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成因及对策分析_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_张彦华

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成因及对策分析_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_张彦华
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成因及对策分析_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_张彦华

作为信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网络出版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日益明显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其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随着出版产业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加速融合,网络出版产业在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严重的著作权侵权问题。作为一种专业的传播媒介,网络出版物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等因素均与大众传播的属性相契合,所以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对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问题进行考察,更有利于此问题的解决。

一、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现状考察

网络传播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分众化、娱乐性、全球化等特点,大大增强了网络出版的魅力,但同时也导致了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泛滥成灾。

就侵权范围而言,我国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范围呈逐步扩大趋势:被侵权作品类型已从最初单纯的文字内容抄袭向图片抄袭、视听作品抄袭,以及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内容抄袭等扩展——侵权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作品类型;被侵权对象的范围从著作权权利人个人扩展到著作权权利人组织,包括“方正告暴雪字体侵权案”“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等;众多的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案涉案各方的地域范围从国内延伸到全球范围,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就侵权规模而言,我国网络出版物著作权的侵权数量呈日益扩大态势。仅以浙江省为例,2005年浙江省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诉讼标的总金额为1 039万元,2006年为1 166万元,2007年为2 613万元,2008年为3 495万元,2009年1-5月为1 472万元,侵权规模呈不断递增的趋势;就侵权数量增长速度而言,该省2005年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占著作权纠纷案件的13.92%,但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则已上升到55.71%、63.25%和60.62%,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在著作权纠纷案件中所占比例逐渐攀升。[1]

就相关保护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状况来看,还存在制度缺陷和执行过程不当的情况。单就前者而言,制度暴露的缺陷或漏洞,不但使守法者的机会成本增加,而且需要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这是因为,漏洞或缺陷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道德的不容许,但同时也意味着可以迅速达成某件事情的机会。守法者鉴于对道德等底线的坚守,绕过漏洞的捷径来完成事情,其花费的时间、精

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成因及

对策分析

——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

张彦华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网络出版物信息传播方式和传送渠道日益融合,使得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界限变得模糊。从大众传播及人际传播等视角切入进行研究,有助于寻找出网络出版著作权侵权泛滥的深层次原因——制度“编码者”的主观意图与“译码者”(受众)对“编码”的客观解读效果之间的冲突,以及网络出版产业链中各个环节“把关人”角色失范等因素。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加剧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针对此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即加强“编码—译码”过程建设,发挥制度的“信号”示警作用;注重“把关人”之间关系的塑造,加强网络出版物著作权开发;建构著作权次级交易模式,创新著作权合作盈利模式。

网络出版物 著作权 编码—译码 把关人

张彦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博士生。

086 2014.4 版 权

力和资金等成本要远远超过侵权者,但侵权者除了牺牲道德,获得了时间、精力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但就其所牺牲的道德而言,尽管其强大的负外部性为社会整体所负担,但就其个体而言,在外部不易发觉其行为的情况下,其行为成本基本可以忽略。即使被外部发觉并举报,后者也可以通过漫长的诉讼手段来给前者制造压力或增加损失,以图通过此举来警告那些试图揭发其行事的更多人。如果从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对缺陷或漏洞加以弥补,则可以从根源上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然而不幸的是,已经有相似情况在国内发生。《1998-2009年我国著名网络版权侵权案》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07年发生的“方正告暴雪字体侵权案”中,该公司在此法律纠纷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金钱,仅用于支付案件诉讼费等方面的资金就达到300万元。然而,经过漫长的诉讼后,方正公司最终胜诉却仅获赔140万元,损失惨重。[2]如果上述事例仅是个案,那么来自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的另外一项调查数据则无疑更令人担忧。该数据显示,在2005年至2009年5月期间,浙江省个案的最高赔偿额仅为32.8万元,最低仅有230元,而平均判赔额只有2.07万元;不仅没有出现专利、商标侵权纠纷常见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赔偿请求和判赔额,而且平均的判赔额也大大低于同期知识产权案件的平均判赔额。[3]

二、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的传播学成因分析

随着电子硬件的生产、信息传送等技术手段的升级及内容互动技术的发展,网络出版的传播方式和传送渠道出现了日益融合的趋势,这也使得其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对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大众传播及人际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分析和把握,有助于对症下药,从源头解决网络出版著作权侵权泛滥的现象。

1. “编码者”的主观意图与“译码者”解读的客观效果之间的冲突

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译码”模式认为,具有明显或隐含意义的符号被“编码者”即传播者用来建构各种具有含义的讯息,这种编译的过程是富有选择性的,并服务于特定的目的;但是,“译码者”即受众在接受讯息时,往往受到固有观念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按照“编码者”的意图理解,他可以进行变通解读,甚至产生完全对立的效果。[4]制度的制订过程同时也是“编码者”即执政者运用语言符号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包含执政者的思想倾向。制度中所包含的信息,经过广大受众的“编译”,即使一切顺利,也很可能会出现和“编码者”意图不一样的情况。如果制度中存在缺陷,或受众生活的环境中出现了和制度相抵触的因素,就加剧了受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野,通过变通等方法来解读制度传达讯息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出现对讯息的本意进行“策反”解读的情况发生。

