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教案设计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二周 一、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周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周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四、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周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六周 一、教学单韵母u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i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计划.doc

送教上门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调查中我了解到,张芮源同学家住法库县和平乡三合屯村,出生时即被定为先天性残疾,小脑不够发达,手脚配合不够协调。家里祖辈都是农民,还有一个姐姐,为了供养姐妹俩上学并支付她昂贵的治疗费用,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留一个年过六旬的爷爷照顾姐妹俩的日常生活。经过八年的治疗,张芮源同学的身体情况已经大有好转,生活能够自理,基本能够正常行走。但是由于天生的缺陷,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和同学一起跑、跳,只能用艳羡的目光看着在操场上欢快奔跑的同学们。现在张芮源同学是和平乡中心小学一年一班的一名小学生,为了帮助她更快的融入班级,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取得家长的同意后,在学校领导的期许之下,本学期我和同事一起对张芮源同学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活动计划如下:每周上门辅导两次,每次三课时,历时四个月,语文课32节。 二、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1、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 2、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3、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要着重进行常用音节的训练.在整个小学阶

残疾儿童送教教案

残疾儿童万双双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2015年秋期 一、教学内容:学会a o e 二、教学目标: 1。学会a、o、e 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 得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得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重难点: 1、a、o、e得音、形教学、 2、掌握o 得发音,学会a、o、e得四声教学课时: 四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2015年秋期 备注:赠送拼音表与字母歌字画赠送铅笔与拼习本 第一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 四、教a 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得发音。 第二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o 得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得a 四、教o得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得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得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四、教e 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万双双同学得发音. 第四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 a o e 二、以游戏得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oe 得四个声调得练习 四、以游戏得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2016年春期 一、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得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得音.

四、教学课时:4 课时 五、教学时间:2016年春期 六教学过程: 备注:赠送孩子文具盒与橡皮擦动画图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 四、教i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万双双同学得发音。 第二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u得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得i 四、教u 得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得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得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ü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 四、教ü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万双双同学得发音。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一)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1、学会b、p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两个声母和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学习声母b、p 学习声母b。 (1)读\爸爸\,引出声母b。 (2)教师范读b。 (3)(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 板书b。让学生想想b的形状像什么。 学习声母p。 (1)读\婆\,引出声母p。 (2)教师范读p。 (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板书p。让学生想想p的形状像什么。 2、学习与单韵母相拼

(1)、看图:小姑娘在干什么?教学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观察书上四幅图,分别画着什么? (3)练习拼读音节。四、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做声母和带调韵母找朋友的拼读游戏。 (三)总结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2)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1、学会m、f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声母及与单韵母相拼成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a的四声。 2、听音拿卡片,分辨b P的读音。 二、学习新知 1、学习m (1)看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用“摸”练习说话。 (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f (1)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佛?组词吗?

(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 3、识记声母m f, 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和f的字形? (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4、声母和韵母拼读练习 三、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组个词或说一句话。 教师评价:经学习,学生已能熟练读、写出d t两个声母。 四、总结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3)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拼读音节。 2、 2、认识3个字,正确读词。拼读音节,认识3个词。 教学重点: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2、自由读一读音节,并读出四个声调,先其中的一个音节组一

2017-2018“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2017-2018“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玛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工作计划 根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政策要求,结合城关九年制学校的工作实际,积极做好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措施落实工作。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一、目的任务: 随班就读的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对他们的教育既要有与普通教育一致的基本要求。实施随班就读的目的是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能在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中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并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他们今后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1.建立城关九年制学校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全面负责落实残儿随班就读工作。 2.成立本学校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其

职责全面负责残教管理、检查、督导、评估等工作。 三、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 以学校为中心,在其辐射的学区招生范围内,学校负责对学前残疾儿童进行了数字的摸底、筛查;学校主动地、无条件地接纳各类残儿到普通班级随班就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在入学过程中,学校调动了一切力量,保证了残疾儿童入学率这个“纲目性”指标。主要做法是:摸底筛查、入学动员、扶残助学、就学安置、教育教学。每个环节都抓得认真细致,推动了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 四、配齐配好随班就读工作人员: 1.学校成立了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副校长直接负责残儿随班就读工作。 2.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具有爱心的12名教师担任班主任,成立学科随读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3.学校配备一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补偿残儿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多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育教学管理: 1.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制定随班就读个别教学计划的课程范围,主要是残疾学生参与群体学习难度大的学科的教材内容。 2.坚持个别教学。随班就读的主要特点是以个别教学活动为中心,在全班整体教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任课教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玛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工作总结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 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 三、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在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特殊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不能歧视特殊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七、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由校长主管,分管校长专管,具体落实到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形式,加强了心理咨询的管理和运用,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定出分层目标,关注随班残疾生。

