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CLC全球信息报告看图书馆发展

从OCLC全球信息报告看图书馆发展
从OCLC全球信息报告看图书馆发展

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创建于196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它是一个非赢利的组织,以推动更多的人检索世界上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减少使用信息的费用为主要目的。它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合作机构,向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72000多所图书馆提供服务,OCLC几乎每年发布一个给OCLC成员的研究报告,目的在于为OCLC成员馆和信息机构提供大量信息用户对图书馆的理解、信息查询行为的数据,以及当他们在使用信息工具的时候图书馆在他们心中所处的地位的相关数据。我们通过OCLC的研究报告可以了解到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我们可以审视图书馆目前的工作,并给我们带来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

近几年OCLC主要发布以下几个成员研究报告:

OCLC2003年发布《Environmental Scan: Pattern Recognition (2003)》,清华大学图书馆将其翻译成中文,并且该中文译已经得到OCLC的认可,并将其作为上述报告的正式中文版放在OCLC官方站点提供用户下载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e615754737.html,/reports/escan/downloads/escansummary_ch_OCLC_images.pdf)。该报告介绍了2000年之后的三年中的各种环境的变化,Google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且无所不在,在网络信息检索方面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而且使大部分读者越来越依赖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它的出现是整个互联网的一种变革。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缓慢、不可信到快速、真实可信的过程,只要网上有的信息Google都可以帮你很好地查询到,让你可以在Google的前10个查询记录中轻松找到你所要的信息。图书馆在读者中的地位正在发生着变化,Google正在架空图书馆,这些结论给图书馆员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图书馆员必须审视发展环境,认清前景趋势。

OCLC在2005年底发布《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https://www.360docs.net/doc/e615754737.html,/asiapacific/zhcn/reports/pdfs/Percept_all.pdf)即对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认知,通过报告我们可以看到89%的用户从Google等搜索引擎来获取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而只有区区2%的用户从图书馆网站来开始信息查询。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搜索引擎已经成为各种类型的读者获取信息的首选,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图书馆不能再这样继续等待下去,而要为读者提供主动服务。

2007年OCLC发布了年度研究报告《Sharing,Privacy and Trust in Our Networked World》,中文翻译成“网络世界的共享、隐私与信任”,《数字图书馆论文》2008年第3期出版了中译稿。报告开篇第一句就引用了2006年12月《时代》周刊年度人物颁奖词中的一句话“新一代Web很不寻常。数百万用户的点滴贡献因它而汇聚一体,变得重要。”,到了2007年,89%的公众已经使用英特网4年以上,1/4已经在线10年之久,因特网已经“成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力量不仅改变我们的世界,而且还改变了改变世界的方式,英特网用户已经从“信息的消费者”改变成为“信息生产者”,很快将成为因特网上面的主要信息创作者和建筑师,如果图书馆员不紧紧跟上这个步伐,不仅会落后,而且会迷路,甚至不知道如何追赶。被调查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努力将自己嵌入到用户的社区中,包括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

2009年4月,OCLC再次发布题为《联机目录:用户和图书馆员需要什么(Online Catalogs: What Users and Librarians Want)》的报告。报告总结了OCLC 从用户和图书馆员的不同角度对图书馆联机目录的质量究竟取决于什么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报告强调图书馆目录应该和当前流行的搜索引擎的一些特征相结合,使用户可以从联机目录中获得更多的内容,从而

大大增强我们联机目录的功能。同时建议通过多种手段不断提高目录数据质量;通过数据挖掘和应用接口等手段来扩展联机目录数据;更加重视图书馆传递服务和能够改善终端用户体验的数据元素等。图书馆员总是以为自己是代表最终读者利用的,但是由于两者对于图书馆联机目录的目的并不一致,故作为图书馆员的我们绝不能高估我们自己,而应该走入读者中,了解读者对于图书馆联机目录的真实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图书馆联机目录的可用性。