从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制定情况来看,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首先,从我国针对网络出版物著作权归属问题所制定的相关法律制度来看,虽然目前相关的法律制度较多,但却均忽略了对1995年网络出版出现之前的出版物的网络著作权归属问题作出明确而严格的界定。对于网络出版产业生产链中的部分传统出版社等企业来讲,这意味着可以采取模糊化处理著作权归属的方法,免费使用某些内容来获利,然而却给相关权利人带来了很大损失。其次,从网络出版产业的行业机制来看,亦存在很多漏洞。以网络出版产业中的电子书行业为例,其行业准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一些实力不强或不具备从事电子书产业资格的企业进入该市场。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发展,一些企业开始提供大量非法的内容下载业务,甚至还出现许多阅读器生产厂商非法预装未得到授权的出版物的状况。另外,由于电子书的加密和认证标准的不统一,导致大量模糊区域的存在,不仅为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从侧面造成了网络著作权归属问题的模糊与紊乱。

除上述状况外,目前国内针对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问题所制定的法律制度,往往仅针对眼前的情况,缺乏从长远范围内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考虑问题视角的限制,以及时间的推移等因素,新的状况不断发生,原有制度的漏洞也不断出现。企业游走在法律边缘,或在法律漏洞内行事,相对严格遵守法律制度的企业来讲,可以在获取更大的自由度和行事空间的同时,有效节省其成本及获取更大利益,且在某种程度上免除了受法律制裁的风险,因而富有吸引力,并会形成一种如此行事的偏好。由此而形成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不仅会造成不良企业的增多,而且更会形成整体企业的一种文化或潜规则,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危害了整个行业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由此可见,这种存有漏洞的制度的存在或制订,及由此所传递的信号,容易被误解、曲解甚至利用。如果政策制定机构不采取措施对此状况进行扭转,此信号会容易被存有侥幸心理、非法经营的企

2014.4 版 权087

业或个人解读为对该类行为的一种另类的纵容,从而产生与法律制定者初衷相反的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因为一些漏洞的存在及补救措施的不力,导致侵权者可以在合法的外衣下进行非法的活动,并得到巨大收益。进而使“编码者”的主观意图与“译码者”解读的客观效果之间出现了很大冲突,甚至出现了完全背离的情况。这种状况的出现,无疑是对严格从事著作权保护的企业、个人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一个讽刺,也有导致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行为日益泛滥的危险。

2. “把关人”角色失范

库尔特?霍尔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5]这里的“把关人”既可指个人,也可指组织。在此基础上,休梅克扩展了霍尔的“把关人”理念,更多地考虑了把关过程背后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系统等因素。“把关人”模式提醒我们,作为社会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关人”受到各方利益的影响,它并非公正无私,其把关渠道和模式也是在各方讨价还价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如此,已经经过了长时期磨合调整的报刊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生产、发行各环节均在编辑等“把关人”的合理控制范围之内。他们通过行使自己的职责,使得整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然而,与传统出版的生产方式迥异,网络出版的产业链由数字内容提供商、数字内容出版商、数字技术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和读者构成,使得原来集中行使“把关”权力的报社和出版社变成了众多“把关人”中的一个。数字内容出版商、数字技术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共同分享了对内容、技术及流通渠道的把关,“把关人”角色变得泛化,“把关”的权力也更加分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某个环节的“把关人”往往为了一时的私利,故意放松或过度“把关”,这不免会损害其他“把关人”的利益,并引来对方的报复,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运行紊乱。

作为网络出版产业的典型代表,电子书产业中很多品牌的电子书移动阅读终端内部并没有装载多少数量的电子书,且内容质量普遍不高;但同时,这些阅读终端又能够兼容很多不同格式的电子书,而且缺乏对相关内容的著作权进行保护的技术控制措施。出于对高质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的渴求,在阅读器没有有效设置著作权侵权门槛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通过网络等途径非法获得盗版内容,从而使侵权行为泛滥成灾。如果从因果关系来分析著作权侵权行为普遍发生的状况,阅读器生产商无疑应该承担很大责任。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阅读器生产商“把关人”角色的失范,在事实上诱发了大量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然而,阅读器生产商亦有难言的苦衷——优质内容的提供需要被授权,而购买著作权需要不菲的费用;如果未经授权而使用内容,则又被视为非法。前者容易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影响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后者若经有关部门查处,轻者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用,重者则容易导致企业倒闭。上述的各种情况,对于发展初期且竞争激烈的国内电子书相关企业来讲,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在电子书阅读器的盈利对企业保持足够的诱惑力,而其行为尽管有利用法律漏洞的嫌疑但却在合法经营范围内之时,这些企业对于提供正版的内容或研发并应用预防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技术措施便缺乏动力了。作为数字内容提供商的出版社而言,将著作权价格定得较高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网络出版物的价格低廉且容易被盗版,更会影响实体图书的发售业绩;即使网络出版工作顺利进行,他们的利润也非常可怜。以阿帕比电子书的销售分红为例,由于方正公司掌握了技术和市场,它获得60%的收益,出版社才获得40%的收益。[6]在这仅有的不足一半的获益中,出版社还要分大部分利润给作者,自留纯利润不容乐观。因此,他们对网络出版内容严格把关,并倾向于将著作权价格定在一个较高的位置。网络出版产业链各环节存在利益的相互分歧甚至对立的状况,导致了“把关人”权力行使的冲突,加剧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当然,这也和网络出版产业缺乏一个能够调节各方利益的盈利模式密切相关。

三、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解决途径

化解“解码者”对制度的解读效果与“编码者”希望制度所传递的意图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导致网络出版产业链运行紊乱的“把关人”角色失范的情况,有助于促进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解决。

