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寿县三觉镇庙桥小学 9月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化观念管理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思想,确保师德、确保规范、确保发展,努力把学校办得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留恋、同行尊重的总体目标,特制订本校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让所有教师认识到实施管理,有利于学校依法治教的工作推进,同时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严谨、和谐、健康、人文的校园新风,感受到学校管理中既有严谨的制度、严格的要求、又有亲情关爱、俨然如家的人文关怀,激发广大师生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工作,关心学校发展。

三、具体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在以下六个方面着重抓好管理。

一、行政管理。

1、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实行校务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凡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必须在征求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以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定,不应以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决策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确保决定过程的科学、民主、依法和结果的公正合理。

3、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按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和体育活动时间。并将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配齐档案室和档案柜,档案资料管理齐全规范。完善学校文书档案的保密、来文登记、办理情况登记、借阅登记等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档案资料使用效益。

5、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局域网、电教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努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好图书、仪器等能够辅助教学的先进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6、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学校坚持以制度管人促事,建立学校党政工作规程和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做好各种会议记录、工作日志、检查记录。各项工作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整改、有反馈、有总结。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努力做到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奖惩分明。

二、德育工作。

1、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建立和完善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教务处、少先队干部、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为主体力量,家长、社区代表参加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爱岗敬业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人员,积极提升相关人员思想业务素质,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打造一支思想好、能力强、作风硬的德育工作队伍。

3、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寿教基〔〕28号)文件要求,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洁美校园。

4、重视学生养成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常规,严格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制定常规管理细则与学生一日常规,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5、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坚持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各类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珍爱生命、学会感恩、树立理想、正视困难、坚守诚信、遵纪守法等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要坚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共处。

6、发挥学科教育渗透作用。坚持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工作;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学科德育元素的育人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国防、法治、心理健康、环境等教育。

7、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经过家访、电话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形成教育合力。

8、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要关注留守学生身心成长。建好阳光少年之家,设立心语室,并有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9、重视学生法治教育。学校要积极深化警校共育工作,坚持聘请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在学校法治教育方面的作用,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法治讲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