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48—52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明确笔算算理。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为新知铺垫。

80÷4= 90÷3= 60÷2= 240÷4=

【设计意图】: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复习笔算,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二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走进风筝加工厂,共同解决了师傅们能否完成任务的问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工厂。(课件出示情境图左半侧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1、解读信息:一组的工人师傅正在加工风筝,阿姨说我们3小时做了

63只燕子风筝。

2、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

(2)平均每人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

(3)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只燕子风筝?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一组平均每小时做多少只燕子风筝?应该怎样计算呢?

3、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63÷3=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3小时63只燕子风筝,要求每小时做多少只,就是把63只风筝平均分成3份,所以要用除法。

4、自主猜想

提问:想一想,63÷3等于多少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

三、动手操作,感知算理

谈话: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动手分一下吧。如果把63只风筝带来太麻烦了,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借助小棒。

教师为每人准备63只小棒,引导学生按要求摆放在右图上面圈中,然后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后,找一名同学到前面展示分的过程,纠错后课件再次呈现分的过程,将课本中小棒图动态完整呈现,分后在上面大圈中留下小棒虚线图。(引导学生说清: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的2捆;把3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1根。两次每份共分得21根。)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本环节旨在通过操作学具,让所有学生在动手分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为抽象成符号化竖式做准备。

四、算法探究,学习竖式。

谈话:你能用数学的方法将刚才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思考。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

方法一乘算除法:因为21×3=63,所以63÷3=21.

方法二:60÷3=20,3÷3=1,20+1=21

方法三:竖式1:一次除完

竖式2:

针对方法二: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图说说每一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针对方法三:竖式1评价点落在“没有呈现两次分的过程”上;竖式2则让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小棒图分析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

引导:分小棒的时候,先分6捆,再分3根;在竖式中就要先分6个十,再分3个一。先分6个十,每份分的2个十,在十位上商2,有这样的3份,2个十乘3共分掉6个十,6减6得0,整捆正好分完;再分3个一,每份是1,在个位上商1,3乘1得3,3减3得0,单根正好分完。全部分完后,所得的结果是21。(师边说边扮演,引导学生思考,2为什么写在十位?1为什么写在个位?)回顾整理竖式,第一次除表示了分6捆的过程,第二次除表示分3根的过程。

对比分析:仔细观察口算方法与竖式方法,看它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并发现:60÷3=20就是竖式中第一次除的过程,3÷3=1就是竖式中的第二次除的过程,20+1=21就是竖式中的商。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运算能力的提高,即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环节非常注重数形结合,将竖式的形成于分小棒的过程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体会竖式写法的科学性,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五、练习,拓展提升

1、:交流时让学生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

合小棒图分析。

2、:交流时引导学生分析:先分4个十,4个十除以2得2个十,

写在十位,2个十乘2得4个十,4减4没有了;再分8个一,

8个一除以2得4个一,写在个位,4个一乘2得8,8减8等于

0,全部分完,结果是24.

【设计意图】:儿童的思维发展都经历逐步由形象思维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此环节的连习中,有意设计有层次的练习,由上面探索新知环节摆小棒写竖式到练习1的想小棒写竖式到练习2的不想小棒直接写竖式,经历了层次清晰的思维提升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六、课堂小结。

