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一、实验名称: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器材名称:烧杯、清水、搅拌棒、药匙、天平、记录表、食盐。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用烧杯量取100毫升的水;

2.用天平把40克的食盐分成2克一份,总共分为20份;

3.为了节省时间,第一次先取10份食盐放入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直到完全溶解为止;

4.第二次加1份食盐,充分搅拌,直到完全溶解为止;

5.再加第三次、第四次……一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6.算出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

(称取食盐的方法有多种,合理即可)

实验结论:100毫升水里大约溶解36克食盐。。

二、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研究的问题:过滤食盐、沙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名称:铁架台、漏斗、2张滤纸、搅拌棒、4个烧杯、食盐与水的混合物、沙与水的混合物、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折叠滤纸;

2. 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 分别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实验结论:食盐不能被过滤;沙子能被过滤。

三、实验名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研究的问题: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

实验器材名称:2个烧杯、一根搅拌棒、20克食盐、20克小苏打。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各一份把它们平均分成8小份;在两个烧杯中各盛放约50毫升的水。

2.取一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让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3.按照同样的方法,同时将小苏打一份一份的加入到另外一个盛水的杯中,充分搅拌。当小苏打不能溶解时,记录下小苏打的份数。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四、实验名称: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

实验研究的问题: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名称:自制的雨量器、小喷壶、抹布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手拿雨量器等器材来到室外,在选定的地方,放好雨量器,用喷壶模拟降雨。雨量器摆放位置的确定:选择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

2.把雨量器带回教室,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读出数据。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时读取雨量器上的刻度数;

3.对照降水量等级表,确定降雨的等级。

实验结论:能正确确定降雨的等级。

五、实验名称:怎样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搅拌)

实验研究的问题: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否与搅拌有关。

实验器材名称:2份大约10克的食盐,两杯大约30毫升的温水、搅拌棒。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取两个杯子,每个杯子中盛大约30毫升的水;

2.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杯水。

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六、实验名称:怎样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温度)

实验研究的问题: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否与温度有关。

实验器材名称:2份大约10克的食盐,2个烧杯、冷水、热水、搅拌棒。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取大约30毫升的热水(60℃)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并同时搅拌同样的次数;

2.观察比较哪一杯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结论:温度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七、实验名称: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搅拌)

实验研究的问题:水果糖的溶解是否与搅拌有关

实验器材名称:2块水果糖、2个烧杯、搅拌棒。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猜测水果糖的溶解是否搅拌有关;

2.取两个烧杯,每个烧杯中盛大约30毫升的水,把2块水果糖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个烧杯,观察比较哪一杯的水果糖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水果糖的溶解。

八、实验名称: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温度)

实验研究的问题:

水果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否与温度有关。

实验器材名称:2块水果糖,2个烧杯、冷水、热水、搅拌棒。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猜测水果糖的溶解是否与温度有关;

2.取大约30毫升的热水(60℃)和冷水各一杯,将两块水果糖同时放入水中,并同时搅拌同样的次数;

3.观察比较哪一杯的水果糖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结论:温度能加快水果糖的溶解。

九、实验名称: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颗粒)

实验研究的问题:水果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否与颗粒大小有关。

实验器材名称:2块水果糖(其中一块被碾成颗粒状),2个烧杯、搅拌棒。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猜测水果糖的溶解是否与颗粒大小有关;

2.取大约30毫升冷水各一杯,将两块水果糖同时放入水中、并同时搅拌相同的次数;

3.观察比较哪一杯的水果糖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结论:颗粒小的水果糖溶解的快。

十、实验名称: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研究的问题:用加热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器材名称:清水、烧杯、食盐、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放大镜。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取一只盛水的烧杯,慢慢将食盐加入水中搅拌,直到饱和(杯底出现食盐颗粒);

2. 在蒸发皿中倒入10毫升浓盐水。放在三角架上,并用酒精灯中热;

3. 停止加热(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用余热加热);

4.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食盐颗粒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大小、颜色、

形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实验结论:食盐能够溶解与水,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11、实验名称: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研究的问题: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器材名称:大小两个音叉或大小不同的铁钉(固定在纸制的鸡蛋盒上或悬挂起来)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先用同样的力量分别敲击大音叉和小音叉,并描述听到的声音;

