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一、三大产业

从2005年到2010年,云南省的经济总量从3462亿元增加到7220亿元,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从7809元增加到15749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从662亿元增加到11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426亿元增加到32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375亿元增加到2890亿元。

二、现代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林、牧、渔业比重得到提高。农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52.34%下降为2010年的50.20%,下降了2.14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由2005年的9.88%、31.79%和2.15%提高到2010年的10.45%、33.12%和2.70%,分别提高了0.57、1.33和0.55个百分点。

种植业内部结构也有所调整。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由2005年的70.27∶23.71∶6.02转变为2009年的69.52∶23.37∶7.11,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略有下降,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略有上升。

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81.64%下降到2009年的71.78%;牛肉则由2005年的7.33%上升到2009年的9.19%;羊肉由2005年的3.46%上升到2009年的3.96%;禽肉等也由2005年的7.57%上升到了2009年的15.07%;牛奶、禽蛋、蚕茧等产量也有所增长。

水产品产量由2005年的23.85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8.17万吨。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9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504万亩,总产1634万吨,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粮食总产量居西部第3位、全国第14位。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纯收入2279元,工资性纯收入685元,转移性纯收入278元,财产性收入127.5元。

――优势产业发展迅猛。2009年全省11种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800万亩,其中花卉、咖啡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茶叶面积居第1位、产量居第2位,甘蔗面积及产量均居第2位,马铃薯面积居第4位、产量居第3位,蚕桑面积居第3位、蚕茧产量居第5位。

――龙头企业发展迅速。2009年全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25家,其中超过1亿元的有88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3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63亿元。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9年年底,全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78个,绿色食品632个,有机食品163个;“斗南”、“蝶泉”、“云南红”、“宣威火腿”四个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大益”普洱茶、“松鹤”下关沱茶、“宏斌”小米辣、“宣泰”火腿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除烟草外,全省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712亿元,较2005年增长96.1%;农产品加工增加值达179亿元,利润49亿元,上缴税金28亿元。

――农产品外销快速增长。2009年农产品直接出口创汇已达10亿美元,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三、工业产业

(一)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是云南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形成以“玉溪”、“云烟”、“红塔山”、“红河”为重点骨干品牌,“红梅”、“红山茶”为支撑品牌的6大云南卷烟品牌体系。

规模以上烟草制品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440.4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689.82亿元。2009年规模以上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6.2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1.18%。

(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

2008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能源工业企业815个,能源工业销售产值912.41亿元,实现增加值340.58亿元,占全省GDP的6%,上缴利税142.48亿元。

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五个行业增加值的总和从2005年的155.4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88.77亿元。

2009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所占比重为12.7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所占比重为2.66%、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所占比重为4.90%、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所占比重为0.000567%、燃气

生产和供应业所占比重为0.13%。

上述五个行业增加值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共计20.42%,共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30%。

(三)冶金工业

近几年云南省黑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昆钢、德钢两大钢铁集团为主体、包括矿山采选、钢铁、铁合金等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2008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黑色金属采选企业48户、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140户、从业人员约7.3万人。

规模以上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7.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2.50亿元,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56.7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7.76亿元。2009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5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13%,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8%。

2008年,云南省有色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7户,从业人员约13.7万人,实现销售收入960亿元,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成为云南省继烟草、能源后的第三大工业产业。主要产品有铜、铝、铅、锌、锡等,稀贵金属锗、铟、金、银、铂、钯、镓等逐步发展,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主要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先进水平,已培育了3户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27.3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9.90亿元,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71.7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74亿元。2009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81%;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0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48%。

(四)化学工业

主要产品有化肥、磷矿石、黄磷、电石、精细磷酸盐、有机硅产品、乙烯等。磷肥、磷矿石、黄磷产量居全国第一,化肥产量居全国第4位。重点企业技术和

装备水平较高,磷复肥技术和装备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时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专利技术。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288户,拥有总资产597亿元,从业人数7.4万人。

