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

①→②→③,此过程中()

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

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G=,拉力大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已知小车的重力10N F=,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60%,则小车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为()

小15N

A.27N B.36N C.18N D.270N

3.如图所示,轻质均匀杠杆分别挂有重物G A和G B(G A>G B),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当两端各再加重力相同的物体后,杠杆

A.仍能保持平衡

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不能确定哪端下沉

4.一个刻度准确的杆秤,如果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则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5.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A和B,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且G A>G B,此时杠杆平衡,如图(a)所示,若将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图(b)所示,杠杆将会()

A.A物体下移,B物体上移B.A物体上移,B物体下移C.仍将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

6.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 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

C.1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30N D.动滑轮重50N

7.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N.

A.200N;10N B.200N;20N C.20N;10N D.20N;20N

8.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9.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及摩擦的知识

B.车把相当于费力杠杆

C.脚蹬属于省力杠杆

D.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10.如图中某同学体重为500 N,他的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 N,动滑轮重100 N,该

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A吊起来,物体A的重量不能超过

A.1 000 N B.1 200 N C.900 N D.1 100 N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装置,A B是个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________A端受到的向下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于装载货物的小车自重为500N,若搬运2000N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N,该滑轮组的效率η甲=_______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乙图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考虑实际情况,则F甲

________F乙,η甲________η乙(选填“>”、“<”或“=”).

12.如图,AB为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C处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物重G=________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

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如图为吊装工具示意图,M是重5000N,边长为0.5m正方体的配重物体,杠杆AB的支点为O,OA∶OB=1∶2,当重为700N的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压强为______。(滑轮、杠杆及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

14.如图,重力不计的一长木板A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且OA=1m,OB=4m。在A端用一细绳挂一边长为0.5m的正方体C,体重为600N的小明站在B点时,正方体C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300N,则正方体C的重力为____N;当小明由B点向左走____ m时,正方体C 对地面的压是6000Pa。

15.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________W,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6.如图是用高枝剪修剪树枝的情景,仔细观察高枝剪头部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发现高枝剪头部有_____和滑轮组两类简单机械.当园林工用30 N的力向下拉绳时,因拉绳而使图中A处受到的作用力大约增加____N.

17.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的长度是OB的三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点用600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动,木杆静止不动,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此木杆为_______(“省力” “费力”“等臂”)杠杆。

18.如图所示,一直撬棒AD=1m,CD=BC=0.15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_________N。

19.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如果人的体重为6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_.

2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钩码匀速向上提起20cm ,则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___________cm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只适当增加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静止,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是_________。

(2)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杠杆的刻度尺每格为5cm ,钩码每个重0.5N ,小红把数据记录在下表: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1.5

10

1

15

(3)小红根据以上实验数据马上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l F l ,你认为是否合理? 答:_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___________。

(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在B 点向下拉使杠杆平衡,如图丙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动到b 位置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节(填“左”、“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时,小明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则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应挂________个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丙,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

23.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丽与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为______编号②处数据为______.

(3)第3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4)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选填“高”或“低”).

(5)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

24.小明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都完全相同。实验前,小明通过调节

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消除了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实验中就可以方便测量______。

(2)要使图甲中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_____个钩码。

(3)若在图甲A处挂完钩码平衡后,将左右两侧所挂钩码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一个格,

则杠杆将_____(选填“继续平衡”、“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

(4)小明改变实验方法,如图乙所示,重心C点不再是支点,并在A点仍挂两个钩码,

对杠杆的拉力为F A,用校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确地测出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时的拉力F B,

则F B?L OB_____F A?L OA(选填“>”“=”或“<”)。

25.小李在测定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序号物重G/N提升重物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60.1 2.50.460%

2160.150.480%

(1)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图应为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

(2)比较两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四、计算题

26.在图中轻质均匀杆OB长1.2米,能绕支点O转动,B端用细绳BC竖直悬于C点,

有一重力为240牛的物块挂在A点,OA长0.3米,求:

(1)此时BC绳对杠杆的拉力大小;

(2)若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牛,移动重物到某一位置,绳BC恰好断裂,求重物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

27.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货箱,已知货箱的重为600N,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为货箱重的0.2倍。求:

(1)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2)货箱运动了2min,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多少?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8.慈溪某建设工地,有一“塔吊”正在准备起吊一底面积为0.8m2、质量为2400kg的圆柱形重物;如图所示,A为塔吊的配重,OB为塔吊的起重臂,C为能在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载重小车下挂有滑轮组,OB=25m.当载重小车在B点时,能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200kg.现在载重小车从距离O点为10m的载重臂上,准备起吊该圆柱形重物(不计挂钩、滑轮组和钢丝绳重及摩擦.g=10N/kg)问:

(1)起吊后,当重物匀速上升时,载重小车下每段钢丝绳的拉力为多大?

