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测量第10章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复习过程

ms测量第10章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复习过程
ms测量第10章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复习过程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

单选题

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

B.先控制后部

C.从基线到方格网

D.从高程到平面

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

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

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

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

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

B.施工点位的精度

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

D.观测者的技术

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

B.控制点的精度

C.地形

D.环境

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

B.测设

C.用图

D.识图

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

B.放样

C.测图

D.竣工测量

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

B.相同

C.相对要低

D.相对要高

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

B.放线过程

C.测图的逆过程

D.测角与丈量过程

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

B.细部点

C.控制点

D.高程

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

差的(C)。

A.1/2

B.1/4

C.1/6

D.1/8

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

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C.水平角与高程

D.水平距离与高程

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空间距离

B.水平距离

C.空间坐标

D.平面坐标

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A.平面位置和高程

B. 平面位置和角度

C. 高程

D. 高程和角度

15、关于测设已知水平距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测设时最少要测设两次

B.测设精度不高时,可只测设一次

C.测设精度要求高时,应根据给定的水平距离

D.减去尺长、温度和高差改正数计算应测设的距离

16、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通常用什么位置进行测设(D)。

A.只用盘左

B.只用盘右

C.用盘左或盘右一个位置

D.用盘左和盘右两个位置

17、一般法角度放样在操作上首先(A )。

A.应安置经纬仪,瞄准已知方向,水平度盘配置为0°

B.应计算度盘读数βo+β,观察在读数窗能否得到βo+β

C.准备木桩,在木桩的顶面标出方向线

D.以上都不正确

18、方向法角度放样可以消除(C)。

A.经纬仪安置对中误差的影响

B.水平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

C.水平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D.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影响。

19、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应取(C )作放样方向线。

A.盘左方向线

B.盘右方向线

C.盘左、盘右的1/2方向线

D.标准方向线

20、测设已知的水平角,可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和(C)。

A.盘左盘右分中法

B.角度距离分中法

C.归化法

D.改正法

21、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右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B)。

A.345°

B.75°

C.165°

D.15°

22、在测量学中,点的高程通常用( A )测设。

A.水准测量

B.钢尺直接量取距离

C.用悬挂负代替水准尺的办法

D.三角高程测量

23、在高程测设中,已知A 点高程为14.000m ,测得后视点A 读数为2.713m ,想测设B 点为高程为13.000 m ,应在前视点B 点读数为多少( D )。

A.13.688

B.4.713

C.2.713

D.3.713

24、水准点高程为2.317 m ,测设高程为3.000 m 的室内地坪。设水准点上读数为1.545 m ,则室内地坪处的读数为多少m ?( B )。

A.0.662

B.0.862

C.1.062

D.2.862

25、测设点平面位置的方法,主要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 D )和距离交会法。

A.横坐标法

B.纵坐标法

C.左右交会法

D.角度交会法

26、以下几种方法中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以采用的是( C )。

A.导入高程

B.水准测量

C.极坐标法

D.测回法

27、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四种方法中,具有计算简单、施工方便、精度较高是( A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28、( A )最适用于定位靠近矩形控制网便于量距的建筑物。

A.直角坐标法

B.角度交会法

C.极坐标法

D.距离交会法

29、如果拟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有垂直关系,则可用( C )测设主轴线。

A.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

D.角度交会法

30、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用( B )方法测定一已知点的位置,只需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角度前方交会法

D.方向线交会法

31、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时,要计算的放样数据为( B )。

A.距离和高程

B.距离和角度

C.角度

D.高程

32、在量距方便时,用( A )来测设主轴线是最方便的。

A.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

D.角度交会法

33、设A 、B 为平面控制点,已知://

/03248125=AB α, m x A 00.1000=,m y A 00.1000=,

待测点P 的坐标m x P 64.1033=,m y P 76.1028=,设在A 点安置仪器用极坐标法测设P 点,计算的测设数据AP 的距离为( B )。

A.43.26

B.44.26

C.45.26

D.46.26

34、施工现场建筑物与控制点距离较远,不便量距时,采用(B)定位较好。

A.直角坐标法

B.角度交会法

C.极坐标法

D.距离交会法

35、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数据是(C)。

A.一个角度,一段距离

B.纵横坐标差

C.两个角度

D.两段距离

36、当待测点离控制点较远,而且中间有低矮的灌木从或小河等障碍物,不便于量距,又无全站仪等先进测距仪器时选用(C)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37、在没有经纬仪现场量距方便的情况下,可用较为简单的(B )测设主轴线。

A.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

D.角度交会法

38、建筑场地的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形式,有建筑方格网、导线和(A )。

A.建筑基线

B.建筑红线

C.建筑轴线

D.建筑法线

39、建筑基线主轴线的定位应不少于几个(A)。

A.3

B.4

C.5

D.6

40、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长的一条基线尽可能布设在场地的(C)。

A.西南角

B.正北

C.中央

D.边缘

41、建筑基线点相对于起点的纵横方向上的偏差不应超过( A )cm。

A.±1.0

B.±0.5

C.±1.5

D.±2.0

42、施工场地范围不大时,可在场地上布置一条或几条基线,作为施工场地的控制,这种基线称为(D)。

A.地形基线

B.设计基线

C.测量基线

D.建筑基线

43、为便于复查建筑基线是否有变动,基线点不得少于(C)个。

A.1

B.2

C.3

D.4

44、下述关于建筑基线的说明哪个是正确的(C)。

A.是土木工程建筑中具有准确长度直线段

B.是对建筑工程产生控制作用的直线段

C.是具有准确长度并对建筑工程产生控制作用的直线段

D.建筑基线不是控制基准线

45、建筑基线布设的常用形式有(①)、(②)、(③)和(④)。正确的是(C)。

A.①矩形②十字型③丁字型④L型

B.①山字型②十字型③丁字型④交叉型

C.①一字型②十字型③丁字型④L型

D.①X型②Y型③O型④L型

46、由三个主点组成的建筑主轴线,若三个主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进行调整的计算公式是(A)。

A.

ρβ

δ

)

180

(

)

(2

0-

?

+

=

b

a

ab B.

ρ

β

δ

)

180

(

)

(

0-

?

+

=

b

a

ab

C.

ρβ

δ

)

180

(

)

(0-

?

+

=

ab

b

a D.

ρ

β

δ

)

180

(

)

(20-

?

+

=

ab

b

a

47、建筑方格网选择坐标原点时,应保证建筑区内任何一点的坐标不出现(B)值。

A.正

B.负

C.0

D.小数

48、建筑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C)m。

A.50~100

B.100~200

C.100~500

D.500~1000

49、下述关于建筑方格网的说明(A)正确。

A.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

B.是由方格组成的网形

C.是由建筑物点位形成的直线段构成的方格网

D.不起控制作用

50、建筑方格网的建立思路是(A)。

A.按工程设计定建网计划,按“先主轴点后方格点”顺序测定方格点,检验校正方格点

B.根据定点-测量-计算点位坐标

C.定线-丈量-计算长度

D.以上都不对

51、方格网垂直度以①为标准进行调整。方格网直线度以②为标准进行调整(C)。

A.①-180°,②-90°

B.①-180°,②-180°

C.①-90°,②-180°

D. ①-90°,②-90°

52、建筑方格网主要用于建筑物排列比较规整的场地,其轴线与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呈①或②的关系(C)。

A.①平行②重合

B.①一致②垂直

C.①平行②垂直

D.①一致②重合

53、下列对红线的理解何者不正确(D)。

A.道路红线不一定是建筑控制红线

B.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红线

C.如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红线

D.建筑物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红线建造

54、施工坐标系的原点一般设置在设计总平面图的(C)角上。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55、圆曲线的起点通常用什么代号表示?(B)。

