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三级考试秘笈

超声三级考试秘笈
超声三级考试秘笈

超声考试知识点整理

1.不同情况下的工件厚度选择:

1)不等厚对接接头在确定灵敏度、质量分级和试块选择时按薄侧来,特别是CSK-ⅡA-1和

CSK-ⅡA-2选择时不能以厚代薄(CSK-ⅡA-2 /3可以),因为两块试块的横孔长度不同,灵敏度不同。(如35对接45,试块只能选CSK-ⅡA-1,然后用二次波覆盖到45的范围,或者加工一块更厚的

CSK-ⅡA-1试块,增加深度50的横孔来覆盖,不能直接选择CSK-ⅡA-2)。

2)插入式管接头为筒体(封头)厚度,安放式管接头为接管厚度,T型接头为腹板厚度(看焊缝厚度以哪个为基准)

2.工艺验证方法

工艺验证是针对特定的仪器和探头组合在检测对象上的灵敏度和信噪比验证,可以在对比试块、模拟试块或直接在检测对象上进行,验证内容包括检测范围内最大声程处的灵敏度和信噪比能否满足检测要求。步骤如下:

1)确定仪器和探头(工艺验证是针对仪器和探头组合的,任何一个改变都得重新做工艺验证);

2)根据检测对象(焊缝对应的板厚、板材厚度、锻件厚度等)在相应的试块上做DAC曲线,曲线的最大孔深要正好超过所检测的范围(一次波为T,二次波为2T,T为板厚);

3)根据检测对象对应的灵敏度要求,查找基准灵敏度的值(如φ2×40-18则记为a=18),最大声程处的灵敏度余量要求不小于10dB(标准4.2.2.2.3.7规定),如果有横向裂纹检测要求则增加6dB(记为b=6),耦合补偿(表面补偿、衰减差异等,记为c),则总dB数为(a+b+c+10)dB;

4)将做好的DAC曲线先增益(a+b+c)dB,在此基础上继续增益直至最远处声程的基准灵敏度曲线达到基准波高(如20%或某一值),记下此时的dB数N1,继续增益使得电噪声水平达到之前确定的基准波高,记下此时的dB数N2,则N2-N1≥10dB认为符合要求。方法2:将做好的DAC曲线上最小孔深处调整至80%基准波高,记录下此时的dB数Y1,同时标记好最远声程处的曲线高度,继续增益直至电噪声水平达到先前标记的最远处声程的曲线高度,记下此时的增益值Y2,则Y2-Y1≥(a+b+c+10)dB 认为符合要求。

3.焊接接头检测区宽度和探头移动区宽度

检测区宽度:焊缝本身加上熔合线两侧各10mm,检测区厚度为工件厚度加上焊缝余高;

探头移动区宽度:采用一次波(直射波)法为≥0.75P,二次波(一次反射波)法为≥1.25P。

4.影响耦合的因素:耦合层厚度的影响(半波透声层或特别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耦合剂声阻抗的影响(Z越大则透声性越好耦合越好);工件表面形状的影响(平面>凸面>凹面)

5.K值选择的考虑因素:1)声束应能扫查到整个检测区截面;2)声束中心线尽量与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缺陷垂直;3)尽量用一次波检测,减少误判并保证有足够的灵敏度。

6.焊缝检测在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较大K值探头的原因:1)尽量增大一次波的覆盖范围;2)与坡口面的夹角尽量大,缺陷回波尽量高,提高主要危害性缺陷检出率。

7.探头的基本性能:中心频率、频带宽度、脉冲宽度、相对脉冲回波灵敏度、电阻抗(静电容)

仪器探头组合性能:水平线性、垂直线性、组合频率、灵敏度余量、分辨力、信噪比、盲区(仅限直探头)

8.近场区、盲区、未扩散区:近场区是最后一个声压极大值处所对应的长度;盲区是仪器和探头共同决定的,取决于始脉冲宽度和阻塞时间,是不能用于检测的部分;未扩散区是不存在扩散衰减的区域,对于理想圆盘波源定为波束宽度不超过圆盘直径的区域。对于直探头,f越大,N越大,盲区越小。

9.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具有规定的化学成分、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和几何形状,用于仪器和探头系统性能校准,因此标准试块是统一定好的,不能自己设计和更改,共有CSK-ⅠA、DZ-Ⅰ和DB-P Z20-2三块;对比试块是指与被检件或化学成分相似,含有意义明确参考反射体的试块,用于检测校准的试块。

10.校准或核查周期:每年一次(校准):仪器和探头组合性能中的水平线性、垂直线性、组合频率、

灵敏度余量、分辨力、衰减器精度、盲区(仅限直探头时)

每6个月一次(运行核查):水平线性、垂直线性

每3个月一次(运行核查):灵敏度余量、分辨力和盲区(仅限直探头时)

每次检测前(检查):仪器设备器材外观、线缆连接和开机信号显示、斜探头的

前沿和K值(注意事项:以上每项工作之前应将仪器的抑制、滤波等开关置于关

或最低水平)

11.超声检测的相关因素内容包括:工件材质/规格(工件厚度、曲率半径等)、检测面(单双面/侧、内外等)、检测技术(接触法/液浸法、直/斜探头)、仪器、探头、耦合剂、校准(试块及校准方法)、扫查方向/范围、扫查方式(手动/自动)、缺陷定量方法、数据采集方式、人员资格、报告要求等。

12.检测时机:1)焊接完成后,并清除可能影响检测的飞溅、氧化皮、焊渣、焊瘤、表面成型不良等;2)有延迟裂纹倾向的应在焊后24h(球罐为36h)再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应在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检测;3)锻件原则上应在热处理后,开孔、开槽等精加工工序之前进行,便于减小盲区,发现热处理产生的缺陷。

