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部编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部编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部编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当地球上的太阳光照如下图所示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2.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因素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势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因素发生

3.下列能解释“酷寒的南极大陆下沉睡着万顷煤田”这种现象的是

A.大陆漂移B.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D.植被迁移

4.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6.“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A.黑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

7.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8.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

9.某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B.24 ℃C.28℃D.32℃

10.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

11.从下图中信息判断,形成城市聚落可能性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12.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

C.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13.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十一大板块

B.板块形成以后是固定不变的

C.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D.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和地震

14.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

A.当年的降水量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

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D.多年平均降水量

15.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治理酸雨,韩国国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部植树,说明了()A.中国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B.发达国家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C.我国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道路

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16.

1、陕北民居的修建原则反映了该地区()

A.沟壑纵横B.全年多雨C.河网密布D.土质疏松

2、窑洞前植的树主要是()

A.常绿硬叶树B.常绿阔叶树

C.落叶阔叶树D.常绿针叶树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

18.有一批居民进行迁移,他们最有可能选择建立村庄的地区是()

A.河流发源地B.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

C.河流入海口的低洼地D.河流的峡谷地段

19.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且1月正处于夏季的地区是()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南寒带

20.如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对该图的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B.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D.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1.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22.根据下面“气候资料图”,判断其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终年炎热多雨

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3.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24.

读六安市某日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约是

A.15.7℃B.16.2℃C.14.6℃D.21℃

2、图中数据哪一个可能是午后2时测得的数据?

A.8.7℃B.13.2℃C.23.6℃D.17.4℃

2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上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2、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A.我国东部季风区B.英国某区域C.法国南部某区域D.美国东部某区域

26.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2、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实地距离大约为()

A.200km B.40km

C.60km D.80km

27.

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该类聚落叫

A.村庄B.集镇C.乡村D.城市

2、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

A.非洲南部B.亚洲东部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28.

下图示意某国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的年份是

A.1985年B.1995年

C.2005年D.2015年

2、据图推测该国将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A.就业困难B.交通拥堵

C.住房紧张D.劳动力不足

2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

A.15°E, 23.5°N B.45°W, 23.5°S

C.15°E, 23.5°S D.45°W, 23.5°N

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30.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

A.B.C.D.

二、综合题

31.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南、北)半球。

(2)山顶位于城镇的________方向。

(3)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_____为什么?________。

(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为18℃,此时山顶(海拔为900米)气温为

________℃。

(5)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垂直距离忽略不计)。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某校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登山、练体能,观看溶洞,参观传统院落。图甲、图乙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同学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在进行登山练体能的活动中主要是沿a线行进,到达P 地。该线路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同学们登山的垂直高度可能是(__)(单项选择)。A.65米 B.116米 C.123米 D.68米

(2)同学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估算其步行距离大约为________(650米/1000米),行进的方向是(__)(单项选择)。

A.从东南向西北

B.先从南向北,再从东南向西北

C.先从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D.从南向北

(3)从地形类型上看,图甲所示区域属于________,同学们沿a线登山后,从DC这条线路返回,发现这条线路的坡度比a线________(陡峻/平缓),理由是________。

图乙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4)依据照片和资料,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甲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

33.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部和部,欧洲的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从图中看出人口的分布状况与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稠密区分布在_______纬度的_______地带。

(3)图中A、B、C、D四地均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请将这些地区与之人口稀疏的原因连线。

(4)图中B地以东至沿海地区的主要人种是,C地的主要人种是。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中A、B、C三大建筑分别是________教、_________教、________教的建筑,人们习惯上把A、B、C三种建筑叫_________、________、寺庙(庙宇)。

(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流传最广泛的宗教是_______。三大宗教都发源于______洲。(3)A建筑物代表的宗教其教徒被称为____________,讲________语,主要分布于亚洲的________部和东南部、非洲的西部和东部。