1. 加强“编码—译码”各环节建设,发挥制度的“信号”示警作用

德国学者S?k?兰格尔认为,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它不仅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客观的、自然的因果性,而且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著作权保护制度作为一种威慑,警告意欲侵权者如果发生侵权行为的严重效果,实质上也发挥着一种信号的示警功能。加强制度的优化与调整,完善“编

088 2014.4 版 权

码”环节;营造有利于产生与“编码者”意图一致的“解码”环境,强化制度所表达的“侵权=严厉惩罚”的信号,对于提高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门槛,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有着重要作用。

(1)加强制度的优化与调整,完善“编码”环节

第一,提高立法前瞻性,打破制度惯性对资源合理配置的限制。

制度的设置,往往具有历史的惯性,而且这种惯性的大小又与不同地区的文化氛围等因素相关度的强弱各异。同时,不同地区的文化氛围等因素,又会从各个方面对其社会制度的衍变过程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同理,包括社会制度、高新技术等在内的人类知识中的先进部分的创新,往往对已有的社会存在造成冲击;同时,既有社会制度中存在的不适应人类知识中的先进部分发展的内容,势必会制约包括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等优质元素的合理衍变,极大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阻碍先进生产力的解放。[7]包括网络出版内容、制度或技术等在内的人类文化的创新,常常带动旧有的社会制度设置的更新或提升。但是,现有社会制度中不适用人类文化创新的部分设置,势必也会连累整个社会的提升,并妨碍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不能打破制度惯性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限制,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的无效率,而且会从长远阻碍社会整体品质的提升。

网络出版产业作为一个因技术而生的产业,随着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科研技术的提升,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包括产业之内部分业务及内容的消亡,也包括产业新形态的激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出版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有制度内滞后因素的惯性拖累,各种隐藏的矛盾也会被先后引发。例如,目前国内多数受众的网络内容消费观念仍然是以免费阅读为主,在许多网站因对受众直接收费而丧失竞争力或直接消亡之后,受众的这种观念得到强化。然而,从事网络出版的众多企业的经营目的,则多数是在不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获取最大利润。面对受众的免费消费取向,这些企业进行了规模浩大且长期的受众培育,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起点中文网经营的成功,便是这种努力的明证。然而,社会上众多的团体或个人为便利等原因所开发的便于迅速分享的相关技术及软件产品,在人们固有的“免费使用”观念的推动下,加大了这些软件的使用和传播力度,同时也使得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愈演愈烈。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制度实行优化调整,尽量提高立法的前瞻性,使得制度制定的“编码”过程更加科学,在努力推动人类知识中的先进部分创新的同时,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冲击的程度。否则,执法者就只能在原地疲于应付,也会令更多的产业受到原本可以避免的发展桎梏。

第二,加强法律体系的完善,防止“编码”漏洞存在。

根据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编码者”用一些具有明显或隐含意义的符号来建构具有特定含义的讯息,而这种编译是经过精心选择并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然而,受众并非全然被动的,他们往往受固有观念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接收到的讯息进行变通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最终理解就与传播者的初衷有些偏差,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与“编码者”的初衷完全背离。

网络传播具有的开放性及交叉传播等特点,注定了网络出版产业不仅要与其他文化产业相互纠缠,而且要在国际范围内与其他国家产生普遍接触,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另外,网络传播中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及讯息传播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也会导致网络出版物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不可测的侵权风险,需要法律制度给予其体系化的保护。这是因为,体系化的法律制度,可以发挥类似防护林带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避免因“编码”过程有漏洞或其他缺陷存在而造成受众“策反”解读状况的发生,而且具有全面威慑作用,有助于规避侵权风险的发生。

(2)营造有利于受众产生与“编码者”意图一致的“解码”环境

梁漱溟先生曾说:“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关系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范围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其社会的道德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8]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仍然存在,并在信息传播上得到体现。例如,尽管法律制度等各种信息在官方规定的正式渠道中得到广泛传播,但人们仍然倾向于信赖并通过家庭、亲戚、邻里、朋友关系等非正式渠道探求信息,寻求的是各种“法外徇情”。作为一个过度看重并依赖家庭、亲戚等私情而相对轻视法统的社会,其文化传承也影响了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的客观性,并增加了人们逃过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从潜意识里助长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乏因亲戚、朋友等私情而导致执法人无作为或执法不公的情况。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执法不公的案例,经过大众媒介的广泛而快速的传播,便会在大众心底产生

2014.4 版 权089

一种对法律制度的怀疑和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制度的“编码”过程毫无破绽,制度所传达的信息无比美好和完善,也不会妨碍大众依据现实对“编码”做出扭曲或相反的解读。久而久之,人们便视法律制度如一纸空文,甚至嘲笑法律制度的存在,而致力营造各种人际关系网。这个恶性循环如果形成,对于一个社会制度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保证执法环节的公正、公平,营造有利于大众产生与“编码者”意图一致的环境,有助于驱除影响受众“解码”的不良因素,畅通信息传播渠道,还有利于促进“编码者”和“解码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进程,增强法律制度信号的示警作用,从源头上规避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2. 注重“把关人”之间关系的塑造,加强网络出版物著作权开发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9]波普诺的功能主义视角提醒我们,社会的组成部分恰似人类的身体结构,它们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其独特功能对整体发挥着良好作用。同时,每一部分也均维持着平衡状态,以更好地维持系统的平稳运转。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网络出版系统也具有同样的功能。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网络出版产业的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相互交织,元素的可变性更强,各个企业更是相互连接、相互纠缠,矛盾和冲突普遍存在。各个环节“把关人”的精力多集中在夺取既有的利益上面,而对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产品的开发缺乏动力。单纯寄希望于网络出版系统的自发创造功能,使其自身达到完善的地步,需要极为漫长的过程,也无疑是不明智的。要想缩短这个过程,使网络出版产业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功能进一步激发,给予网络出版产业整体而科学的指引是有必要的。

