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台州市经济增长时空分异及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台州市经济增长时空分异及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台州市经济增长时空分异及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市经济发展

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及政策思考

(中共台州市委党校楼东,318000)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区域经济分异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备实践价值。本文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收敛、南北差距、城乡差距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等的定量分析,揭示了台州经济发展时空变化内在成因、分布格局和趋势,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时空分异,政策思考,台州

Research on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 and policy thinking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T aizhou

(LOU Dong, Party School of T aizhou committee of CPC, 318000)

Abstract:R egion,a typically dynamic spatial complex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equilibrium. Regional planning making, and studying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 not only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some practical valu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arity has been a hot topic among scholars and governments;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distribution patterns, trends and reason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zhou during the time from 1978 to 2007.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brought about.

Key words: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thinking;Taizhou

1、引言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空间,任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完成的一个时空过程,有着深刻的时空内涵。一切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经济联系,既包含了空间性质,又包括了时间性质,只有把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同时纳入统一的系统中,才能真正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1]。然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注意了时间性质而忽视空间性质,将区域作为一个均质地域,强调各要素在时间轴上的协调、反馈的相互作用,传统经济学往往采用这种思维研究区域经济。二是注意了空间性质而忽视了时间性质。表现为静态地看待区域系统的空间过程,强调区域的空间分异,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即使考虑时间维,也只是把区域系统空间状态设为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过程。因此,有必要从时空耦合的角度,探讨区域经济时空分异的特征、原因及经验总结。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区域内空间各点的差距是倾向于扩大还是缩小,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家争辩的焦点。威廉姆森(J.G.Williamson)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人均收入增长同地区差异间的倒“U”字型理论。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间增长的差异将会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在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在一定的政策环境与市场条件下,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进步三要素,且这三要素的流动遵循如下规则:(1)劳动力趋向于从资本贫乏或经济贫困的区域向资本充裕或经济富裕区域转移,这是因为贫困的区域由于劳动收益或报酬较低,而富裕的区域又是劳动收益较高的区域,劳动报酬的不同,使贫困与富裕区域之间产生了一种吸引劳动力向富裕区流动的引力;(2)资本则倾向于从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流动,因为富裕区域由于资本比较充裕,竞争激烈,而且劳动力工资高,导致资本的收益或报酬较低,而在贫困区域的情况则相反,这种区域之间的资本收益的差异,吸引富裕区域的资本向贫困区域流动;(3)技术由技术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或作为资本和劳动力的属性而随之流动。由于生产要素的这一流动特性,从长远看,将导致一个国家内各区域间的资本和劳动力之比相等,并导致各区域间的人均收入或产出相等,贫困区域的经济将倾向比富裕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

实际经济发展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有学者从收敛和发散的角度对这一波动趋势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发散研究中,区域分析单元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在区域分析中至关重要。从理论上讲,区域单元划分得越细,区域内部不均衡就越小,区域间的不均衡就越接近实际;反之,区域单元划分得越粗,区域内部不均衡就越大或所隐藏的不均衡就越大。根据我国的行政体制和台州市的实际,县级单元是理想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单元。目前,区域分布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经济与社会现象,也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经济形态分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基尼系数基本维持在0.20左右(表1),基本处于比较均衡状态,浙江11地级市发展的内部平衡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温州、台州的基尼系数较高,列全省第一和第二,表明温台沿海地区内部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图1)。如何有效发挥发达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台州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选取GDP、人均GDP、人口、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作为分析区域经济形态分异指标,分别以台州市所辖9个县、市、区作为区域经济时空分异分析单元,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市经济增长分异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而对台州市新时期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表1、全省人均GDP基尼系数

图1、2006年浙江省各地区基尼系数

2、台州市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2.1台州市经济发展阶段及与全国、浙江的比较

图2、台州市与浙江省、中国GDP增长速率比较

台州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东濒东海,南邻温州,北接宁波、绍兴,西连丽水、金华;陆地东西最宽172.80公里,南北最长147.80公里,内陆总面积941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万平方公里,人口569.4万。台州市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丘陵、山地约占内陆总面积的2/3,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台州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大陆海岸线745千米,占浙江省的28%。有6个县市区濒临东海。1978年以前,台州是浙江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台州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0.1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722.89亿元,人均GDP从1978年225元提高到2007年的30385元。台州市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47.3:29.4:43.3演变到2007年的6.7:53.9:39.4,目前已经形成了工业化中期的产业格局,第二产业结构稳步提升,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的外向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摆脱贫困,积累创业资金阶段(1978~1984年)。

