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特戏剧艺术真实

论萨特戏剧艺术真实
论萨特戏剧艺术真实

摘要〕该文主要从艺术真实的角度对萨特戏剧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萨特戏剧大多具有艺术真实性,这主要是通过类似现实主义文学的方式以及现代派文学共有的方式分别达到的。文章又从萨特本人的哲学观和文艺观等方面,分析了萨特戏剧能够达到艺术真实的原因和条件,论证了这种成功决非出于偶然。最后指出,由于萨特的哲学思想本身具有两面性,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局限性,萨特戏剧在达到艺术真实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限制的妨碍。

〔关键词〕艺术真实存在主义哲学自为的存在“现象学的一元论” 性格悬念

***

总的来说,现代主义文学由于内容上的需要,其艺术形式必然是反传统的。但是,这一特点在存在主义文学那里不十分突出。具体到萨特的戏剧,其“反传统”色彩不仅没有在存在主义流派盛行之前就兴起的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强烈,与在它之后产生的现代派戏剧作品相比,这种色彩也显得淡薄,正如法国的J·贝尔沙泥等人编著的《法国现代文学史》所说,“他的剧本始终是最传统的,没有任何地方显示了后来与贝凯特、尤奈斯库(Ionesco)和热内完成的形式上的革新:人们甚至也难以找到他们之间共同的审美观。”[2]萨特戏剧的“现代味”主要是表现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不是表现在艺术形式上。虽然萨特的文学活动直接与其哲学研究联系着,但他的戏剧并不是生硬、枯燥的哲学图解,相反,它们大都具有相当的艺术真实性。

社会生活是衡量艺术作品真实与否的客观依据,只有那些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的文艺作品才具有艺术真实性。社会生活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在反映社会生活时,必须认清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持顺应历史潮流的态度来创作,正确反映事物本质,从而有可能达到高度艺术真实。如果说,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正确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是具有艺术真实性的作品,那么,萨特的戏剧大多经得起这一标准的检验。萨特的戏剧达到艺术真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类似现实主义文学的方式;二是通过现代主义文学的方式。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按照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不仅真实地刻画细节,还真实地塑造人物、描写环境,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传统。长于表现人物思想活动的萨特,在“介入生活”的热情之推动下,有时也会采用类似现实主义文学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直接“干预”,并达到艺术真实。这种方式在他的《恭顺的妓女》、《涅克拉索夫》等剧本中表现突出。

除了这类近似于现实主义的作品,萨特的戏剧很大一部分仍是通过现代主义文学的方式达到艺术真实的。

社会心理的生成来自社会生活对人的作用,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直接表现前者,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曲折反映社会关系,是它们最常见的程式。现代派作家普遍追求“心灵的真实”,即使描写外在世界,也只是要通过它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倍加推崇的萨特,在其戏剧中对人的精神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此类剧本的艺术真实是通过现代主义文学方式达到的,如果勉强使用传统文学那种艺术真实的尺度来加以衡量,难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譬如,前苏联的JI·安德列耶夫就认为《禁闭》一剧不真实,他说:“萨特的…地狱?的模拟生活是如何地不足信;存在主义的戏剧是多么随便地在显然是假定性的、人为的环境中展开。”[4]其实,该剧在对心理的描写上具有值得肯定的艺术真实性。

《法国现代文学史》说过,萨特“并不是因为喜爱舞台或者因为迫切的志愿,而是如介入文学的迫切需要所要求的那样,为了最直接最有效地接触广大公众才投身戏剧的。”[5]他从来没有放弃在文学中表述哲学思想的努力,而这种哲学观使其戏剧的艺术真实与以往文学有所不同。萨特批判继承了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认为笛氏所说的“我思”,只是反思意识,在此之前还有前反思意识。而“自为的存在”来自反思意识。萨特推崇“自为的存在”,而这种

存在只有人才能达到。他认为“自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而“自在”的世界常常是“自为”世界的阻碍,既荒谬又无序。萨特的戏剧钟情于“自为的存在”——人,并由此带来作品与以往文学之间的明显差异。

