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规范病名库

中医规范病名库
中医规范病名库

中医规范病名库

一、内科

1、感冒:

辩证分型:风寒症、风热症、暑湿症

2、咳嗽:

辩证分型: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

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3、肺痿:

辩证分型:虚热/虚寒

4、肺痈

辩证分型: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5、哮证

辩证分型:发作期(寒哮、热哮)

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6、喘证

辩证分型:

实喘(风寒袭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

虚喘(肺虚、肾虚)

7、肺胀

辩证分型: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8、肺痨

辩证分型: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

9、痰饮

辩证分型:痰饮(脾阳虚弱、饮留胃肠)

悬饮(邪犯胸肺、饮停胸胁、络气不和、阴虚内热)

溢饮

支饮(寒饮伏肺、脾肾阳虚)

10、自汗盗汗

辩证分型: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

11、血证

辩证分型:鼻衄(热邪犯肺、胃热炽盛、肝火上炎、气血亏虚)齿衄(胃热炽盛、阴虚火旺)

咳血(燥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热)

吐血(胃热壅盛、肝火犯胃、气虚血溢)

便血(肠道湿热、脾胃虚寒)

尿血(下焦热盛、肾虚火旺、脾不统血、肾气不固)

紫斑(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

12、心悸

辩证分型: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

13、胸痹

辩证分型: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阳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

14、不寐

辨证分型:

实证(肝郁化火、痰热内扰)

虚证(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15、厥证

辨证分型:

气厥(实证、虚证)

血厥(实证、虚证)

痰厥

食厥

16、郁证

辨证分型:

实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

虚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

17、癫狂

辨证分型:

癫(痰气郁结、心脾两虚)

狂(痰火上扰、火盛伤阴)

18、痫证

辩证分型: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肾亏虚

19、胃痛

辩证分型: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亏虚、脾胃虚寒)

20、噎(ye)膈

辨证分型: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内结、气虚阳微)

21、呕吐

辩证分型:

实证(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

虚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

22、呃逆

辩证分型:

实证(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机郁滞)

虚证(脾胃阳虚、胃阴不足)

23、泄泻

辨证分型:

感受外邪(寒湿、湿热)

食滞肠胃

肝气乘脾

脾胃虚弱

肾阳虚衰

24、痢疾

辨证分型:湿热痢、痰毒痢、寒湿痢、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25、霍乱

辨证分型:

寒霍证(轻证、重证)

干霍乱

26、腹痛

辩证分型:寒邪内阻、湿热壅滞、中虚脏寒、饮食积滞、气滞血瘀27、便秘

辨证分型:热秘、气秘、虚秘、冷秘

28、虫证

辩证分型:绦虫病

钩虫病(脾虚湿滞、气血两虚)

蛲(nao)虫病

姜片虫病

29、胁痛

辨证分型: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

30、黄疸

辨证分型:

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

急黄

阴黄

31、积聚

辨证分型:

聚证(肝气郁滞、食滞痰阻)

积证(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

辩证分型: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33、头痛

辨证分型:

外感(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

内伤(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34、眩晕

辩证分型:肝阳上亢、气虚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

35、中风

辩证分型:

中经络(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中脏腑(1闭证——阳闭、阴闭;2脱证;3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咽(wai)斜)

36、痉证

辨证分型:邪壅经络、热甚发痉、阴血亏虚

37、瘿病

辨证分型:气郁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

38、疟疾

辨证分型:

正疟

温疟

寒疟

瘴疟(热瘴、冷瘴)

劳疟

39、水肿

辩证分型:

阳水(风水泛滥、湿毒侵淫、水湿侵淫、湿热壅盛)

阴水(脾阳虚衰、肾气衰微)

40、淋证

辩证分型: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

41、癃闭

辨证分型: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尿路阻塞、中气不足、肾阳衰惫

42、腰痛

辨证分型: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

43、消渴

辨证分型:

上消(肺热津伤)

中消(胃热炽盛)

下消(肾阴亏虚、阴阳两虚)

44、遗精

辨证分型:1君相火动,心肾不交;2湿热下注,扰动精室;3劳伤心脾,气不摄精;4肾虚滑脱,精关不固

45、耳鸣、耳聋

辨证分型:肝胆火盛、痰火郁结、风热上扰、神精亏虚、清气不升46、痹证

辨证分型:

风寒湿痹(行痹、痛痹、着痹)

风湿热痹

47、萎证

辨证分型:1肺热津伤,筋失濡润;2湿热侵淫,气血不运;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4肝肾亏损,髓枯筋萎

48、内伤发热

辨证分型:肝郁发热、瘀血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49、虚劳

辩证分型:

气虚(肺气虚、脾气虚)

血虚(心血虚、肝血虚)

阴虚(肺阴虚、心阴虚、脾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

阳虚(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

Love is not a maybe thing. You know when you love someone.