改革开放后,由于推行了家庭承包,效率提高了,加上环境宽松了,众多的富余劳动力便离开土地,在政府和市场的引导下,经历了三个创业阶段:

一是发展“两水一加”,即发展以水果、水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和饲料加工业。“两水一加”同传统农业的区别是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一条龙”,农业劳动者从单纯的自然经济状态的生产者转化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生产者。1982年,全地区出现了各类专业户、重点户6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5%;同时,出现了各类新经济联合体1.2万户。

二是大批劳动者外出务工经商。台州地区人均不足三分地,过去就有外出谋生的习惯,“要想富,出门补鞋卖豆腐”。改革开放后允许了,他们便走遍天涯,“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赚人家看不上眼的小钱”,一角一分地积聚创业资本,一点一滴地积累创业本领。开始是为了谋生糊口,随着加工业的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原料的采购和工业产品的推销。挣了钱、掌握了一定创业本领的农民,有的回家建工厂、办商店,有的仍然留在外地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温、台地区发展历程相似,开始是外出打工经商,现在大部分是外出当老板了。直到现在,仍有60~70万台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

三是拆旧利废。台州市路桥等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起就开办了机械、五金等小工厂。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钢、铝、铜等金属材料无法解决。有人就外出收购废旧钢铁、铝、铜材和塑料、橡胶等废旧物资,运回本地,成了“抢手货”。这样,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拆卸业,进而派生出一定规模的旧钢铁市场。仙居县的炼银业,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一年产量达500吨,占全国矿山冶炼银的1/4。

如果说,“两水一加”属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国各地较为普遍;那么,几十万劳动者走出去,成千上万吨废旧钢铁运进来,则是台州人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伟

大创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积累了极其可贵的创业资金,而且学会了更为可贵的创业本领,台州第一代企业家,无不经过这些伟大创举的洗礼。

(2)第二阶段: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股份合作制为载体,多种形式的民营企业大发展阶段(1984~1994年)。

1984年,台州的乡镇工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区域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总结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着手推动专业市场的发展。玉环县不生产木材,却建起了闻名遐迩的家具市场;仙居县办起了全国有名的白银市场;椒江办起了服装、机械市场;温岭、路桥、临海办起了汽摩及其配件市场等等。

专业市场的兴起,使产品的销售和要素的流通有了顺畅的渠道。摆脱了贫困的台州人开始对企业组织形式进行探索。玉环、黄岩等地群众根据历史上“打硬股”的经验,创造了股份合作制形式。即企业吸收职工入股,明晰产权关系;辅助性劳动分散在各家各户完成,也可以入股。这就是:“自筹资金,合资合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当时的台州地委及时地总结了这个经验,明确地予以支持,1984年就允许注册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从此,台州各种形式的民营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到1995年,台州工业企业发展到8.7万家,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11682家,个体私营企业6.7万家。

(3)第三阶段:政府扶优扶强和企业自发成长相结合,民营企业由量的扩展进入质的提高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

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总量扩张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要求日益迫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改变“低、小、散”状况的任务凸现出来。台州地(市)委于1993年、1995年、1998年多次发出指导性文件,引导民营企业提升素质。其中最有力度的是1995年台州市政府实施的“131”工程,以培植、扶持“小巨人”骨干企业为具体目标。凡被列入“131”工程的企业,都能得到政府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扶持。2000年初,又在全市实施“211”、“128”等项工程,落实优惠政策,有效配臵资源,扶优扶强,继续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发挥它们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政府扶优扶强的同时,台州少数民营企业也产生了在更大范围内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新的组合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要求。1992年6月双菱集团成功组建,这是台州历史上的首家企业集团。随后浙江宇龙工贸集团、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浙江亚星工贸集团、威尔莎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相继成立。至1996年,全市拥有省批企业集团15家,市批企业集团22家。目前,台州各类企业集团有100多家,涌现出了钱江、海正、吉利、飞跃等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它们在台州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台州已经初步形成以企业集团为主导、大量中小企业参与分工协作的经济格局。

