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体制

行政区划体制
行政区划体制

第5章 行政区划体制

? 5-1 行政区划体制及其特点 ? 一、什么是行政区划

? 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便于进行管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将国家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并相应建立各级行政机关、分层管理的区域结构。 ? 二、行政区划的特点

? 1、政治性: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形式的行政区划体制。 ? 2、地域性:要考虑地域因素进行划分。

? 3、继承性和稳定性:体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受风俗习惯、传统因素等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 三、中国现行行政区划

?

目前我国省级行政区共 34 个,即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中央直辖市,还有 香港 和 澳门 两个特别行政区。

?

四、我国行政区划存在问题与改革 (一)行政区划存在弊端

◆ 1、行政区划层次多而乱

◆ 2、省区范围偏大,大小相差悬殊 ◆ 3、市管县问题 (二)行政区划改革原则

? 1、有利于社会稳定 ? 2、有利于经济发展 ? 3、有利于民族团结

? 4、有利于国家的行政管理 (三)行政区划改革方向

◆ 1、减少层级 ◆ 2、划小省区

思考: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要求展开回答)

5-2城市行政区划体制

城市分类:

(1)按行政等级分: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

(2)按城市规模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一)直辖市政府机构设置

中国三级行政区

省级

县级 乡级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市、县(自治县)、 旗(自治旗)、市辖区

乡(民族乡)、镇(民族镇)

?1、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附北京市、上海市人大机构图)

?2、直辖市人民政府

(附北京市政府机构图)

?3、直辖市人民法院

?4、直辖市人民检察院

(附上海市检察院机构图)

(二)省辖市政府机构的设置

(三)县级市与直辖市、省辖市政府机构的设置不同处:县级市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5-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因与建立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自治权和国家的帮助

?四、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策使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

? A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C 在民族区域实行自治

D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

思考:四代国家领导人重视民族团结的具体思想有哪些?

?1、毛泽东同志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2、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3、江泽民同志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胡锦涛同志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坚持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实现国家强大的基本前提,是中央的积极性,也是绝大多数中华民族成员的愿望。

?当代中国中央政府的一个最基本的使命,就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作用

1、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治理方式。

2、作用:

(1)有效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2)有力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3)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

1、设立自治机关——关键问题

?自治机关主要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事务。

?自治机关是自治区(州、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自治机关组成

(1)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施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2)民族自治地方人大代表构成: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内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也应有适当名额,且对人口较少的民族在代表名额和比例分配上依法给予适当照顾。

(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人员,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要优先配备。

3、特殊性

(1)行政首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

(2)政府组成人员及所属工作机构尽量配备少数民族人员;

(3)政府执行职权时,要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4)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不影响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

民族聚居;区域经济;自治机关;自治权力;国家帮助

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自治权:

1.自主管理权

2.民族立法和变通执行权

3.语言文字自主权

4.宗教信仰自主权

5.文化自主权

6.经济自主权

7.组织公安部队权

8.干部任用优先权

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

1、上级国家机关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需充分考虑到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

2、上级国家机关在财政、经济上采取多种措施,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特殊照顾,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

3、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从当地民族中培养大量的各级干部、各级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加速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4、国家采取措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

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和传统宗教

?目前有一种治藏思路,是以推动西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去争取民心,瓦解宗教控制,

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解西藏分离主义的影响,同时,现代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西藏与中国内地一体化融合,也会成为对分离主义的制约。

?在西藏,凡是需要花钱的事,只要去追踪钱从哪来,源头几乎全是中央拨款或内地

支援。如果离开内地供养,西藏现有的社会体系(至少是城市)连几天都难以维持。

?2002年西藏自身的财政收入仅有7.3亿元,自给率不到10%。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

贴是135亿,人均达到5000元,在全国绝无仅有。

?中央对西藏的资金投入不封顶,只要项目成熟,对西藏人民有好处,中央就给予支

持。

不管城市的宗教如何受到物质主义瓦解,在西藏广阔的牧区和农村,高原的严酷生活却注定了藏人与宗教保持不可分离的关系。钱对生活在大山雪原中的藏人只是某时有用,神对他们却是时时刻刻都有用。没有神的指引,人在那种环境中是支撑不下去的。从这种角度来看,西藏宗教又是不可能在西藏广大地区和多数人口中被真正瓦解的。