老年病科中医诊疗常规

第十二章老年病科 第一节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白光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②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豆蔻、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②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等。 中成药:当归六黄丸等。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知母、焦黄柏、当归、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甘草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针刺疗法 ①取穴:主穴,阴郄、后溪、合谷;配穴,复溜、肺俞等。 针刺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具取无菌30号1.5寸毫针,主穴穴位直刺进针1~ 1.5寸,如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②“华佗夹脊刺”治疗:取华佗夹脊穴,采用自上而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直刺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 2.温针灸 取大椎穴,以毫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放上艾炷,每次3~5壮,每日1次;另取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合谷、复溜中的2~3穴/次,治疗自汗。用艾条灸左阴郄,约40分钟,每日1次,治疗盗汗。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 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 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整合体检部门(提供中西医健康评估),除提供治未病服务外兼具健康管理职能,开展健康宣教,实现随访管理等。 中医预防保健科——体现中医治未病服务内涵的同时,兼顾计划免疫、职工保健、妇女儿童保健等综合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相关职能。 三、服务对象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

阜宁县罗桥镇卫生院中医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文明行医。 2. 设立中医管理科,建立中医科,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3. 建立中医工作台帐,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4.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5. 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定期组织中医药业务学习,做好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6.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医药医疗质量与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检查与评审,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8.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做好中医药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9. 承担村卫生站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

10. 继承并整理名老中医药师学术经验,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及独特疗法加以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中医管理科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制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法规。 2.拟定本单位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工作制度、职责和医疗服务规范。 3.指导、监督医院及村(社)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督查。 4. 制定本单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临床岗位培训和师承工作; 5. 倡议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6. 组织指导医院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7. 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详]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1、诊断标准 (1)中医部分 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 寒湿腰痛:腰痛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腘。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 劳损腰痛: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腘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 (2)西医部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拟定:(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等)时疼痛加重。(4)脊柱时有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可有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可有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治疗方法 (1)以2%普鲁卡因(先皮试阴性)2ml、维生素B120.5mg、醋酸

泼尼松龙2ml(50mg)混合液穴位注射病变腰椎间盘双侧华佗夹脊穴。 (2)选病变腰椎间盘华佗夹脊穴(双)、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太冲等,电针仪两极固定于相应穴位上,调脉冲电频率60-80次/分钟,强度以病员耐受为度。 (3)同时以电脑牵引治疗仪作卧位持续腰椎牵引,牵引力为360-410牛顿(1kg=9.8牛顿)。 以上(1)步骤仅于每一疗程首次治疗时应用,(2)、(3)步骤同时进行,每次30分钟,每天1次,6次为1疗程。1疗程未愈者,休息3-5天再行下1疗程。3疗程内统计疗效。 (4)电针+TDP:双侧大肠俞或关元俞、肾俞、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太冲等,用连续波,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6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 (5)针挑:取病变腰椎间盘华佗夹脊穴或背俞穴、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等。操作:穴位常规消毒,用2%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一直径约1cm的皮丘,然后持无菌针挑钳(亦可用外科巾钳)钳住皮丘以固定,用右手抓紧巾钳柄用力均匀地进行前后上下摇摆挑提,每分钟约挑摇60~100次,持续操作15分钟。每天针挑一次。视病情,3~5天为一疗程。 (6)中药封包治疗:以腰部膀胱经、督脉及下肢膀胱经、胆经经穴为主,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分钟。 3、难点:神经受损而出现肢体麻木、乏力。 4、解决思路、措施:按照中医“萎症”的辨证思路,予加强健脾益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

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风证: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急,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火热证: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或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艾灸)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艾灸 2018年01月

前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作用和适应范围 3.1作用 3.2适应范围 4 注意事项 5操作方法 5.1基本操作顺序 5.2常见操作方法 6禁忌症 6.1禁灸部位 6.2禁忌病证 6.3禁忌体质 7 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7.1不良反应

7.2处理措施 前言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艾灸是主要在人体相应部位施行相应灸法的一种治疗和养生方法,它是中医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并借助于现代医学理论知识,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艾灸同时也适合健康人群的保健。艾灸主要通过温热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节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的治疗作用。艾灸具有如下特点:1以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体现了脏腑经络理论在临证治疗中的应用。②艾灸疗法多样,疗效显著。③适应症广泛,但是也有相对严格的禁忌症。④辨病施法,辨证调治,有的放矢。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艾灸的术语和定义、作用和适应范围、注意事项、操作方法、禁忌症、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艾灸moxibustion

