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饮中的苏格拉底_李丽丽

会饮中的苏格拉底_李丽丽
会饮中的苏格拉底_李丽丽

哲学研究

会饮中的苏格拉底

李丽丽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关键词]会饮;苏格拉底;反讽;爱欲

[摘 要]柏拉图的哲学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这些对话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显示出明显的戏剧特征,尤以会饮最为典型。而这些对话中除了 法篇 以雅典人为对话的主角,苏格拉底没有出现之外,所有对话中都有苏格拉底的声音。这位柏拉图的老师,到处以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示人,却最终颠覆了人们自以为牢不可破的知识,触怒了雅典人和雅典人的法律,最后饮鸩而死。是雅典人的民主判定了苏格拉底这样的命运。柏拉图的会饮展现了苏格拉底的另一面,加上这一面,苏格拉底这个人物将更为圆润而动人。本文所做的就是对会饮中苏格拉底的戏剧角色进行分析,从反讽和哲学的角度对苏格拉底这个集爱神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物进行剖析。

[作者简介]李丽丽,博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西方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502.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07)05-0030-08

会饮 被认为与斐多篇的创作时间挨得很近 ,一个是苏格拉底临死之前的一番表白,一个是在一次没有 宴饮 的宴饮上苏格拉底的到场,前者是主张通过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来达到不朽,后者是通过爱欲 肉体和心灵的生殖来达到不朽,有人认为前者的不朽是在普遍的意义上灵魂的不朽,后来柏拉图意识到个体的不朽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在会饮中他着手讨论的就是个体的不朽问题。这两篇对话如果从发生的时间上来看,也有紧密的联系: 斐多 讲述了苏格拉底一息尚存的最后几个小时,从清晨到黄昏 会饮则描绘了一场从晚上延续到天亮公鸡叫的宴会 两部对话正好占了一整天的时间 。这种解释是为了证实柏拉图对整全的理解 。与斐多等对话不同的是,在会饮中,尽管苏格拉底是主角,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正面表白自己的观点,他说话的时候都是对其他发言者的回应(175E177D194198B-212C 213D214E),即使他在作为主要发言者的时候,也是在引述第欧提玛的观点,不排除这就是他自己的观点。后来他成为亚尔西巴德 赞颂的对象,基本上他也是作为一个听众。苏格拉底的到场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本文力图从他的戏剧特征和情爱关系来解读苏格拉底。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2007年第5期 Journal o fY ux iT eachers Co llege V o.l23N o.5M ay.2007

如不说明,文中括号里的标示为会饮中的内容。除此之外,均做出说明。

C or n ford认为会饮是对斐多的对同一个问题(灵魂如何获得不朽)的发展(C orn ford,1950.69.);H ack f orth认为二者在时间上距离

很近,很难分清谁先谁后,但 斐多 讲的是整体(collective)的不朽,会饮则是个人获得不朽(R.H ack f ort h, I m m ortalit y In Plato s Sy m ou si um , 1950)。

刘小枫.柏拉图的 会饮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

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各种译本有不一致的地方,均从朱光潜先生的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的译本。

一、戏剧的苏格拉底

剧中出场的人物一共是8个人,除了亚里斯多顿作为一个旁观者和证人,没有发言之外,其余7个人都说出了自己对爱神的赞颂,比较特殊的是苏格拉底和亚尔西巴德,前者自称他对爱欲的学说都是一个叫第欧提玛的女预言家教给他的,后者一开始是缺席的,在苏格拉底的发言结束之后,他才带着酒劲闯进来,因此,可以说他的发言是没有任何针对性的,他对苏格拉底的赞颂完全是发自肺腑之言。在这个意义上,施特劳斯认为,作为苏格拉底与喜剧诗人和悲剧诗人之间的比赛的评判者,除了酒神狄奥尼索斯之外,亚尔西巴德才是真正的裁判 。

我们先来看一下苏格拉底的出场,当亚里斯脱顿在路上遇到苏格拉底的时候,看到苏格拉底的装扮与往常不一样,不仅洗了澡,还穿了鞋子,当问起他的时候,他提到是因为阿伽通是一个美少年,去他那里就要漂亮一点儿(174A)。这时,宴饮还没有开始,苏格拉底就已经给自己戴上了面具,不管平常在装扮上如何的随意,但今天因为是参加悲剧诗人阿伽通的庆祝会,阿伽通又是一个美少年,这个改变一方面说明了苏格拉底对这个宴饮的格外重视,把自己装扮得与这个场合相协调,同时,也说明了苏格拉底的爱欲的一面,因为他不愿意在一个美少年面前丢丑。

但苏格拉底在没有到达宴饮现场的时候,他的面具并没有彻底戴好。因为当他说服亚里斯脱顿与他一起去之后,想到某个问题的时候,他还是像平常一样停下,让亚里斯脱顿先走,这才是真实的苏格拉底,表现了他充满爱欲的一面,这就是对哲学的爱欲。同时,在宴饮要开始的时候,看到苏格拉底还没有到,阿伽通三番四次要派人去叫他,但被亚里斯脱顿劝止了,这又表现出苏格拉底的情人 对他的爱欲,类似于知己的味道。

当苏格拉底终于到场的时候,饭已吃了一半(175C)。苏格拉底在落座之前,与阿伽通的一番对话颇值得玩味,尤其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用一根羊毛就可以像引水一样,把智慧从盈满的人引到空虚的人那里(175E),这句话可以让人联想到情人和爱人之间的交流,年长一点的情人教给少年的爱人智慧,使其德性上获得进步,但这种进步,是否一定要通过肉体的结合才能达到,对于这个问题苏格拉底自己会在他的发言中给出答案的。在这个时候,苏格拉底与阿伽通之间是不会产生爱欲的,他们在这次宴饮当中,都是主角,阿伽通是名义上的胜利者,而在这场诗与哲学之争中,到底谁胜过谁,谁更富有爱欲,阿伽通认为应该让狄奥尼索斯来做评判(175E),而实际上,亚尔西巴德已经做出了选择,在这场诗与哲学之争中,还卷入了一个人,这就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柏拉图让伟大的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在戏剧中出场,而且他的演讲辞并不逊色于阿里斯托芬本人的作品,这是对阿里斯托芬的一个回应。在 云 中,那个坐在吊篮里的苏格拉底是作为诡辩派的哲学家出场,到处以自然哲学的知识示人,完全不懂得人的事。阿里斯托芬在剧中充满了对自然哲学家的讽刺,包括对希波、赫拉克勒托斯和塔勒斯的影射,把他们的学说和逸闻都推到苏格拉底的身上,而且,在这部剧里,苏格拉底成了一个完全不信神的人,用所谓的 动力 代替宙斯来创造宇宙。据说这部剧演出的时候,苏格拉底也在场,这个人物下降的时候,苏格拉底本人不介意的在观众里站了起来。一说他一直站着看戏 。尽管苏格拉底本人不介意,而且阿里斯托芬本人也没有敌意,只不过借苏格拉底的名字,来针砭时

李丽丽:会饮中的苏格拉底

Leo Strauss,On P la to s Symp osium,2001.26.