(2)如果将重物匀速提升20m,则拉力做功多少?

(3)塔吊将重物从起吊点提升20m后,载重小车最多能向B点方向再平移多少米,才能保证安全工作?

29.如图所示是打捞物体的模拟装置。现电动机钢丝绳自由端以0.5m/s的速度匀拉动滑轮组,经过5min将体积为0.1m3的物体由海底提升到海面。(不计物体的高度、绳重和摩擦,ρ物=7.6×103kg/m3,ρ海水取 1.0×103kg/m3)求:

(1)物体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在海底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3)已知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0,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0.如图所示,是某救援队利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在湖底有一个体积为

0.02m3的物体,其所受重力为1000N。用滑轮组将其缓慢匀速打捞,该物体露出水面前,在50s的时间内匀速竖直上升了 5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5500J。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继续匀速提升。(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

10N/kg)求:

(1)物体露出水面前,拉力F为多大?

(2)物体露出水面前拉力F的功率为多大?

(3)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大?

(4)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继续匀速上升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AB.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线段,由图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力臂最大,故AB 不符合题意;

CD.从①→②→③时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图可知阻力等于钩码重力不变,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阻力臂也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给杠杆的拉力先变小后变

大,故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A

解析:A 【详解】

由于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那么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即

'F f =,该装置的有用功是

'''W F s fs ==有

三段绳子托着动滑轮,那么绳端移动的距离是'3s s =,该装置所做的总功是

'15N 3W Fs s ==?总

可知

'

'

100%100%60%15N 3W fs W s

η=?=?=?有

总 解得27N f =。 故选A 。

3.C

解析:C 【详解】

杠杆原来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G A 和G B ,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l A 和l B ,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 A l A =G B l B ;

已知G A >G B 所以l A

(G A +G )?l A =G A l A +Gl A

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

(G B +G )?l B =G B l B +Gl B

由于l A

G A l A +Gl A

即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较大,所以杠杆不能平衡,向右端下沉。故选C 。

解析:B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得:;

当用了质量较大的秤砣即m1增大时,而物体质量即m2、L2不变,则L1会减小,而L1的长度代表物体的质量,所以用该秤称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小。

故B正确。

点睛:关键是要清楚杆秤的结构,即放物体一端的力臂长度是不变的,秤砣在有刻度的另一侧,秤砣质量增大时,力臂会减小,而此力臂的长度代表被称量物体的质量,所以质量偏小。

5.C

解析:C

【详解】

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体积不同的两个金属块A. B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杠杆平衡,m=ρV ,所以G A×OA=G B×OB ,m A g×OA=m B g×OB ,ρV A g×OA=ρV B g×OB,即:V A×OA=V B×OB;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则:左端=(ρV A g?ρ水V A g)×OA=ρV A g×OA?ρ水V A g×OA ,右端=(ρV B g?ρ水V B g)×OB=ρV B g×OB?ρ水V B g×OB ,

又因为V A×OA=V B×OB,所以ρ水V A g×OA=ρ水V B g×OB,即ρV A g×OA?ρ水

V A g×OA=ρV B g×OB?ρ水V B g×OB,因此杠杆仍然平衡.

6.D

解析:D

【解析】由图乙和图丁可知,1s-2s内,拉力F的大小为50N,货物升高的高度为0.1m,则拉力F通过的距离为0.3m,所以拉力做的功为W=Fs=50N×0.3m=15J,故A正确;由图乙和图丙可知,2s-3s内,拉力F的大小为40N,货物上升的速度为速度为0.2m/s,则可知拉力F的速度为0.6m/s,所以拉力的功率P=Fv=40N×0.6m/s=24W,故B正确;在2s-3s内货物是匀速上升的,此时的拉力大小为40N,则可求出动滑轮的重为120N-100N=20N,故D错;由图乙可知,货物在1s时,拉力的大小为30N,则可得滑轮组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为30N×3-20N=70N,所以可得货物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70N=30N,故C正确;应选D。7.C

解析:C

【解析】

解答本题需掌握物体A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物体所受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拉力F是A所受摩擦力的2倍.

