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滋补品的功效与注意事项

常用滋补品的功效与注意事项

常用滋补品的功效与注意事项

鉴于常用滋补品材料里面的资料比较缺乏,现在再增加一些大家日常生活中煲汤比较经常用到的一些中药的功效,以便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

白芷: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排脓,止痛止痒。生肌润泽,去斑,洁齿香口,洁发泽发。注意:阴虚血热都忌服

菊花:功效:驻颜悦色,长发黑发,明目。疏风清热,平肝息风,解毒。注意:外感风热多用黄菊花,清肝明目和平肝息风多用白菊花

薏苡仁:功效: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防晒增白。注意:脾约便秘及孕妇慎用

赤小豆:功效:利水消肿,轻身减肥,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润肤泽面。注意:阴虚津伤者慎服,过量可渗利伤津

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排脓生肌,润泽肌肤。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阴虚肺热,胃阴不足,肾虚湿热以及肝阳痰火者慎用

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驻颜增白,香口香体除臭

注意: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火旺,舌红口干者不宜应用。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出血。性疾病亦不宜应用。上盛上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党参: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热证不宜单独应用。有实证者忌服

黄芪: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注意:本品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故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

麦冬:功效:养阴生津,润肺益胃,清心除烦。润肠通便。驻颜润肤,明目

注意:感冒风寒或者有痰饮湿浊的咳嗽,以及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枸杞子: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安神,生津润肺。延年驻颜,润悦肌肤,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服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 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 生姜属姜科,为多年生的宿根性草木植物,生产上通常作一年生种植。生姜是家庭常用调味品,同时又是一种常用中药。在药用方而,具有祛寒防暑等功效,“一杯清茶一片姜,御寒健胃是良方”。经过中医传统炮制的方法可将生姜变成干姜等不同作用的中药材。 具体说来,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包括: (1)抗肿瘤。鲜姜含有多元酸人参菇醇,不但可抑制癌细胞扩散,而且可防止癌细胞增殖,常服生姜可以抗癌。 (2)抗衰老。医学家观察发现,生姜的作用比维生素E更强,这种作用的机理是能防止脂肪食物的变质。同时,生姜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从而达到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姜中含有过氧化物歧化酶,它是一种抗衰老的物质。因此,民间有:“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之说,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生姜中的有效成分能防止脂肪食物中的过氧反应,即可减慢其氧化变质的速度,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吸收消化后,能产生一种抗衰老活性的抗氧化酶一过氧化物歧化酶,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褐质色素一中老年斑的产生,延缓衰老的出现。 (3)止牙痛。生姜还含有姜醇、姜酚、姜油菇、姜稀、辣素、龙脑、柠檬醛等成分,这些物质还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止痛作用,牙痛时嚼几片生姜,牙痛即可减轻。 (9)解芋头毒。芋头在手工剥皮过程中,手部皮肤奇痒难忍,如果用数片生姜涂擦痒处,痒感即可消退。此外,在煮芋头时,加入数片生姜,吃时舌头不会出现麻痒。 (5)预防胆结石。生姜中所含的大量的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过多分泌,减少胆汁中粘蛋白含V.,使胆汁中钙离子不至于因粘蛋白过多而与胆红素结合,从而可以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此外,生姜中含有较多的油树脂,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因此,胆囊炎患者常吃些生姜有益处。 (6)解毒和药用作用。生姜除解毒作用外,还有解表散寒、止呕祛痰的功效,用于治风寒引起的感冒、呕吐、咳嗽等症。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 2017-09-10 00:01 常见借代词语 1、桃李:学生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伉俪:夫妻 9、白丁、布衣:百姓 10、伛偻,黄发:老人 名家与作品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 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宜忌

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宜忌 白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本草衍义》:白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闹也。《用药心法》: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汤液本草》:白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本草衍义补遗》:白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雍。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 抗肿瘤作用:白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白茯苓聚糖,含量很高。

白茯苓多糖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各种白茯苓多糖体在体内均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白茯苓有镇静作用。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 白茯苓的宜忌 ①《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②《药性论》:"忌米醋。" ③张元素:"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 ④《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白茯苓的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根状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状,粗2-3厘米。茎长1-3米,少数可达5米,疏生刺。叶薄革质或坚纸质,干后通常红.褐色或近古铜色,圆形、卵形或其他形状,长3-10厘米,宽1.5-6 (-10)厘米,下面通常淡绿色,较少苍白色;叶柄长5-15毫米,约占全长的1/2-2/3具宽0.5-1毫米(一侧)的鞘,几乎都有卷须,少有例外,脱落点位于靠近卷须处。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总花梗长1-2厘

