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辟论断。他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视角,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新时代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对于高扬国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新征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自信的源与流。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经过秦汉到唐朝,中国文化发展空前繁荣,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先贤对核心价值观已有“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深刻认识。同时,上至历朝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拥有绝对的自信。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将时代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机结合,提出要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即不断融合周边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需要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

东西方文化交流逐渐演变为激烈的东西方文化和话语权的竞争,这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必然趋势,也使得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对文化信仰的冲击;西方国家借机推崇所谓“普世价值”、“宪政民主”,试图削弱、甚至是取代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地位。为了维护文化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我们需要正确协调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坚持和发展中华文化,逐步掌握文化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掌握自身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对西方文化本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这有利于我们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中确立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古今中外优秀成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滋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