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

带传动
带传动

一、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 :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二、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1)、选择电动机系列 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 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伏,Y 系列电动机 2)、滚筒转动所需要的有效功率

kw FV p w 42.21000

2

.211001000=?==

根据表4.2-9确定各部分的效率:

V 带传动效率 η1 =0.95 一对滚动球轴承效率 η2 =0.99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 =0.97

弹性联轴器效率 η4 =0.99 滑动轴承传动效率 η5 =0.97 传动滚筒效率 η6=0.96

则总的传动总效率

η = η1×η2η2 ×η3×η4×η5×η6 = 0.95×0.99×0.99×0.97×0.99×0.97×0.96

= 0.8326

3).电机的转速

min /3.13132

.02

.26060r D v n w =??==

ππ 所需的电动机的功率

kw p p w r 91.28326

.042.2===

η 现以同步转速为Y100L2-4型(1500r/min ) 及Y132M2-6 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传动比96.103

.131144001===

w n n i 31.73

.13196002===

w n n i ;由表2.9-1查得电动机数据,

2

a 1 =1800 -2*12.63 0 =154.74>1200 符合要求; 6.计算带的根数;

Z = Pc /(P0 +^P0)*Ka*Kl

查表可得,P0 =1.0kw, ^P0 =0.13kw 查表10.6可得,Ka =0.926, 查表10.7,Kl = 0.93

代入得,z =3.456/(0.13+1.0)*0.926*0.93 =3.55; 取4根;

7.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Qr 和初拉力 F0

Qr =2 F0 *z *cosr= 2* 148.68 *4*cosr =1160.6N 且F0为单根带的初拉力,

F0 = 500* Pc/v*z *(2.5/Ka -1 ) +qv 2

=148.68N

(查表可得,q =0.10kg/m ) 验算带的实际传动比,

i 实 =d d2/d d2 =250/100 =2.5

.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小齿轮 40Cr 钢 调质处理 齿面硬度 250-280HBS

大齿轮 zg310-570钢 正火处理 齿面硬度 162-185HBS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9

11011.1)2830010(138460260?=??????==h jL n N 89

121075.202

.41011.1?=?==i N N

查图5-17,Z N1=1.0 Z N2=1.08(允许一定点蚀)

由式5-29,Z X1=Z X2=1.0 ,

取S Hmin =1.0 Z W =1.0 Z LVR =1.0 由图5-16b ,得

由5-28式计算许用接触应力

[]211min

1lim 1

/7.710mm N Z Z S

X N H H H ==σ

σ

[]

222min

2

lim 2/2.475mm N Z Z S X N H H H ==

σσ 因[][]

12H H σσ<,故取[][]

22/2.475mm N H H ==σσ 2) 按齿面接触强度确定中心距 小轮转矩T 1=68044N ·mm

初取1.12=t t Z K ε,由表5-5得2/.9.188mm N Z E =

减速传动,02.4==i u ;取4.0=a φ 由图11-7可得,H Z =2.5; 由式(5-39)计算中心距a

[]

m m

Z Z Z u KT u a H

E H a 3.1488.4489.1885.202.44.026804411.1)102.4(2)

1(32

32

1=??

?

??????+=???

?

??+≥σφε

由4.2-10,取中心距a=149mm 。 a=150mm 估算模数m n =(0.007~0.02)a=1.04—2.96mm,

取标准模数m n =2mm 。 m n =2mm 小齿轮齿数:()()

68.29102.42149

2121=+??=+=

u m a z n

大齿轮齿数: z 2=uz 1=31.11902.468.29=x

取z 1=30,z 2=120 z 1=30,z 2=120 实际传动比0.4301201

2===z z i 实 传动比误差

%5%49.0%10002

.40.402.4%100<=?-=

?-=

?理

理i i i i ,

齿轮分度圆直径

mm z m d n 6011==

mm z m d n 24022== 圆周速度s m n d v /21.110

6384

6010

604

3

1

1=???=

?=

ππ

由表5-6,取齿轮精度为8级.

(3)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按电机驱动,载荷稍有波动,由表5-3,取K A =1.25 由图5-4b , 按8级精度和s m vz /363.0100/3021.1100/1=?=, 得K v =1.04。

齿宽mm a b a 6.591494.0=?==φ。

由图5-7a ,按b/d 1=0.99,考虑轴的刚度较大和

齿轮相对轴承为非对称布置,得K β=1.08。 由表5-4,得K α=1.1

载荷系数54.11.108.104.125.1=???==αβK K K K K v A 齿顶圆直径

mm m h d d n a a 642*

11=+= mm m h d d n a a 2442*22=+=

840

.0120007.0810

.030027.021=?==?=a a εε

650.121=+=a a a εεε

查表11-6可得,89.0=εZ 由式5-39,计算齿面接触应力

[]

222

2

11/2.475/2.46402.41

02.460

6.596804454.1289.09.18850.21

2mm N mm N u

u bd KT Z Z Z H E H H =<=+???????=+=σσε

故安全。

(4) 验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按Z 1=30,Z 2=120,

由图5-18b ,得21lim /290mm N F =σ,22lim /152mm N F =σ 由图5-19,得Y 1N =1.0,Y 2N =1.0 由式5-32,m n =2mm<5mm,故Y 1X =Y 2X =1。

取Y ST =2.0,S min F =1.4 由式5-31计算许用弯曲应力

[]211min

1lim 1/4140.10.14

.12

290mm N Y Y S

Y

X N F ST F F =???=

=σσ []222min

2lim 2

/2170.10.14

.12

152mm N Y Y S

Y

X N F ST F F =???=

=σσ, 由图5-14得Y 1Fa =2.65,Y 2Fa =2.18 由图5-15得Y 1Sa =1.63,Y 2Sa =1.82。 由式(5-47)计算Y β,

703.0cos 75.025.02=+

εεβb

Y

[]