A.YZ

B.ZY

C.QZ

D.JD

56、在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中,下列不属于测设前的准备工作的是(D)。

A.平整场地

B.绘制测设略图

C.熟悉图纸

D.设立龙门桩

57、建筑施工测量中,建筑定位应使用(B)图。

A.建筑总平图

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

D.建筑立面及剖面图

58、建筑物定位放线依据的主要图纸是(D)。

①建筑施工图②结构施工图③设备施工图④总平面图⑤建筑平面图⑥结构详图⑦基础平面图⑧首层平面图⑨基础详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⑦

D.④⑦⑧⑨

59、下列哪种图是撒出施工灰线的依据(C )。

A.建筑总平面图

B.建筑平面图

C. 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

D. 立面图和剖面图

60、在建筑物放线中,延长轴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C)法和轴线控制桩法。

A.平移法

B.交桩法

C.龙门板法

D.顶管法

61、龙门板上中心钉的位置应在(A)。

A.龙门板的顶面上

B.龙门板的内侧面

C.龙门板的外侧面

D.龙门板端部

62、有关龙门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龙门板的上边缘与龙门板的±0标高线一致

B.钉立于龙门桩内侧

C.龙门板上边缘与龙门板顶端平齐

D.龙门板上边缘是不平整的

63、水准尺放在龙门板板顶(±0.00)的读数为0.783,现在要测出离基槽底50cm的水平桩(基槽底高程为-1.50m),问水准仪在水平桩上应读的读数是(C)。

A.0.217m

B.1.217m

C.1.783m

D.2.783m

64、开挖基槽时,在距设计基槽底部标高0.3~0.5m处钉一小水平桩,该桩称为①,其作用是②和作为③的依据(B)。

A.①控制桩②控制标高③放线

B.①水平桩②控制槽底标高③打垫层

C.①小木桩②控制标高③放线

D.①指标桩②控制标高③放线

65、在基础放样中要设置水平桩,位置一般高于基础底部设计标高(A)。

A.0.5m

B.0.2m

C.0.3m

D.0.4m

66、高层建筑物轴线投测的方法,一般分为经纬仪引桩法和(D)法。

A.水准仪法

B.全站仪法

C.钢尺法

D.激光铅垂仪法

67、变形测量时,必须以稳定不动点的点为依据,这些稳定点称为(D)。

A.变形点

B.观测点

C.标志点

D.基准点

68、变形观测中的裂缝观测是建筑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的(B)。

A.位移

B.变形

C.裂缝发展过程

D.倾斜

69、测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随时间而移动的工作叫(A)。

A.位移观测

B.沉降观测

C.倾斜观测

D.挠度观测

70、沉降观测的特点是(B)。

A.一次性

B.周期性

C.随机性

D.竣工后无需继续观测

71、沉降观测,水准基点,一般不少于(C)个。

A.1

B.2

C.3

D.4

72、一般塔式建筑物的倾斜观测有(A)。

A.纵横轴线法

B.沉降量计算法

C.直接投影法

D.侧向借线法

多选题

1、施工控制网包括(BC )。

A.矩形格网

B.平面控制网

C.高程控制网

D.三角网

E.导线网

2、施工控制网特点有(ABCDE)。

A.控制范围小

B.控制点密度大

C.精度要求高

D.使用频繁

E.受施工干扰大

3、施工测量的特点与要求有(ABCDE)。

A.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B.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大小、性质、材料、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等

C.施工测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

D.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E.施工现场干扰大

4、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其内容主要包括(ABCDE)。

A.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网

B.建筑物放样

C.检查工作

D.验收工作

E.变形观测工作

5、建筑场地上施工测量的测设精度取决于(BCDE)。

A.建筑物的形状

B.建筑物的大小

C.建筑物的材料

D.建筑物的用途

E.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6、工程放样最基本的方法是(ACD )。

A.角度放样

B.高差放样

C.高程放样

D.距离放样

E.坡度放样

7、所谓测设的基本工作就是(ACE)。

A.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B.测设已知方位角

C.测设已知水平角

D.测设已知坐标

E.测设已知高程

8、测设水平距离的方法有(AB)。

A.往返测设分中法

B.归化测设法

C.平差法

D.一般方法量距

E.精密方法量距

9、测设水平角通常是在某一点上,根据某一已知方向及(AB)的设计值,用仪器找出另一个方向,并在地面上标定出来。

A.盘左盘右分中法

B.归化法

C.平差法

D.测回法

E.方向观测法

10、测设地面点平面位置的方法有(BCDE)。

A.方向和距离交会法

B.直角坐标法

C.极坐标法

D.距离交会法

E.角度交会法

1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四种方法中的直角坐标法的特点是(ADE)。

A.计算简单

B.计算复杂

C.测设距离较远

D.精度较高

E.施工方便

12、直角坐标法计算简单,测设方便,使用时注意(ABC)。

A.尽量选用近处的方格点作为起点

B.测设工作应从建筑物的长边开始

C.当测设完毕后,必须选用起点以外的方格点,检测到少一个特征点的坐标,并检核建筑物的几何尺寸及角度是否与设计值相符

D.相对误差不应超1/200~1/500

E.在高层和工业厂房放样中没有精度要求

13、试述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放样数据是(BD)。

A.坐标方位角

B.平距

C.斜距

D.水平角

E.竖直角

14、建筑工地上建立施工控制网的形式,常用有(BE)。

A.矩形控制网

B.建筑方格网

C.导线网

D.三角网

E.建筑基线

15、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ABCD)。

A.三点“一”字形

B.三点“L”形

C.四点“T”字形

D.五点“十”字形

E.九点“田”字形

16、建筑基线的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或垂直

B.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C.建筑基线应尽可能与施工场地的建筑红线相连系

D.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为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E.基线测设精度应满足施工放样要求

17、建筑方格网主轴线设计原则(ABCDE)。

A.主轴线尽量选在场地中部,方向与主要建筑物基本轴线平行

B.纵横主轴线严格正交成900

C.主轴线长度以能控制整个建筑场地为易

D.主轴线的定位点称为主点,一条主轴线不能少于3个主点

E.主轴线的长度一般取300m-500m,应通视良好,便于施测

18、道路中轴线一般根据建筑方格网,采用(AC)放样。

A.极坐标法

B.前方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

D.后方交会法

E.建筑红线

19、曲线的元素有(ABCDE)。

A.R—圆曲线半径

B.T—切线长

C.L—曲线长

D.E—外矢距

E.D—切曲差

20、圆曲线主点包括(ABC)。

A.圆曲线起点ZY

B.圆曲线中点QZ

C.圆曲线终点YZ

D.交点JD

E.原点O

21、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有(ABCDE)。

A.熟悉设计图纸

B.现场踏勘

C.施工场地整理

D.制定测设方案

E.仪器和工具

22、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应包括(ABCDE)。

A.施工图审核

B.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检测

C.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

D.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

E.施工场地测量

23、一般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在施工测量前,准备工作中需要的图纸准备有(ABCD)。

A.建筑设计总平面图

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

D.基础剖面图

E.立面图

24、基槽开挖前,应将轴线引测到基槽边线以外的安全地带,以便施工时能及时恢复各轴线的位置。引测轴线的方法有(CE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龙门板法

D. 激光铅垂仪法

E.轴线控制桩法

25、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基槽开挖边线放线

B.基础开挖深度控制

C.垫层施工测设

D.基础放样

E.基础钢筋位置的检查

26、建筑物的轴线投测的方法有(CDE)。

A.皮数杆法

B.吊钢尺法

C.吊锤球法

D.经纬仪投测法

E.激光铅垂仪法

27、柱子吊装测量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BCDE)。

A.柱子的实际尺寸应与设计一致

B.柱子的中心线应与相应的柱列轴线一致

C.牛腿顶面的实际标高应与设计标高一致

D.柱顶面的实际标高应与设计标高一致

E.柱身应保持垂直

28、柱子吊装前应哪些线(ABCDE)。

A.柱身三侧面中心线

B.与杯基内臂对应的某一标高线

C.±0标高线

D.吊车梁中心线

E.屋架中心线

29、沉降观测的精度取决于(AB )。

A.沉降量的大小

B.观测的目的

C.观测的时间

D.建筑物荷载增加量

E.观测点的数量多少

30、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有(ABD)。

A.沉降

B.倾斜

C.水准点

D.裂缝

E.观测点

31、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应满足(BCD)。

A.至少埋设2个水准点B埋在建筑物基础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C.离开铁路、公路和地下管线至少5m