(1) 组建或完善网络出版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规范“把关人”行为。

罗杰斯和金卡特的“传播融合模式”认为,信息的分享导致了一个逐渐走向更多互相理解和增加共识的循环过程,也有利于调和网络内部关系——这种内部关系由通过固定信息流动方式而相连接的个人或组织构成,因此能够提供不中断的反馈;在互相理解达成之前,有好几回的信息交换,而这种循环过程不一定要彻底完成。[10]组建或完善网络出版著作权管理组织,将各个重点企业的“把关人”吸纳为成员,可以为各个“把关人”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促使信息共享与互动,消除各种原因造成的传播障碍或隔阂,逐步提高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程度,规避了两极分化的风险,促进了各个“把关人”心理上的自我投入和群体目标、群体归属意识的形成,并可以在群体合意的基础上形成或完善行业标准和群体规范,约束不轨的“把关人”的行为,并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有效促进了行业的自律,激发了网络著作权开发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创造、自我完善功能。另外,网络出版著作权管理组织对外也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一旦侵犯相关企业的著作权,则较易引起自身难以承受的后者所在团体的集体报复。因为集体诉讼中成本的分摊,组织内部单个成员的维权成本大大降低。在面对被侵权的情况时,权利人对侵权方展开侵权诉讼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这种组织的建立或完善,不仅节约了单个成员维权的成本,还对组织外的企业产生了很大威慑,加强了行业规范的自我创造与自我完善,促进了整个行业著作权的保护与合作,为网络著作权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保证。

(2)搭建网络出版平台,提供“把关人”共同行使权力的平台。

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传播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人们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合作。网络出版物作为新媒体,其信息传播具有快速、交叉、互动等特点,这虽然极大地延伸了人的功能,但同时也使得间接控制的过程和难度增加,合作的必要性也因此日渐凸显。集合网络出版产业各方力量,搭建一个集技术支持、成果孵化、产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平台非常有必要。这是因为,网络出版产业链各链条上的企业均可以采用相互投资控股等方式来进行深层次合作,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各企业利益的分歧,但却大大降低了各链条上企业利益的互斥性,有效规避了产业链断裂的危险,同时也有助于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富有凝聚力的团体,使得著作权保护成为各企业的一种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各方内容、技术、运营和服务的强强联合。这对于产业链的重组、整合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强化产业产品的开拓,以及产业的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3)创新著作权盈利模式,打造“把关人”利益共享机制。

网络出版产业各链条企业利益的互斥性,严重地影响了国内网络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究其根本,网络著作权盈利模式的匮乏和各环节“把关人”利益共享机制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出版社改制之前,由于

090 2014.4 版 权

种种原因,这方面的缺失较为严重。然而,出版社改制之后,各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大大增加,著作权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也大大拓展,这无疑为著作权盈利模式的创新和产业链各环节“把关人”利益共享机制的打造提供了契机。

在诸多盈利模式中,著作权次级交易模式较为契合当今出版市场状况,赋予企业的机动能力更高,因为显得更为可行。所谓著作权次级交易模式,是指在确保交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之上,交易方式和交易人数的限制均可在不违反协议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在双方约定时期之后,也可以进行一些二次或三次的交易,使得正版内容以多种途径流入市场。[11]使用该模式,不仅有效地避免部分企业无力购买内容产品著作权的情况,而且以可见的经济利益的方式强化“把关人”之间的“脆弱”的联盟,减弱企业的侵权动机,促进著作权的合理流动及开发力度,而且可以在市场交易中使著作权衍生出其他价值,极大地增加参与交易的各方拥有的著作权价值。例如,一部网络小说的著作权,可以衍生出很多影视产品、游戏产品和主题公园等相关内容,而其中一部分影响力的增加则会凸显其他部分的价值。通过此举,不仅可以避免部分企业坐拥宝山而不知开发或无精力开采的状况,而且可以在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和传承,直接推动了著作权交易市场发展,间接促进了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

结 语

总之,因技术而生的网络出版产业,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必将面临一系列考验。作为伴随网络出版而生的网络出版物著作权市场,也必将面临着一系列机遇与挑战。然而,对网络出版著作权侵权问题的研究,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关于保护问题的研究上。因为保护只是手段,目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在加强网络出版物保护的同时,加强对其的开发力度,努力促进其所承载的内容的传播与传承。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推动网络出版产业前进的同时,明晰其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3]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关于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的调研[J]. 法律适用,2009(12):39.

[2] [7] 张彦华. 国内数字出版所处困境及发展途径研究[D]. 重庆大学,2011:19-24,31.

[4] Stuart Hall.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M].Univ.B'ham.,Centre for Contemp.Cult.Studs,1973:1-19.

[5] Lewin,K.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II:Channels of group life—Social planning and action research[M].Hum. Relat.1947:142-153.

[6] 左健,孙辉. 复合出版与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J]. 中国出版,2010(8):46.

[8]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6.