13仪器和探头系统性能复核

时间点:仪器、探头、耦合剂改变时;怀疑扫描量程或灵敏度;连续工作4h以上;工作结束时。

扫描量程复核: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量超过该点读数的10%或者全扫描量程的5%,则应重新调整扫描量程并对上次复核以来的所有检测部位复检。

扫查灵敏度复核:检测范围内如发现DAC曲线任意一深度人工反射体回波幅度下降2dB,则需要复检(存在漏检风险),若上升2dB则应重新评定(可能误判)。

14.板对接焊缝探伤K值选择注意事项:1)根据工件厚度在标准表25中选择K值范围;2)根据检测等级选择斜探头数量;3)如果为单面检测时,应根据一、二次波声束覆盖要求:K≥(a+b+l0)/T

15.带宽、脉冲宽度、频率、波长、穿透力、分辨力、灵敏度、阻尼电阻、发射强度、探头阻尼关系

阻尼电阻↓+探头阻尼↑,则频带越宽、脉冲越窄、频率↑、波长↓、分辨力↑、穿透力↓、发射强度↓、灵敏度↓

16.采用削薄处理的对接焊缝斜探头检测时注意事项:1)斜面对检测的影响相当于减小了K值,因此在斜面检测时应采用较大的K值,如果是双侧检测,应注意采用两种K值;2)在斜面反面进行检测时应注意不能采用二次波,会有变形波干扰;

3)对缺陷定位时应进行修正,可采用计算法或图表法确定。

17.对于管座角焊缝,当从接管内壁进行直探头检测时能否采用底波调节灵敏度?

答:不能。接管角焊缝属于Ⅰ型焊接接头,根据标准表27规定,斜探头和直探头的检测灵敏度要求是一样的,都必须采用φ2的DAC曲线,因此不能采用底波法来调节灵敏度。

18.对于复合板,从基材侧检测和覆材侧检测结果是否一致?

答:由于复合板是以底波消失法来评定缺陷的,而底波是否消失主要取决于未结合的面积和声束的横截面积,由于探头声束是扩散的,声束的横截面积随着声程增大而扩大,所以对于一个确定的未结合而言,检测的声程越大则底波越高,因此一般而言,覆材侧的检测结果严于基材侧的检测结果。

19.能否通过不锈钢复合层对基材焊缝进行检测?

答:不能。标准未规定相应的试块和探头,奥氏体不锈钢晶粒较粗,对超声衰减大。另外,奥氏体不锈钢与低合金钢相比,声速和声阻抗都有差异,这会导致检测时对缺陷定位不准、检测灵敏度降低以及信噪比降低等,所以无法通过不锈钢复合层对基材焊缝进行检测。

20.单面双侧与双面检测相比,其缺点是什么?如何优化?

答:主要缺点是检测面一侧存在盲区,对此可采用高频率、大K值、小晶片探头或双晶斜探头对盲区进行补充检测。

21.对带不锈钢堆焊层的检测,从基材侧检测与从堆焊层侧检测各有何优缺点?

答:基材侧检测的优点是不受堆焊层表面状态的影响,耦合较好;适合与在役容器堆焊层的检测,缺点是只适合于表面相互平行的工件的检测,缺陷定位不准确,基材材质和表面状态对检测有影响。

堆焊层检测的优点是不受工件形状的影响,对缺陷定位准确,判别缺陷信号容易,对堆焊层下母材中裂纹的检测效果较好,缺点是受堆焊层表面状态影响较大。

制造过程中的探伤应以堆焊层侧为主,在堆焊层检测有困难或在役检查时,母材侧探伤也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法。

22.当在接管内表面进行斜探头检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DAC曲线的灵敏度应采用与检测面曲率相适用的RB-C试块进行修正;2)检测前后应进行时基线和检测灵敏度的校准和复核;3)对缺陷定位时应进行修正,可采用计算法或图表法确定缺陷位置;4)对于缺陷的指示长度应进行修正再评定。

23.带堆焊层的焊缝进行检测时,如何根据工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理由是什么?

答:基层焊接完成后进行MT(有要求时)、UT或TOFD,合格后进行复合层堆焊,然后对堆焊层进行PT 检测,最后对接头整体进行射线检测,热处理、水压试验后若有相关要求则进行MT或PT。原因如下:1)基层焊接完成后把焊缝根部磨平,有利于进行UT检测,而且在基层焊接接头中存在超标缺陷时也容易进行返修,且不会影响到复合层的焊接质量;2)堆焊层的材质属于不锈钢,所以对堆焊层进行PT

检测;3)当UT、PT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射线检测,能够对基层和复合层全焊缝射线检测,而UT在复合层堆焊后对基层根部和复合层的检测存在困难。

24检测应力腐蚀裂纹最有效的是哪种检测方法?为什么?

答:磁粉检测是最有效的方法。原因如下:

应力腐蚀裂纹是一种表面裂纹,属于表面缺陷,而检测表面缺陷的方法包括磁粉、渗透和涡流检测。渗透适合于表面开口型缺陷,应力腐蚀裂纹开口宽度很小;涡流检测能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但较难检出焊缝表面存在的细微裂纹;磁粉检测适合于检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灵敏度高于渗透检测。

25.针对小管径环缝检测,在选择探头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考虑探头尺寸与工件接触面应尽量耦合良好,探头接触面在R>W2/4时(W为探头宽度),可采用平板试块调节灵敏度,探头尺寸越小,接触面越小,耦合越好,当不满足此要求时应采用GS试块调节灵敏度;

2)探头前沿应尽可能短,焊缝被一次波扫查的范围才能尽可能大;

3)当只能从单侧进行扫查时应采用两种或以上K值探头进行检测,为了检测根部未焊透,应选择一个K1探头;

4)要选择盲区小、杂波少、没有明显双峰、有足够的灵敏度的性能良好的探头;

5)K值选择要符合标准要求的范围,不能偏小(一次波扫查范围小),不能太大(表面波增多,干扰大,实际灵敏度较低)。

26.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钢板进行斜探头检测?

