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有感

校史馆有感
校史馆有感

9月15日10点,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史馆开馆仪式在南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高军、校长李大勇为校史馆揭牌。

陆岩副书记说,校史馆即将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学校爱校爱国教育的基地,成为展示学校成就的窗口,成为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的载体,历史将永远铭记前人的不朽功勋,未来将时刻召唤理工人为学校的明天鞠躬尽瘁、奋斗毕生。

我校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将校史馆建设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旨在彰显我校悠久辉煌的历史,展现理工敦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和为国植贤的办学传统,提升理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通过参观校史馆,参观者纷纷感慨,哈尔滨理工大学历经60年的发展,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在数代理工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值此学校即将迎来60华诞之际,校史馆的开馆意义重大,它为理工学子和校友呈现了“立体记忆”,为学校又增添了一座教育基地。

揭牌仪式后,高军书记、李大勇校长以及校领导和嘉宾参观了校史馆。

我校校史馆筹备建设工作历时一年半的时间,艺术学院负责校史馆的总体设计,宣传统战部负责文字和图片设计,田野文化艺术公司负责最后的施工布展。馆址位于我校南区图书馆副楼,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共分为一个序厅和四个展厅,其中四个展厅分别以“艰苦创业”、“凝练特色”、“乘势而上”和“和谐发展”命名。校史馆通过大量历史图片和珍贵实物,详实的记录了我校建校60年来的发展轨迹,生动再现了几代理工人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学校建校以来的傲人业绩和辉煌成就,表达了全体理工人祈望母校明天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愿景。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我校建校六十一年的光辉历史,培养学生爱校情怀,测通学院理论研究会全体成员于2011年11月12日上午10时前往位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区的校史馆进行参观活动。

校史馆中,跟随着广播讲解的节奏,同学们在一幅幅图片前驻足观看,从建国初期小规模办学到现在的综合研究型办学,从过去陈旧的校舍到现在的大型崭新的公寓。同学们了解了合校之前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程及其合并后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哈理工成立后,学校大跨步发展,实现了五次历史性的跨越,并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争创一流理工大学”等宏伟目标。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对我校“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深有感触。最后,在为学校的今日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同学们参观了王大珩院士纪念馆,去深刻怀念我们的老校长,哈尔滨科技大学创始人、著名科学家王大珩老先生。

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校史馆参观活动,他们亲身了解并感受到了学校厚重的文化积淀,进一步增强了爱校之情,为能来到哈理工学习和生活感到自豪,并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前辈和社会的期望,努力学习,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厚重文化积淀,客观展现60年发展成就,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理工精神,学校决定在60年校庆期间建立校史馆。

他们以“尊重历史事实,突出三校个性,展现发展成就,弘扬学校精神”为工作原则,以年鉴校史编纂工作为主线,分别到辽宁省档案馆、北京机械工业部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等收集材料,查阅学校档案馆档案材料200余卷,发觉拯救大量历史文献、照片等资料,扫描1万多幅不同历史年代照片,收集牌匾、证书、字画、校徽、奖杯(旗)百余件,他们走访了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准确掌握三校历史沿革情况,起草了《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史展馆总体布局策划方案和文案纲要》,撰写了20个专题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史展馆文稿》,精心策划校史馆设计与布展方案,宣传工作组的同志们与设计及施工单位寒暑假都没有休息,从现场设计到郑州修改定稿,夜以继日,辛勤工作,为学校建设精品文化景点,向校庆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校史馆将于9月15日正式开馆与全校师生员工见面。

校史馆观后感_参观校史馆之后的感受

校史馆观后感_参观校史馆之后的感受 校史馆让我们对学校沧桑的足迹、多年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校史馆观后感,字数分别在600字、800字和1000字左右,希望对大家有用吧! 记得在我们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年级就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史馆,带领我们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在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后,我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另外,通过学习校史。我还了解到我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是从我校走出的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多做净校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行为上前提醒……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但却可以使

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 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3周年,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我校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800字篇24月2日下午,第三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