近日OCLC发布了题为《2010年对图书馆的期待:环境和社区(Perceptions of Libraries,2010: Context and Community)》的报告(https://www.360docs.net/doc/e615754737.html,/reports/2010perceptions/2010perceptions_all.pdf)。该报告是2005年“图书馆、情报资源观”(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的后续版,报告特别提到了经济低迷如何影响读者的搜索行为以及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数据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果说2005年的报告给图书馆人敲响了网络时代的警钟,那么2010年的报告告诉我们更多人在使用网络资源,而图书馆的在线资源和图书馆网站并没有反映这种增长趋势,仍然没有人(或者很少的人)选择图书馆网站开始他们的信息检索。问答类咨询网站是2005年的3倍,43%的信息消费者在使用网络问答,比2005年提高15%,图书馆馆员在线咨询网站也有所增加已有58%的图书馆提供该服务,对其使用率也从5%增长到7%。这份报告还扫描了人们对图书馆的认知,图书馆是信息生态环境中的一环,虽然我们无力和搜索引擎去抗衡,但是现实是我们和搜索引擎和Facebook等可能站在同一片战场上面。

从OCLC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2003年以来,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网络泡沫”和“经济危机”的洗礼,图书馆作为一个有价值的社会机构,它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逐渐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移,许多新想法、新服务不断涌现,图书馆所处的环境都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迁,图书馆过去5年的发展超过了前面100年发展的总和,而未来5年的变化将使过去5年的变化微不足道。在新时期下,图书馆员应该在变化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不断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面利用团队的力量,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读者的用户体验紧密结合(到读者中去,感受读者需求的变化),对图书馆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包装和再组织,从而帮助我们的读者“体验”信息,并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2020年度工作总结

图书馆2020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我馆以《中华人民 ___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以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和总分馆建设工作为抓手,从文明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入手,不断强化图书馆员工的读者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树立起了文明服务窗口的形象。今年4月,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验收工作组的验收;8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二级图书馆”,成功保级。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持久开展,通过总分馆建设、设立馆外延伸服务点、举办各类阅读活动等多种形式,多措并举做实全民阅读推广工作。 (一)去年我市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以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为总馆,以岗美镇、河口镇、春湾镇、合水镇和陂面镇5个镇为分馆以及15个服务点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今年4月9日,省文化厅验收工作组在副市长何梅以及阳江、XX两级文广新局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前往河口镇新坡村和岗美镇银塘村的基层服务点以及XX市图书馆、文化馆总馆进行实地检查,并听取了我市关于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工作的情况汇报。省验收工作组充分肯定了我市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工作所取得了成效,并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反馈意见。副市长何梅要求全市各级文化

工作者要认真对照和深刻领会验收工作组意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整改、补齐短板,巩固成果,全面提升市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和基层服务点的服务效能。同时,要继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示范带动其他总分馆制建设,推动XX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二)为尽快在全市范围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 图书馆总分馆制,今年9月,我市又投入100多万元启动了以八甲、三甲、双滘、马水、永宁、河?、松柏、石望8个镇综合文化站为分 馆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至目前止,相关平台设备 已安装到位,各分馆的图书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录中。预计到明年1月中旬,这8个分馆即可联网投入使用。 (三)为了在全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书香氛围,我馆积极拓展 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延伸服务阵地,突破传统图书馆只限于馆内借阅的服务模式,本着“方便读者、服务社区”的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今年11月,我馆同时在市区东湖天下小区、绵登德福花园和联怡花园三个社区开设图书馆延伸服务点。服务点以小区开发商提供合适的固定阅览场所、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管理,由我馆投资软硬件设施的形式建设。建设标准为:每个服务点投资10 万元,配置1900册左右的各类图书及书架、图书阅览桌椅、图书臭 氧消毒机、空调、饮水机等设施。预计这三个延伸服务点到明年1月底即可建成并投入使用。它的建成将突破图书馆馆舍建筑的功能局限,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学校图书室2021年工作计划例文精选五篇