答:1)合同有要求时;2)需要检测分层以外的缺陷,如白点、裂纹等。

27.B级检测和C级检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果采用B级检测会有什么缺点?

答:主要区别:

1)C级检测要求对斜探头经过的母材区域要进行直探头进行检测,B级不用;

2)对于C级要求两种K值探头进行双面双侧检测时,而B级可采用两种K值单面双侧或双面单侧或一种K值双面双侧进行检测;

3)工件厚度大于40mm的对接接头C级要求增加对焊缝的直探头检测;

4)对于单侧坡口角小于5°的窄间隙焊缝,C级要求增加对与坡口面平行缺陷的检测。

B级缺点:对于厚板,采用单面双侧检测时存在较大的盲区,可能会造成盲区内的缺陷漏检。

28.根据C级检测要求,如在用直探头对母材区域检测时发现可记录缺陷,应如何处理?

答:如果缺陷对检测造成影响,则应改变检测技术,如改变探头的折射角等。如果不能进行超声检测,则应采用其他检测方法,如射线检测等。

29.对于大尺寸的筒体(直径远大于500)常规A、B类焊缝,超声检测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都属于I型焊接接头,检测技术等级、试块、探头、频率、灵敏度要求,纵向缺陷和横向缺陷的检测方法,扫查方式,质量分级等都相同。

不同点:1)A类焊缝对缺陷进行水平和深度定位时,应根据K值及筒体尺寸进行修正;

2) A类焊缝在外圆检测时应考虑潜在的K值要求,即sinβ≤Di/Do(超过时声束达不到内面); 3)A类焊缝外表面检测时,检测面宽度比平板焊缝略大些,缺陷显示深度比平板焊缝小,内表面检测时,检测面宽度比平板略小些,缺陷显示深度比平板大;

4)B类焊缝可按平板方法检测;

5)在封头侧检测B类焊缝时应注意K值选择隐藏条件(同2),对缺陷定位应注意按1)进行修正;

30.对于插入式接管角焊缝,各个检测面的特点是什么?

答:1)接管内表面直探头检测时,主要检测管侧未熔合及焊缝中其他缺陷;

2)封头或筒体内表面斜探头检测时,主要检测坡口未熔合、根部未焊透及焊缝中其他缺陷;

3)接管内表面斜探头检测时,缺陷波深度大于接管壁厚,在接管外表面检测时,缺陷波深度大于2倍的接管壁厚;

4)探头在筒体内/外表面作与筒体轴线平行扫查时,按平板工件方法对缺陷进行定位和测量,作与筒体轴线垂直方向探测时(即横向缺陷检测),按纵缝方法对缺陷定位和测量;

5)探头对封头上接管角焊缝检测时,应进行筒体纵缝方式进行修正。

31.对于UT检测发现的超标缺陷进行返修,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答:首先应对缺陷进行清除并开坡口,对于铁磁性材料应采用磁粉检测I级合格,直至缺陷彻底清除。然后采用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由持证焊工进行补焊,然后对补焊表面进行磁粉检测,当补焊深度超过

6mm时还应进行UT检测按原标准验收合格。

32.超声检测在用和在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1)可达性不同,在用设备一般可达性差,有的空间狭小,有的需要拆保温,受到很多局限性;

2)缺陷性质不同,在用检测的新生缺陷主要是腐蚀减薄、应力腐蚀裂纹、疲劳裂纹等,与工况和介质有关;

3)检测目的不同,在用检测主要是判定缺陷是否使用过程中产生,制造缺陷是否有扩展,质量评级标准与在制也不同,并且要求对缺陷定性和测量自身高度;

4)在用的检测环境与在制也区别较大,更为恶劣,甚至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如表面平整度、粗糙度、温度等都会有影响。

33.球罐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从内壁扫查和从外壁扫查有何差异?

答:外壁检测工作环境条件好,对内壁近表面缺陷可用一次波检测,灵敏度高;内壁检测工作环境条件差,对内壁近表面缺陷需要用二次波检测,灵敏度低。对外壁近表面缺陷,两者正好相反。

34.如何对超声仪器、探头和试块进行管理,以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答:1)器材在采购时应提供合格证书,避免购买缺乏质量保证的产品,并加强验收测试;

2)使用中的设备、探头和试块应定期进行性能检定,并有检定标识,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3)对于特定产品使用的仪器和探头还需要满足产品的特殊要求,满足近表面分辨力、灵敏度和信噪比等实际检测需求;

4)要保证仪器、探头、耦合剂、电缆线对特定产品的适用性;

5)对于检测要求严格的工件,要尽量采用同一仪器和探头组合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6)对于易损的探头和试块应经常进行性能校验,检测时要根据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正。

35.对于长度特别长(>3米)而宽度又较小的锻件能否采用大平底法进行长度方向的检测?