?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对经济因素的期望能有多高,是需要保持清醒的。前苏联的经

济一体化程度不可谓不高,苏联解体对各个新国家的经济造成的损失也不可谓不大,然而那并没有阻止苏联的分裂。推动民族独立的民族精英兴趣更多在获得权力,而权力是只有通过分裂才能获得的。至于割裂经济联系造成的经济衰退和生活艰难,是由老百姓承担的。民族精英们则可以将其解释为是“不自由,毋宁死”的必要代价。精英阶层有比其他社会阶层更强的民族主义意识,可以说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现象。

?让少数民族的民众摆脱其民族精英的主导,直接从自身利益判断和选择其民族前

途,可能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出路所在。这一点,是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需要加以考虑的。

材料分析: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的发展,西藏的稳定关系到全国的稳定,支持了西藏的工作就是支持了全国的大局,绝不能让西藏分裂出去,也绝不能让西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为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证明非常正确的政策,同时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的原则。最初是15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的7个地市。目前则是18个省市和15个全国大型企业对口支援西藏,西藏的每一个县都有对口支援单位。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近年来我国政府解决西藏问题所持思路的看法?

5-4 特别行政区制度

1、特别行政区概念

?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

2、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地位: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体现“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它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高于特别行政区的其它法律,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基本法为依据,不得同基本法相抵触。

3、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1)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是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同一等级而又享有高度自治的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区域。

?(2)所实行的制度与内地不同,它可以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3)实行“高度自治”,即“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通用自己的货币,财政独立,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

4、“一国两制” 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

?“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它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允许台湾、香港、澳门这三个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1)“一国”:这是解决国家的主权和统一问题的前提。

?(2)“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

?“两制”不是平行的两种制度,而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以宪法为保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特别行政区是在中央授权下按《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中央和特别行政区是一个

?授权和被授权

?领导和被领导

?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中央管理的有关特别行政区的事务

?所谓中央,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根据基本法的规定,凡是主权范围内的事务均应由中央行使权力、负责管理。

中央管理的具体事务

①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②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③任命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

④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⑤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特别行政区在审理案件时

对基本法关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条款自行解释;

⑥全国人大有权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可实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除了有关国防、外交,以及其他有关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法律外,其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中央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特别行政区依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机构由当地人组成。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在不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

特别行政区享有司法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收入不上缴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特别行政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联系,签订双边和多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参加各种民间国际组织,

自行签发出入本特别行政区的旅行证件。

试比较在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实施的自治制度的相同与区别之处

香港特区政府的架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1、行政长官的地位和任职资格

?地位: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

?任职资格: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由年满40周岁、在特别行政区居住连续20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担任。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政府任命。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

?2、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是特别行政区政府。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

?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署等机构。

?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任职条件:由在特别行政区通常连续居住满15年的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谈谈你对香港政府高效廉洁的看法?

行政区划界限管理系统

行政区划界限管理系统 一、建立行政区划界限数据库,实现勘界成果的数字化管理 1.将勘界协议书附图及工作用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及色彩校正后,形成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等方面与原勘界协议书附图基本保持一致的栅格数据文件。同时,在数字栅格地图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现有比例尺的标准基础数据进行行政区划界限专题和地图各要素的数字线划地图的矢量数据采集。 2.将勘界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行政区划界线的协议书、请示、批复文件及界桩登记表、成果表、工作总结、界线联检等勘界文档资料录入、整理,将以上勘界成果资料进行扫描、处理、分类,为行政区划界线数据库档案等准备电子档案基础数据。 二、建立行政区划界线信息化管理 三、

