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

考情分析:本章考试平均分值6-9分,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

第一节成本核算概述(了解)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了解)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

成本计算方法

费用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期间费用成本费用营业外支出

以后期间费用本期费用

A产品费用B产品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费用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了解)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

【例题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当期生产成本的有()。

A.生产设备的维修费用

B.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成本

C.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D.生产人员的薪酬

【答案】BD

第二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了解)

一、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是指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二、成本项目(掌握)

1、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有()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D.折旧费

【答案】ABC

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掌握)

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制造费用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教材P225【例8-1】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 400公斤,每公斤2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

按照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

【答案】

待分配的费用=4 400×20=88 000(元)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15=3 000(公斤)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 500(公斤)

分配率=88 000÷(3 000+2 500)=16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 000×16=48 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2 500×16=40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48 00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40 000

贷:原材料88 000

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教材P226【例8-2】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2 7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答案】

分配率=2 700÷(500+400)=3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 500(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3=1 200(万元)

【例题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

10 000元。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

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元。

A.28 000

B.32 000

C.42 000

D.48 000

【答案】D

【解析】甲应分担的人工费

=(70 000+10 000)* 1 200 /(1 200+800)=48 000(元)

四、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制费—辅助生—辅助制费—基本生—基本

100 100 100 100 60

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主要有:

①直接分配法;

②交互分配法;

③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④顺序分配法;

⑤代数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

按对外提供劳务量进行分配

(1)分配率=待分配的费用/对外分配标准合计

(2)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本部门的分配标准×分配率

教材P228【例8-3】假定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9年5月在分配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以前,机修车间费用1200万元,按修理工时分配费用,提供修理工时500

小时,其中,供电车间20小时,其他车间耗用工时见表8-4;供电车间发生费用2400万元,按耗用电度数分配费用,提供供电电度数20万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4万度,其他车间电度数见表8-4。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答案】

1、机修车间费用的分配:

机修车间分配率=1 200/(500-20)=2.5

(1)第一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300×2.5=750

(2)第二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120×2.5=300

(3)管理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40×2.5=100

(4)销售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20×2.5=50

2、供电车间费用的分配:

供电车间分配率=2400/(20-4)=150

(1)第一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9×150=1 350

(2)第二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4×150=600

(3)管理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2×150=300

(4)销售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1×150=150

3、各部门分配的辅助车间费用合计:

(1)第一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750+1 350=2 100

(2)第二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300+600=900

(3)管理部门分配的费用合计=100+300=400

(4)销售部门分配的费用合计=50+150=200

4、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 100

——第二车间900

管理费用400

销售费用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200

——供电车间 2 400

2.交互分配法

①按提供劳务总量交互分配

②按对外提供劳务量分配

【例8—4】仍以【例8—3】为例

【答案】

(一)交互分配:

1、机修车间费用的分配:

机修车间分配率=1 200/500=2.4

供电车间耗用的机修费用=2.4×20=48(万元)

2、供电车间费用的分配:

供电车间分配率=2 400/20=120

机修车间耗用的供电费用=120×4=480(万元)

3、交互分配后:

——机修——供电

1200 2400

480 48 48 480

1632 1968

机修车间待分配的费用=1 200+480-48=1 632

供电车间待分配的费用=2 400+48-480=1 968

(二)对外分配

1、机修车间费用的分配:

机修车间分配率=1 632/(500-20)=3.4

(1)第一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300×3.4=1 020

(2)第二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120×3.4=408

(3)管理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40×3.4=136

(4)销售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20×3.4=68

2、供电车间费用的分配:

供电车间分配率=1 968/(20-4)=123

(1)第一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9×123=1 107

(2)第二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4×123=492

(3)管理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2×123=246

(4)销售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1×123=123

3、各部门分配的辅助车间费用合计:

(1)第一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1 020+1 107

=2 127

(2)第二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408+492=900

(3)管理部门分配的费用合计=136+246=382

(4)销售部门分配的费用合计=68+123=191

4、账务处理: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0

——供电车间48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

——供电车间480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 127

——第二车间900

管理费用382

销售费用191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632

——供电车间 1 968

3.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实际90 计划100

10 节约差异1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管理费用

实际110 计划100

超支差异10 10 10

按计划分配率分配

【例8—5】仍以【例8—3】为例

【答案】1、机修车间费用的分配:

机修车间分配率=2.5(已知条件)

(1)供电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20×2.5=50

(2)第一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300×2.5=750

(3)第二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120×2.5=300

(4)管理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40×2.5=100

(5)销售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20×2.5=50

机修车间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合计:1 250

2、供电车间费用的分配:

供电车间分配率=118(已知条件)

(1)机修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4×118=472

(2)第一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9×118=1 062

(3)第二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4×118=472

(4)管理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2×118=236

(5)销售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1×118=118

供电车间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合计:2 360

3、各部门分配的辅助车间费用合计:

(1)机修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472

(2)供电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50

(3)第一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750+1 062=1 812

(4)第二车间分配的费用合计=300+472=772

(5)管理部门分配的费用合计=100+236=336

(6)销售部门分配的费用合计=50+118=168

(实际)—机修(计划)(实际)—供电(计划)①分配前1200 ②分配转出1250 ①分配前2400 ②分配转出2360 ③分配转入472 ③分配转入50

成本差异:422 成本差异:90

【提示】

(1)借方余额为“超支差异”;贷方余额为“节约差异”。

(2)实际成本=分配前实际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入的费用

(3)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

4、账务处理:

(1)按计划分配率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72

——供电车间5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 812

——第二车间772

管理费用336

销售费用168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250

——供电车间 2 360

(2)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512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22

——供电车间90

4.顺序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A受益最少辅助车

=1200÷500×20=48(万元)

(2)机修车间耗用的供电费用

=2400÷20×4=480(万元)

因此,供电车间受益较少应先分配费用。

2、供电车间费用的分配:

供电车间分配率=2400/20=120

(1)机修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4×120=480

(2)第一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9×120=1 080

(3)第二车间分配的供电费用=4×120=480

(4)管理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2×120=240

(5)销售部门分配的供电费用=1×120=120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 080

——第二车间480

管理费用240

销售费用1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 400

3、机修车间费用的分配:

机修车间分配率=(1 200+480)/(500-20)

= 3.5

(1)第一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300×3.5=1 050

(2)第二车间分配的机修费用=120×3.5=420

(3)管理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40×3.5=140

(4)销售部门分配的机修费用=20×3.5=70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 050

——第二车间420

管理费用140

销售费用7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 680

5.代数分配法

此方法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

适用于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例8—7】仍以【例8—3】为例

【答案】设供电分配率Y ;机修车间分配率X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分配前2400 分配转出20Y 分配前1200 分配转出500X 分配转入20X 分配转入4Y

设立联立方程如下:

1200+4Y=500X

2400+20X=20Y

解得:X=3.39;Y=123.39

五、(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除了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企业以外,“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月

末都应没有余额。

【例题1】某生产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200 000元,生产A 产品的工时为4 000小时,生产B产品的工时为6 000小时。若按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元。

A.80 000 B.120 000

C.200 000 D.100 000

【答案】A

【解析】A负担制造费用

=[200 000/(4 000+6 000)]×4 000

=80 000

六、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应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的核算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2.可修复废品损失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是车间或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

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停工损失,应计入生产成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

第四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掌握)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在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两部分。

【提示】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完工产品,验收入库后不应列入在产品之内。

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分配原理:

1、月初在产品费用(已知条件)100

2、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已知条件)900

3、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分配

4、期末在产品费用

待分配的费用=1+2=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发生成本费用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产品每月发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其每月发生的成本之和即为每月完工产品成本。

1、月初在产品费用:0

2、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已知条件

3、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4、期末在产品费用:0

在产品成本=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

【提示】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

1、月初在产品费用:A

2、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已知条件

3、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4、期末在产品费用:A

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固定数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

【提示】

1、年末,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

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2、这种方法适用条件:

①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

②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

直材直人制费

月初在产品20000 0 0

本月发生18000 3000 200

完工(100件)???

月末在产品(50件) ?0 0

【提示】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教材P238【例8-9】某公司的A产品本月完工370台,在产品100台,平均完工程序为30%,发生生产成本合计为800 000元。

【答案】在产品约当产量=100×30%=30(台)

分配率=800 000÷(370+30)=2 000

完工产品成本=370×2 000=740 000(元)

在产品成本=30×2 000=60 000(元)

【例8-10】某公司B产品单位工时定额40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l60小时,第二道工序240小时。为简化核算,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答案】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

l60×50%÷400=2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

=(160+240×50%)÷400=70%

【提示】

1、在很多加工生产中,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这时,在产品无论完

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负担同样材料成本。

2、如果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应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成本在全

部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例8-11】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

3 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

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

1 3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元,制造费用960 000元。C产品各项成本

的分配计算如下:

(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的全部成本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

①月初在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②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已知条件

③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④期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提示】

1、每月生产成本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2、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

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教材P240 【例8-12】承【例8-11】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 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为:直接材料400元,直接人工100元,制造费用150元。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 3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元,制造费用960 000元,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成本。

根据C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C产品 2 700 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 700 000

(六)定额比例法: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

教材P241【例8-13】某公司D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00个,在产品数量40个;

单位产品定额消耗为:材料400千克/个,100小时/个。单位在产品材料定额400千克,工时定额50小时。有关成本资料如表8-10所示。要求按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成本。

【提示】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一)联产品成本分配

副产品首先采用简化方法确定其成本(如预先规定的固定单价确定成本),然后从总成本中扣除,其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先副后主)