答:不适合。因为1)声程太长,仪器灵敏度余量不够;2)声程太长,所需的灵敏度较高,使得远场信噪比急剧下降,检测可靠性较低;3)声程太长,声束扩散较大,边缘检测时容易产生侧壁干涉,可用纵波+横波组合检测代替。

36.锻件检测时引起底波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答:1)缺陷的影响;2)耦合差异,检测面的状态差异,如油污、氧化皮、异物、表现沟槽等;3)地面有吸声的附着物,如油污等;4)锻件本身的组织差异,如晶粒度不一样;5)探头原因,如保护膜破损等引起的差异。

37.幻象波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答:幻象波是由于探头前一次激发的声波在工件内未完全衰减,与下一次激发的声波在工件内相遇产生的混响,因此消除幻象波的根本是使声能的衰减时间大于两次激发的间隔时间,跟仪器的重复频率、工件的声衰减和工件形状特征等因素相关。

消除措施:1)降低仪器的重复频率;2)增大工件的声衰减,如增加探头频率、采用更小晶片尺寸的探头等。

数据库原理_在线作业_4

数据库原理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8-01-16 15:35:45 一、单选题 1. (5分) 关系数据库中的投影操作是指从关系中(?) ?A.?建立相应的图形 ?B.?选出若干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 ?C.?建立相应的影像 ?D.?选出若干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关系代数 2. (5分)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3NF ?B.?2NF ?C.?BCNF ?D.?1NF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规范化 3. (5分) 关系中的“主属性”不允许取空值是指(?)约束规则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C.?数据完整性规则 ?D.?参照完整性规则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实体完整性 4. (5分) 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A.?完整性 ?B.?并发控制 ?C.?隔离性 ?D.?安全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视图机制 5. (5分) 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 ?A.?CREATE ?B.?DELETE ?C.?UPDATE ?D.?ALTER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SQL概述 6. (5分)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数据共享性高和数据独立性高

?B.?数据结构化 ?C.?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D.?数据冗余度高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述 7. (5分)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子模式 ?B.?模式 ?C.?物理模式 ?D.?内模式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结构 8. (5分) 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A.?提交事务 ?B.?返回系统 ?C.?结束程序 ?D.?存储数据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事务的基本概念 9. (5分) 以下(?)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历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选择真题

历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 术)笔试选择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 下列哪一个是输出设备? A) 鼠标?B) 键盘?C) 数/模转换器?D) 模/数转换器 (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系统软件是在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B) 系统软件应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 C) 系统软件与硬件密切相关?D) 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3) 下列哪一个协议是Internet使用的协议? A) OSI参考模型中规定的传输层协议?B) TCP/IP传输控制/网间协议 C) IEEE 802.3系列协议?D) 帧中继传输协议 (4) 通常可用传输速率描述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指的是 A)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中文字符个数?B)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字符

数 C)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比特数?D)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文件数 (5) 下图所示的情况称为,从信息源结点传输到信息目的结点的信息中途被攻击者 A) 截获?B)窃听C)篡改D)伪造 (6) 操作系统的安全措施可从隔离方面考虑。以下哪一个不是隔离的措施? A) 物理隔离?B) 逻辑隔离?C)时间隔离?D) 空间隔离 (7) 以下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B) 数据的逻辑结构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C) 数据的逻辑结构具体地反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D)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8) 以下关于链式存储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结点除自身信息外还包括指针域,因此存储密度小于顺序存储结构 B) 逻辑上相邻的结点物理上不必邻接 C) 可以通过计算直接确定第i个结点的存储地址 D) 插入、删除运算操作方便,不必移动结点 (9) 以下哪一个不是队列的基本运算? A) 从队尾插入一个新元素?B) 从队列中删除第i个元素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实验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上机实验报告 目录: 一、概述 二、主要上机实验内容 1.数据库的创建 2.表的创建 3.查询的创建 4.窗体的创建 5.报表的创建 6.宏的创建 三、总结 一、概述 (一)上机内容: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1. 熟悉Access的启动,推出,界面,菜单,工具栏等; 2. 练习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创建空数据库; 3. 练习创建表结构的三种方法(向导、表设计器、数据表)、表中字段属性设置; 4. 练习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 5. 练习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 6. 练习表的维护(表结构、表内容、表外观) 7. 练习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1.选择查询(单表、多表、各种查询表达式) 2.参数查询 3.交叉表查询 4.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1.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 2.向导创建主|子窗体

3.图表窗体的创建 4.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 5.练习美化窗体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 2.向导创建报表(多表报表、图表报表、标签报表) 3.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主|子报表、自定义报表) 4.练习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1.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2.课程内容的综合练习; 3.编写上机实验报告、答疑 (二)上机完成情况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完成了创建表,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的维护,修改了表的结构、内容、外观,最后进行了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已完成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练习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然后练习并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等。 已完成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向导创建主|子窗体和图表窗体,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美化窗体。 基本完成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向导创建报表,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已完成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UTIII级2期考题真题超声检测三级考试真题

综合分析题一: 某压力容器厂制造蜡油加氢装置一、二类容器,设备有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包括塔器、吸附器、分液罐)以及储运容器等,容器主体材质有20R、Q245R、Q345R、15CrMOR、20R+316L、Q245R+316L等,容器直径从?800mm~?4000mm不等,容器筒体或封头用钢板(或复合钢板)公称厚度主要有8mm、12mm、16mm、20mm、24mm、32mm、20+3mm、24+3mm、32+3mm等,容器上接管公称直径在?32mm~?250mm之间(不含?250mm),其与筒体或封头连接形式均为插入式焊接接头。 设备按现行相关规程,标准设计制造,另外设计技术条件要求: 1、每台容器的对接接头除进行规定的射线检测外,还需进行局部超声检测,检测长度不得 少于各焊缝接头长度的20%,且不得小于250mm,包括所有焊缝交叉部位。 2、对于接管公称直径大于等于?80mm插入式接管与筒体(或封头)焊接接头进行100%超 声检测 3、同一规格和材质的钢板进行超声复验,复验比例以张计抽检20%,质量合格级别不得低 于II级 4、容器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技术等级B级,质量合格等级为II级。 请根据容器及超声检测设备和器材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编制超声检测工艺规程除依据设计技术条件及图纸要求外,还应遵守哪些法律法规标准?