解答: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B测出了动滑轮上的绳子上的拉力为10N;又因为动滑轮上承担物重的两段绳上的力是相等的,所以A受到拉力为10N;又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与物体A受到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大小也是10N;

拉力F=2f=2×10N=20N.

故选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如果动力臂不变,只改动用力方向,其动力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设拉力的力臂为L,则由题意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OD=F×L

由此可得:F=

因为G,OD不变,OD=L=r,故F=G,由于F1、F2、F3的力臂都为圆的半径,相等,故

F1=F2=F3=G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问题的分析能力,此题关键是力臂的确定.9.B

解析:B

【解析】A、刹车时,人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对车轮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应用杠杆和摩擦的知识,故A正确;

B、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以中间的轴为支点的省力杠杆,故B错误;

C、脚蹬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正确.

D、轮胎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B.

10.C

解析:C

【解析】

由图可知,n=2,

因G人=500N<F手=600N,

所以,绳端的最大拉力F=G人=5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提升物体的重力最大,由可得,最大物重:

G=nF-G动=2×500N-100N=900N.

故选C.

二、填空题

11.小于;62.5% ;>;>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OA<OB,由FA×OA=FB×OB可知,FA>FB ;

(2)滑轮组的效率:η=W有×100%/W总=Gh×100%/Fs=G×

解析:小于;62.5% ;>;>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OA <OB ,由F A ×OA=F B ×OB 可知,F A >F B ; (2)滑轮组的效率:η=W 有×100%/W 总

=Gh×100%/Fs=G×100%/2F=2000N×100%/2×1600N=62.5%;

(3)由图示可知,甲图中n=2,乙图中n=3,由F=(G+G 动)/n 可知,F 甲>F 乙;根据题意可知,两种方法提升货物,并且匀速提升高度相同,则有用功相同,而图乙中绳子的长度将增加,因此乙中的额外功会大于甲中的额外功,由η=W 有/W 总=W 有/W 有+W 额可知,η甲>η乙.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不变 【详解】

[1]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lBA =2lBC ,杠杆平衡,FlBA =GlBC ,所以 G===2×10N=20N

[2]杠杆被拉起后,如图所示:

BA′为动力臂,BC′

解析:不变 【详解】

[1]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l BA =2l BC ,杠杆平衡,Fl BA =Gl BC ,所以

G=

BA BC

F l l ?=10N 2BC

BC l l ?=2×10N=20N

[2]杠杆被拉起后,如图所示:

BA ′为动力臂,BC ′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BC′D ∽△BA′D ′ BC ′∶BA ′=BD ∶BD ′=1∶2

杠杆平衡,所以

F ′l BA ′=Gl BC ′

F ′=

BC BA G l l ?''=2

G =20N 2=10N 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 位置匀速提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力F 的大小不变。

13.4550 1.82×104Pa 【分析】

工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先对工人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人对绳子的拉力等于绳子对人的拉力,又知道

解析:4550 1.82×104Pa 【分析】

工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先对工人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人对绳子的拉力等于绳子对人的拉力,又知道人的重力,从而可以计算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分析杠杆A 端受到的拉力,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B 端受到的拉力,对M 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即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根据F

p S

=算出物体M 对地面的压强。 【详解】

[1]工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人、竖直向上的拉力F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支,由力的平衡条件F +F 支=G 人,可得

F 支=

G 人﹣F =700N ﹣300N =400N

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F 压=F 支=400N

[2]滑轮、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则定滑轮受3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杠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

F A ′=3F =3×300N =900N

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则

F A = F A ′=900N

根据OA ∶OB =1∶2和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OA =F B ×OB ,可得

900N 450N 2A B F OA OA

F OB OA

??=

==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 的拉力等于物体M 对杠杆的拉力,即 F B ′=F B =450N

物体M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 受到的支持力为

F M 支持=

G M ﹣F B ′=5000N ﹣450N =455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

F M 压=F M 支持=4550N

[3]物体M 对地面的压强

4M 4550N 1.8210Pa 0.5m 0.5m

F p S =

==??压 14.2 【详解】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方体C 受到的拉力为2400N ,正方体C 受力平衡,故

重力为 2400N300N=2700N [2]当正方体C 对地面的压强为6

解析:2 【详解】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1F OA G OB ?=?人

1OB 4m

600N 2400N OA 1m

F G ?