学校图书室工作计划例文精选五篇 工作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前提.我们企业的计划有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这些计划明确了我们这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这个季度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当年要完成的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图书室工作计划1 一、认真学习科学管理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要求进一步认真学习大报告,认清形势,端正思想.要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和各类业务书籍,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2、加快建设,提高标准.进一步推进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设施的完善.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图书管理系统要更新完善设施,保证使用中万无一失;阅览室要丰富资料,经常开放,为师生服务. 二规范借阅,认真服务. 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外借、阅览、宣传推荐工作.要迅速做好新生、新教师的登记发证工作,以便让师生能及时借阅;同时本学期调整学生借还书的周期,增加借阅量,保证让学生能看上书,看好书.师生阅览室的开放确保定时准时. 三、用心教育,加强指导. 要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文献知识和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包括阅读资料、读书方法、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要经常宣传好书、新书,向学生推荐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刊.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指导功能,加强教育指导. 明确职责,做好考评.根据学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核精神,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全馆人员的工作职责性和工作质量.完成学校要求的每位每年至少写出一篇总结文章的要求. 四、提升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管理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分析_郭春霞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 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分析 郭春霞 【摘 要】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非结构化数据蕴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其对图书馆的数据挖掘和学科服务 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对高校图书馆的非结构化数据特性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同型异源数据、异型异源数 据、同型同源数据三种,构建了非结构化数据的融合分析流程,适合高校图书馆非结构数据的挖掘和管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清洗 数据监护 DOI:10.15941/https://www.360docs.net/doc/e615754737.html,ki.issn1001-0424.2015.05.005Abstract:In big data environment,inform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 becomes more than ever,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ibrary data mining and library subject service.This arcticle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which is divided into same type of different source,different type of different source and same type of same source.The unstructured data fusion analysis process is constructed,which is suitable for 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 min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 data cleaning data curation 1 引言 数据之于科学的重要性,就像语言之于文学,音符之于音乐,色彩、形状之于美术一样,离开数据,就没有 科学可言[1]。2011年Science杂志《聚焦数据管理》的专辑中提出了“数据就是金矿”、“科学就是数据,数据就是 科学”的说法。数据在当今社会,已经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资产,它改变着组织决策的模式,所以有效收集、分 析大数据,运用各种方法挖掘大数据,使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2004 年,世界进入web2.0时代,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工具的涌现,使每一个网民都好比一个信息碎片的传播和 生产者,不断地制造数据,然后聚集整合,像核弹蘑菇云一样,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数据爆炸, 引领着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3]。IDC(国际数据公司)认为大数据时代是数字宇宙时代,他们在2012年的研究报 告中指出,2011年全球复制和创建的数据总量为1.8ZB(1ZB=10亿TB),认为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 35ZB[4]。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描述是由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的:大数据是指“由科学仪 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络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 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5]。 高校是一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地,学校的教师、学生来自各种学科和专业,换句话说,高校 是各专业、各学科融合最广泛、最复杂的地方。无论是高校的学术研究还是从校园广泛应用的社交媒体,无论是 宏观层面的学术研究还是微观方面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还是图片、视频等数据资 源,都被师生广泛地利用和传播。 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中记录、储存、传播、应用人类文明与数据的机构,需要处理的数据也在呈指数增长, 尤其伴随着社交媒体、移动智能终端、无线网络等技术的普及,结构化与半结构化的数据都在飞速增长,图书馆 也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6]。目前全世界的数据大约有75%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无 论是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对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和数据挖掘 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如何将高校用户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非结构化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已经成为高校图 书馆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对这些数据,需要在充分搜集多种来源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

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中心,与教学、实验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 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2015年修订)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传统图书馆以“藏书”、“借阅”和“内部业务”为三大主要功能。信息化时代,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的急速更新使传统的以“藏”为主的运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如馆藏的空间不足、信息资源更新速度跟不上等。读者通过网络能更快、便捷地获取信息也导致图书馆使用率降低。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对图书馆进行革新,以适应时代转变。当下,高校图书馆的发成呈现出使用与管理一体化、实物馆藏与电子信息一体化、空间布局开放灵活化、多功能信息综合化四个特点。 (一)图书馆功能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承担了更多的职能与服务。 1.资源中心 图书馆早期的发展都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主体。古代图书馆主要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能,这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没有改变,只是由于技术的进步,馆藏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趋向多元化。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共享,让使用者能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2.学习中心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相对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进入状态,全神贯注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学习和完成作业,此类行为从表面上看与一般性阅读极为相似,但实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有限,重点是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空间。

南京医科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南京医科大学“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研究生院 (2016-1) 一、前言 学科水平的高低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最重要体现,学科竞争是大学竞争的基石。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无法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同样也不会有一流的科研成果。因此,学校始终坚持高水平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继续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同时在多年的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以及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十三五”期间以建设一流学科为抓手的学科建设规划,对于在“十三五”进一步增强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并为“十三五”后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一)学科建设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至“十二五”末,我校学科建设已基本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国内,主要学科已达一流水平,在国际上,个别优势学科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已基本形成。目前,在传统学科领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进入国家一级学科水平评估前3名,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和护理学三个学科分别进入国家一级学科水平评估前6名、前7名和前10名,临床医学在国家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排名18,由第三轮国家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排名前60%进入前40%;内科学(心血管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和药理学三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