第一,在萨特的戏剧里,外部世界淡化,充实戏剧的是人的内心活动及随之而来的实际行动。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苍蝇》,既无浪漫色彩,也看不出社会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冲突,只有人物的思想清晰地展现,其间又穿插人物行动,与思想活动共同完成了戏剧内容。整个剧情在俄瑞斯忒斯从犹豫不决到坚定信念的思想活动中展开,由复仇行动、拒不悔恨的行动推向高潮。其他人物也有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这些构成了剧本的主要内容,而《苍蝇》的艺术真实在其中得以实现。该剧创作于1943年,正是法国被德国法西斯占领时期。以贝当为首的法国反动统治集团持投降态度,宣扬奴役和恐怖,要求全国表示悔恨和服从,如同《苍蝇》中埃癸斯托斯玩了15年的“悔恨”把戏一样。而且,为了镇压抵抗运动,法西斯采取残杀人质的手段来报复每一个抵抗运动,使法国人民灰心丧气、使抵抗战士负疚重重。《苍蝇》借神话题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当时的社会心理,又在此基础上塑造了俄瑞斯忒斯这一艺术形象鼓舞人们的斗争精神,以至于纳粹当局要用强制手段禁止它的演出。这是该剧的艺术真实性产生巨大效果的有力证明。

其次,在萨特的戏剧中,意志的冲突构成戏剧发展的主要契机。拿《苍蝇》来说,初登场的俄瑞斯忒斯拥有清清白白的自由,对于自己担负的责任有充分的选择权利,他可以为父报仇,也可以一声不响地离开阿耳戈斯。但是,当他发觉朱庇特意欲使他象其他人一样服从神的旨意时,感到自己作为人生而俱来的自由受到挑战,人的意志和神的统治意志发生冲突。而埃癸斯托斯实际上是神的帮凶,协助朱庇特愚弄人民,企图使他们永远意识不到自身巨大的自由力量,臣服于统治者脚下。因此,俄瑞斯忒斯决定复仇,实质上不仅是为父亲,更主要是为捍卫人的自由。在厄勒克特拉放弃人的自由、向神的权威妥协时,俄瑞斯忒斯宁愿孤军奋战,也不向神的意志妥协。剧情在以俄瑞斯忒斯为代表的自由意志和以朱庇特、埃癸斯托斯为代表的统治意志的斗争中推进,这种斗争冲突,直接影射了现实生活中法国抵抗力量与法西斯势力的斗争。在萨特看来,人就是自由,任何人、任何集团都没有统治他人、剥夺他人自由的权力,作为自由的人,应当奋起反击试图侵犯我们自由的意志和力量,这正是法国人民必须选择的道路——与法西斯势力斗争到底。《苍蝇》的戏剧冲突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两种对立力量的矛盾冲突。

另外,在萨特的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具有某种“悬念性”。以“存在先于本质”为基本理论出发点的“自为的存在”观,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向极至。人的本质不再和社会相关,它纯然是“自为”的人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选择的结果,“我”的本质是行动中的“我”,是盖棺才可论定的。萨特本着这一思想,认为:“戏剧最使人感动的东西,是正在形成的性格,是选择的时刻,即自由决定选择道德和终身的时刻”[6],而性格是“选择的凝固,选择的硬化”[7]。读者不知道——甚至连作者也不知道——人物下一步要做什么,是萨特的理想境界。前文提到的俄瑞斯忒斯,他在复仇与不复仇面前有选择任一行动的自由。选择前者,他将成为敢想敢做的勇士;选择后者,他可能终身游离于家国事务之外,成为自由自在的思想家,但也许由此成为实际上的多余人。两种行为如此矛盾,却因为他生而俱有的“自由”使我们不清楚他会选择哪一个,亦即不明白作者意图何在;但可以肯定,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同样合乎逻辑,第一个“性格悬念”由此出现。当厄勒克特拉在复仇女神的追击下重新膜拜朱庇特、陷入“悔恨”时,热爱姐姐的俄瑞斯忒斯是否中朱庇特的奸计重蹈众人覆辙,以分担姐姐的痛苦呢?而且我们记得他是那么讨厌空洞的自由,情愿背上“悔恨”的重负以便能和百姓拥有共同的东西,驱除孤独感。在神的意志面前,是屈服还是反抗?俄瑞斯忒斯的性格于此构成第二个“悬念”。为了证明人是自由,俄瑞斯忒斯勇敢地向神的意志挑战,自始至终进行着虽孤独但毫不动摇的斗争。俄瑞斯忒斯的复仇和拒不悔恨,是对悬念的解答。在破除“悬念”的过程中,萨特塑