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垄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导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越来越深,土地价格扭曲刺激城市不合理扩张,导致各种名目的圈地手段层出不穷;但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经济理性驱动下又产生了两个意外的效果:一是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对城市周边自上而下的无序建设进行控制。 对于大规模的城市再开发,如果依赖于房地产企业或民间力量来推进的话,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企业改制留下的诸多后遗症将给开发进程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像很多生地挂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拆迁安置方便往往矛盾重重、难以推进,造成很多社会矛盾。而地方政府借助强大的行政动员能力、雄厚的资金保障以及其他综合政策的优势,在推进大规模城市再 开发方面的优势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城市空间生产的双重性在于,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动力,增加了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速度,城市表面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其潜在的成本是巨大的,一是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广大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发展机会和广大非城市居民的福利为代价的;二是是因为空间生产的高成本导致土地价格上涨过快,带动了生产成本和城市生活成本快速上扬,反过来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受阻,这些都会导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失衡的格局更加突出。 失调的城市功能体系 1.物质空间与功能需求脱节 在地方政府空间生产的行为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产与消费环节已经分离,生产的目标是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而不再是它的使用价值。 从理论上分析,在一国之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一般是不允许关税壁垒的存在。因此,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割据,在统一大市场的作用下,区域经济不会出现分割现象的,而是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态纵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组织区域经济运行时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个行政区域管辖范围,而应突破行政区划界线,在更大的经济联系空间范围内,按经济区网络合理组织区域经济运行,大力培育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区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然而在我国,由于特定的的历史和体制背景,行政区的经济功能十分突出,并且,在地方政府强烈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政府对经济的不合理干预行为十分严重,使区域经济行为带有强烈的政府行为色彩,因此,一旦触及局部与整体地方与中央、地方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时,在内外运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这种政府行为就往往容易演变成地方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地方政府行政管辖范围的行政区划界线,也就如同一

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1、政治原则 促使国家机zhi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dao,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2、经济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民族原则 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例如,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也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 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调整的一般原则:1 便于国家行政管理 2 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 有利于各族

人民的团结 4 参照历史、实事求是 5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6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 有利于各地的经济发展 2 尽量保持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 3 新省区的面积、人口与经济容量基本要求 4 区域内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和完善性 5 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性6 充分考虑民族的地域分布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7 区域人文文化现象的近似性 8 必须依托和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9 军事与国防安全原则10 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基本稳定的原则

行政区划调整

行政区划调整 一、服务事项 行政区划调整审核审批。 二、服务对象 乡级以上人民政府。 三、服务内容 1.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变更、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2.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3.县、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4.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5.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以及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6.乡(镇、街道办事处)内的村居调整。 四、服务部门 各级民政部门(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职责权限负责申请、审核、审批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各级民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划调整事项的具体承办工作)。 五、服务依据 1.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 2.《山东省行政区划管理办法》(鲁政发〔1988〕76号)等。 六、服务流程 按照申请→受理→审核→批复→公告的流程办理。 审批权限及申请流程:①国务院审批的事项: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隶属关系的变更及其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以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和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省人民政府提出变更方案,请示国务院,并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转经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委意见后报国务院审批。②省政府审批的事项:县、市、市辖区行政区域的部分界线变更,由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市人民政府受理并转经民政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部备案。③省民政厅代省政府审批的事项: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和行政区域界线变更,县、不设区的市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驻地迁移,市辖区涉及乡镇的街道办事处的设立,由乡级或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市人民政府受理并转经民政部门审核后,报省民政厅审批。④市人民政府审批的事项:市辖区的街道办事处的设立(不涉及乡镇)、撤销、更名、驻地迁移,由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由区人民政府受理并转经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厅备案。⑤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审批的事项:在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域内,村(居)的分设、裁并、更名、迁移。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备案。

平鲁区乡镇行政区划现状基本情况表

平鲁区乡镇行政区划现状基本情况表

阎 阎

https://www.360docs.net/doc/e69289608.html,/host/140603.html 据平鲁金农网 双碾乡简介: 朔州市平鲁区辖乡。1958年设双碾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区境中部,距区府20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双碾、大有坪、红娘墓、段山寺、良关、黄榆坡、杨家窑、计家窑、潘井沟、东水洼、刘井沟、三角嘴、下井沟、河叶沟、扒齿沟、韩家山寺、前马亮沟、九坪梁、和尚壁、白辛庄、大泉沟、土圈沟、上井沟、侯港、东港、曹井沟、雄沟梁、柳沟、吴家窑、顾家店3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莜麦、豌豆、马铃薯、胡麻。 凤凰城镇简介: 凤凰城镇地处朔州市北部,北靠高石庄乡、西倚阻虎乡和双碾乡,南邻西水界乡,东部毗邻右玉县。距朔州市区70公里,距平鲁区政府所在地井坪镇40公里,位于两省区(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镇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委员会、3050户,人口10813人,耕地54657.8亩,。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500万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1840元,农民劳务输出1500人。主导产业为粮油种植,有一座粮油加工厂。凤凰城镇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望,历史上是山西与内蒙古联系的咽喉要道。凤凰城镇是平鲁区提出重点建设的:“一城四镇”中的四镇中的四镇之一,境内有两条最重要的交通干线109国道和平朔一级路,区位交通突出。109国道横贯全境,是山西与内蒙古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省道平朔一级路北起凤凰城,南到朔州市,是凤凰城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凤凰城源于明朝初期,相传凤凰城开始修筑城垣的时候,筑城的能工巧匠在放线时,见依城背靠的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瞬时将工匠放好的工程线神不知鬼不觉地移到了正在筑城的坝门(即凤头)位置。当时正

