★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近于人 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这 些口传今人为传说。由此再演 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 为小说了。这条演进道路不但 使中国古代小说获得了早期 形成的条件,而且给小说艺术 发展打下了深刻的史的烙印。 ★从《金瓶梅》和拟话本起, 小说功能从讲述向阅读转变, 小说结构从单纯故事形态(故 事中心体)向叙事散文(人物 中心体、人物传记体)形态转 变,体现了小说发展话的传统 对史的传统的进一步吸收。 ★吴敬梓“仿唐人小说”作《儒 林外史》,说明他有意识地融 史入话。 ★曹雪芹以“假语村言”写家 庭盛衰和“为闺阁昭传”两大 主题,完美地体现了古代小说 史、话两大艺术传统的汇合, 而且几乎吸收了古代中国所 有文学艺术形式,博采了从诗 词、戏曲到绘画、建筑等各种 传统的艺术精华,成为一部融 诗史艺哲于一体,即叙事抒情 两大文学传统和其它文化传 统高度融合统一的巨著。 ★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动因: 小说艺术的发展,归根结底, 是小说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 结果。这些矛盾所形成的动 因,主要包括1、渊源与传统: 文言小说起于史,通俗小说起 于话。话继承史的传统而又突 破史的传统是小说艺术发展 的强大动力;2、观念与实践: 文言小说的艺术发展是突破 史家小说观念局限的结果,是 叙事想象力在历史之外寻求 自我实现和突破的结果,包括 文学小说观念与史家小说观 念的对立斗争,小说创作对史 家小说观念的突破和文学小 说观念对小说创作的推动影 响;3、创作与接受:;4、 继承与创新:小说史上的每一 次艺术突破,每一个艺术高 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 结果。而小说艺术的衰退停 滞,都是模仿因袭甚至以传统 反革新的产物。四组动因分别 体现了艺术的继承性、自觉 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其发展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 着艺术与民族、时代、群众和 生活等基本问题,也包含着中 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的特殊 矛盾,而作为创作主体的小说 家对这些矛盾的正确认识和 解决,则是决定小说艺术成败 和一个时代小说艺术进步的 关键。 1/ 30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总之,以五四为开端,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后来的战火硝烟,再到意识形态的强加,最后到了新时期这种百花齐放。中国现代小说积累了丰富了的作品与理论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①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②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30年代后半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左翼文艺界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调整文艺路线,其中包括重新评价“五四”文学,评估浪漫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拓展文艺的社会基础。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郭沫若 40年代: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回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它作为一种因素融入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代表是:胡风。还有一个以徐讠于、无名氏等为代表的“新浪漫派”,新浪漫派赞同创造社的文学观,坚持“情感表达的自由”,代表作有:徐讠于的《阿拉伯海的女神》。 30年代末到整个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从地域条件方面获得了回旋的空间。代表作家是:解放区的丁玲和孙犁,国统区的路翎。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落实到创作中,转化成“人民底原始的强力”和流浪意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由山东大学王平副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要运用叙述学的理论全面分析、探讨、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理论渊源。在第一章“绪论”中,首先对叙述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理论主张和理论层面做了简单的辨析。其次简述了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叙述者”按照叙述者在古代小说中的演变分为四节。第一节“史官式叙述者”,认为早期志怪和志人小说的叙述者以“史官”的标准限定自己,遵循着历史的叙述法则,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第二节“传奇式叙述者”,首先论述了六朝之后文言小说作者、叙述者与小说中人物关系的两种类型。其次分析了作者所讲述的内容多于叙述者的情形,最后分析了作者、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第三节“说话式叙述者”,按照白话小说发展的进程分别论述了宋元话本、拟话本和明代四大奇书叙述者的特征。第四节“《红楼梦》的叙述者”,认为《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叙述者与四大奇书有着明显的不同,并通过分析《红楼梦》叙述者的特点,说明了这一类型叙述者的普遍特征。 第三章“叙事角度”根据叙事学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将叙事角度分为六种类型。第一节“中立型全知视角”,

认为魏晋六朝时期的小说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叙事视角与当时的小说观念密切相关。第二节“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指出唐传奇和《聊斋志异》中的部分篇章以及《痴婆子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三节“戏剧式叙事视角”,论述了话本小说中的某些公案类作品在运用这种叙事视角时的特点。第四节“编辑型全知视角”,指出这是古代白话小说最为常见的叙事视角之一,这种叙事视角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的表现略有不同。第五节“多重选择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虽然仍运用全知视角,但却采取不断改变的内在角度,同时叙述者的介入也大大减少,最典型的作品便是《儒林外史》。第六节“选择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外在于故事,相对固定地以某一人物的视点作为叙事角度来进行讲述,最典型的作品是《老残游记》。 第四章“叙事时间”依据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在“时距”、“时序”及“频率”等方面的区别分为五节。第一节“时距”,分别探讨了省略、概述、场景和停顿在中国古代小说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表现。第二节“时序之一——插叙和倒叙”,指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倒叙较少,插叙在唐传奇中较为常见,话本小说中的公案类作品为设置悬念而经常使用插叙或倒叙。长篇章回小说中局部的插叙较为多见。第三节“时序之二——预叙”,指出这种时间倒错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比较