根据压力容器制造过程超声检测的要求,填写探头和试块的用途,如不需要或不合适, 如何对超声检测仪器、探头和试块进行管理,以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操作指导书首次应用前应进行工艺验证,试以¢3200mmx32mm环缝,C级检测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工艺验证。

2020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2020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4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施 1[单选题] 下列关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中的应用服务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应用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代码,实现面向应用领域的业务规则 B.应用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请求连接相对应的数据库,获取数据, 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C.应用服务器一般需要具有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功能 D.应用服务器一般提供了集群、负载均衡等公共服务,能够大幅 度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参考答案:C 2[填空题]数据库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解析:体系结构设计软件总体设计软硬件选型与配置设计业 务规则初步设计 3[单选题]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实行操作, 不可能引起冲突的操作是 A.其中有一个是DELETE B.一个是SELECT,另一个是UPDATE C.两个都是SELECT D.两个都是UPDATE 参考答案:C

4[填空题]一个完整的事务概要设计包括:事务名称、事务所访问 的关系名及其属性名、事务的( ) 及事务用户。 参考解析:处理逻辑 5[单选题]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现阶段非常流行的数据库应用系 统架构。在此架构中,应用服务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 应用服务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用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代码,实现面向具体应用领域的业务 规则,数据库服务器承担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 B.应用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请求连接相对应的数据库,获取数据并 实行处理,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C.应用服务器一般需具有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等功能,在数据库 服务器出现问题时能够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D.应用服务器一般提供了集群、失效恢复、负载均衡等公共服务,能够大幅度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参考答案:C 6[单选题] 下列属于商场经营管理系统数据库功能需求的是__________。 A.系统中不考虑财务核算 B.对基本销售业务要求实现秒级响应 C.多个终端同时操作数据库 D.系统需支持节假日折扣 参考答案:C

数据库应用技术及实践(实验)

数据库应用技术及实践》 实验指导书 郑州轻工业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2013年5 月

实验一服务器、数据库及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内容及步骤 1.理解SQL Server2005的软件体系结构,掌握 SQL Server2005 的常用 管理工具组件的使用方法; 2.理解SQL Server2005中SQL Server服务(器)的概念,并掌 握SQL Server服务(器)的启动、暂停和停止; 3.理解SQL Server2005中SQL Server服务(器)注册的概念, 并掌握利用管理控制平台新建、编辑、删除 SQL Server 服务(器) 注册; 4.理解SQL Server2005中数据库的概念,并掌握利用管理控制平台新 建数据库的方法; 5.掌握利用管理控制平台管理数据库的方法,如“附加与分离”、 “压缩”、“更名”、“删除”、“备份与复原”等; 6.理解SQL Server2005中表的概念,并掌握利用管理控制平台新建表 及管理表的方法; 7.理解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和SQL Server 实现数据完整性的机制,掌握 使用管理控制平台定义数据完整性的方法,重点掌握主键、外键、检查、唯一和默认值等约束的定义和使用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利用管理控制平台创建一个管理学生信息的数据库,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库名称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 2)主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物理文件名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mdf”初始容量为3MB,最大容量为 100MB ,递增量为 1MB; (3)次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Data2',物理文件名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Data2 .ndf”初始容量为1MB , 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 ; (4)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默认,初始容量为1MB ,最大容量为20MB,递增量为10%; (5)将所有的文件保存于一个便于查找的物理路径下,以备后用。 2、利用管理控制平台在上述数据库创建表,包括班级表、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具体要求如下: (1 )表名称分别为“学生”、“班级”、“课程”、“教师” (2)列要求如下

数据库原理_在线作业_2

数据库原理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8-01-16 10:33:08 一、单选题 1. (5分)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 A. 数据项管理 ? B. 人工管理 ? C. 文件系统 ? D. 数据库系统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2. (5分) 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建立的是() ? A. 视图 ? B. 表 ? C. 数据库 ? D. 索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3 数据定义 3.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 A. 模式 ? B. 用户模式 ? C. 模式 ? D. 外模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4. (5分) 候选码的属性可以有() ? A. 1个 ? B. 多个 ? C. 1个或多个 ? D. 0个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2 规化 5. (5分)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表示概念结构的常用方法和描述工具是()? A. 结构分析法和模块结构图 ? B. 数据流程分析法和数据流程图 ? C. 实体联系法和实体联系图 ? D. 层次分析法和层次结构图

得分: 5 知识点: 7.3 概念结构设计 6. (5分) 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操作是()? A. 两个都是UPDATE ? B. 一个是DELETE,一个是SELECT ? C. 一个是SELECT,一个是DELETE ? D. 两个都是SELECT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2 封锁 7. (5分) 在数据库系统中,死锁属于() ? A. 介质故障 ? B. 事务故障 ? C. 程序故障 ? D. 系统故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3 活锁与死锁 8. (5分) 下述()不是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 模拟试题 真题及答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2015模拟试题(一) 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20)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 (1)在数据库系统中,下列映像关系用于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的是()。 A)外模式/模式 B)模式/内模式 C)外模式/内模式 D)逻辑模式/内模式 (2)关于数据库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视图一定能提高数据的操作性能 B)定义视图的语句可以是任何数据操作语句 C)视图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数据独立性 D)视图的数据一般是物理存储的 (3)许多大中型企业出于多种原因建立了数据仓库,以下()不是建立数据仓库的合理理由。 A)将企业的各种应用系统集中在一起 B)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系统生成的各种数据 C)解决企业业务应用和数据分析应用的性能冲突 D)以面向主题、集成的方式合理的组织数据 (4)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有下列说法:

1.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 Ⅱ.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采用自上而下的ER设计时,首先设计局部ER图,然后合并各局部ER图得到全局ER图 Ⅲ.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平台支持的关系表 Ⅳ.在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一般需要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Ⅲ和Ⅳ B)Ⅰ C)Ⅱ和Ⅲ D)Ⅱ和Ⅳ (5)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需求分析过程,需要确定出整个应用系统的目标、任务和系统的范围说明。 B)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需求分析员要与用户充分沟通,并做出各类用户视图。 C)数据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是要辨识出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处理流程 D)数据操作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最大并发用户数都是性能需求分析的重要指标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 摘录上海华山医院讲座 心功能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对于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评价疗效、指示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有很多重要的特点:首先它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方法,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同位素或其它染料,病人和医生不受放射性物质辐射,方法简便、可多次重复、可在床旁进行;第二,超声成像通过心内的解剖标志定位,即使心腔扩大、先天性畸形或心脏移位引起心脏位置改变,仍可识别成像平面,有利于反复随访;第三,通过多平面、多方位超声成像可对每个心腔检查,完整评价整个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第四,能区别心壁的内外膜和心腔,通过评价室壁的收缩期增厚率和内膜移动幅度,可估计心肌收缩力;最后,应用连续波多普勒可测定心室和心房之间、心室和心室之间、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差,推算心内压力。 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价内容已由过去单纯评价左室功能拓展到右室、心房等其他腔室的功能,由收缩功能拓展到舒张功能,由整体功能拓展到局部功能,由静息状态的功能评价发展到对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灌注、心功能储备、冠脉储备、心肌存活性等功能进行评价。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测量心腔整体及各个节段的实时容积变化,还可以对心肌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位移、变形、以及运动的时相和顺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充分地了解心肌的运动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测定 一、左室容积的测定 包括M性、二维、三维重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等多种方法。前两者将左室假定为某一几何模型,或多种几何模型的复合体,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左室容积。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的短轴径,此法采用单平面面积长度公式来判断左室的容积,通常简化为立方公式:V=D3。该方法评价左室容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数据库-实验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980304 4 95 3.先建立数据库engine,在此数据库中,建立供应商、零件、工程、供应关系四表,并输入数据,请注意要求: 建库、建表、建立表间联系。可以不用Create Table 语句。 为各表中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定义必要的约束。 示例如下: (1)供应商表S(SN,Sname,City)其中SN为供应商代号,Sname为供应商名字,City为供应商所在城市,主键为SN。 (2)零件表P(PN,Pname,Color,Weight),其中PN为零件代号,Pname为零件名字,Color 为零件颜色,Weight为零件重量,主键为PN。 (3)工程表J(JN,Jname,City),其中JN为工程编号,Jname为工程名字,City为工程所在城市,主关键字为JN。 (4)供应关系表SPJ(SN,PN,JN,QTY),其中SN、PN、JN含义同上,QTY表示提供的零件数量,主键为(SN、PN、JN),外键为SN,PN,JN。 以下举例表中部分数据: 供应商表S SN SNAME CITY Sl SN1 S2 SN2 S3 SN3 S4 SN4 S5 SN5 零件表P: PN PNAME COLOR WEIGHT P1 PNl 红12 P2 PN2 绿18 P3 PN3 蓝20 P4 PN4 红13

S5 P3 J4 100 S5 P4 J4 200 4.将你的数据库做好备份(方法见实验一),以备下次上机时使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创建表的语句:create table S(Sno char(10) primary key,Sn char(10),Sex char(2) check(Sex in('男','女')),age int check (age between 16 and 30),dept char(10)); create table C(Cno char(10) primary key,Cn char(10) not null,Cpno char(10),CT int check(CT>=1)); create table SC(Sno char(10),Cno char(10),Score int check(Score>=0 and Score<=100),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Sno),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Cno)); S表中的容: C表中的数据: SC表中的数据:

浙大2015数据库技术在线作业

单选题 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和数据库的支撑环境(包括DBMS、操作系统、硬件),设计一个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效率较高的数据库。()是指在数据库中应该存储和管理哪些数据对象;()是指需要进行哪些业务处理和操作,如对数据对象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统计等操作。 A 信息需求处理需求 B 处理需求信息需求 C 信息需求信息需求 D 处理需求处理需求 单选题 2.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还可以存放程序,因为这种程序以数据库对象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称为()。 A 游标 B 触发器 C 存储过程 D 视图 单选题 3.根据SQL标准,修改表的数据结构,下面哪种语句适用? A UPDATE B ALTER C CHANGE D SHIFT 单选题 4.根据SQL标准,查询表student中所有系dept为‘IS’并且性别sex为‘女’的所有记录,下面哪条语句适用? A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dept=’IS’ and sex=’女’ B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dept=’IS’ or sex=’女’ C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dept=’IS’ and where sex=’女’

D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dept=’IS’ union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ex=’女’ 单选题 5.根据SQL标准,下面哪条语句与select min(age) from student等效? A select age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min(age) B select distinct age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all min(age) C select distinct a.age from student a where a.age <= any (select distinct b.age from student b) D select distinct a.age from student a where a.age <= all (select distinct b.age from student b) 单选题 6.根据SQL标准,创建一个表,应该使用下面哪个语句? A CREATE TABLE B CREATE INDEX C CREATE VIEW D CREAT E DATABASE 单选题 7.根据SQL标准,查询表student(sno,sname,sex,dept)中所有学生的选修课程数,其中选修记录在表SC(sno,cno,grade)中,两表中sno为关联字段。下面哪条语句合适? A select sno,count(cno) from SC B select sno,count(cno) from student C select a.sno,count(cno) from student a left outer join SC D select a.sno,count(cno) from SC left outer join student a 单选题 8.用()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 A E-R B 关系(表格数据) C 树型结构 D 网状结构