主产品成本=总成本-副产品成本

教材P243【例8-16】某公司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还生产了某种副产品。该种副产品可直接对外出售,公司规定的售价为100元/千克。某月主要产品和副产品发生的生产成本总额为500 000元,副产品的产量为500千克。假定该公司按预先规定的副产品的售价确定副产品的成本。

【答案】副产品的成本=100×500=50 000(元)

主要产品应负担的成本=500 000-50 000

=450 000(元)

(二)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1、联产品成本计算过程

第一阶段(分离前):联合产品明细账

第二阶段(分离后):分产品分设明细账

(1)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

(2)归集联产品分离后的进一步加工成本

联合成本

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

【例8-14】某公司生产E产品和F产品,E产品和F产品为联产品。3月份发生加工成本12 000 000元。E产品和F产品在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总额为15 000 000元,其中E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9 000 000元,F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6 000 000元。

【答案】采用售价法分配联合成本:

分配率=12 000 000÷(9 000 000+6 000 000)=0.8

E应分配联合成本=0.8×9 000 000=7 200 000

F应分配联合成本=0.8×6 000 000=4 800 000

【例8-15】承【例8-14】同时假设E产品为700个,F产品为300个。

采用实物数量法分配联合成本:

E产品:12 000 000÷(700+300)×700

=8 400 000(元)

F产品:12 000 000÷(700+300) ×300

=3 600 000(元)

【例题2】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2007年4月1日期初在产品成本3.5万元。4月份发生如下费用:领用材料6万元,生产工人工资2万元,制造费用1万元,行政管理部门材料消耗1.5万元,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折旧费0.8万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万元。该企业4月份完工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万元。

A.9

B.9.5

C.8.3

D.11.8

【答案】B

【解析】甲产品的生产成本

=[3.5+(6+2+1)-3]=9.5(万元)

月初在产品 3.5

本月发生6+2+1

月末在产品 3

完工产品成本倒挤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操作流程 一、总论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分批法 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的性质,我们可以按照“批号”、“批次”的确定成本。 2、成本表格: 2.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2.2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的重要依据。 2.3员工工资明细表: 2.4制造费用明细表:水电费 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附表 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3深入的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 二、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 1、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 检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是否结转完毕——→检查工资分配、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发放凭证是否已编制——→结账后第三日打印各车间生产成本汇总表及制造费用汇总表——→传各车间成本核算员 2、产品成本核算 由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当月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各产品耗用的工时及成本岗提供的生产成本汇总表等,将车间当月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在

产品和半成品之间,完工产品、半成品品种之间进行分配,结账后第四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交成本核算岗。 3、产成品入库 (1)审核产成品明细账 定期审核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账——→核对入库单数量与仓库管理员登记的明细账借方数一致——→取下入库单——→分车间分品种暂时保存 (2)审核成本计算表 检查车间成本核算员编制的成本表——→核对完工产品、半成品数量和入库单数量一致——→根据成本计算表及入库单编制记账凭证 (3)编制产成品平均成本表 将每月完工产品成本资料输入《产品平均成本表》,以便动态直观反映各产品成本变动情况。 (4)登记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明细账借方金额 根据已审核成本计算表,将入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成本金额登记在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明细账借方。 5、产成品出库 审核仓库产成品明细账登记的发出数量——→抽出产成品发出凭证并编制分类汇总——→计算发出金额(=数量×产成品加权平均单价)——→在仓库明细账中登记发出金额——→凭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1)销售单须按品种分类汇总并制表,随销售单和记账凭证传销售核算岗审核,红字销售单以负数进行核算。 (2)发出库存产品须向销售部索取销售单清单,据此向购货公司开具发票,办理产成品出库手续。 注:(1)摘要栏须注明产品名称及产量。 (2)须将领出返工产品明细提供给车间成本核算员。 (3)部门领用 注:领料单内容须填写完整,备注栏须载明用途,且签字手续完备。