2.选取一个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描述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大音叉产生的音调低,小音叉产生的音调高。敲击同一个音叉,轻轻击打产生的声音弱,重一点敲击产生的声音强。

12、实验名称: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实验研究的问题: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

实验器材名称: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在水槽里盛约2/3的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3、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研究的问题: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名称:1把钢尺或塑料尺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

2.再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

3.重复做上面的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并能准确地进行描述。

实验结论: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14、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研究的问题: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名称:4个同样的杯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对敲击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时声音的高低进行预测;

2.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或从4号杯到1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

3.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橡皮筋振动快慢的变化呢?

实验结论: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

15、实验名称: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研究的问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声音的音高有什么变化

实验器材名称:1把钢尺、1本厚的硬皮书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预测当尺子分别伸出桌面4厘米、8厘米、12厘米、16厘米时,音高(高、较高、较低、低)和对应的尺子发声时振动的快慢(快、较快、较慢、慢);

2.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的变化和观察到尺子振动频率的变化;

实验结论: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16、实验名称: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实验研究的问题: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实验器材名称: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的气球皮、1根橡皮筋、1个音叉、少量的盐或细沙。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在一个杯子口上覆盖一块绷紧的气球皮,并用皮筋绑紧,来制成一个“鼓膜模型”。为了便于观察气球皮的振动,可以在气球皮上撒上少量的盐、细沙或纸屑。

2. 音叉与“鼓膜”的距离保持不变,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鼓膜”的振动,反复几次;

3.在距离“鼓膜”远近不同的地方,用同样的力敲击音叉,观察“鼓膜”的振动,反复几次;

实验结论: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17、实验名称:控制物体发声

实验研究的问题:控制物体发声的方法

实验器材名称:一个塑料罐或空易拉罐、几粒黄豆、棉花、毛巾、废报纸等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在塑料罐或易拉罐里放入几粒黄豆,做成一个“发声罐”。摇晃“发声罐”感受发出的声音。

2.先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然后通过操作检验自己的想法。实验结论:利用装满物品(豆子、报纸、棉花)的方法能控制声音,利用外面包毛巾等方法也能控制声音。

18、实验名称: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研究的问题: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器材名称:水槽、洗耳球、塑料管、水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将塑料管一端与洗耳球套紧,另一端放入水槽的水中。

2.数出用手挤压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在一分钟内的次数。

3.详细猜测用手挤压洗耳球和实验材料各代表什么。

4.用手挤压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几分钟。

实验结论:心脏无时无刻的工作,也会疲劳。

19、实验名称:摸拟胃消化食物

实验研究的问题:摸拟胃消化食物

实验器材名称:塑料袋、水、小块熟蔬菜和馒头、线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在塑料袋里装上水、小块熟蔬菜和馒头并扎紧。

2.猜测这些材料模拟的对象是什么。

3.观察揉挤前蔬菜和馒头的样子。

4.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观察食物的变化。

实验结论:胃不断蠕动对食物有磨碎作用。

20、实验名称:模拟食道输送食物

实验研究的问题:模拟食道输送食物

实验器材名称:塑料软管(透明)、熟米饭粒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在透明塑料软管中,装上几粒熟米饭。

2.猜测这些材料模拟的对象是什么。

3.动手让管子蠕动使米饭向前移动。

4.观察“食道(管子)”的形态特点。

实验结论:蠕动推进食物前进。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一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器材: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米、瘦肉等。 实验步骤: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里,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闻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结论: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这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米后,在纸上留下油渍。说明花生米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二 实验名称:溶解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 实验步骤: 1、先把三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分别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先观察这三种材料的形状、颜色等,再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搅拌。 3、搅拌后静置一会,再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实验三 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药匙、玻璃棒、水、小苏打、洗衣粉、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等。 实验步骤: 1、先把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洗衣粉、面粉、食用油、粉笔末、粘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按顺时针方向搅拌。 3、搅拌后静置一会,观察溶解的现象。