故安全。2

1211111/414/59.85703.063.156.22

606.5968044

54.122mm N mm N Y Y Y m bd KT F sa Fa n F =<=???????==

σσε

安全。

2

22111

2/217/38.812mm N mm N Y Y Y m

bd KT sa Fa F <==

εσ (5)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z 1=30, z 2=120, u=4.0, m n =2 mm, β0=0, d 1=60 mm, d 2=240 mm, h a1 = h a2 =2mm,

d a1=64mm, d a2=244 mm d f1=55mm, d f2=235 mm, a=150mm

齿宽b 2 = b 1 =59.6mm, b 1=b 2+(5~10)=68mm (6) 低速轴上齿轮的主要参数 D 0=d a2-14=230 mm D 3 =1.6D 4 =91.2 mm

C =(0.2-0.3)B = (12-18)mm,取16; r = 0.5C;

n 2 =0.5m = 1.0; D 4 = 57mm;

五、轴的设计计算

(一) 高速轴的设计,联轴器的选择 1.初步估定减速器高速轴外伸段轴径 由表8-2,

mm n P A d 02.25384

736.213033

=?=≥,受键槽影响加 大%5取d=28mm

(二) 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1.mm n P A d 26.42384

627.214033

0=?=≥,受键槽影响加 ,轴径加大5%, , 取d=45mm。

a. 垂直面支反力

0=∑B M 0

)(221=++-L F L L R t Ay N L L L F R t Ay 585.10942

12

=+=

0=∑Y

N R F R Ay t By 585.1094=-=

因为是小批生产,故轴外伸段采用圆柱形。

初取联轴器HL4,公称转矩Tn=1.5 ?665.38 =998.87 N ·m Tc=KT=1250 N ·m>T C =998.87 N ·m

满足要求 取轴伸长d=112 2. 选择联轴器

拟选用弹性联轴器(GB5014-85)

名义转矩T=9550×n

p

=262.7Nm

计算转矩为 T C =KT=1.5×262.7=394.05N ·m 从表2.5-1可查得,HL3满足T N > T c

[n]=5000r/min>n=95.5r/min; 由表查得,L=112mm;

六、轴的强度校核

1.低速轴校核:

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N d T F t 17.218924

3

==

径向力 N tg tg F F t r 8.7962017.2189=??=?=α 轴向力 N a F F t n 67.2329cos /==

b. 水平面支反力 0=∑B M 得, 02

)(221=+-+-L F d

F L L R r a

Az N L L d

F L F R a

r Az 48.171922

12-=+-=

0=∑Z ,N R F R Az r Bz 28.2516=-=

C 点 ,垂直面内弯矩图 m N L R M Ay Cy ?==2.721

C 点右 m N L R M Bz Cz ?==07.116'2

C 点左, m N L R M Az Cz ?==49.1131 a. 合成弯矩图

C 点右,m N M M CZ Cy C ?=M +=69.1362

’ C 点左,m N M M M Cz Cy

C ?=+=51.1342

(3)作转矩T 图

m N T ?=7.2623

(4)作当量弯矩图

该轴单向工作,转矩产生的弯曲应力按脉动循环应力考虑, 取α=0.6 C 点左边

m N T M M C C

vC ?=+=2.207)(22

α C 点右边

m N T M M C C vC

?=+=6.208)(2'2

''α D 点

m N T T M M o D VD ?==+=6.15722

αα

(5)校核轴的强度

按当量转矩计算轴的直径:(轴的材料选择45号调质钢,查表13-1可得) 由以上分析可见,C 点弯矩值最大,而D 点轴径最小,所以该 轴危险断面是C 点和D 点所在剖面。

查表8-1得2/650mm N B =σ查表8-3得21/60][mm N b =-σ。 C 点轴径 []

mm M d b

caC C 56.321.03

1

=≥-σ

因为有一个键槽mm d C 29.34)05.01(56.32=+?=。该值小于原 设计该点处轴径57mm ,故安全。 D 点轴径[]

mm M d b

caD D 73.291.03

1

=≥-σ

因为有一个键槽mm d C 2.31)05.01(73.29=+?=。该值小于原 设计该点处轴径45mm ,故安全。 (6)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a ) 校核Ⅰ,Ⅱ,Ⅲ剖面的疲劳强度

Ⅰ剖面因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由附表1-1,

查得825.1=σk ,625.1=τk

Ⅱ剖面因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由附表1-1, 查得97.1=σk , 51.1=τk

所以825.1=σk , 625.1=τk 。因1-1、2-2剖面主要受转矩作 用,τk 起主要作用,故校核1-1剖面。 1-1剖面产生的2

3

3max

/75.1345

50.0107.626mm N W T T =??==τ 2max

/88.62

mm N m a ==

=τττ

45钢的机械性能查表8-1,

得21/268mm N =-σ,21/155mm N =-τ

绝对尺寸影响系数由附表1-4,得81.0=σε, 76.0=τε 表面质量系数由附表1-5,得92.0=σβ,92.0=τβ 查表1-5,得34.0=σ?,21.0=τ? 1-1剖面安全系数

69.888

.621.088.676

.092.0625

.1155

1

=?+??=

+=

=-m

a k S S τ?τεβτττ

ττ

τ

取[]8.1~5.1=S ,[]S S >,所以1-1剖面安全。

b.校核III,IV 剖面的疲劳强度

III 剖面因配合(H7/k6)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由附表1-1, 查得97.1=σk , 51.1=τk

IV 剖面因过渡圆角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由附表1-2:

099.2=σk , 845.1=τk 。

IV 剖面因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由附表1-1, 查得825.1=σk ,625.1=τk 。

故应按过渡圆角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校核III 剖面。 III 剖面承受

mm N B L L M M c ??=??? ?