D.埋深至少在冰冻线以下0.5m

E.水准点离观测点不要太近(不应小于100m)

填空题

1、施工测量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2、建筑场地的平面控制,主要有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和导线等形式;高程控制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

4、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就是根据地面上一给定的直线起点,沿给定的直线方向,定出另外一点,使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给定的已知值。

5、如图所示,测设β=38035'42",安置经纬仪于A点,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0",则望远镜瞄准1点读数是321024'18"。

β

A B 1

6、建筑施工中需向低处或高处传递高程,而水准尺长度有限,可用钢卷尺传递代替水准尺。

7、已知A 点高程为14.305m ,欲测设高程为15.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在A 尺读数为2.314m ,则在B 尺读数应为1.619m ,才能使B 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8、测设已知高程(即抄平)公式是B A H a H b -+=。

9、在施工测量中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根据地形条件和施工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

10、测设点位的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11、测设点位时,若已知水平距离和一个角度为测设数据,此法称为极坐标法。

12、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时,先根据坐标反算求出方位角,然后算出夹角。

13、测设坡度线常用的方法有倾斜视线法和扇形视线法。

14、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切线长、曲线长、外距、切曲差。

15、圆曲线的主点有圆曲线起点、终点、中点。

16、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曲线的起点或终点为坐标原点,以切线方向为x 轴,以垂直于切线方向的半径方向为y 轴。

17、建筑用地边界点的连线称为建筑红线(或规划红线)。

18、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一、L 、T 、十等形式。

19、施工坐标系的坐标轴与建筑物的主轴线平行或垂直。

20、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的坐标系,通常横轴以B 表示,纵轴以A 表示,故又称AB 坐标。

21、建筑物放样,实质上是把图纸上建筑物的一些特征点,按照设计的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

22、建筑物定位后,在开挖基槽前一般要把轴线延长到槽外安全地点,延长轴线的方法有两种,即龙门板法和轴线控制桩法。

23、一般墙体砌筑的标高常用皮数杆控制。

24、高层传递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一般测设的“+0.5m ”标高线作为该层楼地面施工及室内装修时的标高控制线。

25、高层楼房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主要有吊锤法、经纬仪投测法和激光铅锤仪法。

26、高层建筑物外控法投测轴线时,如望远镜的仰角太大时,可将原轴线控制桩延长到更远或附近大楼屋面上。

27、当安置一次仪器校正多根柱子时,仪器偏离轴线的角度不宜超过15°。

28、建筑变形包括沉降和位移。

29、建筑物的位移观测包括主体倾斜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日照变形观测、风振观测和场地滑坡观测。

30、测定建筑物上一些点子的高程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作称为沉降观测。

31、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有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等。

32、倾斜观测时,若测点偏移值是△,建筑物高度是H,则倾斜度是△/H 。

33、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方法有测定基础沉降差法、激光垂准仪法、投点法、测水平角法、测角前方交会法。

34、竣工图上,若在一张总平面图内线条过密集时,可以采用分项编图。

35、激光铅垂仪是一种用于竖向准直的专用仪器。

判断题

1、测设建筑物也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原则。(√)

2、施工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建筑物大小、结构和施工方法,而不取决于设计图的比例尺。(√)

3、面积不大的居住建筑小区,多采用方格网形的控制网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

4、施工坐标系,必须在场地建立方格网。(×)

5、建筑方格网适用于按正方形或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建筑场地,该肉使用方便,且精度较高,但该网必须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进行设计,其点位易被破坏,因而自身的测设工作量较大,测设的精度要求较高,难度也相应较大。(√)

6、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设计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7、对于宽度大于10cm的建筑物,在其内部有承重墙或支柱时,应在此部位设置工作点。(×)

8、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设建筑物的平面位置。(×)

9、在建筑装饰装修开始之前,结构的水准线和轴线应该到位。(√)

10、拨地补桩工程中,补钉新桩,可不必检测旧桩。(×)

11、工程定位的目的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以便于进行施工。(√)

1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采用经纬仪进行倾斜观测。(√)

13、建筑基线网也称轴线控制网,它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拍成,也可由数条本行于建筑物主轴线的建筑基线构成。(√)

14、所谓施工放样,就是依据设计资料,将设计图上所有构筑物的形态及轴线准确的测设于实地上。(×)

15、变形观测只有基础沉降与倾斜观测。(×)

16、对高层建筑主要进行水平位移和倾斜观测。(×)

17、变形观测,一般要求观测人员和仪器要固定。(√)

18、建筑物变形观测不仅包括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也包括水平位移观测。(√)

19、建筑物变形按时间长短分为:长周期变形、短周期变形和瞬时变形。(√)

20、变形观测是用测量仪器或专用仪器测定建筑物及其地基在建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变形的工作。(√)

21、建筑的沉降是地基、基础和上层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22、使用最多的建筑物沉陷观测方法是几何水准测量法。(√)

23、水平位移可用点位在一个方向上或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量来衡量。(√)

24、测定建筑物因受侧向荷载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水平位移量,观测点的建立视工程情况和位移方向而定。(√)

25、圆曲线的主要点为直圆点、曲中点、 圆直点。(√)

26、缓和曲线曲率半径等于常数。(×)

简答题

1、何谓施工测量?施工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答:施工测量是指根据设计图纸所给定的条件和有关数据。为施工做出地标志而进行的测量工作。任务:按照设计要求,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和 高程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2、施工测量有何特点?其测量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特点:(1)施工测量与建筑物大小、材料、用途、施工方法有关;(2)施工测量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有关;(3)施工测量干扰大,点位易受破坏。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3、施工测量的基本测设有哪几项?

答:水平角测设、距离测设和高程的测设为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

4、已知水准点A 的高程H A ,用水准仪在B 点测设高程B H ,若水准点A 上为后视读数为a ,则前视点B 处标尺读数为多少时尺底高程刚好为所需测设的高程B H ?如何测设?

答:安置水准仪,以水准点A 为后视,由其标尺读数a ,得视线高程a H H A i +=,则前视B 点标尺的读数应为b =B i H H -,然后在B 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标尺,直至水准

仪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恰好等于b ,在木桩侧面沿尺底画一横线,即为B 点设计高程B H 的位置。

5、建筑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①建筑基线:适用于地势平坦且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

②建筑方格网:适用于建筑物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大中型建筑场地。

③导线:适用于带状的施工场地。

6、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哪几种?简述建筑基线的作用及测设方法。

答: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以下四种:三点“一”字形,三点“L”型,四点“T”字形,及五点“十”字形。作用: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测设方法有:①根据建筑红线放样。②根据测量控制点放样。

7、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有哪些?

答:(1)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以便使用比较简单的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2)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检核。(3)建筑基线应尽可能与施工场地的建筑红线相连系。(4)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为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7、如图所示,“一”形建筑基线A′、O′、B′三点已测设在地面上,经检测β′=180?00′42″。设计a=150.000m ,b=100.000m ,试求A′、O′、B′三点的调整值。

B 答:m b a ab 108.622=?+=ρ

βδ 8、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工作?