内蒙古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内蒙古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篇一:30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30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四川一分为三,省级行 政; 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具体方案是设立 1 都、 5 郡、37省、5自治区、2特;建议方案的调整思路是:; 1、力求使重新划分后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人口相对均;现行行政区划的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从行政区划组合结构上来说,各行政区如果能够呈蜂窝;这个行政区划建议方案,在认真考虑了面积、人口、自; 2、力求使新的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四川一分为三,省级行政区共50个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具体方案是设立1都、5郡、37省、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即在原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基础上,增设16个省级行政区,使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总数达到50个。

建议方案的调整思路是: 1、力求使重新划分后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人口相对均 衡,区域版图完整紧凑 现行行政区划的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辽宁、陕西等省区,人口较多,有几个大省的人口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国,现将其进行拆分。按此方案调整后,各省份除江苏(5265万人)外人 口都保持在5000万人以下。现行行政区划中,新疆、内蒙古、甘肃三个省区面积过大或过于狭长,建议进行拆分。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现行区划也不尽合理,也应做出适度调整。按此方案进行调整后,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版图更加完整紧凑,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长宽比例均不超过 3 :1。 从行政区划组合结构上来说,各行政区如果能够呈蜂窝状排列,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使行政区内各市县到省会之间的距离都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这样就可以在交通、通讯等方面大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最接近这种模型结构的是法国的省级行政区划(非大区级行政区划),我国由于幅员面积较大,各地自然及人文条件相差悬殊,不可能在全国应用这种区划模型。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中仅在中原地区能够体现出这种模型结构(图见附件二)。 这个行政区划建议方案,在认真考虑了面积、人口、自然地理环境、经济、交通、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基础上,也力求接近这种理想

上海市分乡镇行政区划组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市分乡镇行政区划组图 篇一:上海市行政区划图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实验环境及数据................................................. (1) 3实验要求................................................. (1) 3.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1) 3.2注记标注................................................. .. (2)

3.3绘制格网................................................. .. (2) 3.4绘制环境污染专题层................................................. . (2) 3.5添加图幅整饰要素................................................. (2) 4实验主要步骤................................................. .. (2) 5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的主要步骤................................................. ..5 5.1数据符号化................................................. (5) 5.1.1打开shanghai.mxd地图文档 (5) 5.1.2根据排序规则对图层进行排序 (5)

中国行政区划明细

全国共4个省级直辖市,23个省,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蒙) 东北地区: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华东地区: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中南地区: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西南地区:重庆市(渝)四川省(川)贵州省(黔)云南省(滇)西藏自治区(藏) 西北地区:陕西省(陕)甘肃省(甘)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台湾省(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北京市(16市辖区,2县)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 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15市辖区,3县)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河北省(11地级市;36市辖区,107县,6自治县,22县级市) 石家庄市(共6个市辖区,12县,5县级市) 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井陉县 正定县栾城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 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辛集市 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 唐山市(共6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