?-=

5

111036.22

m N T ??=3107.626

III 剖面产生正应力及其应力幅、平均应力为 2

35max

/59.575

1.01036.2mm N W M =??==σ 2max /59.5mm N a ==σσ 0=m σ III 剖面产生的扭剪应力及其应力幅、平均应力为

233

max

/12.375

2.0107.262mm N W T T =??==τ 2max

/56.12

mm N m a ==

=τττ

由附表1-4,查得81.0=σε76.0=τε,表面质量系数由附表1-5, 得92.0=σβ,92.0=τβ

34.0=σ?,21.0=τ?,表面质量系数同上.III 剖面的安全系数按

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

76.150

59.575

.092.0099

.2268

1

=+??=

+=

-m

a k S σ?σεβσσσ

σσ

σ

58.3356

.121.056.173

.092.0845

.1155

1

=?+??=

+=

-m

a k S τ?τεβτττ

ττ

τ

52.152

2

=+=τ

στσS S S S S

[]8.1~5.1=>S S ,所以III 剖面安全。

其他剖面危险性小,不予校核。

七、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验算

低速轴轴承

选择一对6208深沟球轴承,低速轴轴承校核: 1)、确定轴承的承载能力

查表9-7,轴承6208 的0c =22800N ,c=15800N. 2)、计算径向支反力

N R R R V H 4.145821211=+=

N R R R V H 04.27442

2222=+=

3)、求轴承轴向载荷

A 1=0

A 2=2329.67N 4)、计算当量动载荷

A 2/C 0=2329.67/25000=0.093

插值定e 2=0.29

由A 2/R 2 =0.849〉0.29

查表9—10 X 2=0.56,Y 2=1.50

查表9—11,取fd=1.2,fm=1.0,ft=1.0 P 1 =1.2×2038.33=2445.996N P 2=f d (X 2R 2 +Y 2A 2) =6037.4N; 为P 2>P 1,按P 2 计算,

h

h P C n L h 4800002

1

67.298144.6037335005.95601060103

63610?>=?

?? ????=??? ??=

故深沟球轴承6211适用。

八、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一) 高速轴上键的选择

选择普通平键8×7, GB1096-79 (三).低速轴上键的选择与验算 (1) 齿轮处

选择普通平键16×10 GB1096-79型,其参数为

R=b/2=8mm , L :45—180;取50; l=L-2×R =34,

d=57mm 。齿轮材料为45钢,载荷平稳,静联接, 由表2-1,查得[]

2/140mm N p =σ

23

/22.5434

1057107.26244mm N dhl T p =????==σ 因[]

p p σσ<,故安全。 (2) 外伸处:

选择键14×9, GB1096-79,其参数为

R=b/2=7mm ,L 取102; l=L-2×R =102-2×7=88mm ,

d=45mm 。齿轮材料为45钢,载荷稍有波动,静联接, 由表2-1,查得[]

2/140mm N p =σ

23

/48.2988

945107.26244mm N dhl T p =????==σ 因[]

p p σσ<,故安全

九、减速器的润滑及密封形式选择

1 减速器的润滑采用脂润滑,选用中负荷工业轴承润滑

GB492-89。

2 油标尺M16,材料Q235A 。

3 密封圈:

密封圈采用毡圈密封,型号45 JB/ZQ4606-86

由于工作环境是多尘环境,选用有过滤灰尘作用的网式通气器。

十、指导参考书

陈良玉 孙志礼 著 <<机械设计基础>>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

孙德志 王春华 等 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多轴箱是组合机床的重要专用部件。它是根据加工示意图所确定的工件加工孔的数量和位置、切削用量和主轴类型设计的传递各主轴运动的动力部件。其动力来自通用的动力箱,与动力箱一起安装于进给滑台,可完成钻扩铰镗孔等加工工序。 通用主轴箱采用标准主轴,借助导向套引导刀具来保证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5.1大型主轴箱的组成 大型通用主轴箱由通用零件如箱体、主轴、传动轴、齿轮和附加机构等 组成。有箱体、前盖、后盖、上盖、侧盖等为箱体类零件;主轴、传动 轴、手柄轴、传动齿轮、动力箱或电动机齿轮等为传动类零件;叶片泵、 分油器、注油标、排油塞、油盘和防油套等为润滑及防油元件。 5.2多轴箱通用零件 1.通用箱体类零件箱体材料为HT200,前、后、侧盖等材料为HT150。 多轴箱的标准厚度为180mm,前盖厚度为55mm,后盖厚度为90mm。 2.通用主轴 1)滚锥轴承主轴 2)滚针轴承主轴 3)滚珠轴承主轴:前支承为推力球轴承、后支承为向心球轴承或圆锥滚子 轴承。因推力球轴承设置在前端,能承受单方向的轴向力,适用于钻孔 主轴。 3.通用传动轴 通用传动轴一般用45#钢,调质T235;滚针轴承传动轴用20Cr钢, 热处理S0.5~C59。 4.通用齿轮和套 多轴箱用通用齿轮有:传动齿轮、动力箱齿轮和电机齿轮。 5.3通用多轴箱设计 1.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1) 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 图5-1.原始依据图 2) 主轴外伸及切削用量 表5-1.主轴参数表 3) 被加工零件:箱体类零件,材料及硬度,HT200,HB20~400 2. 主轴、齿轮的确定及动力的计算 1) 主轴型式和直径、齿轮模数的确定 主轴的型式和直径,主要取决于工艺方法、刀具主轴联结结构、刀具的进给抗力和切削转矩。钻孔采用滚珠轴承主轴。主轴直径按加工示意图所示主轴类型及外伸尺寸可初步确定。传动轴的直径也可参考主轴直径大小初步选定。 齿轮模数m (单位为mm )按下列公式估算: (30~m ≥=≈1.9(《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p62)

机械基础-1-1带传动教案

教研室审批:日期::系部审批:日期: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法与学法 § 1-1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组织教学 1、点名:了解学生的到校情况,以便为没有来上课的同学补课 2、提问(1)、;运动副概念 (2)、运动副分那几类型 (3)、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4)、低副和高副机构概念 导入新课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了一台机器的工作所需要的传动形式是不同,那他们都有那些传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先讲带传动 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 如图所示,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1、从动轮2、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3及机架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传动带与带轮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 运动和动力的 即:当原动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是从动带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运动的动力的传递。 3、带的传动比i12 ①、定义:机构中主动轮转速为n1与从动轮转速为n2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②、公式传动比则为 i12=n1/n2 式中,n1、n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r/min)。 二、带传动类型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 摩擦型带传动和啮合型带传动 1、摩擦型带传动 ?: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即:当主动轮转动时,由于带和带轮间的摩擦力,便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递动力如:圆提问法讲授法