答:(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2)基础工程测量;(3)墙体工程测量。

9、在图中,已标出新建筑物的尺寸,以及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尺寸,另外建筑物轴线距外墙皮240mm ,试述测设新建筑物的方法和步骤。

答:(1)设置辅助点a、b:用顺小线法沿东西山墙量水平距离2m标定a、b两点。(2)设置垂足c、d:在a点安置经纬仪,以b点定向,按计算的测设数据分别定出c、d两点。(3)测设定位点E、F、M、N:在测站c安置经纬仪,以a点定向,正拨90°,沿经纬仪视准轴方向量取计算的测设数据,桩钉角桩E、F;同理测设M、N点。(4)检查:先检测弱角∠F、∠N,要求在90°±01′范围内;再检测弱边FN,要求K≤1/5000。

10、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

答: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的作用: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在各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

龙门板的测设:(1)钉龙门桩:在基槽开挖边线以外1.5-2m处钉龙门桩,要竖直牢固,桩面与基槽平行。(2)测设±0.000m标高线:根据建筑场地水准点,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0.000m标高线。若现场条件不许可时,也可测设比±0.000m高或低某一整分米数的标高线。(3)钉龙门板:沿龙门桩上±0.000m标高线钉龙门板,使顶面与标高线平齐,误差为±5 mm。(4)钉中心钉:采用经纬仪投测法或顺小线法,将轴线引测到龙门板顶面上,并用小钉标定,该钉即为轴线钉或中心钉。(5)检查并设置施工标志: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以轴线钉为准,将墙宽、基础宽、基槽宽标定在龙门板上。

11、高层建筑轴线投测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楼层轴线的测设方法主要有重锤法、经纬仪投测法和激光铅直仪投测法。对于低层和多层常用前两种。(1)重锤法:在楼板或柱顶边缘悬挂重锤,当锤尖对准基础墙立面上红色三角形轴线标志时,按铅垂线在施工面上标定出轴线投影标志,以同样方法定出另一端,此连线即为轴线。(2)经纬仪投测法:在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采用正倒镜取中法,将基础墙立面上的轴线引测到施工面边缘,并作标志,把相应的标志点相连即为轴线。(3)激光铅直仪投测法:将仪器安置在底层轴线控制点上,进行严格的对中整平,在施工层预留孔中央放置接收靶,开启仪器,接收靶上会有一光斑,此光斑即为欲铅直投测的控制点。

12、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工作?

答:工业建筑测量的工作内容有:(1)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2)厂房柱列轴线放线;

(3)杯形基础施工测量;(4)厂房预制构件与设备的安装测量。

13、如何进行柱子的垂直校正工作?

答:(1)柱子吊起插入杯口后,使柱脚中心线与杯口顶面弹出的柱轴线(柱中心线)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同时对齐,用硬木楔或钢楔暂时固定,如有偏差可用锤敲打楔子校正。(2)用两架经纬仪分别安置在互相垂直的两条柱列轴线上,离开柱子的距离约为柱高的1.5倍处同时观测。(3)观测时,经纬仪先照准柱子底部的中心线,固定照准部,逐渐仰起望远镜,使柱中线始终与望远镜十字丝竖丝重合,则柱子在此方向是竖直的;若不重合,则应调整柱子直至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都符合要求为止。

14、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1)沉降观测(2)水平位移观测(3)倾斜观测。

15、为什么要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有何特点?

答:意义:(1)及时发现对建筑物不利下沉现象,以便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2)为今后合理设计提供资料。

特点:(1)观测时间持续长。(2)观测精度要求高。(3)要求等精度观测。

名词解释

1、建筑基线—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一条或几条轴线。它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建筑施工场地上的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平面控制网。

3、建筑红线—建筑用地或征地的边界线,在地形图上用红线表示出,它是规划的边缘。

4、建筑物就位—就是把建筑物外墙轴线交点(定位点)测设于实际地面的过程。

5、位移观测—对被观测物体的平面位置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6、沉降观测—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7、弦切角—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8、龙门桩—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1~2m处,竖直钉设的木桩称为龙门桩。是早期小型建筑放线的一种装置,是由两根木桩上部横钉一块不太宽木板,呈门形。高度距地面500~600mm左右,作用是标记外墙轴线的。

9、施工测量—在施工中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计算题

1、在地面上欲测设一段25.000m 的水平距离AB ,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m 2030102.10060.0305C t l t ο-??+-=-,测设时温度为25℃,经简单量测得A 、B 两点间高差h=-0.400m 。所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检定时拉力相同。试计算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l 。

解:先求三项改正数: 尺长改正:m 0050.000.2530

0060.0-=?-=?d l ; 温度改正:()m 0015.0202500.25102.15+=-??=?-t l ;

倾斜改正 ()m 0032.000.252400.02-=?--=?h l ;

距离测设时,三项改正数的符号与量距时相反,故测设长度为:

m 0067.250032.00015.00050.0000.25=+-+=?-?-?-=h t d l l l D l 。

2、设用一般方法测设出∠ABC 后,精确地测得∠ABC 为///0240045(设计为//

/0000045),BC 长度为120m ,问怎样移动C 点才能使∠ABC 等于设计值?请绘略图表示。 A B C A

B C ///0000045C '//

24m 120d 解://

24-=?β;则过/C 点作向内垂线,垂线长度为d ,在?Rt 中: m m D

d 014.0206265

12024//=?=??=ρβ。那么向内移动C 点14mm 即可。 3、已知水准点A 的高程A H =20.355m ,若在B 点处墙面上测设出高程分别为21.000m 的位置,设在A 、B 中间安置水准仪,后视A 点水准尺得读数a =1.452m ,问怎样测设才能在B 处墙得到设计标高?

解:安置水准仪,以水准点A 为后视,由其标尺读数a ,得视线高程a H H A i +=,

807.21=i H ,则前视B 点标尺的读数应为b =807.0=-B i H H ,然后在B 点墙面侧面上下移动标尺,直至水准仪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恰好等于b ,在墙面侧面沿尺底画一横线,即为B 点设计高程B H 的位置。图如下:

A 355.20=A H a 452

.1807.0=应b B

4、B 点的设计高差h =13.6m (相对于A 点),按图所示,按二个测站进行高程放样,中间悬挂一把钢尺,1a =1.530m ,1b =0.380m ,2a =13.480m 。计算2b =?

解:21212)(b H b a a H H B A i +=-++=;则

B A H b a a H b --++=)(1212)(121b a a h -++-=

m 030.1

380.0480.13530.16.13=-++-=。

5、如图,已知地面水准点A 的高程为A H =40.000m ,若在基坑内B 点测设B H =30.000m ,测设时a =1.415m ,b =11.365m ,1a =1.205,问当1b 为多少时,其尺底即为设计高程B H ?

解:1b =A H +a -(b -1a )-B H

=40.000+1.415-(11.365-1.205)-30.000=1.255。

6、图为框架结构楼房,已知A 点高程H A ,欲求二、三层楼B 1、B 2高程,试问用什么方法,画出观测示意图,写出计算公式。 1B

2B A 1

B 2B A 2

d 1d 2

c 1

c b a

解:钢卷尺高程传递法。示意图见右图。

111)(d c b a H H A B ---+=, 222)(d c b a H H A B ---+=。

7、在坑道内要求把高程从A 传递到C ,已知m 245.78=A H ,要求m 341.78=C H ,观测结果如图所示,试问在C 点应有的前视读数是多少?

