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doc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doc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地理课程标准及其理念

4、地理素养:一个人能够以地理的观点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2、地理学科能力:即是将地理学科知识以及地理观点应用于实际情境而展现出来的能力。

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③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④转变地理学习方式;

⑤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

第二章:地理课程标准

1>地理课程目标:指地理课程对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期望达到的成都或水平。

2、地理课程目标的功能:

①其处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与地理教学目标之间的“枢纽“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②是地理课程内容组织与优化的主要依据,是地理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重要向导;

③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

④是地理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尺;

3、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的四大趋势:

①地理课程目标的结构一一层次清晰;

②地理课程目标的内容一一趋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强化、细化技能或能力目标;

b、追求地理学科的人为价值;

c、日益强调方法目标的培养;

③地理课程目标的表述一一多使用行为动词;

④地理课程目标的变革一一具有时代性;

4、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对我国地理课程目标研制的启示:

①强调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

②知识要点粗化,说明细化;

③注重地理科学方法的培养;

④情感态度目标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⑤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地理基础教育实际,其去国外地理课程标准的合理内核,集中体现国内外地理课程目标的改革大势;

第三章:地理课程内容

1、地理课程内容:是指地理学科中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以及处理这些内

容的方式。

2、一般来说,对地理课程内容的解释大多围绕这三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

①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教材;

②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经验;

③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活动。

3、地理课程内容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①地理课程内容在学生发展中并未体现其真正价值;

②以往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忽视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

③地理课程内容偏离学生发展的需要;

④地理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自然、轻人文的倾向;

⑤区域地理内容比重过大;

⑥地理课程内容的编制反映现代教学理念不够;

⑦地理课程改革缺乏研究的积累和地理学家广泛而深入的参与;

4、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原则:

①连续性原则,是指地理课程内容“广度”范围内的水平组织原则;

②顺序性原则,是指地理课程内容“深度”范围内的垂直组织原则;

③整合性原则,是指在不同课程内容间建立起适当的联系。

P106) 第四章:地理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P112>接受式学习

1>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①参与和过程;② 平等与合作;③鼓励创新

2、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

①提出地理问题(问题起于有疑之处;问题难易适度;问题具有启发性;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

②提出假设或猜想;

③收集地理信息;

④整理分析地理信息;

⑤解释(得出结论);

(6)表达与交流;

第五章:地理教学媒体

1>地理教学媒体:是指存储和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载体

2、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

仁储存和传递大量地理信息;

2、模拟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3、把握地理教学过程的节奏;

4、实现地理教学的师生互动;

3、地理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P159-160)

①地理多媒体课件的技术保障;

②地理多媒体课件的教师素质要求;

③地理多媒体课件的效果标准;

④地理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

第六章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教学(重点)

1>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

①加强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教育有利于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②加强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教育有利于智力活动的开展,促进技能形成;

③加强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教育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地名教学的基本步骤与要求(6个基本步骤和4项基本要求)

①教师指图提出地名

②教师指导学生查找地名:地名的空间位置必须准确,第一项基本要求

③教师正确书写地名:书写的地名准确是第二项基本要求

④教师领读地名:地名的读音准确是第三项基本要求

⑤教师指出地名的含义或有关特征,这是第四项基本要求

(6)学生在地图上填出地名

3、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

①要重视地理直观手段在学习地理概念过程中的作用;

②要重视逻辑思维在地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加工”作用;

③注意呈现地理概念的肯定和否定例证;

④注意运用变式和比较的方法形成概念;

(5)充分运用已知知识和经验在形成新概念中的中介和迁移作用。

(6)运用组织策略,帮助、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结构

第七章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及其实现策略

仁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用于反映客观世界及事物本质的模式、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

2、地理学科的特殊能力

①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在认识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是,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的相关解释与结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②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

③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④地理过程的描述与简单预测能力;

⑤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

第八章地理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1>地理学科中的情感陶冶内容

①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②国际理解与全球观念教育;

③地理审美情趣:地理现象美、地理理论美。

2、人地观:人地协调观的核心是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

展。其基本点有以下三方面:

①是需要,即指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类需要;

②是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

③是公平,强调代际之间、当代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第九章地理课程评价

1、诊断性评价(准备性评价):是在地理教学开始之前或地理教学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地理教学