带传动、平带传动、V带传动等; (1)、圆带传动: ?横截面为圆形。只用于小功率传动 例如家用缝纫机 (2)平带:? 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 结构简单,带轮也容易制造, 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3)V带传动: V带:应用最广的带传动,在同样的张紧力下,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种类: 普通V带传动、窄V带传动、多楔带)、 1)普通V带 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表面。 2)、窄V带传动和宽带传动 3)、多楔带: 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可传递很大的功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可传递很大的功率。多楔 带传动兼有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的优点,柔韧性好、摩擦力大,主要用 于传递大功率而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 摩擦型带传动的特点 在过载时带在带轮上的打滑,可防止损坏其他件,起安全保护作用。但 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应用最广 (2)、啮合型带传动? 靠带内侧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动,即当主动轮转 动时,由于带和带轮间的啮合,便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递动力 如同步带传动兼有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优点吸振、 i 准确,在汽车、 打印机中广泛应用。 同步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的特点: 可以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实现同步传动即:无滑动,能保证固定的传动比; 带的柔韧性好,所用带轮直径可较小;传递功率大。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 精度较高的场合.(强力层为钢丝绳,变形小;带轮为渐开线齿形) 启发式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1-1 摩擦轮传动 一、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传动比1.摩擦轮传动工作原理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图1―la所示为最简单的摩擦轮传动,由两个相互压紧的圆柱形摩擦轮组成。在正常传动时,主动轮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带动从动轮转动,并保证两轮面的接触处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使主动轮产生的摩擦力矩足以克服从动轮上的阻力矩。如果摩擦力矩小于阻力矩,两轮面接触处在传动中会出现相对滑移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增大摩擦力的途径,一是增大正压力,二是增大摩擦因数。增大正压力可以在摩擦轮上安装弹簧或其他的施力装置 (图1—2a)。但这样会增加作用在轴与轴承上的载荷,导致增大传动件的尺寸,使机构笨重。因此,正压力只能适当增加。增大摩擦因数的方法,通常是将其中一个摩擦轮用钢或铸铁材料制造,在另一个摩擦轮的工作表面,粘上一层石棉、皮革、橡胶布、塑料或纤维材料等。轮面较软的摩擦轮宜作主动轮,这样可以避免传动中产生打滑,致使从动轮的轮面遭受局部磨损而影响传动质量。 2.传动比 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对于摩擦轮传动,其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的比值。传动比用符号i表示,表达式为

(1-1)

式中 n l ――主动轮转速,r/min; n z ——从动轮转速,r/min。 如图1―la所示,传动时如果两摩擦轮在接触处P点没有相对滑移, 则两轮在p点处的线速度相等,即v 1=v 2 。 因为 v 1 = () v 2 = () 所以 或 由此可知:两摩擦轮的转速之比等于它们直径的反比。与式 (1-1) 比较,得 (1-2) 式中主动轮直径,mm;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说明

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XXXXXXXXXXX 姓名 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 课题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XXXXXXXXXX 年月日

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普通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参数: (选择第三组参数作为设计数据) 二、运动设计 (1)传动方案设计(选择集中传动方案) (2)转速调速围2000 max 44.4445 min n Rn n == = (3)根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78P 公式(3-2)因为已知 1 -=z n R ? ∴ Z=?lg lg n R +1 ∴?=)1(-Z n R =114.44=1.411 根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77P 表3-5 标准公比?。这里我们取标准公比系列 ?=1.41,因为?=1.41=1.066,根据《机械制造装备设计》77P 表3-6标准数列。首先找到最小极限转速25,再每跳过5个数(1.26~1.066)取一个转速,即可得到公比为1.41的数列:45、63、90、125、180、250、355、500、710、1000、1400、 2000。 (4)结构式采用:13612322=??

1)确定系数' 0x ' 0ln 1111210ln n R x Z ? = -+=-+= 2)确定结构网和结构式: 确定基本组传动副数,一般取 02 P =,在这里取 03 P = 3)基型传动系统的结构式应为:12612232=g g 4)变型传动系统的结构式,应在原结构式的基础上,将元基本组基比指数 加上' x 而成,应为' 0x 为0,故不发生改变。 根据“前多后少”,“前密后疏”的原则,取13612322=?? 5)验算原基本组变形后的变速围 () 2213(21)32 1.41 1.41 2.88x P R ? -?-====< 6)验算最末变速的组变速围 () 3316(21)63 1.41 1.417.8588x P R ? -?-====< 根据中间变速轴变速围小的原则选择结构网。从而确定结构网如下: 传动系的结构网