养猪场成本核算流程图

养猪场成本核算流程 为了使XX养猪场的成本核算更加合理、准确、规范,现对成本核算流程规定如下: 一、猪群分类与科目设置 1、猪群分类。根据生产与核算的合理性,猪群划分为: 1)生产母猪。 2)种公猪。 3)后备猪。 4)大肥猪(60kg 以上)。 5)中肥猪(35kg 至60kg)。 6)小肥猪(25kg 至35kg)。 7)保育仔猪(7kg 至25kg)。 8)产房仔猪(出生至7kg)。 2、会计科目设置。设置《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科目。生产母猪、种公猪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其他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后备母猪在进行配种、转群后作为生产母猪饲养,即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二、成本核算流程 生产成本科目下设8 个二级科目,即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每个二级科目下设三级科目,即饲料、兽药,人工费、折旧、制造费用。 1、饲料。 1)饲料分为原始饲料与成品料。成品料按照供应对象,分为8 类:A、教槽料(此料即 是原始饲料,无需加工)B、保育料(开口料)C、哺乳料D、公猪料E、小猪料F、中猪料G、大猪料H、怀孕料。饲料加工车间应遵守一定规格装袋并严格按照饲料配方进行生产,否则将对其进行考核,以免长期误差累积造成数据失真。 2)对饲料、成品料分别核算,成品料与原始饲料严格分离,并设各自的账簿。根据计划单价确定成品料入库金额,每日登记材料明细账并计算结存数量。月末,根据饲料加工车间领用原始饲料成本及成品料的入库成本调整成品料的实际成本,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开口料等成品料贷:原材料——玉米等原始饲料 3)月末,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结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生产母猪等—饲料等 贷:原材料—开口料等 2、兽药、人工费、折旧 1)兽药:兽药处方笺应载明具体使用对象,且一张处方笺只用于同一猪群。兽药使用不应计入制造费用,而是直接计入相关生物资产成本。兽药下按具体品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2)人工费主要包括饲养员、繁育员等生产人员工资直接计入相关成本 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为4年,采用直线法,残值为10%。本月计提折旧=上月 底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1-10%)/4/12 。 4)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 兽药、人工费、折旧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生物性生物资产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产品成本核算流程Word文档

产品成本核算流程 一、总说明 本管理流程规定了成本核算的数据收集、记录、统计、汇总、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流程、责任、绩效指标 二、流程图 三、职责分工 1.生产班组:每日按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并按实际生产情况记录、经质检员签字报生产制 造部,月底班组负责会签生产完工汇总表、领料表、废品汇总表,审核车间工作计算表,月底负责在制品盘点前的整理,参与在制品盘点。其中下料班负责下料入库,锻打班负责生坯入库,热处理车间负责熟坯入库 2.质检员:每日记录废品情况、审核工序完工情况、月底编制废品汇总表,月底参与在制 品盘点。 3.库管员:按领料单发料、月底负责编制领料汇总表。 4.机电班:负责月底水电表的抄报。 5.生产制造部:按销售计划下达生产计划,负责每日生产记录的输入,月底编制生产汇总 表,负责组织在制品盘点,审核生产制造部工资表。 6.技术质量部:编制产品消耗定额,负责新品开发的组织协调,按照新品开发预算和计划 调配相应的材料、人工及其他资源,做好新品开发记录,月底对当月新品开发的各项消

耗汇总。

7.综合管理部:根据工资定额和生产完工汇总表编制工资表。 8.财务部:收集整理各项报表,参与在制品盘点,复核各项记录报表和单据的正确合规性, 复核各项记录汇总表之间关系的合理性,根据产品的工艺和消耗定额对各项费用计算、归集、分配,及时编制产品成本报表、新品开发月结算表和月质量成本报表 四、控制表单(以下表单供参看,各岗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进) 五、考核指标 1.原始记录完整性,对下料、锻造、热处理、废品、领料等单据要求必须日期、产品、数 量、责任人、废品原因等事项100%记录,未完整记录发现一项扣发责任人当月工资20元,如根本未作记录考核责任人50元。 2.原始记录传递与数据记录计算机系统及时性,当日数据次日8:30分之前传至生产制造 部,10:00之前录入计算机系统。发现一次考核责任人10元。 3.数据汇总及时性,相关汇总表应在扎帐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整理完毕,并将单据按照日 期和序号装订备查,工作在扎帐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完毕,生产成本在扎帐之日起8个工作日内完毕,如未及时或者单据不精整理,发现一次考核责任人50元。 4.数据准确率,各岗位对数据必须经过认真自查后向下传递,如一项报表错误之处超过5 处,每多一处考核10元。 5.保管责任,在制品经盘点与账面数据误差不得超过0.3%,超过部分责任人全额赔偿。 六、补充说明 1.计划管理:每月销售部应编制销售计划,技术部按项目编制新品试制计划,生产部应综 合销售计划和新品试制计划,编制生产计划,每周按照生产计划向各班组下达生产通知单,车间应按生产通知单组织生产。 2.在制品管理责任划分:钢材采购到货至下料完毕移交锻造班之前,保管职责在下料班; 下料移交至切边完工,保管职责在锻造班;切边完工至抛丸装箱,保管职责在热处理班; 热处理完工办理入库后,职责在库管。 3. 4. 5. 6.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7. 8. 9.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表: 掌握企业生产的过程,按照生产的特点设计成本核算的方式,确定收集成本计算数据的环节,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成本会计移交清单(草稿)学习资料