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5.31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14.86亿元。2009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3%,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

(五)生物产业

在我国《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中,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五个领域,生物信息、医药研发、外包等生物服务业内容纳入到生物医药部分。

2008年,云南省生物产业增加值达194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4%,扣除烟草产业增加值702亿元,全省其他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123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1.7%。生物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省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形成了烟草、畜产品、蔬菜、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天然橡胶、水果、木竹加工及浆纸等12类优势生物产业。

(六)新兴产业

云南省在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材料、光电子及信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取得良好成绩。

1.装备制造业。

在云南省工业行业中,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仅次于烟草、能源、冶金、化工行业,居第5位,是上述几大产业中唯一一个非资源型产业。

2000~2008年,云南省装备制造业连续保持8年的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361户,从业人员7万余人;实现销售收入304亿元,工业增加值7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3.6%;出口交货值9.8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19.6%,为全省第二大类出口产品。

2.光电子产业。

据统计,2008年云南省共有11家光电子骨干企业,有北方红外集团公司及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国兵器第211所等著名光电子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实现

销售收入达48.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约12亿元,占全省GDP的0.2%。

四、现代服务业

(一)文化产业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产业优势突出。多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

截止2010年,云南省各级工商机关注册登记的内资文化产业企业达2万多家,拥有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报业传媒集团、云南广电网络集团以及云南云广传媒集团、云南云视传媒集团、云南电影集团、云南演艺集团、云南文博产业集团等大批国有文化企业,以及云南映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丽江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云南中天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昆明福保文化城有限公司等民营骨干文化企业。

2009年,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6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9%,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一起,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的省市。

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加值突破44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1%。

(二)旅游业

2009年,云南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10亿元,增加值380亿元,旅游业拉动全社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旅游消费对餐饮、交通、娱乐、旅游购物的拉动分别为131亿元、193亿元、28亿元和66亿元;全年旅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16%。

2010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06.83亿元,增长24.2%。

2018年云南省稳增长电子商务政策

年云南省稳增长电子商务政策 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号),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大力支持和发展电子商务,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所指财政资金是指通过省级财政安排用于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号)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的资金。 二、职能分工 (一)稳增长电子商务奖励资金由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共同管理,分别履行以下管理职责: 省商务厅负责统筹全省稳增长电子商务奖励资金项目和管理,研究制定资金支出计划和申报指南,提出资金支出绩效目标、支持方向及重点,提出资金分配计划(或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审议,组织开展绩效自评;省财政厅负责资金预算安排,监督预算执行和绩效再评价。 (二)各级商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本地区项目申报和绩效自评,同级财政部分负责资金拨付和资金监督检查,并配合做好绩效自评工作。各级商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跟踪项目进展,对项目实施效果与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应及时纠正。 (三)企业和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自觉

接受所属地商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奖励资金依据和分配使用原则 (一)奖励资金依据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号)和《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云南省商务厅年部门预算的批复》(云财外〔〕号)等文件精神,从年云南省外经贸内贸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统筹万元,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以强化新业态培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资金分配使用原则 .突出重点。电子商务发展资金要紧紧围绕推进我省电子商务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紧盯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新动能,对“绿色食品牌”支撑产业的新平台、产业链体系企业。重点支持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农产品加工及种养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贫困地区电子商务农产品品牌。 .注重绩效。以绩效为导向,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公开透明。全面推进资金相关信息公开,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各级在组织线下申报工作时,同步在财政厅网站()进行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公示,资金项目相关内容永久公开,便于社会各界随时查询和监督。 四、奖励对象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论文 导读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对分享经济下的概念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成因和内涵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1987年,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琼·斯潘思提出分享消费是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愿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济活动。雷切尔·波茨曼、鲁斯·罗杰斯在《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享消费的观点,指出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需求获得满足。罗宾·蔡斯在《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中,把共享经济的含义归为三部分:产能过剩(闲置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共享经济鼓励物品的所有权者与目标使用者基于共享平台,提高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倡人与人之间以互信的方式交流、生活。