正确而高效的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

3、终结性评价(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整个课程目标实现的

程度作出的评价

4、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

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②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

③提倡多种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多元评价目标、评价主体;

④注重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档案袋:也称成长记录袋,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作出评价的有关资料, 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第十章地理课程实施与地理教师

仁教师素养: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

有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2、地理教师素养的培养路径

①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机制;

a、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职业水准;

b、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②积极推进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

③积极推进继续教育;

④提高地理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3、地理教师角色观的转变

①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②地理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促进者;

③地理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 1.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 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 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 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 1.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 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 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 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 3.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4.教育实践智慧 四、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教材、分析材料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要求:能够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编者意图,区分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智力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特点,灵活的处理教材,弥合教学内容与认知水平的差距,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补充与作必要的修正。 3.优选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4.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 5.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 6.速绘设计和应用地理略图,板图和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 7.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教具的能力; 8.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9.组织地理活动的能力; 10.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 11.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 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 3.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 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 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 (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方向转变。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一、地理课程与教材 1、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2)基本理念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3)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知识与技能 ①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③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④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②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作业 一、简要回答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内容:人们在探索和发现地理规律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地理的科学方法。在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地理科学方法主要涉及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比较、地理分析与综合、地理归纳与演绎等方法。 1.地理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在地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地理现象不易控制或改变,其条件的物理过程更只有依靠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轻松接受地理知识。 2.地理实验法:通过科学的实验,使学生可以科学的解释地理现象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消化。 3.地理调查法:我们应用较多的是城市调查,在学习城市化时,就可以利用学生自己调查,这时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地理比较法:这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像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经常用到,比较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等等。 5.地理分析与综合法:这种方法在高考中经常遇到,在平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在鲁尔区的学习之后,就可让学生分析辽中南地区。 6. 地理归纳与演绎:这是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因为又是学生归纳的能力较差,教师一定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锻炼学生。 二、举例简述地理分布知识教学的策略? 答:这方面和地图分不开,要知道人口﹑城市﹑工业的分布,各地的气候﹑地形等,特别是在区域地理中,都要用到这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多看多练,熟能生巧。 三、何谓地理理性知识?有哪些类型?简述地理规律的含义?

答: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活动达成。地理理性知识是对地理感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属于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类型有: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 地理规律的含义:地理规律是人们对地理现象、地理景观等地理感性知识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表面联系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而得到的,它反映了对地理事物发展过程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认识。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必然趋势的地理演变规律,如四季更替的规律、人口迁移规律、地壳物质循环规律等;二是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必然联系的地理分布规律,如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地理规律对于揭示地理事物的联系,认识地理事物结构、成因、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地理学习的兴趣? 答:1.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教学:在地震带的学习中要运用汶川地震,城市化过程中可以运用身边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地理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用的。 2.多运用多媒体:这样可以直观的将地理知识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3.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让一位学生讲一个地理故事,这样不但会使学生多阅读,丰富知识,另外学生这个年龄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会有期待,这样对我们的课堂也是非常有效的。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展望西安的未来,使学生为城市化尽自己的力量。 五、简述实现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方式与途径? 答: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具体的课程标准数量较多,但其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表述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运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原理和规律;第二.通过“运用实例、典型案例、举例”,来分析地理原理和规律。 这两方面的表述,也就指出了教师教学中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 1.运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例如,关于“水循环”这一内容,课标作以下的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对水圈组成进行讲述后,就可以向学生出示某一河流流域的示意图,并围绕该图,通过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 1.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 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 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 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 1.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 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 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 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 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 3.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 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 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 (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方向转变。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开发者。 (4)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看,教师应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地理教师应成为地理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学习者。 七、谈谈你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地理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全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在地理教学活动主要因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根本要素。 地理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因素。 地理课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地理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主导因素。 地理教学论的总任务:构筑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地理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地理学基础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 地理课程就是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 最常见的课程的类型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我国地理课程的类型:混合型 我国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设置:必修课为,地理1,地理2,地理3;选修课程为,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世界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共同趋势: 1.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 2.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 3.地理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4.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5.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 6.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7.推动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价机制。 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1.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2.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3.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4.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地理教育硕士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以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应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为主线,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对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科性质及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还分别对地理学习、地理教师、中学地理课程、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技能、地理教学媒体、地理课堂教学、地理教学实践、地理教学评估、地理教学科研进行了深入研究。《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具有边缘学科性质,是教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也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其理论在应用于地理教学实践方面要比普通教育学更直接而具体。所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又要紧密联系中学地理教学实际,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产生发展、学科性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熟练掌握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技能和媒体组织实施地理课堂教学,完成地理的学习任务,并能够进行学校地理教育质量的评估和地理教学科研。 二、课程考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课程考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学生掌握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情况,测试学生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考试体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性,覆盖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各个章节,同时又突出教学重点,对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考核。课程考试难易适中,既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也考查学生利用本课程知识结合教学实践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试主要内容: 1、了解地理教学论的发展演变历程和研究对象。 2、了解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3、掌握地理教学系统和过程的构成要素及作用。 4、了解地理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 5、了解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包括的类型及在教学中应注重的方面。 6、掌握地理学习中智能的类型及其培养途径。 7、掌握地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培养策略。 8、掌握地理教师职责中“学校教育工作”、“地理课程教学”职责的组成部分。 9、掌握义务教育和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10、掌握讲授法、谈话法等常用地理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及运用时需注意的方面。 11、掌握地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功能和局限。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它是以现代教育科学和地理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地理学科教育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具有现代地理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从事地理教育、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主要是认识地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地理课程与教学规律及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本专业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学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及地理双语教学研究等三个方向向研究生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基本素养、扎实的地理教学理论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成为引领地理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目标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具有较强的地理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的中学和大学地理教育研究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实际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本专业是从地理课程论和地理教学论两个方向介绍地理教育基础理论和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地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四、学制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年限一般为三年,至少应修满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并重。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

