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节课论文

化工工艺节课论文
化工工艺节课论文

化工工艺节课论文

化工工业学是研究由原料经化工加工制取化工产品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的内容包括:化工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流程、设备、技术经济评价、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对于装备专业来说我们不仅要掌握精通的掌握设备,而且还要了解一定的工艺知识,这对于我们完善知识构架来说是必经之路,所以对于我们装备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工工艺是一门必须学好的的课程。针对于这学期的课程,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针对本小组研究的精细有机化工中的硝化工艺进行一个总结。

2、硝化工艺流程的特点。

3、硝化工艺的设备列表。

4、对化工工艺学的一个总体总结。

一、精细有机化工之硝化工艺流程图的总结。

首先硝基苯的主要用途是是制备苯胺等有机溶剂的中间体,早期采用混酸间隙硝化法,随着苯胺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步开发了多釜串

联、塔式、管式、环形硝化器组合的混酸连续硝化工艺,近年由美国腈胺公司和加拿大工业公司共同研制,并成功实现工业化的绝热硝化生产工业,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率上都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国外已建立十几万吨硝基苯生产装备。

本课程及老师主讲了硝基苯的连续生产工艺流程,在这里除了这个,我还要展示笨的绝热连续硝化工艺流程图。CAD制图如下:

流程.d w g

①、硝基苯的连续硝化流程。

1,2-硝化锅3,5,9,11-分离器4-萃取器6,7-泵8,10-文丘里

管混合器

注:1、2两个连续硝化反应釜串联在一起,在1中没有反应

完就进入了2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过多的热量在1中聚集,

也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苯和混酸同时进料所用的混酸的浓度略低于间隙硝化,苯稍微过量,以尽量消耗混酸中的硝酸,同时减少二硝基物的生成量。

硝化温度控制在50~100。C。反应物由硝化器连续进入分离器或离心机,分为有机相和酸相,有机相经水洗除酸,碱洗脱硝基酚,再经水洗和蒸馏脱水、脱苯后得硝基苯产品,理论产率为96%到99%。

②、苯的绝热硝化流程示意图

注:1,2,3,4-硝化器5-酸槽6-闪蒸器7-除沫器8-分离器9-热交换器10-泵、6、7和在一块为浓硫酸浓缩器。

混酸:HNO35~8%,H2SO458~68%,H2O>25%;

苯过量5~10%;硝化温度:132~136℃;无冷却;利用反应

热闪蒸废酸。

优点:反应温度高,硝化速度快;硝酸反应完全,副产物少;

混酸含水量高,酸浓度低,酸量大,安全性好;利用反应热浓

缩废酸并循环利用,无需加热、冷却,能耗低;设备密封,原

料消耗少;废水和污染少。

存在的问题:对设备要求高(密封、防腐)

二、硝基苯的连续硝化工艺流程特点

硝化反应有以下的共性:反应不可逆;速率较快,是强放热反应;反应物与硝化剂是不能互溶的,常分为有机层和酸层。因为反应的特点决定了工艺、设备、操作的特点。下面我对硝基苯的连续硝化工艺流程做一下总结:

①、多釜串联:硝化反应器采用多釜串联的的方式,大部分反应在主锅中进行,即第一个反应釜中,小部分没有反应的被硝化物再加到后续反应釜中(副锅)继续反应。多釜串联大大提高了反应速率,减少物料短路,及不同的反应釜中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及转化率,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再者多釜串联可以逐釜提高反应温度,避免了热量的过度集中。

②、搅拌:工艺流程中反应器中必须有良好的搅拌装置,并且搅拌不能间断。因为硝化过程是非均相体系,在硝化过程中会形成液液两相,为了提高传质和传热效率,硝化反应器必须要有良好的搅拌装

置。再者因反应初期,酸相和有机相的相对密度相差悬殊,加之反应开始阶段反应剧烈,放热量为最大,特别需要剧烈搅拌。总之搅拌可以及时移除反应热提高传质;增加反应界面。

③、工艺流程中的设备要耐强酸:硝化反应多数是在强酸环境下进行的,所以设备必须耐酸腐蚀。

④、产物分离简单:硝基苯在常温下是液体,与废酸有较大的密度差和可分层的原理进行硝化产物的分离,可以进行离心分离操作。也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可以将硝化产物从废酸中分离,硝化产物与废酸分离后可以用水洗除无机酸,用碱洗除酚。

⑤、废酸可以循环利用:作为硝化底酸直接循环套用;用被硝化物萃取有机物后浓缩至90~95%的硫酸用于配酸;多硝化的废酸用于下一批单硝化生产中;净化后加氨水制化肥。

⑥、连续硝化的总体特点:连续法采用带搅拌罐的罐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泵式循环反应器,设备小、效率高、便于自动化控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补充:间隙操作具有灵活、适应性强,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三、设备列表:

硝基苯的连续硝化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设备有串联的硝化釜、分离器、文丘里管混合器、萃取釜,及泵。下面我对连续硝化釜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列表总结所有设备。

①、连续硝化釜

材质:不锈钢、钢板; 冷却装置:夹套、蛇管; 搅拌:推进式、涡轮式、 反应釜主要结构性能: 公称容积: 500~10000L 工作压力: 负压~9.8Mpa 工作温度: 0~350℃ 搅拌转速: 0-300r/min 电机功率: 3~15KW 加热功率: 36~90KW