解:)751.1904.1(987.11---=-=c H H H C A i ,m c 930.1=。故在C 点应有的前视读数是1.930m 。

8、如图所示,已知=MN α265°30′,M 点坐标=M x 327.50m,=M y 452.08m ,烟囱底中心O 点坐标=O x 348.85m ,=O y 430.73m ,试算出用极坐标测设O 点的放样数据。

x

M

N O

解:03490'=---=-=MN M

O M O MN MO x x y y arctg αααβ, m D 19.30=。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试题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与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 1 、高程测量中最常用和精度较高的一种测量方法是(C) A 三角高程测量 B GPS 高程测量 C 水准测量 D 钢尺测量 2、在高程控制测量中,不允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B) A 附合水准测量 B 支水准测量 C 闭合水准测量 D 水准网测量 3、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能直接测量平面坐标的仪器是(D) A 经纬仪 B 水准仪 C 测距仪 D 全站仪 4、光学经纬仪按精度划分为 DJ0.7、DJ1、DJ2、DJ3、DJ6 等级别。其下标数字表示经纬仪的精度指标,表该仪器 DJ2 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 A) A ± 2” B 士 2' C ±0.2” D 士 0.2' 5、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共同功能是都能够测量(B) A 距离 B 角度 C 坐标 D 高程 6、误差就是某未知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理论值)的差数。测量结果中误差(A) A 不可避免 B 可以消除 C 因为计算错误 D 无法评估 7、士 0.00 以上的高程传递,不宜用来高程传递的方法是(C) A 采用钢尺沿建筑物大角或塔身垂直向上传递 B 钢尺 + 水准仪法 C 全站仪三角高程传递 D 以上都可行 8、高程点的布设一般借用平面控制网的桩点。引测方法应采附合测法或结点测法。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闭合差不应该超过(A)

A 士 6V n 或士 20V L B 士 4 V n 或士 12V L C 士 12V n 或士 30V L D 士 4 V L 9、当建筑物及轴线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群体建筑、超大型公共建筑,控制网应分____ 控制(B) A 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吊线坠法是利用钢丝悬挂重锤球的方法,进行 ________ 竖向投测。(D) A高差 B 50线 C高程 D轴线 11、全站仪和经纬仪使用前都要安置仪器,以下不属于安置仪器的方法是。(C) A垂球对中及整平方法 B光学对中及整平方法 C重力对中及整平方法 D激光对中及整平方法 12、建筑施工测量资料包括开工前资料、施工中资料,以下资料不属于开工前资料的是。(A) A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B 土方方格网资料 C施工测量方案 D交桩(交点)资料 13、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_______ 来测定点位的高程。(B) A三角高程法 B水准测量法 C钢尺丈量法 D物理高程测量 14、距离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卷尺(皮尺和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和GPS测量等。光 电测距主要有手持测距仪和全站仪测距。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常采用_____ 量距。(A)A钢尺、全站仪 B视距测量 C GPS测量法 D水准仪测量 15、在观测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风力、气压、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等的影响,必然给观测结果带来误差,此误差产生的原因是(C) A人的影响

第11章,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第11章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1-1概述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主要工作 1、建筑物定位 2、建筑物详细测设 3、轴线控制 4、基础施工测量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设计图纸是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 ?与测设有关的图纸主要有: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剖面图。 ?从建筑总平面图可以查明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关系,它是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 2、现场踏勘 ※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原有的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 ※并调查与施工测量有关问题。 ※对建筑场地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要进行检核,获得正确的 测量起始数据和点位。 3、确定测设方案 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现场地形和控制网布设情况,确定测设方案。

4、准备测设数据 包括根据测设方法的需要而进行的计算数据和绘制测设略图。 11-2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一、建筑物的定位 建筑物定位就是把建筑物主轴线的交点桩(即角桩)测设于地面,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基础放样和碎部放样。 放线—建筑物放线是指根据已测好的定位轴线,详细测设建筑物内部各细部轴线交点位置,并用小木桩(桩顶钉小钉)标志出来。叫做中心桩。再根据中心桩位置用白灰撒出基槽边界线。 由于在施工开槽时定位桩和中心桩均要被挖掉,因此,在基槽外各轴线的延长线上钉施工控制桩作为开槽后个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位置的依据。做引桩。 1、根据已有的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2、根据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定位 在施工现场布设有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时,可按直角坐标法测设定位点。 3、根据规划道路(建筑)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 城建区的各项建设要按统一的规划进行,因此建筑用地的边界要经规划部门和的设计部门商定,并有规划部在现场直接给定建筑边界线。(称建筑红线)

(完整版)zw测量第10章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 单选题 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 B.先控制后部 C.从基线到方格网 D.从高程到平面 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 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 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 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 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 B.施工点位的精度 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 D.观测者的技术 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 B.控制点的精度 C.地形 D.环境 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 B.测设 C.用图 D.识图 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 B.放样 C.测图 D.竣工测量 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 B.相同 C.相对要低 D.相对要高 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 B.放线过程 C.测图的逆过程 D.测角与丈量过程 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 B.细部点 C.控制点 D.高程 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

2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2 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2 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精编习题] 一、判断题 1(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 2(等高线如果不在本幅图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 ) 3(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平距小表示地面坡度小,平距相同则坡度相同。 ( ) 4(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 5(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 6(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 ) 7(观测过程中产生的粗差属于偶然误差。( ) 8(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1:500、1:1000、1:2000的比例尺地形图。( ) 9(一幅地形图中能有两种不同等高距存在。( ) 10(地形图有地物、地貌、比例尺三大要素。( ) 11(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中误差的两倍为最大误差。( ) 12(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13(权只有在不等精度观测中才有意义。( ) 14(误差传播定律是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 15(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 16(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三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

17(地形的分幅图幅按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其规格为40cm×50cm或 50cm×50cm。 ( ) 18(地形图的地物符号通常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线状符号三种。( ) 19(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距。( ) 20(根据比例尺精度δ=0.1mm×M,施测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距离测量的精度只需达到0.1m。( ) 21(鞍部是两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山谷是相邻两山头间的低凹部位。( ) 22(高程相等的点必定在同一等高线上。( ) 23(一次测量的中误差为m,则n个测回的算术平均值比一次测量中误差提高倍。( ) 24(由于图纸伸缩而产生的误差基本上可以消除。( ) 25(可以减少估计误差的一种复式比例尺称为斜线比例尺。( ) 26(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是为了便于测绘、拼接、使用和保管。 ( ) 27(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0000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 28(某幅图西南角的坐标x=3530.2km,y=531.0km,则其编号为 3530.0,531.0。 ( ) 29(同一地物,在大比例尺图上采用依比例符号,而在中、小比例尺图上可能采用不依比例符号或半依比例符号。( ) 30(地形图上用文字、数字或注记符号对地物的性质、名称、高程等加以说明,称为地物注记。 ( ) 31(等高线是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最常用的表示地物的一种方法。( )

第10章--施工测量和试验检验

第十章施工测量和试验检验 10.1 施工测量 10.1.1 施工测量范围 依据本合同的主要施工项目,施工测量的范围为; (1)混凝土生产系统位置原始地形勘测; (2)混凝土生产系统土建工程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 (3)钢结构安装施工测量; (4)拌和楼及其附属设备安装测量施工测量; (5)的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 (6)系统风、水、电工艺安装测量; (7)其它附属及临时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 10.1.2 技术标准和规范 施工测量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 (1)GB/T 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2)GB 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 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4)SL52-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0.1.3 测量施工方案 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平面施工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结合工程施工测量的需要,在施工区域布设施工测量加密控制网。 加密网等级为三等,控制网点埋设钢筋混凝土标墩,采用TC2003全站仪进行观测。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均按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执行。 10.1.4 测量施工方法 10.1.4.1 施工区原始地形测绘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施工范围,在各项工程施工开工前,按规范实测原始地形图,测绘比例尺选择为1:500。 (1)测量前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安排旁站监督或其它检查方式。原始地形图测绘完毕后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

(2)原始地形图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及时绘制原始横断面图,横断面的布置依照设计图的布设方式在设计断面间加密布置。断面中心桩间距按工程结构特征和地形变化情况在5m~20m之间选择。 (3)实测原始地形线剖绘完成后,再依据业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图剖绘出相应的勘测原始地形线,对两条地形线进行认真分析比对,并将比对计算的结果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10.1.4.2施工测量放样 (1)对于各工程项目开挖放样,平面点位放样可根据场地条件、控制网点的分布情况和仪器条件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和边角后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等方法;高程放样可直接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进行,坡面放样采用坡面仪进行。 (2)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放样精度控制按照设计要求或规范执行。 ①主体工程部位的基础轮廓点、预裂爆破点放样点位平面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不超过±50mm。其它部位的开挖放样点点位平面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均不超过±100mm。 ②土石料填筑的各种填料分界线、边线的平面和高程点位中误差不超过±30mm。 ③混凝土浇筑平面,平面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5mm。高程放样中误差不超过±10mm,坡面平整度测量在20m范围内不超过±5mm。 ④设备安装施工时,在安装结构单元内建立的安装轴线和高程基准点,误差均不应超过10mm。安装轴线点至少3点,高程基准点不少于2点,点间相对偏差不超过2mm。 (3)放样后填写测量放样交样单,验收合格后填写测量验收单、测量放样和验收的成果资料除按规定提交外,均保存归档。 10.1.4.3竣工测量及工程量计算 (1)各工程项目开挖竣工后及时测绘建基面竣工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和地质缺陷地形图(比例尺可根据范围大小在1:50~1:200之间选择)。测绘时邀请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或以其它方式检查。测绘完毕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竣工地形断面线依据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竣工地形图剖绘(也可以直接测绘竣工地形断面线),其断面位置布置应与原始地形断面线的布置相对应,并套