绪论 一、地理读物及期刊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主编:卢文石 2、地理教学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主编:段玉山 3、地理教育主办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主编:李晴 4、《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 5、《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 二、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1、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2) 特点:①这一阶段,对于小学地理教学的研究比较重视,而研究中学地理教授法的论著比较少见。 ②在初创时期,人们认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教师,只是教师的教,而学生,学生的学不属于研究对象。 2、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20世纪80年代) 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表明这一时期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的步伐。 3、地理教材教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有人认为地理教学法就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著述,不够全面,并认为地理教材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也要体现在学科名称中,所以一度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 4、地理教学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文化大革命中,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也无人问津。文化大革命以后,很多学者认为“地理教材教法”的名称有失偏颇.又重新改名为“地理教学法”。 5、三足鼎立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以后) 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2003年夏志芳教授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具有标志性意义。 总结: 以上名称的变化反映了由单纯的研究“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 由单一的研究“方法”发展为研究地理教学的“法则和规律”; 由“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过渡到“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重点) 1、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地理教学论,陈澄,上海教育出版社) 2、地理教育系统(地理教育学,袁书琪,高教) 3、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地理教学论,卞鸿翔等,广西教育出版社) 四、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重点)——八要素说 1、学生——核心要素、根本要素 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要素 3、地理课程——最实质性的要素 4、地理教师——主导要素 5、地理教学方法——较活跃的要素 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要素 7、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8、地理教学环境——重要但易被忽视的要素 关系: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这八个要素就是地理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五、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重点) 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既有理论特点,又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它是一门蓬勃发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定义: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系统,揭示地理教学规律、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第一章地理学习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于2007年正式招生,本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专业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本专业在地理课程基本理论、地理教学方法以及地理双语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地理双语教学研究,独具特色,积淀日深。近三年来科学团队成员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共出版专著教材3部,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在研省级项目3项。我院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教学实验设备条件优越,目前拥有现代化的地理专用教室、GIS实验室,地图遥感实验室和土壤生态实验室等。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具有较强的地理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的中学和大学地理教育研究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身心健康。 2.系统地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地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走向;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能独立地设计地理学教学研究方案,开展地理教学研究,撰写论文。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硕士研究生培养分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撰写两个阶段,按学制的学习年限,课程学习阶段为1.5年,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不小于1年。 三、研究方向: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中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本专业是从地理课程论和地理教学论两个方向介绍地理教育基础理论和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地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并重,并安排了教育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