这里的情人和爱人也是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译法,以区分爱者和被爱者。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14.

弊,对于苏格拉底本人来说, 也是一种忠告 。可是,却被人利用,成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状(不信神和败坏青年),最后被处死。

柏拉图的这出戏剧让阿里斯托芬出场,不能不说是精心的安排,而且那番演讲辞也相当精彩。阿里斯托芬在 云 剧中,认为自然没有爱欲,这一点与苏格拉底不谋而合,苏格拉底一开始也是研究自然哲学,但是,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在他听说阿那克萨哥拉的 心 的概念后,茅塞顿开,但是,阿那克萨哥拉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这令苏格拉底很失望(斐多,97C),从此以后,苏格拉底就以灵魂为自己研究的对象,认为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拉刻斯,185E;高尔吉亚,513D等)。但是,相比哲学家来说,喜剧诗人更关心人事。 到苏格拉底自己的时代为止,诗人告诉人们关于人的东西比哲学家要多得多 ,这一点的确在阿里斯托芬的发言中得到了印证,他讲的纯粹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欲。

在他的神话中,阴阳人的力量无比强大,想要对抗宙斯神,宙斯就把他们从中间切割,破坏了他们的原初自然,但他们由于想念自己的另一半,不吃不喝,宙斯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把他们的生殖器移到前面,这样,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可以进行交合生殖,延续后代,男人和男人之间也可以通过性欲的满足来缓解压力,从而能够进行日常的生活。这样,人们就在心里种下了情欲的种子(191D),渴求自己的另一半,希望永远与之拥抱在一起。在这里,我们知道自己是不完整的,这是因为违反习俗和规则而遭受到的惩罚,可是,我们在失去整全的同时,获得了爱欲作为补偿,爱欲是作为习俗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张力而存在。情人之间如果不是为了娶妻生子,不是迫于习俗,是不愿意结婚的,认为那是对自然的破坏(192B);在诗人这里自然的是男子之间的情爱。而柏拉图自己却指出男人之间的性爱是违背自然的(费德罗,250E-251A;法篇, 836B8-C6) 。这就表明了诗人的爱欲所追求的整全和哲学家的整全是有差别的,前者是自然的整全,而后者更主要是灵魂的整全,这和苏格拉底对灵魂的关注有关。而且,诗人的爱是对属于自己的事物的爱,他爱的是自己的另一半,但这种爱永远实现不了,我们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另一半,尽管这种寻找是没有结果的,但却给人留下美好的希望,遇到与自己相合的人,就锲而不舍地去追求,认定他或她就是自己今生的唯一,因为这样,诞生了多少美丽的爱情,罗密欧与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诗人抓住了人的心灵中深切的渴求,因此他的演说辞更能为人所接受,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

苏格拉底在迎合听众方面与诗人相比,的确是要败下阵来。接下来在阿伽通发言之前,苏格拉底与阿伽通有一番对话(194C),阿伽通认为几个明白人与一大群糊涂蛋相比更令他惧怕,因此相对于那次面对着3万雅典人的表演,这次面对几个人也令他感到不安和紧张。诗人想用自己的美来征服别人,赢得赞赏,而他可以不管真理为何物,而大众恰恰是喜欢投合自己口味的表演,而视哲学为无物,这也就是苏格拉底在观众面前所具有的魅力将都被悲剧诗人的光辉所掩盖,而显得黯然失色,但重要的是,苏格拉底有他自己的情人,这些情人对苏格拉底的爱不是芸芸众生对阿伽通的爱所能比拟的。

阿伽通的演说辞没有改变他一贯的风格,只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对于想知道爱神是什么的人来说,意义不大。尽管这样,观众仍然不吝啬他们的掌声。接下来发言的就是苏格拉底,一开始是他与阿伽通的一问一答,结果,阿伽通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这种窘境苏格拉底承认他也经历过,那就是当他作为一个被提问者,被一个曼提尼亚女人引入了困境(201E),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缺席的在场者(或在场的缺席者)第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见罗念生先生在译序中对 云 剧的说明。

刘小枫.柏拉图的 会饮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73.

柏拉图指出,如果男人一见到美少年就想与之交合,寻求肉体上的快乐,这无异于四角兽,这种对肉体快乐的追求是违反自然的

(con trary t o nature)。也有学者认为斐德罗篇中所指为异性交合(Dover,G reekH o m osexua lity,1978.163;H ack f ort h,P l a to s Ph ae d ru s,1952.

98)。因为在会饮当中,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灵魂的爱欲(以亚尔西巴德的话为证),诗人在他的神话里企图把两个分离的人锻造到一起,但也只能是身体的熔合(M art h a C.Nuss bau m,1986.175),诗人认为爱欲就是渴望原初的自然,但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欧提玛 ,关于这个女人,我们从柏拉图的对话中,除了那场被她的预言成功推迟10年的瘟疫(201D),不能获知更多的信息。但是,第欧提玛在这里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

二、情爱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在会饮当中,通过苏格拉底的发言和他的 爱人 亚尔西巴德展现了充满爱欲的苏格拉底的形象。在他身上,哲学和爱欲统一到一起。如果把第欧提玛的发言看成是苏格拉底自己的观点,那么从中我们能看到苏格拉底就是爱神和哲学家结合到一起的化身,而从后来闯入的亚尔西巴德专门对苏格拉底的赞颂当中,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就是爱神的化身,而表现在苏格拉底身上这种情爱充满了反讽的味道,那么我们就从反讽的角度来看看我们这位爱神。

(一)反讽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一向以反讽见长,最著名的就是他那句 我最大的智慧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V lastos, 1991.32),这样一个自认无知的人却承认独懂情事(会饮,177E;李思,204C),而且他这种情欲之知也是以一种反讽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们先来看一下亚尔西巴德出场时的装扮,头上戴着葡萄藤和紫罗兰编的花冠,还有吹笛女和随从陪着(212E),场面很是壮观,这就预示了这个人在某一方面很风光。而这个花冠也很有说头,紫罗兰代表着阿弗洛蒂忒,而葡萄藤则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M artha,1986.193),阿伽通就要求狄奥尼索斯来评判他和苏格拉底的发言(175E),来了一个酒神的化身,而且他还刚好坐在阿伽通和苏格拉底中间(213B),是苏格拉底主动把位子空出来,让给他的。没想到,还引得他的一番醋劲(213C),这就拉开了他与苏格拉底之间的所谓 情事 的序幕。

苏格拉底先发制人,说在他和亚尔西巴德之间的爱情中,他很被动,而且还很怕他的狂热的爱情(213D),而事实上如何呢,我们听过了亚尔西巴德的颂词,就会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一贯的反讽的表现。

在他征得主持人(厄里什马克)的同意之后,就开始赞颂苏格拉底。他把苏格拉底比喻为西勒诺斯(216B),这一方面是从外貌上进行比较,因为林神们外形丑陋无比,而苏格拉底的丑陋也是公认的 ;另一方面是把苏格拉底的言辞和林神马西亚斯的吹笛的效果进行比较,后者可以在听者的身上产生神奇的效果,而苏格拉底不用任何乐器就凭着一张嘴,就可以使人达到如此痴狂的地步。比如对亚尔西巴德(215E),这就解释了尽管他相貌丑陋,却对亚尔西巴德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让他产生自卑和羞愧(216B