谈话: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的结果,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我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我知道怎样来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总结,来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1天、 <1> 56 ÷ 9 = <2> 85 ÷ 2 = <3> 97 ÷ 5 = <4> 77 ÷ 6 = <5> 33 ÷ 8 = <6> 58 ÷ 7 = <7> 65 ÷ 8 = <8> 67 ÷ 7 = <9> 26 ÷ 4 = <10> 17 ÷ 5 = 第2天、 <1> 99 ÷ 8 = <2> 47 ÷ 4 = <3> 20 ÷ 8 = <4> 21 ÷ 2 = <5> 62 ÷ 7 = <6> 79 ÷ 4 = <7> 55 ÷ 2 = <8> 53 ÷ 2 = <9> 94 ÷ 6 = <10> 37 ÷ 3 = 第3天、 <1> 99 ÷ 8 = <2> 66 ÷ 5 = <3> 76 ÷ 3 = <4> 65 ÷ 9 = <5> 70 ÷ 3 = <6> 89 ÷ 7 = <7> 22 ÷ 4 = <8> 65 ÷ 2 = <9> 71 ÷ 9 = <10> 65 ÷ 9 = 第4天、 <1> 47 ÷ 8 = <2> 88 ÷ 6 = <3> 95 ÷ 2 = <4> 33 ÷ 8 = <5> 41 ÷ 3 = <6> 83 ÷ 2 =<7> 89 ÷ 8 = <8> 71 ÷ 7 = <9> 87 ÷ 9 = <10> 57 ÷ 2 = 第5天、 <1> 11 ÷ 5 = <2> 38 ÷ 2 = <3> 84 ÷ 5 = <4> 70 ÷ 6 = <5> 85 ÷ 7 = <6> 82 ÷ 7 = <7> 29 ÷ 8 = <8> 97 ÷ 2 = <9> 63 ÷ 2 = <10> 46 ÷ 8 = 第6天、 <1> 64 ÷ 5 = <2> 39 ÷ 2 = <3> 75 ÷ 4 = <4> 53 ÷ 2 = <5> 74 ÷ 6 = <6> 94 ÷ 2 = <7> 11 ÷ 2 = <8> 13 ÷ 8 = <9> 49 ÷ 5 = <10> 86 ÷ 7 = 第7天、 <1> 43 ÷ 7 = <2> 79 ÷ 4 = <3> 97 ÷ 2 = <4> 64 ÷ 2 = <5> 14 ÷ 3 = <6> 99 ÷ 7 = <7> 57 ÷ 3 = <8> 81 ÷ 6 = <9> 29 ÷ 8 = <10> 66 ÷ 5 = 第8天、 <1> 41 ÷ 5 = <2> 26 ÷ 3 = <3> 33 ÷ 7 =

三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威海高区实验小学邹燕娜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明确笔算算理。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3.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复习,为新知铺垫。 【设计意图: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复习笔算,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二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新课做准备。】 活动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走进风筝加工厂,共同解决了师傅们能否完成任务的问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工厂。(课件出示情境图左半侧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1.解读信息。 一组的工人师傅正在加工风筝,阿姨说:“我们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 2.提出问题。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 (1)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 (2)平均每人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 (3)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只燕子风筝?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一组平均每小时做多

少只燕子风筝?应该怎样计算呢? 3.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63÷3= 师:为什么用除法?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要求每小时做多少只,就要把63只风筝平均分成3份,所以要用除法。 4.自主猜想。 师:想一想,63÷3等于多少呢?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出:21。)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 活动三:动手操作,感知算理。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动手分一下吧。如果把63只风筝带来太麻烦了,怎么办呢?(引导生说出借助小棒。) 【设计意图:在以往教学中,当出现算式63÷3时,通常会有一部分学生能口算出得数。这里教师不是直接判断部分学生计算的“21”是否正确,而是转向解决问题方法的讨论,目的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为每人准备63只小棒,引导学生按要求摆放在右图上面圈中,然后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后,找一名同学到前面展示分的过程,纠错后课件再次呈现分的过程,将课本中小棒图动态完整呈现,分后在上面大圈中留下小棒虚线图o(引导学生说清: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把3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1根。两次每份共分得21根。)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本环节旨在通过操作学具,让所有学生在动手分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认识,为抽象成符号化竖式做准备。】活动四:算法探究,学习竖式。

完整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天第第第天天天天 第64÷2= 56÷2= 72÷2= 27÷3= 68÷4= 90÷2= 40÷2= 84÷3= 52÷4= 94÷2= 42÷2= 48÷2= 30÷3= 84÷4= 12÷2= 44÷2= 82÷2= 86÷2= 72÷4= 62÷2= 28÷4= 57÷3= 74÷2= 80÷4= 60÷5= 56÷2= 40÷4= 36÷3= 66÷3= 36÷2= 80÷4= 28÷4= 50÷2= 24÷3= 34÷2= 75÷3= 72÷2= 80÷8= 62÷2= 54÷3=

第天第第第天天天天 第72÷2= 96÷4= 57÷3= 16÷2= 56÷4= 78÷3= 66÷3= 54÷6= 33÷3= 48÷3= 86÷2= 55÷5= 54÷3= 70÷7= 72÷8= 54÷6= 78÷6= 44÷4= 42÷2= 86÷2= 45÷5= 16÷2= 66÷2= 58÷2= 54÷6= 42÷6= 20÷2= 88÷4= 57÷3= 78÷2= 51÷3= 63÷3= 78÷2= 44÷2= 93÷3= 87÷3= 75÷3= 82÷2= 80÷5= 76÷4=