江南大学攀登计划活动策划方案

江南大学攀登计划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响应江南大学“攀登计划”、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强、科技创新力高、终身学习力足、就业竞争力优、人格健全性佳”的高素质人才,特策划举办此次学术版“runningman”——jnrunningman活动.runningman是一档在学生中收视率极高的综艺 娱乐活动,本活动jnrunningman汲取其娱乐性,融合专业学术元素于 其中,旨在轻松欢乐的氛围里增进大家对江大文化学院历史的认知, 提升大家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验操作技能. 二.活动时间、对象 活动时间:11月30日整个江大校园 活动对象:江大所有研究生. 三:活动参与以及宣传形式 活动参与:活动面向江大全体研究生,采取自愿组队报名的方式 参加,每队限制人数5人(每队男女生各不少于两人).初赛队伍控制在30支左右,总参与人数为150人左右.决赛队伍控制在15支,总参 与人数为75人左右. 在生工学院组织委员会的名义下,以微信、研究生群等网络形式、飞信等通讯形式,海报、宣传单、展板、横幅等平面展示形式宣传为主.以及校级层面以及各学院学生会的宣传支持. 四.主办、承办方 主办方: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

承办方: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五.组织委员会 指导老师:王珏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主任:张箐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副主任:王楠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外联及宣传: 我们可以提供的宣传方式有:海报、展板、宣传单、横幅及活动任务卡等平面宣传模式;微信、飞信(通知到班)、qq、人人及研会主页等网络宣传模式.活动宣传覆盖面为全校,参与对象覆盖面为全校 研究生、宣传周期为一周以上、当天活动时间为一整天.我们需要的外联资源包括:横幅赞助、海报赞助、宣传单赞助以及礼品赞助等. (2)确定具体活动方案: 初赛:文化还原之旅 每支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卡上的所有内容, 时间用时最短的前五支队伍进入决赛.任务卡上的任务包括:1、在图书馆找到某一本规定的专业书籍,拍照.2、在校史馆找到讲述本学院渊源的一张照片,拍照.3、找到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门口拍照.4、从给定的三张图片中,任选两张,找到拍照地以相同的方式还原.(给定照片包括校门、图书馆世纪广场墙、生工国重国工、其它参赛队学院、图书馆等地方具有历史意义的某点的特殊角度拍摄)

参观校史馆有感-北京理工大学

参观校史馆有感 ——北京理工大学 2011年5月27日下午4时,我们参加了位于2号楼的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史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宝贵的经历,在讲解员十分详细的讲解于我们的细细观摩之后,对于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也更加深爱我的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自1940年建校以来,经历了70余年的风风雨雨,几经搬迁,数次更名,多次迁址,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而且学校自身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也终于在199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2000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行列。 这次参观校史馆,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以前不曾意识到的事情,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以我的学校为自豪,为她骄傲。校址从延安到张家口,再到柏岭,再几经迁徙,几经周折,终于到了北京。校名也由自然科学院改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再更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之后与好几所大学合并,共建,成为了北京工业学院,最后,终于在1988年四月,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直到今日。办学状况也越来越好,从1940年初,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坚苦办学,到后来渐渐好转,还得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大力支持,加之全校师生的的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学校最终到了今天这个辉煌的位置,背负着光荣使命,在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以后,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为了国防建设需要,学校全面开始建设常规兵专业,1958年,在党和国家的要求,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亲自指导下,我校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专业,之后被列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我校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广大师生怀着远大的理想,在激情岁月中,时刻准备着为建设祖国国防而奋斗。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精神,获得了一大批出色的研究成果。研制了中国第一枚反坦克导弹,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代轻型坦克。三无冲锋枪,歩冲通用枪等等。学校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高质量优秀的毕业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现在,学校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为校训,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学风,建立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再201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2020年,建成以理工为主的亚洲一流大学;2040年,建成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提出了“六加一”发展战略:学科