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炷 moxa-cone 是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的圆锥形艾团,称为艾炷。 艾条 moxa-stick 指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艾绒内是否有添加其他药物一般分为清艾条和药艾条。 直接灸 direct moxibustion 用黄豆大或枣核大小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根据刺激量的不同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间接灸 indirect moxibustion 是相对于直接灸而言,即艾炷不直接接触穴位,在艾炷与穴位之间隔上某种药物施灸的方法,故又称之为隔物灸。 晕灸 fainting during moxibustion 受术者在接受艾灸治疗过程中发生晕厥的现象,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重者出现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针灸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针灸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针灸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针灸科加强中医针灸特色建设与管理~发挥科室中医针灸特色~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针灸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针灸科是中医特色治疗优势科室~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病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科、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应在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针灸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针灸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针灸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开设独立的针灸门诊~根据就诊病源情况~可开设专病门诊或针灸特色疗法门诊~进行专病专法建设与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针灸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针灸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其中二级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4张~三级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10张。针灸诊疗室内应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中医医院针灸科病房应当设置操作治疗室~二级医院的针灸科病房床位数不少于10张~三级医院不少于15张。有条件的可以设置理疗室、康复室~理疗室、康复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防火~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针灸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 件1,要求。 设置针灸治疗室的~应当配备废弃针具收集设备、火罐消毒设备等,设置理疗室的~应当配备相应理疗设备,设置康复室的~应配备相应的康复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应急呼叫装置、吸氧装置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当制定针刺(包括毫针、电针、快针、腕踝针等)、灸法、放血疗法、罐疗(包括拔火罐、走罐等)、头针、耳针、舌针、梅花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针灸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制定芒针、火针、针刀、微针疗法、特色灸法、埋线、割治等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根据本科室收治病种情况~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及重点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股骨骨折 【病史采集】 1. 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 2. 内容必须包括外伤发生的时间、致伤因素、创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 【检查】 1. 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按照望、触、动、量程序)。 2. 辅助检查: (1)摄伤侧X 线片。 (2)血常规、血型及凝血四项检查。老年病人查心电图、血糖。 【诊断】 1. 具有外伤史。 2. 肢体疼痛,功能障碍。 3. 骨折专有体征: 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4. 合并症体征。 5. X 线片骨折征象。 【治疗原则】 1. 手法复位、外固定: 选择石膏,滑动型骨牵引。 适应证:

( 1)儿童。 ( 2)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 ( 3)骨折可疑,复查X 线片前宜外固定。 2. 急症手术适应证: (1) 开放性骨折。 (2) 伴有重要神经、血管、肌肉损伤。 (3) 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损伤,病人一般情况尚可,手术后有利于搬动 3. 择期手术适应证: (1) 合并失代偿休克等极度衰竭的病人。 (2) 没有急症手术客观条件。 (3) 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性复位或不能维持功能性复位。 (4) 关节内骨折。 (5)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6) 对儿童慎重考虑。 4. 手术方法选择: (1) 股骨粗隆间骨折: 可选用DHS、“γ钉”、锁定板等。 (2) 股骨干中段以上骨折:选用髓内针、钢板等。 (3) 股骨干中段以下骨折:可选用钢板、交锁钉、锁定板等器械。 (4) 股骨髁及髁上骨折:可选用“L型”钢板、“T型”钢板、DCS等。 5. 辅助性治疗: (1)抗生素。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年版).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感染性疾病科管理者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在感染性疾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7号)、《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卫法监发〔2002〕282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和感染控制水平。 二、基本条件 第七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独立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保障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八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各区域布局合理,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项七针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项七针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项七针”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项七针”疗法的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2006 腧穴名称与定位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 21709.20-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医疗垃圾管理办法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348-2006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 16751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和《GB/T 21709.20-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项七针,是“项七针疗法”的简称,指采用一定针刺手法针刺项部4个腧穴(风府及双侧的天柱、风池、完骨),共7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 4 操作步骤与要求 4.1 施术前准备 4.1.1 针具准备 选择1寸(0.25×25mm)或1.5寸(0.30×40mm)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毫针,建议使用一次性针具。 4.1.2 针具检查 针具检查符合《GB/T 21709.20-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4.1.3及附录B的规定。 4.1.3 腧穴定位 腧穴定位符合《GB/T 12346-2006 腧穴名称与定位》的规定。 天柱: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针灸科建设规范