加热方式:电加热,水循环,导热油,蒸汽,远红外线加热等。 出料方式:上出料,下出料。

搅拌轴:采用自润滑耐磨轴套,适合于各种介质的搅拌。 搅拌形式:桨式,锚式,框式,推进式,螺带式,涡轮式等。

图 环形连续硝化器

1-下弯管,2-匀流折板,3-换热器, 4-伸缩节,5-上弯管,6-搅拌轴, 7-弹性支承,8-搅拌器,9-底支承

密封方式:磁力密封,机械密封,填料密封。

电机:普通电机带减速机或者防爆电机带减速机。

主要材料:釜体材料主要采用0Cr18Ni9(304),00Cr17Ni14Mo2(316L),1Cr18Ni9Ti(321),并可根据不同介质要求制作钛材(TA2),镍及镍合金,钽材,锆材,哈氏合金(C-276,C-22,B-2),反应釜内喷四氟(PTFE)及衬镍(Ni6)。

②、所有硝化设备列表:

四、课程总结:

化工工艺学本质是研究产品生产的过程的“技术”、“过程”、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的工艺控制条件和技术管理控制,以及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化工生产工艺大体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原材料、燃料、能源的准备和预处理过程;第二步是化学反应过程,在这一步骤中得到的目的产物,同时还会联产副产品和其他的非目的产物;第三步是分离目的产物和非目的产物或未反应物;第四步是进行成品包装和储运,排除系统外的非目的产物。

化工工艺流程的组织是确定各单元过程的基本过程的具体内容、顺序和组合方式,并以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的全貌。一般

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划分如图所示:

由于化工过程的复杂性,设备类型也非常的的多,实现统一工艺要求,不但可以选择不同的单元操作方式,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设备。因此对于本课程的总结以工艺总结和设备分类两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①、工艺流程总结:

其实对于化学工艺流程来说,化学反应一步就可以完成,但是每一个化学工艺看上去比较繁琐,主要是因为化工原料的预处理,及要实现化学反应所要达到的条件的准备,和粗产品的分离、吸收、提纯占去了大半个化工工艺流程,所以说化学工艺就是多个单元操作的使用,再加上一步到两步的化学反应,化学工艺就是化学反应和化工原理的综合利用。

首先,本课程接触的第一个工艺就是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这里面有煤、石油、天然气、化学矿物、及生物质资源的初步加工,其中煤的初步加工有干馏,中低温干馏,可得到粗苯及煤焦油,分离

这些混合物,主要利用沸点不同,利用精馏即可进行分离。而煤的气化就是通常所说的造气,制得水煤气。煤制电石是一个固固反应,需要特殊的反应器,而乙炔又是一个基本有机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对于石油在加工处理之前要进行电脱盐流程才能进行送到炼油车间进一步加工,石油的加工工艺主要有常减压蒸馏和催化裂解,对于减压蒸馏就是通过一次常压加热和常压蒸馏塔,进行常压蒸馏,接着进入减压加热器、减压塔进行减压蒸馏分离出汽油和柴油,而催化裂解主要是为了得到轻质汽油,具体的反应是在催化反应器中进行的,本课程的流程中用的是流化床催化裂化反应器,催化剂在反应器中呈流化状态,油品加热到反应温度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天然气中多组分的分离压缩冷冻和深冷的方法利用各组分的挥发度(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在这一章中多是利用精馏操作进行分离,故对石油化工来说精馏塔至关重要。

对于无机化工典型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合成氨及硫酸、纯碱、烧碱于氯气的生产工艺。对于合成氨,我们们去过晋开化工厂进行见习实习,对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比较熟悉,我在这里不再啰嗦。主要讲一下后面几种无机化合物的生产工艺,首先是硫酸的生产,世界上生产硫酸的方法主要是接触法,接触法分为以下四个基本工序:1、焙烧含硫原料制取二氧化硫,本工序的主要反应是在沸腾焙烧炉中进行,在废热锅炉中降温,在电除尘器和旋风分离器中除尘,还有蒸汽洗涤器,及必不可少的空气鼓风机,和链式输送机等;2、炉气精制,即除去粗二氧化硫中的各种杂质,主要是在洗涤塔和电除雾器中进行,

本过程涉及到化工原理中的脱吸过程,用到了脱吸塔;3、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工业上称之为转化,这个过程是在转化器中完成,转化器是固定床反应器,由304不锈钢制成;4、三氧化硫的吸收转化成硫酸,吸收离不开吸收塔,吸收后的硫酸还要经过浓缩;这就是硫酸的整个生产工艺。本课程的制碱主要是侯氏制碱法,是针对氨碱法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的一种联合制碱方法,其工艺流程是首先精制饱和食盐水,进入碳酸化塔,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经真空过滤机得到碳酸氢钠,经煅烧的纯碱,而另一路含有氯化铵的氨母液依次经过盐析结晶器和冷析结晶器,得到氯化铵晶体。最后氯气和烧碱的制取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教材中主要有隔膜法电解氯碱工艺和Flemion流程,两种方法的食盐水精制段及烧碱蒸发段是相通的,唯一区别是电解反应器的不同。针对于无机化工来说,工艺年代久远,比较成熟,需要改进的不多。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典型生产工艺发展已有一百多年了,其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生产规模比较大,产品种类多,以石油化工为核心的基本有机化工,具有生产流程长,设备比较大的特点。其原料原料来源丰富,技术路线各异,基本有机化工的原料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其中煤的储备比较大,发展前景比较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比较高及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最后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副产品,绝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特点,为了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在生产、储运、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而科学的安全技术措