造了一个为自由而战、反抗专制的英雄形象,这正是作者的意图所在,也是贯穿人物性格始终的内在逻辑,只不过这一主线是在幕落才真相大白的。《苍蝇》一剧对人物的生动刻画在设置悬念、打破悬念的过程中实现,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抵抗运动分子在与法西斯势力做斗争时遇到的困难,以及敢于克服困难、义无反顾的无畏精神,对法国人民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性格悬念”的设置也许是萨特戏剧独具的一种魅力,不能不说得益于其哲学。

萨特的戏剧能够达到艺术真实,并非偶然,这与他的文艺观、哲学观、社会观、政治观等等思想认识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积极的文艺观是萨特在创作戏剧时能达到艺术真实的必要条件。萨特不象一部分现代派作家那样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宠爱有加,而是将文学变成关于人的思考的场所,主张“介入”文学,强调作家不是“旁观者”,而是能够成功解决各种问题的思想大师。他认为这些“介入”作家“知道揭露就是改变,知道人们只有在计划引起改变时才能有所揭露”[8],为了改变世界而揭露,为了揭露而写作,越是深入揭露各种问题的核心,就越是深入地介入世界,也就越能够起到改变世界的作用。

其次,对哲学的研究使萨特有可能达到较深刻的艺术真实。“存在先于本质”自始至终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论题。在此基础上,早期的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人都自由选择自己当叛徒或当英雄。他没有看到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一厢情愿地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唯一的地位,赋予它无穷的力量,表现出一个耽于空洞冥想的哲学家的局限。

第三,积极投身社会、政治活动使萨特拥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使其戏剧创作达到艺术真实成为可能。

第四,“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哲学思想使萨特的戏剧人物有达到性格真实的可能。萨特的文学活动带着明确的功利目的,用具体文学形象阐释存在主义哲学观的企图使他的小说、戏剧有浓厚的哲学意味,有人说他这是“剧作家搬上舞台的是哲学家没有能够解决的冲突”[22]。

前文肯定了萨特的戏剧有不可忽视的艺术真实性,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已臻佳境、无可挑剔。由于他的哲学体系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从某种程度上限制、妨碍了其作品对艺术真实的追求。

首先,“偶然性”的哲学观限制、妨碍了萨特戏剧的艺术真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象的背后隐藏事物的本质,萨特却将“现象”与“本质”对立起来,视该观点为“二元论”,而提出“现象学的一元论”,认为“现象的存在显露其自身,它就象显露它的存在一样显露它的本质。它无非是把这些显露紧密联系起来的系列而已”[26]。萨特创作了《脏手》一剧。他把剧情安排在共产党内部,认为剧中人物没有不弄脏自己双手的。本来党夺取政权应当靠武装斗争,可是贺德雷根据形势的需要,决定同昔日党的敌人合作,分享政权,“弄脏”了自己的手;与贺德雷意见相左的路易一伙人,为了阻止贺德雷,竟然采用无政府主义式的暗杀手段,后来局势变化,又要杀掉雨果以掩盖自己的错误行动,“弄脏”了自己的手;雨果杀了不该杀的人,也“弄脏”了手。剧本公演后,受到共产党人的严厉批评,而资产阶级却大肆叫好,令一再声称该剧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的萨特大惑不解。这种出乎作者“意料”的情形,表明萨特不懂得随手拈来的“现象”在文学中加以反映,就具有了普遍的代表性——不论萨特是否承认“本质”的存在,文学的艺术真实性体现在对社会生活本质的准确反映上。剧本中表现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现象也许的确存在,但“现象的真实”不等于“本质的真实”,而只有反映了“本质的真实”的作品才具有艺术真实性。萨特对世界的“偶然性”观念,妨碍了该剧达到艺术真实。不仅如此,这种哲学上的局限,还使萨特认识不到社会

历史的发展有规律可循,认识不到社会具有势不可挡的前进趋势,往往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看作是人类永恒的困境,是无法解决的。事实上,这种困境只不过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某一特定时期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会消除的。恩格斯说过:“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29]萨特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着本质、规律,限制了其作品的艺术真实,他的“自由观”鼓动人们反抗,实质上只是一种“绝望的反抗”,是为了通过说“不”来证明个人的自由。

其次,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哲学观限制、妨碍了萨特戏剧的艺术真实性。“存在先于本质”以及由此发出的自由观,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自由”表现出排他性、自私性。