实验结论: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实验说明: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实验四 实验名称: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冰糖发生的变化。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将颗粒同样大的冰糖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用玻璃棒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冰糖发生的变化。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冰糖研成粉末,然后分别放入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冰糖发生的变化。 实验结论: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五 实验名称:沉淀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明矾、浑浊水。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大半杯浑浊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明矾放入其中的一个烧杯中,同时搅拌两个烧杯中的浑浊水,然后静置,观察两杯水变清的速度和清澈程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沉淀有分离水中不溶解杂质的作用,但不能全部出去,明矾可以加快沉淀。 实验六 实验名称:过滤实验 实验器材:方座支架、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过滤网(或纱布)、待过滤的水、纯净水。 实验步骤: 方案一: 1、将烧杯放在方座支架底座上,再将漏斗放入漏斗架上,调节好高度和位置,使漏斗颈口直面贴在烧杯的内壁上。 2、将滤纸对折两次成四层,打开使其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成漏斗状。 3、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上边略低于漏斗口,用纯净水浸湿,再用手指按一按,使滤

四年级科学上测试卷

四年级科学测试卷一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一、我会填空(36分) 1、在课堂上,我们研究过的物质中,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不会_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4、实验证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5、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把食盐和水进行分离。 15、风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来测量。 16、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_____个等级,风速可以用___________来测定。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1分) 1、使用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灭火焰。() 2、教室内的温度总是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高。() 3、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4、一杯100毫升的水里能无限量的溶解食盐。() 5、有些固体液体能溶解在水里,但气体却不能溶解在水里。() 6、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7、加热时,一般都用酒精灯的焰心来加热,因为它的温度最高() 8、所有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9、从西北吹向东南方的风是东南风。() 10、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不同天气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1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三、我会选择。(13分) 1、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2、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A、50~100 B、10~25 C、25~50 4、()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集水漏斗 B、测量水管 C、雨量器 5、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6、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那么它在水中一定是()分布的。 A、不均匀 B、均匀 C、上少下多 7、()的方法可使方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方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方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把方糖切碎后放入热水中搅拌 8、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的食盐。 A、20克 B、35克 C、100克 9、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没有在水中溶解。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题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 实验步骤: 1、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2、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橡皮筋振动并发出声音。 3、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鼓面振动并发出声音。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与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36分) 1、在课堂上,我们研究过的物质中,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不会_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4、实验证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5、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把食盐和水进行分离。 15、风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来测量。 16、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_____个等级,风速可以用___________来测定。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11分) 1、使用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灭火焰。() 2、教室内的温度总是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高。() 3、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4、一杯100毫升的水里能无限量的溶解食盐。() 5、有些固体液体能溶解在水里,但气体却不能溶解在水里。() 6、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7、加热时,一般都用酒精灯的焰心来加热,因为它的温度最高() 8、所有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9、从西北吹向东南方的风是东南风。() 10、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不同天气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1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三、我会选择。(13分) 1、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2、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 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A、50~100 B、10~25 C、25~50 4、()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集水漏斗 B、测量水管 C、雨量器 5、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6、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那么它在水中一定是()分布的。 A、不均匀 B、均匀 C、上少下多 7、()的方法可使方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方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方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把方糖切碎后放入热水中搅拌 8、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的食盐。 A、20克 B、35克 C、100克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 卷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卷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有误请参考教科书。给分时请酌情 一我会填空 (共5分,每题1分) 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积云_、__层云__、___卷云__。 2、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__70%___以上。 3、用来测量雨量多少的仪器叫做_____雨量器____. 5、相同的两块水果糖在热水中的比在冷水中的溶解速度要___快_____。相同的两块水果糖放入杯中不搅拌的比搅拌的溶解速度要___慢___。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2、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 3、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 × ) 4、天气预报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 √ ) 5.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 6.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 ) 7. 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 × ) 8. 、所有的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 ) 9.晴天的时候,天空中一定是没有云的。( × ) 10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 √ ) 三、我会选择(共5分) 1、测量气温应选在( B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2.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C )。 A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 B在油中溶解。 C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3、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 B )风。 A、5级 B、6级 C、7级 4、下列方法哪种使砂糖能很快溶解。( A ) A、既加热又搅拌 B、搅拌 C、加热 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用灯帽灭火 B、用嘴巴吹气灭火 C、点火时方向自下往上四.我会连线(共5分) 多云雷阵雨晴大雪阵雨 五、根据以下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温度,画一天中气温变化折线图,并且写出从中获得的信息。(7分) 我从图中获得以下信息:__一天中温度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_(一天中气温变化) 六、“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8分)(答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天气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通常是灰色的。()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四、判断题,正确的用“√”Array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4.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学校班级姓名 实验一:气温的测量(8分) 测量气温应该选择的地方,使用温度计时要抓住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下面的记录表中,能正确反应当地气温的测量地点 分析上面一周的降水量记录,发现上周的下雨天共()天,小雨()天,中雨()天,大雨(),暴雨()天,大暴雨()天,特大暴雨()天,上周降水量合计共()毫米。 实验三:10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20分) 一、实验器材:。 二、我预测能溶解食盐(克) 三、实验步骤:

四、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现象,我们发现了常温下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实验四: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物(20分) 分离面粉和水实验记录表 过滤后看到的现象是: 2.从现象中可知用过滤的方法能不能把面粉和水分离?。 3.实验中要注意的地方有:让漏斗的底端()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使液体()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滤纸的边缘。 4.写出过滤实验中各种器材的名称。

实验五:加热分离食盐和水(20分) 1.实验记录单: 加热分离食盐和水实验记录表 加热后看到的现象是: 2. 写出蒸发实验中各种器材的名称(4分) 3.实验中用加热的方法能把盐和水分离吗?。(1分) 4.实验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加热完毕需要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7分)

5.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5分) ()() () () () 实验六: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6分) 1.实验器材:。 2.试验方法: 3.实验记录单: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记录表物质50毫升水溶解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4.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溶解能力比较好的是。

四年级科学上册八大实验

科学四年级上册 1、第二课《我们的营养》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2、我们的营养) 实验器材: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花生、白纸、碟子 实验目的:检验食物营养的成分 实验步骤: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2、第四课《水变咸了》食盐的溶解。 ●实验名称:溶解(4、水变咸了)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沙子、粉笔末、高锰酸钾 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取适量的食盐、面粉、粉笔末、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 注意:要注意观察材料在水中的变化,药品取量要适宜,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杯壁。 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沙子、粉笔末在水中不溶解。