“三言”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意象功能的开拓

摘要:本文试图以“三言”中的“帕子”为例,从叙事意象角度出发, 具体探讨“帕子”在小说中“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的诗化隐喻和“奇巧为文”、常中出奇的线索性叙事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三言”“帕子”叙事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030-02 在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种小说的形式和特征,就决定了他对叙事过程中的意象描写颇为侧重,这就为叙事意象的设立提供了很好的叙述平台。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就其中杰出代表,叙事意象在其中的运用不胜枚举,成就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艺术高峰。 一、中国古代小说运用叙事意象的界定和传统 意象理论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意象”一直属于中国诗学的研究范畴。《文心雕龙?神思》中讲到:“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数,谋篇之大端。”[1]《神思篇》属于创作论,“窥意象而运斤”并不仅仅局限于抒情文学,也就是诗学,它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叙事文学。 魏晋时代,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文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感受和“有意识为文”。 《世说新语》是这一时代叙事文学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记人叙事讲究意向的选择和运用,是‘世说体’的以大特征”[2]。《世说新语》中有记述陈遗为母留焦饭的故事:“母喜食焦饭”、“遗敛聚焦饭”、“以焦饭得活” ,“焦饭”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心的叙事意象,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意象已经开始作为线索性的事物出现了。可以说这已经不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叙事意象的运用,说明了文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意象在叙事中线索的作用和审美功能。 但是真正有意识的去设立叙事意象作为叙事手段,应该是在唐人小说传奇阶段。 《古镜记》即是一例,篇中“古镜”有降妖除病的神异功能,但是作者的乱世悲凉之感已使古镜这一意象成为一种象征,篇末指出失镜之日就是隋王朝走向灭亡之日,象征了一种黍离之悲和故国之思,以镜代言之。除却此义,也有传统的“破镜重圆”之义,这里的“镜”就代表了男女情爱婚姻。 由唐传奇到宋元话本拟话本,中国的小说发展完成了一次由文言到白话的飞跃,二者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唐传奇宋元话本相比,语言从优雅细腻发展到市井气息的平易晓畅,篇章从短小精悍发展到分章婉转的敷衍铺陈,但是差异之外,关于叙事意象理论及应用又有很大发展,宋元话本开始熟练贴切地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全凝结在叙事意象上,以叙事意象推动故事的发展。 杨义先生曾经指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的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地剖析,才能贴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重要特征之所在。”[3]在中国,“意象”参与叙事性文字历史久远,意象叙事是普遍采用的叙事方式,叙事意象也就是叙事作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象介入叙事作品成为叙事意象,往往是“借助于某个独特的表象蕴含着独到的意义,成为形象叙事过程中的闪光的质点。但她对意义的表达,又不是借助议论,而是借助有意味的表象的选择,在暗示和联想中把意义蕴涵于其间。”[4]叙事意象都具有鲜明的特征,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性的事物,具有线索性的功能和意义。 二、“帕子”作为叙事意象及其审美功能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与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与《左传》明显的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引言 近几年来,中国文坛对于思想的不断呼唤,让我们不由得回忆起百年前的中国文坛,那是一个风云汇集,思想变化万千的年代。首先是政治与艺术的纠葛,其次是道与器的交会,文学不断寻找属于自身属性的真正文学性的坚韧与执着。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界定,我们一直从双重意义来归纳出其概念。首先,时间概念:从1917年到1949年;其次,价值归宿(根本属性):中国新文学,在另一方面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换句话来说,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新文学。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思潮,是站在众多社会思潮的前锋,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流思潮,即中国新文学思潮,也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内在的文学思潮系列。很多时候国内作家与文学理论家们都在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分歧较为明显,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与演变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理性梳理总结,找出一些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供借鉴的东西。