李丽丽:会饮中的苏格拉底

关于这个曼尼提亚女人,首先从她的名字说起,意思是 Zeus-honor (M artha,1968),或者 Zeu s-hon or fro m Proph etville (H alp-

eri n,1990.121),即为宙斯所荣耀的,显然是和她的职业有关。她是预言家,曾经成功地把雅典的一场灾疫延长了10年(会饮,201D;斐德罗,244B)。关于她的历史真实性,有不同说法,Bu ry完全否认她的历史存在(H elperin,1990.119),A.E.Taylor则认为苏格拉底和第欧提玛之间的对话确实在阿伽通赢得比赛胜利之前发生过(Tay l or,1960.224),H el peri n则认为这个问题对于了解柏拉图为何把这样一个女人引入会饮并不重要,但他倾向于认为这是个虚构的人物(H el peri n,1990.120-122)。关于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她所说的都得到了苏格拉底的理解和赞同,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就足够。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出现的能够被苏格拉底称为老师的女人,只有两位,另一位是伯里克利斯的情人 阿斯帕西娅,她教过苏格拉底修辞学(美涅克塞努),苏格拉底向她请教修辞学方面的问题,因为据说是她使伯里克利斯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演讲家。柏拉图借第欧提玛之口来说出他想说的东西,可以推测这与她预言家的身份不无关系。因为预言家是受到神灵感召的人(244B-C),是一种神圣的迷狂,具有了这种神圣的迷狂,就可以获得预言术(m anti ke)(244B-C)。正是因为获得了这种迷狂,女巫们才给人类送来了最大的福利,她们无异于人和神之间沟通的中介。在厄里什马克的颂词中,也解释了占卜术的这种功效,认为它是调节人神友谊的一种艺术(188C-D)。这可以使我们想起第欧提玛给爱神的界定,她既不是神,也不是有死的存在,而是一个精灵,担负着人和神之间的交通(203A)。由一个受到神灵感召的女预言家来讲出爱神的身世和关于爱的神话不是一种最合适不过的事情吗?

A.E.泰勒.苏格拉底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

-C)。要知道,亚尔西巴德是雅典最美的男子之一,他的风度和魅力使他征服了雅典的男男女女,整个雅典城为之倾倒,这难免使他认为自己所向披靡,恰恰是在苏格拉底面前,他碰了壁,甚至觉得他自己所过的受众人顶礼膜拜的生活简直过不下去,换一句话说,就是在自欺欺人(216A)。

苏格拉底用哲学的生活感召了亚尔西巴德,使他对自己生活在众人瞩目之下的政治生活产生怀疑。但是,关键是这样一个荣耀的人恰恰不能放弃众人对他的意见,不能没有荣耀和权力相伴,这使他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而对那个引起这种痛苦的人也是既爱又恨,甚至希望永远不要见到他(216C),但假如他死了,他又会变得更加痛苦,因为那就等于生活的意义没有了。这是哲学与政治的生活方式之争,亚尔西巴德最终还是选择了政治,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因为他与苏格拉底的特殊关系(起码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使苏格拉底背上了败坏青年的罪名。

亚尔西巴德也认识到了苏格拉底的反讽,他认为自己比在座的人都更了解苏格拉底。这是因为苏格拉底是他的爱之所在,他从一个爱人的角度来看待苏格拉底,而且在这场情爱当中,可以说在身体上,他一无所获(更准确的说,是苏格拉底一无所获),但在灵魂上,他却收益良多,这就是从身体引诱的挫折当中,看到了苏格拉底的美丽而巨大的灵魂。他还是运用了那个西勒诺斯的比喻,苏格拉底对美少年表现得很动情 ,而且看起来好像他什么也不知道(216D),其实这都是他戴的外壳,就像西勒诺斯的外壳一样,如果把外壳剖开,那么里面的神像 就露出来了,他说自己亲眼见过,是那样奇特(216D-E),立即被折服了。接下来,亚尔西巴德完全不顾一个被爱者 的羞赧,对苏格拉底采取了主动的攻势,用步步为营来说也不为过。先是创造单独在一起的机会(把随从打发走),接着在健身房中一试身手,但还是没有进展。最后干脆把他叫到家里吃晚饭,然后一起躺在那张床上(217B-E)。这时,亚尔西巴德的内心正像无数对爱情充满幻想的人一样,内心正遭受着痛苦的煎熬,这种感觉对于没有爱恋至深的人来说,根本没法理解,就像对于蛇咬的痛苦,只有同病相怜的人才能体会。而苏格拉底用他的哲学啮咬的是他的灵魂,而这种比肉体更为苦痛。当亚尔西巴德决定结束这种苦痛,主动向恋人坦白的时候,他又遭遇到怎样的情况呢?遭遇的是更大的反讽。

苏格拉底回答他, 你倒是还真不笨 ,因为你想用你的外表的美来换取我的灵魂的美,这无异于以铜换金(218E),他的意思是,如果我答应你的这个 以铜换金 的要求,那就是在说我自己笨。他还说, 到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布鲁姆认为是苏格拉底在这个一直 统一而自足 的人身上制造出分裂(刘小枫,柏拉图的 会饮 ,224),而哪一个与苏格拉底对

话的人,之前不都是自足的人,而苏格拉底使他们怀疑起自己以前的知识,从而开始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说苏格拉底自比为助产士(m i dw ifery),那么在别人身上制造出分裂还只是其助产的第一步,接下来是创造和孕育的过程,因此,使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也就是制造出分裂),是苏格拉底的生活,也是他的爱欲和哲学。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87,498,517,645.

朱光潜先生认为,柏拉图在会饮中引入亚尔西巴德就是 替老师洗清失教的过错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281)。布鲁姆认为,亚尔西巴德身上不能没有苏格拉底的影子,因为苏格拉底追求的是哲学上的整全和普遍(un i versity),而亚尔西巴德完全可能把这种普遍化为一种政治上的野心,这是政治被哲学误用的一个例子(刘小枫,230)。这样看来,苏格拉底败坏青年的罪名是洗刷不掉的。这就引起了一个问题,哲学对于城邦起的是什么作用,柏拉图的哲学王的主张,自然暗示了好的城邦不能没有哲学,但苏格拉底的存在却让人活得不安,让城邦也提心吊胆,这就是哲学或者哲学家的爱欲的表现吗?

P rt.309A;G.481D;Char.155C-E;M en.76C1-2;Xen.Smp.8.2.