带传动练习题

第一章带传动 一、选择题 1、在一般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的带传动是()。 A.平带传动B.普通V带传动C.同步带传动 2、普通V带的横截面为()。 A.矩形B.圆形C.等腰梯形 3、按国家标准,普通V带有()种型号。 A.六B.七C.八 4、在相同条件下,普通V带横截尺寸(),其传递的功率也()。A.越小越大B.越大越小C.越大越大 5、普通V带的楔角α为()。 A.36.B.38 C.40 6、()结构用于基准直径较小的带轮。 A.实心式B.孔板式C.轮辐式 7、V带带轮的轮槽角()V带的楔角。 A.小于B.大于C.等于 8、在V带传动中,张紧轮应置于()内侧且靠近()处。 A.松边小带轮B.紧边大带轮C.松边大带轮 9、V带安装好后,要检查带的松紧程度是否合适,一般以大拇指按下带()mm左右为宜。A.5 B.15 C.20 10、在V带传动中,带的根数是由所传递的()大小确定的。 A.速度B.功率C.转速 11、V带速度在轮槽中的正确位置是()。 A.B.C. 12、考虑带的使用寿命,要求小带轮基准dd1()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小值。A.不小于B.不大于C.等于 13、()是带传动的特点之一。 A.传动比准确B.在过载时会产生打滑现象C.应用在传动准确的场合 14、()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的特点。A.普通V带B.窄V带C.同步带 15、窄V带的相对高度值与普通V带的相对高度值相比,其数值()。 A.大B.小C.相同 16、窄V带已广泛用于()且结构要求紧凑的机械传动中。 A.高速、小功率B.高速、大功率C.低速、小功率 二、判断题 1、()V带传动常用于机械传动的高速端。 2、()绳芯结构的V带柔韧性好,适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 3、()一般情况下,小带轮的轮槽角要小些,大带轮的轮槽角要大些。 4、()普通V带传动的传动比i一般都应大于7。 5、()为了延长传动带的使用寿命,通常尽可能地带轮基准直径选得大些。 6、()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V带时,不同新旧的V带可以同组使用。 7、()在安装V带时,张紧程度越紧越好。 8、()在V带传动中,带速v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带的传动。 9、()V带传动中,主动轮上的包角一定小于从动轮上的包角。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新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09-11(1)班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接受任务日期2012年2月29日完成任务日期2012年4月9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机械工程系 设 计(论文)内容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和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设计(论文)要求 1.论文格式要正确。 2.题目要求:设计题目尽可能选择与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完成一个真实的小型课题或大课题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 3.设计要求学生整个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4.学生在写论文期间至少要和指导老师见面5次以上并且和指导教师随时联系,以便掌握最新论文的书写情况。 论文指导记录 2012年3月1号早上9:30-12:00在教室和XX老师确定题目。2012年3月6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大纲与大纲审核。2012年3月13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格式。 2012年3月20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一次修改。 2012年3月27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二次修改。 2012年4月6日早上9:30-12:30在教室对论文三次修改。 2012年4月9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老师对论文进行总评。 参考资料[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轴承[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3]李晓沛张琳娜赵凤霞. 简明公差标准应用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 [4]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设计实践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 [5][日]刚野修一(著). 杨晓辉白彦华(译) .机械公式应用手册[M].科学出版社 2004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背2) (1)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2 一、判断 1、工厂中生产的最小产品是构件。() 2、机构的机构的构件之间必定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一根轴上用键连接一个齿轮,它们组成一个构件。() 4、高副由于是点、线接触,故单位面积承载小,不易磨损。() 5、构件可以是单一整体,也可以是几个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组合。() 6、整体式连杆既是构件也是零件。() 7、轴和滑动轴承组成高副,固定床身的螺栓和螺母组成螺旋副。() 8、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就是运动副。() 9、构件都是可动的。() 10、自行车运动时,轮子运动,故轮上钢丝也在运动,钢丝是构件。() 11、摩擦力由压紧力产生,因此摩擦轮传动的压紧力越大越好。() 12、两个相互压紧的轮子就能组成摩擦轮传动装置。() 13、两轴平行的摩擦轮传动,其旋转方向相同。() 14、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物体滑动或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5、机构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16、多个构件组成多个运动副,一个构件组成一个运动副。() 17、火车在行驶中,车轮与铁轨构成了转动副。() 18、摩擦轮传动中,通常将轮面较软的轮作为从动轮,以防止从动轮的轮面遭受局部严重磨损。 () 19、摩擦轮传动的打滑是不可避免的。() 二、填空 1、车床上的主轴属于机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动自行车、数控机床、飞机、千斤顶,不属于机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多数机器都包含若干个_________,机器一般由_________组成,机构由_________组成,构件又由_________组成。______是工厂的制造单元_________是机器的运动单元。 4、机构的只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机构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螺旋传动机构是由_______________个构件组成。 6、单缸内燃机中,活塞与连杆之间的连接属于___________副。 7、如图所示机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个运动副组成。 8、判断运动副具体类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副中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圆锥摩擦轮传动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场合。 11、V带的传动性能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层。 12、带传动使用张紧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般动力机械中,主要采用____________带传动。 14、三角带的直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 1、 2、近代机器的雏形从古代的()机械上可以看到。

主传动系统运动设计[1]

1. 机床主要技术参数: (1) 尺寸参数: 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400mm 刀架上的最大回转直径: 200mm 主轴通孔直径: 40mm 主轴前锥孔: 莫式6号 最大加工工件长度: 1000mm (2) 运动参数: 根据工况,确定主轴最高转速有采用YT15硬质合金刀车削碳钢工件获得,主 轴最低转速有采用W 16Cr 4V 高速钢刀车削铸铁件获得。 n max =min 1000max d v π= 23.8r/min n min = max min 1000d v π =1214r/min 根据标准数列数值表,选择机床的最高转速为1180r/min ,最低转速为26.5/min 公比?取1.41,转速级数Z=12。 (3) 动力参数: 电动机功率4KW 选用Y112M-4型电动机 2. 确定结构方案: (1) 主轴传动系统采用V 带、齿轮传动; (2) 传动形式采用集中式传动; (3) 主轴换向制动采用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和带式制动器; (4) 变速系统采用多联滑移齿轮变速。 3. 主传动系统运动设计: (1) 拟订结构式: 1) 确定变速组传动副数目: 实现12级主轴转速变化的传动系统可以写成多种传动副组合: A .12=3*4 B. 12=4*3 C 。12=3*2*2 D .12=2*3*2 E 。12=2*2*3 方案A 、B 可节省一根传动轴。但是,其中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变速传动 副,增大了该轴的轴向尺寸。这种方案不宜采用。 根据传动副数目分配应“前多后少”的原则,方案C 是可取的。但是,由