从1978年以来,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台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浙江省以及全国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台州的经济发展总体要快于浙江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每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台州的增长速度率先于全国向下调整,而一旦经济处于新一轮扩张期,台州经济增长又总是领先于全国水平。这说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对台州民营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也说明民营经济具备极强生命力。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台州的经济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说明台州市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2.2台州市所辖各县、市、区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口分布形态比较

台州市区域差异的产生,并不是一些区域经济水平上升,另一些区域经济水平下降引起的,而是所有区域经济水平都有上升,只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各县、市、区的经济增长规模相差巨大,经济规模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台州南部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北部。

1978年台州市经济规模最小的是三门县,GDP为7466万元,最高为温岭市,GDP为20335万元,后者是前者的2.72倍。2007年台州市经济规模最小的仍为三门县,为69.07亿元,

最高为温岭市,为410.9亿元,后者是前者的5.94倍。台州市区(即椒江、黄岩、路桥三区)1978年经济规模为3.25亿元,2007年是637.47亿元,1978年是三门的4.36倍,2006年时是三门的9.23倍,经济规模极差(GDP极大值-GDP极小值)在扩大。相对于GDP总量增长的变化来看,人均GDP的增长倍数也是南部县市区明显高于北部的临海、天台、三门、仙居(图3、4)。但是与经济发展的相对集聚来比较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市人口的集聚却只局限于本县(市、区)域的城镇化,台州中心城市没有成为明显的人口集聚中心(见图5)。

图3、改革开放30年来台州市市区及分县、市、区GDP增长倍数(1978-2006)

(因2007年度台州统计年鉴尚未正式出版,部分数据截止到2006年,下同)

图4 台州市区及县、市、区人均GDP增长倍数(1978-2006)

图5、台州市人口比重变化(1978、1990、2006)

2.3台州市所辖县、市、区经济结构比较

经济增长不仅是总量和人均GDP 的增长过程,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进过程。区域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不仅支持着区域经济的增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和潜力。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基本遵循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演替的规律,即二、三产业比重高,说明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大。1978年台州市所辖县、市、区产业结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2>1>3的有椒江,1>2>3有黄岩、路桥、天台、仙居、三门、临海,1>3>2的有玉环、温岭。2006年台州市所辖9个县、市、区产业结构全部为2>3>1。这说明台州市1978-2006年期间是一个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图6、7),同时也表明台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有点滞后。

图6 台州市第二产业比重变化(1978、2006年)

图7、台州市第三产业比重变化(1978、2006年)

为进一步比较台州各县市区的产业结构水平,运用区位商公式,计算各县、市、区的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区位商公式为:

()

()

1212j /j Q b /b =

(1)

式中,j 1为各县市区的二、三产业产值之和,j 2为台州市同期的二、三产业产值之和,

b 1为各县市的GDP,b

2

为台州市同期的GDP,Q为区位商,Q>1,说明二、三产业的集中程度

高于台州市平均水平。在1978年(图8),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的县有椒江、黄岩、玉环、温岭、临海,主要分布在南部,也有当时的台州行署所在地临海,表现出一定的南北差距。2006年台州市二、三产业区位商大于1的单元只有椒江、黄岩、路桥,即市区,说明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作用更加明显,这表明台州市二、三产业分布更加集中于台州市区。

图8、台州市二、三产业区位商变化(1978、2006)

2.4城乡差距和南北差距比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反映城乡差距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城乡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南北差距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台州经济分异的主要地理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南北差别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1985年的台州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为459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为775元,是农村人均纯收入1.69倍;1995年农村可支配收入为32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88元,城乡差距扩大为2.03倍,2006年台州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为19036元,是农村人均纯收入2.51倍,城乡差距在2005年前一直在扩大,2005年为2.60倍,前一直在扩大,2006年和2007分别为2.58倍和2.51倍。对台州市城镇职工的收入对比分析来看(1990、2006),1990年时9个县、市、区大体相同,2006年玉环和路桥的城镇职工收入具有较高区位商。说明路桥和玉环两个区、县的工业化进程相对全市来说,处于领先地位。

图9、城镇职工工资区位分布

以台州南北区域比较,南部包括市区、玉环和温岭,北部为临海、三门、仙居、天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台州南北区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的差值一直在扩大,但是比值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台州市南北区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对比情况