淮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淮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淮山的功效和作用 健脾益胃、助消化 生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一味平补脾胃的 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 泻等病症; 山药有健脾益胃、促进消化的作用,临床上常用山药来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 等病症。脾胃不好的人,其实完全可买些新鲜的山药食用,做到药食兼施。 滋肾益精 生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益肺止咳 生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 嗽久咳之症; 降低血糖 生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延年益寿 生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 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发现生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舒缓情绪、调节睡眠 山药的药性温和缓慢,不似人参那样强烈,在调节脾功能的同时兼具舒缓情绪、调节 睡眠的效果。因此民间才有“常吃山药,脾气不酸”的说法。 补虚

名医张仲景非常善于使用山药补虚,他在《金匮要略》中说,山药可以用来治疗气血两虚以及胃痛、痹症、闭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对于身体虚弱的男人来说,山药可补益强身、延年益寿。新鲜的山药里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常食之有益志安神、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淮山的禁忌 山药不能与甘遂同食。 山药补肾健脾润肺,甘遂峻下逐水,能刺激肠管,增加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这两者作用是截然相反的,不可一起服用。 山药不能与碱性药物同服。 山药中含有淀粉酶,当山药与碱性药物同服时,碱性药物会使山药中的淀粉酶失效,减低山药的营养价值。 山药与猪肝不能一起吃。 山药富含维生素C,猪肝中含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维生素C遇金属离子,则加速氧化而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食猪肝后,不宜食山药。 山药与黄瓜不能同食。 黄瓜中含维生素C分解酶,若与山药同食,则山药中的维生素C会被分解破坏。 山药与南瓜不能同食。 南瓜中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若与山药同食,维生素C则被分解破坏,从而降低了山药的营养价值。 山药与胡萝卜不能同食。 山药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而胡萝卜中含维生素C分解酶,若两者同时食用,维生素C则被分解破坏。 山药与笋瓜不能同食。 笋瓜中含维生素C分解酶,山药中富含维生素C,若笋瓜和山药同食,则山药中的维生素C会被分解破坏,导致山药营养价值的降低。 淮山药的食用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1、按照古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自己儿子为(犬子)。 2、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3、古人所称的“手谈”指的是哪种物品?答(围棋)。 4、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古稀之年”是指 (七十)岁。 5、古代刑罚名目繁多,其中将脚砍掉的刑罚叫(刖),割去膝盖骨 的刑罚叫(膑)。 6、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举制),选拔后的官职名主要有 (孝廉)和(秀才)。科举制开始于(隋)代,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先设立的,第一甲前三名俗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 7、我国古代称为“千年冰”的是(水晶)。 8、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 《汉书》。 9、根据成语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韦编三绝(孔子) 破釜沉舟(项羽) 才高八斗(曹植) 春风得意(孟郊)

望梅止渴(曹操) 洛阳纸贵(左思) 一字千金(吕不韦) 东山再起(谢安) 10、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 名为《十三经注疏》。 11、根据古代诗人的雅号写出相应的诗人姓名: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诗囚(孟郊)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 诗魔(白居易)诗王(陆游) 12、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13、(西安碑林)是我国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 14、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金刚经》。 15、琼瑶小说中很多书名实际上来自古典诗词,比如:《在水一方》 出自《诗经》中的爱情名篇《蒹葭》, 《庭院深深》出自(欧阳修)的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度夕阳红》出自(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6、中国古代传说中酒的发明者是(杜康)。 17、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经验,造出了轻便而又经济适用 的纸,人们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18、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19、“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论。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要点