从对共享经济的定义和概述中可提炼出三点:一是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二是共享平台高效供需对接;三是资源供需双方的积极参与。 共享经济包含共享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三个必须主体。 1.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把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位置应用大数据基本算法等精准实时对接供给端与需求端,平台本身对共享的物品与服务没有所有权,未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成本支出,提供的仅仅是必须的服务与法定的监管,属于轻资产运营,收入来自交易的抽成。 2.供给方 供给方无论是个体或是组织,只要拥有闲置可用的资源,并且愿意为获取一定收益而暂时性转移产品使用权或服务,供给方的本质是在获取额外收益的同时而不自觉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需求方 需求方是愿意付出一定的经济报酬而获取物品的使用权或接受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个有需求的个体或组织均可成为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无须拥有产品所有权而获取产品和服务需求。 在互联网经济下,共享经济完美地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供给因能提供“私人订制”的解决方案而提高了产品与服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前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1070139 李斌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前景 花卉不仅是构成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媒介物,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花卉业既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新的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1.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 1.1概述: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 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1.2 优势:

1.1.1 种质资源优势 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包含从热带到极地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1 7000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2500多种,八大名花享有盛名,还有众多的国兰野生种,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子基因库,这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1.1.2 气候资源优势 云南省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具有可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方面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世界上主要的鲜花类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1.1.3 人力资源优势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75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7.68%。 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史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花卉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花卉产业,这也为云南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加之云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构成了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的综合资源优势。 1.1.4 区位优势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9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加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总体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増长动力、市场结构、发展模式发生积极变化,并呈现出品牌出海、直播营销、社交获客、本土服务等新特征。随着相关政策日臻完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仍将持续发展。 1、发展现状 1.1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1)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持续増长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360.2亿元増长到2019年的1862.1亿元,年均増速达50.8%;2019年当年进出口增速为38.3%(见图) 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规模快速増长。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出口总额从2017年的336.5亿元増长到2019年的944亿元,年均増速达60.5%;2019年当年出口增速为68.2%(见图)

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口总额从2017年的565.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18.1亿元,年均增速达27.4%,2019年当年进口增速为16.8%(见图) (2)地方跨境电商发展情况 从规模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排名前五的省市为:广东省、浙江省、河南省、上海市、天津市,其中广东省的总额远超过其他省市。从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来看,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排名前五的城市为:东莞市、广州市、深圳市、宁波市、郑州市从22个省会城市来看,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排名前五的城市为:广州市、郑州市、杭州市、长沙市、南京市。

从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迅速。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增速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河北省、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海南省,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黒龙江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等都出现成倍增长。从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来看,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增速排名前五的城市为唐山市、昆明市、贵阳市、海口市、厦门市,同时芜湖市、长沙市赤峰市、武汉市等14个城市都出现成倍增长。从22个省会城市来看,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增速排名前五的城市为昆明市、贵阳市、海口市、长沙市、武汉市。 1.2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1)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加速海外布局 2019年以来,中国跨境电商领域的物流企业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大幅提升了境外配送时效,全球智能物流网络逐步形成。一是与境外物流企业合作,优化全球供应链服务。二是增加国际配送航线,扩大跨境物流配送网络。三是打通境外“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全面提升物流服务体验。四是扩大国内仓储面积,提升境内智能配送能力。五是加速完善海外仓体系,提高境外配送时效。基于国内保税仓备货、海外直邮和海外仓备货模式以及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中国跨境电商物流配送当日达已成为常态,全球智能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已初步搭建,对中国跨境电商面向全球消费市场起到支撑作用。 (2)金融支付服务机构加快业务拓展 中国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海外收付款服务和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服务(金融信贷服务)。2019年,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相应的金融服务能力也持续提升。 在海外收付款方面,中国第三方收款企业拓展海外合作,为国内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一站式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一是优化收款产品,为跨境电商生态增新动能。跨境电商卖家的境内外资金提现可即时到账,中小企业融资可线上申请,具备“安全、高效、普惠”的显著优势,使跨境出口电商业务更合规、资金更安全、手续费更实惠、收款更快捷、汇率更透明。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难点,跨境收款服务将持续升级。二是拓展海外合作范围,赋能全球电商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第三方收款企业已可支持美元、欧元、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认识