2.5 台州市经济增长与货运量、用电量、进出口额、固定资产的相关性分析

图10、GDP与货运量(1978-2006)(相关系数R2=0.9779)

图11、GDP和用电量(1986-2006)(相关系数R2=0.9871)

图12、GDP和进出口额(1990~2006)(相关系数R2=0.9421)

表3、台州市各县、市、区GDP增长与固定资产相关性(1990~2006)

对台州市GDP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用电量、货运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台州GDP与上述指标高度相关,这说明台州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是一个外向型的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城市,高度依赖于外来资源的输入,高度依赖于出口量的增长,高度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也高度依赖于电力能源的支撑。这一方面说明了台州市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快速工业化的过程,另外也说明了台州目前的产业层次仍然不高,显示出台州市下一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3、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分异的成因分析

在建国以来以农业为主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台州市经济发展差距微小。自改革开放以后,台州开始走上了高速工业化之路,正是不同的工业发展绩效导致了台州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开,从而也导致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分异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环境差异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天分异作用

一个区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域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和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地理特征之一就是在区域间的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劳动地域分工以及产业结构。和南部相比,台州市西北部地区大量乡镇

位于不宜发展工业的山区,北部地区的公路密度明显低于南部地区。而南部滨海地区相对是适合工业发展的平原地区,加上台州南部地区有悠久的经商传统。总体而言,地形地貌以及商业文化传统对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

3.2投资不均衡是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关键因素

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后最初几年里,在纯粹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环境下,台州南北地区工业几乎没有差距。临海的工业总量高于温岭,天台的工业总量也高于玉环。固定资产投资是资源配臵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资源配臵活动。在台州市的经济发展及其空间分异中,固定资产投资举足轻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其投资的规模、结构、稳定性等的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图13)。在经济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投资是最直接的驱动因子。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的投资主要来自民间,南部农民的发展家庭工业、股份合作经济、市场等的进度都快于北部地区。这导致了南部资本的积累要大大领先于西北部地区。而南部资本的积累的主要还是在投资在本县域内。而北部地区由于积累不足,成为区域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图13、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布(其中黄岩1990数据含路桥)

3.3、政府服务是经济发展分异不容忽视的原因

由于受客观的历史条件和综合的社会环境的制约。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受到左倾思想束缚较为严重,北部县市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支持不够,甚至予以扼杀。90年代初期,又急于求成,但对于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综合发展环境缺乏有效改善。到了宏观紧缩时期,企业纷纷倒闭,对区域的负面影响相当深远。除此之外,北部有些县市由于缺乏明确系统的发展思路,加上领导变换比较频繁,发展思路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差,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3.4、二元结构是导致南北和城乡差距存在和拉大的体制根源

图14、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的比重变化(1978、1990、2006)

图15、农村居民收入区位商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农业产值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46.8%下降到2007年的6.7%。在大农业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渔业(图15),农业比重下降较多,这进一步拉大了北部县市与南部沿海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近十年来,中心城区以及南部工业化程度高的县、市、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明显要高于北部的三门、天台、仙居、临海。而根据南部地区农户人均纯收入抽样调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二、三产业。

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方面延伸到教育、文化、就业等社会生活领域。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尤其是在台州市西北部县、市部分农民由于种种原因,被排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之外,造成城乡居民经济利益的巨大差别。

目前台州市农村劳动力有近310万,根据不完全统计,虽然有约70%的农民已经参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样算也还有近100万的农村劳动力完全依靠第一产业,目前台州市共有耕地210万亩,每个农业劳动力可耕作的人均不到1亩。虽然近年来台州部分县市的农业合作社工作做的较好,台州市政府也在大力实施“万元田计划”,即争取每亩农业产值争取达到1万元/亩,除去成本,农村居民仅仅依靠农业是依然不能致富的。最终的解决途径还是得靠转移部分农民到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来。如果农业劳动力转移不充分,势必导致城乡、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4小结及政策思考

3.1小结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时空过程,有着深刻的时空内涵。一切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经济联系,即包含了空间性质,又包括了时间性质,只有把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同时纳入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