实验结论: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像沙子在水中那样,就叫不溶解。 3、第五课《怎样回快溶解》加快溶解的三种方法。 实验名称:怎样加快溶解(5、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白砂糖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 (一)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慢。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二)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说明用热水可加快溶解。 (三)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说明把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4、第10 课《植物的叶(一)》显微镜的使用。 5、第11课《植物的叶(二)》叶绿素实验 实验名称:除去叶绿素(11、植物的叶二) 实验器材:烧杯、新鲜的绿叶、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锥形瓶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大全含答案.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一、二) 一、填空: 1、计划工作包括()的计划和()的计划。组织工作包括()的组织和( )的组织。 2、()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种类繁多的事物可以用()的方法去研究它们。分类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3、用()的方法可以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4、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和()等。()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心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 5、常见的食物添加剂有()、()、()、()()等。 6、()遇碘变蓝色。 7、绿色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 8、动物的食性是多样的,有()动物、有()动物、有()动物。人类是()动物,所以要合理搭配事物。 9、在购买食品和饮料时,要注意商标上的()、()、()等。 10、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 二、选择: 1、()燃烧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 A、糖类 B、淀粉 C、蛋白质 2、瘦肉、鸡、鱼、等含有丰富的()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 3、老虎属于()动物。 A、肉食性 B、杂食性 C、草食性 4、小肠的功能是()。 A、帮助消化食物中所有的营养成分; B、帮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C、帮助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为了使考察活动顺利进行,我们考察前先要() A、制定考察计划; B、直接分头准备; C、随心所欲 三、连一连: 肉类香蕉、苹果 水果类猪肉、牛肉 淀粉类黄瓜、西红柿 蔬菜类大米、面粉 四、简答: 1、考察活动前应准备什么? 2、考察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3、怎样合理搭配食物?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明细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明细表 实验名称实验器材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温度与气温温度计、温度填充图 要会正 确使用 温度计。 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 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 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 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 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 低的规律变化的。 风向和风速硬吸管、硬纸板、带 橡皮的铅笔、大头 针、透明胶带、剪刀 等 操作过 程中要 安全,仔 细观察。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3、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4、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 转动。 5、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1、风向是指()的方向。北风是由 ()吹来的风; 降水量的测量直筒玻璃杯或塑料 杯、刻度尺、纸带、 透明胶带、剪刀、 喷壶 观察数 据时要 会比较 1.分析这段时间的温度数据统计表; 2.分析这段时间的云和风的统计表; 3.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 根据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描述这段 时间的天气变化。 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用简易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透明的玻璃杯、盛有 水的水槽、食盐、面 粉、沙、筷子、搅拌 棒、滤纸、漏斗、烧 杯、方座支架 操作过 程要注 意变化 现象。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 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 有什么发现?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 解。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30 分) 1.我们发现,人们在阳光下向东走时,影子就以同样的速度向()走。 2.我们要整理反应自己生长的情况,可以先取()()、脚长、坐高、头围和()等数据,一年作一至二次记录。 3.蚂蚁的身体一般分()、()、()三部分。有()对胸足,头上还有一对()。 4.人们把风的大小用()来表示。()有十三个等级,无风称为()级风,最大的飓风为()级。 5.植物的生长一般需要土壤、()、()等条件。 二、选择题(在()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按交通规则要求,我们在横穿公路时应先重点看()边,到公路中间时,再重点看()边,注意过路车辆。 A.左 B.右 C.前 D.后 2.在阳光下,我们看到物体和它的影子() A.一样长 B.不一样长 C.长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4.燕子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5.喜鹊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三、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每小题 4 分,共16 分) ()1.物体越高,它的影子也越长。 ()2.蚂蚁的主要食物是泥土。 ()3.我们听到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是一级风。 ()4.“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四、简答题。(34 分) 为了观察小动物的“家” ,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为什么要带上这些用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30 分) 1.我们发现,人们在阳光下向东走时,影子就以同样的速度向(东)走。 2.我们要整理反应自己生长的情况,可以先取()()、脚长、坐高、头围和()等数据,一年作一至二次记录。 3.蚂蚁的身体一般分()、()、()三部分。有()对胸足,头上还有一对()。 4.人们把风的大小用()来表示。()有十三个等级,无风称为()级风,最大的飓风为()级。 5.植物的生长一般需要土壤、()、()等条件。 二、选择题(在()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按交通规则要求,我们在横穿公路时应先重点看()边,到公路中间时,再重点看()边,注意过路车辆。 A.左 B.右 C.前 D.后 2.在阳光下,我们看到物体和它的影子() A.一样长 B.不一样长 C.长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4.燕子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5.喜鹊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三、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每小题 4 分,共16 分) ()1.物体越高,它的影子也越长。 ()2.蚂蚁的主要食物是泥土。 ()3.我们听到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是一级风。 ()4.“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四、简答题。(34 分) 为了观察小动物的“家” ,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为什么要带上这些用具?

四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完整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题: 二、1、风向可以用( 三、)测量,测量风速的仪器叫( 四、),我们也可以用( 五、)测量风速。 六、2、( 七、)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24小时降水量( 八、)毫米属于大雨。 九、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 十、)、( 十一、)、( 十二、)三类。 十三、4、(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都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十八、二、: 十九、1、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3、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4、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6、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7、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三十八、) 三十九、8、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9、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10、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三、 四十九、 五十、1、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五十一、)。 五十二、A、无风B、微风C、大风 五十三、2、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时,风向是( 五十四、)。 五十五、A、东风B、北风C、南风 五十六、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五十七、)毫米之间。 五十八、A、50~100 B、10~25 C、25~50 五十九、4、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六十、)。 六十一、A、卷云B、积云C、层云 六十二、5、下面的天气符号中,( 六十三、)表示阴天。 六十四、A? BC 六十五、6、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六十六、A、风速B、风向C、风量 六十七、四、 六十八、写一写,画一画 六十九、天气现象?微风雷雨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习题汇总(2020新苏教版)