篇一:山慈菇的功效 山慈菇的功效 抗痛风作用 秋水仙碱(col)是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的唯一抗炎剂,对痛风急性发作有特别显着的治疗效果,也是有效的预防药。col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对其他关节炎只偶尔有效。 抗炎作用 col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炎性水肿,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的分泌,提高白细胞内camp的水平,抑制炎症时多核白细胞释放溶酶,抑制多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反应及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有利于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及减少炎症介质对组织的损伤刺激。 抗肿瘤作用 col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由col经氢氧化铵水解而得,colchicine amide)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都有抑制作用。 抑制疤痕增殖 复方秋水仙碱离子导入法对人体皮肤瘢痕增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篇二:山慈菇营养价值介绍 山慈菇营养价值介绍 别名:山茨菇、慈姑、山北姑、毛慈姑、泥冰子、算盘工、人头七、太白及、水球子、泥宾子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6克;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山慈姑知识介绍: 杜鹃兰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状,长1.8至3厘米,直径1至2厘米。顶端渐突起,有茎痕。基部脐状,有须根。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膨大部有2至3条微突起的环节,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或粉性,气微,味淡,带粘性。独蒜兰假鳞茎与杜鹃兰类似,但不及杜鹃兰饱满,呈圆锥形或不规则瓶颈状团块,长1.5至 2.5厘米,直径1至2厘米,上部渐突起,顶端断关处呈盘状,下部膨大且圆平,近基部凹入,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不去皮),较光滑,有皱纹,膨大部无环节。断面浅黄色,角质,半透明。气微,味淡,微苦,稍有粘性。均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山慈姑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山慈姑适合人群: 正虚体弱者慎服。 山慈姑食疗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200个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0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 0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喜事是:(C)C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 0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C、酒 0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0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 0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0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 0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0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B、元宵节D、七夕节 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 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 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A、50元 B、100元 C、200元 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 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 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 22.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 23.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 24.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 25.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 2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 “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殿 28.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

茯神的功效与作用

茯神的功效与作用 茯神汤 处方:茯神(去木)四两、独活四两、黄蓍五两、远志(去心)五两、防风五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牡蛎(煅)一两、白术一两、苁蓉一两、附子一两。 用法:以涝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服五合,一日夜尽。 主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茯神汤 组成:茯神、独活各12克、黄耆、远志、防风各15克、生姜9克、甘草、人参、当归、牡蛎、白术、苁蓉、附子各6克 用法:上十三味,叹咀。以劳水1.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昼夜服尽。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茯神汤 组成:龙骨1两、干姜1两半、细辛1两半、白术1两、茯神3两、人参2两、远志(去心)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独活2两、酸枣仁1两、防风2两。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9升,煮取3升,分为3服。 功效:安神定志。 主治:风经五脏虚,惊悸。 禁忌: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生菜,醋物。 茯神汤 组成:茯神5两、甘草(炙)1两、桂心1两、龙骨3两、麦门冬(去心)3两、防风3两、牡蛎(熬)3两、远志(去心)3两、大枣20个(擘)。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8升,煮取2升,分为3服,日2次。 主治:惊劳失志。 禁忌: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 茯神汤 组成:茯神(去木)2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芍药(锉)1两、甘草(炙,锉)1两、当归(锉,焙)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

拘时候。 主治:产后虚惊,心气不安。 茯神汤 组成:茯神(去皮木根)1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2钱、当归(去芦尾,酒洗)半两。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子母同服。 主治:心气不足,虚而惊悸,日常烦哭及婴孩生下,羸瘦多惊。惊汗,时时冷汗微出,发根如贯珠,面额上濈濈然。 茯神汤 组成:茯神2两、栝楼根5两、生麦门冬5两、生地黄6两、葳蕤4两、小麦2升、淡竹叶(切)3升、大枣20个、知母4两。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3斗,煮小麦、竹叶,取9升,去滓下药,煮取4升,分4服,服不问早晚,但渴即进。 功效:泄热止渴。 主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 茯神饮 处方:茯神4两、人参3两、橘皮2两、甘草1两半(炙)、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白芍是属于药类的食物,只要是属于药类的食物食用对我们的的身体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与功效。不过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过量的食用对我们还有是副作用的。所以在食用药物之前需要清楚的了解这些药物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哪些人是不能够食用它们也就是所谓的禁忌。只有清楚这些对食用才是关键的。 食物都是单独存在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到它们的营养价值。不同的食物都拥有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所以只要了解食物的这些性质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食用它们。那么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呢? 白芍的功效 白芍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等有机化学元素,入药后具有很好的功效。白芍性凉、味苦、微寒,具有平肝止痛、补血柔肝、敛阴收汗等功效;此外,白芍还常常被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泻痢腹痛、胸腹胁肋疼痛等;白芍宜食,多吃白芍能够改善女性体内的寒气,避免月经疼痛,也能够减缓胆囊炎、胆结石等的疼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等病症患者更适宜食用。 白芍的作用 白芍之所以受人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白芍的作用。首先,白芍具有美容护肤的作用,它被广泛的用于中医美容配方的制作,适用于皮肤干燥、萎黄、黄褐斑、色素沉淀等皮肤,中医中认为