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针灸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针灸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针灸科加强中医针灸特色建设与管理,发挥科室中医针灸特色,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针灸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针灸科是中医特色治疗优势科室,治疗病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科、骨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应在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针灸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针灸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针灸科诊疗工作有效开

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开设独立的针灸门诊,根据就诊病源情况,可开设专病门诊或针灸特色疗法门诊,进行专病专法建设与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针灸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针灸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二级中医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4张,三级医院诊疗室治疗床应不少于10张。针灸诊疗室内应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中医医院针灸科病房应设置操作治疗室,二级医院的针灸科病房床位数不少于15张,三级中医医院不少于30张。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设置理疗室、康复室,理疗室、康复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防火,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针灸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针灸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设置针灸治疗室的,应配备火罐消毒设备、艾灸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等;设置理疗室的,应配备相应理疗设备,如:足底反射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远红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

ZYYXH/T18一2008 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眩晕多风,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病位在脑,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肝为主。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昏仆;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虚证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证者以弦滑脉多见。 1.2鉴别诊断 1.2. 1 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语言窘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特征。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 然昏仆的现象,但神志清醒,且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中年以上患者,肝阳上亢之眩晕极易化风而演变为中风。 1.2.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患者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后遗症,但特别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有欲仆或仆倒现象,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及不省人事的表现。 1.2.3 痫证: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门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仆倒现象。与痫证相似,但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摘等症状。 2 辨证论治 眩晕之治法,一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证缓解之时即考虑治本。如平肝潜阳合滋养肝肾,化痰降逆合键脾益气,活血化瘀合益气养阴等,都是常用的标本兼顾之法。治疗眩晕,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病,如因跌仆外伤、妇女崩中、漏下等致眩晕,应重点治疗失血。 2.1肝阳上亢证 证候:眩晕,头部跳痛,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病机: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5g,扼子9g,黄芩9g,川牛膝9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12g,夜交藤15g,茯苓9g。 加减:兼便秘者可加大黄后下6g,芒硝冲服6g,以通腑泄热;若阳亢化风者,宜加羚羊角粉冲服0.6g。牡砺先煎10g,.代赭石15g以镇肝息风;若兼阴虚者,加龟甲先煎10g,鳌甲先煎10g,制何首乌10g,生地黄10g以滋阴潜阳。 2.2 气血亏虚证 证候:头目眩晕,劳则加剧,神疲健忘,声低气短,面白少华或萎黄,或心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中药药浴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中药药浴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药药浴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及禁忌。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机构、保健机构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用于指导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进行全身药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更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2015.12.1第十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 国中医药发〔2009〕3号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中药药浴herbal bath of TCM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中药煎汤浴洗或浸泡全身,发挥药物与水(蒸汽)的双重作用,达到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3.2全身浴balneum to the skin 应用中药浴液对全身进行浴洗或浸泡的一种药浴方法。 3.3中药浴液TCM bath liquid 中药煎出液与水以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用于进行药浴治疗。 3.4浴器implement 进行中药药浴的器具。包括浴桶、浴池等。 3.5晕浴fainting 在过程药浴中的异常症状。表现为轻者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气短乏力;重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细弱而数,甚至晕厥等。 4操作步骤与要求 4.1施术前准备 4.1.1中药饮片 4.1.1.1中药饮片的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4.1.1.2中药药液的煎煮方法及场地应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规定。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喘病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 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 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捎失,肝浊音界下移。 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 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证候分类 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 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 热恶风。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 脘痞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 怔忡,尿少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致。

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 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 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辩证施治 风寒束肺: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射干麻黄汤。 风热犯肺: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 痰湿蕴肺:化痰行湿、止咳肃肺,方用三子养亲汤。 水气凌心:温阳利水、益气宁心,真武汤合五皮饮。 肺脾两虚:补肺益气、健脾温阳,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滋补肺肾、百合固金汤,二冬二母汤。 疗效评定 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 二、肺胀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 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危重症候。肺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

治未病科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治未病服务部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1.毫针操作规范 2.电针操作规范 3.灸法操作规范 4.拔罐操作规范 5.头针操作规范 6.刮痧操作规范 7.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8. 小针刀(刃针)操作规范 9. 温针操作规范 10. 穴位埋线操作规范 11. 腹针技术操作规范 12.推拿疗法操作规范 13.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14.经络检测仪操作规范 15.多功能全科检测系统操作规范 16.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操作规范