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滦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唐海县 遵化市迁安市 秦皇岛市(共3个市辖区,3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 邯郸市(4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 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 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武安市邢台市(2个市辖区,15个县,2个县级市) 桥东区桥西区邢台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 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3个市辖区,18个县,4个县级市) 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阜平县徐水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 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 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4个市辖区,12个县) 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 万全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 承德市(3个市辖区,5个县,3个民族自治县) 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2个市辖区,9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级市) 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廊坊市(2个市辖区,5个县,1个民族自治县,2个市) 安次区广阳区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霸州市三河市 衡水市(1个市辖区,8个县,2个县级市) 桃城区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冀州市深州市 山西省(11地级市;23市辖区,85县,11县级市)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经过多年的调整已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体系,即农村行政区划体系、城市行政区划体系及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系。 城市行政区划体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行政区划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行政区划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按“精减、效能”的原则,改革市镇设置标准,确定新的设市模式,有利地推动了中国城镇的发展。 中国城市的法定概念包括设市城市和建制镇两部分,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至50万之间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在行政管理的工作中,中国设市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五类,其中特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 按照行政级别,中国设市城市又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属于县级以下。 记事 到1997年底,中国的城市总数已达668个,建制镇18316个。在设市城市中包括:特大城市34个,大城市47个,中等城市203个,小城市384个。直辖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均为特大城市);副省级市为: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5个(除宁波外均为特大城市);地级市207个;县级市442个。 截至1997年底,中国城市(包括建制镇)非农业人口总数28386万,其中设市城市中的特大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为7462.10万,大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为3241万,中等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为4542万。 2002年6月5日新华社报道,建设部日前公布的《2001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1年末,中国有设市城市664个,城市人口近3.6亿人,城市面积60.7万平方公里,城市范围内人口密度588人/平方公里。 2003年5月21日新华社报道,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02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2年末,中国有设市城市660个,城市人口35343.78万人。城市面积464772平方公里。城市范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0人。统计公报还显示,中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保持较快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得到较好改善。2002年,中国完

最新全国街道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精)

11110111010111010100111010100211010100311010100411010100511010100611 010100711010100811010100911010101011010211010200111010200311010200711010 200911010201011010201111010201211010311010300111010300211010300311010300 411010300511010300611010300711010411010400111010400211010400311010400411 010400511010400611010400711010400811010511010500111010500211010500311010 5004110105005 111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11 01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021101110103110103110103110103 1101031101031101031101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010411 01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0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东华门街道景山街道交道口街道安定门街道北新桥街道东四街道朝阳门街道建国门街道东直门街道和平里街道西城区 西长安街街道新街口街道月坛街道展览路街道德胜街道金融街街道什刹海街道崇文区前门街道崇文门外街道东花市街道龙潭街道体育馆路街道天坛街道永定门外街道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天桥街道椿树街道陶然亭街道广安门内街道牛街街道白纸坊街道广安门外街道朝阳区建外街道朝外街道呼家楼街道三里屯街道左家庄街道102030414141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4130414141414141 4141304141414141 11010500711010500811010500911010501011010501111010501211010501311010 501411010501511010501611010501711010501811010501911010502111010502211010 502311010502411010502511010502611010502711010502811010502911010503011010 503111010503211010503311010503411010503511010503611010503711010503811010 503911010504011010504111010504211010540011010550111010611010600111010600 2110106003110106004110106005110106006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 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0511011101061101061101061101061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概况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是中央集权出现后的产物。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其最明显的变化特征莫过于行政区划的变化。从行政区划的定义可知,其变化过程是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同步的,因而地方的行政区划和中央政府便会产生分权和集权的矛盾,而这也是推动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那么行政区划的划分又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由于行政区划的作用是统治和管理土地和人民,因此其划分和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是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政区的划分是以政治为首要因素,同时顾及到自然、经济等相关因素。在中央政权稳定的情况下,最理想的是三者的兼顾。 具体从政区地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区划基本上遵循四个要素,即中央到地方分几个层次进行管理;行政区面积范围;国家内部政区间的界线;行政中心的选择。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意味着行政区划的变迁,而这种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了我国人文地理面貌的变化。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地方行政单位是县,至春秋早期其含义已与邑类似,并多见与各类文献中,而秦和楚更是最早势力含有行政区划意义的县的国家。 较之县稍晚出现的是郡,大约在春秋中晚期,初期郡的地位较低,地理位置也较偏远。此时郡与县的出现已经开始慢慢打破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使郡县二级制得到正式的实行。初分天下36郡,后增加桂林、南海、象郡等至46郡。 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由于秦末农民起义中六国旧贵族的要求,也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尽管后来汉高祖陆续废除异姓王而分封同姓诸侯,地方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是无法避免。这就出现了从景帝开始的削藩策略,至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等措施,使汉代王国灵帝大为缩小。至此汉又回归至郡县二级制。西汉初继承秦41郡,至汉平帝时中央政府所辖103郡,而东汉时达到105郡,但此时由于刺史制度的实行和演变,郡的行政级别已将为二级,州则升至以及行政区。 从东汉开始至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制。其发展经历了东汉的十三州到三国的十九州再到西晋时的二十一州。西晋后,由于侨置郡县的泛滥,行政区划开始变得异常混乱,州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从刘宋的二十一州到陈的六十四州(公元580年),而在公元581年,北方的州的数量已达到二百一十一。此时州郡县三级制已混乱到极致,行政区划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至隋唐五代,都府制代替了州郡县三级制,隋至唐初设总管府,唐武德七年改为都督府,又由于少数民族政权对唐边疆的压力,遂开始设置节度使,掌一州或数州之军政大权。而节度使的权力过度膨胀导致的结果便是安史之乱,唐代也由此由盛转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现行的地级行政区域的边界为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6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6个民族自治省和44个省等58个省级行政单位。省级-----县级-----乡镇。 (一)全国设58个省、民族自治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二)直辖市、省、民族自治省下辖县、民族自治县,个数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报中央批准,原则不超过25个; (三)县、民族自治县下辖乡、镇、民族自治乡,个数由县、民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决定,报省、民族自治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备案,原则不超过10个; (四)原来的乡镇体制撤消,执行乡村自治:乡、镇、民族自治乡只设“XX县驻XX乡镇联合工作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四名,分别分管党政人武及农村选举办公室、纪检监察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该小组的组长即为该乡镇的负责人;成立乡镇实业集团,组长为集团董事长兼集团党委书记,分管纪检的副组长为集团监事会主席兼党委纪委书记,集团总经理必须向社会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现在乡镇所具有的七站八所等机构一律对口垂直管理! (五)乡辖若干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镇辖若干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 注: 1、全国行政区划的名称不得出现“省、民族自治省、直辖市、县、民族自治县、乡、民族自治乡、镇”以外的任何名称。 2、联合工作小组的所有工作人员均为县委县政府的公务员,在县委县政府里享受俸禄;实业集团的中层干部以下(含中层干部)的工作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在集团享受俸禄。联合工作小组和实业集团的人员不得交叉任职!组长和纪检副组长除外! 3、撤消原来的街道体制! 4、改革后地级行政区的名称可以保留。 详细的省级单位名称如下: 华北地区(8个): 北京市(原北京市、天津市、廊坊市组成) 河北省(原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组成) 燕山省(原承德市、张家口市组成)