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连续两轮入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药学、特种医学和护理学三个学科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在以ESI学科排名为标志的学科领域,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神经科学和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五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我校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江苏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立项建设,同时,培育建设江苏省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至“十二五”末,七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覆盖了学校所有医学一级学科,学校设有基础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特种医学七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就一流学科或特色学科的建设而言,学校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学校层面对学科建设进行前瞻性设计和布局,是统筹规划和合力建设一流学科或特色学科的重要保证; 2、就一流学科或特色学科的建设而言,学校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加快一流人才和特色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学科人才梯队的建设是一流学科或特色学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也是保持和提升学科建设成果的关键; 3、就国际上科学和学科发展的趋势而言,学校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加快形成基于相应理念的一流学科或特色学科的建设思路。在继续重视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布局以疾病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为切入口的交叉学科的建设,积极探索以精准医疗以及大数据为标志的新兴学科的建设,为引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融合以及临床提升战略提供新的思路和平台; 4、就临床学科的建设而言,学校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流临床学科的建设以及提高临床学科的影响力是学校创建一流医科大学的重中之重,加强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是提高

白家庄小学图书室发展规划和计划(已修改)

白家庄小学图书室发展规划 依据学校发展前景,为使图书室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特对图书室未来发展作如下规划: 一、总体目标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小学图书室评估细则》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进一步抓好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同时积极抓好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加快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变步伐,努力把我馆建成特色鲜明、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的复合型图书室。 具体目标: 1、到2020年,生均达到40册(含电子图书),并根据学科建设对馆藏资源体系作结构性调整,建立富有特色的室藏资源。 2、建设电子阅览室,积极购买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及其使用权,为读者提供光盘数据库检索、馆藏书目信息查询和网上信息浏览,努力建设一个各种载体共存的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相结合的馆藏体系,满足读者需要。 3、更新图书馆现有的内部管理系统,努力建成一个技术先进、开发性能好、与国内外网络互联、符合国家数字图书馆数据标准,并能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4、新建图书室网页和标准化的小型数据库,将我室特色藏书数字化。 5、服务范围进一步宽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环境和方式更为人性化,读者满意率上升。 6、通过在职培训,使人员结构趋向合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能适应图书室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之需。 二、具体措施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坚持和把握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性、针对性、少复本多品种的原则。 2、成立资源采购小组,聘请学科带头人担任采购顾问,定期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读者需求,以保证室藏文献的质量。 3、积极开展网上资源的建设、筛选和整序,以强化虚拟馆藏。 (二)加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怎么写,我们来看看下文。 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怎么写1 文章标题: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落实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5年12月底,国家文化部在佛山召开了全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经验交流会,会议将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部门今后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新一轮农村文化建设的序幕即将拉开。而作为图书馆等农村公共文化机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无疑占有重要位置。 **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下辖开平、台山、恩平、鹤山四个县级市以及新会、蓬江、江海三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属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70,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既有人均收入名列全省前茅的先进乡镇,也有连饮水都困难、经济相当落后的农村地区,因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千差万别,乡镇图书馆(文化馆)良莠不齐。但总的来说,全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现

状令人忧虑,主要表现:乡镇图书馆数量不断减少,功能日渐萎缩。缺乏长远的规划,或者说地方政府尚未真正重视图书馆建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省各地开展创建群众文化先进县、区和先进乡镇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乡镇图书馆建设。十五期间,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达标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室)的建设作为“文明村”的硬性指标,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乡镇图书馆,其中,不乏设施先进、藏书过万、管理规范的农村图书馆,如蓬江区荷塘镇图书馆、白石乡文化中心图书馆,新会区双水镇、罗坑镇图书馆,棠下石头乡、五丰村、鹤山共和镇、恩平圣堂、沙湖,开平水口、关氏、司徒美堂、台山海宴华侨农场等为数不少的乡镇图书馆,一度成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亮丽的风景。如今,许多图书馆名存实亡。一方面是乡镇图书馆数量和功能的萎缩,另一方面,农民朋友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对知识、对阅读的渴求难以满足。 导致**市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乡镇图书馆尚未列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范围。长期以来,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制只到县,而没有到乡镇,乡镇图书馆是民办事业,缺乏一种保障机制。在各地政府创建群众先进文化县、区和示范县、区的文件中,对乡镇图书馆建设只要求有普及率,没有提出巩固率的要求;二是缺乏办馆经费。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被划归乡镇政府管理,而随着乡镇企业转制,文化站因经营部门被剥离而失去经济支柱,从而导致乡镇图书馆办馆经费得不到保证,难以购置新书吸引读者;三是图书管理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不到位;四是藏书质