[9] [美]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 李强,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

[10] Everett M.Rogers,https://www.360docs.net/doc/e610525576.html,wrence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0525576.html,munication networks:toward a new paradigm for research[M].New York: Free Press,1981:25-40.

[11] 阎立峰,张彦华. 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数字出版发展对策研究[J]. 编辑之友,2012(10):22.

2014.4 版 权091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修订版) 第一章 1.传播的三种定义 ①共享说 ②劝服说 ③反应说(生理学原理来自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2.信息、符号、媒介的概念 ①信息: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事物的表征,使人感到对这件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那么这种表征就是信息。 ②符号:指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③媒介:信息、知识的载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 3.媒介技术发展的四个时代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4.传播的四种类型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印刷术的影响 1、印刷品数量增多,广泛传播、廉价供应 2、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3、导致了近代报刊的产生 4、形成生机勃勃、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为民主政治创造了环境。

第二章 一、施拉姆 1、创立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时间:1943 2、传播研究所的时间:1947 二、拉斯韦尔 1.5W模式 传者(控制分析) 内容(内容分析) 媒介(媒介分析) 受者(受众分析) 效果(效果分析) 2.传播三功能说 社会雷达(环境监视)、使社会各部分适应、环境传承社会遗产 三、拉扎斯菲尔德 1.伊利县研究 背景:伊利县位于大城市克利夫兰和托莱多之间,人口4.3万,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居民多阅读克利夫兰日报、收听克利夫兰、托莱多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此县投票结果与全国大选结果相近,具有典型性;调查从5月开始,到11月罗斯福击败威尔基结束。 调查结果:大众传播对改变选民投票意向并没有什么用。 2.二级传播论 选民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内容基本上是从大众传媒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他们传给他们想要影响的人们,即人际传播扩大了大众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且比大众传播更有

网络暴力事件舆论主体行为分析 - 副本

网络暴力事件舆论主体行为分析 时间:2009-06-29 09:32:00 作者:; 来源: —以群体行为为视角 ●李军 网络暴力事件是一种群体行为,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具有许多传统媒介不具备的功能和优势,网络虚拟社区的存在使得人们很容易结成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群体的关系通常是虚拟的、短暂的、缺乏约束与承诺的。这样形成的群体,在匿名状态下处于虚拟空间,常常会因彼此的暗示、情绪上的感染而陷入到一种非理性状态,从而走向暴力。近年来的很多网络暴力事件都与网络中这种群体行为的特点密切相关。 群体极化倾向 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群体极化”概念并进行了界定,他在书中说:“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①新的舆论媒介——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去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这样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②在网络中,网民经过分化组合,就会形成某个网络论坛中聚集着具有某些相同特质的人群,他们彼此具有很强的认同感。比如在“魔兽”论坛中,多是一些大学生、公司白领等爱好游戏的年轻网民。具有相同

特质的网民聚集在一起,经过短暂的“商议”,就容易“达成共识”,形成群体极化倾向。 集体无意识 网络上的集体无意识更多的是一种缺乏理性思考的盲从,从网络暴力事件形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共同的心理机制下,群体成员的语言和行动容易相互感染,在特定氛围中忘记自我,不计后果,最终导致走向暴力,出现以暴制暴的局面。当网络上出现某件事情触动了大众神经的时候,大多数网民都秉持一颗善良的心,出于正义感而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审判。当人们原始的本能受到挑战时,人们往往会奋起反击。比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当网民看到小女孩遍体鳞伤、口吐鲜血的照片时,网民的善良和正义感被激发出来,出于为小女孩抱不平和对残忍行为的义愤,网民们开始口诛笔伐后妈。当网民在为小女孩伸张正义的时候,并没有人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当,言行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而当事件水落石出时,网民们才发现这是一起杜撰的事件。而当初,网民们谁也没有去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后妈”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沉默的螺旋 有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是针对传统媒体传播模式下提出来的,该理论假说在网络媒体传播环境下已经失效。提出此种观点的学者依据是,在“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中,个人选择“沉默”