最后,存在主义式的“自由观”妨碍了萨特戏剧人物的艺术真实性。

再论萨特自由观

再论萨特自由观 萨特不仅是哲学家也是政治学家,萨特的所有哲学作品和大部分政治活动都与“自由”紧密相连。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又被西方哲学界称为“自由哲学”。萨特的自由观是建立在黑格尔的自由观和之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学家们关于自由的观点和学说的基础之上,萨特结合自己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对个人自由作了深入、详尽地论述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比较系统的主观唯心主义自由观。 标签:存在主义;自由;选择 “自由”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萨特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萨特哲学那里,人是自己自由创造的存在,拥有绝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对人而言亦是一种人为的束缚,人们被“强行抛入自由之中”,不能逃离进行选择且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全部责任。本文试论和浅析萨特所宣扬的“绝对自由”的自由观。 一、萨特从本体论出发阐释自由观 萨特的哲学是存在主义本体论哲学,他提出的重要哲学名言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也是其哲学的核心思想。这里所说的存在,专门指的是人的存在。按照萨特自己的理解:“人”的存在不同于一般“物”的存在,一般“物”的存在,总是在“物”还没有出现时,“人”在头脑里就已经开始勾勒了有关“物”的轮廓、概念、形象。因此,“物”的本质是先发生的,处于第一的位置,存在是后发生的,处于第二的位置。而“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恰恰相反,“人”不受其他的概念、设想、轮廓的限制。人是怎样的人,不是由特殊阶级、外部环境决定的,上帝、神灵或普遍的“人性”也决定不了人的任何属性。“人”成为怎样的人,绝对意义上说完全由“人”自己决定的。因此,“人”与“物”完全不同,物是先有本质,后有存在,而人是先天的存在,在存在过程中又获得后天规定性,由此才拥有自己的本质。所以萨特得出了结论:人的根本特点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是对色诺芬的“共同人性论”、霍布斯的“人性神创说”的有力否定,他充分认识到“人”与“物”的区别,高扬人的存在所具有的特殊价值。萨特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理解了“人”在形成、成长、塑造人性的道路上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这是哲学理论界的重大突破,是对人的认识方面的重大革命,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巨大轰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也要看到萨特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理论的缺陷:萨特将“人”的存在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彻底的抽象存在。这种“存在”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所谈论的“存在”都不相同,这种存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说明,人的产生是有着一定发展历程的,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自然界中逐步进化而来的,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仅具有自然物质属性,而且具有社会的历史属性。人的发展变化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制约,而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同时又与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而萨特的自由虚化了人的存在,使自由依附的主体消失了。 二、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阐释自由选择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对萨特_绝对自由_的反思_牛潇潇

第25卷 第4期V o.l 25 N o .4 中州大学学报J OURNA L O F Z HONGZHOU UN I V ERSITY 2008年8月 A ug.2008 对萨特/绝对自由0的反思 牛潇潇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01) 收稿日期:2008-04-25 作者简介:牛潇潇(1984)),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以/存在即自由0为基础提出人就是自由,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被后人称为/绝对自由0观。然而这种自由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基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关键词:萨特;绝对自由;不自由 中图分类号:B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08)04-0043-03 人的自由,是萨特毕生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自由思想的提出是以对上帝的假设、人性论的神话、对先验既定的价值原则与行为规范的否定为前提的。他所说的自由是个人的自由。萨特在5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6中指出:人就是自由,人生而自由。他认为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人最初只是作为纯粹的虚无而存在,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造就出各自具体的特质和规定性。这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谋划、选择自己的行动就是自由。他说:/我是被判定在我的本质之外、永远在我行为的原因和动机之外的存在。我被判定为自由,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外,不可能找到我自身的限制;或者意味着,我不能自由地终止自由的存在。0[1]565可见,萨特所讲的是个人的绝对的自由,它是人的存在的宿命,也是人的主体性存在的确证。自由没有界限,没有根据。这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具有绝对性。他所讲的人的自由主要是以人的意识的虚无化运动这一视角为基点的。而本质上,人的自由的真正根基在于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性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只有社会性的物质生产实践,才是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转换器,是人确证自身的自由之本质的根据所在。正是在以人为主体自觉地引起、调整、控制和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才确证自己高于其他的存在物的自由本质。所以从意识的角度论证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精神自由上。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一 /存在即自由0是萨特的名言之一,萨特说:/自由和自为的存在是一回事:人的存在严格地说他应该是其固有的虚 无而言是自由的。0[1]8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其二,自为的存在之所以就是自由,是因为自为的存在是其固有的虚无。这就使萨特的自由与萨特的虚无划上了等号。于是,要理解萨特的自由理论,首先就必须弄清萨特的/虚无0概念。 在萨特那里,/虚无0并不是与/有0相对的,在有之外的/无0;也不是与/存在0相对的,在存在之外的/非存在0;而是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的虚无化。萨特说/虚无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如果一些虚无能被给出,它就既不在存在之前,也不在它之后,按一般说法,也不在存在之外,而是象蛔虫一样在存在的内部,在它的核心中。0[1]52这种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虚无化的虚无,其实指的就是人的/意识0。首先/意识没有实体性,它只就自己显现而言才存在,在这种意义下,它是纯粹的-显像.。但是恰恰因为它是纯粹的显像,是完全的空洞(既然整个世界都在它之外),它才能由于自身中显像和存在的那种同一性而被看成绝对。0[1]12然而,没有实体性的纯粹的显像和完全的空洞,不可能是实存,只能是虚无,因此,我们说,/意识0就是/虚无0。另一方面,/意识0是由存在所支撑的,/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0[1]21这就是说,意识由存在所支撑,被存在所充实,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存在是意识的基质,是意识把存在虚无化了。萨特说/虚无只有在被明确地虚无化为世界的虚无时,才能成为虚无;即只有当它在虚无化中明确地指向这个世界以把自己确立为对这个世界的否认时,才能成为虚无。虚无把存在带到它的内心中。0[1]48这样一来,由于意识由存在所支撑,同时又将存在虚无化,萨特才会断言/虚无0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是对存在的虚无 # 43#