毛邓论文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内容的认识 任何一个国家在长期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国目前现状,一方面存在就业压力过大,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人才相对稀缺,技能落后,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水平更新换代滞后。因此,要转变教育导向,发展多样化、专业化教育,紧跟世界潮流、市场趋势。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谐。在贫富差距问题突出的今天,我们要修正以前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理念,这不是简单的杀富济贫,而是要引导和扶持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突破各领域各阶层意识形态的局限性,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脱贫致富,从而减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谱写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标签:茶叶现状对策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二〇一四年月日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别: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论文题目: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写作能力。 (三)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力求在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外文应用、计算机处理、撰文论证、文字表达等方面加强训练,实现所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毕业论文(设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份量适中。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内容文题相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概念准确,语言流畅;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自圆其说。 (四)毕业论文(设计)应当反映出学生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五)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规范,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主管院、系领导(签字): 年月日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 ,通过广大 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 多年来 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 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的经 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 1994 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 亩,鲜切 花产量达到 2.1 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 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 年的发展过 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 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 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云南花卉产业经过10 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 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 万亩,花卉总产值60 亿元。鲜切花产量36 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 12 年全国排名第一。花

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 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 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 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 省花卉企业1035 家;花农合作组织115 个;从事鲜切花、盆花 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 户。 云南省 1998 —2005 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年份 品种19981999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年 花卉2146.43402.25671.76262.47864.710600.21426.3223572.23 切花972.81729.11995.12596.23429.74933.05520.145990.24切叶 6.68.730.834.341.437.873.4889.10干花 6.7 5.039.1242.6254.3238.2143.0387.63盆花140.7334.1335.6428.1285.3333.9375.21403.41观叶盆花126.6184.3122.8125.441.260.2128.52143.25盆景36.142.494.398.417.928.5107.36105.19观赏苗木90.2237.9220.3137.1121.5185.14546.216148.62花卉种苗384.771.992.878.960.257.882.63129.32花卉种球118.355.163.047.539.6218.9225.57124.21花卉种子38.756.3772.780.214.045.520.8112.8草坪70.1423.3477.11186.2970.3300.5247.53397.04