施,确保安全运转。

对于基本有机化工的生产工艺,烃类的裂解工艺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就烃类的裂解工艺进行总结,首先烃类裂解是指石油系烃类原料在高温隔绝空气和高温的条件下,烃类分子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产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反应过程,其反应是在管式裂解炉中进行,管式裂解炉种类比较多,但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都是相通的,管式炉有一个缺点就是结焦,进而影响传热效果,所以管式裂解炉需要定期停炉清焦,主要有两种方法及停炉清焦法或者交替法。接着裂解气的急冷和预分馏和净化,其中净化的方法有碱洗,吸附脱水,加氢法脱除炔烃。工艺的重点是裂解气的分离与精制,这就要用到多段压缩和深冷制冷,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还有工艺中的精馏塔也是工艺的重点。所以对于有机化工生产工艺,各种裂解产物的分离是反应流程长而复杂的原因之一。

因为对于精细化工工艺,我研究的是精细化工工艺之硝化反应,上面已经总结了很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体来说,化工工艺将原料物质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和物理的措施,其中以单元操作居多。

②、设备类型总结:

对于本课程中的设备以功能来分分为以下几种,反应器,分离、吸收、精馏、洗涤、干燥等各种分离设备,换热设备、流体输送设备,增压减压设备,和各种物料储槽。下面我将对本课程的设备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总结,以前五个单元为重点。

(1)反应器列表:

(2)、均相混合物分离器列表:

(3)、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器列表

(4)、热量传质设备列表:

(5)、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泵,如离心泵,往复泵,齿轮泵等,及多段压缩中的压缩机,和用于输送的管道、阀门。还有各种储罐、储槽、干湿水封等。

学过了化工工艺学不仅让我对工艺有了一定的理解,可以看懂复杂的工艺流程图了,而且还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过程设备在整个工艺中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的理解。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应用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应用 随着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生物学科逐渐和其他学科如化学、医学、食品等相融合形成许多新的学科。这其中生物学定律在化工专业中的正确应用形成了生化学科,其任务是把生命科学的发现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过程或系统,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高技术产品需要用高效的加工技术进行工业规模生产,才能在产品质量高、成本低、时间短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近年来生物化工发展非常迅速。生物化工内容广泛,包括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工业,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又是化学工程发展的前沿科学,在21世纪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1.1生物化工的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世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促使生化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能源方面,纤维素发酵连续制造乙醇已成功;农药方面,许多新型农药不断生产;环保方面,固定化酶处理氯化物已实际应用;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脂肪酸、乙二酸等产品的生产已达到一定规模;用微生物生产的高性能液晶、高性能膜、生物可降解塑料等技术不断成熟。 目前国外生物化工的发展有以下趋势:一是生物化工成为国外著名化学公司争夺的热点。生物技术从医药领域逐渐向化工领域转移,使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发生变化,向条件温和、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加工过程转移。许多著名的老牌化学工业公司已变成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大公司,如著名的杜邦公司在2001年宣称,该公司2002年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占其公司总销售额的20%。利用生物催化合成化学品不但具有条件温和、转化率高的优点,而且可以合成手性化合物及高分子。乙醛酸是合成香兰素和许多中间体的重要原料,而其化学生产法工艺的主要问题是反应条件苛刻、乙醛酸转化率低、环境污染严重。1995 年日本天野制药公司申请了第一个双酶法生产乙醛酸的工艺。1995 年底美国杜邦公司申请了基因工程菌方法生产乙醛酸的专利,乙醛酸的转化率达100%。三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有特殊功能、性能、用途或环境友好的化工新

煤化工工艺学教案

《煤化工工艺学》教案 中文名称:煤化工工艺学 英文名称:Chemical Technology of coal 授课专业:化学工艺 学时:3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煤化工工艺学是煤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化工设计基本思想和产品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为毕业生尽快适应就业后工作要求、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而设立的。可供从事煤化工利用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通过对煤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和精制、煤的气化、煤的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碳素制品和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的介绍,使学生具备煤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对煤化学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煤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容、各章容及相应学时数 本课程由下列7章组成: 1章绪论1学时 2章煤的低温干馏5学时 3章炼焦8学时 4章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6学时 5章煤的气化6学时 6章煤间接液化4学时 7章煤直接液化2学时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组成为下列容: 1绪论