成本会计移交清单 一、成本计算步骤与操作过程 1、月末关账:供应链-存货核算—月末处理-关账。关账不同于结账,目的是禁止仓库再录入关账当月的出入库 单据,以保证K3账面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如果需要再 录入当月的出入库单据,可点击反关账。 2、在产品盘点数量及本月投入产量的录入: (1)月末关账后,第一时间导出月末在产品库存明细表:生产管理-生产投料-在产品存量统计表(日期选择 1月1日至关账日期,单据状态选择下达,挂起状态 选择全部),导出EXCEL表格,首先删除领料数量为 0或空值的行,将车间为空值的单元格填充为对应的 车间,再统计相关车间对应产品的产品剩余数(数据 透视表汇总统计)。 (2)在产品盘点数量录入:成本管理-产量归集-在产品盘点产量录入,首先将在产品盘点数量列的数据归 零,再将导出整理后的车间对应产品的产品剩余数录 入,如无相关产品代码,在投入产量手工录入。 (3)投入产量的录入:投入产量采用倒挤计算,先导出在产品盘点数量模板,再倒推本月投入产量。计算公式: 本月投入产量=本月完工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原 手工录入的产品剩余数)-月初在产品数量,导出投 入产量模板,填入倒挤计算的本月投入产量,再重新

引入。 3、月初存货异常金额的调整 (1)月初存货异常金额是指数量为零,金额不为零的存货 (2)供应链模块-存货核算-期初调整-期初仓存余额汇总表-选择所有单据-出单(生成期初余额调 整单) 4、外购入库核算 (1)供应链-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外购入库核算-点击核算 5、材料出库核算 (1)存货核算-出库核算-材料出库核算-结转本期 所有物料 (2)存货核算-出库核算-核算单据查询,找出单价少于或等于零的单据,采用历史单价手工更新。 6、成本计算设置 (1)在产品成本标准资料设置-分配标准设置-在产品分配标准设置-统一设置为按约当产量计算和参与分配标准列分配。 (2)分配标准系数录入-约当系数(分成本项目)录入-直接材料全部默认为1,其他项为0。可以先导出模板,更新数据后再导回去。 7、成本计算 (1)费用分配-材料费用分配-点击自动分配。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分院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分院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总院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分院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三条成本核算制度是分院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分院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五条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 一、定额管理 第六条各单位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七条定额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各单位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

顾各单位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各单位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二、原始记录 第八条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的分类编码、验收入库单、领料单、定额领料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工具请领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等,并做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产品代码、制造单号、路线单、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做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

产品成本核算表

掌握企业的生产过程,根据生产特点设计成本核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数据采集环节,为了获得成本计算数据,这些是最重要的。 在成本计算中,各企业的计算过程完全不同,需要适当调整。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生产环节是组织产品生产所产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成本。生产成本是根据产品对象形成的,即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制造成本的审核应成为企业所得税审核的重点。 1制造成本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工业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科目设置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核算公司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账户核算基本生产和其他服务。生产产品

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费用,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科目,明细科目按成本项目列,采用多栏账页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按费用项目内容设置明细核算栏目,多栏格式。 在基本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的成本项目,贷记相关科目。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按成本项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借记,贷记相关账户。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相关科目。会计处理:

产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表 一、制造成本的核算对象 制造成本的核算对象,是指成本核算过程中,为归集生产费用而确定承担费用的客体。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成本核算的核心。制造成本核算对象具有层次性,必须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具体情况如下: 1) 单步骤生产的产品应以最终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2) 多步骤小批或单价生产的企业,应以每件、每批或定单产品为核算的对象。3) 连续或多步骤生产和装配或多步骤大批生产,应以其生产步骤、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4) 多品种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应以类别生产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制造成本的项目 成本项目,是指对产品成本内容构成所作的分类,其大类包括: 1) 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形成产品的各种材料。细类主要有:主要材料、原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材料。 2)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的制造的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主要有: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 3)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方式的各项费用。其细类主要有: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内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直接成本包括产品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属于间接成本。

三、制造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 制造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的明细核算按"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及其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设置明细账。制造费用按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明细账(表),一般可按成本费用项目设计成多栏式。发生各项生产费用,借记"生产成本"及其有关明细账,结转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劳务,贷记“生产成本"及其有关明细账;"生产成本"的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及其有关明细账;分配制造费用,贷记"制造费用"及其有关明细账,期末无余额。 四、基本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 1.直接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程序 1) 填到领料凭证并附注领料部门和用途。 2)月末编制"耗用材料汇总表"并送至财会部门。 3) 财会部门编制记账凭证。 4) 外购动力中直接耗用于生产的部分,也应作"直接材料"处理。 5) 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则在计入生产成本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及其福利费用的账务处理程序 1) 按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发生的部门和用途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进行归集和分配;

电子产品成本核算方法[1]