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 通过史料研究,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起源背景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外来思想蜂拥而至,这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传统封建思想对于中国人民的制约,因此综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这场反侵略战争打破了清朝一直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器炸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西文学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国内逐渐形成了争相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潮流,出现了一大批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们认为,要想改变中国封建落后的现状,就要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在1898年,一场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件,改良政治教育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治维新改革戊戌变法登上历史舞台。这次戊戌变法的成就在于呼吁解放传统思想,创办学堂与报刊杂志,努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思想;在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对传统封建思想弊端直接揭露并进行猛烈抨击,有效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觉醒,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开始,它在推翻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普及的同时,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宰地位的传统文化产生猛烈地冲击。随着具有高尚政治权力的帝王制度消失,传统文化权威也消失不见,这使得国内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得到解放的同时也产生了浓郁的焦虑感。一些相对完整而系统的具有新价值体系如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等承载中国知识分子新信仰的文学思潮开始萌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也因此开始崛起。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历程 1 开拓期 这一阶段从1917年到1927年,此时西方民主共和观念早已进入国民内心,许多抨击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文化思想斗争不断出现。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编撰的《青年杂志》创刊成功,并且将刊物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随后在1917年,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两篇文章,提倡应当为人生而艺术,这是第一次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接着,以《新青年》刊物与这一时期主张自由思想的北大联合,开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封建文言、提倡现代白话,转变传统文学方向,反对传统文学、鼓励新文学的新时期文学革命运动。从1918年1月开始,以《新青年》为首的刊物开始采用白话文形式并运用标点符号。1918年5月,鲁迅将自己的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上,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体现出中国现代新文学中彻底反封建的整体倾向,它的发表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我们看到,新文化运动初期知识分子们以德先生与赛先生为口号,积极宣扬民主与文件,而这场运动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潮流与中国传统封建旧文化制度之间的斗争。在俄国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论文

由婴宁人物形象浅析《聊斋志异》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文言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项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具体谁说的暂时还考证不出来,但是对于这样的评价,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地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种种笑声,时时处处都有:郊游时、会客时、拜见婆婆时、捉弄西邻之子时、走路时站着时、坐着时、下树时…… 这种笑声可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 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每一个故事,都隐喻着深沉的含义。婴宁,其父是人,其母是狐,这种身份的交代,其实也就注定了婴宁的笑声必定不会陪伴我们从故事的开场到结尾。在山中生活的婴宁,嬉笑于“乱石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的世外桃源之地,无尘世浊俗所累,她的笑声如铃般宛转,她的性情,如泉水般清澈,因此才有故事中最经典的那段问答。王生拿出上元节游园时婴宁遗落地下的那枝早已枯了的梅花给她看,婴宁接过来,问: “花已枯萎,你留着它做什么?” “这是上元节那天妹妹所丢下的,所以存着。” “存着这个有什么意思?” “表示相爱,不能忘记。自从上元节一别,我看到这枝花便会想起妹妹你。” “这个很好办,你若喜欢,等你回去时,将园子里的花摘一大捆送给你带回去。” “妹妹你怎么就这么痴傻不懂呢?我爱的不是这花,是拈花的人。” “我们是亲戚,说什么爱不爱的呢。” “我说的爱不是亲戚之间的爱,是男女之间的夫妻之情。” “这有什么不同吗?” “夫妻之爱,晚上是要睡在一起的。” “我不惯与生人睡。” 相信每位读者读至此段,必定会开怀大笑。婴宁一句“我不惯与生人睡”,应是整部聊斋中最纯洁的话语吧。在为王生郁闷的同时,不禁会被婴宁的纯自然性痴憨至极的语言所倾倒。试将这段对话搬至现代,只怕是要被人骂的。而心处尘世之外的婴宁,爱花,爱笑,她将最纯最美的性情展现给我们,在她的笑声中,暂且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