§1.1 煤炭资源 §1.2 煤化工发展简史 §1.3 煤化工的畴 §1.4 本书简介 了解煤化工工业发展历史、煤化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煤化工发展趋势。 掌握化学加工工业的基本概况、特点,掌握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概况。 重点:煤化工的畴。 引言:煤化学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简称煤化工。煤化工包括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加工制品工业等。、 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1.煤炭逐步由燃料为主向燃料和原料并举过渡;2.近些年来,基于煤炭气化的新型煤化工得到了快速发展;3."十一五"期间,在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方面的示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煤化工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从长远看,钢铁行业受出口疲软、房地产下行影响,库存增加,利润和开工率下降,焦炭和兰炭行业的需求和利润空间受到影响;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产业产能过剩,因此,传统煤化工行业面临落后产能淘汰、技术升级换代。2.环境保护要求煤化工走清洁生产: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落后技术的淘汰如常压固定床气化技术;水资源消耗的减量化:空冷技术、中水回用;粉尘治理、有机废水处理和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3.能源效率提高:煤炭分级利用:焦油--固体燃料--化工产品;煤炭多联产:电力、热力、化工产品;工程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节能技术的应用。4.煤化工对石油化工替代性增强:煤气化的平台技术继续多样化与成熟化;煤化工产品技术多样化如芳烃、乙醇等;已有技术的继续进步:煤焦油的分离、加氢;乙二醇技术成熟;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产业快速发展。 §1.1 煤炭资源 煤是地球上能得到的最丰富的化石燃料。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资源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6%,按硬煤经济可采储量计,以中国(占11%)、美国(占23.1%)和俄罗斯最为丰富,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乌克兰、德国等9国共占90%。中国1991年末煤炭探明储量为9667亿吨,其中、和分别占27%、21%和16%。

《化工工艺学》试题库(部分)(7-7)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部分) (说明:红色部分作为重点看,黄色部分内容以达到了解程度为主) (填空20分,选择30分判断题10分,简答20分,流程说明20分) 复习以上课画的重点为主 1.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指什么? 2.衡量裂解结果的几个指标:转化率、产气率、选择性、收率和质量收率。 4.乙烯液相加氯生产二氯乙烷的反应机理是什么?乙烯氧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反应机理是什么?甲烷热氯化反应机理是什么? 5.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平衡型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指什么? 6.不同族烃类,如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其氢含量高低顺序? 7.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原料包括哪些? 8.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 9.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10. 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11.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 12.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 13.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14.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15. 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 16.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 17. 什么叫族组成,PONA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芳烃指数?什么叫特性因素? 18. 裂解炉温度对烃的转化率有何影响,为什么说提高裂解温度更有利于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竞争? 19. 什么叫停留时间,停留时间与裂解产物分布有何影响? 20. 为什么要采用加入稀释剂的方法来实现减压的目的?在裂解反应中,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什么?

21. 烃类热裂解过程中为实现减压而采用加入稀释剂的方法,稀释剂可以是惰性气体或水蒸气。工业上都是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其优点是什么? 22. 什么叫KSF,为什么要用正戊烷作为衡量石脑油裂解深度的当量组分。 23. 为了提高烯烃收率裂解反应条件应如何控制? 24. 为什么要对裂解气急冷,急冷有哪两种? 25. 管式裂解炉结焦的现象有哪些,如何清焦? 26. 裂解气净化分离的任务是什么?裂解气的分离方法有哪几种? 27. 什么是深冷?什么是深冷分离?深冷分离流程包括那几部分? 28. 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有哪些组分?若这些气体过多时,对分离过程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来脱除酸性气体? 29. 裂解气中含有哪些杂质?为什么在分离前必须除去?方法有哪些? 30. 什么叫分子筛?分子筛吸附有哪些特点,有哪些规律? 31. 在烃类裂解流程中,什么叫前加氢流程?什么叫后加氢流程?各有什么优缺点?32.根据顺序深冷分离流程图,用文字描述有物料经过时,在各装置发生的变化,如脱去何物质,塔顶分离出何物质,塔釜分离出何物质等,将每一条流向都尽量详细说明。33.说明三种深冷分离流程(顺序分离、前脱乙烷、前脱丙烷流程)有什么特点. 34.脱丙塔塔底温度为何不能超过100℃? 35. 什么叫“前冷”流程,什么叫“后冷”流程?前冷流程有什么优缺点? 36. 脱甲烷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脱甲烷塔的特点是什么? 37. 脱甲烷过程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乙烯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是什么?乙烯塔应当怎样改进? 38.简述影响乙烯回收的诸因素。 39. 能量回收在整个裂解工艺流程中,主要有哪三个途径? 40. 脱甲烷塔和乙烯塔采用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各有什么优缺点? 41. 举例说明复迭制冷的原理。 42. 多级循环制冷的原理是什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多级循环制冷的能量得到合理利用? 43.苯酚和丙酮均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由苯和丙烯烷基化通过均相自氧化生成过氧化异丙苯,再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苯酚和丙酮。请画出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原则流程图(图中标出物料流向,原料名称等)和指明各过程所起的作用? 44. 什么叫热泵? 45.精馏塔的热泵制冷方式有哪几种? 46.除了烃类裂解制乙烯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有可能生产乙烯?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埻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 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9. 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期探讨 10. 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仹量的必要性 12. 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4.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15.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 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7. 略论课埻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18. 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 22.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 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24.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26.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27.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28. 化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9.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30. 计算机辅劣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 课埻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 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 优化课埻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4.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埻教学效率 35. 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创新精神 36.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探索 3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38. 从教学理念更新到教学行为探索 39. 环境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 40. 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 42. 浅谈我国中学教育模式与高考制度的关联性及利弊 4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 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 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 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48.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劢手能力 4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 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51. 浅议大气臭氧层破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2. 浅议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3. 浅谈村、镇建设的规划与耕地保护 54. 浅议化学兴趣(提高)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 55. 乡村化学教材的编排与使用调查研究 56. 启发性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7. 环境保护兴趣组的组织与实践 58. 大气污染物(如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化工本科毕业论文综述