浅论曹禺《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内容提要 《雷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本文从戏剧艺术冲突、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结构和语言特色四个角度讨论了剧作感人的艺术魅力。《雷雨》的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使得剧中千丝万缕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雷雨》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复杂,虽然全剧只有八个人物,但每一个都极具个性。《雷雨》的结构严谨精巧:采取特殊的“回顾方法”,将过去的情节与现在的情节交织起来,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出色地应用“发现”的手法,促进戏剧情节的激变和高潮的到来;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使观众的情绪与剧情的发展一起跳跃。《雷雨》的语言极具特色:人物语言本质而又本能,高度个性化;人物语言随处可见简练而有味的潜台词;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人物语言具有诗性的抒情。《雷雨》的这些特点相互融为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曹禺《雷雨》戏剧艺术冲突人物结构语言 浅论曹禺《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优秀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杰出的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它在一九三四年问世,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内容,赢得

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欢。《雷雨》是一部很感人的戏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无数中国人的心!《雷雨》一剧人物形象的刻画、戏剧性强的结构方式和精彩的戏剧语言被人们广为称道,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雷雨》写了周、鲁两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和阶级对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逐渐被推至读者面前的。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雷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本文试图从戏剧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戏剧结构和语言特色四个角度谈谈自己对曹禺《雷雨》戏剧艺术的理解。 一、《雷雨》的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情节安排巧妙,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强。同时,作者在剧中将矛盾激化、缓和、再激化、再缓和,节奏紧凑,不给人喘息之机,这正好与“雷雨”这个剧名相吻合。例如四凤,周萍把她当作救赎,周冲把她当作希望,侍萍却不想让她走自己走过的路。再例如周萍,对于周朴园是欺骗与罪孽感,对于侍萍是难逃宿命,对于蘩漪是悔恨与惧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鲁大海的出现在周公馆掀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父子相认不相亲反相仇、母子相认不相亲反相怨、兄弟相认不相亲反相残、夫妻相见不相亲反相恨。这杂而不乱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 《雷雨》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但都以周朴园为中心,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二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地主少爷、资本家老爷和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在该剧的第二幕中,这些矛盾冲突有充分的体现。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一上场,侍萍就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却没有认出侍萍。于是,这种一明一暗的关系,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从周朴园那些发号施令、居高临下的语言以及当他怀念起侍萍时的“沉吟”、“苦痛”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地位高、权势大的“尊者”,而且似乎是个多情的人物,在侍萍的话里,也可以发现,她虽然看透了周朴园,却因为本性的正直善良,仍希望周朴园能认出她。看来,好像两方面冲突不起来了。然而,周朴园的情感毕竟是虚伪的。当他发现侍萍还活着,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名誉、地位时,他始则厉声斥问侍萍“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继则用巨额支票收买侍萍,企图以他认为是万能的金钱打动侍萍,周朴园虚伪、冷酷的面貌至此暴露无遗。可是,侍萍是有骨气的。她看也没看,就将支票撕得粉碎,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明告周朴园:金钱弥补不了罪过!表现出对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蔑视。侍萍和周朴园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后半部分,鲁大海的出场,展开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鲁大海站在周朴园面前,父子不相认。因为,鲁大海直接威胁到周朴园的切身利益,威胁到这个封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根本利益。周朴园对鲁大海没有而且不能有父子之情了,有的只是压迫的欲望和阶级的仇恨、欺诈,于是撕下伪善的面目,恶狠狠地训斥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鲁大海则是满怀阶级仇恨,单刀直入地揭露周朴园:“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人!”、“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人物短短的对话,就使我们看到了周朴园镇压工人罢工手段的毒辣,发家史的罪恶,看到了他狡诈、残忍的嘴脸,也使我们看到了鲁大海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这一幕戏中,充满了人物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在特定的环境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交汇、连贯在一起。这样,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了起来,并紧凑地写出了三十多年来的变迁,展现了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总之,《雷雨》通过描写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当时社会的阶级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哲学家萨特的经典名言名句