云南电商发展现状

云南电商发展现状 所谓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包括现金)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买卖)。 当今全球,电子商务正在以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在向前进步,人们足不出户购买自己要的产品,商户通过网络就进行交易与合作。 目前云南全省拥有网民超过850万,普及率达20%以上;全省共有域名42425个,占全国的0.5%,有网站9209个,同样占全国的0.5%。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云南互联网的发展较中东部地区虽然还显滞后,层次和规模仍然较小。支付宝方面的数据显示,2012年,云南年网上消费总额在全国各省、直辖市中排名第18位。其中,昆明支付宝用户去年人均网上支出13881元,在全国城市排名17位,这一数字甚至超过广州。 云南电商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受硬件条件限制,云南物流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轻工业不发达,很难形成类似淘宝京东之类的大规模电商。但另一方面,云南企业意识不足,政府缺乏针对电商的扶持政策,也是导致云南电商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目前,云南还缺乏较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在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云南商品则以土特产销售为主;而各大团购网站,云南旅游产品也有部分销售。依托优势电商平台,利用最新最有效率的网络工具,展示云南特色商品,提供本地化服务,这是目前云南电商的发展状况。一些优势产业开始慢慢尝试电子商务,比如花卉、玉石、野生菌、咖啡、茶叶,特别是旅游电子商务化已在加速。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自己开发电商平台成本较高,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创造电子商务交易的机会。同时要做好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构建自身主导的信息开放平台,让普通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企业信息。 当前云南在桥头堡战略前提下提出以电子商务带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大力扶持本地电商企业,抓紧出台扶持电商的政策。特别是要在传统企业中普及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理念。要把蔬菜、鲜花、旅游产品、生物制品、土特产品等等商品统统上线销售,利用网络为云南商品寻求更多的销售机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也通过网络销售促进企业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提升质量监控水平,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2013年,“云南电商谷”在昆明高新区的政策、载体、资源等支持下出现,由国内内贸B2B服务商中国网库以品类网为实施,大力发展以云南特色单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培育云南本土的第三方综合性服务龙头企业和一批行业专业性服务企业,并将通过引进并支付、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优化昆明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推动昆明市成为全国电子商务服务中等水平城市,带动全省甚至大西南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作为云南高原特色产品的网上集聚区,“云南电商谷”将是特产企业宣传自我、树立良好形象的舞台;是消费者了解地方特产行业政策,掌握地方特产企业资讯的平台。是云南企业由传统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一次探索,它的出现使得云南的特色农产品有了一个扩大推广、发展网上生意的机会。对云南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交了一份具有建议性的对策,对进一步加速云南电子商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内容摘要: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政府依据本国国情适时适度调节本国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增加,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令我们国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就业与失业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于中国的国情和处在国际日新月异环境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还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一点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预测防范这些隐患,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口多。再加上过去中国发展经济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这样的做法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另外再加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不难发现在社会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有的地方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人生健康。如云南就有一个小村庄就因为当地工厂乱排放工业废弃物而污染当地水源,导致全村大部分居民里患癌症,成为“癌症村”。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就业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历经十余年,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产业化进程来看,目前都不是十分成熟,消费短期内可能很难显著增长。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机会,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仍然进展缓慢。本文主要以北京地区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商用轿车)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和与政府的协商状况,同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影响电动汽车购买的因素,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作出合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未来展望 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 早在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设计的电动汽车包括3类: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以这三类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动、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建立“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基本跟上了全球的步伐,大体站到了世界同一起跑线。自此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大量产业相关政策,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上了日程,这在我国汽车史上还是头一次。自2004年起,在国家的长远规划和能源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被多次强调。从2005年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清洁汽车、电动汽车政策措施,明确了201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5%~10%;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50%以上的发展目标。 2006年财政部针对实施新消费税政策时明确规定: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在新目录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鼓励产业。很多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国家鼓励范围,享受鼓励政策。 2008年8月31日,在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到2012年,国内将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009年,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几乎每个月甚至每周都在出台政策和制度保证电动汽车更好和更快发展。 2010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以抢占产业制高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进入实质性政策扶持阶段。该阶段不仅把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多年来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花卉已经成为农业种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1994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亩,鲜切花产量达到2.1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花卉产业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花卉总产值60亿元。鲜切花产量36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12年全国排名第一。花卉产品

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家;花农合作组织115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 单位:公顷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本表、图引自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2、省花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概况 省花卉产业发展初期,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以呈贡为主的滇中局部地区,种植品种也相对单一,基本上是温带鲜切花。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花卉产业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 (1)滇中地区形成了以、、、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片区,这个片区是花卉产业的特色区域; (2)滇南地区宣传了以西双版纳、及元江、峨山为主的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