关于这个神像的比喻,M art h a认为有一个含义在里面,这就是人都有一种透过外壳来探照内里的一种性欲望,而且这种欲望 最原始也最强烈 (M art ha,1986.190),这种欲望与求知的需要并行不悖。但V l astos不这样看,他认为,在216D-E中亚尔西巴德并没有向他的酒友表明,对于真正的苏格拉底只有通过性接触才能揭示出来(V l astos,1991.37)。本人认为亚尔西巴德用西勒诺斯这个比喻主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身体和灵魂在美的方面的强烈对比,而且,吸引他的也是这个内里的神像,与性欲几乎没有关系。

在古希腊的男风中,被爱者一般不能采取主动,也不能有自己的需要,但是他的情人却可以满足自己的性欲(M art h a,1986.188),在这个意义上,女人(通常被认为是被动的一方)在性交中获得的快乐比美少年多得多(H elperi n,1991.133),她们既能够给予快乐也能够获得快乐。H el peri n认为柏拉图的贡献就在于取消了爱的主动和被动,从而发现了一种互惠的爱,这种才有益于哲学的讨论。布鲁姆则认为,苏格拉底在这里由一个情人变成了一个爱人,但是,他仍然掌握着这场情爱的主动权,这就表明 智慧恢复了对性的优越性 (刘小枫, 226)。

了肉眼开始朦胧的时候,心眼才尖锐起来,你离那个时节还远呢 ,这是对亚尔西巴德一个有力的回应,亚尔西巴德认为自己可以用漂亮的外表征服苏格拉底,殊不知苏格拉底对外在的美和其它世俗的好处视而不见,相比之下,他的心眼很尖锐,因为他关照的是人的灵魂,而这只有通过心眼才能看到。通过与苏格拉底睡这一夜,亚尔西巴德见识到了苏格拉底的灵魂。他钻到苏格拉底的大衣下面,双手抱着这个人,令他惊异和懊恼的是, 正像和我的父亲或兄弟睡了一夜 ,苏格拉底对于这样美妙的身体竟然无动于衷,一方面,亚尔西巴德惊异于这个人的 节制和镇静 ,另一方面,也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屈辱。但是,这种爱要想维持下去,就要保持这种身体上的距离。因为征服亚尔西巴德的是苏格拉底的灵魂,如果后者的灵魂被肉体欲望所征服,那么这种关系就会被破坏掉,也不能起到苏格拉底所想要的那种关照灵魂的作用了 。

亚尔西巴德通过这一夜,他认识到了充满爱欲的苏格拉底,这种爱欲是来自灵魂内部的照射,于身体无碍。

(二)哲学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对话也以一贯的反讽开始。先是他与阿伽通的一番对话,充满了对阿伽通的反讽的味道。因为阿伽通在开始颂扬爱神的时候,认为首要的是要弄清爱神的性质(说清他是什么),然后再谈他给人带来的福利(195A),但是,事实证明他的颂词完全背离了他的初衷,而真正做这种探讨的是苏格拉底。

他先是从爱的对象谈起,就像谈起兄弟,必然是弟或妹的兄。那么爱也是对某对象的爱。如果他对某一对象产生爱,那么就证明对他所爱的对象有欲望。这一点就证明他还没有那个对象,我们都不会欲望自己已有的东西。即使有人欲望已有的事物,那么是说明他将来想一直拥有这样的事物,因此等于还是欲望他所没有的事物(200A-E)。接下来,继续谈爱的对象,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爱的对象,只有美的事物如此,神们都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爱才奠定了世界的秩序(201A)。根据前面的论证,既然爱是对自己所缺乏的事物的爱,爱是对美的爱,那么就说明爱神不美,既然善的东西也是美的,爱神不美,那么他也不会善(201C)。对话进行到这里,阿伽通已经不能接招了,他承认,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我没有办法来反驳你。这时,苏格拉底还是不肯放过他,认为他难以反驳的是真理,至于我苏格拉底倒是容易反驳。但是,到这里苏格拉底话锋一转,又把自己置于与阿伽通同样的地位,因为,他承认自己这套难以反驳的真理是一个曼提尼亚的女人教给他的,刚才与阿伽通的一番话,也正发生在他与这个叫做第欧提玛的女人之间,而且丝毫不差。苏格拉底又为他自己戴上了面具。接下来,是苏格拉底自称的他与第欧提玛的对话。苏格拉底在被告知爱神不美不善之后,他自然认为爱神是又丑又恶,但第欧提玛立即打断了他,在这里,她的一个类比把爱神和哲学联系起来,就像在真知和无知之间有一种中间的状态,即真实的意见一样,对于爱神,也是介于美和丑、善和恶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只不过,不像前者那样能叫出名字,爱神这种性质没有名称。而处于真知和无知的人正是哲学家,爱神和哲学家首先可以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那就是他们都不是神,因为神具有真知,具有完善自足的美和福分,要说他们会欲求美和善,那就等于否定他们的美和善。这样看来,爱神不是神。

他是什么呢,他是一个精灵 ,是人和神沟通的媒介,把人的祈祷祭礼由人传给神,把神的意旨传给人(203A),所有精灵都感化了占卜术和司祭术,而爱神只是其中的一个精灵。

李丽丽:会饮中的苏格拉底

有人认为这里亚尔西巴德是被苏格拉底欺骗了,所谓的反讽不过是一种骗人的伎俩,好像苏格拉底勾引了美少年,又对之不理不

睬。V l astos认为亚尔西巴德这里是受骗了,是受到他自己的欺骗, H e b eli eved w hat he d i d because he w anted to b eli eve it (V last os,1991.

41)。布鲁姆也认为,苏格拉底确实被亚尔西巴德这样一个灵魂所吸引,希望与之进行灵魂的孕育,但却被亚尔西巴德所误解,以为是情人的一种身体欲望的满足(刘小枫,226)。

Ste w art区分了柏拉图的精灵不同于赫西俄德的精灵,后者是指已死的人的灵魂,而前者是具有神性的,在第欧提玛的对话中,很清楚,精灵本质上是超人的,是属于神圣存在物的世界(Ste w art,1960.386)。

爱神的这种性质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是在神们设宴庆祝阿弗洛蒂忒生日那天投胎的,是贫乏神(Pe-n ia)在公园里见到富贵神(Poros),趁他熟睡的时候,睡在他的身边,就怀上了爱神,因为他是在阿弗洛蒂忒生日那天投胎的,所以生性爱美(203C)。由于他的母亲,他时时风餐露宿,衣不蔽体,而且丑陋,不聪明 ,但是由于他的父亲,他又追求美、善和智慧,爱玩哲学,这样,在一天之内,他时而死气沉沉,时而恢复活力,资源从他这里不断流进来,又不断地流走(flo w i n g in and fl o w ing out),这样,他永远处在穷富交替的状态。这样一种状态,并不是一种好的状态 ,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变化的状态,能使爱神抓住一点不变的东西呢?这只有依靠哲学。恰好,爱神介于智慧和无知之间,前者属于神,神是全知的,他不必追求智慧;而无知的人,不认为自己无知,因此也不会去追求智慧。只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才会去追求智慧,这样的人就是哲学家,爱神就是这样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一个哲学家,声称自己无知,毕生都在追求智慧,启发智慧,而且他也的确抓住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人的灵魂。