台州市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经济增长极化在1978~2007年逐步在增大,到2005年GDP比值才出现平稳下降的趋势,今后是否趋于收敛还有待继续观察。总体而言,台州市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初级阶段。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人文条件的差异、区域区位条件的差异、区域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区域分工水平的差异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等都是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增长分异的原因。引起台州市区域经济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主要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先天分异、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投资的不均、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以及农业产业的先天不足等。由于台州的工业化是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所以台州人口的集聚主要是向小城镇的集聚,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没有形成人口向中心大城市集聚的趋势。

3.2 政策建议

(1)开展南北协作和交流,推进区域一体化

着力构建符合一体化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空间结构。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际、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要求,积极开展南北协作和交流。台州北部地区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比南部具备优势,可以加快开发,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的优势。

台州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要加快北边县市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下一阶段积累资本,在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北部地区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这是缩小南北差距的必然途径。台州北部离宁波更加近,大交通环境比南部不差。在县域内交通改善的基础上,要建立起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积极引导外来资本、本地在外商人以及政府力量大力发展工业,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南部地区要从“大台州“的理念出发,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南北发展,积极推进南北协作,争取在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配臵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2)坚持以工促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发展农业。着重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带。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大力开展村企结对,构筑村企互动平台,支持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吸纳功能,促进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切实改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全面小康进程。

(3)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促进农民转产转业

要坚持“订单培训、政府埋单”的运作方式,按照整体推进计划,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要求,大力培训社会需求量大的制造业技术工人、专业服务人员和适应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乡土人才,加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同时,各地政府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要求各地企业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政府要有计划地将台州市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中心城市建设

台州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中心城市。就台州现状来说,各县市对中心城市向往力的缺乏和全市文化融合力的薄弱,主要是由于台州市中心城区与其他各县、市、区差距不明显。要深化改革,大力实施总部经济,使得中心城区成为引领全市行业发展的大企业、强企业和龙头企业总部和研发所在地。要促进中心城市教育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使中心城区成为

科技文化的制高点,成为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广泛吸纳就业人口。同时要加快户籍等制度的改革,使得更多的北部农村人口聚集到台州中心城市来。

(5)共享南北资源,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要加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臵,根据产业、城市和需求,统筹规划各类资源的开发,鼓励跨行政区共享。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增设欠发达地区的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科学编制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配臵方案,加强资源费征收和管理,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等交易机制。制定高山移民、生态移民政策,积极鼓励异地开发、下山脱贫。

5、主要参考文献

[1]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1999

[2]台州市统计局。台州市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6月

[3]中共台州市委办公室。台州一体化战略报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4]史晋川等。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迈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其后不算太长的时间里,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08年这个中国改革的“而立”之年,我们有必要驻足回眸,回顾一下这30年的历程。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对这30年的成就做一总结。 一、经济实力快速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在1978年~2007年度30年中,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近3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三。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就人均GDP而言,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19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3629美元,2007年是1952年的30.5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6.4%,平均约12年翻一番。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民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最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的贫民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联合国在2003年发表了最新的减贫统计,世界减贫人数的90%是中国实现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财税体制方面,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在流通体制方面,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 四、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了投资体制,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如双向选择的企业用人制度已经建立、商业用地使用权转让实现了“招、拍、挂”、利率市场化取得重要进展、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等。 五、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1. 1978-1983年 中央领导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严重扭曲的实际情况,想继续按照过去的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而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上。1978年-1985年间,要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在全国形成14个大型重工业基地,做到在8年期间,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从国外引进耗资160亿元的9套大型化工项目,以及100套综合采煤设备、宝山钢铁厂等22个项目,共耗资600亿元。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对国民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量,财政力度加大造成了财政赤字。 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使得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各级政府和企业由了独立的利益和投资自主权,但国有企业机制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的利益与责任具有非对称性,盈亏与风险具有非对称性,投资最终决策者是国家,企业可以从国家决策投资中获取利益,但不用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和责任。因此,企业热衷于向国家争项目正投资,而不顾资金成本,盲目向银行贷款,加大投资力度,造成社会投资过热,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2. 1984-1990年(两次经济过热)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扭转了1981- 1983年期间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当时全国上下群情振奋,认为从此可以放手改革。此外,从1985年起执行的扩大专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办法在设计时发生了一项技术性错误,导致各基层银行不但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求必应,甚至还送款上门,鼓励企业多借贷款,竞相扩大信贷规模,逐级部署,制造“基数”。货币供应迅速增加,1984年,现金发行比上年增长%,银行信贷总额比上年增长了%,其中仅12月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物价开始飞速上涨。 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但落实不到位。1986年开始经济再次过热,1988年全面爆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和1989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了%和%,涨幅比1986年分别提高了和个百分点。1988年现金流通量达到2143亿元,比上年猛增%,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2.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 (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起了推动的作用。通过解放思想,逐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开放就能够深入发展,取得成功。 正是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对此有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相伴随,党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