毒理学实验报告参考格式

写题目:灭多威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目的意义(抄实验课本) 二、原理(抄实验课本) 三、内容与操作步骤 (一)受试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g~24g,雌雄各半。 (二)称重、分组 原则:每性别各分、6个剂量组、每组5只、体重均衡法进行 方法:实验课本P15(体重均衡法分配方法) (1)雄性小白鼠分组 第一步将动物按体重分组 按照18~g,19~g……24g分为7组,30只雄性小白鼠称重后放入相应的体重组中。 第二步照抄就好 (2)雌性小白鼠分组 同(1) (三)编号(参考课本P21) 各小组的按照小组的做法来写 (四)剂量设计 原则:设6个剂量组,组间剂量(mg/kg)以及灌胃液浓度(mg/ml)均是等比数列,比值均为1.32 设计方案: 组别 1 2 3 4 5 6 剂量(mg/kg)100 75.79 57.39 43.48 32.94 24.95 灌胃液浓度(mg/ml)5 3.79 2.87 2.17 1.64 1.24 原液取量(ml)5*2 3.79*2 2.87*2 2.17*2 1.64*2 1.24*2 (定容为10ml) 动物死亡数(只)8 9 6 0 1 1 (五)受试物的配制(课本P22)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简洁地描述 (六)灌胃给药(课本P23)具体操作要写 原则:等容量法 (七)中毒体征和动物死亡观察记录 写表3-1 急性毒性实验原始记录 2.计算LD50 (1)方法:改良寇氏法(课本P26,写原则和计算公式及表3-3(6组) 求lgLD 50和Sm LgLD50及其95%可信限为 所以LgLD50及95%可信区间范围为 四、结果评定(课本P25 写表3-2) 判断受试物的毒性大小和毒性特征 四、实验讨论 1.写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2.小组针对各小组结果进行讨论,特别是有异常结果的小组要注意了 3.也可以比较雄雌性结果的差异 大家发挥想象力吧!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全文)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战略报告》 大纲(供讨论) 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 1、传统图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学传统 2、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与图书馆学教育(1920-1949) 3、图书馆学教育的缓慢发展(1949-1978) 4、近三十年图书馆学教育的快速发展(1978-2008) 二、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现状 1、基本情况(院系设置、教师与学生) 2、专业设置(本、硕、博,重点学科等) 3、课程设置 4、教学条件 5、招生与就业 三、中国图书馆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评价 1、图书馆事业的需求 2、社会信息化的需求(社会需求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3、图书馆学专业对社会的贡献(社会评价) 四、图书馆学专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1、扩大图书馆学本科与硕士教育的规模 2、加强图书馆学博士教育的质量 3、加强图书馆学师资建设,强化兼职教师 4、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实习基地 5、加强国内外专业交流 五、政策建议 1、设置“信息资源管理”(涵盖图书馆学、档案学、电子政务)专业硕士 2、兼职经费的制度化 3、师资培训的制度化 4、加强专业检查与评估 附录:中国内地高校图书馆学专业设置表