八、针对不同的残疾生,联系社会组织和政府及个人,给他们争取帮助机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 总之,我们学校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坚持了因材施教,提供了合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能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特殊学生健全部分和潜能,对于缺陷部分实施补救教学,对他们进行了有效的帮助。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docx

《脑瘫儿童肢体康复个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走、跳、爬等康复训练,提高下肢关节的控制能力; 2、在游戏中进行康复训练,逐步养成自觉训练的习惯; 3、养成勇敢顽强,自强不息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走、爬的技术。 难点:各种动作的有机结合,身体各关节协调发展。 三、教学准备: 使用教具:长绳、体操垫若干、笔记本电脑、音响、毛绒玩具若干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和学生亲切交流,鼓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脑瘫儿训前的评一、 课前评估励学生努力完成教学任一些相应动作的练习。估,回顾上一次的 务。准备好服装,打扮成小训练情况,并针对教学 2. 教授学生日常活动的红军学生的主要症状进过程注意事项。行有针对性的康复 3. 设置教学情境:过关训练。(使用踝关 我最棒节矫正仪训练,斜 板站立) 二、实施训练示范各种姿势的走。沿根据老师的要求一步通过各种形式

1、各种姿势的直线走,沿曲线走,沿一步地完成每项动作,的走,锻炼学生平走螺旋形走。注意身体始终保持平衡能力,调动下肢 1、沿直线走,注意保持衡。关节能灵活地、协 身体的平衡。保持平衡姿势,高质量调地完成动作。 2、沿曲线走,注意适当完成动作。(七色花鼓各种走的姿势的难 调整双脚着地的位置。励)度逐步加大,让学 3、沿螺旋形走,注意适应对不同的姿势的生体验应对突发地 当调整双脚着地的位走,作出相应的平衡姿形变化应该怎样正 置,注意保持身体的平势。确处置。同时促进 衡。(七色花鼓励)下肢各关节协调发 展。 2、各种方法的 1、手脚配合,前脚掌着老师在一旁加强保护,学生练习的难度跳(向上跳,地,双臂用力,向上跳。防止摔倒,鼓励学生努由易到难,要求学向前跳)争取碰到老师的手。力向上跳跃,争取碰到生根据实际情况适 老师的手。(七色花鼓时调整动作,锻炼3、各种形式的 2、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励)学生机智、灵敏素爬(手脚配合础上,前脚掌着地,双加强防护措施,注意学质,促进下肢力量爬,双脚蹬地臂用力,做出向前跳跃生安全,适当放置海绵发展。 爬)的动作。垫,鼓励学生使用双康复训练是一项比 1、手脚配合爬,注意手臂,协同发力,完成向较枯燥的过程,因 脚协调配合,完成动作。前跳跃动作。(七色花此在训练中加入一4、放松按摩活 2、双脚蹬地爬,努力用鼓励)些学生感兴趣的小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学教案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第二周

一、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周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周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四、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周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第六周 一、教学单韵母u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i 四、教u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七周

-2018“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工作计划 根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政策要求,结合城关九年制学校的工作实际,积极做好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措施落实工作。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一、目的任务: 随班就读的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对他们的教育既要有与普通教育一致的基本要求。实施随班就读的目的是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能在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中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并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他们今后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1.建立城关九年制学校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全面负责落实残儿随班就读工作。 2.成立本学校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其职责全面负责残教管理、检查、督导、评估等工作。

三、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 以学校为中心,在其辐射的学区招生范围内,学校负责对学前残疾儿童进行了数字的摸底、筛查;学校主动地、无条件地接纳各类残儿到普通班级随班就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在入学过程中,学校调动了一切力量,保证了残疾儿童入学率这个“纲目性”指标。主要做法是:摸底筛查、入学动员、扶残助学、就学安置、教育教学。每个环节都抓得认真细致,推动了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 四、配齐配好随班就读工作人员: 1.学校成立了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副校长直接负责残儿随班就读工作。 2.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具有爱心的12名教师担任班主任,成立学科随读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3.学校配备一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补偿残儿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多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育教学管理: 1.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制定随班就读个别教学计划的课程范围,主要是残疾学生参与群体学习难度大的学科的教材内容。 2.坚持个别教学。随班就读的主要特点是以个别教学活动为中心,在全班整体教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围绕课堂集体教学内容,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教学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计划