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处于系统软件核心地位的是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网络通信软件 (2)通常一台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包括Cache、内存、磁带和硬盘,其中访问速度最慢的是 A)Cache B)磁带 C)硬盘 D)内存 (3)下列关于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中央处理器直接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B)运算器完成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工作 C)中央处理器可以从输入设备中得到控制指令 D)程序和数据均存放在存储器中

(4)下列关于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ATM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的要求 B)ATM是B-ISDN选择的数据传输技术 C)ATM技术的实时性好,但灵活性不够 D)采用ATM技术可满足网络中突发性的通信量 (5)信息认证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实施信息认证的方法? A)身份识别 B)密钥管理 C)数字签名 D)消息认证 (6)电子邮件软件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 A)SMTP B)POP3 C)IMAP D)MIME (7)以下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B)数据的逻辑结构不仅反映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反映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C)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内上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SQL SERVER的可视化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2000的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3、通过观察系统中的数据库,初步了解数据库的组成。 二、实验内容 1、学习启动SQL Server2000。 2、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建立SQL Server注册及注册属性的修改。 3、熟悉SQL Server的操作环境,了解主要菜单命令的功能和窗口,如新建 数据库,数据库表的建立,导入、导出数据等。 4、在某个已注册实例中,认识与体会SQL Server的体系结构。 5、在某个已注册实例的数据库范例中,认识数据库的组成。 三、实验步骤 1、启动本机的SQL Server服务; 2、利用企业管理器,在本地创建名为edu_d的数据库,并在edu_d数据库 中添加学生信息表STU_INFO,并随意在表中添加数据。 3、通过查询分析器,查询步骤2中添加的数据。 4、将本地master库中的表syscharsets导出,再导入到edu_d中。 5、进一步熟悉企业管理器以及查询分析器的其它相关操作。 实验二:用SQL实现单表查询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单表查询属性列信息 2、掌握查询各种条件组合的元组信息 3、掌握各种查询条件的设定,以及常用查询条件中使用的谓词 二、实验内容

1、对已有的数据库pubs中的表完成以下查询功能: a)查询jobs表中所有属性列信息 b)查询employee表中的雇员号和雇员名信息 c)查询employee表中雇员工作年限信息 2、对employee数据表完成以下查询 a)查询名字首字母为F的雇员信息 b)查询工种代号为11的所有雇员信息 c)查询雇佣年限超过5年的雇员信息 d)查询工种代号在5~8的雇员信息 e)查询名字为Maria的雇员信息 f)查询姓名中包含字符sh的所有雇员信息 3、查询sales表中1993-1-1前订货的订单信息 4、查询authors表中以下相关信息: a)Johnson white的电话号码 b)住在oakland的所有作者的姓名以及住址 c)住在10932 Bigge Rd作者的详细信息 实验三:连接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表之间的连接查询 2、掌握使用集函数完成特殊的查询 3、学会对查询结果排序 4、联系数据汇总查询 二、实验内容 1.从edu_d数据库中的stu_info、xk、gdept、gfied、gban、gcourse表 中做以下查询: a)查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 b)查询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c)查询学号的前4位是'2001'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学院名称

东北大学19春学期《数据库技术》在线作业123答案

19春学期《数据库技术》在线作业1 以下数据类型中,MSSQLServer不支持的是 A.Boolean B.Datatime 正确答案:A 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将查询SC表的权限授予用户U1,并允许该用户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这一功能的是 A.GRANTSELECTTOSCONU1WITHPUBLIC B.GRANTSELECTONSCTOU1WITHGRANTOPTION 正确答案:B 在标准SQL中,索引的撤消可以用 A.DROPVIEW命令 B.DROPINDEX命令 正确答案:B 下面哪个不是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 A.数据的结构化 B.数据的冗余度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程序的标准化 正确答案:D 在SQL语言的查询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命令的是 A.SELECT B.FROM 正确答案:A 下列属于概念模型的是 A.关系数据模型 B.层次数据模型 C.网络数据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正确答案:D SQLServer的内嵌表值函数的返回的结果 A.数据库表 B.标志位 正确答案:A 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 A.指针 B.索引 C.公共属性 D.数据项 正确答案:C 已知关系SC(S#,C#,GRADE),统计每一门课程选修的学生人数操作如下:SELECTC#,COUNT(*) FROMSC GROURBY(): A.C B.#DISTINCTC# 正确答案:A 利用日志文件恢复事务时,对尚未结束的事务,应 A.进行UNDO处理 B.进行REDO处理 正确答案:A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 A.丢失更新 B.数据独立性会提高 正确答案:A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是 A)自顶向下 B)逐步求精 C)模块化 D)可复用 (2)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称为 A)耦合度 B)内聚度 C)复杂度 D)数据传输特性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软件测试应该由程序开发者来完成 B)程序经调试后一般不需要再测试 C)软件维护只包括对程序代码的维护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4)按照“后进先出”原则组织数据的数据结构是 A)队列 B)栈 C)双向链表 D)二叉树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C)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6)对如下二叉树 进行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A)ABCDEF B)DBEAFC C)ABDECF D)DEBFCA (7)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A)32 B)31 C)64 D)63

(8)“商品”与“顾客”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一般是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9)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的图形是 A)矩形 B)椭圆形 C)菱形 D)三角形 (10)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DB包含DBS和DBMS B)DBMS包含DB和DBS C)DBS包含DB和DBMS D)没有任何关系 (11)常见的数据模型有3种,它们是 A)网状、关系和语义 B)层次、关系和网状 C)环状、层次和关系 D)字段名、字段类型和记录 (12)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ACCESS只能使用系统菜单创立数据库应用系统 B)ACCESS不具备程序设计能力 C)ACCESS只具备了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 D)ACCESS具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并能创立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13)不属于Access对象的是 A)表 B)文件夹 C)窗体 D)查询 (14)表的组成内容包括 A)查询和字段 B)字段和记录 C)记录和窗体 D)报表和字段 (15)在数据表视图中,不能 A)修改字段的类型 B)修改字段的名称 C)删除一个字段 D)删除一条记录