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企业总数量,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比重,有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数量,有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比重,有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数量,有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比重等,对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云南省电子商务应用情况现状 (1) 第二节云南省企业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云南省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云南省企业总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云南省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云南省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云南省企业总数量同全国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云南省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云南省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云南省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占全国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比重统计分析.7 四、云南省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云南省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闽北是福建省的主要茶产区,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茶类。武夷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正山小种红茶、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名扬海内外。茶业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探索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做大做强闽北茶产业,倍受政府及农民的关注,对闽北知名度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展、竞争力的提升和贸易流量的扩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闽北茶叶生产的发展 闽北是乌龙茶的起源地,产茶历史悠久,盛产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五大茶类,南平十个县(市、区)均产茶。2011年,南平市茶叶种植面积53.6万亩,较2000年增加2.18万亩,增长4.2%;总产量51000吨,其中绿毛茶21280吨,红毛茶5997吨,乌龙茶19960吨。受近年茶叶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影响,2005-2011年,全市茶叶总产量增加16518吨,增长47.9%,年均增加2753吨,增长6.7%;茶叶产值屡创新高,2011年茶叶产值达22.9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39.4%。

表一 1978—2011年南平市茶叶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吨、 (注:以上数据源于统计年鉴) (二)闽北茶叶加工业的发展 多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化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茶业富民战略,以“稳定、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以练好内功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使茶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兴盛局面。 1、茶叶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武夷岩茶热”的持续升温,进一步提高了闽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乌龙茶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

云南花卉出口状况

云南花卉出口状况 多年来,云南省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下,花卉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优质特色花卉研发创新能力、制度保障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增强,不仅创造了闻名于全国的“云花”品牌,而且形成了以昆明、玉溪等滇中地区种植玫瑰、康乃馨、百合等为代表的鲜切花种植区域,以大理、保山、楚雄、西双版纳、红河等州市种植山茶、兰花、杜鹃、观叶植物区域,以昭通、曲靖、迪庆、丽江等气温偏低地区的种球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截止2013年上半年,云南共出口的花卉达2875批次,出口金额3045.57美元。产品远销到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地区。 云南花卉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利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的多样性,按循环经济的原理,因地制宜地生产低成本、高效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各类花卉产品。一些花卉企业在栽培上注重施用农家肥,保证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杨月菊有限公司拥有90多亩的玫瑰和绣球花生产设施,每年使用农家肥1, 000多立方,年产玫瑰700万支,绣球花30多万支,产值近400万元。其产品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受到好评,商品出口率这80%以上。而且使用农家肥既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又生产出花苞大、开花期长的优良产品。 虽然“云花”发展态势良好,但“云花”对外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大问题。 目前,云南鲜切花10%出口到国外,全年外运量约7万吨。“云

花”销往国外本应获得比国内市场更高的利润,但由于物流成本高,许多花卉生产出口企业常常出的越多亏损越大,血本无归。很多分散的花卉小生产由于对各国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在品种选择、生产布局上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常常形成供给高潮与需求高峰期的错位。对新品种的保护认识不足,难以提升产业总体水平,这对“云花”的顺利出口无疑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企业在市场上盲目收购产品,没有认真经过筛选、分级、加工、包装等程序,竞相大量出口,导致花卉产品质量不稳定,出口渠道混乱。 目前云南花卉产业正面临一个大好的发展契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只有结合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组织好生产销售,不断解决号发展、生产、科研、销售等问题,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发优质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花卉种植条件。做好保鲜和物流环节运用冷链运输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和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不断开发和巩固市场,最后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才能保障云南花卉出口不但是量的提升、也达到品质、声誉的提升,保障“云花“对外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鲜切花交易网