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史馆有感

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史馆有感 满怀着憧憬与激情,我们xxxxxxx班级,12月20日上午参观了哈工大校史馆,参观之前我们在门口沧桑的台阶,照下了最美的景观,哈工大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踏进门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座高等学府最智慧结晶的伟大。接受哈工大历史传统教育,接受精神洗礼。同学们在校史馆老师引导下井然有序进入校史馆,同学们簇拥在讲解老师的周围,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哈工大的发展历程,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与前辈学长们共同书写着哈工大近百年的沧桑与辉煌。遇到展板上的精彩内容,或者珍贵的实物档案资料,好多同学还拿出手机拍照,希望参观结束后能够随时翻阅,有同学说要把拍摄的资料发给家长,与家里人共同了解哈工大的历史,品味哈工大的文化。各个展厅按时间顺序排布,共6个展馆两层楼,分工大历史展区,优秀校友展区,一线科技成果展区等。同学们从第一个展厅开始参观,学校从建立经过发展一直到达今天取得辉煌成就所经历的诸多波折历历在目:历代校长不变的严谨务实的精神、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对工大发展方向的指导、哈工大师生当年参加抗日活动的史料、从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哈工大的历史进程表、荟萃着两院院士和共和国将军的巨幅展板,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提出、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展板上详细的资料,展台上精确的比例模型,还有展柜中保存完好的见证工大历史的物品,甚至是那些伟大的前辈用过的物品,一只眼眼镜,一封信,一张张的荣誉证书,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都表示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并以作为一个工大人而自豪。通过学习校史,同学们增进了对哈工大历史与传统的了解,让新同学们感受到哈工大的历史和精神,珍惜在哈工大学习的时光,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精神鞭策自己,发扬爱国奉献的精神,为国家、民族作出哈工大人应有的贡献。校史馆将哈工大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北部校区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400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记录着大工65年的成长与积淀。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大工自1949 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大工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大工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辉煌与不凡! 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物品。第一件是屈老的遗书,屈老校长为大工,为中国的教育奉献了一生,最终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护大工校园一草一木的愿望,这是多么深沉的爱,爱我们的大工,爱一代代大工人,爱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战斗机的涡轮推进器,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一穷二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新中国的军事崛起,中国人真正抬起头了。而它的推进器保存到我们大工的校史馆,激励着更多的优秀学子献身国防,献身科学,献身世界的和平事业。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工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我们

作为新一代的大工人,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为把大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奋斗终身!

高校档案馆舍建设的现状与原则

高校档案馆舍建设的现状与原则 办公室韭档囊工作a蛋f_an孳i=I 文/陈洪静 高校档案馆舍建设的现状与原则 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 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高校的"升格 热…兼并热"此起彼伏,大兴土木, 新建(扩建)校舍,增添设备,为争 创一流高校,争办一流专业,希望在 量上和质上实现重大突破.然而,见 证高校发展历程的档案馆建设与办公 大楼等项目相比,却显得过于"朴 素"甚至"寒酸",与高校的发展极 不相称.笔者有幸到国内数所大学的 档案馆调研学习,通过这些高校档案 馆建筑状况的调研,希望从中得到高 校档案馆舍建设的一些启示. 一 ,高校档案馆舍建设的 路径选择 1.改造旧楼.即不改变楼房的外 观和建筑风格,只是做了一些内部改 造和外墙的修补.主要有两种状况: 一 是次新楼改造,大多为上世纪七, 八十年代建造的,如四川大学档案馆 就是由7O年代建造的原出国培训教