柳沟小学送教上门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孩子由于先天生理缺陷,自卑感严重,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能力,家长教育能力不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二、调查中我了解到,李英杰同学家住柳沟镇,出生时即被定为先天性残疾,小脑不够发达,手脚配合不够协调。家里祖辈都是农民,为了上学并支付他昂贵的治疗费用,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他的日常生活。经过6年的治疗,李英杰同学的身体情况已经有一定好转,但生活不能够自理,基本不能行走。由于天生的缺陷,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和同学一起跑、跳,只能用艳羡的目光看着在操场上欢快奔跑的同学们。现在李英杰同学是柳沟幼儿园的一名幼儿,为了帮助他更快的融入班级,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取得家长的同意后,在学校领导的期许之下,本学期我和同事一起对李英杰同学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活动计划如下:每周上门辅导一次,每次2课时,历时四个月.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100个,写其中50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1、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 2、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3、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要着重进行常用音节的训练.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要重视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4、要重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的书写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字母的笔画、笔顺,利用四线格把字母和音节写得正确、工整.

残疾儿童送课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声母b p 教学目标:1、学会b p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学会两个声母和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声母b p。 学习声母b (1)读"爸爸",引出声母b。 (2)教师范读b。 (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 板书b。让学生想想b的形状像什么。学习声母p。 (1)读"婆",引出声母p。 (2)教师范读p。 (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 板书p。让学生想想p的形状像什么。 三、学习与单韵母相拼 1、看图:小姑娘在干什么?教学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 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观察书上四幅图,分别画着什么? 3练习拼读音节。 四、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做声母和带调韵母找朋友的拼读游戏。 教后检测:

教学内容:学习m 教学目标:1、学会m f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学会声母及与单韵母相拼成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a的四声。 2、听音拿卡片,分辨b P的读音。 二、学习新知 1、学习m (1)看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用“摸”练习说话。 (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F (1)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佛?组词吗? (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 3、识记声母m f,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和f的字形? (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4、声母和韵母拼读练习 三、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组个 词或说一句话。 教后检测: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切实保障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保证残疾儿童少年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发展,提高残疾儿童少年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关注,同时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观、社会观、发展观、,体现我党教育的全民性、普及性、人文性。 二、实施目标及要求 1、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与家长密切沟通,对残疾儿童的生活状态有较全面细微的掌握,心中有数,心中有度。 2、深入调查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3、加强学习,教中探索,使残疾儿童建立自强、自立,学习进步的信心。 4、用优良的师德师风来感染和熏陶残疾儿童的思想行为。 三、实施原则 1、发展原则 教师在上门送教过程中,以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自强、自立为基本原则,树立长远目标,为残疾儿童的未来发展服务。 2、调查原则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成长环境、心理状态,

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3、差异性原则 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与残疾儿童交朋友,深入了解、掌握不同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因人而异,从实际情况出发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四、实施步骤 第一步:送教上门 我校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采取梯式递进,合理交接,合理分工的方式开展。 1、适龄残疾儿童(一、二年级学段)的送教上门由低年组xxxx 老师具体负责,主要送教上门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使残疾儿童初步学会汉语拼音和汉字。结合不同情况给予儿童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指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残疾儿童能够较好地掌握低年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中年级学段(三、四年级)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由我校xxxx老师具体负责教学工作。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在低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中年级学段的知识,结合不同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适合不同残疾儿童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并对残疾儿童进行自信、自强的心理辅导,增强学习的动力。 3、高年级学段(五、六年级)的送教上门工作具体有我校xxxx 老师负责教学工作。在本阶段,残疾儿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水平和

残疾儿童上门送教教案

表3 日期2019年3月1日 《认识上下》 活动(服务)主题 活动(服务)地点 参与人员 活动(服务)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看看你的房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表3 日期2019年3月1日 《认识上下》 活动(服务)主题 活动(服务)地点 参与人员 活动(服务)主要内容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三、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课堂小结