第天第第第天天天天 第80÷2= 56÷4= 54÷3= 98÷7= 78÷6= 80÷4= 80÷5= 74÷2= 62÷2= 44÷4= 60÷2= 50÷2= 84÷7= 96÷6= 42÷3= 66÷2= 48÷4= 77÷7= 36÷4= 88÷8= 21÷3= 72÷2= 33÷3= 68÷2= 75÷3= 76÷2= 30÷3= 24÷2= 40÷2= 51÷3= 84÷3= 64÷4= 78÷3= 96÷4= 60÷3= 90÷5= 50÷2= 90÷9= 66÷6= 45÷3= 第天第第天第第天天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六年制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信息窗3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我的说课共分三大部分: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与学法;三、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单元所属“数与代数”领域,是小学阶段整数除法的最后一部分,是整数除法的完成和提升阶段。本单元就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三上)”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积累经验。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口算除法。(信息窗1)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 (2)笔算除法。包括: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信息窗2)120÷30= 235÷30= (3)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即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信息窗3)372÷62 850÷17 (4)除数是接近25的数的笔算。(信息窗4)120÷24 108÷36 除法中的估算。(信息窗4)899÷31 378÷18 (5)探索规律——商不变的性质。(信息窗5) 本节课是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着重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本节教材共设3道例题。 红点1:用四舍法试商,商是一位数及除法的验算。372÷62 红点2:用五入法试商,商是整十数,需要调商。850÷17 绿点:巩固五入法试商,商是两位数,多次调商。323÷17 小电脑:用五入法试商,商是两位数,有余数。598÷18 2、教学目标: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信息窗2)的基础上教学的。 我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试商的笔算方法。体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学会调商,增强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练习题 24÷2= 26÷2= 28÷2= 32÷2= 34÷2= 36÷2= 36÷3= 38÷2= 42÷2= 42÷3= 44÷2= 46÷2= 48÷2= 48÷3= 48÷4= 52÷2= 52÷4= 54÷2= 54÷3= 56÷2= 56÷4= 58÷2= 57÷3= 62÷2= 63÷3= 64÷2= 64÷4= 65÷5= 66÷2= 66÷3=

72÷2= 72÷4= 72÷6= 74÷2= 75÷3= 75÷5= 76÷2= 76÷4= 77÷7= 78÷2= 78÷3= 78÷6= 81÷3= 82÷2= 84÷2= 84÷3= 84÷3= 84÷4= 84÷6= 84÷7= 85÷5= 86÷2= 87÷3= 88÷2= 88÷4= 91÷7= 92÷4= 92÷2= 93÷3= 94÷2=

96÷8= 98÷2= 98÷7= 99÷3= 99÷9=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题练习 111÷3= 112÷4= 112÷2= 114÷2= 114÷3= 114÷6= 115÷5= 116÷2= 116÷4= 118÷2= 119÷7= 122÷2= 123÷3= 124÷2= 124÷4= 125÷5= 126÷6= 128÷8= 129÷3= 132÷3=

134÷2= 135÷5= 135÷3= 136÷2= 136÷8= 141÷3= 142÷2= 144÷6= 144÷8= 144÷9= 145÷5= 146÷2= 147÷7= 148÷4= 153÷9= 154÷7= 155÷5= 156÷4= 234÷2= 324÷3= 273÷3= 284÷4= 276÷6= 272÷8= 261÷9= 372÷4= 372÷6= 376÷8= 378÷9= 371÷7=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复习课) 一、考点、热点回顾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2、有余数的的除法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4、解决问题 二、典型例题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5=38÷2=65÷5= 2、有余数的的除法 例:50÷6=45÷7=56÷8=34÷5= 例、一个数除以9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一、估算下面各题。 78÷4≈ 51÷5≈ 39÷2≈62÷3≈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630÷7,可以把630看成( )个十,( )个十除以7等于( )个十,也就是( );还可以想:因为( )×( )=( ),所以( )÷( )=( )。 2、A 除B 等于2,写作( )。 3、有72朵红花,9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 )倍。 4、27的3倍是( ),48是3的( )倍,3的( )倍是69,( )的3倍是81。从328里连续减去( )个8得0。 5、□2除以4,商是两位数且没有余数,□里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6、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数一定要比余数( )。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相同,商一定是( )位数。 8、一个两位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 被除数可能是( )。 9、小明家住6楼,他从1楼上到5楼一共走了60级台阶,他上下一次楼,要爬( )级台阶。 10、0除以( )都得0。0乘( )都得0。 11、商和除数都是9,余数是4,被除数是( )。 12、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 )。 13、在a ÷b=5……4中,要想使a 最小,则b 是( ),那么a 是( )。 14、在a ÷7=5……b 中,要想使a 最小,则b 是( ),那么a 是( );要想使a 最大,则b 是( ),那么a 是( )。 1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最大的情况算式是( )÷( ),商最小的情况算式是( )÷( )。 16、a ÷b =c ……d ,则a =( )。 17、要使 的商为三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它的商为两 位数,□里可以填( )。 18、除数是8,商和余数相同,则被除数最大是( )。 5 2 8 88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02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3、教材编排意图 教材从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引入今天的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的是顺序和舒适写法的问题;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在下面教学程序中在详细阐述。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b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1页的内容。 2、学情与教材分析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学习除法笔算方法。 3、教学目标⑴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⑵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⑶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而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引导探究法、动手操作法、尝试法、练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法、比较法等。 四、说教学程序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