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 图书馆学教育是图书馆职业稳定发展的支撑点,是图书馆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有着近9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有起有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 传统图书馆学与图书馆学传统 1.1 传统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是从图书馆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的一门科学知识。古代图书馆工作以图书整理为主,长期的图书整理实践使之慢慢提炼出了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我国古代有关图书的版本、校勘、注释、目录、辑佚、辩伪、编纂等学问,它们被晚清学者及近代学者笼统称之为校雠学或目录学。西方古代图书馆知识体系也是建立在图书整理基础之上的,也形成了有关图书的版本、校注、目录、辑佚、手稿鉴别、编纂等方面的学问,被西方学者称为书志学或目录学。 真正将图书馆知识体系视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应当从1807年开始。德国图书馆学家施雷廷格(M.W.Schrettinger,1772-1851)在这一年使用了“图书馆学”(Bibliothek wissenschaft)这个名称(德语中wissenschaft是被当作一个表示系统知识的一般术语来使用的)。他后来出版的两卷本《图书馆学综合性试用教科书》,更是系统地阐述了图书馆学的内容体系与基本特征。1886年,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培训机构——格丁根大学图书馆讲座由齐亚茨科(K.Dziatzko,1842-1903)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图书馆成功开办,讲授的课程有目录学、抄本史、印刷史、古文书学、图书馆经营法等科目。目录学、抄本史、印刷史、古文书学是研究图书的传统知识体系,只有图书馆经营法是新图书馆的发展催生出来的新内容。因此,格丁根大学图书馆讲座讲授的图书馆学,基本上还是以图书整理为研究轴心的,它是以培养有能力佐助科学研究的图书馆馆员为目标的。如古文书学(Palaeography)的主要内容就是解释古代公文、书翰、敕令、特许状、遗嘱等内涵,判定其年代、真伪等[1]。 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Melvil Dewey,1851-1931)在1887年开办“哥伦比亚学院图书馆经营学校”时,其办学目的也是培养专业的图书馆职业人才,因此该校所开课程多以实用技术为主(包括图书馆经营、目录学、专题讲演、业务指导、学术讲演等)。齐亚茨科与杜威的办学,改变了以往知识与技能的“师徒相传”的方式,把图书馆学变成一种职业教育。至此,图书馆学不仅以一门独立的科学姿态面世,而且开始为推动图书馆职业化而进行了有意识的专业建制活动。图书馆学学科意识与专业建制的出现,至少向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图书馆工作是一个专门的职业,具有专门图书馆学知识的人才能充任此职。 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主要以经验性、操作性知识为主,知识深度与理论含量都明显欠缺,乏善可陈。1918年,以巨款赞助图书馆事业的卡内基基金会委托图书馆学专家威廉森(Charles C.Williamson,1877~1965)调查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现状,三年以后,威廉森提交并公布了各噪一时的调查报告《图书馆服务之训练》(1923年)。这份报告批评了当时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图书馆学校的通行做法,指出图书馆学校应致力于专业性之训练而非事务性之训练,专业性训练应在四年大学教育基础上实施,而且大学一年级的专业研究应属一般性及基本性的,二年级开始专门化课程之研究[2]。此后,图书馆学普遍进入了美国大学课程之中,图书馆学教育在美国成为大学一门新兴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2 图书馆学传统 从图书馆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以及图书馆学专业建立的历史来看,早期图书馆学表现出了以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1)图书馆学属于一门经验科学。经验学科不是以假设、公理、逻辑为基础的,而是

生态毒理学论文

大气生态毒理学Atmosphere ecological toxicology 2013年10月24日

摘要 生态毒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集中阐述了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史、定义、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并侧重介绍了大气生态毒理学。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论是对植物、昆虫还是我们人类本身,大气污染问题带来的各种问题都不容忽视。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有三个途径:食用被大气污染的食物或水体,皮肤与污染空气接触,污染气体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大气污染对人体最大最直接的伤害表现为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损害并增加各类疾病患病的风险。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解决措施

1 绪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导致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气候变暖,生态破坏,以及土地、水和大气污染等利用越来越导致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气候变暖,生态破坏,以及土地、水和大气污染等。二十年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那就是生态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用多学科理论包括生理、生态、化学、医学、毒理学和数学等来解释自然界中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因此,生态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环境基准推导和标准制定以及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很强的工具,已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最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之一。 1.1生态毒理学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生态毒理学的奠基和初创期):1969年法国科学家Rene Truhaut 首次提出“生态毒理学”概念。1972年“生态毒理和环境安全学会”在欧洲成立,成员包括欧洲、远东和北美等国。1972-1985年在日本、德国、法国、奥地利、丹麦和意大利举行了一系列与生态毒理学相关的学术研讨会。1979年北美成立了“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10年后在欧洲有了分支学会。1988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了第1届欧洲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并一直延续至今。1989年“生态毒理和环境安全学会”在都柏林举行了首次单独以“生态毒理学”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生态毒理学高速发展时期):1990年以来,生态毒理学研究重点集中于:微量毒物的长期效应、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价三个方向。1992年英、美部分科学家首次提出“分子生态学”概念,将生态学研究基础从宏观拓展到微观。1995年中国毒理学会成立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并召开了第1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997年在法国召开了第1届欧洲分子毒理学大会。1998年在我国召开了有关的国际生态毒理学专题研讨会。2002年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第2届全国生态毒理学研讨会。1992年De Kiruijf将生态毒理学定义为用多学科理论(生理、生态、化学和毒理学)解释自然界中污染物的作用过程和暴露风险。它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强的一种工具,用于支持环境政策、法律、标准和污染控制。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及其机理,以及预防、救治或改善措施的综合性学科,是环境基准研究和环境标准制定与修订的基础,是实施污染控制的工具。因此,它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技术支撑。几