【全文】《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word版)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已经2017年11月22日国务院第19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区划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规划。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党中央。 第三条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以及变更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变更人民政府驻地时,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提供公共服务;变更行政区划名称时,应当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第四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的具 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领导,将行政区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行政区划的管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第七条下列行政区划的变更由国务院审批: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简称、排列顺序的变更; (二)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自治县、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 (四)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湖泊、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第八条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国务院备案。 第九条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依照法律、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撤销、更名、驻地迁移、管辖范围的确定和变更,由批准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审批。

全国乡镇区划边界数据 全国乡镇边界矢量数据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国乡镇区划边界数据全国乡镇边界矢量数据 北京揽宇方圆全国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是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同时参照有关地理图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开展行政区划地图矢量化工作,最终获取全国乡镇区划边界数据。主要包括省市乡、镇、街道矢量边界,精度满足1:10万比例尺要求。 行政区划:简称政区,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实行如下原则: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中国现行六级行政区,即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村级、组级,其中省、县、乡三级为基本行政区。 截止2014年,共统计六级行政区(数量):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共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共333个其中:11个地区、3个盟、30个自治州、289个市;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共2854个其中:1429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361个县级市、893个(市辖)区、1个林区、1个特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共40497个其中:11626个乡、1034个民族乡、20117个镇、7566个街道、151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2个(县辖)区;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共N个其中行政村、社区; (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共N个其中行政村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小组。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共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共333个其中:11个地区、3个盟、30个自治州、289个市;