爱神追求美善是为了快乐,虽然所有人都追求幸福和快乐,但不是所有人都被认为是在爱,爱只给予一种有特定欲望的人。就像 创作 这个词,可以指一切能够制作出产品的技艺,但我们却只把这个词用来指诗人。同样,我们只把追求美的人称为在爱,其它的欲望,不管是爱钱财、爱运动还是爱智慧,都不能具有这个名称。

至此为止,很明了,爱不是对属于自己的事物的爱,而是对美善的爱。但有这种爱情热狂的人又能怎么样呢,那就是在美中孕育,或是凭身体,或是凭心灵(206E)。人到了一定时候,都有这种生殖力,第欧提玛把这种生殖力也分配给了男人。这样,怀着孕育的种子,只要一遇到美的对象,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生殖,以解脱这种孕育之苦。通过凭借美的生殖,凡人都可以达到不朽,甚至动物誓死保护、哺育它们的孩子,也是为着这个目的,这是有死的生物达到不朽的唯一方式。

身体方面具有生殖力的人要接近女人,但心灵生殖力旺盛的人要接近美少年,如果他们是身心调和,从内到外都美的就更好,这样他就可以把孕育许久的种子种下,让它生育结果。而且这种心灵的子女比肉体的子女更受人崇敬,比如荷马和赫西俄德的诗篇,梭伦和莱库格斯的律法,至今还在为人们造福,这些心灵子女为他们的父母留下不朽的声名,是寻常的肉体子女没法比拟的。

但是,我们却不能停留于一个美的形体,因为所有形体中的美都是一种美,你爱一个就没有理由不爱另一个,既然如此,我们就必然超越对形体的爱,而爱美的心灵,接着爱美的行为和制度,再进到美的学问知识。走过这美的海洋,就会发现那一个曾经被珍视的美的形体是多么微小,而专注于那样一种爱又是多么卑微 。

经过这爱的阶梯,最后,突然见到了一种奇妙无比的美 (211A-E),就像哲学家最后对善的理念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H arry Neu m ann纠正到,贫乏神虽然不智慧,但决不是无知(i gnorant),从她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与富贵神交合这件事就不能说她无

知。而且,他认为,尽管他的父亲提供了资源(resou rce),但他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他的母亲,并且以他的母亲所追求的善或幸福为内在的目标( D i oti m a s C oncept ofLove ,1965)。

柏拉图在 菲利布 篇中把事物分为4种,有定、无定、混合和原因,而无定的事物在他看来变动不居,没有常态,是不好的。只有恒定不变的事物才是好的。在 理想国 中,他认为选定护国者的标准之一就是他们本身不受外物影响,永远保持自身同一(理想国,380DE)。在这里,爱神自身也处在一种无定的状态,但改变这种状态的是他本身又是哲学家,是哲学使他抓住一些东西,使他成为自身。

柏拉图这种对个人的爱的看法,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其中以V l ast os为代表。V l ast os认为,在柏拉图的eros中,没有对个人(i nd-i vi dua l)的爱的地位,或者把它看得很低,个人永远只能作为理型(i d ea)的一个影像(i m age)而被爱(V lastos,31),并且他认为这也是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eros的不同之处,后者爱的就是一个美少年(V lastos,1991.38)。V l astos的这种观点经常被引用,一般受到的批评居多,M art ha 认为V l astos只看到了第欧提玛的谈话,而没有注意到亚尔西巴德的颂词,把苏格拉底当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来爱(221C-D)(M art ha, 1986.166),Don al d levy则认为V l astos对柏拉图爱的利己性的批评是不对的,愿望属于自己的善并不排斥为他人自身之故而愿望他人的善(Donald Levy, the Defi n i ti on of Love ,1979)。

柏拉图在这里所呈现的纯然一体的美,是以一种宗教秘仪的方式,这就是依洛西斯教(C ornford,1957.77;H ack f ort h,1990.127).

李丽丽:会饮中的苏格拉底

到达一样(理想国,490),这美的本体是纯然不杂,永恒不变的,而且自存自在的,永远与它自身相同一(211C-D)。与关照这种美的生活相比,那么以前所经历的不管是华装艳服,还是皮肉色泽的美,都可以毫不犹豫的舍弃。真正到达这种境界的,参照美的本体的,也只有苏格拉底,起码在柏拉图看来是这样。从我们前面对亚尔西巴德的颂词的分析,可以看到这才是苏格拉底所追求的生活,是爱欲和哲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的 会饮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古希腊]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英]A.E.泰勒.苏格拉底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P lato,P lato Symp os i um,Ed ited by S ir K enneth Dove r,Ca m br i dge U niversity P ress,1980.

[7]L.Strauss,O n P l a to s Sym po siu m,the U n i versity o f Chicago P ress,2001.

[8]A.E.T aylor,P lato T he M an and H is W o rk,M ethuen&Co L td,1960.

[9]J.A.Ste w art,T he M y th of P lato,Cen taur P ress L td,1960.

[10]M artha C.N ussbaum,T he Fr e g ilit y of Goodness,Cambr i dge U niversity P ress,1986.

[11]F.M.Co rnford,T he Unw ritten P hilosophy and O ther E s say s,Ca m bri dge U n i v ers it y P ress,1950.

[12]D.M.H e l per i n,One H und red Years of H omo sexuality,Routledge,1990.

[13]G rego ry V lastos,P latonic S tud ies,P r i nce t on U niversit y P ress.,1977.

[14]H arry N eumann, D i o ti m a s Concept of Love ,Am erican J ournal of P hilosop hy,V o.l86(1965).

[15]D ona l d L evy, T he D efi nition o f Love in P lato s Sy m pos i u m ,Journa l of theH is tory of Ideas,V o.l40(1979).

[16]R.H ackforth, I mmo rtality In P lato s Sym posi um ,T he C lass ical R ev ie w,V o.l64(1950).

Socrates i n the Sy m posi u m

LI L i-li

(School o f Ph ilosophy and Soc i o l ogy,Be iji ng N o r m al U niversit y,B eiji ng100875) K ey W ords:Symposi u m;Socrates;irony;E ro s

Abstrac t:P l a t o s philosophy i s expounded i n the f o r m o f d i a l oguesw it h de finite ti m e,place and characters,fea t ures,espec i a lly typical i n t he Sy m po si u m,t hat cha racte rize the dram a.Socrates plays an i m portant role i n nearly eve ry dialogue ex cept i n the L a w s, where t he m a j o r speake r is the A t hen ian.Socrates,P l ato s teacher,assu m es the gu ise o f an ignorant man but m anages to overturn the know ledge ofw hich people consi der t o be steady.H ow eve r,i n the end he o ffended the A t hen ians and t he ir l aw s and had to dr i nk po i son.T he A t henian de m ocracy sentenced h i s death.T h i s paper presen ted a study o f So cra tes dra m atic ro le i n the Symposi um i n an attempt to sho w t he nea t i rony and deep though ts o f this g rea tm an,the phil osophe r and t he E ros i n this g rea tm an.