于主轴换向采用双向离合器结构,致使Ⅰ轴尺寸加大,此方案也不宜采用,而应选用方案D 2)确定变速组扩大顺序: 12=2*3*2的传动副组合,其传动组的扩大顺序又可以有以下6种形式:A.12=21*32*26B。12=21*34*22 C.12 =23*31*26D。12=26*31*23 E.22*34*21F。12=26*32*21 根据级比指数非陪要“前疏后密”的原则,应选用第一种方案。然而,对于所设计的机构,将会出现两个问题: ①第一变速组采用降速传动(图1a)时,由于摩擦离合器径向结构尺寸限制, 使得Ⅰ轴上的齿轮直径不能太小,Ⅱ轴上的齿轮则会成倍增大。这样,不仅使Ⅰ-Ⅱ轴间中心距加大,而且Ⅱ-Ⅲ轴间的中心距也会加大,从而使整个传动系统结构尺寸增大。这种传动不宜采用。 ②如果第一变速组采用升速传动(图1b),则Ⅰ轴至主轴间的降速传动只能由 后两个变速组承担。为了避免出现降速比小于允许的极限值,常常需要增加一个定比降速传动组,使系统结构复杂。这种传动也不是理想的。 如果采用方案C,即12 =23*31*26,则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见图1c)。其结构网如图2所示。

第一章 带传动

第一章带传动 一、填空 1、摩擦类带传动是利用张紧在两轮上的(),依靠()与两轮工作面上的()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2、摩擦类带传动有()、()和()。 3、按传动原理分,带传动包括()和()。 4、带传动适用于两轴中心距()的传动。 5、V带传动有()、()和()。 6、摩擦类传动过载时产生(),而具有()的作用。 7、摩擦类传动的效率(),()准确传动比。 8、窄V带可应用于()速和()功率的场合。 9、窄V带的顶面()两侧呈()。 10、窄V带与普通V带相比,其传动能力()、效率()、结构()、寿命()。 11、V带的中性层为()。 12、V带的基准长度为()。 13、V带的根数多,传递功率(),V带的根数过多,可造成()。一般根数Z=()。 14、V带的传动中心距大,则带轮包角(),传动能力();V带的中心距过大,带易发生(),使带的传动能力()。 15、带传动的包角为(),通常小带轮的包角()。 16、V带轮的基准直径为()。 17、普通话V带的节宽bp为()。 18、V带的截面形状为()形,()是工作面,楔角为()。 19、V带的截面结构由()、()、()与()四部分组成。 20、根据V带的抗拉体组成不同,分为()与()结构。 21、绳芯结构的V带适用于载荷()带轮直径()和转速()的场合。 22、普通V带共分为()型号,它们是()。其中()最小,()最大。 23、普通V带轮用()制造;调整带轮用()制造;小功率轮可用()制造。 24、V带的结构有()、()、()和()。 25、为了保证V带截面在轮槽中的正确位置,V带的()应与带的()取齐,V带的()与轮槽的()不接触。 26、使用带传动张紧装置时,常有()和()两种方法。 27、小带轮的轮槽角比大带轮的要()。 28、同步带依靠带内周的()与带轮相应()间的()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兼有()传动的特点。 29、同步带传动是一个个()的()传动。 30、同步带与带轮间()相对滑动、传动效率()、传动比()、传动比(),带速()。 31、窄V带广泛应用于()速、()功率且结构要求()的机械传动中。 32、同步带基本参数是()。 33、普通V带标记由()、()和()三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同步带属于()。 A、间接接触的摩擦传动 B、直接接触的摩擦传动 C、间接接触的啮合传动 D、直接接触的啮合传动 2、平带传动()。

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陕西理工学院 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 系别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设计日期

目录 第一章概述--------------------------------------------------------------4 1、车床主传动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4 2、设计参数----------------------------------------------------------4 第二章参数的拟定-----------------------------------------------------4 1、确定极限转速----------------------------------------------------4 2、主电机选择-------------------------------------------------------5第三章传动设计--------------------------------------------------------5 1、主传动方案拟定-------------------------------------------------5 2、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5 3、转速图的拟定----------------------------------------------------6第四章传动件的估算---------------------------------------------------7 1、三角带传动的计算----------------------------------------------7 2、传动轴的估算----------------------------------------------------9 3、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11 4、齿宽确定----------------------------------------------------------15 5、齿轮结构设计----------------------------------------------------16 6、带轮结构设计----------------------------------------------------16 7、传动轴间的中心距----------------------------------------------16 8、轴承的选择-------------------------------------------------------17第五章动力设计---------------------------------------------------------17

第13章 带传动习题1答案

第13章带传动(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 1. 带传动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带组成,依靠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传动。 2. 带传动中,带中产生的应力有:___拉应力____、_____弯曲应力____、__离应力___三种。 3. 带传动运转时应使带的__松 __边在上, _紧__边在下,目的是__增大包角___。 4. 主动轮的有效拉力与_____初拉力____、_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_____包角_____有关。 5. 当A型V带的初步计算长度为1150时,其基准长度为_____1120_______。 6. 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___速度__、___当量摩擦系数___、__包角___有关。 7. 已知V带的截面夹角是40度,带轮轮槽的?角应比40__小_,且轮径越小,?角越_小_。 8. 带传动中的初拉力F0是由于______安装时把带张紧______产生的拉力。运转时,即将进入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增大______到F1;而将进入从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_______降低_____到F2。有效拉力为_____ F=F1-F2_______。 9. 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__进入主动轮 _处,其值为_σ1+ σb1+ σc___。 二、选择: 10.空载时,(静止时??)带的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的比值F1/F2是_____A _______ A. 1 B. e fα C. 0 D.1=dmin,是因为______ C ______。 A. 小带轮直径必须标准化 B. 限制中心距 C. 不使带中的弯曲应力过大 12. 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__ C______。 A. 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廉 B. 结构简单,传动比准确,中心距便于调整 14. V带(三角带)传动的带轮基准直径应取为_____B_______。 A. D 1 B. D 2 C. D 3 D. D 4