两位数除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⑸小结。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 ⑵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⑷学习用竖式计算。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⑸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 2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3 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独立练习。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4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 四、作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P41~46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习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笔算是要注意竖式的摆放正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授新课 1、教学例1。 师:大家喜欢吃西红柿吗?现在我们看看西红柿是怎么卖的。西红柿每千克2元,我有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生:10×2=20,所以是能买10千克。 师:是的,那如果换一种方法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种新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板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练习。 完成第42页的课堂活动。 3、教学例4。 师:现在有95枝花,平均每个花瓶插4枝,可以插多少个花瓶?会不会有剩的呢? 生:4×23=92,还剩3枝。 师:数字太大,是不是口算很麻烦呢,其实除法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表示的。 4、练习。 完成第45页的课堂活动。 二、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P51~52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笔算是要注意竖式的摆放正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授新课 1、教学例1。 师:学校组织大家到农家乐出游,现在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但是我们有95个人,应该怎么坐呢? 师:利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你们的结果。 2、练习。 完成第52页的课堂活动。 二、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习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0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买铅笔的情景图,接着出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解决第二个问题,共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介绍用竖式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重点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以进一步明确算理。教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位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江苏省如东县曹埠小学薛志华 活动重点: 掌握除法(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竖式计算方法。 活动难点 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对策: 借助情景图和实物操作,由易到难,逐层讨论、探索算法,明确算理。