建筑施工测量模板

建筑施工测量 本文由zq6617 贡献 ppt 文档可能在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十一章建筑施工测量 11.1 概述. 各种工程建设, 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经营管理等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要进行有关的测量工作。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建筑施工测量(以下简称施工测量), 也称为建筑施工放样或测设。它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之间的桥梁, 是贯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一道重要工序。 11.1.1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其内容主要包括: (1) (1)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网。(2)建(构)筑物的测设(放样)工作。在施工期间, 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或不同的施工部位, 设置明显的标志, 作为施工的依据。这是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 (3)检查、验收工作。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 都要经过测量, 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实测验收的记录编绘资料和竣工图, 作为验收鉴定工程质量和工程交付使用后运营管理、维修、扩建的依据。(4) 变形观测工作。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构)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 收集整理各种变形资料, 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11.1.2 施工测量的精度.. 1 .施工控制网精度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取决于工程建设的性质, 建筑物的定位精度等。它一般高于测图控制网的精度。具体要求可参照有关规范规定。2.建筑物轴线测设精度这种精度是指所测设的建筑物与控制网, 建筑红线或周围原有建筑物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 它取决于测量精度和比例尺的大小, 除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车间外, 一般要求较低。 3 .建筑物细部测设精度它是指建筑物各部分相对于主要轴线 的测设精度。这种精度的高低取决于建筑物的材料, 用途和施工方法等。例如, 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测设精度高。总之, 测设的精度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精度要求过高, 将导致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浪费; 过低则会影响施工质量, 甚至造成工程事故。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第一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㈠ 知识目标:熟悉工程测量的任务、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工程测量的一般程序与工作原则 一、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与内容简介 通过设疑、答疑引入工程测量的目的,对照课程目录解说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能力要求。 二、工程测量的概念 1.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和内容 工程测量学的含义——指的是研究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服务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一门科学。 工程测量学的任务——为工程建设服务 工程测量学的内容——测定和测设 工程测量学的实质——确定点的位置 测定——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图的过程。(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竣工测量、变形测量等) 测设——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将规划、设计在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标定到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的过程。(包括建筑基线及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测量等) 2.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

⑴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测绘地形图 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按图样要求实地标定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⑶施工阶段——对施工和安装工作进行检验、校核 ⑷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变形观测(大型和重要建筑物) 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工作,测量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测量放线工——进行工程建设的施工测量 3. 测量工作的一般程序 ⑴从整体到局部 ⑵从高级到低级 ⑶先控制后细部 4. 测量放线工的工作原则 ⑴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 ⑵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及时进行有关测量工作 ⑶严格按测量规范和细则进行测量工作 ⑷边工作边检核 第二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㈡ 知识目标: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及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第十章 建筑施工测量

第十章建筑施工测量 基本要求: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定位放线、建筑基础的施工测量,墙体的施工测量,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了解激光定位仪器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熟悉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厂房柱列轴线与柱基测设,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烟囱施工测量。 重点:民用建筑、高层建筑的定位放线,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难点:施工控制桩的引测,轴线的投测,高程的传递,厂房柱列轴线与柱基测设,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讲授学时:理论课6课时,实践课2课时 第一节施工测量概述 为工程建设和工程放样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称为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同样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由高精度到低精度进行布设。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 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可采用导线网和建筑基线,对于工业建筑区则常采用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根据施工精度需要可采用四等水准或图根水准网。 一、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1、控制点密度大、控制范围小、精度要求高; 2、受干扰性大,使用频繁。 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一)建筑基线 1.建筑基线的布置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布设一条或几条基准线。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

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建筑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可布成一字形、L字形、T字形或十字形。 2.测设建筑基线的方法 a.用建筑红线测设 b.用附近控制点测设 (二)建筑方格网 在大中型的建筑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 1、选定方格网的主轴线:使其尽可能通过建筑场地中央且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 2、布设方格网:边长一般以100~200米为宜

202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知识点: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2020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知识点:施工测量的内 容和方法 知识点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测角、测距、测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2.平面控制测量原则:由整体到局部,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3.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 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规模小或精度高的 独立项目或单位工程,可通过市政水准测控控制点直接布设建筑物 施工控制网。 4.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 知识点二:施工测量的内容 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场区、建筑物);建筑物定位、基础 放线及细部测设;竣工图的绘制。 知识点三: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1.直角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 2.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3.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也可采用此法。 4.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要 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5.方向线交会法: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 知识点四: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 计算公式:HB=HA+a-b,即前视点读数+前视点高程=后视点读数+后视点高程 (2005年真题)A点高程为36.05m,现取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水准测量,前视点读数为1.12m,后视点读数为1.22m,则B 点的高程为()m。 A.35.15 B.35.95 C.36.15 D.36.9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b-a=1.12-1.22=-0.1m,因为HA=36.05m,HA-HB=b-a=- 0.1m;HB=36.05+0.1=36.15m。 知识点五:建筑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新增知识点) 1.在施工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的有: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2)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3)加层、扩建或处理地基上的建筑; (4)受邻近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 (5)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 (6)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第十一章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第^一章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 11.1概述 一、施工测量的任务 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施工控制网(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放样工作(平面与高程)、检查验收测量、变形观测(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竣工测量等。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在实地上 、施工测量的特点 1 ?放样工作与测图工作过程相反 测图一一将地面上的地形测绘到图上。 测设一一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与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地面标示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高 3?干扰因素多 4 ?时间性紧三、施工测量的精度 2 2 2 2 建筑工程的点位中误差:m点2 m控$ m放$ m施? 1 由于限差通常是二倍的中误差,则有:m点-限,根据限可计算出m点, 2 再根据m点值,确定出m控、m放及m施。通常m控v m放v m?,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 适当确定m控、m放、m施之间的关系,因而设计出m控、m放。 在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了部分建筑物、构筑物施工放样的允许误差,根据 1 叫1限,也可直接确定出叫。 四、测绘新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主要有电磁波测距和电子测角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 1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 ?钢尺测设法 (1)一般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对经过平整后的场地,可用钢尺按设计长度沿给定方向直接 丈量,并进行往返测检校,合格的话取平均值定出最后端点。 f D 往 B ' A --------------------------- - --- B (2)精密方法 先根据精密量距三项改正(尺长、温度和倾斜),反算出实地应测设出的长 D t D(t t o ) £ 2D 2 ?全站仪测设法 通过沿直线方向移棱镜,确定直线的另一端点。若棱镜位置与设计长度位置 相差不多时,可用钢卷尺归化。 D i D

第五章--熟悉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图5-1 DS3型水准仪的构造 1—物镜;2—物镜对光螺旋;3—微动螺旋;4—制动螺旋;5—微倾螺旋; 6—定平脚螺旋;7—三脚支架;8—符合气泡观察镜;9—管水准器 10—圆水准器;11—校正螺钉;12—目镜 第五章 熟悉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本章对测量的基本工作和设备安装测量的知识作出介绍,供学习者在工作中参考应用。 第一节 测量基本工作 本节对水准仪、经纬 仪、全站仪、测距仪等测量 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在设 备安装工作中的应用和水 准、距离、角度等测量要点 作扼要的介绍,供学习者参 考应用。 一、水准仪、经纬 仪、全站仪、测距仪的 使用 (一)水准仪 1 构造 水准仪的外形如图5-1 所示,其固定在三脚架顶部 的基座上。 其测量的正确性和精度决定于带有目镜、物镜的望远镜光轴的水平度,望远镜的构造示意如图5-2所示。 图5-2 望远镜示意图 1—物镜;2—目镜;3—调焦透镜;4—十字丝分划板;5—连接螺钉;6—调焦螺旋 为了使望远镜的光轴保持良好的水平度,所以在水准仪上装有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两种水准器,圆水准器通过调节基座上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达到光轴初平之目的,