35.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要求。

(1)同学们出发前,在图中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千米。

(2)同学们首先对两村落进行考察,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并发现两村落古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3)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AB两点的气温差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间在12月22日左右,D对,ABC错。故选D。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山前桃花山后雪”是地形因素造成的,A正确。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C错误。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是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D正确。故选C。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煤炭是由几千万年前甚至更早前由森林演变而成,在酷寒的南极大陆不可能生长森林,其煤炭的形成是南极大陆曾经处在温带或热带,后来由于大陆飘移而形成的,故选A。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填绘地图时,注记要写的清晰匀称,大小合适.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在地图上城市的符号是不同的,如首都、省会等,都是有差别的,故选A。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上的居民根据人的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可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分布最广,故选D。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体毛和胡须稀疏。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由题目可知,小李工作的地方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说明当地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所以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非洲南部,故选A。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世界六大板块的特点,记忆解答即可。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在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是:28.8℃-(1520米-720米)÷100米×0.6℃=24℃。故选B。

【点睛】

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出。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河流的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工农业发达,易形成城市聚落,读图可知:A、C、D位于河流的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形成聚落的可能性较大,B没有位于河流处,形成城市聚落的可能性较小,故选B。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和宗教的叙述,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非洲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故选D。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A错;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B错;亚洲和欧洲同属于亚欧板块,C错;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D对。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不是指当年或是某一年的降水量,更不是每一年都是相同的,故选D。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需要多国协作才能完成,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治理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部植树就说明了这点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这里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这里形成了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貌。

1、由题目可知,陕北民居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建,反映了该地区沟壑纵横的特点,故选A。

2、由题目可知,该地区是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植被类型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C。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的经线长度是相等的半圆,故A错误。零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B错误。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故C错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故D正确。故选D。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大多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的条件。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五带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是北半球北温带的冬季,南半球的南温带是夏季。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记住即可。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可知,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A错误;

B. 甲地7月和1月份的气温曲线更接近,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B错误;

C. 该地1 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C错误;

D. 该分布图位于南半球,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D正确;

D符合题意,故选D。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根据题意,可知只有A选项符号题意。

22.C

解析:C

【解析】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研究气候特点的重要资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温曲线最高值为7月(夏季),约20℃,最低值为1月(冬季),约3℃,由此得出气温特点是终年温和;而从降水柱状图可知,全年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因此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本题选C。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D对,ABC错。故选D。

24.A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一个地方的气温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都

有差异。

1、日平均气温是由当天测得的气温总和除以测得的次数,由图可知,该地当天气温总和是62.8℃,除以4次,得出日平均气温是15.7℃,故选A。

2、一天中受太阳辐射影响,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所以图中表示午后2点的是23.6℃,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气温有关知识,知道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的原因。

25.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A. 该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A错;

B. 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B正确;

C. 该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亚洲有此气候类型,C错;

D. 该气候不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D错;

故B符合题意,选B。

2、A.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D. 美国东部某区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中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选C。

26.A

解析:1、A

2、B

【解析】

【分析】

1、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指向标判断法,二是经纬网判断法,三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可以看出,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故选A。

2、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0千米,若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大约为40千米,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的判断。

27.D

解析:1、D

2、C

【解析】

【分析】

1、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高楼林立,有许多企

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这种聚落属于城市;故选:D。

2、从题中描述的宗教建筑物判断,该宗教是基督教,它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大洋洲。非洲北部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亚洲东部以信仰佛教为主,欧洲西部以信仰基督教为主,非洲南部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所以该地区可能地处欧洲西部,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分类,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

28.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也就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进行分析解答。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当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说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同,其年份是2005年。故选:C。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目前为负值,也就是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因此其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等。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问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9.A

解析:1、A

2、D

【解析】

【分析】

“冰上丝绸之路”东起东亚太平洋沿岸,途径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连接北欧、东欧和西欧地区,比传统的海水航线短,大大节省运输成本。