=?人== 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方体C 受到的拉力为2400N ,正方体C 受力平衡,故重力为

2400N +300N=2700N

[2]当正方体C 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时,正方体C 对地面的压力为

()2

6000Pa 0.5m 1500N F pS ==?=

此时正方体C 对木板的拉力为

12700N 1500N 1200N F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1F OA G OB '?=?'人

∴11200N 1m

2m 600F OA OB G N

??'=

=='人 即小明由B 点向左走

4m-2m=2m

15.2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拉着动滑轮移动时,绳子的拉力为F 的一半,由可求得绳子拉

物体A 的功率;

(2)由图可知,B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

左的拉力是

解析:2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拉着动滑轮移动时,绳子的拉力为F 的一半,由P Fv =可求得绳子拉物体A 的功率;

(2)由图可知,B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B 受到的摩擦力与A 受到B 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据此求出B 给A 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对物体A 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地面与A 间的摩擦力; 【详解】

(1)由图可知,滑轮为动滑轮,绳子的拉力为F 的一半,即

11

10N 5N 22

F F '=

=?=, 则绳子拉物体A 的功率: 5N 0.2m/s 1W W F s P F v t t

'=

=='=?=; (2)由图和题意可知,B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B 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为f B =3N ;因B 受到的摩擦力与A 受到B 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 给A 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3N BA B f f ==;

因物体A 匀速运动,且A 受到水平向右绳子的拉力和水平向左B 给A 的摩擦力、地面对A 向左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BA A f f F 地+=,则物体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5N 3N 2N A BA f F f =-=-=地。

16.杠杆 60 【解析】

由图剪刀剪树枝符合杠杆的定义;

拉动A 处动滑轮,下端有定滑轮,拉绳子自由端时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A 处受到的作用力 故答案为杠杆;90. 【点睛】本题考查了

解析:杠杆 60 【解析】

由图剪刀剪树枝符合杠杆的定义;

拉动A 处动滑轮,下端有定滑轮,拉绳子自由端时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A 处受到的作用力3330=90A F F N N ==? 故答案为杠杆;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杠杆和滑轮组的认识和理解,关键是正确分析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17.费力

【解析】以杠杆为研究对象,杠杆A 点受到物体G 对其竖直向下的拉力FA 和B 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B ,杠杆不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F A×OA=FB×OB .由于FB=600N ,OA=

解析:费力

【解析】以杠杆为研究对象,杠杆A点受到物体G对其竖直向下的拉力F A和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 B,杠杆不动,即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F A×OA=F B×OB.由于F B=600N,OA=3OB,可以求得F A=200N.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G 的拉力竖直向上且等于200N.以物体G为研究对象,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杠杆对其向上的拉力F拉=200N,重力为280N,地面对其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即:G=F支+F拉,从而可以求得F支等于80N,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压=F支=80N.由图示情况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此木杆为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80;费力

18.63

【解析】要使施加在撬棒A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1最大;当以D为支点,在A点施加垂直AD向上的动力时,动力臂L1=AD=1m,即动力臂为最大值,则动力为最小;此时阻力F2=420N,阻力臂L

解析:63

【解析】要使施加在撬棒A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1最大;当以D为支点,在A点施加垂直AD向上的动力时,动力臂L1=AD=1m,即动力臂为最大值,则动力为最小;此时阻力F2=420N,阻力臂L2=CD=0.15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

22 1

1420N0.15m

63N

1m

F L F

L ?

===.

故答案是:63.