用史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30年之十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之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

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变化

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变 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是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的35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35年。“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根本动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中国经济的起飞始于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既是改革的起点,也是发展的起点。农村经济改革持续几年后,国家推动城市经济改革,进而深化国企改革,带动相关改革比如价格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等的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以开放促进改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还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速融入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放对加快改革和发展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35年来,生产力和市场活力得到极大释放,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到世界前列,商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在一、二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改革开放也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成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如果要买生活用品,小区里就有便利店,走几分钟还可以去沃尔玛,逛商场可以去崇光百货,懒得出门在网上买也行,哪像以前,只能去王府井百货买。”家住北京市宣武门地区的付老伯说。 老百姓购物方式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前,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网点少,货品单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发生巨大变化,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 今天,我国已成为货物出口额世界第一、进口额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国;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这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35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来自墨西哥的客商阿莱克斯正与相熟的老板用中文寒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 (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起了推动的作用。通过解放思想,逐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开放就能够深入发展,取得成功。 正是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对此有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相伴随,党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30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持续发展成就最大、国力增长最为显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欣欣向荣,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看来,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成为同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中国奇迹”。 2003年至2007年保持年均增长10.6%的增长速度,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7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2002年是2864.07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现在,中国GDP是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倍,2005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2005年底中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 万亿元。相应的人均收入2006年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标志着我国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正是整个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力的增强,让我们办成了许多大事,如: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北防护林等,结束了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让广大亿万农民兄弟感到党的温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第二,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第四,住宅水平有所提高。第五,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第六,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第七,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第八,闲暇时间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实行由改革前的每周单休日改为双休日。第九,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一个综合指标。 (四)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第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52亿美元;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第四位,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与此相联系,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长。 第二,作为主要农产品的谷物、肉类和籽棉1978年分别居世界的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990年以后三者均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钢和水泥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作为主要能源的煤、原油和发电量1978年分别居世界第三位、第八位和第七位。其中,煤在199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在1990年以后上升到第五位或第六位,发电量在200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的第二位。当前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的第四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855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其三,目前专利申请受理总量突破400万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超过国外申请量,2006年达到53.4%,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 第四,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38.0亿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增长了105.3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世界位次1978年为二十七位,2004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三位。另据2007年8月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有958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一,是拥有占有率位居第一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第五,据国外有的单位测算,2006年我国消费额占世界消费额的5.4%,居世界第五位。但在这里也需说明:第一,上述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是从总体上说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中国在有些领域(比如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还没有成为经济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不只是经济大国,还是经济强国。其突出表现,就是继人造卫星上天、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之后,2007年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很多学者在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上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各个学者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针对性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奇迹”不仅使中国的GDP?名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切实的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然而在经济的高增长下,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自1995年,我国基尼 系数便已达到0.45 ,超过了0.4世界警戒线,其后,基尼系数更是不断攀升,甚至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中称,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73 ,收入分配两极化在我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的定位 国外学者对于收入分配的定位存在不同的认知,对于如何实现分配公平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结果平等和过程平等,其中过程平等包括机会均等和规则公平,丁伯根的《生产、收入与福利》1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必须使每个人的福利相等”和罗尔斯的《正义论》2中的“社会经济和财富的分配应有理由有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 利益”,主要体现了对结果公平的阐释,其次是机会均等,主 要是指分配的过程是否公平,即每个人获取物质资源的起点是一致的