收稿日期:2007年2月23日

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1〕。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新的暴政专治,民主的理想最终成为非理性政治和暴民政治。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能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限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多数的无限权威意味着多数的权力泛用,因为,一旦多数拥有了无限的权威,那么任何持有与多数不相同的见解的个人或数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的意见,便很难得到尊重和保护;多数可以不让少数陈述意见,可以随意地否定少数的意见,甚至可以任意处置少数,而少数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无处伸冤。更坏的是,多数的无限权威将为不断反复的、怨怨相报的暴行种下祸根——今天可以任意处置少数人的多数人,明天则有可能成为被另外的多数所随意处置的少数人,这将使社会最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很显然,苏格拉底已经超越了古希腊的民主理论,为近代自由民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身后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地都发生过的一些事件就说明了无限的民主和直接的民主实际上正是对人权最有杀伤力的践踏,多少政客和暴君借民主之名煽动民众消灭自己的对手,实行恐怖政策,最后民主的空壳下是独裁和暴政。 他是智者,在前人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中,他进行大胆扬弃。他是哲人,不媚俗,不屈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理念,并为之勇敢奋斗,直至殉难。不少真正有见地又有悲悯关怀的哲学家都认同并附议这么一种说法:从古到今,有两个人的死影响深远,一为苏格拉底,一为耶稣基督。正是这二人的殉道式的受难,才激起了人们对自身的批判和反思,从而导致今日人们能尊重理性,宽容不同观点和意见,才有今日的多元繁荣。而苏格拉底的慷慨赴死更是在非基督教文化中广为流传。他因被指控创立新神、不信旧神以及借讲课之名行诱惑教唆青年之实而被判处死刑。当时的雅典有这么一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如逃出国外就可不被追究;如不想流亡,还可用钱买命——即用钱赎罪。他的弟子们有的劝他出走他国,有的愿代他赎罪,却都被他拒绝了。他明确表示他不会潜逃或赎罪,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真理和正义的维护,无论用什么手段苟且偷生都等于向邪恶

苏格拉底关于美的谈话

苏:只要老天允许,你朗诵大作时,我一定来听。不过谈到文章问题,你提醒了我须先要向你请教的一点。近来在一个讨论会里,我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被和我对话的人问得无辞以对。他带一点讥讽的口吻问我:“苏格拉底,你怎样才知道什幺是美,什么是丑,你能替美下一个定义吗?”我由于愚笨,不能给他一个圆满的答复。会谈之后,我自怨自责,决定了以后如果碰见你们中间一个有才能的人,必得请教他,把这问题彻底弄清楚,然后再去找我的论敌,再和他作一番论战。今天你来得正好,就请你把什么是美给我解释明白,希望你回答我的问题时要尽量精确,免得我再输一次,让我丢脸。你对于这个问题一定知道非常透彻,它在你所精通的学问中不过是一个小枝节。 希:苏格拉底,这问题小得很,小得不足道,我敢说。 苏:愈小我就愈易学习,以后对付一个论敌,也就愈有把握了。 希:对付一切的论敌都行,苏格拉底,否则我的学问就很平庸浅薄了。 苏:你的话真叫我开心,希庇阿斯,好象我的论敌没有打就输了。我想设身处在我的论敌的地位,你回答,我站在他的地位反驳,这样我可以学你应战,你看这个办法没有什么不方便吧?我有一个老习惯,爱提出反驳。如果你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我想自己来和你对辩,这样办,可以对问题了解更清楚些。 希:你就来对辩吧。那都是一样,我再告诉你,这问题简单得很;比这难得多的问题,我都可以教你怎样应战,教你可以把一切反驳者都不放在眼里。 苏:哈,老天,你的话真开心!你既然答应了,我就尽我的能力扮演我的论敌,向你提问题。你如果向这位论敌朗诵你刚才告诉我的那篇讨论优美的事业的文章,他听你诵完之后,一定要依他的习惯,先盘问你美本身究竟是什幺,他会这样说:“厄利斯的客人,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不是由于正义?”希庇阿斯,现在就请你回答吧,假想盘问你的是那位论敌。 希:我回答,那是由于正义。 苏:那幺,正义是一个真实的东西? 希:当然。 苏: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 希:那是很明显的。 苏:学问和善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发生效果,是不是? 希:它们都是真实的,毫无疑问。 苏: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也由于美? 希:是的,由于美。 苏:美也是一个真实的东西? 希:很真实,这有什么难题? 苏:我们的论敌现在就要问了:“客人,请告诉我什么是美?” 希:我想他问的意思是:什么东西是美的? 苏:我想不是这个意思,希庇阿斯,他要问美是什么。 希:这两个问题有什幺分别呢? 苏:你看不出吗? 希:我看不出一点分别。 苏:我想你对这分别知道很多,只是你不肯说。不管怎样,他问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请你想一想。 希:我懂了,我来告诉他什么是美,叫他无法反驳。什么是美,你记清楚,苏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苏:呀,回答的美妙!如果我对我的论敌这样回答,要针对他所提的问题作正确的回答,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身平民,他的父亲是一个石匠。他从小跟父亲学手艺,掌握了一手熟练的雕刻技术。本来苏格拉底有可能成为一个雕刻家的,但他却对哲学和科学更感兴趣。当时没有固定学校,他便到处求学,向各种学问的大师学习,听过许多人的讲学,被公认为有全面教养的人,受过当时所需要的一切教育。 史书记载,苏格拉底的长相丑陋,秃脑袋、大扁脸、突眼睛、朝天鼻,还有一张其大无比的嘴巴。但苏格拉底对自己的相貌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实用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往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侧目斜视。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闻到自下而上的气味;而我可以闻到整个空气中的美味。至于大嘴巴、厚嘴唇,可以使我的吻比常人更加有力、接触面更大。”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的全盛时期。这时雅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开始了他在哲学领域里的遨游。他既不局限于前人的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所学,他整日思考、探索,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终于,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提出了一系列哲学命题,成为西方一代哲学大师。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但他的影响却非常巨大。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二)教育思想 1、“美德即知识”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苏格拉底方法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万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它理论均以此为基础。在他看来,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由于感知的世界总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因而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而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比如说少女和鲜花美时,必先有一个美的概念在判断者心中,这一概念又一定和美的总体概念相一致,因而在判断者的身外必定有个绝对美的理念。美如此,真与善亦然,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有理念。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他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作柏拉图式的行为。柏拉图否认现时世界的真实性和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理念是人心之外的一种实体,真理认识只能靠对它的直接感悟,所以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论。他的理念论用于现实社会的改造,便产生了他的理想国的设计。他的哲学认识论却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柏拉图像 亚里斯多德(384—322BC.)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他师从柏拉图20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学,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他的著作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反映他的真