电子产品成本核算 以一个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为例,配合图片来演示电子行业产品的成本处理过程。电子行业的成本核算处理一般较复杂,原因大至有:一是耗用的材料复杂,一方面电子产品所要用到的材料种类大都较多,少则一二十种,多则上千种甚至更多; 二是电子产品属较典型的多步骤生产加工艺流程,一个产品往往要经过多道工序,中间半成品较多,这就意味着中间半成品成本的核算量较大; 三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往往还涉及到委托外部企业加工零部件的业务,甚至有的企业几乎所有的配件均为外部企业加工制成,自身企业只是进行主要的组装业务; 四是在产品的种类较多,艺流程复杂,而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会令产品的成本核算变得更麻烦,比如材料领用混乱,成本对象不明确等都会超成成本计算结果上的偏差,甚至背离实际情况! 要能正确核算好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需对企业的物料流程有个清楚的了解,这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多步骤生产多工艺流程的产品,更要有清晰的物料流程思路,否则成本的核算可能就很难进行下去,因为不了解物料的流向,就不知道成本的结转顺序,也就无法进行成本的正确核算与结转; 个人认为,要能正确准备并高效地完成成本的核算工作,首先要对整个物料的流程有很清晰的思路,每个材料可以去生产什么产品,

每个产品又可能要用到哪些材料。然后是对一些细节性的情况要了解,如果一个企业在管理上的需要较高,这种细节性的东西更不能马乎,因为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是构成成本的基石,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那整体的成本在核算中就会碰到麻烦,比如使工作停滞! 下面以会计分录结合流程图的形式来介绍一下此电子公司的成本处理过程。此电子公司属一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其主要产品为随声听及收音机,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企业的成本处理过程,特绘制了以下物料流程图,成本核算也是按照此流程来进行核算及结转的,如形如下(点击可观看放大的原图)。 以一个随声听成品机为例,其产品的构成可主要分为三大块,即机芯(主要负责磁带的正常运转)、基板(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及信号解码等的相关运作)、注塑件(主要起外观美化,零部件支撑等作用)。机芯半成品的成本核算相对简单,因为其工艺相对简单,主要为将相关零部件进行组装成一个机械体系;基板的工艺步骤要多些,从图直可看出,以线路板(也即裸板)为出发点,先进行插接电组电容并进行浸锡加固(电子行业大多为劳动密集行业,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生产靠的是人工来进行,纯自动化的操作不多,高科技的电子行业则不同,比如电脑主板的生产,只能靠全自动的贴片机来完成贴片工作,人工是无法完成的),以上图中的贴片如果是少量的贴片,则可能由电子厂自己来完成,否则要发到另外的贴片厂进行加工。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是指把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费用发生总额,并按适当方法分别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等。 核算原则: 一,实际成本核算原则 1.某项成本发生时,按发生时实际耗费数确认 2.完工入库产成品按实际负担额计价 3.产品销售成本按实际数入帐 二,可靠性原则 1.真实性:核算出的成本数据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 2.可核实性:同一成本核算资料采用一定原则有不同会计人员计算出的结果应该相同. 三,重要性原则 四,及时性原则 1.成本项目发生时,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2.为相关的内部管理人员及时提供信息 3.及时提供财务成本报表 五,一致性原则 1.某项成本要素发生时,确认该要素水平的方法前后期应一致 2.费用分配方法前后期一致

3.成本计算方法前后期一致 4.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的确认前后期应一致 5.权责发生制原则 核算要求: 一,对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 (一)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或经济性质分类 包括: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活劳动三个方面. 具体分为以下要素费用: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工资 5.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 7.修理费 8.利息费用 9.税金 10.其他费用 (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直接材料

记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直接人工 (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补充: 1.按成本同特定产品的关系或分派方式分类 ⑴直接成本 ⑵间接成本 2.按成本习性或可变性分类 ⑴变动成本 ⑵固定成本 ⑶混合成本 3.按成本可控性的分类 ⑴可控成本 ⑵不可控成本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一)正确划分记入成本,费用和不记入成本, 费用的界限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金蝶K3 WISE成本核算注意问题

1、采购管理 1.1、当月外购入库单必须审核完毕,同时无单价的物料必须标注价格,否则,将致使成本核算不能进行。 1.2、当月采购发票必须审核并钩稽并由财务生成凭证。如果当月采购发票审核并钩稽未生成凭证的发票必须更改日期至下一个会计期间,否则,“存货核算”在期末关账过程中,进行对账,本期仓存收入、发出与总账发生额有差额。 1.3、当采购完成采购发票审核与钩稽后,将采购发票送交财务时,财务人员进行操作如下:“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外购入库核算”→找到相对应的发票→“核算”。 1.4、“入库核算”完成,财务人员进行操作如下: “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外购入库”→“重设”,找到需要生成凭证的发票→“生成凭证”。有三种生成凭证类型:按单生成凭证、按单据类型汇总生成凭证、按所选择单据汇总生成凭证。 1.5、月末,外购入库未收到发票处理过程与1.4相同。 “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外购入库暂估入账”→“重设”,找到需要生成凭证的发票→“生成凭证”。如下图所示。