毫针操作规范 1.针刺前要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按理、法、方、穴作出诊疗方案。并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放心地接受针刺治疗。 2.检查针具的安全,并根据处方选穴,安排体位,以一次能把所选穴位针完为最佳体位。 3.暴露穴位处的皮肤,用碘伏或75%医用酒精对选好的穴位及临近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备用。 4.进针时,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进针法将针刺入皮内,根据病情需要和穴位所处部位等,选择针刺方向、深度和角度,规定留针时间和治疗的疗程。 5.在留针时间内,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运针,催经运气,进行各种补泻手法的实施,保证针刺的治疗效果。必要时可增加一些其他疗法在留针期间一并进行,如艾灸、红外线照射等。 6.留针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留针时间到了就可以出针。 7.出针前应把其他的治疗方法先行停止、撤销。出针时,一手用消毒棉签压住穴位附近,一手握住针柄,轻轻松动针身,再将针慢慢拔出,棉签顺势压住针孔,防止出血。8.出完针后,要仔细检查所拔针具是否完整,患者身上是

否有残留的针具等。确定安全后,告知患者可以离开。9.针刺过程中,若出现特殊情况,如晕针、弯针、滞针、断针等,可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和报告。 10.有要向患者讲明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等,要在患者离开之前,向患者交代清楚,防止意外的发生。

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肠痈诊疗常规 [病因病机]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阑尾炎,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而固定的压痛。据统计该病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0-40周岁年龄组发病最高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婴幼儿则较少见。 2、转移性右下腹痛,多为突然急性腹痛,初起在脐周围或上腹部,为阵发性钝痛,逐渐加重。经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阑尾点附近,呈持续性痛。可有轻度阵发性加剧,或阵发性绞痛。 3、可伴有头晕,头痛,身倦无力,发热,恶心呕吐,纳 呆,便秘或腹泻等证。右下腹阑尾点有固定压痛,重者可有 反跳痛,腹肌紧张。

4、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为盲肠后位阑尾炎;闭孑L肌试 5、验阳性及直肠指检在直肠前壁右侧有触痛,提示为盆腔位阑尾炎或脓肿的可能。 6、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1?1. 5万之间,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 [鉴别诊断] 肺热病(右下肺肺炎和右侧膈胸膜炎) 胸部体检及胸部X检查可鉴别 石淋(右侧输尿管结石) 以突发性绞痛,并放射到会阴部或大腿内侧,尿频、尿痛、血尿,或尿出沙石为主证,X线腹部平片及B超检查可以确诊异位妊娠 育龄妇女,有停经史,突感腹痛,伴有会阴部重坠感,恶心呕吐,头晕,面色无华,血红蛋白下降,阴道内诊及后穹窿穿刺可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 (1)热毒蕴肠症右少腹 疼痛触痛明显,有反跳痛或可扪及局限性包块,发热口渴,恶心欲呕,暧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行气祛瘀,通腑泄热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或阑尾清化汤加减。 大黄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芒硝10g 金银花20g 蒲公英15g 赤芍药10g 川楝子10g 生甘草10g (2)肠道瘀滞证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呈跳痛或刺痛,或可触及包块压痛或反跳痛;发热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大便秘结;舌红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宽肠 方药:阑尾化瘀汤加减 金银花10g 蒲公英15g 丹皮10g 大黄(后下)8g 赤芍药10 川楝子10g 桃仁10g 生甘草10g (3)热盛酿脓证腹痛剧烈,弥漫性压痛及反跳痛,恶寒或寒战,高热烦渴欲饮,或满腹膨胀,呕吐不能食,大便秘结或似痢而不爽,小便短赤,舌红绛而干,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洪大。 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排脓

耳鼻喉科鼻渊中医诊疗方案

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1)以大量粘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 (2)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3)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1)病程持续超过12周。 (2)症状:①主要症状:鼻塞,黏性、脓性鼻涕。②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3)检查 ①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②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 (二)证候诊断 1.肺经风热证: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鼻涕量多而白粘或黄稠,嗅觉减退。可伴头痛,兼有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2.胆腑郁热证:鼻涕脓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可兼有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

3.脾胃湿热证: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兼头昏闷,或头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肺脾气虚证:鼻塞,头昏,记忆力减退,鼻涕混浊,时多时少。面色萎黄或白,少气乏力,大便溏薄。鼻腔粘膜不充血,但肿胀,并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鼻渊通窍颗粒、香菊胶囊等。 2.胆腑郁热证 治法: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等。 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合苍耳子散加减。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川木通、石菖蒲、黄芩、川贝母、射干、薄荷、连翘、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4.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祛寒开窍。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

中医养生技术操作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解读及推广 规范名称如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等;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人:忻玮,徐陆周,常海沧。本规范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的膏方养生的处方配伍、制作加工和服用等各环节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开展膏方服务的机构、从业中医师、生产加工人员,以及服用膏方的人群提供指导,使膏方养生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使之能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