哲学家萨特的经典名言名句 1、"Ifyou'relonelywhenyou'realone,you'reinbadpany.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萨特" 2、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萨特《文字生涯》 3、他人即地狱——萨特《禁闭》 4、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 你选择的那种意义。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5、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6、“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可以骗自己,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子。”——萨特《密室》 7、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萨特

8、对于过去我无能为力,但我永远可以改变未来。——萨特 9、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萨特《死无葬身之地》 10、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11、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觉得孤独得那么可怕,以致想去自杀。把我克制住的是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会对我的死而感动,我死后会比生前更孤独。——萨特《恶心》 12、这就是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萨特《恶心》 13、要使一件平庸无奇的事成为奇遇,必须也只需讲诉它。人们会上当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它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将的那样去生活。然而必须做出选择:或是生活或是讲述。——萨特《恶心》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从萨特自由观看人的自由与社会关系

从萨特自由观看人的自由与社会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08010106 郭湘蓉指导老师伍辉 摘要: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观点,主要围绕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探索。萨特的自由学说是建立在“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同时他又认为人的行为处于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人的自由选择摆脱不掉个人所处在的“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之中”的限制,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个人是不可能获得绝对的自由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应当辩证的分析萨特自由哲学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萨特自由选择责任社会关系 萨特通过他的哲学论著和文学作品宣扬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是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也就是说,他既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又否定了先天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扼要地阐述说,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萨特的这种他自称是“人道主义”存在主义思想,在法国以至欧洲,对于经历了空前酷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在这次大浩劫、大动乱中心灵和肉体都受到巨大震撼和伤痛,正陷于迷惘彷徨,企图寻找解脱和出路的知识分子中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萨特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自身处境的不断变化也相应的发生改变,在他后期发表的《存在于虚无》中就表现出他对过去所持观点的改变和修正,也有进一步的阐发。如他对人道主义,从三十年代称人道主义为“胡说”,到四十年代阐述存在主义即是一种人道主义,再到后来,他认为只有等到人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关系”即“兄弟关系”,等到“人真实地、完全地存在”的时候,“他和同时代人的关系以及他独自存在的方式”才可以称作“人道主义的目的”。他的自由观也不断变化着的。 一、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理论的主要内容: 1本体论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理论的哲学根基。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自由观存在主义哲学的根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