1.实验名称: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实验步骤: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4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侧倾斜。 ○5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实验现象:脊椎模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实验结论: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实验名称: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 实验步骤:①把鱼放在一个狭小的水槽里。②在一个小烧杯里装上清水,用红色食用色素把清水调成红色液体。 ③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滴到鱼嘴前方④观察红色液体是从鱼的什么部位流出来的。 实验现象:鱼的口部和鳃盖的交替开闭,红色液体从鱼的(嘴)中进入,再从鱼的(鳃盖)下流出来。 实验结论:水进入鱼的口腔后与鳃丝接触,鳃丝中充满毛细血管,吸收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然后由鳃孔排到外面,完成鱼的(呼吸)。 3.实验名称:研究鸽子的羽毛。 我的发现对鸽子的作用 观察正羽正羽呈扇形排列便于(扇动)空气 剪断正羽羽根后正羽管中间是空的可以减轻羽毛的(重量) 在正羽上滴水后羽毛(防水)飞行时可以抵挡小雨 用放大镜观察绒羽像棉花一样蓬松帮助鸽子在飞行时保持(体温) 1

4.实验名称:研究哺乳动物。 主要特点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恒温、有脊椎 体温恒温 皮毛的作用保温、保护 脂肪的作用保温、提供能量 5.实验名称:体验脂肪的作用 实验步骤:①把一块动物油脂绑在一只手的食指上。②将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浸入一杯冰水中。 ③体验两根食指的不同感觉 实验现象:绑有动物油脂的食指不感到冷,没绑动物油脂的食指感到(冷)。 实验结论: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6.实验名称: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 假设: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载重、小车行进的路程。 需要改变的是:小车的拉力(与末端挂钩上钩码的数量有关) 实验设计:○1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确保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能够自由前进○2画好起点与终点,先挂1个钩码,记录下小车行进固定路程的时间○3重复刚才的实验步骤两次,记录小车行进时间,计算平均值。○4分别挂2个、3个钩码,多次实验记下小车行进时间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论:拉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前进的快慢。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1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试题 一、整理和分析题: 1、下表是降水量记录,请你完成降水量数据整理和分析。 (1)根据“某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画出降水量变化柱形图 (2从降水量变化柱形图看,半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哪个月,半年的总降水量是多少?这个地区下半年的降水量是怎么变化的? 依据是什么? 我推测上午10时的气温大约是: 我的推测依据是: 二、实验及记录。

3.怎样做“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实验”请选择其中一种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进行研究。 (1)研究的主题: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 (2)我准备的材料:酒精灯、烧杯、三角架、水、食盐、玻璃棒 (3)研究的过程: 1、把盛有水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2、将食盐放入烧杯中 3、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 4.把面粉、食盐、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后成为面粉、食盐和水的混合物。 (1)我们有办法把面粉从混合液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还可以画图来表示)

(2)我们有办法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吗?请把办法写在下面。(还可以画图来表示) 5.桌子上有一大盆水,还有两个小铃铛。请在这样的材料条件下,设计一个说明气体、液体、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1)我的“气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两个铃铛空中敲,有声音,即证明 (2)我的“液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两个铃铛水里敲,有声音,即证明 (3)我的“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 一只耳朵贴着一个铃铛,第两个铃铛敲第一个,耳朵听到有声音,即证明 6.实验材料:一支试管水食用油洗涤剂 步骤要求: 1、给试管中装入15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 2、观察油在水中会怎么样。 3、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水和油发生了什么。 4、在试管中加入一滴洗涤剂,重复第3步。 记录和解释: 1.没加入洗涤剂前,水和油的混合物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2. 当加入洗涤剂,水和油的混合物又发生了什么?解释原因。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天气 ` 1、实验内容:测量室内外的温度 器材:温度计 规范操作要点: (1)手拿温度计上端(拇指、食指和中指)。 (2)观测时,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小液泡虽然敏感,但也需要一个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约2-3分钟)。 (3)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4)读数时,不要对着温度计说话,避免呼出的气影响温度。 操作的建议: (1)室内温度的测量,可以在教室里挂一支温度计,便于全班同学观测。 (2)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温度计是易碎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用好后要入盒,避免放在桌子上滚落地上打碎。 链接:

1、测高温时用水银温度计,[100摄氏度以上]。测低温时用酒精温度计。 2、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办 (1)、用硫磺粉撒在上面,让它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 (2)、若没有,可以用吸尘器,但必须要彻底清洁吸尘器。 (3)、将碎片收集(不要碰到手),包好倒入垃圾箱。水银用纸是吸不上的,所以要用扫的。不要见水。你的伤口没碰上就没事,若不太确定,最好去趟医院,水银是重金属,有剧毒!!还有,收拾完一定要开窗通气,这一点切记切记! 3、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C、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要让玻璃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2、实验内容:制作风向标测风向。 实验材料:吸管1根、硬纸板1张、带橡皮铅笔1支、剪刀、大头针1枚 规范操作要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概述: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A、焰心B、内焰C、中焰D、外焰 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 )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 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 )等因素有关。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 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 )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 12、许多家庭和学校用来供暖的能源都是来自石油的。我们用的能源越少,我们用的石油就越少,这样的溢油事件就会越少。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16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 2、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植物根的吸水实验 实验目的: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材料:带根的植物(菠菜、芹菜、小油菜均可)、量筒(或量杯)、放大镜、植物油、棉花等。 实验过程: 1、用量筒(或量杯)装一些水,把植物放进去,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 2、用植物油封住水面(或用棉花封住量筒口),同时固定植物。 3、过一段时间看看液面是否降低,如果降低了,就说明根能吸水。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出液面降低。 实验结论:由于瓶口用花生油等已密封,不会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就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所以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破坏植物的根系。 (2) 用棉花封住量筒口是让学生明白封住水面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使实验更加严谨。 实验原理:根非常多,而且具有根毛,因此表面积十分巨大,并且根成熟区液泡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浓度,因此能够吸水。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部的渗透压是根吸水的动力。 ☆3、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植物叶的蒸腾作用。 实验目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实验材料:长势良好的盆栽植物,透明度好的塑料袋、一些细线。 实验过程: 1、将一盆盆栽植物浇足水,用干净塑料袋罩住盆栽植物的叶。 2、将塑料袋的袋口在植物的下部扎紧,放在向阳的地方。 3、一会儿,观察罩着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后,可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现象:塑料袋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实验结论:植物体内的水会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实验原理: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腾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4、植物的茎 ●实验名称:茎输导水分的实验 实验目的:植物的茎有输导(送)水分的作用 实验材料:凤仙花(或天竺葵、月季、冬青等其他植物的带叶的嫩枝条)、放大镜、刀片、矿泉水瓶(或烧杯)、吸管、红墨水等。 实验过程: 1、在烧杯内装大半杯水,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 2、将凤仙花或其他植物的嫩枝条插入瓶内的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从而使红墨水迅速上升到叶脉。 3、将用红水浸泡过的植物的茎先横切后纵切,再用放大镜观察切面有什么。 实验现象:(1)植物的叶面微微泛红。 (2)茎的横切面有一圈红点,纵切面的两侧有很多红色的线。 实验结论:植物茎内有导管,有输导(送)水分的作用。 注意事项:(1)不宜按教材插图中提示用芹菜做实验材料。 (2)不同掌握浸泡时间,可以课前将植物先插入红墨水中,以便课堂上直接用。一般以植物的叶脉微微泛红即可,因为时间过长,就会因为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实验原理:在植物的茎内有运输水分的管子,这种管子叫导管。它与根、叶相连,能把根吸收的水分由下而上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5植物的花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花。 实验目的:认识花的构造 实验材料:月季花、百合花、镊子、白纸等 实验过程:1、用镊子把月季花的最外部的花萼撕下,放在准备好的白纸上。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综合测试题(完整版答案)

泸县2020年秋期四年级科学学习评价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声音 等级 一、我来填空: 1.声音是由产生的。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措述。 二、我来选择:把正确答案番号填入下表,未填入方框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 B.音高 C.音调 2.小明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些,他应该 A.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 B.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 C.用力搓橡皮筋 3.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 B.地面 C.钢轨 4.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音

A. B. C. 5.制作土电话的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间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6.音箱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喇叭 C.琴弦 7.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力 A.纸 B.笔 C.桌面 8.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对话,是因为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9.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液体和气体 10.以下声音中,属于噪音的是 A.汽车的喇叭声 B.悦耳的儿童歌曲 C.动听的百灵鸟的叫声 1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下列哪个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装水的杯子 B.装半杯水的杯子 C.装1/4杯水的杯子 12.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