学大楼改造而成,建筑面积3000平 方米.改造时由于旧楼层荷载不能满足12KN/平方米安装密集架的要求, 仅在一层库房设置1000立方米手动密集架,重点做好防虫去湿工作.其 他楼层的库房则采用传统的档案柜. 库房采用日光灯照明,声像档案采用防磁柜,温湿度用柜式空调和除湿机控制.二是老楼改造,由年代稍早甚 至是建国前的建筑改造而成.这类建筑古色古香,风格独特,很多具有传 统欧式建筑风格,如四川大学的校 史馆(建于1937年),苏州大学档案馆,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等均由老建筑改造而成.由于这些房子的年代久远且具有纪念意义,改造时不仅要保留这些老楼原有建筑外貌和风格,又要尽量达到现行建筑的规范要求,因而改造难度较大.档案库房大多只能采用传统档案柜.消防改造时因无法增设消防监控和消防楼梯,所以除增加安装防火烟感监控系统,放置灭火器外,还增加安防监控设施,通过控 制人流,加强门卫管理来解决安全 问题. 2.升级原楼.就是在基本保留 原有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对原建筑进行扩(加)建.如复旦大学档案馆为 建于1952年的办公用房改扩建而成,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为了加强学院学生对母校的历史了解,从学院建立之初的艰辛到其后的卓越成就,了解学校的名人名事,加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党组织今天组织参观校史馆,学习校史。 为配合学校校庆,回顾办学历程、弘扬优良传统、凝聚民族精神、展示办学成就,2008年建校50周年之时,学校设立了天津高校中首个具有校史馆功能的校庆成果展室,地点坐落在河东校区主楼的三楼共享大厅。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到西青新校区,校史馆于同年落成并开放,其所承载的功能也进一步拓展。校史馆成为爱校荣校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党建思政教育基地。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共计展出实物400余件和照片1000多张,分为二楼和三楼两层布展。其中二层展出的是天津工业学的历史渊源和天津纺织工学院时期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历史,三楼展出的是2000年创建天津工业大学至今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历程。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工大经历了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北洋大学纺织系,天津大学纺织系,河北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一步步的转变,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五十八年的建校岁月,记载着工工大人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的创业历程,见证了工大人坚韧不拔、弥久益坚的优良品质。 通过参观校史馆,我见证了天共大的逐渐强盛,无论是战火岁月还是和平年月,天工大都在路上。天工大人坚守“严谨严格求实求是”校训,不断向前,开阔进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全部。 我对校训有了更深的理解:严谨即严密谨慎,逻辑严密,思维缜密,无论是对我们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还是对于现在所面临的学业,讲究逻辑、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认真严密的做事态度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尊重科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追求卓越。更是我们天工大人的优良传统。严格即在遵守制度与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一方面是指我们学校制度严格、标准严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填空题: 1、文书立卷归档是文书部门的任务,它是文书工作的终结,又是档案工作的起点。 2、档案管理学中的档案整理指狭义的整理。 3、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有: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分类、立卷、案卷排列和编制案卷目录。 4、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主要表现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 5、我国档案全宗的类型,按形成全宗的单位和全宗内容的性质,分为机关组织全宗和个人全宗;按全宗的范围和构成方式,分为独立全宗、联合全宗、全宗汇集和档案汇集四种。 6、全宗从其形成者角度看有组织和个人两大类,组织全宗是全宗的主体部分,在现实中占绝大多数。 7、全宗编号的方法主要有大流水编号法、体系分类编号法和分类流水编号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大流水编号法的档案馆居多,总体效果也较好。 8、全宗内档案的分类方法,按其构成方式,分为单式结构分类法和复式结构分类法两种。 9、立卷改革的推行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 10、档案库房建筑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1、档案全宗介绍是整个全宗指南的主题,介绍方法可分为逐个介绍和综合介绍。 12、人事档案就是国家在用人治事,以及处理与人有关的事情时所形成的文件材料。 1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 14、电子文件是内容、结构和背景这三个要素的统一体。 15、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储密度大大高于以往各种人工可识读的信息介质。 16、电子文件的四个最基本的质量目标: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用性。 17、电子文件的形成是对电子文件从无到有的过程的统称,一般包括创建、流转和传输三类活动。 18、电子文件的分类有实体分类和信息分类两种。 19、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有两种:物理归档和逻辑归档。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归档前后电子文件的存储位置是否改变。 20、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分实时归档和定期归档两种。 21、电子文件的移交进馆主要有介质移交和网络移交两种,目前以介质移交为主。 二、选择题: 1、在统计分析中,运用较多的是 B 方法。 A、静态分析 B、动态分析 C、逻辑分析 D、历史分析 2、档案检索语言是一种专用的 D 语言。 A、智能 B、计算机 C、功能性 D、人工 3、《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由主表(字顺表)、 A 、范畴索引、首字笔画检字表和附表、附录组成。 A、词族索引 B、主题词索引 C、关键词索引 D、标题索引 4、《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范畴索引,是将主表中的全部主题词分为 A 个一级类目,103个二级类目,37个三级类目。 A、20 B、30 C、40 D、45 5、档案部门一般采用 C 著录格式。 A、文本式 B、古典式 C、表格式 D、现代式 6、标引工作按照检索体系区分为分类标引和 D 。 A、人工标引 B、机器标引 C、浅度标引 D、主题标引 7、档案标引的质量指标,有 A 、专指度和一致度。 A、网罗度 B、网络度 C、全面度 D、准确度 8、按照国家标准《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主题因素分为五种,主体因素、 A 、位置因素、时间因素和文件类型因素。 A、通用因素 B、客体因素 C、关联因素 D、内容因素 9、档案检索工具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D 、交流作用和管理作用。 A、分类作用 B、综合作用 C、对比作用 D、桥梁作用 10、以纸张为载体的检索工具有两种形式, A 和书本式。 A、卡片式 B、账簿式 C、机读式 D、表格式 11、会计档案和其他类型的档案相比较,有广泛性、 A 、稳定性的特点。 A、严密性 B、严肃性 C、保密性 D、开放性 12、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中的永久保存为 D 年以上。 A、30 B、40 C、45 D、50