萨特眼中的自由

萨特眼中的自由 ——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013709016 丁佳彤) 摘要:萨特一生都在致力于终极意义的求索,他关注生命与自由,关注个体与历史,旨在赋予人以不可剥蚀的尊严。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为它辩护,从而进一步简明扼要的阐明了他存在主义学说的重要观点。萨特的学说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肯定人的实在性,把人的自由当作最高价值;同时,又以人的责任为归宿,认为人对自己的自由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乃是人自由行动的方法。本文试图解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对于自由的理解。 关键词: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自由的根基——存在先于本质 在文章的一开始,萨特先为我们阐明了何为“本质先于存在”。他以裁纸刀为例,裁纸刀就是人以固定方式、为达到某种固定目的所制造出来的物件,是某种公式和质地的总和,当人准备制作它时,就已经注定了它的本质已经被设定好,所以裁纸刀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而正像人制造一把裁纸刀,我们的存在就像上帝制造人一样,上帝是一个超凡的工匠,我们人类则被按照定义和公式制造出来。而当18世纪后,上帝的观念被禁止了,大家普遍使用无神论哲学,但本质先于存在这种理论还是存在。那些人认为,“人具有一种人性;这种‘人性’,也即人的概念,是人身上都有的,它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普遍概念——人的概念——的特殊例子。”1而及至康德,他将这种普遍性推向极端,认为即使是原始状态的人和野人也具有此种人性,说明了本质先于经验上的人的存在。 而萨特认为以上的学说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他认为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而非裁纸刀一般是“自在的存在”,具有意识的人是不能和无生命的物一般相提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浅析戏剧《雷雨》的语言魅力

浅析戏剧《雷雨》的语言魅力 【摘要】《雷雨》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巨著,作品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深刻的动作性语言以及耐人寻味的潜台词等铸就了《雷雨》永不磨灭的艺术光辉,展现了其非凡的语言艺术魅力。 【关键词】戏剧语言;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 曹禺先生的优秀剧作《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雷雨》突出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独特的结构特色,也在于其非凡的语言魅力。曹禺正是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运用了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语言来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把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了一个优秀剧作家的非凡能力,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雷雨》的语言特点。 1 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雷雨》中的许多台词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个性化非常突出。例如侍萍和周朴园见面的情形: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他认为金钱是万能的;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的语言体现了资本家的灵魂本质。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浅析萨特自由观及其现实性意义

浅析萨特自由观及其现实性意义 摘要:萨特的自由观以存在主义本体论为基础,认为人拥有绝对的自由,强调人的自由即人的存在。同时,萨特又把这种绝对的自由与责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责任成为自由的归宿。因此,这种看似矛盾的自由观至今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责任现实性意义 An Analyze of Sartre’s View on Freedom and It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bstract: Based on the ontology of existentialism, Sartre’s view on freedom considers that human possess absolute freedom and underlines “freedom” as “being”. Meanwhile, Sartre relates the absolute freedom to the responsibility which becomes the destination of freedom. Therefore, his view on freedom, which seems to be contradictory, still possesses a crucial realistic significance nowadays. Keywords: Sartre, existentialism, freedom, responsibility,realistic significance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一样,萨特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和发展,而关于人的自由理论也是他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这种思想理论对于解决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由此人们对于萨特及其思想也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并逐渐呈现出繁荣之势。在中国,理论界对萨特思想的研究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6100059.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雷雨》以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悲剧的进程,透过明暗交叉的线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同阶级的对立,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读者(观众)似乎可以触摸到这个悲剧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作者向读者(观众)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涩酸甜,演绎了一段人生悲剧。一出人性悲剧。而这悲剧正是通过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酿造和显现的。 一部好的剧作的主题思想要通过戏剧冲突来体现。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张激烈的冲突,鲜明生动的人物和个性化的言语。其中,冲突是否合理,是否紧张有序往往是衡量着一部戏的精彩与否。矛盾冲突是刻画性格,增强戏剧感染力的有力手段,对于戏剧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各条冲突线都从一定的方面, 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着主题, 而最直接、最深刻地体现主题的是冲突的主线。不论哪条线索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向和过程, 对剧情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只有主线是贯串全剧的始终的, 并推动全剧不断向纵深进展。剧本的各条冲突线索都不是彼此孤立, 而是相互作用的。主线在不同的程度上制约着、影响着各条副线, 而所有副线则从不同的角度对主线的发展起到烘托、加强的作用。《雷雨》的冲突线索多且复杂, 比较重要的有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周朴园和侍萍的冲突、繁漪和周萍的冲突, 此外还有鲁大海和周朴园、周萍的冲突、繁漪和四凤的冲突、繁漪和周冲的冲突、大海和鲁贵的冲突等。 一、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下面从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分析其中的戏剧冲突: 父与子、父与女、母与女之间的矛盾冲突 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周朴园与周萍、鲁大海,鲁贵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而父与女的冲突就体现在鲁贵与四凤之间的冲突,母与女就是鲁侍萍与四凤的冲突。