小学图书馆发展规划

小学图书馆发展规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图书馆发展规划沭源小学

沭源小学图书馆发展规划 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校教学、科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加强我校图书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的精神,特制订图书馆近期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把我校图书馆建设成为馆舍设备配套、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高、藏书充足、藏书种类丰富的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新型图书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三、具体规划 (一)基本硬件设备 2014--2015学年我们已经积极筹措经费,配置复印、文献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选派图书馆专职管理人员到有关单位进修学习,将学校新进的图书上架流通,并搞好图书目录的登记工作。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加

强图书馆的正规化建设。添置和改善阅览室的设备,加强现代化管理。设置一个教师资料室,并配备一部分教辅及工具书为方便老师做课件,写论文,查询相关的资料。加强学科阅览室的建设,提高学科阅览的质量。增设学生班级图书角,并组织好学生开展自学阅读。 2015学年,继续增加硬件投入,再购买一批图书架,并有计划地进行。注重环境的美化与绿化,为读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整洁安静、学术和文化气息浓厚,以人为本的学习场所。 (二)队伍建设 为了使我校的图书馆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我们要通过进修、培训、取经等渠道,提高我校原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逐步形成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精湛、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图书管理队伍。 (三)制度建设 图书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业务工作规范和工作岗位职责,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专题阅读等指导。 (四)可持续发展 通过努力,我校图书馆的建设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校的图书馆事业朝着现代化道路快速迈进。 棋山镇沭源图书室

《高校图书馆学校特色资源建设探讨》

《高校图书馆学校特色资源建设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陈建华 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230039摘要。介绍了电子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方式及特点,并提出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definitionandcharacteristicsofelectr onicresources,andanalyzesthewayhowtobuilduniversitylibrary’selectronicresourcesanditscharacters.atlastthepapegivessomesuggestion thatweshouldpayattentiontointheconstructionprocess.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electronicresource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图书馆信息存储、检索、查阅的传统方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环境。电子资源以其自身的优势而迅速发展起来,大大改变了图书馆的资源分配结构和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在当今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电子资源的定义及特点 1、电子资源定义 电子资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电子出版物,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它相应电子设备再呈现出来,从而进行查阅和信息传递。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报纸、会

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各馆自建的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馆藏特色资源库等构成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2、电子资源的特点 (1)、存储信息容量大,占用空间少 传统印刷资源的存放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存储这些资源要占用高校大量的空间,而电子资源的高密度性和大容量性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小型机房,用以存放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2)、使用灵活,打破时空限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查阅电子资源。学校图书馆服务器一般都是每天24小时工作,学校教师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时间,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是在当地还是在外地,只要把计算机打开,连上网就能查阅校内资料了。 (3)、检索速度快 借助计算机高速的运算能力,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如在数据库中以关键词、作者、摘要等字段进行检索,就能快速而方便查到所需资料。 (4)、资源共享性 电子资源能够同时被众多用户同时使用,而传统印刷资源借阅却受制于本身资源的有限性。 二、电子资源的建设途径 1、购买现有成熟的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对于图书馆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建设,以支撑教

图书馆管理系统报告报告

摘要 (2) 1.问题描述 (2) 1.1背景 (2) 1.2研究目的 (2) 1.3数据需求 (3) 1.4事物需求 (4) 1.5关系模式 (4) 2.方案图表设计 (5) 2.1 E-R图 (5) 2.2数据流程图 (9) 3.总体设计 (10) 3.1软件开发工具 (10) 3.2开发方法 (10) 3.3开发模式 (10) 4.结束语 (11) 4.1课程设计心得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在正常运营中面对大量书籍、读者信息以及两者间相互联系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增加,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造成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增加,影响整个图书馆运作和管理,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使用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对对书籍资源、读者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用管理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 需求; 功能 1.问题描述 1.1背景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面对大量书籍、读者信息以及两者间相互联系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现有的人工记录方法既效率低又错误过多,大大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对书籍资源、读者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用管理效率的提高。 目前社会上信息管理系统发展飞快,各个企事业单位都引入了信息管理软件来管理自己日益增长的各种信息,图书管理系统也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化的图书信息管理软件也不少。但本系统完全独立开发,力求使系统功能简洁明了,但功能齐全且易于操作。 1.2研究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其作为数据库开发的示例不仅是因为他的开放性,而且还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比较成熟,