白芍能够使皮肤润泽光滑、白皙而富有弹力;另外,白芍在临床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入药能够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白芍还可抗菌止痛,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等。 禁忌 1、白芍在进行实用是,绝对不能够与藜芦,否者会出现胃酸等不适; 2、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 3、小儿麻疹期间同样需要忌食白芍; 4、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白芍。 上面介绍了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原来食用白芍的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起到补血养生的作用。对于一些女性食用来说可以有效的帮助调理月经不调的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起到美容的作用。不过一般体质虚的人还是不要食用的好,所以了解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是食用前必须清楚的。

归肾经的中药功能分类

增血流量 枳实金钱草坤草半枝莲鹿含草川芎麻黄鱼腥草 消尿蛋白 山海棠穿山龙黄芪肿节风石菖卜萆解坤草半枝莲川断生龙骨 生牡蛎山茱萸一米芡实莲子金樱子玉米须蜈蚣乌梅槐花老头草 小蓟水蛭天虫川芎大黄文术黄芪 祛风 萆解天葵子鹿含草防风苏叶蝉蜕银花浮萍白鲜皮连翘蒺藜 强肾壮骨 牛膝寄生鹿含草龟甲杜仲续断狗脊五加皮千年健 补虚潜血 阿胶 类激素 白花蛇舌草 性腺激素样作用 绞股蓝淫羊霍 雄激素作用巴戢天淫羊霍 含雌激素 人参伸筋草当归香附葛根黑豆覆盆子紫河车蜂王浆啤酒花黄芪 管型多 天葵子三七 消水肿 鲫鱼香薷浮萍 化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核桃仁海金沙郁金琥珀虎杖威灵仙血见愁半支莲绞股蓝 肾虚湿痹 寄生杜仲五加皮川断狗脊千年健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牛膝骨碎补鹿茸壮阳 鹿茸黄狗肾紫河车锁阳菟丝子山茱萸沙苑子肉桂肉苁蓉雪莲 平补阴阳 沙苑子菟丝子覆盆子杜仲 温阳止泻 补骨脂肉豆蔻益智仁 火衰寒厥 附子 火衰寒疝 葫芦巴 火衰风冷 淫羊霍 火衰寒湿 蛇床子 火衰寒结 硫磺 火衰肾泻

补骨脂 火衰怔忡 远志 火衰精寒 仙茅 通血分寒滞 肉桂 补气 杜仲 坚肾 黄连黄柏 凉肾 黄柏知母泻肾 泽泻滑石 暖肾血 阳起石续断韭菜申姜海狗肾鹿茸 补肾血 熟地 平滋阴 枸杞子阿胶黄精银耳燕窝黑木耳山药 温滋阴 五味子沙棘山茱萸熟地首乌 寒滋阴 桑椹楮实子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石斛鳖甲女贞子墨旱莲 生地知母龟板龟胶 滋阴乌发 生首乌旱莲草女贞子黑豆黑芝麻桑椹子熟地当归枸杞子覆盆子 壮阳祛风湿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巴戟天淫羊藿杜仲续断鹿含草仙茅纳气平喘 补骨脂核桃虫草蛤蚧磁石五味子沉香肉桂鹿含草紫河车 云母紫石英 固精止遗 桑螵蛸山药金樱子五味子山茱萸菟丝子莲须生龙骨生牡蛎 刺猬皮核桃覆盆子补骨脂葡萄沉香秦皮 涩精缩尿 金樱子覆盆子沙苑子山药桑螵蛸益智仁五味子山茱萸 促肾上腺皮质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生地知母生甘草附子肉桂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黄芪杜仲人参 五加皮黄芪何首乌巴戢天仙茅冬虫夏草鳖甲 固护垂体肾上腺 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阴阳抱合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1、传说春节的由来是为了驱赶一个怪兽,人们张灯结彩,放鞭炮。这个怪兽是?()A、麒麟B、蒲牢C、年D、龙 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这说的是春节哪项习俗?() A、守岁 B、拜年 C、馈岁 D、别岁 3、新年伊始人们都喜欢张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顺利如意。以下哪项不属于“福”字的传统含义?() A、“寿”,即xx,长命百岁 B、“富贵”,即财多物丰 C、“靓”,即xx俊俏 D、“xx”,即健康无疾患 4、按古人说法,大年初三这一天又被称为什么?() A、大年朝 B、小年朝 C、顺星节 D、破五 5、以下哪项不是古代春节的习俗?() A、洒扫除尘 B、贴门神 C、守岁 D、吃巧果 6、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以下哪项不是“破五”的习俗?() A、吃饺子 B、迎财神 C、赏花灯 D、送穷土 7、今年是农历什么年?() A、乙亥年 B、丁亥年 C、己亥年 D、辛亥年 8、在我国传统习俗中,以下关于春联的正确说法是?() A、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下联,平声(一、二声)为上联