(完整版)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真理与修辞] 雅典的人们,我的控告者们是怎么影响你们的,我不知道。至于我,我自己也有点浑然自失了,他们说得可真是充满说服力。而他们说的话里,简直没有真话。他们信口雌黄,其中有一句尤其让我惊讶,就是所谓,你们必须小心被我欺骗,因为我说话很聪明。他们真不害羞,不怕会被我用事实马上驳倒,即,我无论如何不像说话聪明的——这在我看来是他们做的最可耻的事——除非是,他们把说真话叫做说话很聪明。而如果他们这么说,我会承认我是个演说者,但不是他们那种。而这些人,如我所说,说的话里,很少或根本没有真话,但你们听我说的都是真话。宙斯在上,雅典的人们,你们听到我说的并不像他们精心设计的词句那样,不是刻意修饰的辞令和名目,都是我临场口占的字句——我相信我说的是光明正大的——你们中谁也不要期待别的说话方式。当然,诸位,在我这个年纪,是不该像孩子一样到你们这里来胡扯。雅典的人们,我热切地求你们、恳请你们,如果你们听到我申辩的这些话,觉得和我在市场上的钱庄柜台边或别的地方常说的是一样的(你们中很少人在那里听到过),你们不要因此而惊讶或者喧哗。因为是这样的:现在我第一次到法庭上来,已经是七十高龄的老人。我整个是这里的言辞方式的门外汉。比如,要是我在这儿真的是一个外邦人,你们一定同意我用从小习惯了的口音和方式说话,那么,同样,我现在向你们提出这个正当请求——至少在我看来,它是正当的——你们不要管我的说话方式(这方式也许更糟,也许更好),只是看我用这个方式表达出的想法,看我说的是否正当。这是法官们的德性,而演说者的德性就是说真话。 [案情真相] 那么,雅典的人们,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首先针对那些最初的虚假控告和那些最初的控告者做申辩;其次,针对后面的控告和后面的控告者申辩。而很久之前(有些年头了)你们面前就有了很多控告我的人,说的根本不是真话。比起阿努图斯等人,我更怕他们,虽然阿努图斯他们也可怕。诸位,那些人更可怕,你们中很多人从孩童时代就被他们说服了,听他们控告我,其中同样没有真话,他们说,有个苏格拉底,是个智慧的人,是关心天上的事的学究,还考察地下万物,把弱的说法变强。雅典的人们,他们散布这谣言,真是我可怕的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

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相比之下,两者都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试图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发现进步,这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上,两者都注重文德教育。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是孔子教学内容四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历史上的孔子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偏重文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但与此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他也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苏格拉底呢,他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并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

苏格拉底问答术 一条商船刚出海不久,突然收到台风可能来临的警报。于是,一场争执开始了。有人主张立刻回港避风,有人却认为问题不至于那么严重,应该继续航行。怎么办?倘若正确意见一方不能说服另一方,那么,要么全船的生命会遭到灭顶之灾;要么因返航错过一次贸易时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相似的情况:正确的主张必须说服错误的主张。母亲病了,不肯去医院就医,要靠说服;女儿正陷入一个危险的情网中—热恋中的对象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要她摆脱情网,也要靠说服;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受骗后准备寻短见,启发他不要轻生,还是要靠说服。可见,说服存在于任何有人群的地方。说服的存在,说明社会的进步,因为荒蛮时代只能靠棍棒和鞭子去制服别人。说服固然要以正确的思想作为前提,但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有想,内容是了不起的东西,而形式没有什么意义,这是胡说、瞎扯。如果谁要在社会上发生影响,就要努力掌握形式。”因此,在论辩——这一口才的最高峰的科学中,出现过形形式式的说服术。苏格拉底问答术,就是类似于诱导说服法的又一著名的一种。 苏格拉底是2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以论辩见长。他创立的问答法至今还是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其原则是:与人论辩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析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完全一致后,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具体的作法和特点是:开头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让他说“不”。 美国一家电器公司推销员阿里森普谈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到一家不久前才发展的新客户去,企图再推销一批新型的电机。一到这家公司,总工程师劈头就说:“阿里森,你还指望我们要能多买你的电机吗?”一了解,原来公司认为刚刚从阿里森那里购买的电机发热超过正常标准。阿里森知道强行争辩没有任何好处,决定采取苏格拉底问答法来和对方论理并说服对方,即决意取得对方作“是”的反应。他了解情况后,先故意说:“好吧,斯宾斯先生!我的意见和你的相同,假如那电机发热过高,别说再买,就是买了的也要退货,是吗?”“是的!”总工程师果然作出其预料的反应。“自然,电机是会发热的,但你当然不希望它的热度超过全国电工协会规定的标准,是吗?”“是的。”对方又说了一次。然后,阿里森开始讨论具体问题了,他问道:“按标准,电机的温度可比室温高72度法,是吗?” “是的,”总工程师说“但你们的产品却比这高得多,简直叫人没法摸,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阿里森也不与他争辩,反问说:“你们车间的温度是多少?” 总工程师略为思索,回答说:“大约75度法。”阿里森兴奋起来,拍拍对方肩膀说:“好极了啦!车间是75度法,加上应有的72度法,一共是140度法左右。如果你把手放进140度法的热水里,是否会把手烫伤呢?” 工程师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点头称是。阿里森接着说:“那么,以后你就不要用手去摸电机了,放心!那完全是正常的。” 结果,不但说服了对方,消除了对方的偏见,而且又作成了又一笔生意。阿里森开始所问的问题,都是反对者所赞同的。在他机智而巧妙的发问中,获得无数“是”的反应,使反对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包围在数分钟之前还在否认的结论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在说话时,一开始就说“是”字,会使整个心理趋向于肯定的一面。这时全身的组织——内分泌腺、神经和肌肉,都呈放松状态。情绪轻松,保持谈话间的和谐气氛。相反,说“否”字容易造成情绪对立,致使全身组织紧张,聚集在一起成为拒绝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直接影响心理。一位研究心理学的美国教授欧非斯托说:“一个‘否’字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障碍。当一个说‘不’字时,所有他的人格尊严都需要他坚持到底。过后他也许自觉说‘不’字是错了,然而他的尊严当时绝不允许他改变,只能一味坚持。因此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就让他不反对,是实在要紧不过的事。这种“是”字的反应,其实是一种最简单的论辩技术,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却忽略了它。有的人喜欢用执拗来显示自己的聪明,

关于美的名言名句

关于美的名言名句 ●至善方能至美(拉丁语) ●美是善的标准语汇中的一部分(爱略特) ●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卢梭) ●善较之美价值更高(阿尔拉) ●美高于善,善胜过丑(王尔德) ●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托尔斯泰)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 ●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普利什文) ●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苏格拉底) ●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罗·安·约翰逊) ●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它包括了自然的不可企及的神秘目标(罗·布里奇斯)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 ●美是一种自然优势(柏拉图)

●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狄更生) ●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在任何大自然中都无法认得美的人,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德国) ●美会在凝视者的眼睛里(刘·华莱士) ●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爱默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花朵衰败的地方,人类没法生活(法国) ●美在已经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创造着(塞·丹尼尔) ●十全十美虽无法达到,但却值得追求(罗·布坎南) ●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毛姆) ●要创造出真正的美必须具备巨匠的技艺(约·德莱顿) ●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要幸福得多(爱默生) ●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德谟克利特) ●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德谟克利特) ●富有生机就是美(威·布来克) ●端庄即至美,严肃乃极乐(威·沃森)