聚氨酯合成原料进展 摘要 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最基本聚氨酯合成的原料及其特点以及利用淀粉、松香、植物油、纤维素、木质素等生物质原料用合成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以生物质替代石化原料,可以改善聚氨酯泡沫塑料生物降解性等性能,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重点对以木质素为原料合成聚氨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以及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理及工艺进行了概述。对我国聚氨酯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领域分布作了分析。同时对世界聚氨酯及其原料工业的现状及进展有所描述。 关键词:生物质,木质素,聚氨酯泡沫塑料,水性聚氨酯合成,进展

英文题目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synthesi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olyurethane materials using starch, and rosin, vegetable oil, cellulose and lignin in synthetic ammonia ester foam biomass materials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stics. Biomass alternative to petrochemical materials, can improve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s biodegradation, such as performance, can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 to the polyurethane lignin as raw material research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And the synthesi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principles and process wer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olyurethane field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Meanwhile to the world of its raw material industry polyurethane describ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biomass,Lignin,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s,Th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synthesis,progress

煤化工工艺学 答案

答案 石嘴山联合学院(2014-2015)第一学年期终考试 《煤化工工艺学》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煤气、焦油、粗苯、焦炭 2、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化学品 3、外热式、内热式 4、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5、长焰煤 6、裂解反应缩聚反应缩聚反应 7. 分解、缩聚、固化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 1、× 2、× 3、√ 4、√ 5、√ 6、√ 7、√ 8、× 9、√ 三、简答题(共计33分) 1、以气、肥煤为基础煤种,适当的配入焦煤,使黏结成分、瘦化成分比例适当,并尽量多配高挥发分弱黏结煤 2、 (1)气体反应物向固体(碳)表面转移或者扩散 (2)气体反应物被吸附在固体(碳)的表面上 (3)被吸附的气体反应物在固体(碳)表面起反应而形成中间配合物 (4)中间配合物的分解或与气相中达到固体(碳)表面的气体分子发生反应(5)反应产物从固体(碳)表面解吸并扩散到气体主体 3、煤炭气化是一个热化学的过程,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以CO、H2、CH4等可燃气体为主要成分的生产过程 宁夏第一工业学校(2014-2015)第一学年期终考试 《煤化工工艺学》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2、土法炼焦倒焰式废热式蓄热式 3、隔绝空气1000℃焦炭化学产品煤气 4、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 5、非均相反应均相反应 6、裂解反应缩聚反应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 1、√ 2、√ 3、× 4、√ 5、× 6、√ 7、√ 8、√ 9、√ 三、简答题(共计33分) 1、以气、肥煤为基础煤种,适当的配入焦煤,使黏结成分、瘦化成分比例适当,并尽量多配高挥发分弱黏结煤 2、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化工毕业设计论文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 题目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学生姓名燕中飞 指导教师刘广义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0405 教务处制

中南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题目类型[1] (2) 题目来源[2] (1)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 2008.1.25 至 2008.6.13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4016”的资助。 (1)多官能团的酰基硫脲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同时可作为贵金属的优良 螯合剂、硫化矿浮选高效捕收剂。论文要求通过系统的文献查阅,了解和掌握酰 基硫脲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2)论文以对苯二甲酰氯、硫氰酸盐、有机胺、相转移催化剂等为原料合 成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主要考察溶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酰基 硫脲类化合物收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和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考察对 苯二甲酰基二硫脲与铜、铁、铅、锌等离子的作用及其浮选性能。 (3)通过红外光谱对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4)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5)翻译一篇3000字以上的英文专业论文。 (6)通过毕业论文的研究,要求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综合 运用专门知识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1]题目类型:(1)理论研究(2)实验研究(3)工程设计(4)工程技术研究(5)软件开发 [2]题目来源:(1)教师科研题(2)生产实际题(3)模拟或虚构题(4)学生自选题

2.主要参考资料 检索关键词:(中英文) 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p-phenylenedicarbonyl bis(thiourea)),对苯二甲酰氯(terephthaloyl chloride),合成(synthesis) 检索途径: (1)中国学术期刊网;(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3)Elsevier Science;(4)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5)美国化学会(ACS) 主要参考文献:(给出几篇关键性的具体文献,最多3-4篇即可) (参考文献格式: [1] 李英俊,张治广,靳煜,等. 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化学学报,2007,65(9):834-840. [2] Hugo Camenzind,Peter Nesvadba. Lubricant composition[P]. 美国,US5629440,1995-6-7 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所)主任(签名) 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013-现代煤化工考试题+A-副本(2)