行政区划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行政区划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朱秋霞 原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分析了行政体制与财税体制相分离的情况,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财政效率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了试图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来提高财政效率的设想。 关键词:行政区划/地方财政/效率 近年来,随着由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带来的市场化进程的進一步深入,对地方财政体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需求显得日益突出。中国现有的地方财政体制以及行政体制必须进行比较大的改革,这似乎已经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共识。一种改革方案是:增加省级行政单位,由省直接管理县市。同时,取消乡镇,由县直接管村,因为现在乡镇管理人员太多,财政危机严重,上级政府无法控制乡镇,所以不如取消乡镇。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相同的财政体制:三级行政,三级财政,而且财政和行政是同一的层次。本人认为,这种方案是建立在以美国制度为西方发达国家制度模式代表的表面理解的基础上的,忽视了一些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此,本文试图对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些相关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为中国地方财政改革的方案选择排除理论上的误区。省(州)地方自治的立国原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由其建国的历史特点,基本上是联邦制国家。在这些联邦制国家,州(省)是基本的自治单位。州自治主要体现为州的重要事务由本州人民决定,而联邦所拥有的权力理论上只是州对国家权力的让渡。联邦(中央)政府无权改变州(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包括决定省府这样的事情。从财政体制上来说,最早的权力让渡形式就是关税联盟,例如德国的普鲁士关税联盟。由于这样一个特点,对于大部分西方国家来说,州作为固定的行政单位,其管辖的范围,立国以后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美国最初只有13个州,最后通过购买和扩张,扩大为现在的50个州,但是其已经有的州,一经形成以后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德国和法国边境地区的萨尔州,本来是属于法国所有,后来通过居民自决,加入德国,成为德国的一个州。东西德统一,也是通过由东德加入西德的方式实现的。最近,德国为勃兰登堡是否加人柏林市进行居民投票。对于我们相当一些中国人来说,自治也许只是西方国家的一种文化传统,而我的理解是,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基本理念。一个通常的误解是,先有国家,后有国民,而正确的理解是先有国民,后有国家。如果一个国家不是以自治的单位联合而成,那么国家本身就没有民众授权的法律基础。因此,从民意授权立国的基本原则来说,省(州)作为基本自治单位的管辖范围是不可以通过行政区改革,而只有通过当地居民投票的方式才能加以改变的。

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探索

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探索 论文内容摘要:在界定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概念时,应全面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本文基于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以及借鉴美国、日本的都市圈模式等因素,对跨行行政区创新体系进行研究综述。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行政区域跨行政区域创新创新体系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基于行政区域的,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这种创新体系往往加强了行政区域意识,人为地隔断了创新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主体与要素的流动(特别是在区域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从而降低了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与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现状 在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如Saxesonian(1994)等强调的区域都是特定地理、历史、文化因素的区域,如硅谷、麻省128号公路,并不以行政区域为重点。但在我国,国内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多偏重于行政区域单位评价之上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打破行政界限进行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很少。根据Kaufmann 和Todtling的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形成的障碍之一,是占优势的市场与互动空间处于区域之外。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邻近地区的创新主体联系与合作的加强,一些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合作,增强大区域整体竞争能力,必须加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研究(龙开元,2004)。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一)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龙开元(2004)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是指跨行政区划的一种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以及政府在具有统一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如跨二省一市的长三角10多个地区组成的创新主体间形成密切的创新联系与合作

江苏省地级市、县级市、乡镇数量和名称(江苏行政区域名称)