校史馆心得体会怎么写

校史馆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一: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北部校区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 400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记录着大工65年的成长与积淀。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来自: 校园生活:校史馆心得体会怎么写)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大工自 1949 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大工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大工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辉煌与不凡! 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物品。第一件是屈老的遗书,屈老校长为大工,为中国的教育奉献了一生,最终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护大工校园一草一木的愿望,这是多么深沉的爱,爱我们的大工,爱一代代大工人,爱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战斗机的涡轮推进器,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一穷二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新中国的军事崛起,中国人真正抬起头

了。而它的推进器保存到我们大工的校史馆,激励着更多的优秀学子献身国防,献身科学,献身世界的和平事业。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工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我们 作为新一代的大工人,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为把大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奋斗终身! 篇二:观校史馆有感 系部:信息系姓名:杨玉莹班级:12计应学号:XX1501152 参观校史馆有感 前段时间在辅导员的组织下,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综合楼五楼的校史馆,校史馆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校本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历史的育人功能,是宣传学校、凝聚校友、活跃文化的基地;是追溯历史、启迪未来、传承文化的平台;是激发滁州职院人奋发有为、加快发展的精神源泉。 刚进校史馆内便能看到我院的校训“修能致用笃学致远”

参观校史馆活动策划书(参考模板)

参观校史馆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我校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国贸1402班团委决定班级学生干部参观校史馆参观我校校史馆。 二、活动主题: 参观学校校史馆,回看母校光辉历程。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一)、通过本次对校史馆的参观,让同学们对学校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对学校的光辉发展史和艰辛发展历程的认知有更深一步的提高和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二)、通过本次活动回顾学校历史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认识,形成荣誉与自豪感,激发同学们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展现办学成就,展望美好的未来,。 (三)、通过本次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班级同学间的进一步了解,为日后开展顺利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活动对象: 国贸1402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准备工作 1、与校史馆取得联系,确定好时间和安排讲解员。 2、通知信息部携带拍照所需的设备。 3、统计参观人员名单。 七、活动流程: 1、全体参加人员在14:15校史馆门口集合,由负责人负责签到工作。 2、集合完毕后站好队,由负责人组织排队按顺序进入校史馆。

3、跟随讲解员开始进行参观。 4、听讲解员介绍齐大校园文化及发展史。跟随讲解员参观各个板块,可以与讲解员沟通或相互交流。由信息部负责拍照。 5、参观完后尽快离开校史馆,以防阻碍其他学生进行参观。 6、结束后不得自行离开,在校史馆门前集合,集体拍照留念。 八、活动时间安排 1、12:45——13:00在大学城集合签到、上车 2、13:00——14:00途中 3、14:00——14:15组织人员,并说明参观注意事项 4、14:30——16:30参观活动中 5、16:30——16:40合影留念 6、16:40参观结束 九、注意事项: 1、参观人员需服从统一安排。 2、参观人员在校史馆内,严禁学生破坏校史馆内的成列展品。 3、参观过程中跟随组织人员,需保持卫生,不得随意走动。 4、参观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注意语言文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贸1402班团委组织部

参观校史馆有感

参观校史馆有感 作为一名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参观校史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自己学校的了解,又能增强对校园的感情。于是,我怀着激动和好奇参观了南昌航空大学校史馆。 当我们一走进馆内,就有好几位热情的解说员来给我们引路。校史馆共分“历史篇” “教学篇”、“学科与科研篇”、“学生工作篇”、“国际合作与交流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篇”、“后勤服务与产业篇”、“校友篇”等8个展区,用1.2米长、1.5米高的展橱、展板及25个独立展柜、11个灯箱、两个沙盘模型,分别展出了南昌航空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形成的4827多幅照片、285余件历史档案、教学科研成果档案及奖状奖品实物模型等,同时,展出了国内外校友、国际友好学校、社会各界为我校捐赠的50余件礼品等。通过以上形式较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南昌航空大学近60年的辉煌历史,同时,也成为对学生进行爱校、知校、荣校教育基地,承担着每年新进教职员工及各类新生的入校、入学教育工作。 从解说员以及周围展览的资料里,我知道了很多关于南昌航空大