图5-3 圆水准器 如图5-3所示。测量时,调节水准仪上微倾 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镜像重合如图5-4 所示。则表示水准仪的光轴已达到预期的水 平状况,可以测量读数了,但必须注每次测 量前,均需对管水准器的状况检查一次。 这种DS 型微倾螺旋水准仪有DS 0.5、 DS 1、DS 3、DS 10四种,下标数字表示每公 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误差值,分别不 超过0.5mm 、1 mm 、3 mm 、10 mm 。安装工程中应用DS 10已能满足要求。 2 应用 (1)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应用水准仪主要为了测量标高和找(划出)水平线。 (2)使用步骤:安置仪器、初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计算。 (3)注意事项 水准仪安置地应地势平坦、土质坚实,能通视到所测工程实体位置,安装工程所用的水准尺除塔尺外,大部分使用长度为1m 的钢板尺,钢板尺的刻度应清晰,有时为了满足高度上的需要,将1m 长的钢板尺固定在铝合金的型材上使用,固定应牢固,可用螺栓或铆钉进行紧固。 (二)经纬仪 1 构造 经纬仪同样地固定在三脚架顶部的基座上,用来测量水平或垂直角度,因而其能在基座上做水平的旋转,同时望远镜可绕横轴作垂直面的旋转,如图5-5所示。 图5-5 DJ6光学经纬仪构造 1—轴座固定螺旋;2—复测扳钮;3—照准部管水准器;4—读数显微镜;5—目镜; 6—对光螺旋;7—望远镜制动扳钮;8—望远镜微动螺旋;9—水平微动螺旋; 10—脚螺旋;11—水平制动扳钮;12—水平微动螺旋;13—圆水准器; 14—望远镜微动螺旋;15—竖直度盘管水准器微动螺旋;16—竖直度盘; 17—物镜;18、20—反光镜;19—竖直度盘管水准器; 21—测微轮;22—水平度盘;23—基座 图5-4 气泡居中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工程测量基础概念及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 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 与技术。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 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 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 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 等测量工作。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 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 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 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 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 量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国民经济建设中,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及管理和运营阶段等的决策和实施都需要有力的测绘技术保障。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抉择 同样需要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第二节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方法 1. 水准仪及其操作 常用的水准仪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见图1)。水准仪可以提供一条水平视线,通过观测水准尺读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 1引言 工程测量技术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工作中重要的工作之一一,工程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整个施工过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成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及建成后的功能。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及相关问题以及改进策略绍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及相关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2现代建筑工程中测量技术的应用 2.1GIS测量技术的应用 GIS测量技术测量技术,它是一项三维坐标可视化、数据结果输出、集地理数据采集集地理数据采集、储存、数据管理、分析为一体的、现代测绘技术术。它操作简便,精度准确度较高,节省了户外测量的工作强度度,建立起一套施工地环境的完整信息数据库并在施工放线需要时需要时,能将信息数据生成图纸,在施工定位的指导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到了关键作用。 2.2计算机电子模拟制图应用 电子版模拟制图的广泛应用在施工测量处理复杂部位施工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工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如曲线、基础开挖边坡控制、不规则斜线斜线、汽车坡道三维实体模拟等)。电子版制图模拟法可快速求点坐标求点坐标、量取距离、实体体积、图形面积以及图纸校对等。使用电子版制图值得注意的是其应与施工坐标系统相统一使用电子版制图值得注意的是其应与施工坐标系统相统一,与其他方法的正确复核与其他方法的正确复核。 2.3GPS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应用 GPS技术是由接收机技术是由接收机、数据处理的软件、终端性设备等组成成,它可捕获卫星截止角,并对其进行处理,最后得到测站点点。常用到的GPS至今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至今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的定位方式位方式,另一种是快速静态的定位方式。静态定位方式会在一些高精度的定位方式中得到应用一些高精度的定位方式中得到应用,比如:基础材料、建筑工程侧线等程侧线等。静态定位方式它观测的时间较为长,这是他的缺点点,这对于精度的要求控制不严格的一些工程就不太适用,因此此,对于这一类工程就会一般运用到快速静态定位方式。 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测量人员素质偏低 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运用和充分作用的发挥的重要前提用的发挥的重要前提,懂建筑专业技术,又懂测量技术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比较缺乏在实际工作中比较缺乏。测量人员往往由技术人员或者施工人员兼任人员兼任,他们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整体素质偏低,往往导致在实际测量中测量工作存在着较大的误差致在实际测量中测量工作存在着较大的误差。这严重影响着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的顺利进行,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的效益,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工程的安全性。 3.2仪器维护保养不当 测量工作中使用的测量仪器都是一些精密的仪器测量工作中使用的测量仪器都是一些精密的仪器,不仅造价很高造价很高,而且日常维护也要特别注重。很多缺乏经验的测量员量员,在操作使用仪器的过程中,因为不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方法,而对机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耗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少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浪费。长时间这种不得当的使用间这种不得当的使用,造成了机器灵敏度的下降,测量的精密度也会随之降低度也会随之降低。 3.3质量检测要求不严格 对于工程质量监控的现行体制模式是由政府监理对于工程质量监控的现行体制模式是由政府监理、社会监理监理、有条件的建设单位还有自己的工程监督部门,来共同实现现。但有的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十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十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什么是放样?放样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通过测量工作把设计的待建物的位置和形状在实地标定出来,叫做放样、测设或定位。放样的基本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以便据此施工。放样是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桥梁。 2、放样与测定的区别是什么? 答:(1)放样是测量的逆过程。通常意义上的测量是对实地上已埋设标志的未知点用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从而得到角度、距离和高差等数据;放样则是根据设计点与已知点间的角度、距离和高差,用测量仪器测定出设计点的实地位置,并埋设标志。 3、角度放样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答:(1)正倒镜分中法 如图1所示,A、B为现场已定点,欲定 出AP方向使β ∠BAP,具体步骤如下: = 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盘左后视B点并 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a(或配制水平度盘读 数为零),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β b,式中正负号视P点在AB线的左方 =a ± 图1 正倒镜分中法 还是右方而定,左方为负,右方为正。在视 线方向上适当位置定出P1点;然后盘右后视B点,用上述方法再次拨角并在视线上定出P2点,定出P1、P2的中点P,则∠BAP就是要放样的β角。 (2)多测回修正法 先按正倒镜分中法在实地定出P′点, 如图所示。以P′为过渡点,根据放样精度选 用必要的测回数实测角度∠BAP′,取各测回

平均角值为β′,则角度修正值 Δβ=β-β′。将Δβ转换为P ′点的垂距来修正角值,垂距计算公式为:P A P P '??='ρβ 式中,ρ=206265″,Δβ以秒为单位。长度 AP ′可用尺概略丈量。 将P ′垂直于AP ′方向偏移PP ′定出P 点,则∠BAP 即为放样之β角。实际放样时应注意点位的改正方向。 4、如何进行距离放样? 答:距离放样是在量距起点和量距方向确定的条件下,自量距起点沿量距方向丈量已知距离定出直线另一端点的过程。采用尺量法距离放样,当距离值不超过一尺段时,由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拉平尺子,按已知距离值在实地标定点位。如果距离较长时,则按第四章第一节钢尺量距的方法,自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定线、依次丈量各尺段长度并累加,至总长度等于已知距离时标定点位。为避免出错,通常需丈量两次,并取中间位置为放样结果。这种方法只能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 5、平面点位的基本放样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实施? 答:有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会法 实施方法请参考《测量学》教材相关内容。 6、已知控制点的坐标为:A(1000.000,1000.000)、B (1108.356,1063.233),欲确定Q (1025.465,938.315)的平面位置。试计算以极坐标法放样Q 点的测设数据(仪器安置于A 点)。