全省辖全省辖::13个地级市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个县级市、、25个县个县、、877个乡镇个乡镇 1、南京市南京市 辖辖11个市辖区个市辖区、、2个县个县、、15个镇个镇 市辖区市辖区:: 玄武区玄武区、、鼓楼区鼓楼区、、建邺区建邺区、、白下区白下区、、秦淮区秦淮区、、下关区下关区、、雨花台区雨花台区、、浦口区浦口区、、栖霞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六合区 县 :: 溧水县溧水县((7):永阳镇、白马镇、东屏镇、石湫镇、洪蓝镇、晶桥镇、和凤镇; 高淳县高淳县((8):淳溪镇、阳江镇、砖墙镇、古柏镇、漆桥镇、固城镇、东坝镇、桠溪镇 2、无锡市无锡市 辖辖6个市辖区个市辖区、 、2个县级市个县级市、、36个镇个镇 市辖区市辖区:: 崇安区崇安区、、南长区南长区、、锡山区锡山区、、惠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滨湖区、、北塘区北塘区、、 县级市县级市:: 江阴市江阴市((1616)):长泾镇、顾山镇、华士镇、璜内镇、利港镇、南闸镇、青阳镇、申港镇、霞客镇、夏港镇、新桥镇、月城镇、云亭镇、周庄镇、祝塘镇、澄江镇 宜兴市宜兴市((2020)):丁蜀镇、芳桥镇、高塍镇、官林镇、和桥镇、湖父镇、太华镇、万石镇、西渚镇、新建镇、新街镇、新庄镇、徐舍镇、杨巷镇、宜城镇、张渚镇、周铁镇、大浦镇、鲸塘镇、屺亭镇。 3、徐州市徐州市 辖辖5个市辖区个市辖区、、4个县个县、、2个县级市个县级市、、106个镇 个镇 市辖区市辖区:: 云龙区云龙区、、鼓楼区鼓楼区、、九里区九里区、、贾汪区贾汪区、、泉山区泉山区、、 县级市县级市:: 邳州市邳州市((2424)):八路镇、八义集镇、岔河镇、车辐山镇、陈楼镇、戴圩镇、戴庄镇、港上镇、官湖镇、邳城镇、四户镇、宿羊山镇、铁富镇、土山镇、新河镇、邢楼镇、燕子埠镇、议堂镇、运河镇、占城镇、赵墩镇、邹庄镇、碾庄镇、炮车镇 新沂市新沂市((1616)):阿湖镇、北沟镇、草桥镇、港头镇、高流镇、合沟镇、棋盘镇、邵店镇、时集镇、双塘镇、唐店镇、瓦窑镇、王庄镇、新安镇、新店镇、窑湾镇。 县 :: 铜山县铜山县((2121)):大彭镇、大许镇、单集镇、房村镇、汉王镇、何桥镇、黄集镇、利国镇、刘集镇、柳泉镇、柳新镇、马坡镇、茅村镇、三堡镇、棠张镇、铜山镇、徐庄镇、伊庄镇、张集镇、郑集镇、大黄山镇 睢宁县睢宁县((1616)):安庆镇、高作镇、古邳镇、官山镇、岚山镇、李集镇、梁集镇、凌城镇、邱集镇、沙集镇、双沟镇、睢城镇、桃园镇、王集镇、魏集镇、姚集镇 沛 县(1515)):安国镇、大屯镇、河口镇、胡寨镇、敬安镇、龙固镇、鹿楼镇、栖山镇、魏庙镇、五段镇、杨屯镇、张寨镇、张庄镇、朱寨镇、沛城镇。 丰 县(1414)):常店镇、大沙河镇、范楼镇、凤城镇、华山镇、欢口镇、梁寨镇、师寨镇、首羡镇、顺河镇、宋楼镇、孙楼镇、王沟镇、赵庄镇。 4、常州市常州市 辖辖5个市辖区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个县级市、、32个镇 个镇 市辖区市辖区:: 钟楼区钟楼区、、天宁区天宁区、、戚墅堰区戚墅堰区、、新北区新北区、、武进区武进区 县级市县级市::

行政区划变更报批程序

行政区划变报批程序 行政区划变更主要包括行政区域单位的设立、撤销、更名,行政区行政机关驻地迁移、隶属关系的变更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报批权限,行政区划变更报批程序为: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撤销、更名,由国务院牵头,有关部委参加,在反复调查研究,并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择优选择,拟定最佳方案,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提出议案,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以及自治州和地区(盟)的设立,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三、自治州、地级市和地区(盟)的撤销、更名及其人民政府(行政公署)驻地迁移,以及自治州和地区(盟)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地级市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由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和地区(盟)行政公署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四、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县、自治县、县级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以及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县级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由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转呈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五、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由所在的县、自治县、县级市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转呈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审核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六、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所在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制定方案报请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上报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部备案。 七、乡、民族乡、镇、区公所的设立、撤销、更名及其人民政府(区公所)驻地的迁移,乡、民族乡、镇的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所在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区公所制定变更方案报请所在的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同意后转呈所在的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自治州、地级市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同意后上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八、街道办事处的设立,由所在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变更方案,街道办事处的撤销、更名及其驻地的迁移,由街道办事处制定变更方案,设区的市报请市人民政府审批,不设区的市报请所在的省、自治区或自治州人民政府审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