学建校的历程:1951年12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将武汉311厂(厂址在武汉市硚口区铜厂乡)改建成航空工业学校。1955年9月10日,根据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厅通知,学校校名由“中南第一工业学校” 改为“南昌工业学校” 2005年11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科教处处长严祖逢等一行对学校更名大学条件进行考评。12月7日,江西省人 民政府致函教育部:“关于恳请将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的函”。12月23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发文支持学校更 名为南昌航空大学。2006年8月10日,学校本部从上海路校区向前湖校区搬迁,也就是现在的新校区。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拥有2个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6个江西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国防基础学科,22个二级重点学科。具有14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被列为江西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英语1403 许咏梅这周五我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江南大学校史馆。这面积并不大的几个展馆,却浓缩了江南大学百余年的历史,令我感叹不已。 校史馆展区面积为760平方米,分为分“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等六大部分,分别展示了江南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00多幅图片资料和250多件实物。 走进校史馆大厅,首先看到了许多照片,通过这些照片,我仿佛能感受江南大学在这百年间的风雨历程,倾听她悠久的历史。 再往里走,便能听到令人心潮澎湃的校歌——江南大学之歌。从恢弘雄壮的旋律中,仿佛能听到江南大学百余年的人文积淀,感受莘莘学子对学校的热爱。而墙上展示的校标,校旗,校徽,吉祥物等更加深了我对江南大学的了解。 江南大学成立于1902年,原名为三江师范学堂,由地主阶级革新派创立。学堂一度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停办,1920年重新崛起,并分为国立南京师范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江南大学经历了数次地址的转移与名字的变化。其中包括因抗日战争西迁入川,南京解放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以原无锡轻工大学为主体,合并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至此,便是今日我们的江南大学。然而,她的脚步不曾停歇,她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改变着,进步着。相信她将会创造出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接着许多带着古老气息的仪器和桌椅映入眼帘。展馆里也陈列了许多20世纪的仪器,多为1958年随东迁至江南大学前身——无锡轻工业学院。展馆里还有上世纪学校领导曾用过的书桌,通过这斑驳而充满沧桑感的木桌,似乎能看到前辈们伏案认真处理工作的身影,令人肃然起敬。 江南大学能发展到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如他们一样的广大师生、知名校友的努力与帮助。我校有许多著名校友。他们激励着我们努力前进,执着奋斗。作为他们的传承者,我们更要踏实努力地学习、工作。他们也让我们明白,成功后更应懂得感恩。而今日的我们有了更好的学习资源与环境,更应该创造出新的成就。个人的价值更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当我们有所成就时,自是应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通过对校史馆的参观,我领悟到了“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的真谛。在江南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大多数人都为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着。而我们,也不例外。身为江南大学的学生,是我们的荣幸。而我们,也会为了将她建设得更好而不懈追求。相信我们会与学校一起,共同进步。 今日我们以江南大学为荣,明日该让江南大学以我们为荣!

江南大学校史馆参后感

江南大学校史馆参后感 “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踏进江南大学校史馆,由然感到江大历史的厚重,百年的风雨兼程,见证历史的沧桑。站在江大百年的历史长廊,不禁感到自身之渺小,然而从此也是江南人,必将与你血脉相连。 百年学府,我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图书馆的校史馆,在讲解员耐心的带领下与详细的介绍下,赞叹江大百年陈韵。照片墙上不同年代的照片,见证了江南人的轨迹,无数杰出的校友见证着江大的繁荣,同时也无时无刻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江南人。时间仿佛静止、倒流,在那个饥荒、动荡的年代,江大与莘莘学子一起走过腥风血雨,仿佛听到学子拍毕业照时的不舍与留念,一串串读书声萦绕江大长空。 江大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参观完江大的历史变革更加让我无比崇敬。江大成立的最早溯源可追寻到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发展时期。学堂一度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停办,1920年重新崛起;并分为国立南京师范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着名的名族企业家荣德生先生1947年10月在无锡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后历经多次变革,在风风雨雨中洗礼,终于在2001年1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以无锡轻工业大学为主体,合并江南学院和无锡教育学院,组建成新的江南大学。如今的江南大学已是一所以轻工高等教育为特色的高校,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江大从历史中彷徨走来,不管是清末变革、辛亥革命的阻挡,还是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从来就没有后退过,从来都是中华儿女的避风港,培育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还有许许多多杰出的大师为江大教育做出的贡献,为江大的前进不断注入新的献血。还有整个学校的缩景立体图,放眼望去,尽在眼前,曲水流觞,无限风光。荣氏家族为江大的繁荣也做出了伟大贡献,原国家副主席荣毅荣任学校名誉董事长。神圣的太湖神龟也不知守候了江大多久,还有江大为北京奥运会设计的