国际国内花卉产业发展形势及云南花卉产业发展优劣势

背景材料 一、全球花卉发展格局 (一)全球花卉生产格局 90年代以前,世界花卉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90年代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内花卉需求扩大的同时,新兴的花卉生产国在花卉国际贸易中的优势逐步得到体现,而发达国家由于其国内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过高、能源紧张、环保压力等原因,逐步将花卉生产转移至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形成了三大新兴切花主产区:一是中南美洲地区以哥伦比亚、巴西、和厄瓜多尔为代表;二是非洲地区以肯尼亚、津巴布韦和埃塞俄比亚为代表;三是亚洲以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为代表。 根据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和国际花卉贸易联盟(Union Fleurs)发布的《2009年国际花卉植物统计报告》(该报告主要基于对全球50多个主要花卉生产国家的统计),2008年全球花卉生产总面积超过134万公顷,总产值约380亿欧元。其中鲜切花和盆栽植物栽培面积54.7万公顷,产值约250亿欧元,绿化苗木75.2万公顷,产值约130亿欧元;种球3.8万公顷,产值约10亿欧元。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花卉栽培区,总栽培面积达84万公顷,其后依次是北美洲24万公顷和欧洲20万公顷。 鲜切花和盆栽植物对全球花卉产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50%,其发展水平直接代表了某一地区或国家的花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亚洲地区是世界鲜切花和盆栽植物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2008年总栽培面积达41.2万公顷,其次为欧洲5.6万公顷,中/南美洲4.8万公顷,北美洲2万公顷,非洲6200公顷,中东地区3970公顷。鲜花和盆栽栽培面积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297,302公顷,印度65,000公顷,墨西哥21,129公顷,日本20,059公顷,美国19,405公顷,巴西10,285公顷,泰国8,320公顷,意大利7,976公顷,德国7,640公顷,荷兰7,628公顷。(各地区花卉栽培面积分布比例详见下图)

云南普洱茶产业的电商发展

双11引起的普洱茶产业电商发展思考 伴随着热火朝天的“双十一血战”落幕,普洱茶又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眼,活跃在网络、财经、中央及各地的媒体头条“龙润茶日销千万 “饮爆”双十一”、“龙润普洱茶双十一交易额逾千万元”诸此等等。是什么能让一家茶企日交易额破千万?这是每一个茶企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2007年间的“普洱热”,应该不会有人忘,无论你是茶商、茶客还是群民大众,一饼普通十数元的普洱饼茶能在短短数月间疯狂飙升至百多元,市场交易量持续放大…… 随后与“郁金香“神话同出一辙的又在数个月间,结束了长达10年的普洱茶牛市,市场价格直泻80%~90%。短暂的疯狂之后,带来的是长期的阵痛和反思。普洱产业问题日益突出,小作坊遍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产品质量低,假冒伪劣泛滥,工艺简劣,严重的损害了普洱茶的声誉,影响了整个普洱茶产业、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究其原因,缺少一套行之有效产业标准和一套从采购、生产、分销再到零售的一体化整合思路。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大数据领先的时节。面对着大背景:社会投资营商环境的恶化,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你,在做什么? 作为国内唯一的上市茶企,龙润集团秉着“用制药的经验制茶”,建立了独有的质量管理体制并推进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严守产品品质。并于2012年6月搭建起B2C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自媒体微博微信频道。时隔一年数月,经过龙润人的刻苦经营和不断努力,终于在今年“双十一”争逐中站在了国内茶企的最高峰,一时间无人披肩!日销售量破千万,这并不是偶然。这是每一个龙润人的辛勤努力、奋斗和正确运用电商网络平台的结果。千万的销量,靠的不是传统的销售,靠的不是一日的奋发,而是持续的努力在一定时间的积累后,在这一天爆发了。 这是网络的力量。若不是龙润集团的这次引爆销量,可能还有别的茶企,茶商不懂,不做电子商务。但现在,应该考虑去做了。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一体化聚合的商务平台。它整合了信息流、商流、数据库资源、现金流,能够做到产业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自上游的原料供应、生厂、再到中间商分销、最后到下游的零售做到最优。 如今自媒体大行其道,每一个人都能轻松的接收发布网络信息。而不断在网络中突起的大小网商,也正在疯狂的争夺这些流量。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流量也许能带给他一份订单,而这个流量后面必然带着一批潜在的订单。 龙润的成功在于充分的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而在电商平台中天猫的B2C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正的电商平台应该是垂直的品类B2B,才能够做到完整的资源优化配置。毕竟不是每一家茶企都如同龙润这般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