从《恶心》看萨特的哲学与美学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6100059.html, 从《恶心》看萨特的哲学与美学思想 作者:赵荣婕 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15期 摘要:萨特作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早期文学的代表作为《恶心》。本文从萨特与《恶心》出发,对《恶心》所体现的一些哲学理论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和介入说进行分析。然后对萨特的美学思想想象论与自由论进行简要阐释,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更好地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 关键词:萨特;《恶心》;哲学;存在;自由;想象 一、《恶心》与萨特 让-保罗·萨特研究成果涉及哲学、文学与美学,其思想主要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德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战前时期萨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想象,也正是因为他是超验性的自由。”战后时代萨特认为“想象即自由,自由即艺术”,并结合当下局势探讨自由问题,并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论“介入”理论。但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萨特的美学理论的核心是关于自由,自由永远是萨特美学理论的思想核心。 萨特在1938年出版长篇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恶心》,它体现出一个荒诞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人带来了荒诞、绝望感,让人充满着压抑感。《恶心》除了是哲学小说、哲学日记,还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带给人们哲学式一种生理体验——恶心,通过恶心这种从主观对客观的非理性的生理感受的产生,并对存在进行探索发现。《恶心》中的一句话:“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存在是荒诞的,当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恶心感便随之而来,换句话说就是存在即虚无。《恶心》中关于存在、人的存在等还有很多的论述,在下文中再进行介绍。 关于自由,书中说道:“我是自由的:我再也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所有我尝试过的理由都站不住脚了,我再也想象不出别的了。……我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萨特认为自由不是任何存在,它是人的存在。在萨特的自由论中通过艺术想象人可以将一切外在现实虚无化,自由与想象也成为了其理论思想的一部分,《恶心》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自由,并体现出萨特的早期哲学。 二、《恶心》中的哲学体现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他十分关注本体论。为了分析萨特哲学的基础及出发点,必须了解他的哲学本体论。本文从“出发点”和“存在观”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标签:萨特;存在;本体论 一、“反思前的我思”是哲学的出发点 萨特所谓“反思前的我思”是接受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并加以修改以后提出来的。萨特既讨厌唯物主义,又不原意承担唯心主义的罪名,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反思前的我思”范畴。借此与笛卡尔的“我思”相区别。为了达到他“超越以往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克服意识和物,主体和客体相分裂的“二元论”这一目的,萨特把传统的意识范畴大大地扩展了。他认为,除了笛卡尔开创的“反思”意识以外,还有“前反思的意识”,并且只有这种意识才是“现象学”的基本材料,也才是哲学的真正的出发点。 萨特在接受了笛卡尔的“我思”的基本命题以后又进一步发现:我们仅仅把“我思”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还是不够的。萨特认为,在进行反思以前,必须假定有非反思的意识,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使反思成为可能的,正是非反思前的意识;成为笛卡尔的‘我思’条件的,有一个反思前的我思”。例如,当我不加思考、不加理解地数放在桌子上的苹果时,我并不意识到“我”;但当我思考和理解我数苹果的行为时,“我”便显现出来了。再如,当我观看一场话剧时,我被话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时并没有“自我”出现;但是,当我把话剧吸引这一行为意识当作一个对象进行反思时,“自我”就出现了。在这两个事例中,前一个过程就是非反思,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后一个过程就是反思,即我思想前的思想。萨特认为,在“反思前”的意识中,“自我”并不是意识的对象,因此,“自我”并不出现,只是在“反思”意识中,“自我”才作为意识的对象出现。这就是说,在意识之前,有一个孤立的,不能被反思的,超出自我意识存在的意识,这就是意识的最初的起点。 萨特自信地认为,他的“反思前的我思”的高明之处仍在于它既避免了贝克莱式的唯心论,又克服了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萨特从大量的前反思意识的材料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意识是有意向性的,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识总是指向不是自身的、“超越的”对象。这里所说的“超越”并不是超出人的经验世界或界限,而是指超出意识本身。因此,一方面意识的对象和意识不可分,另一方面,对象又是“超越”的,对象并不存在与意识之中,或者说,意识总是指向超出意识自身之外的而又是意识所缺乏的某物。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萨特肯定了对象具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这是萨特哲学的独特之处。萨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反思前的我思”,目的还在于要以次为出发点,对“超越的‘有’”,即外部世界的存在作出“本体论的证明”。 从表面上看,萨特承认对象是独立于意识的存在,似乎他由此而走上了唯物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