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

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 制药1403班张兰飞1160214314 昨天,我很荣幸的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对我校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也为自己身为一名江大人感到由衷的自豪。 历史上的原江南大学是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在1947年10月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也是无锡近代唯一的一所包括文、理、农、工多学科的综合大学。1952年 奉命撤并,有关系科分别并入南京工学院、苏北农学院、今扬州大学等新建高校。锡轻工大学原名无锡轻工业学院筹建于1956年,前身是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东迁无锡独立成院。1995年2月学。曾先后隶属江苏省人民委员会、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2001年1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和无锡轻工大学合组建新的江南大学。 百年历史,薪火传承。江南大学的历史在曲折中发展然而即便是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江大的发展依然没有被阻断,江大依然挺立至今。这是因为无数的仁人志士不顾一切的为教育事业的付出与努力。张之洞、钱穆、顾毓秀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值得我们每一位江大人铭记。大学‘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百年来,大师们的精神让我们仰望。大学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而江南大学也在 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的大学。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今天,江大人只有高扬育人第一、独尊科学、善于创新、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崇尚民主、韬光养晦的大学精神,才能不愧对21世纪的辉煌。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先人,国家为我们创造的优越条件,更应增强自己的责任、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不断的总结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课内外知识,增强自控力,提高效率。发扬“笃学尚行,止于至善”训。为江南大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有一天,我们不仅以江大为荣,相信江大也会以我们为荣!

校史馆感想

参观校史馆 校史是一个学校在时间岁月中的痕迹,它见证了我们学校的光辉岁月。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流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知名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张张的奖状,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应技大的历史和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应技大的辉煌与不凡! 在校史馆中我们追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沧桑足迹、品读应技大的62年历史。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展厅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史馆将应技大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应技大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由全国示范性高工专——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有着60余年办学历史的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应用技术”为本,强化内涵建设,走出了一条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校史馆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及其前身学校的发展为主线,全面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果,分为序馆、历程馆、新校馆、专题馆四个部分,采用动态多媒体技术与静态展板实物结合的形式进行展示。六十二年来,学校不断传承创新,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坚持以“应用技术”为本,不断强化办学特色,努力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学校坚持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把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服务长三角中小城市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走“特色立校”之路,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坚持走“协同发展”之路。学校要继续弘扬“厚德精技、砥砺知行”的工程师文化,培育打造学科专业特色,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新活力。要积极融入上海建立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升级和转型,全方位构建产学研协同应用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践行应用技术大学的社会责任,朝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目标勇往直前。 半小时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先辈们创建科大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了做一个科大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尤其是我们应技大人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担负起“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梦"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为中国的百年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把应技大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传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五十余年精神文明的我们,对学校的过去倍感自豪,对学校的现状感到欣喜,对学校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说到: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我们明天更应该发奋努力,让应技大因为曾经有过我们而骄傲。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趁我们还年轻,去施展才华,去绽放青春,在未来的日子里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青春的颜色,只有这样。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首时才会发现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将以先辈为榜样,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首要目标,发扬传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明德、明学、明事”的校训,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为应技大的历史之墙添上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校史馆观后感_参观校史馆之后的感受

校史馆观后感参观校史馆之后的感受 校史馆让我们对学校沧桑的足迹、多年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 满了无限的遐想。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校史馆观后感,字数分别在600字、800字和1000字左右,希望对大家有用吧! 记得在我们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年级就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史 馆,带领我们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在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后,我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另外,通过学习校史。我还了解到我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是从我校走出的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多做净校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行为上前提醒 …… 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但却可以使 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