网络暴力调查结果报告

. 对网络暴力的调查报告【前言】次《中国互联39CNNIC)完成的第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亿,全年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截至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253.2% 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共计新增网民什么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网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正文】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主要在于了解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网络暴力的理解和对待网络暴力的态度,探究正确网络用语的使用。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网络用户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网龄20之间,其中年龄以这部分人年龄在10-30 年都为6-10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上海市徐汇区美罗城地下一楼随机选择网民当场发卷填 100% 10份,回收率达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四、调查时间:日月42017年8 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不同年龄人群对于网络暴力的理解和对待网络暴力的态度。个问题。(见附一)问卷共向投资者提出了9 六、调查结果的填写者很少遭遇过的填写者有时遭遇过网络暴力,20%通过调查,70% 的人则没有遭遇过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而剩下的10%的人对于网络暴力的理解较肤浅,对于较严40%在这些受调查者中,有的人对于网络暴力非常理解。重的网络暴力行为认为理所当然;剩下60%的人在影50%100%的人选择举报,其中还有对于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法, 50%的人选择抓住对方纰漏给予打击。响轻微时选择置之不理,还有的人认为政府需颁布的人认为网络秩序需靠个人自觉,另有50%有50% 网络法律、网络维护者需加强监督。对于网络用语,网民一致认为,对于咒骂家人、本人的语言是令人讨厌的人承认,若喜爱的明星、作品等被拿来对比、贬低,自己都会70%的,另有非常生气。50%100%的人认为应该坚强,不能因此放弃生命,其中对于网络暴力,的人认为因网络暴力死去的40%对于因网络暴力死去的人为此感到可惜;另有的人认为网络暴人是对家人的不负责,太懦弱,十分谴责这种行为;剩下10% 力和自己无关。3 / 1 .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网民对于网络暴力持有排斥、谴责的态度,但有小部分网民对网络暴力的认识不够深切。那网络暴力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呢?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现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在虚拟的网络上,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应对网络暴力,遇到小事情时置之不理,遇到大事情时可以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切记不可放弃生命,但对于已经逝世的人们,也不能冷嘲热讽。 网络秩序需要网民共同维护,不用脏字,不发布虚假信息,不讽刺等等,文明上网。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传播: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刻板成见: 人们持有得固定、简单化得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与好恶 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就是现实环境得“镜子”式得再现,而就是传播 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重新选择得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得就是对特定得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得外部事物、条件 或因素得总称,它包括具体得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得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她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得参与人所处得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得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得核心内容。指得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得 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就是非好坏得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 及开展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得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得义务与责任。媒介接近权得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得力量,它们所传递得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 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得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得态度与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她们得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得就是由大众传媒发出得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得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得《人们得选择》、卡兹等人得《个人影响》、罗杰斯得《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得《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影响,其内容本 身得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就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她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意见并对她人施加个人影响得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得就是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得甚 至比之更加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13、知沟假说:大众传播得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就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得人获得信息与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得推移,最终结果就是两者之间得“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我国互联网的开发建设比美国晚20年左右;1995年,基本上与世界网络保持了同步的态势。发展历史分3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筹划至1994年4月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4年至2001年“三网融合”目标的提出; “三网融合”目标的实施与发展阶段。 第二课 一、人类信息传播阶段 二、网络传播 特点与优势: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低成本全球传播 4、检索便捷 5、多媒体 6、超文本 7、互动性 三、“新媒体”的界定P10 四个角度: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

4、“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第三课、Web2.0 的传播理念(了解理论的应用、阴影不用背) 一、长尾理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大多数,却是次要的。 优点:成本低、风险低、效益高、选择多元化缺点:收益时间长 在Web2.0时代,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20%的“优质客户”,而是许许多多数量庞大的原先被忽视的客户;长尾理论因此也成为Web2.0商业价值的重要诠释。 该理论本质上强调“个性化”和“小利润、大市场”。Google和亚马逊都是典型的例子。 二、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所有的人。 在Web2.0时代,六度分隔理论可以让现实世界的60亿人通过互联网,建立紧密的联系。每一个Web2.0网站都是网络中的一个提供社会网络服务(SNS)的站点。 类似“150”法则(MSN) 三、公共领域理论:通俗地说,它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在这个空间内,公民间的交往是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 人类活动的现实世界区分为三个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 网络论坛、博客、贴吧等都是构成网络公共领域的具体形式。 例如: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美国总统的政治营销手段。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与收音机; 60年代约翰.肯尼迪与电视; 2008年的奥巴马与Web2.0。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媒介主导传播、消费主义蔓延、大众文化盛行。90年代以后,网络大规模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使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全球主导的文化模式。非中心性、平面性、无深度性、商品性和大众化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形式。 在其功用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其专讲摧毁和否定;另一个认为其还蕴含着积极、肯定、建构性的内涵。 其建设性功用表现为: 1.倡导创造性, 2.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重构世界的多样性; 3.倡导对世界的关爱; 4.主张建立关于生活世界的生命哲学,真正关心人,教化人。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其社会意义也体现出多重性。 第一,表现形态的虚拟性与“超现实” 第二,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与“去中心化” 第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内爆 第四,传播语境的“超时空” 第五,表现形态的多媒体化与“视觉快感” 第四课、网络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

从社会学的角度浅谈网络暴力的成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浅谈网络暴力的成因 所谓网络暴力,指的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网络暴力的形成,除了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来的的舆论可超越时间与空间而自由发展,更有社会机制自身的特殊性和社会运行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故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浅谈网络暴力的成因。 一、虚拟社区的形成 当前,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到2.53亿人,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位。 由于互联网实现了跨时空的人机互动,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交流形成了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归属感的群体,因此,强调具有“精神共同体”属性的“虚拟社区”便逐渐凸显出来。而由于虚拟社区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以及人际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使得虚拟社区内的言论无法得到细致的监管。由于互联网是“意见自由市场”,所以当虚拟社区内的言论超出对一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时,整体价值观就会发生扭曲,在群体的作用下愈演愈烈,便会造成大范围的舆论重压,对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互动论的影响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互动类型主要有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转型期,经济上的贫富悬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失调,文化上的互相碰撞,全球化带来的剧烈震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冲突和顺应都使得舆论变得多元。而社会转型又必须通过长期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故而网络暴力的出现是社会转型下利益冲突带来的的社会互动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民在发表言论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利益冲突的影响,从而变得尖锐刻薄。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容易因为舆论的多元、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加剧冲突。当这种冲突愈演愈烈时,整个网络的舆论环境就会变得乌烟瘴气,但社会也在完成一步一步的悄悄的转型。 三、越轨行为的发生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一)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一) 〔内容摘要〕“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相关,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无法忽略的一个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所关涉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网络传播;知沟;社会经济地位;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数字鸿沟 前言: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 当前,正当人们还沉浸在数字化传播所带来的种种神话中时,“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译“数字区隔”等)的严峻现实却已摆在我们面前。“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⑴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数字鸿沟表现在4个方面,简称“数字鸿沟ABCD”。A(access)指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互联网不仅需要信息基础设施,而且对终端用户来说,互联网接入价格由硬件/软件、提供接入费用及电话服务费三者组成,因此,社会经济差异是产生数字鸿沟的一大主导因素;B(basicskills)指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能”。群体间信息智能的差异往往造成互联网利用能力方面的鸿沟;C(content)指网上内容。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世界里,谁主导着多媒体、多语言的信息内容和网络信息产品,这些内容与产品又以哪些群体的利益、爱好为取向,最终决定了这些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鸿沟;D(desire)指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不同的“使用与满足”类型,决定了互联网用户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的鸿沟。 上述ABCD所带来的种种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社会、群体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所关涉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议。 “知沟”理论假设的文献回顾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了“知沟假设”,其实质是对大众媒介普及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该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⑵假设以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SES)作为考察媒介效果的变量(主要以受访者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作为SES的有效指标),尤其关注公共事务⑶、科技新闻等与公共决策、社会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媒介内容能否为不同社会阶层所平等获取。他们认为印刷媒介的中产阶级价值取向加剧了传播中的“知沟”现象。 “知沟”假设被置于“社会变迁”(socialchange)的理论框架中,认为社会变迁以公共事务和科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其进程表现为公众对某些观念或科技的不断接受——也就是社会学理论中的“积累变化模式”(accumulativechangemodel)。由于社会结构的次系统(如各社会群体)之间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差异,某些次系统能较快适应变革,而另一些次系统反应较为迟钝,甚至一开始有所抵触,因此导致在接受变革能力和速度方面的“鸿沟”(gap)。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知沟”假设揭示了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即:随着社会信息流量的增加,高SES