传动系统设计指导书03

1.范围 适用于本研发中心所开发车型的发动机传动系统设计。 2.引用标准 GB 7086-87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方法 GB/T465-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GB/T5333-1985汽车驱动桥术语及定义 GB/T5727-1985汽车液力变速器术语及定义 GB/T5728-1985汽车离合器术语及定义 QC/T27-1992汽车干摩擦片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QC/T291-1999汽车机械式分动器性能要求 QC/T293-1999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QC/T294-1999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QC/T463-1999汽车用液力变矩器技术条件 QC/T470-1999汽车制动变速器操纵装置的要求 QC/T523-1999汽车传动轴台架试验方法 QC/T524-1999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试验方法QC/T53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 QC/T534-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 QC/T29033-1991汽车用液力变速器台架性能试验方法QC/T29063-1992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29082-1992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 QC/T29101-1992汽车用操纵拉锁总成 结构如图19:

图 19 换挡连杆结构 操纵杆:操纵杆的结构一般为如图20所示结构较多,档位的位置要与结构相匹配,一般对换档操纵的行程比为:之间、换档操纵的行程比为之间,简单结构为: 图 20 操纵杆结构 10.传动轴的选用 传动轴及万向节的选型设计流程框图,如图 21所示:

图 21 传动轴及万向节的选型设计流程框图 传动轴概述 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由变速器传递至车桥的减速器。它主要由万向节、轴管及其伸缩花键等组成。对于长轴距汽车的分段传动轴,还需有中间支撑。 轴系是一个弹性体,当其回转时,一方面由于本身的质量(或转动惯量)和弹性产生自然振动;另一方面由于轴系各零件的材料组织不均匀、制造误差及安装误差等原因造成轴系重心偏移;导致回转时产生离心力、从而产生以离心力为周期性干扰外力所引起的强迫振动。当强迫振动的频率与轴的自振频率接近或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直接影响整车传动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产生共振现象时轴的转速称为轴的临界转速。传动轴的实际转速要低于临界转速的倍。在传动轴与万向节装配后必须满足动平衡要求。 万向传动轴的断面尺寸除应满足临界转速的要求外,还应保证有足够的扭转强度。轴管是传动轴的薄弱环节,按要求其极限扭矩应不低于最大工作转矩的倍。 传动轴滑动花键齿侧挤压应力不大于25~50N/mm2 ;对于不滑动花键,挤压应力不大于50~100 N/mm2 。 结构形式 汽车用万向节分为刚性的、饶性的、等速的和不等速的几种。 汽车除转向驱动桥及带有摆动半轴的驱动桥的分段式半轴多采用等速万

5带传动 (1)

第五章 带传动 重要基本概念 1.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失效形式:打滑、疲劳破坏。 设计准则:保证带传动不打滑,使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寿命。 2.确定小带轮直径考虑哪些因素 (1) 最小带轮直径,满足d 1≥d d min ,使弯曲应力不至于过大; (2) 带速,满足 5 ≤ v ≤ 25 m/s ; (3) 传动比误差,带轮直径取标准值,使实际传动比与要求的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4) 使小带轮包角≥?120; (5) 传动所占空间大小。 3.V 带传动在由多种传动组成的传动系中的布置位置 带传动不适合低速传动。在由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组成的传动系统中,应将带传动布置在高速级。若放在低速级,因为传递的圆周力大,会使带的根数很多,结构大,轴的长度增加,刚度不好,各根带受力不均等。 另外,V 带传动应尽量水平布置,并将紧边布置在下边,将松边布置在上边。这样,松边的下垂对带轮包角有利,不降低承载能力。 4.带传动的张紧的目的,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的布置要求 张紧的目的:调整初拉力。 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布置在松边,靠近大轮,从里向外张。因为放在松边张紧力小;靠近大轮对小轮包角影响较小;从里向外是避免双向弯曲,不改变带中应力的循环特性。 精选例题与解析 例5-1 已知:V 带传递的实际功率P = 7.5 kW ,带速 v =10m/s ,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试求有效圆周力F e 、紧边拉力F 1和初拉力F 0。 解题注意要点: 这是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受力计算,不能应用欧拉公式; 解: 根据: v F P e ?= 得到: 75010 7500===v P F e N 联立: ?? ?==-=21 212750 F F F F F e 解得: 7502=F N , 15001=F N 11252/75015002/10=-=-=e F F F N

机械基础(第一章-带传动)测试题

机械基础(第一章-带 传动)测试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带传动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带张紧的目的是。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调节带的初拉力 3、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4、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5、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6、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中心距,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7、若传动的几何参数保持不变,仅把带速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则V 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将。 A.低于原来的两倍 B. 等于原来的两倍 C.大于原来的两倍 8、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A.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B. 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 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 2

D. 带传递的中心距大 9、V带传动中,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10、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11、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12、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A. 传递功率大 B. 传动比准确 C. 传动效率高 D. 带的制造成本低 13、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A. 带的横截面尺寸 B. 传递的功率 C. 带轮的线速度 D. 带轮的直径 14、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 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 D. 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 15、传动带工作一定时间后,因塑性变形,使张紧力。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1分,共40分) 1、带传动是由、和所组成。工作时,带与轮缘接触面间产生的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2、带传动根据横剖面形状可分为、、、 等类型,以为最多。 3、带传动在过载时产生打滑,可防止损坏零件,起作用,但不能保证。 4、V带的型号 有、、、、、、 等七种,其中,型最小,型最大。 5、一个V带标有“Y560”的字样,其意思是 。 3

(完整版)机械基础(第一章带传动)测试题

第二章带传动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带张紧的目的是。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调节带的初拉力 3、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4、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5、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6、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中心距,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7、若传动的几何参数保持不变,仅把带速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则V带 所能传递的功率将。 A.低于原来的两倍 B. 等于原来的两倍 C.大于原来的两倍 8、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A.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B. 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 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 D. 带传递的中心距大