19.80% 1150

【详解】

(1)由图可知

s=2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在不计摩擦与绳重时

所以

GM=2F-GT=125N×2-200N=50N

因为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

解析:80% 1150

【详解】

(1)由图可知

s=2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0N

80%22125N 2

u W Gh Gh G W Fs F h F η∑=

=====? (2)在不计摩擦与绳重时

1

()2T

M F G G =

+ 所以

G M =2F -G T =125N ×2-200N=50N

因为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大拉力不可能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最大拉力为

F ′=600N

根据1

()2

T M F G G ''=

+得 最大物重为

G T ′=2F ′-G M =2×600N-50N=1150N

20.变大 【分析】

(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滑轮组一定时,只增大提升物体的重,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分析有用

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即可判断机械效率

解析:变大 【分析】

(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3s h =;

(2)滑轮组一定时,只增大提升物体的重,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分析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即可判断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 【详解】

[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3,绳端移动的距离

320cm 60cm s nh ==?=

[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只适当增加钩码的重力,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三、实验题

21.平衡 右 方便力臂的测量 否 数据少,实验结论容易出现偶然性 变大 【详解】

(1)[1]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2]发现杠杆右端上翘,调节时重心应向右移动,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在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3)[4][5]不合理,该同学只测量了一组数据便得出结论,结论具有片面性。

(4)[6]图丙中,当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动到b 位置的过程中,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

位置平衡,则拉力F 将变大,这是因为当拉力倾斜时,阻力阻力臂不变,拉力F 力臂变小,所以力才会变大。

22.右 便于测量力臂 4 变小 见解析 【详解】

(1)[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3]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 ,设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

343G L nG L ?=?

解得

4n =

故应挂4个钩码。

(3)[4][5]将弹簧测力计从C 位置移到D 位置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这是因为在C 位置处,是由弹簧测力计拉力竖直方向上的分力提供动力,而到了D 位置,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全部提供动力,故需要一个较小的力,故示数变小。 23.匀速 88.9% 2.2 0.66 高 不变 见解析 【详解】

第一空.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拉力大小,且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第二空.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N 0.1m

100%100%100%88.9%1.5N 0.3m

W Gh W Fs η?=

?=

?=?≈?有用总

; 第三空.由图丙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测力计的示数是2.2N ;

第四空.由第3次实验数据知,s =0.30m,h =0.1m,所以s =3h ,所以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 =3×0.1m/s=0.3m/s ;根据P Fv =得,拉力的功率为:

2.2N 0.3m/s 0.66W P Fv ==?=;

第五空.分析数据可知,随着钩码重的增加,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断增加,故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第六空.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第七空.不计摩擦及绳重时,克服动滑轮重做的功是额外功,换一种绕绳方法时,物重和动滑轮重都不变,则有用功和总功的比不变,即根据

()=

W G h

G W W G G G

G h

η=

=

+++有用物物

物动

有用物

动额外

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24.力臂 1 向左倾斜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方向垂直于杠杆,结合力臂的定义可知,此时的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尺上的刻度读出,即方便测量力臂;

第二空.设杠杆的一大格为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2G×2L=n G×4L,解得n=1(个),即应在A处挂1个钩码;

第三空.图甲A处挂完钩码平衡后,将左右两侧所挂钩码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一个格,杠杆左侧为:2G×3L=6GL;杠杆右侧为: G×5L=5GL,由于6GL>5GL,所以此时杠杆向左倾斜;

第四空.如图乙中,杠杆的重心远离支点,杠杆自身的重力将对杠杆平衡产生影响,且重心在支点的左侧,导致拉力F比忽略杠杆的重时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大,所以F B?L OB>F A?L OA。

25.(1)甲(2)高

【解析】

试题分析:图甲中是由n=4段绳子提升重物的,图乙中是由n=5段绳子提升重物的,表格中提升重物的高度都为h=0.1m,绳端移动的距离都为S=0.4m,根据S=nh故实验装置图应为图甲,再根据表格数据当物重为6N时,机械效率为60%,据当物重为16N时,机械效率为80%,故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

四、计算题

26.(1)60N;(2)0.75m

【分析】

先分析题中的杠杆的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再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题。【详解】

解:(1)由题意知,轻抚杆是杠杆来的,其阻力为物体的重240N,阻力臂为0.3m,动力是细绳的拉力,动力臂为1.2m,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40N×0.3m=F?1.2m

解得

F=60N

(2)若绳能承受的拉力最大为150N,即此时杠杆的动力为150N,设此时重物距支点O的距离为l,则有

240N?l=150N×1.2m

解得

l=0.75m

答:(1)此时BC绳对杠杆的拉力大小为60N;

(2)重物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为0.75m。

【点睛】

本题稍有难度,主要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27.(1) 15W;(2) 1440J;(3) 80%。

【详解】

解:(1)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速度

===

v v

330.1m/s0.3m/s

绳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