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许多独特个性。它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 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功能 (一)、主要功能: 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2、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控制作用体现在: 1、体现在: (1)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制约。表现为监督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程度;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2)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表现为实践过程是否遵从国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是否伤害公民正当权益,实践结果是否维护或促进了社会公益。 (3)对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形式权力,履行职责。2、体现在: (1)鼓舞公众或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行为的发生。 (2)鼓舞公众或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或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二)、社会功能: 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三)、舆论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会评价铺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二、目的: 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两面性:

网络暴力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2008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学思考》

论文编号:学号:2008710030 姓名:黄舒敏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新闻指导老师:姜振宇 完成时间:成绩:

《网络舆论暴力的传播学思考》 摘要:本文从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界定入手/进一步分析网络传播的模式、“集合行为状态”、“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意见领袖、受众心理、传统媒体责任这些因素与网络舆论暴力的关系。从而尝试着提出解决和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方法与途径,在维护网络舆论氛围和保持网络的开放自由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中国的互联网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网络舆论暴力传播学传统媒体

目录 一、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界定 (1) 二、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机制与根源 (1) 1网络传播的模式 (2) 2“集合行为状态”下“沉默的螺旋”彰显效应 (2) 3网络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下,意见领袖起推动作用 (3) 4网络空间的理性缺失以及受众心理 (3) 5传统媒体责任的缺失 (3) 三、应对网络舆论暴力的途径 (4) 1加强立法,推行实名制 (4) 2强化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和技术管理 (4) 3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网民自身道德建设 (4) 4传统媒体应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 (5) 四、结语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具有非凡潜力并且已经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网络媒介。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送信息,对话交流几乎不受限制。这些特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言论自由和社会民主;但也正是由于其自由难以掌控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步步升级,虚拟暴力已然演变为现实暴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民的生活与权力。解决好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不仅仅关系到网络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利益。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机制及其解决的途径进行探究。 一、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界定 网络舆论暴力(Network media violence),这个名词在国外很早就出现了,麦克卢汉给网络一轮暴力如此定义:1.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 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1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解释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体系下,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网络舆论暴力印象的范围不仅仅是个人,它可以波及至单位或者群体。其次,网络舆论暴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是简单的语言攻击。所以,网络舆论暴力应该在深入分析本国具体情况方能做出明确合理的界定。 网络舆论暴力问题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受关注应该是从“虐猫事件”开始,从“虐猫事件”到“铜须事件”再到“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从前几年的“周老虎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高管猥亵事件”,一直到“李庄案”,“69圣战”“李刚门事件”“小月月事件”,再到最近发生的“药家鑫事件”……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这些事件中,网民的许多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容许范围,演化成一种网络舆论暴力。从上述几个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方式也是越来越多,受害者既有个人也有单位,并且愈演愈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几年来,网络正在引领着全社会的关注力,这种关注力并不是简单的引领潮流,更是在酝酿着一种巨大的,令人生畏的力量。数以万计的网民利用“鼠标和键盘”作为武器,对他们认为不义的行为进行谴责和攻击。在这些谴责和攻击当中,有反对的声音,有理性的批评,但是也出现了用恶毒的言语进行人身攻击,制造舆论压力发起媒介审判,甚至动用“人肉收索”将事件主角身份公之于众,进而造成对受害者的正常生活的严重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舆论暴力现象。 分析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首先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事件由网民或者媒体揭发而引起网民的关注;然后就是传统媒体的介入,由于媒介“企业化单位,事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生存是其第一法则。经济效益成为媒体重点追求的点,点击率和关注度对于媒介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甚至“怂恿”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直到最后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事件告一段落。许多人在事件后开始反思:实施网络舆论暴力仅仅是源于自身的正义感,或者是对社会不公平的不满和宣泄,同时也不排除很多人是抱着娱乐,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情参与的。而却没有想到,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对被害者及其身边的家人朋友都造成了或轻或重的伤害,这其实是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了严重的侵害,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网络舆论暴力也许可以这样定义:网民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某个还未确定的事实发表带有攻击、侮辱的言论、公开宣布当事人隐私甚至不惜造谣,致使当事人名誉受损,现实生活受到侵扰,导致其正当的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 二、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机制与根源 1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 麦克卢汉精粹[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18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有关网络暴力成因的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 142 张钟权 摘要:自中国引入网络之后,中国民众进入到了网络时代,而网络暴力也随之而来,前有铜须门事件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行为方式,后有乔任梁的去世让人唏嘘不已,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而我们希望通过对其的研究,找出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并从中寻找出解决方案,为网络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传播学视角 自1987 年互联网被引入中国之后,就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但是新的时代也会面临着新的问题,网络暴力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从2006 年“虐猫女”、“铜须门”等典型网络事件的发生再到现在的网络互骂、网络水军和各种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等网络新现象的出现,中国的网络社会正在处于一个极其混乱的境地当中,网络暴力已经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大多从三个方面:社会学方面、心理学方面和传播学方面,但由于各个观点过于分散,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 由于目前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一个学界权威的定义,所以把几种的概括较为全面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有学者认为网络只不过是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一种媒介,“网络空间”的本质就是“现实空间”,而网络暴力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表达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应该遵守的责任,造成的一种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于是这些学者将网络暴力的定义为有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