1、从图中可知,甲地在北回归线上,其纬度为23.5°N,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差30°,可以推断出甲的经度是15°E,A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D符合题意。

3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以上四个大洲轮廓图中,A是亚洲,B是非

洲,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故选A。

二、综合题

31.东北西北可能途中经过山谷,可能形成河流 15 400米

【解析】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

解析:东北西北可能途中经过山谷,可能形成河流15400米

【解析】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详解】

(1)读图可知,甲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10°E,据此可知它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可知,山顶位于城镇的西北方向。

(3)读图可知,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因为途中经过山谷,可能形成河流。

(4)读图可知,乙地海拔400米,与山顶的相对高度是5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可知,山顶的气温是18-500÷100×0.6=15℃。

(5)根据图中比例尺,1:2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200米,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32.山谷 B 650米 C 山地陡峻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拍摄地点位于D处;D处海拔高于村落高点,可俯视拍摄(D处位于开阔的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

解析:山谷B650米C山地陡峻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拍摄地点位于D处;D处海拔高于村落高点,可俯视拍摄(D处位于开阔的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由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可知,D处拍摄角度恰当)

【解析】

【分析】

海拔是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又称为绝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相连而成的线叫做等高线,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可以判断出不同的地形。同一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等。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反映该地区坡度的陡峭程度。

【详解】

(1)读图可知,从游客中心出发沿a到达P地,该路线经过的区域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该地图的等高距是20米,P点的海拔为730~750米之间,游客服务中心的海拔为630~65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应该在80米~120米之间,B符合题意。故选B。

(2)图甲中给出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米,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图上距离大约6.5厘米,换算到实际距离约650米。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行进的方向大致是先从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C正确。故选C。

(3)根据等高线地图的特点,图甲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地形崎岖,属于山地地形。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DC与a相比等高线更密集,因此其坡度更陡峭。

(4)根据照片村落的形状,推断拍摄地点位于D处。照片显示拍摄位置应该是从高处俯视,C的海拔与村落相当,不可能从C地拍摄。E处于山脊另一端,受地形遮挡,看不见村落,而D处位于开阔的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结合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可知,D处拍摄角度恰当。

33.(1)东南西

(2)自然环境中低沿海平原

(3)A——③ B——④ C——① D——②

(4)黄色人种白色人种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界人

解析:(1)东南西

(2)自然环境中低沿海平原

(3)A——③ B——④ C——① D——②

(4)黄色人种白色人种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的特点,世界人种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读图可知,人口的分布状况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稠密区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3)世界人口稀疏区为寒冷的极地、原始的热带雨林、干旱的荒漠、高山高原;读图可知,A地区是极地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B地区是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该地是高原地区,地势高俊,气温低;C地区是荒漠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该地是沙漠地区,极端干旱;D地区是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的原

因是该地是气候过于湿热。

(4)读图可知,图中B地青藏高原以东至沿海地区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C地非洲的北部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

34.(1)伊斯兰基督佛清真寺教堂

(2)基督教亚

(3)穆斯林阿拉伯西

【解析】

整体分析: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

解析:(1)伊斯兰基督佛清真寺教堂

(2)基督教亚

(3)穆斯林阿拉伯西

【解析】

整体分析: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1)世界三大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A图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B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C图所示的是佛教的代表建筑佛塔。(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基督教发源于亚洲西部,佛教发源于亚洲的古印度。所以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

(3)A建筑物代表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讲阿拉伯语,主要分布于亚洲的西部部和东南部、非洲的西部和东部。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和分布。读图分析记住各宗教建筑的特征即可。35.(1)1.5

(2)地形平坦,靠近河流(答出任一点即可得1分)降水多

(3)山脊 2.4℃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

解析:(1)1.5

(2)地形平坦,靠近河流(答出任一点即可得1分)降水多

(3)山脊 2.4℃

【解析】

【分析】

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