活动准备: 挂图、教具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思考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60里面有()个十,6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师:马上在开学了,小红和小英两人一共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几枝?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用18÷2=9(枝) 师:你是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生:我是这样想,18接近20,20除以2求得每份数是10,把18看作20,总数就多了2,每份数应减少2÷2=1,10-1=9,所以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数就是9;求每份数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来进行计算。 师:你的想法真好,你非常的很聪明。 3、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那么还有两组同学也在买铅笔,买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呈现购物情境,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感悟,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除以一位数。 (1)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十位上有余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十位上有余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页的红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估算、推理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地情感体验。 4.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有余数)的笔算除法中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小棒等。 学生准备:8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用竖式计算: 96÷368÷2 21×4 上节课探究了材料中的布料问题,这节课继续探究材料中其他问题,看看还有那些数学问题,教师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信息: (1)一位工人师傅领了72个线轮,每6个装一盒。 (2)一位工人师傅领了438根竹条,扎一个风筝需3根竹条。 数学问题: (1)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 (2)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并展示小组成果。 (1)学生列的算式为:板书:72÷6 (2)思考:72÷6等于多少?有的尝试列竖式进行除法计算。 (3)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十位上的7除以6不能除尽,哪么应该怎么办?大部分同学用小棒代替风筝来摆一摆、分一分,再根据分的过程,去探究竖式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学具来理解算理、学习计算方法,通过摆加深理解。]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 (1)把7个十平均分成6份,这时还剩一个十,把这个十再每份分1个,还剩4个,剩的4个和2个合起来再每份分1个。最后得出每份是12个。 (2)先把7个十平均分成6份,还剩1个十,就直接和2合起是12个,再每份分2个,正好分完,也是12个。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 教学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本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笔算除法的重点,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这些知识是学生以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笔算除法中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加上谈话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法为学法导航,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掌握尝试计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这部分我设计三种题型:口算、()里最大填几、笔算:72÷30,220÷30,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由此导入今天的新课: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学校买来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1)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让学生齐读题目,又问: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该怎样列式?得出:92÷30= 让学生估算:方法1:30×3=90,92≈90,大约需要3天才能面试完。(做除法想乘法,利用估算)方法2:92≈90,92÷3≈3(天),大约需要3天才能面试完。(利用除法估算方法)“如果笔算,该如何列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商应该写在哪个位置?余数跟除数有什么关系? (3)竖式算法:师:如果要你们笔算92÷30,你们会算吗?和学生一块研讨: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练习题3.19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检测题 3.19 徐天欣 一、填空题。 1.要使□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 );要使商是一位 数,□里最大能填()。 2.8个()是96,()个8是72。 3. 在□÷□=11……4中,除数最小是(),此时被除数是()。 4.78÷7估算的的商是()。 5. 40厘米=()分米 1500米+500米=()米 7米=()厘米 1000千克-400千克=()千克 6.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 ()和()。 7. 小民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民比小红矮() 厘米。 8. 在括号里填上“〉”、“<”或”=”。 3000-50()2500 1000-482()500 78÷9()79÷8 23÷8()28÷9 二、判断题。 1.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是0 。() 2.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余数是1。() 3.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也没有0。() 三.笔算下面各题。(带※要验算 86÷7= 37÷3= ※ 26÷4= 43÷6= ※ 65÷5= 99÷9=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有98只茶杯,每6只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2.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小时传递了88千米。平均每小时传递了多少千米? 3.三、四年级的同学去植树,三年级有38人,四年级有47人。5名 同学分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4.学校买来4箱图书,每箱22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5.学校召开家长会,请了93位家长,8人围坐一桌,至少需要准备多 少张桌子? 聪明题。甲、乙两数的和是16,甲数除以乙数商是2余1,求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教案)《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二、说教材的编排特点 教材从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境引入今天的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的是顺序和舒适写法的问题;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

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在下面教学程序中在详细阐述。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的例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难点: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提前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 1、口算抢答。 对其中一题讲算法,600÷6为什么是100,600里面有6个百,6个百÷6=1个百,1个百是100。 2、复习表内除法笔算: 9÷3,36÷9,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你能说说每个数的含义吗?37表示要分的总数,9表示平均分成9份,4表示每份4个,36表示分掉36个,0表示没有剩余。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运用以前的知识继续学习新知识。 二、新课 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引导观察信息。 看,今年的植树节,有个学校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 问: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口算的?板书:40÷2=20 2÷2=1 20+1=21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来初步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①同桌说 三年级2个班要种42棵树,我们用小棒代替树,同桌合作,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先怎么分的,再怎么分的? 师巡视:(先分4个十,再分2个一) ②请生一说 请生展示分法:先分40根,每份20根,再分剩下的2根,每份1根,每班一共分得21根小棒。 ③请生二说 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哪位同学再来说说分的过程呢? ④学生齐说 师分小棒,引导学生说 也就是说,在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中,我们一共分了几次(2),先把(40根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20根),再把剩下的(2根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1根)。这样就得到每班一共分得21根小棒。 这和我们的口算的过程其实是一样的。 3、尝试独立笔算 那你能用竖式表示出刚才我们分的具体过程吗?先怎么分,再怎么分的?请你试着把竖式写在练习本上。 生尝试,师巡视指导,收集可用资源 4、生展示、汇报 (1)展示收集的不同资源 (2)交流想法 师:分别请1号、2号做法的同学说自己的想法。 你们认为哪个竖式能更清楚的表示出刚才分的过程? (3)生生质疑 方法2更好,你对他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说你觉得哪里很关键,想考考同学们) (生生质疑中的注意点:2号同学不能回答时:看来你也不是太清楚,老师来帮帮你,好吗?哪位同学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天56÷ 2= 52÷ 4= 84÷ 4= 62÷ 2= 60÷ 5= 36÷ 2= 34÷ 2= 54÷ 3= 第天 27÷ 3= 84÷ 3= 30÷ 3= 72÷ 4= 80÷ 4= 66÷ 3= 24÷ 3= 62÷ 2= 第天 72÷ 2= 40÷ 2= 48÷ 2= 86÷ 2= 74÷ 2= 36÷ 3= 50÷ 2= 80÷ 8= 第天 68÷ 4= 94÷ 2= 12÷ 2= 82÷ 2= 57÷ 3= 40÷ 4= 28÷ 4= 72÷ 2= 第天 64÷ 2= 90÷ 2= 42÷ 2= 44÷ 2= 28÷ 4= 56÷ 2= 80÷ 4= 75÷ 3=