表3 日期2019年3月15 日 活动(服务)主题《认识前后》 活动(服务)地点 参与人员 活动(服务)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语文教案课程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1、学会b p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两个声母和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声母b p。 学习声母b (1)读"爸爸",引出声母b。 (2)教师范读b。 (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 板书b。让学生想想b的形状像什么。学习声母p。 (1)读"婆",引出声母p。 (2)教师范读p。 (3)学生跟教师读。 (4)教字形。 板书p。让学生想想p的形状像什么。 三、学习与单韵母相拼 1、看图:小姑娘在干什么?教学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 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观察书上四幅图,分别画着什么? 3练习拼读音节。 四、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做声母和带调韵母找朋友的拼读游戏。 教师评价:学生经学习,已能读、写出b p两个声母。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1、学会m f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教学重点:学会声母及与单韵母相拼成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a的四声。 2、听音拿卡片,分辨b P的读音。 二、学习新知 1、学习m (1)看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用“摸”练习说话。 (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F (1)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佛?组词吗? (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 3、识记声母m f,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和f的字形? (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4、声母和韵母拼读练习 三、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组个 词或说一句话。 教师评价:经学习,学生已能熟练读、写出d t两个声母。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总结

2014年秋季学期陆川县沙坡镇白马小学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总结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我们在爱的路上,肩负着责任,全心全意为残障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宗旨,深入学生家庭,为不能入学的1名残疾孩子学习服务。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经过半学期的送教上门工作,我组"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一学期来,我组"送教上门"风雪无阻,从未间断。坚持每月送教上门2次,通过数字的书写、手指表示、方位的区分等内容,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现将送教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全面评估,制定方案 本学期接到送教工作后,我们对每一个送教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做出了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电话沟通,赢得信任。 我先把送教上门的安排通过电话告诉家长,先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作息

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根据这些情况我安排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和下一步需要深入评估的内容,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评估对象,找准教学方向。 在了解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对送教对象逐一送教上门。评估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通过从各领域的角度来分析,为每个孩子制定送教计划和实施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和方向。 3.制定可行性方案 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后,我们立刻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采取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使教育效果更强。 4.收获 一个学期的学期教学下来,学生能用手指表示简单的数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区分简单的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性格也变得开朗了,笑容多了。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而我们的送教工作刚刚开始,可以说没有方法可循,没有经验可借鉴,充满了挑战性。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为促进农村残疾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形成以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到家”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为了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学区内适龄残疾儿童的教育搞好,进一步推进并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的高度,我们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特拟定现阶段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学区共有2名适龄残疾儿童。轻度肢体残疾的同学已经在我校六年级随班就读。重度瘫痪在床的同学因不能自理未入学学,现在随奶奶生活。 在校随班就读肢体残疾同学,已经得到系统的教育。教师经常与他谈心,并对该生做到了“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2)生活上优先照顾。 (3)活动上优先安排。

失学在家的为重度残疾学生,曾经在聋哑学校就读,因不能自理而不具备入学能力。我校决定对其进行送教上门服务。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措施 1.经常与该生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 2.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3.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做到不放弃、不遗弃。 四、送教时间及课程安排 每月十日下午进行送教服务(如遇休息日则顺延)。 送教课程为语文、数学,交替进行。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让残疾儿童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被关爱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为残疾儿童的心灵插上隐形的翅膀!

舞阳镇城关三小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

舞阳镇城关三小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舞阳镇城关三小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第二周 一、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周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周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四、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舞阳镇城关三小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周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复习过程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第二周 一、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周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周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四、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周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第六周 一、教学单韵母u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i 四、教u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切实保障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党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保证残疾儿童少年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发展,提高残疾儿童少年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服务自我、服务社会,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关注,同时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观、社会观、发展观、,体现我党教育的全民性、普及性、人文性。 二、实施目标及要求 1、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与家长密切沟通,对残疾儿童的生活状态有较全面细微的掌握,心中有数,心中有度。 2、深入调查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3、加强学习,教中探索,使残疾儿童建立自强、自立,学习进步的信心。 4、用优良的师德师风来感染和熏陶残疾儿童的思想行为。 三、实施原则 1、发展原则 教师在上门送教过程中,以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自强、自立为基本原则,树立长远目标,为残疾儿童的未来发展服务。

2、调查原则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成长环境、心理状态,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3、差异性原则 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与残疾儿童交朋友,深入了解、掌握不同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因人而异,从实际情况出发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四、实施步骤 第一步:送教上门 我校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采取梯式递进,合理交接,合理分工的方式开展。 1、适龄残疾儿童(一、二年级学段)的送教上门由低年组xxxx老师具体负责,主要送教上门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使残疾儿童初步学会汉语拼音和汉字。结合不同情况给予儿童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指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残疾儿童能够较好地掌握低年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中年级学段(三、四年级)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由我校xxxx老师具体负责教学工作。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在低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中年级学段的知识,结合不同残疾儿童的生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适合不同残疾儿童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并对残疾儿童进行自信、自强的心理辅导,增强学习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