3,而规则公平是有哈耶克提出的,主要是指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权利。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效率是初次分配领域中的现实要求” 4,因此,初次分配更注重过程公平,而在再分配领域中更注重结果公平。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 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理念,这大大解放了我国各个行业的生产力,打开了收入流动的渠道,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和财产不断积累,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加剧,对于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和现状,很多学者做出了解释。 (一)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 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是我国收入分配体系面临的两个层次上的问题,其实质上是要素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流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部门之间主要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制度,其分配格局的最优解是国富民强,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往往会出现国富民不强或国不富民强等单一优解等情况,收入在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影响着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讲,是国家建设需求与个人享受需求的博弈;而城乡收入分配则是城市化的发展和城乡建设上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在发展经济学中,存在着梯度发展的动态理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界,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而按照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变化特征,经济运行可以分为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本节将从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进行剖析。 (一)短期经济波动的特点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按照从波谷到波谷或波峰到波峰的划分方法,睢国余和蓝一(2005)将80年代以来至今的经济运行划分为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正在经历的周期。按此方法,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共包含13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有8个,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有5个;这13个周期又包括7个基钦短周期(Kitchin Cycle)和6个朱格拉中周期(Juglar Cycle),见图1。根据所观测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态,可以大体获知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图1 1949-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1] 首先,经济波动逐渐趋于缓和。从波动幅度这一角度,我国经济正从“激烈”向“缓和”的方向过渡,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状况逐渐改观。1949-2009年共经历两次波动幅度较大的经济周期,一次是1958年-1961年的大饥荒时期,经济增长率由1958年的22.4%(按当年价格计算而得,下同)急剧下降到1961年的-16.3%,下降幅度为172.8%;另一次是1994-1999年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变的波动期,经济增长率由1994年过热时点的35%下降到1999年的6.2%,下降幅度为82.3%。除此之外,经验所观察到的结果是,1949-1993年的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也相对较大,而1999年至今则相对较为缓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4.4%的平均水平。 其次,经济运行逐渐趋于平稳。从周期数量和长度这一角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包含8个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则只包含5个周期,而且这5个周期中只有1个是基钦短周期,而有4个是朱格拉中周期。周期数量的多少和长短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平稳程度,基本经验是:周期数量越少,长度越长,则经济运行越平稳,反之则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渐向“平稳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迈进。 最后,2009年正在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演变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降低、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将难以实现。在这种新形势下,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效应,各大机构纷纷调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预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和2010年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5%和8.5%。不管是从现实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权威机构的预测值,我们认为,2009年将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并极有可能在2012年达到这一周期的波峰。 (二)长期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经济方面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其综合国力的极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反应了社会现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规模。经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地位,国家甚至可以靠经济上的繁荣与强大悄无声息地在各领域的国际交锋中取胜。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不但使我国富了起来,而且使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18年为止,已经走过了整整四十年,已是“不惑”之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上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梦必将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得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四十年以来的变化足以证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1978年中国GDP为3645亿元,同期美国为2.36万亿美元,中国仅为美国的四十六分之一;到了2016年,美国GDP为185619亿美元,中国GDP为113916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了八倍,但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了两百多倍,堪称火箭式发展,中国从原本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有1.8%到现在对全世界经济贡献超过20%,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在不断缩小。除此之外,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分析,1978年中国钢材生产量是3000万吨,2015年,中国的钢材生产量是112349.6万吨,是1978年的三十多倍,中国的工业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中国在高铁制造、船舶制造、重工设备制造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消费品市场,以华为、海尔、格力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世界霸主,向全世界销售中国的产品。强大的工业也让中国国防力量有了飞速的进步,今天的中国形成了空天一体,核常兼备,攻防完善的强大国防体系,中国国防装备成为让世界忌惮的强大力量。 直白的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事实基础来看待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现象。然而,国家经济的巨大变化不可能只体现在数字上—数字只是一种具化形式而已,真正受到影响的首先应是国民的生活。四十年前,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相信各位同学一定从父辈那里看到过粮票、布票,或者至少听到过这种说法。四十年前,商品种类少,就算手中有钱却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货物,往往一件衣服需要穿好几年,人民生活在温饱边缘徘徊。那个年代,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活跃的经济。听爷爷辈的人说,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才30块,而这些钱要被用来养活一家五六口人。渐渐地,在马克思主义引导下,老百姓开始有钱了,粮仓里开始有余粮了,生活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今天,我们的周边尽是经济腾飞的体现—大商场、私家车、电影院、剧院等等,中国的新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已经变为“把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乐一李良 发布时间:2014-09-26 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GDP增长率,宏观调控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 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

直观。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因此,本文实际上分析的是195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情况,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1953-2012年我国GDP增长率如图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