第天96÷ 4= 33÷ 3= 70÷ 7= 86÷ 2= 54÷ 6= 78÷ 2= 93÷ 3= 76÷ 4= 第天 16÷ 2= 54÷ 6= 54÷ 3= 42÷ 2= 58÷ 2= 57÷ 3= 44÷ 2= 80÷ 5= 第天 57÷ 3= 66÷ 3= 55÷ 5= 44÷ 4= 66÷ 2= 88÷ 4= 78÷ 2= 82÷ 2= 第天 56÷ 4= 48÷ 3= 72÷ 8= 78÷ 6= 16÷ 2= 20÷ 2= 63÷ 3= 75÷ 3= 第天 72÷ 2= 78÷ 3= 86÷ 2= 54÷ 6= 45÷ 5= 42÷ 6= 51÷ 3= 87÷ 3=

第天56÷ 4= 62÷ 2= 96÷ 6= 88÷ 8= 75÷ 3= 51÷ 3= 60÷ 3= 45÷ 3= 第天 98÷ 7= 74÷ 2= 84÷ 7= 36÷ 4= 68÷ 2= 40÷ 2= 96÷ 4= 66÷ 6= 第天 54÷ 3= 80÷ 5= 50÷ 2= 77÷ 7= 33÷ 3= 24÷ 2= 78÷ 3= 90÷ 9= 第天 78÷ 6= 44÷ 4= 42÷ 3= 48÷ 4= 72÷ 2= 30÷ 3= 64÷ 4= 50÷ 2= 第天 80÷ 2= 80÷ 4= 60÷ 2= 66÷ 2= 21÷ 3= 76÷ 2= 84÷ 3= 90÷ 5=

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说课稿

课题1 笔算除法(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学生掌握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教材从主题图创设的植树情景引入今天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本节课内容对学生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差。大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而且大部分学生书写太过随意。这节课主要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3、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媒体演示法、反馈教学法和尝试教学法。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笔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把媒体演示,动手操作和计算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中建立表象,理解算理。 2.说学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尝试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动手实践法。 3.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自带的各类物品如:小棒

《笔算除法》说课稿

《笔算除法》说课稿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39466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笔算除法》说课稿 给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所说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1页的内容。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1页的内容。 2、学情与教材分析 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学习除法笔算方法。 3、教学目标 ⑴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⑵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⑶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而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法、引导探究法、动手操作法、尝试法、练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口算。 56÷8= 20×3= 49÷7= 70×6= 12×4= 63÷9= 31×2= 33×3=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第41页,例1。 1、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 西红柿每千克2元,求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就是求20里面有多少个2,列式:()。 2、怎样口算20÷2? (1)可以看成()个十除以2等于()个十,2个十÷2=()个十,即:20÷2=()。 (2)想乘法算除法。()×2=20,得到结果是20÷2=()。 3、正确解答: 20÷2=()(kg) 答:20元可以买()kg西红柿。 4、2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 要求2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就是求24里面有多少个2,列式:()。 5、口算24÷2时,将24看成20+4,根据20÷2=(),4÷2=(),()+()=(),所以24÷2=()。 6、正确解答: 24÷2=()(kg) 答:24元可以买()kg西红柿。 【自学检测】 1、口算。 30÷3= 66÷6= 80÷4= 90÷3= 70÷7= 46÷2=

2、动物园为4只猴子准备食物,有40个桃子和48根香蕉。 (1)平均每只猴子分得多少个桃子? (2)平均每只猴子可以分得多少根香蕉? 【巩固练习】 1、填数。 28÷()=14 ()×4=84 55÷()=5 60÷()=10 7×()=70 ()÷2=32 2、列式计算。 (1)96里面有多少个3? (2)4的多少倍是80? 3、一根绳子长55米,一共要剪多少次才能使每段绳子的长度都是5米? 【拓展练习】 根据规律写出算式结果。 4÷2= 7÷7= 9÷3= 40÷2= 77÷7= 99÷3= 400÷2= 777÷7= 9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