B、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上联,平声(一、二声)为下联 C、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上联,平声(一、二声)为下联 D、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一个字仄声(三、四声)为下联,平声(一、二声)为上联 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双手相握 10、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xxxx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D、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12、《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 A、《金陵记》 B、《石头记》 C、《西厢记》 D、《紫钗记》 1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 A、xx B、xx C、xx D、xx 1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A、xx B、xx C、xx D、李煜 1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

中药学基本知识

中药学基本知识——1 一、中药的采集与贮藏 中药大多是植物药,入药部分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部分所含有效成份的多少,可因采集季节和贮藏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好采药的时机及贮藏方法,是提高药效的关键之一。 采集后的药物,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植物类药,首先除泥砂杂质,洗净;除鲜用外,根据入药部分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晒干、阴干或烘干等方法,使之迅速干燥;然后用木箱,密闭的甏、缸、瓶、罐等不同容器,贮藏在干燥、空气流通的地方。贮藏过程中,注意定期检查,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霉烂、虫蛀、鼠咬、挥发、变色、融化等,以免影响药品质量,甚至造成浪费。 二、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泛指药物的各种加工处理。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消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质地纯正,药效力宏,且便于保管和贮藏。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有毒,用生姜制后可解除毒性;巴豆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 3、加强药物的疗效。如龙骨、牡蛎经火锻后,加强收敛功效;首乌与黑豆同煮,可增强补血作用等。 4、改变药物性能,适应临床需要。如生地味苦性寒,重在养阴清热凉血;而经酒蒸晒后成熟地,则性味变为甘微温,功专滋肾补血。 5、便于制剂和服用。如植物药切碎切片,便于煎制;烘干便于研粉。矿物药锻制后,质地松脆,易于研碎,有效成份亦易煎出等。 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洗用水洗去原药上的砂土、杂质,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

2、漂将药物置水中,经常换水,以漂去其腥味、咸味或少毒性。如紫河车、海藻、乌头等。 3、泡将药物用清水或沸水浸泡,使药物柔软,便于切制或减低毒性。如乌药、附子等。 4、水飞将研成粗末的矿石类药物,置研钵内和水同研,以取得细净的药面。如滑石、炉甘石等。 5、炒将药物放入铁锅内炒黄、炒焦、炒炭。其中不加辅料的,称清炒,如炒麦芽、焦山楂、小蓟炭;加入辅料的,称拌炒,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蛤粉炒阿胶等。 6、炮将药物用急火爆炒,使其焦黄包裂。如炮姜、炮山甲等。 7、灸将药物和酒、蜜、醋、姜汁、盐水等液体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内。其作用随辅料不同而异。如蜜灸滋润补益,酒灸升散活血,醋灸收敛、入肝止痛,盐灸入肾,姜制和胃降逆止呕等。 8、锻将药物用火直接或锻烧,使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如磁石。牡蛎等矿物及贝壳类药物。 9、蒸药物加酒或其它辅料后,隔水蒸熟,可改变其性能。如熟大黄、黄精等。10、煮将药物放入水或辅料中煎煮。如芫花醋制,可减低毒性。 11、淬将矿物类药置火上锻红后,迅即投入水或醋中,反复数次,使之酥松,便于制剂和发挥药效。如代赭石、自然铜等。 三、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完整版)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完整版)