9、V带传动中,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10、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11、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12、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A. 传递功率大 B. 传动比准确 C. 传动效率高 D. 带的制造成本低 13、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A. 带的横截面尺寸 B. 传递的功率 C. 带轮的线速度 D. 带轮的直径 14、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 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 D. 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 15、传动带工作一定时间后,因塑性变形,使张紧力。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1分,共40分) 1、带传动是由、和所组成。工作时,带与轮缘接触面间产生的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2、带传动根据横剖面形状可分为、、、 等类型,以为最多。 3、带传动在过载时产生打滑,可防止损坏零件,起作用,但不能保证。 4、V带的型号有、、、、、、 等七种,其中,型最小,型最大。 5、一个V带标有“Y560”的字样,其意思是 。 6、带轮的包角是,包角越大,传动能力越。 7、V带传动的中心距是,两带轮的中

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制造装备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 设计题目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姓名(学号)Z41214054XX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下发任务书日期 201X年 X月 X 日

安徽大学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安徽大学 审阅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答辩

目录1、参数的拟定 2、运动的设计 3、传动件的估算和验算 4、展开图的设计 5、总结

一、参数拟定 1、确定公比φ 已知Z=8级(采用集中传动) n max =1250 n min=40 R n=φz-1 所以算得φ≈1.26 2、确定电机功率N 已知电机功率N=4.4kw 二、运动的设计 1、列出结构式 8=2[2] 3[] 2[4] 因为:在I轴上如果安置换向摩擦离合器时,为减小轴向尺寸,第一传动组的传动副数不能多,以2为宜。在机床设计中,因要求的R较大,最后扩大组应取2更为合适。由于I轴装有摩擦离合器,在结构上要求有一齿轮的齿根圆大于离合器的直径。 2、拟定转速图 1)主电机的选定 电动机功率N:4.4KW 电机转速n d:

因为n max =1250vr/min ,根据N=4.4KW ,由于要使电机转速n d 与主轴最高转速相近或相宜,以免采用过大的升速或过小的降速传动。所以初步定电机为:Y132m-4,电机转速1440r/min 。 2)定比传动 在变速传动系统中采用定比传动,主要考虑传动、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要求,以及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为使中间两个变速组做到降速缓慢,以利于减少变速箱的径向尺寸,故在Ⅰ-Ⅱ轴间增加一对降速传动齿轮。 3)分配降速比 8级降速为:250315400500 630 8001000 315 1250 (r/min ) 画出转速图 8=2[2]2[2]2[4] 电 ⅡⅢ Ⅳ Ⅰ250 315400500 630800100012501440r/min 结构大体示意图:

带传动1 复习习题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第五章 带传动 重要基本概念 1.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失效形式:打滑、疲劳破坏。 设计准则:保证带传动不打滑,使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寿命。 2.确定小带轮直径考虑哪些因素 (1) 最小带轮直径,满足d 1≥d d min ,使弯曲应力不至于过大; (2) 带速,满足 5 ≤ v ≤ 25 m/s ; (3) 传动比误差,带轮直径取标准值,使实际传动比与要求的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4) 使小带轮包角≥?120; (5) 传动所占空间大小。 3.V 带传动在由多种传动组成的传动系中的布置位置 带传动不适合低速传动。在由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组成的传动系统中,应将带传动布置在高速级。若放在低速级,因为传递的圆周力大,会使带的根数很多,结构大,轴的长度增加,刚度不好,各根带受力不均等。 另外,V 带传动应尽量水平布置,并将紧边布置在下边,将松边布置在上边。这样,松边的下垂对带轮包角有利,不降低承载能力。 4.带传动的张紧的目的,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的布置要求 张紧的目的:调整初拉力。 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布置在松边,靠近大轮,从里向外张。因为放在松边张紧力小;靠近大轮对小轮包角影响较小;从里向外是避免双向弯曲,不改变带中应力的循环特性。 精选例题与解析 例5-1 已知:V 带传递的实际功率P = 7.5 kW ,带速 v =10m/s ,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试求有效圆周力F e 、紧边拉力F 1和初拉力F 0。 解题注意要点: 这是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受力计算,不能应用欧拉公式; 解: 根据: v F P e ?= 得到: 75010 7500===v P F e N

5、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第5讲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 1.理解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2.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的含义及带传动传动比的计算。 3.熟悉三角带的型号,了解其选用方法。 4.理解带传动的安装、调整及维护方法。 知识梳理 一、摩擦轮传动的原理 1.摩擦轮传动: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 2.传动条件和打滑条件 传动条件:摩擦力矩﹥阻力矩 打滑条件:摩擦力矩﹤阻力矩。打滑时传动不正常的是从动轮,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3.增大摩擦力途径(见表1-5-1) 表1-5-1 措 施 具 体 方 法 增大正压力 安装弹簧或其他施力装置(只能适当加)。 增大摩擦因数 一轮用钢或铸铁,另一轮工作表面粘上一层石棉、皮革、塑料、橡胶等。 轮面较软的作主动轮。 4.摩擦轮传动主要参数(见表1-5-2) 表1-5-2 参 数 计 算 公 式 备 注 传动比 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指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之比,也等于它们直径的反比。 速度 传动时如果两摩擦轮在接触处没有相对滑移,则两轮在该点的线速度相等,注意公式的单位。 中心距 2 -21 22 1d d a d d a = += 内接式:外接式: 两轮中心的距离,注意是外接还是内接摩擦轮传动。 12 21n D i n D ==100060n D v π=?

二、摩擦轮传动的特点 1.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适用于近距离传动。 2.传动时噪声小,可在运转中变速、变向。 3.过载时,两轮接触处会打滑,因而可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4.在两轮接触处有打滑现象,所以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5.传动效率低,不宜传递较大的转矩,适用于高速、小功率传动。 三、摩擦轮传动类型 外接圆柱式 平行轴摩擦轮传动 内接圆柱式 外接圆锥式 相交轴摩擦轮传动内接圆锥式 圆柱平盘式 四、带传动类型和工作原理 1.带传动的类型(见表1-5-3) 表1-5-3 类型名称图形 摩擦传动平带传动V带传动圆带传动 啮合传动同步带传动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利用带作为中间挠性件,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的。 3.打滑和弹性滑动 带传动打滑一般出现在小带轮上,可以避免的;带弹性伸长及拉力差引起的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不可以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