毒理

1.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 2.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人的是Orfila。 3.生物学标志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4.反应分为量反应、质反应。 5.剂量-反应曲线有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 6.安全限值有每日容许摄入量、最高容许摄入量、阈限值、参考剂量。 7.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8.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9.外源化学物主要经过简单扩散的方式经生物膜转运。 10.简单扩散的条件是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外源化学物有脂溶性、外源化学物是非解离状态。 11.外源化学物的脂溶性可用脂-水分配系数来表示。 12.化学物质经皮吸收的限速屏障是表皮的角质层。 13.机体可作为贮存库的组织通常有血浆蛋白质、肝和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 14.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酶所催化的反应一般分为两大类,称为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 15.排泄的途径通常有经肾脏(尿)排泄、粪便排泄、经肺(呼气)排泄、其他途径排泄。 16.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是两方面:生物系统、外源化学物的氧化还原代谢。 17.细胞内Ca2+的持续升高可导致以下有害作用能量储备的耗竭、微丝功能障碍、水解酶的活化、ROS和RNS的生成。 18.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 19.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其毒性增加。 20.化学物水溶性越大,毒性越大。 21.PCBs和二恶英的联合毒性,多呈相加作用。 22.马拉硫磷与苯硫磷的联合毒性,呈协同作用。 23.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利用了化学物的拮抗作用。 24.不同的LD50计算方法对动物组数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为4~6组。大、小鼠等小动物每组数量通常为10只,犬等大动物为6只。 25.急性毒性试验求出LD50(LC50)值,通过LD50(LC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6.不论我国或国际上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都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急性毒性试验时,除报告该毒物的LD50值和急性毒性级别外,还应对中毒和死亡特征加以报告。 27.蓄积作用的研究方法有蓄积系数法、生物半减期法。 28.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9.化学致癌物诱导生成DNA加合物的数量与致癌性有密切关系,故DNA加合物可作为人类接触环境致癌物的标志。 30.化学致癌机制,与突变有关。突变的出现是损伤-修复-突变模式。 31.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有石棉、激素、免疫抑制剂、多氯联苯、TCDD。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传播、交流的社会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继续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同时针对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构想与具有执行效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资源建设 21世纪,社会经济已进入以知识为基础增长的新模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有效地利用知识、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因而人们需要提高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这对号称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服务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以资源分布化、传递网络化、媒体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利用共享化为特点的图书馆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图书馆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图书馆人应该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把握时机,让图书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一、资源建设的现状 特色馆藏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盲目追求图书数量,加上在学校扩大发展规模的硬件要求上,都把图书馆的藏书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以藏书量的多少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的高低。而单单讲求数量,不注重藏书对本校学生利用价值,为了达到标准,大肆购买,而忽视了质量;为了应付评估需求,短期内一次性购书情况普遍存在,从而使得各馆的藏书量激增,藏书却缺乏特色,导致信息雷同较多,各层次书籍分布不均衡,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发展历史、专业、学校规模、购书经费条件的制约,图书的藏书量数量不一,由此演化了在资源共享上的分歧。许多大的图书馆、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高校的图书馆,传统藏书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能够共享别人的太少,而提供给的资源相对较多,所以在共享的态度上不是积极应对。 二、文献资源的建设 1.非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纸质文献购买、保存都比较方便,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上架供读者使用,而且无须特别的设备,阅读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限制,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深受读者欢迎。纸质文献资源仍呈 现增长趋势,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必然的。 纸质文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以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经历了上千年的洗礼,已建立起完善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在科学评价功能方面,各门都建立健全了学术评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保证出版文献的学术水平。在道德审查功能方面,纸质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常会受到道德审查和政治审查,能够生产并传播的文献基本上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观念,对保护普通社会人群、保护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保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读者利用的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纸质文献资源进行筛选。并对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尽可能地让文献资源不要流失,并针对其潜在指导下一时期的藏书购买。 2.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电子文献具有信息存储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检索方便、易于复制,以及可被众多读者同时使用等特点。随着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改善,电子文献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增长,各类读者对电子文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现阶段图书馆应调整馆藏资源采购策略,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重,应侧重网络数据库,网络版光盘数据库和全文电子期刊及检索性二次文献的引进。对于全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如“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在扩充部分馆藏的同时,也可缓解读者对图书复本的需求。 另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建设。它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结构更加复杂,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