们的光荣传统呢?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 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3周年,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我校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所中学,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参观校史馆观后感800字篇24月2日下午,第三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 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 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

观长安大学校史馆有感

观长安大学校史馆有感 几束灯光打在古色古香的牌匾上,将“校史馆”三个大字衬托的静婉,庄重而又明亮,这里就是长安大学校史馆的入口处了,我们将由此开启刹那干大学从无到有的校史之旅, 环顾入口处的外缘。墙上挂着的是长安大学各个时期的小牌。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字体体现了长安大学不同时期的特点。校牌对面的校园旧影,也体现了长安大学不同时期的校园风貌。 由外厅进入序厅,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事长安大学的校训“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浮雕。浮雕选取了长安大学前身三所母体学校的正门,象征着长大的沧桑岁月和辉煌历程,此外,序厅的历史改革图还为我们展示了长安大学60年从三校独立到合并发展的演变历程。 党政领导人厅为我们展示了三所母体学校的领导人。接下来就是西安交通大学厅。1951年首批筑路开拓者怀着兴路振邦之志,汇聚兰州,开榛拓荒,薪传学术,中国

交通事业专业教育由此起步,长安大学由此发端。学校于1952东迁西安,两易其名,三易其地,最后雄踞于西安南部,被誉为“红砖学府”。维勤维俭是指学校自强不息,创建了汽车修理厂,汽车修理厂等7个校办企业。“滋兰树惠”体现了学校“学为路办,筑路育人”的办学理念,学校把渭水校区的两个食堂命名为“滋兰苑”和“树蕙园”,由此可以一观学校对我们的美好期望。墙上的几张图片展示了西安公路学院先进的技术成果:我院师生自制的载货汽车,煤气机等等。曾经,为了相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改变靠人力客运的落后面貌,我院完成了“微型汽车”的设计制造任务,创造了于清华大学并驾齐驱的奇迹。西安公路学院不仅为我国交通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帮助过其他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比如1965年帮助越南修筑国防公路。20世纪80年代,学校成为交通部重点院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誉为有公路交通特色,专业齐全的亚洲“唯一”的一所大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无论是办学规模,专业数

校史心得体会

校史心得体会 篇一: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 参观校史展馆心得体会 五月繁花,川大锦城的校园里洋溢着一片春意盎然。今天我们参观了校史展馆。心驰神往,思绪万千。巍巍锦城,屹立在西南这块广褒的土地上。十年建校,我们一直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在周院长及各领导团队的带领和领导下不断的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构建起今天这所具有综合型应用型的大学。挺立在四川地区的丛林中,赫然生辉。回顾我校的历史,是一部艰苦拼搏的奋斗史。校史馆从大的方向可以分为5个部分:诞生与早期建设、复办与发展、迈向现代化大学、大学时期、莘莘学子英才辈出。每个部分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校史展馆以照片、图表、文字描述、书籍展示、橱柜等方式陈列和展示着学校的发展史,记载着每一点一滴。 从XX年到XX年,锦城学院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十年。这十年里,“锦城”在艰难中崛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创办应用型、创业型大学的道路上,十年求索,十年拼搏,十年发展,十年创新,发展迅猛,后来居上。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回首十年路,数万锦城儿女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以超世之才,不拔之志,书写下灿烂的诗篇。回望这段光辉的筑

梦历程,“锦城”三阶段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邹广严校长带领第一批创业者,三年筹备学校肇建。 前五年打下坚实的基础,筚路蓝缕创新业,凝练特色求共识,励精图治谋发展,初步实现了“西部第一独立学院”的目标,建成了一所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万人应用型大学。后五年办学上水平,继往开来话改革,蓝图绘就宏图展,追求卓越建名校,锦城人锐意进取,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举措接踵而出,扎实推进,激发了我校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深层动力。“三大教学改革”开创教育新局面,奠定了创新创造的活跃校园氛围;“从严治校、三不放水”、“让大数据成为个性化教育的突破口”、“长板原理”等重要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保驾护航。XX年,我校招生录取分数突破“二本线”;XX年3月31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批准我校会计学(ACCA)专业调整到“一本”批次录取,“锦城教育”再上新高度。 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数万名锦城人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书写在应用型、创业型大学发展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十年辉煌领先路,而今迈步从头越,锦城人将继续落下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如既往地为社会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