)卷(题试 审批 成绩 1. 命题时请尽量采用电子版,手写稿必须字迹工整、清晰可辩。审批由系主任负责; 2. 考试科目应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不能用简写或别称。考试性质为“考试”或“考 查” 二、选择题(多项选择,用选择,30分,5 x 6) 1、煤炭热解是煤炭在热解反应器中,于a,c,d 气氛下,受热发生系列 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热转化过程。 氧气 氮气 a.氢气 c.甲烷,合成气 b. d. 学 1 第年学记标何任作准不内以线订装 大技科安3.试卷类型注明A\B\C\D等字样,考试地点注明“雁塔”或“临潼”; 4试题(卷)内容不要超出线格范围,以免影响试题印制和教师评分。 一、简答题(20分,5X 4) 1、现代煤化工用原料煤主要为褐煤、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等低 变质煤。侏罗纪低变质煤煤岩组分的主要特点是惰性组组分含量高。 2、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主要指 _根据低阶煤的物质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_ 首先采用中低温热解技术对煤炭进行分质,将煤热解成气、液、固三相物质, 然后再根据各类热解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区别的进行利用,梯级延伸加 工,生产大宗化工原料和各类精细化学品。 3、现代煤化工主要包括煤气化制甲醇及下游产品、煤直接液化制油及 其他化工产品、煤间接液化合成油等化工产品、煤化工多联产等。 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干馏(炼焦)等,其突岀缺点是:煤炭利用率低、 环境不友好等。 4、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关键是高效催化的开发,煤化工高效催化剂的主要由 活性组分、载体、助催化剂等组分组成。 5、发展现代煤化工的核心目标是解决① 能源的最大化利用问题 ② 环境污染问题。 2 、 3 、 按热解速度高低分类,煤炭热解可分为 a.慢速热解 b. a,b,c 。 快速热解(10?200C/S ) c.闪速热解(》200C/s ) 煤炭气化是指在气化炉内于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 d. 800 °C 剂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将煤转化为灰渣和可燃性气体(煤气)的过 程。下列可以作为气化剂的气体有a,b,c,d 。 a. 空气 b. 氧气、水蒸气 c.二氧化碳 b. d. 氢气或甲烷或合成气 煤气化技术按汽化剂在气化炉内运动状态分为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 化,气流床气化,熔融床气化等。下列气化技术属于气流床气化技术的 是a,b,c 。 4 、 a. Shell b. GSP c.德士古(Texaco) d. 灰熔聚(U-Gas和 ICC) 5、煤气湿法脱硫主要包括化学吸收、湿式氧化、物理吸收和物理化学吸 收等。下列方法中属于物理吸收的方法是 a.低温甲醇法 c.乙醇胺法、改良热钾碱法 b. a,b 。 分子筛、活性炭和氧化铁箱 d. 改良砷碱法

§ 3.2 煤的成焦过程

课题名称:§ 3.2 煤的成焦过程 课题时限:2学时 授课类型:单一课的传授 教学目的:了解焦炉煤料中热流动态,炭化室内成焦特征; 掌握煤成焦的过程,煤的粘结性和半焦收缩对产品焦炭的影响,里 行气和外行气的析出途径的差别。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 教学内容:1.成焦过程 2.煤的黏结和半焦收缩 3.焦炉煤料中热流动态 4.炭化室内成焦特征 5.气体析出途径 教学重点:煤成焦的过程,煤的粘结性和半焦收缩对产品焦炭的影响,里行气和外行气的区别 教学难点:煤成焦的过程,煤的粘结性对产品焦炭的影响,里行气和外行气的区别 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计划、备课、上课(1、激趣导入;2、新授;3、小结)、作业处置、 参考资料:《煤化工基础》李玉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北京 《煤化工工艺学》陈启文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北京 《煤化学产品工艺学》肖瑞华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北京 思考题:简述煤的成焦过程? 作业题:什么是里行气和外行气? 小结:1.成焦过程

干燥预热阶段、胶质体形成阶段、半焦形成阶段和焦炭形成阶段2.煤的黏结和半焦收缩 粘结性和结焦性的关系,如何提高粘结性,半焦收缩对焦炭的影响 3.焦炉煤料中热流动态 4.炭化室内成焦特征 成焦阶段原料的变化、裂纹、半焦收缩和焦缝 5.气体析出途径 里行气和外行气 教学内容详细资料如下:

§ 3.2 煤的成焦过程 1.成焦过程 2.煤的黏结和半焦收缩 ⑴.粘结性: ①粘结性: 干馏时黏结本身与惰性物的能力,指炼焦时形成熔融焦炭的能力(经过胶 质体生成块状半焦的能力)。 ~120℃ 煤的水分脱出 200℃ 释放空隙中的气体(CH 4、CO 2、CO 、N 2) 350℃ 煤热解、软化膨胀形成胶质体、 480℃ 胶质体分解、收缩、固化形成半焦 650℃ 半焦分解、开始向焦炭转化 950℃焦炭成熟 <350℃:煤干燥预热阶段 350~480℃:胶质体形成阶段 480 ~ 650℃:半焦形成阶段 650 ~ 950℃:焦炭形成阶段