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 解表药 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解表散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相如画荷(司马相如画荷花) 浮萍---解表散寒,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浮萍偷养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桂枝喊劫机,问通京吗--猪样滑稽。 在飞机上有个歹徒手拿桂树的嫩枝,喊:“劫机”,又问:“此机是通往北京吗?”,那个猪样子真的很滑稽。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支书解散象棋观众。支部书记解散了观看象棋比赛的观众。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散寒 想象喝热生姜汤,第一口喝下去,同时说:感觉身上发热出汗,同时说:“生姜解表散寒!”,姜汤到了胃里,胃里热乎乎的,“生姜温中止呕!”胃里的热气上升回到肺里,“生姜温肺止咳”。 荆芥---解表散风、祛风止痒,透疹疗疮,炒炭止血 防风---解表散风、祛风止痒,胜湿止痛,止痉 荆芥防风,解表祛风。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墙高借伞风时通。 墙很高,我借了把伞,大风时就能够通过高墙了。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排痈消脓。 细心表姐--上海取蜂桶--桶敲---蚊飞化蝇。 白芷比敲--找师带小农。 细心的表姐到上海取蜂桶,把桶一敲,桶里飞出一群蚊子,飞着飞着都化成苍蝇了。白芷(和表姐)比赛敲桶,找到了师傅还带着一个小农民来帮忙。 辛夷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散寒 想象喝热生姜汤,第一口喝下去,同时说:感觉身上发热出汗,同时说:“生姜解表散寒!”,姜汤到了胃里,胃里热乎乎的,“生姜温中止呕!”胃里的热气上升回到肺里,“生姜温肺止咳”。 荆芥---解表散风、祛风止痒,透疹疗疮,炒炭止血 防风---解表散风、祛风止痒,胜湿止痛,止痉 荆芥防风,解表祛风。

吃了桂枝茯苓胶囊有哪些禁忌

吃了桂枝茯苓胶囊有哪些禁忌 吃了桂枝茯苓胶囊有哪些禁忌啊,朋友孩子都已经4岁了,可前一阵子又怀孕了,做人流手术医生让做了一个B超,检查说子宫里有囊肿,做完人流后可以吃些桂枝茯苓胶囊缓解症状,要不以前她月经期的时候经常会痛经,有可能就是囊肿闹得,可不知道吃桂枝茯苓胶囊需要注意什么啊,还要知道哪些禁忌啊。现在我就把我知道的内容告诉给大家。 桂枝茯苓丸禁忌有: 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如丸剂松散或变硬,表面出现花斑或霉斑等;如胶囊相互黏连,变形,破裂,霉变,内容物结块,变硬等。 2、如已超过包装上所印的有效期,或包装破损,或有损坏的痕迹,请不要服用。

3、本药内所含白芍,反藜芦,忌与含藜芦的药物同用。 以下情况不能服用桂枝茯苓丸 1、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者。 2、身体虚弱者。 3、平时月经过多者。 4、经期及经后3天内。 5、单纯气血不足所致痛经、闭经者,见经血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坠,绵绵作痛,伴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腹胀腹泻,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传统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适应人群 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 上面的内容都是我刚刚知道的有关吃了桂枝茯苓胶囊有哪 些禁忌的介绍,吃桂枝茯苓胶囊之后月经量明显要比以前要好,月经量也多了起来,朋友想吃一阵子就到医院检查一下,囊肿没有了就不吃药了,虽然是中成药,但是是药三分毒,多少都是对身体不好的。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叶的功效: 艾叶叫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别名: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陈艾。 性味:艾叶味辛、苦,性温, 别名: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陈艾。 功效: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主治: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艾叶的作用: 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1、艾叶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2、艾叶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3、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4、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5、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卫生易简方》) 6、艾叶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7、艾叶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叶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9、艾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黄、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艾叶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11、艾叶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中药学药物功效(全)

十八反药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药性歌 辛发散行气血, 甘补和中缓急, 酸涩收敛固涩, 苦有泄燥之功, 咸能软坚泄下, 淡能渗湿利尿, 辛甘温热升浮, 酸苦咸凉沉降。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叶散寒解表,行气和胃。 生姜散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散寒解表,胜湿止痛。 白芷散寒解表,祛风止痛,燥湿止带,宣通鼻窍,消肿排脓。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细辛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苍耳子散风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黄卷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果穗)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寒水石清热泻火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2.清营凉血药 生地黄清营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营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牡丹皮清营凉血,活血驱瘀。 赤芍清营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清营活血,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地骨皮养血除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清热凉血,退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清热凉血,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白薇清营凉血,退虚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常识 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碧螺春(江苏吴县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 7.【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8.【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16.【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2.【五常】仁、义、礼、智、信 23.【古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5.【五彩】青、黄、赤、白、黑 26.【五音】宫、商、角、址、羽 27.【五谷】稻、黍、稷、麦、豆 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30.【四大名瓷窑】河北瓷州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 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4.【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