【免费下载】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的不同:(p37) 1.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它对各级各类学校所起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 2.教学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是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更多地带有规定性;而教学目标则较多地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3.教学目的是某一历史时期学校教学的规范,不容许随意变更,更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教学目标则是一种策略,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不同:(p13) 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案是教学设计最核心的部分。 1.范畴上不同,教案是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设计,以课时为单元。教学设计又包括宏观和微观,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也可以小到一个问题。 2.对立层次不同,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地理教学设计模式(3种) (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地分析、把握、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方法体系和步骤方案。) (1).肯普教学模式 1977年提出主要思想包括: 1.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特征、教学资源、学习评价 2.三个主要问题:a学生应该学到什么 b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c如何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

○1○2○3 3.十个教学环节:.确定学习需要与目的选择课题和任务分析学习 ○4○5○6○7 者特征分析学科内容阐明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利用教学资 ○8○9○10 源提供辅助性服务进行教学评价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2).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 1993年提出由三部分构成 教学分析:学习环境的分析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策略设计: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 (线性设计,内容充实,结构、合理) (3). 以乔纳森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1997年提出 该模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到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学习环境设计: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 理念:知识不是靠教师传送给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构建知识,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学生是主体,环境起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的编制方法:(p47) 第一步:列出知识网络,确定知识点 第二步: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分为三大类: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 第三步:形成教学目标二维表 第四步:书写教学目标 ABCD模式:教学对象学生行为行为的条件表现程度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论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教学: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以一定内容为中介指导学的人所进行的学习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学,教师以课程内容为中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 《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文化教育史上的光辉著作,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二、简答题 1.怎样看待教学的地位? (1).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 (2).教学直接体现学校教育目的 (3).教学是学校活动的核心 2.教学的作用体现在哪几方面? (1).教学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为学生社会化做好准备 2.国内外学者对教学论研究对象的认识有哪几种? (1)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规律 (2)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变量或者教学要素 (3)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活动 (4)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 3.教学论从产生到不断深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有哪些? (—)萌芽阶段(十六世纪以前) 孔子《论语》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 (二)形成阶段(17c_20c)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三)发展阶段(20c-现在)博比特《课程论》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4.简述当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势。 (一)从重视教师向师生并重转变 (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关注能力培养转变 (三)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四)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六)从重视预设向重视生成转变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15(简答和选择) (一)学习观的变革推动教学论的发展 (二)儿童观影响人们的学生观 2.试论述教学论的文化与社会学基础。15(简答和选择) (一)文化与社会因素渗透在教学论中 (二)文化与社会因素影响教学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教学目的

国外地理课程发展概况资料讲解

国外地理课程发展概 况

国外地理课程发展概况 国外地理教育发展参差不齐,一般认为,作为独立学科的地理教育源于西欧,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标志,17世纪中叶后,西欧开始把地理教育列为普通学校课程,18世纪后传入东欧。这之后,随着地理科学和教育学的演变发展,地理教育呈现出课程多样性、重视乡土地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绘图能力训练等特点;教学内容上包括地理基础知识、本国地理、外国地理且大多以本国地理为主;教学方法上也不断发展、创新,如本世纪以来法国就把电影、幻灯运用于地理教学之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各国都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赋予了地理教育诸多新特点,我们不妨将此作为现代地理教育学的始端,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的动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了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和基础理论体系,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地关系理论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明确而公认的主题。 其次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电教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教育手段、方法得以更新。

其三是教育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许多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对促进地理教育改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赞可夫的“实验教学法”、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法”、德国瓦?根舍因、施腾策尔的“范例教学法”等等一大批先进科学的教法、学法理论被大量应用于地理教育实践,譬如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一书中就曾采用芝加哥位置确定的地理教学实例以阐明其“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其四是“知识爆炸”,学生接受信息量大增、国际交往与交流日趋频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国际化,要求学生在加强全球环境保护、促进国际交流与发展等方面理解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用,同时也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之,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在改革的程序和侧重上各国各具特点却又表现出诸多共同趋势。 二、国外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1.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在国外,构成地理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大多源自同期的地理学理论,经历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关系“和谐论”的演

《地理课程教学论》教案

《地理教学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历程,明确地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和要求。 教学重点:课程的含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程与学科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百度百科定义) 2.什么是课程改革?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 (一)新课程出台的背景 (二)新课程改革的历程 (三)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三、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评价有一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 蕴义: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提升基本素质 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