化学工艺毕业论文范文2篇

化学工艺毕业论文范文2篇 化学工艺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艺选修课分析 1专业课程教学情况调查 为了解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课程调查问卷》,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6、07级两个年级49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开课时间、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授课深度、教材选择及学习收获等几个方面。 1.1开课时间调查 开课时间的调查主要是为了理顺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在教学内容上的前后衔接关系。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专业选修课应该与对应的专业课衔接上,另一方面,专业选修课与对应的专业课教学时间上不能相隔太长,相隔时间太长,专业选修课不能达到加深对专业课的理解、拓展专业素质的目的。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催化作用原理》、《能量利用过程原理》和《化工专业外语》等四门主要选修课程依次安排在第4~7学期,每学期一门。选修课开课时间调查结果见图1,认为选修课开课时间合适的同学占60.12%,需要提前的占29.55%,只有10.32%的同学认为部分课程需要推后开设。 1.2学时与授课内容调查 学时与授课内容的调查,主要是了解讲课内容能否达到拓展

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目的,同时了解学时配置的合理性。中国的大学教学经过了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一些硬性的改革的设置,比如对总学时的控制,使得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偏少。通过这个问题的调查,可为学时与教学内容的配置提供合理依据。选修课学时安排及授课内容的调查结果见图2,认为选修课的学时安排及授课内容合适的同学分别占58.62%和55.10%,需要增加的分别占33.06%和37.17%,认为需要减少学时和授课内容的同学不到10%。总体来说,各选修课的学时安排及授课内容在原有学时及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1.3授课深度和教材调查 授课深度和教材的调查,主要是为了掌握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问题。专业选修课由于挂上了“选修”的帽子,容易使人误解为不重要的课程、可有可无的课程。实际上专业选修课作为教学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系统而专门设计的供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生选修的“必修课”,一旦选定就应该像必修课一样对待。对任课教师来说,由于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积极性,故对讲课的深度不作过高要求,对教材的选取也比较随意。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掌握专业选修课的教材更新需求,选用更加合适的教材。选修课授课深度及教材选用情况调查结果见图3,认为选修课的授课深度及教材选用合适的同学约占54%,授课深度需要加深的占32.65%,需要适当减小授课深度的占13.06%。认为选用教材基本合适及不合适的同学均占23%左右。

现代煤化工考试题 A 副本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2013 — 2014 学 年 第 1 学 期 考 试 试 题(卷)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 安 科 技 大 学2013 — 2014 学 年 第 1 学 期 考 试 试 题(卷)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 考试科目 现代煤化工工艺学 试卷类型 A 学生班级 10化工1-4班 四、简述煤直接液化的原理,试就下图所示的神华煤直接液化流程图进行解释说明,并从多联产或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你的改进观点(不超过500字)。(30分) 答(10分):煤直接液化是指煤在催化剂上于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发生加氢反应,将煤中有机大分子直接转化为低分子液体燃料及化学品的过程。 煤直接液化一般过程及主要反应: (1) 煤经热作用后,大分子结构间的共价镀首先发生热裂解并形成自由基“碎片”; (2) 自由基“碎片”与催化剂所吸附的活性氢或供氢溶剂提供的氢原子相结合而形成稳定的小分子液体或气体产物; (3 ) 煤热解产生的芳烃“碎片”被加氢和加氢热解生成液化油; (4) 通过进一步的加氢对液化油进行杂原子脱除及改质; 三、写出甲烷化的反应方程,并给出常用甲烷化催化剂。画出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简图,并简要解释之(20分) 答: 1. (5分)甲烷化过程主要是洁净煤气中的H 2和CO 在甲烷化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H 4的过程。主要化学反应如下:CO+3H 2 → CH 4+H 2O 同时还会发生水煤气变换反应 CO+H 2O → CO 2+H 2 以及其他生成CH 4的次要反应 CO 2+4H 2 → CH 4+2H 2O 2CO → C+CO 2 C+2H 2 → CH 4 2. (5分)周期表中第八族的所有金属元素都能不同程度地催化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甲烷的反应。Ru >Fe >Ni >Co >Rh >Rd >Pt >Ir 3. (5分)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简图: 4. (5分)煤制天然气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可简述为:原料煤在煤气化装置中与空分装置来的高纯氧气和中压蒸汽进行反应制得粗煤气;粗煤气经耐硫耐油变换冷却和低温甲醇洗装置脱硫脱碳后,制成所需的净煤气;从净化装置产生富含硫化氢的酸性气体送至克劳斯硫回收和氨法脱硫装置进行处理,生产出硫磺;净化气进入甲烷化装置合成甲烷,生产出优质的天然气;煤气水中有害杂质通过酚氨回收装置处理、废水经物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部分膜处理后,废水得以回收利用;除主产品天然气外,在工艺装置中同时副产石脑油、焦油、粗酚、硫磺等副产品。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70302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Applied Chemistry)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化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化工、医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理论课和人文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2.掌握数学、物理、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4.了解关于化工相关产业、知识产权、安全与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 5.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用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6.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六、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结构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分离与分析。 七、主要专业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精细化工实验、化工