2014年9月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重点笔记

2014年9月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 重点笔记 1、计算机的硬件基本上由哪五大部分组成? 答: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运算器都可对数据进行哪两种运算?答: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3、CAD、CAM、CAT、CAI都代表什么?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3、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4、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传送)的全过程。 5、程序性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类。 6、能举出哪些是高级语言、哪些是低级语言? 低级语言:汇编语言中华考试网(www.Examw。com) 高级语言:basic.cobol.c.foxbase等 7、操作系统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三种操作系统。 8、解释型程序和编译型程序有什么不同?哪种程序产生目标程序? 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 9、DBMS是什么的? 答: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10、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份组成。

11、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部分。 12、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 13、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14、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15、操作系统发展的过程:(手工操作阶段)、(早期批处理阶段)、(执行系统阶段)、(多道程序系统阶段)、(分时系统)、(实时系统)、(通用操作系统)。 16、Spooling系统是(批处理)系统。 17、批处理系统有两大特点(多道)、(成批)。 18、批处理系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答: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大作业的吞吐量以作业流量的自动化。 19、分时系统的特点(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 20、分时系统的主要目标? 答:用户响应的及时性。 21、实时系统分为哪两类?并能举出这两类的例子。飞机飞行、弹道 发射、预定飞机票、查询航班都是什么系统? 答:实时系统分为实时控制系统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飞机飞行、弹道发射都是实时控制系统 预定飞机票、查询航班都是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22、实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及时性,另外的一个特点是高可靠性。 23、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是(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电大 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报告1

学号: 班级: 姓名: 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1 – SQL SERVER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实验内容及要求 启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熟悉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的操作方法和主要功能 在初步熟悉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理论讲解,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实验步骤及结果 1.1启动数据库服务器 第1步:查看“SQL SERVER 程序组”。图如下: 第2步:运行“服务管理器”。图如下:

1.2查看数据库组成及存储结构 第1步:运行企业管理器。启动企业管理器后,通常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界面 第2步:查看系统数据库组成。用鼠标点击“控制台根目录”下的“+”号,从下图可以看出,SQL SERVER具有master,model,msdb,tempb等4个系统数据库和Northwind,pubs两个缺省安装的用户数据库。 第3步:查看master数据库的组成。用鼠标选择”master”或点击左端的”+”将其展开,在右侧或master下可以看到master数据库对象(包含着表、视图、存储过程等内容) 第4步:查看master数据库的存储位置。右击”master”---“属性”,在master的属性窗口中可以得知其数据文件默认存储于”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文件名为”master.mdf”,但如果在安装SQL SERVER程序时修改了路径,那此时显示出来的就是安装时所选择的盘符了。 第5步:查看master包含的表。在第3步的基础上,双击右侧的“表”或者单击master下的“表”,界面右端都会显示出其包含的所有的表 第6步:查看某张表的内容。在第5步的基础上,在某张表名上右击选“打开表---返回所有行”,都能看到此表的所有内容,如下图 1.3 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 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 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4.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 5.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2011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2011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 现代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核心之一是"存储程序",最早提出这一设计思想的是 A. 艾兰·图灵 B. 戈登·摩尔 C. 冯·诺依曼 D. 比尔·盖茨 答案:C 解析: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工作原理的核心包含两层含义: ①将编写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 ②计算机按照存储的程序逐条取出指令加以分析,并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即“程序控制”。 2. 总线用于在计算机部件之间建立可共享连接的信息传输通道。下列哪一个不属于I/O总线 A. PCI B. DMA C. USB D. 1394 答案:B 解析:目前常见的I/O总线有如下几种: ①PCI总线是一种不依附于某个处理器的局部总线,支持多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 ②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连接I/O串行设备的技术标准。 ③1394总线是为家用电器研制的一种高速串行总线标准。 3. 下列关于局域网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 地理覆盖范围大 B. 误码率高 C. 数据传输速率低 D. 不包含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 答案:D 解析:局域网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 ②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1000M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③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 ④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⑤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4. 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所采用的协议是 A. SMTP B. POP3 C. MIME D. EMAIL 答案:B 5. 为加强网络之间的安全设置了一项功能,它可以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这一功能是

Oracle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指导书

Oracle数据应用技术实验指导书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刘静) 2010年3月 实验1 Oracle入门(2学时) 一、目标 1.能够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2.能够创建表空间和用户账户 3.能够使用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配置网络服务名 4.能够用SQL *Plus 连接Oracle服务器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熟悉Oracle企业管理器控制台,能够通过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查看Oracle 数据库的物理组件和逻辑组件,加深对Oracle体系结构的理解。 分析:要熟悉Oracle数据库,必须先安装Oracle服务器软件,或者安装客户端软件,再通过网络配置链接到一个远程的Oracle服务器。假定已经在本机上安装了Oracle数据库,用户可以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来管理数据库。使用企业管理器控制台可以执行各项任务,如管理Oracle实例、创建表空间、用户账户、表和同义词等。用户需要以管理员身份登陆到Oracle 数据库进行练习。 (2)创建表空间 GITM公司想要在数据库总存储员工信息、工资记录、部门信息和产品信息,这些信息将存储在不同的表中。为了与其他建立在此数据库上的应用系统实现存储空间的独立,需要建一个名为GITM的表空间,此应用系统的中的表都应该存储在此表空间中。 (3)创建用户账户 在数据库中已创建GITM表空间用于存储公司员工和部门信息表。现在需要一个特定用户,该用户能够访问相关信息,并可创建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和索引等。要求创建一个用户,并向其授予连接数据库、创建模式对象和使用表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