2、领料发货 2.1、检查所有“生产领料单”是否审核完毕。检查所有“生产领料单”是否有“成本对象代码”。无成本对象代码的“生产领料单”将会影响成本的核算。 2.2、检查所有“其他出库单”是否审核完毕。尤其是“出库类型”的检查,如果“出库类型”为空,将影响“其他出库”所领用物资的费用归属。 3、生产任务单 3.1、“任务单汇报/请检单”是否审核完毕。如果未审核,将影响投入产出,致使在产品有结存数量。检查过程如下: “生产管理”→“任务单汇报/请检” →“任务单汇报/请检单-维护”。

家具公司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家具公司成本核算操作方法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制定产品标准成本的作用: 1、制定标准出厂价格的依据。 2、比对实际生产成本,分析成本差异,从而降低成本的依据。 3、生产工人工资核算的标准。 (二)标准成本操作方法: 1、设计部设计“产品图纸初稿” 2、设计部根据图纸编制“用料清单初稿” 3、打样组根据设计图纸打样,校正“用料清单初稿” 4、打样组核定产品各工序工价,编制“产品工价表” 5、打样组将校正好的“用料清单”与“产品工价表”,递交设计部进行修正出图表 设计部各分管主管应全程跟踪打样过程,配合打样组准确及时完成样品 打样组在产品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纠偏的作用,因加大力度管控 6、设计部将已修订好的“产品图纸”及“用料清单”、“产品工价表”报送成本核算部核算产品标准成本 7、成本核算部将已计算完成的新产品“标准成本表”初稿报请生产总经理准备安排产品签订时间 8、生产总经理及时调集设计、打样、生产、销售、成本相关人员,召开产品签订会,产品一经签订,不允许随意修改,修改产品设计用料,需经相关人员报生产总经理修改方案后,再次签订通过 9、产品签订一经通过,由设计部将核准后的“产品设计图纸”及“用料清单”、“产品工价表”报送成本核算部,二次核算产品标准成本,完成新产品“标准成本表”修正稿,存档,并编录产品建议出厂价,报送销售部 10、销售部依据成本部报送标准成本及建议出厂价签订销售协议,销售价格过低,则要提请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批通过,方可签订协议 11、销售协议一经签订,由生产部编制生产排程单,发送生产车间正式投入生产 12、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生产部下达的排程单操作,不得随意更改产品生产工艺,如有异常,提请生产部,由生产部联合设计部等相关部门重新修订产品图纸及工艺,再重复6-11流程重新核定材料、工价等相关资料。. 13、标准成本的修订: 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对产品标准成本进行修改: A、每年三月份和九月份两届展会前,必须对所有产品标准成本进行校正; B、主要材料价格(含加工费)上下浮动幅度超过±5%时,必须对相关标准成本进行调整; C、产品结构、用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产品标准成本进行调整。 标准成本是我们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一经确认,除发生以上四种情况外,一律不得更改。 二、成本的日常控制 (一)材料的领发 1、物控部门的备料生产部下达生产通知,要将生产订单所需的物料清单同时递交仓库与生产车间各一份,仓库检查所需物料是否齐备,如库存量不够,由仓库(物控)提请采购购买,采购严格按照物控提供材料品质、规格购买,如有异常情况,将异常原因报生产总经理审批,然后报成本核算,作为临时修订标准成本依据。

成本核算一般流程

成本是所有公司老板都非常关心的因素,毕竟利润=收入-成本。当然,就算有利润也不一定能赚钱,因为还有各种各样的稅,现在我们抛开各种税收问题,详细来了解生产成本核算。 一、生产核算流程 二、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 1.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完整、合法,金额是否正确, 2.审核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 3.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黏贴和折叠; 4.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5.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 6.编制记账凭证; 相关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 贷: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7.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注:(1)非工资性费用支出须取得税务局监制的发票或收据,填写规范,大小写一致,无涂改痕迹,增值税票须严格遵守填写规范。 (2)保证凭证及附件左上角整齐,附件长宽折叠以记账凭证大小为度,不能带有订书钉。 (3)费用审核依据《2001年费用控制办法》、《差旅费开支范围及标准》、《通讯费管理办法》等,其要点有:计划额度内费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财务部长审批;计划外费用须有总经理批示的报告;市内交通费(出租车费)、通讯费须经总经办登记;招聘费用须有人力资源部部长审核;差旅费须附审批后的行程安排表,招待费须附经审批的招待费用明细表。 (4)准确使用明细科目(见科目表)。