(1)教材加工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表达能力; (4)指导实践能力; (5)开展活动能力; (6)运用技术能力。 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第二章地理教学论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讨论引入:地理教学法、现代地理教学论、地理学科教育学和地理教育学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教学论》含义: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 一、研究对象及任务(p9) (一)研究对象(不同表述 ) 1.研究对象的发展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

东师807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1.1.1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地理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其中前言主要界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则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内容标准则主要由标准、活动建议和说明等部分组成,最后实施建议则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四部分。 1.1.2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 课程理念方面从课程编制到课程实施均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更具操作性,在内容标准陈述方面将行为动词术语改为利用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目标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增强了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1.2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转变地理学习方式与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1.2.1什么是地理素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哪些?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以地理的观点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既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主要包括:地理知识与技能即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和有关地理图表的阅读、填绘、计算等基本技能;地理科学方法即掌握地理观察、实验、调查、比较、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基本方法;地理学科能力即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观点即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即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树立科学信念并坚持科学理想不断探求真理。 1.2.2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体现这一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的内涵是: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地理知识与技能通过建立地理与现实生活、社会和自然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理解、解释各种自然特征和人文现象中的独特作用及对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欣赏和规划生活。 体现这一理念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适应学生的好奇心选择贴近其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其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其次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注重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关注地理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地理与生产之间的联系阐述地理在生产中的应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阐述地理现象、私立概念、地理特征等知识是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且鲜活有趣、最后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地理探究活动。 1.2.3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及体现策略各式什么?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指不仅要重视地理知识的实际性更要重视地理知识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在课程选择上不但强调实用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更要强调他的教育功能,强调其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作用。 从形成学生敏锐的空间觉察力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对地理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格局进行观察的内容与学习活动。从培养学生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品质出发地理课程内容应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地理要素及其普遍存在的空间关系分析,区分主导因素,弄清区域差异。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着眼对学生想象、猜测、直觉思维有独特的价值的内容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从培养给学生地理技能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地理课程设计与教学除运用文字表达资料外还应利用地图、图表等方式呈现内容并设计相应的读图分析与归纳等探究活动。从发展学生的得力实践能力出发已经设计绘制简单地图、图表,进行实地观察观测和调查活动。从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能力着眼地理课程编制应恰当安排收集整理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理课程标准及其理念 1、地理素养:一个人能够以地理的观点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 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2、地理学科能力:即是将地理学科知识以及地理观点应用于实 际情境而展现出来的能力。 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③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④转变地理学习方式; ⑤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 第二章:地理课程标准 1、地理课程目标:指地理课程对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科学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期望达到的成都或水平。 2、地理课程目标的功能: ①其处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与地理教学目标之间 的“枢纽“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②是地理课程内容组织与优化的主要依据,是地理教学方法选择 和运用的重要向导; ③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 ④是地理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尺; 3、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的四大趋势: ①地理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清晰; ②地理课程目标的内容——趋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强化、细化技能或能力目标; b、追求地理学科的人为价值; c、日益强调方法目标的培养; ③地理课程目标的表述——多使用行为动词; ④地理课程目标的变革——具有时代性; 4、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对我国地理课程目标研制的启示: ①强调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 ②知识要点粗化,说明细化; ③注重地理科学方法的培养; ④情感态度目标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⑤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地理基础教育实际, 其去国外地理课程标准 的合理内核,集中体现国内外地理课程目标的改革大势; 第三章:地理课程内容 1、地理课程内容:是指地理学科中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以及处理这些内容的方式。 2、一般来说,对地理课程内容的解释大多围绕这三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 ①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教材; ②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经验; ③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活动。 3、地理课程内容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①地理课程内容在学生发展中并未体现其真正价值; ②以往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忽视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 ③地理课程内容偏离学生发展的需要; ④地理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自然、轻人文的倾向; ⑤区域地理内容比重过大;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全面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 一、早期的地理教学论(1904年——1949)(填空)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程。 1919年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地理教学法”的名称正式确立。 早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 1.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授法或地理教学法,课程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2.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授法; 3.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步伐。 (二)发展时期的地理教学论(填空) 1.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地理教学法”的名称被沿用,中小学地理教学思想深受苏联影响; 2.20世纪60年代:“地理教学法”被片面理解为仅仅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学科,并认为地理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也要体现在名称中——“地理教材教法”; 3.“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教学论发展研究停滞; 4.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地理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地理教学法研究日趋繁荣。 当代地理教学论的特点:(重点考点) 1.地理教学法主要是对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具体的、操作性的指导,与地理教育学有各自的功能和价值; 2.构建了地理教学论新体系,在地理教育理论和地理教学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3.研究涉及了基础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地理课程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节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必考)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简答) 学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设计和要求。 地理课程:是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 地理教师:教师决定教学认识的方向、内容、途径等等,并且对它的结果和质量负责。