论网络传播学_匡文波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1)02-0046-06 [收稿日期] 2000-12-13 [作者简介] 匡文波(1968-),男,湖南长沙人,情报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论网络传播学 ◆匡文波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 因特网 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 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 46  网络时代 国际新闻界 2001.2 D OI :10.13495/j .cn ki .cjjc .2001.02.012

论网络传播学(一)

论网络传播学(一)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thesis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ofnetworkcommunication.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traditio nalcommunicationtheorycan'tproperlyexplainthenetworkcommunicationphenomenonandtheref oreanewnetworkcommunicationmustbefounded.Theresearchobject,researchactualityandfutureof thenetworkcommunicationtheoryhavebeendiscussedinthisarticle. Keyword:Networkcommunication,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010122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 1.网络传播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新闻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新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院文学与新闻系新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三年级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总时数为36课时(周2课时,18周)。每学期2学分。 3.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4.课程教材:《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开设系(部):文学与新闻系。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 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 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 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网络传播学的发展(4课时) 第一节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了解互联网的发展,介 绍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理解)。 第二节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介绍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理解),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难点,重点讲述),网络传播的界限,面临的新问题和其对新闻价值实现的影响(理解)。

考研《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暨南大学】

《网络新闻传播学》笔记 导言 网络新闻传播滥觞于互联网上的邮件列表、电子公告牌、新闻组。90年代中开始蓬勃发展。 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信使报》,开传统媒体上网先河。 网络媒体:广义的指互联网,严格的是指由报社、通讯社、电视台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及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我国网络媒体主要由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构成。 网络新闻:是指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或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 网络新闻传播: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而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 80年代初,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包含以下4个方面内容:(计算机辅助报道)、(计算机辅助调研)(计算机辅助引证)(计算机辅助聚会)。 一般新闻传播学由理论、历史、实务三部分构成;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学中的普遍性问题。 部门新闻传播学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领域中特殊性的问题;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传播学。 部门新闻传播学研究必须进行3个方面的融会贯通: 1、贯通不同媒介领域的新闻活动和社会活动;既充分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对社会活动的推动作用,有充分把握社会活动对新闻活动的决定性和制约性。 2、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3、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历史与现实;以现实眼光去追溯历史,让历史轨迹展现规律。 第一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一、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1960年,利克莱德《人机共生》。 90年代,万维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指全球性信息系统:(1)通过全球性唯一的地址逻辑的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网络间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上的;(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TCP/IP)或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网络间协议”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基础设施之上的。 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ARPANET阶段,略具雏形。(1969-1986) 第二阶段:NSFNET阶段,在科研教育中发展。(1986-1992) 第三阶段:互联网阶段,在商业化运作中飞跃。(1992-今) 万维网:又称WWW,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增其力量的网络技术,能够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信息文档,并支持图形、声音、视频和文本。 三、 互联网的功能及应用 1、技术特征:多媒体、超文本、分组交换、同步传播、交互性。 2、功能:多媒体、信息检索、超链接、媒介数据库等。 3、应用:电子邮件、万维网、在线聊天、网上论坛等。 四、 网络新闻传播: 1987年《圣何塞信使报》,全球第一家拥有报纸网络版; 1993年《杭州日报》,我国新闻机构的最早网上行;

网络传播学

题目:网络传播热点问题分析姓名:张桐 学号:130103208 班级:新闻2班

网络传播热点问题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下网络传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做出了分析,指出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乱象。 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

播理论面临挑战。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近几年来,网络以其自身独有的优越性在信息传播领域逐渐成为“一枝独秀”。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网络传播以其独特的魅力开始成为多数人在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上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从而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 (一) 网络自媒体:情怀文化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5月25日凌晨1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然而早在5月20日中午,一条关于著名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病危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快速转发,并附有对话截图,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后经杨绛保姆核实,杨绛只是因“轻度肺炎及肠梗阻住院”,身体已在恢复中。与杨绛先生联系较为密切的朋友更是辟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