(5)支取现金的凭证编制完毕,若遇出纳无现金时,应暂时保存记账凭证,待出纳取回现金时通知领款。 (6)报销人有前期欠款时,报销费用一律先冲抵欠款,由管理费用岗开具还款收据。 三、其他核算 1.水(电)费核算流程 (1)收受出纳岗传来的水(电)费委托收款凭证; (2)分出非生产用水(电)发票; (3)将生产用水(电)发票传生产部相关岗位换取增值税票; (4)编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水/电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管理费用——水/电 贷:银行存款 (5)传主管岗复核 2.审核原辅材料领用 (1)每月1日收受材料审核岗传来的当月原材料领料汇总表、记账凭证; (2)对照领料单审核材料发出汇总表; (3)对照汇总表审核记账凭证; (4)传主管岗。 注:(1)材料领用涉及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因此只有此凭证编制后才可以结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 四、制造费用及辅助生产归集与分配 1.生产质保费用 (1)结账后第三日查询并打印当月制造费用; (2)生产部(含分管领导)/质保部(含分管领导)科目时段余额表; (3)向生产部统计岗取得各车间产量工时; (4)编制生产费用(含分管领导)、质保部费用(含分管领导)分配表; (5)编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车间——生产费用/质保费用 贷:制造费用——生产部(分管领导)/质保部(分管领导) (6)传主管岗复核 2.车间制造费用 车间制造费用由财务系统自动结转,并生成记账凭证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顾名思义,就是将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费用、损耗进行计算的过程。 一,实际成本核算原则 1.某项成本发生时,按发生时实际耗费数确认 2.完工入库产成品按实际负担额计价 3. 产品销售成本按实际数入帐 二,可靠性原则 1.真实性:核算出的成本数据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 2.可核实性:同一成本核算资料采用一定原则有不同会计人员计算出的结果应该相同. 三, 重要性原则 四, 及时性原则

1.成本项目发生时,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2.为相关的内部管理人员及时提供信息 3.及时提供财务成本报表 五, 一致性原则 1.某项成本要素发生时,确认该要素水平的方法前后期应一致 2. 费用分配方法前后期一致 3. 成本计算方法前后期一致 4.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的确认前后期应一致 5.权责发生制原则 2核算要求 一,对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 (一)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或经济性质分类

包括: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活劳动三个方面. 具体分为以下要素费用: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工资 5.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 7.修理费

8. 利息费用 9.税金 10.其他费用 (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直接材料 记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补充: 1.按成本同特定产品的关系或分派方式分类 ⑴直接成本 ⑵间接成本 2.按成本习性或可变性分类 ⑴变动成本 ⑵固定成本 ⑶混合成本 3.按成本可控性的分类 ⑴可控成本 ⑵不可控成本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 以表代账。 2.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账,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成本核算表格范例

成本核算表格范例 1、生产部/车体总装科 部门名称生产部/车体总装科填表日期2001年1月30日 资源名称计划数(实际数) 总金额动因名称计量单位总动因数量分配权数成本对象名称分配金额工资100000 人工小时小时20000 3000 WMC100/M1 15000.00 4000 WMC125/M4 20000.00 5000 WMC150/M6 25000.00 1000 质量预防成本5000.00 3000 质量内部故障损失成本15000.00 1500 非正常效率损失成本7500.00 2500 正常效率损失成本12500.00 废品3000 按金额分配人民币3000 3000 质量内部故障损失成本3000.00 次品1000 按金额分配人民币1000 1000 质量内部故障损失成本1000.00 半成品占用利息5000 按金额分配人民币5000 5000 资金占用成本5000.00 说明: 填表人审核人部门负责人 生产部/车体总装科成本汇总:

2、生产部/发动机装配科 部门名称生产部/发动机装配科填表日期2001年1月30日 资源名称计划数(实际数) 总金额动因名称计量单位总动因数量分配权数成本对象名称分配金额工资43000 人工小时小时10000 1000 100发动机4300.00 2000 125发动机8600.00 3000 150发动机12900.00 500 质量预防成本2150.00 1000 质量内部故障损失成本4300.00 1500 非正常效率损失成本6450.00 1000 正常效率损失成本4300.00 废品2000 按金额分配人民币2000 2000 质量内部故障损失成本2000.00 次品500 按金额分配人民币500 500 质量内部故障损失成本500.00

成本核算举例

品种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7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见表9-1。 表9-1 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0×7年8月单位:元 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164 00032 470 3 675200 145 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123 74016 400 3 350143 490 2.本月生产数量。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实际生产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9-2。 表9-2 发出材料汇总表 20×7年8月单位:元 领料部门和用途材料类别合计

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 甲产品耗用800 00010 000810 000 乙产品耗用600 000 4 000604 000 甲、乙产品共同耗用28 00028 000 车间一般耗用 2 000100 2 100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 供电车间耗用 1 000 1 000 机修车间耗用 1 200 1 200 厂部管理部门耗用 1 200400 1 600 合计 1 433 40014 000500 1 447 900 备注: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甲、乙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的比例进行分配。(2)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及职工福利费用计算表(简化格式),见表9-3。 表9-3 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 20×7年8月单位:元 人员类别应付工资总额应计提福利费合计 基本生产车间 产品生产工人420 00058 800478 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