智慧树知道网课《地理教学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地理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 A. 学生 B. 地理课程 C. 地理教学目标 D. 地理教师 2 【多选题】(10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1919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B.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推行癸卯学制 C. 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竺可桢先生1929年著《地理教学法》 D. 1980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

3 【单选题】(10分) 我国第一部《地理教学论》是谁主编的 A. 杨新 B. 陈澄 C. 李家清 D. 袁书琪 4 【多选题】(10分) 地理教学论的主要矛盾有 A. 怎样教 B. 为什么教 C. 谁来教 D. 教什么 E. 如何学

5 【多选题】(10分) 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基础有 A. 系统科学 B. 地理科学 C. 教育学 D. 教育技术学 E. 学习理论 6 【单选题】(10分) 下列不属于地理教学论的主要研究任务的是 A. 研究地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B. 研究地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C. 研究地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D.

研究地理课程的目的与功能 E. 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发 7 【判断题】(10分) 地理教学论研究的方法与地理教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不是通用的。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0分) 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系统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 A. 错 B. 对 9 【判断题】(10分) 学生是教学系统中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要素

A. 错 B. 对 10 【判断题】(10分) 发展时期的地理教学论比较关注“如何学”,研究视野较为开阔,并提出了入直观性和启发性等一系列的教学原则。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世界第一部地理教科书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50编著的《世界图解》 A. 错 B. 对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地理课程标准及其理念 4、地理素养:一个人能够以地理的观点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2、地理学科能力:即是将地理学科知识以及地理观点应用于实际情境而展现出来的能力。 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③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④转变地理学习方式; ⑤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 第二章:地理课程标准 1>地理课程目标:指地理课程对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期望达到的成都或水平。 2、地理课程目标的功能: ①其处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与地理教学目标之间的“枢纽“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②是地理课程内容组织与优化的主要依据,是地理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重要向导; ③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 ④是地理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尺; 3、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的四大趋势: ①地理课程目标的结构一一层次清晰; ②地理课程目标的内容一一趋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强化、细化技能或能力目标; b、追求地理学科的人为价值; c、日益强调方法目标的培养; ③地理课程目标的表述一一多使用行为动词; ④地理课程目标的变革一一具有时代性; 4、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对我国地理课程目标研制的启示: ①强调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 ②知识要点粗化,说明细化;

③注重地理科学方法的培养; ④情感态度目标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⑤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地理基础教育实际,其去国外地理课程标准的合理内核,集中体现国内外地理课程目标的改革大势; 第三章:地理课程内容 1、地理课程内容:是指地理学科中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以及处理这些内 容的方式。 2、一般来说,对地理课程内容的解释大多围绕这三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 ①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教材; ②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经验; ③地理课程内容即地理学习活动。 3、地理课程内容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①地理课程内容在学生发展中并未体现其真正价值; ②以往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忽视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 ③地理课程内容偏离学生发展的需要; ④地理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自然、轻人文的倾向; ⑤区域地理内容比重过大; ⑥地理课程内容的编制反映现代教学理念不够; ⑦地理课程改革缺乏研究的积累和地理学家广泛而深入的参与; 4、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原则: ①连续性原则,是指地理课程内容“广度”范围内的水平组织原则; ②顺序性原则,是指地理课程内容“深度”范围内的垂直组织原则; ③整合性原则,是指在不同课程内容间建立起适当的联系。 P106) 第四章:地理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P112>接受式学习 1>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①参与和过程;② 平等与合作;③鼓励创新 2、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 ①提出地理问题(问题起于有疑之处;问题难易适度;问题具有启发性;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 ②提出假设或猜想; ③收集地理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