2019化工工艺学知识点

精心整理 第二章粗原料气制取 一、固体燃料气化法 名词解释:煤气化:使煤与气化剂作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把煤炭转变为燃料 用煤气或合成用煤气。 加氮空气;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N的含 量,用来调节原料气中氢氮比,制得合格煤气 标准煤:含碳量为84%的煤(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 1 外热法: 2 而升高 3 空气和水蒸气 空气煤气(N2、CO)、水煤气( 4 干燥区: 气化区: 5.固定床气化炉燃料最下层是什麽区?其有何作用? 灰渣区可预热从底部进入的气化剂并保持不因过热而变形 6.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是什么?为什么?循环时间如何分配? 工业上将自上一次开始送入空气至下一次再送入空气为止,称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有五个阶段,吹风阶段、蒸汽一次上吹、蒸汽下吹、蒸汽二次上吹、空气吹净7.什麽是加氮空气?其作用为何?使用中应注意什麽事项? 水蒸汽和空气同时加入,空气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中N的含量。 用来调节原料气中氢氮比,制得合格煤气 使炉温下降慢调节合成氨气体成分,严格控制氮含量,以免引起事故

精心整理 8.德士古炉废热如何回收? 直接激冷法、间接冷却法、间接冷却和直接淬冷 9.画出间歇式煤气化、德士古炉及谢尔废热锅炉连续气化工艺制备合成氨流程,为什么后两者流程有差别? P70P72 二、一氧化碳变换 1、名词解释:高温变换:CO在320~350℃变换,使CO含量低于3%。使用Fe-Cr 催化剂,使大 部分CO转化为CO2H2O 低温变换:CO在230~280℃变换,使CO含量低于0.3%,使用Cu-Zn 催化剂 耐硫变换:宽温变换在 2、 以Fe2O3 3、 小的铜结晶- 温度下催化CO 稳定剂 4 5.为什麽要严格控制还原条件,氢气含量按程序逐步提高? 6 为了尽可能接近最佳温度线进行反应,可采用分段冷却。段数越多,越接近最佳反应温度线 7.为什么低温变换温度要高于露点温度?有什么危害? 当气体降温进入低变系统时,就有可能达到该条件下的露点温度而析出液滴。液滴凝聚于催化剂的表面,造成催化剂的破裂粉碎引起床层阻力增加,以及生成铜氨络合物而使催化剂活性减低。所以低变催化剂的操作温度不但受本身活性温度的限制,而且还必须高于气体的露点温度 8.以煤为原料制气,为什么高温变换要分段进行?而低温变换不必分段进行? 以煤气化制得的合成氨原料气,CO含量较高,需采用多段中温变换。用铜氨液最终清除CO,该法允许变换气CO含量较高,故不设低温变换。低温变换过程温升很小,催化剂不必分段

化工工艺论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沉香精油工艺条件研究毕业论文【摘要】以国产沉香药材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粒度4因素对沉香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沉香精油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物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结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8 MPa,沉香药材粉末过40目筛,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沉香精油得率为0.62%。 【关键词】沉香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工艺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树脂的木材,系《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是临床上常用的理气药。其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降气、温中、暖肾助阳的功能。主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1]。沉香含挥发油的量较高,具有浓郁的香气,是沉香挥发性药效的主要成分,其含挥发油的量直接与药材的质量相关。 水蒸气蒸馏法是目前提取沉香挥发性油的常用方法,不仅时间长,而且在提取过程中易造成热不稳定及易氧化成分的破坏与挥发损失,对部分成分有破坏作用[2]。因此,寻求一种能保持药材原有组分而且更快捷的提取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高新型物质分离精制技术,具有在接近室温的环境下进行萃取,不会破坏生物活性物质,而且操作方便,能耗低,无污染,分离能力高,无溶剂残留等特点[3]。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4~6],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沉香挥发油的提取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主要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粒度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沉香精油的影响,探讨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旨在为沉香药材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沉香药材,购于电白观珠镇沉香生产基地,经茂名市中医院陈林副教授鉴定为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树脂的木材。HA120-50-01型 1L-SFE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由江苏南通华安有限公司研制。 2 方法 2.1 超临界CO2萃取流程见图1[7]。将沉香药材粉碎筛分,精确称取100 g装填萃取釜中,当系统各部分达到设定温度后,控制CO2流量平均20 L/h,设置温度、压力等参数后开始萃取。达到设置的时间后,减压收集精油(黄色透明油状物,有浓郁香味),计算萃取率。 图1 超临界CO2萃取流程图(略) 2.2 单因素实验

二级学科____生物化工_

二级学科:____生物化工____________ 英文名称: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代码:___ 081703________________ 一、学科简介 包括本专业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内容范围、现有条件(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条件等)、重大成果、学术地位等。(约200-300字) 生物化工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工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本学科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并重。我校生物化工专业是化工重点学科下属的硕士点,以生物质化学品与生物材料的开发利用为研究目标,也包括发酵工艺的生物化工工艺研究为重点,以期获得在环境生物技术及新型生物资源方面的较大突破。 二、培养目标 2. 硕士生(约200-300字) 培养硕士研究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风严谨、作风正派、适应能力强和具有创造性的专门科技人才。 硕士学位应具有系统的生物化工的理论基础、实验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化学、生物学和化学工程等相关学科某些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生物化工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承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它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三、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

四、修读年限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2005年9月修订),我校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修读年限一般为2至3年,博士生修读年限一般为3至6年,硕-博连读、提前攻博修读年限一般为4至8年。 五、培养体系 (一)核心模块 硕士学位专业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 (专业代码:081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需求,以面向煤化学工业为特色,具备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本专业以煤化工为特色,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化工生产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化工装置设计与放大等方面工作的工作。 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工过程控制、煤化学、煤化工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