工程施工测量考试基础知识

施工测量基础知识:单选题: 1.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是(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达的曲面) 2.实际测量工作中,采用的高程基准面的是(平均海水面) 3.我国目前使用的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准;黄海高程系统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 4.确定地面点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距离、角度和高差) 多选题: 1.下列关于大地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大地水准面是绝对高程的起算面@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水面) 2.对一般建筑而言,地球曲率对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的影响分别为(@对距离测量可以忽略@对高差测量必须予以考虑)水准测量: 单选题: 1.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往目的是为了消除(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2.水准测量中,望远镜瞄准目标产生视差现象的原因是(眼睛的晃动) 3.水准测量时,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4.DS3型水水准仪的水准管分划值是(20〞/2mm) 5.整平DS3型水准仪时,气泡移动的方向和转动脚螺旋方向一致的是(左手大拇指) 6.设A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A点高程8 7.452m,当后视读数为1.267m,前视读数为1.663m,则B的高程H B=(87.056m;H AB=a-b) 7.水准仪中圆水准器的作用是(粗略置平仪器) 8.用微倾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水准仪精平是通过转动(微倾旋钮),使管水准气泡居中来达到目的 9.用水准仪测高差时,每次估读数的单位是(mm) 10。已知A 点高程HA=38.746m,B点设计高程HB=40.012m,在A、B两点间安置水

准仪,A尺上的读数为2.450m,B尺上的读数为1.291m,问B点处施工时应(填土) 11.水准仪安置符合棱镜的目的是(提高管气泡居中的精度) 12.水准测量中,A尺读数a=1.482m,B尺读数b=1.846m,则有关两点间高差的描述,正确的是(H AB=-0.364m;H AB= a-b=1.48-1.846) 13.水准仪使用前,要消除视差必须仔细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14.如图左右两根双面水准尺红黑面零点差分别为4.878与4.678,对A、B两眯进行高差测定,读数如图所示(视线上方为黑面读数,下方为红面读数),则AB高差为(-0.063m) 15.在水准测量中,(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勤 16.微倾式水准仪中,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为i角误差,为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的影响,水准仪应(在两尺日间) 多选题: 1.设A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m,前视读数b=1.428m,则(@后视点比前视点高@若A点高程HA=20 2.016m,测前视点高程为202.320m) 2.进行水准测量时,采用前后视距相等坷消除(@地球曲率@大气折光@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 3.水准仪的组成包括(@望远镜@水准仪@基座) 4.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角度测量:1.测量水平角时,采用改变各测回水平度盘起始位置读数的办法,可以削弱(度盘刻画不均匀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2.经纬仪观测某一点的水平方向值时,如果在该点竖立花杆作为观测标志,那么瞄准部位应尽可能选择花杆的(底部)3.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间的夹角。4.J6型经纬仪的“6”是表示该仪器一测回水平方向的(中误差) 5.观测水平角∠AOB,仪器架设在O点。盘左时,左目标A读数为188°16′18″;右目标B读数为8°16′30″盘右时,左目标A读数为8°16′54″,右目标B读数为188°17′00″,该水平角的一测回角值为(180°00′09″) 6.经纬仪在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大致置平,使基竖

施工测量基本知识

第一章基本概念 §1-1:测量科学分类 1、大地测量学:专门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解决在大面积内建立大地点控制网。 2、地形测量学:在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3、摄影测量学:利用航空摄影或地面(陆地)摄影所得到的摄影像片,经过内业纠正,绘制成地形图。 4、工程测量学:为城镇建设、矿山建设、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的测量科学。我们平时所从事的测量工作,均属于工程测量的内容之一。 根据测量学的分类,我们就不难分辨工程测量与大地测量的基本任务的区别,大地测量不在这里进行展开讨论,仅以工程测量与监理工作相关的方面进行学习与探讨。 §1-2: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 1、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测绘局部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以满足建设需要。 2、根据设计图纸,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各种工程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测设到地面上。 3、土建工程如:道路、桥梁、各种管道工程、农田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矿山和铁路建设等,都需要用测量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和图纸进行规划设计、工程量的估算和方案比较,以选出最经济、最合适的设计方案。为了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在工程施工中也要首先通过测量建立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工程竣工后,为了满足使用、管理、维修和扩建等需要,还要把施工的实物,通过测量记录下来,编绘出竣工图纸和资料长期保存备用。 §1-3:平面图、地形图和地图概念 以各种测量的数据将地球表面上的形态描绘于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按图的内容和成图的方法可分为平面图、地形图和地图。 一、平面图将地面上的物体沿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小而成相似的图形,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二、地形图如图上不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并且要把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形状用规定的符号及配合数字注记表示出来,这种图称地形图。 三、地图当测区面积很大,不能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来做投影面,必须考虑到地球曲率的影响,而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平面图纸上描绘出测区或全球的图形,这种图称为地图。 §1-4:地面高程点的起算确定一点的位置,除求出它的坐标外,还要求出它的高程。任意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也叫标高或海拔。 要衡量地面上点位的高低,就需要选择一个标准。人们经过多年对海水面的观察知道,尽管海水面升降有变化,但是某一点的长年平均海水面位置是基本不变的。所以,选用平均的静止海水面作为高程起算的标准面是比较理想的,这个标准面就叫它为大地水准面。其他静止的水平面叫水准面。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的特点是:面上的各点处处与铅垂线垂直,是个曲面,但在小范围内可以认为是一个水平面。

第十一章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1章一、填空题 1.建筑物定位后,在开挖基槽前一般要把轴线延长到槽外安全地点,延长轴线的方法有两种,即 龙门板法 法和 轴线控制桩法 法。 2.高层楼房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主要有吊锤法、__天顶准直法_法和__天底准直法法。 3.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常用方法有 外控法 和 内控法 。 4.一般墙体砌筑的标高常用 皮数杆 控制。 5.高程传递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一般测设的“ +0.5m ”标高线作为该层楼地面施工及室内装修时的标高控制线。 6.高层建筑物外控法投测轴线时,如望远镜的仰角太大时,可将原轴线控制桩 延长至更远或附近大楼屋面上。 二、简答题 1.龙门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 龙门板的作用是将各轴丝延长到基槽外安全地点,便于在施工中恢 复各轴线的位置。 3.试述基槽开挖时控制开挖深度的方法。 答:为了控制基槽开挖深度,当快挖到基底设计标高时,可用 水准仪根据地面上 0.000m 点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小木桩,使木 桩的表面利用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测设比槽底的设计标高高某一固 定值的高程,多为高0.5m ,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深度变化处和基槽壁上每隔3m ~4m 测设一水平桩,并沿桩顶面拉直线绳作为清理基底的打基础垫层时控制标高的依据,如图所示。 6.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常用方法有哪些,适用于什么条件? 答: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常用方法有外控法和内控法。外控法当建筑场地比较宽阔时常用。而当建筑物密集的建筑区,场地窄小,无法在建筑物以外的轴线上安置经纬仪时,多用内控法。 7.在图中已给出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墙厚37cm ,轴线偏里),试述测设 答:可采用延长直线法测设新建筑物。如图延长原有建筑物外墙边线NM ,在延长线上量取12+0.25m 得点e ,再在此方向上量取ef=20得点d 。延长另一建筑物的外墙边线得PQ 。将仪器架设于e 点,瞄准f 点旋转90°定出新建筑物长边ab 所在直线,与PQ 交于g 点;同法将仪器架设于f 点定出cd 所在直线,与PQ 交于h 点。从g 、h 点沿eg 、fh 所在直线,向左量取20+0.25m ,分别定出b ,d 。在以b ,d 为起点在所定直线方向分别量取40m ,定出a ,c 。 h b d P Q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