柏拉图对话集

柏拉图对话集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 我这才明白了一件事:诗人们创作并不是靠智慧,而是靠天分、凭灵感,正如先知和解说神签的人一样;因为这些人也说出很多美好的话,却不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很明显,诗人们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两样。同时我也发现,他们凭着能写诗,就以为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很智慧,其实一窍不通。P31 因为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导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我跟你们说,美德并非来自钱财,钱财和一切公私福利都来自美德。P41 你们如果置我于死地,是很不容易找到另外一个人来顶替的,这个人附在城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好像牛虹附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大太肥,年龄末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我想是神灵把我拴在城邦上的,具有这样一种资格,可以走来走去,激发、催促和责备你们每一个人,整天不停地到处紧跟着你们。P42 请不要因为我说实话而不高兴。因为一个人如果刚正不阿,力诽众议,企图阻止本邦做出许多不公不法的事,就很难保全生命。一个人如果真想为正义而斗争,又不想活一个短暂的时期,那就只能当一名平头老百姓,决不能做官。P43 如果我又说,人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天天谈美德以及其他你们听见我谈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考查,不经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那你们就更加不肯相信我的话了。P50 可是公民们,逃避死亡并不很难,逃避邪恶却难得多,因为邪恶跑得比死亡快。 P51 因为死的状态有两种可能:死可能是绝对虚无,死者全无知觉;死也可能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灵魂从这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P53 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P55 会饮篇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夕阳历史。”一个是代表古希腊文化中的思想家,开创哲学研究新方向的跨时代;一个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影响华夏儿女几千年。 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中,一个在西方,对夕阳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在东方对华夏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两人又太多的相似,带式他们更多展现出来的是内在实质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实在相似之处中的不同之处,也反映出来的是古希腊文化与华夏文化背景和结构的不同,此处浅略地做以比较分析。 一、苏格拉底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比较 当我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二者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特点。其一是历史背景,大致相同,尽管当时的中国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而雅典则处于奴隶制民主时代,但二者都有政治民主,学术空气活跃,百家的争鸣的气氛。因此,虽然当时的中国和雅典,因地理隔绝,互不联系,但二人还是先后独立地提出和运用启发示教学。其二是,二者的最核心部分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从不同的角度向顺申购,启发学生积极的,独立地思考问题,主要地学习,获取知识。他们不同之处。其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强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强调教师要传授知识,学生要学习知。他的名言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同则殆。”而苏格拉底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于孔子,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对的,而忽略了或者说以此知识的传授则是不对的,片面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思想比苏格拉底要高超得多。其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只是限于一味地提问题,回答问题这一种方式,未免显得单调。孔子的启发示教学,除了启发性提问外,还辅以浅近的例子,说明深刻的哲理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叩两端”的方式这也要比苏格拉底全面一些,从这方面来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比苏格拉底的要略高一筹。 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成人艺术比较 苏格拉底最具审美意味的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苏格拉底式的讽刺是与现代所谓讽刺不同。它是一种谈话方式,一种自由愉快的社交。苏格拉底提出问题,诱导别人思索、回答,以便对自己想说的话存疑和对别人自由思索加以等待。例如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问美诺:什么是美德?美诺立刻就分别回答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等等,苏格拉底讽刺他说:“当我只问你一种美德时,你就把你所留着的一窝美德都端出来了”,而这并不是他所要问的,他要问的是“美德本身”。因为美德“不论他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苏格拉底就这样以“无知者”的身份一步上引导美诺进行推导,从具体的感性经验,指出构成美德概念的部分概念(正义,勇敢等等),最后推出美德是一种“知识”。这就是引导人开始了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寻找从每个人中都可以找到的普通的道德本质。

如何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让培训更有效

如何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让培训更有效? 一、苏格拉底式提问与白板学说 培训师的角色就是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培训课程的现场讲解又是最为直观的观察现场,由于参训者多为成人,其学习模式已经极大地区别于在校教育。传统的在校课程讲授模式,偏重于直接讲述信息,通过言语讲授向听众传递知识信息,即“讲-听模式”,学术上称其为“白板学说”,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罗克(John Loche)提出,认为人们的大脑就像一块白板,空无一物。通过讲述可以给学员灌输新的观念和知识。白板学说的前提是学员对新的知识和观念一无所知,而讲授者则对之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很普通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主动权集中在讲授者手

中,可以掌控信息的传递,并保证信息传递的连贯性。其缺点是学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对信息内容的需求极其强烈,讲师需具备高级讲授技巧,若缺少相应的互动,则容易使学员的注意力曲线下调过快,造成信息的丢失。 在培训课堂上,“白板教学法”只是一种基础的讲授方式,另一种更为有效的讲授方式就是“探询”法,也称为“苏格拉底式提问法”,这种方法由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创造,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被世人所知。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通过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学习,演示了这种学习方式。它的流程是:讲授者先不表明自己的观点,通过不断向学习者发问,来引导学习者寻找正确的答案。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前提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提问来引导他们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优点在于主动权在讲授人手中高度灵活变化,集中在重点知识的考察,侧重于信息的反馈以便于讲授者及时调整授课方向。通过引导学员学习,增进了主动思考意识,将授课的内容由基础向高端递进。学员也可以及时查遗补漏,保证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授课的节奏变化强,保证了学员的注意力不被分散。它的缺点在于技术性很强,需要讲授者事前有充分的设计,问题设计的目的要明确,要与讲述和讨论的主题相关。内容要简练、清晰,易于让回答者理

关于美的名人名言

.人的一切都应是美的,外貌、衣裳、灵魂、思想。——俄契诃夫 2.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德歌德 3.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正心灵。 4.山美不在高,而在景物;人美不在貌,而在思想。 5.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英莎士比亚 6.玫瑰是美的,不过我们认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英莎士比亚 7.人的外表的优美和纯洁,应是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前苏别林斯基 8.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着和发式,而在于他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9.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价一个人。——印度泰戈尔 10.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灵就是份信用卡。——英李顿 11.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结合,只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12.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贵。——古希腊柏拉图 13.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俄托尔斯泰 14.谁也不会因为别人长得丑就责怪他。——希腊谚语 15.单纯漂亮不算美,令人愉悦才是美。——意大利谚语 16.美是德的象征,德是美的本质;美与德是两个概念,又是一个实体。 17.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前苏苏霍姆林斯基 18.美的心灵像甘泉、像雨露、不仅滋润了自身的语言、形象,而且也使周围的一切都沐浴着美的光辉。 19.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20.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高尔基 21.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22.劳动人民对美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23.美的世界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的花朵要靠我们劳动的汗水来浇灌。 24.如果人们不仅能够执着地追求美,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美、自觉地创造美,那么,不仅他们自身会变得更加完美,而且整个社会、我们周围的一切,也都会变得更加完美。 25.真正的幸福和愉快,包容于为社会、为民众、为人类不断的发现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之中。 26.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始终怀有炽热的爱,有着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那他就永远不会哀叹自己看不到美。 27.真正的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同自然一致,一方面同人的理想一致。 28.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就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9.我们从那些由于劳动而变得粗美的脸上看到了全部人类的美。——马克思 30.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1.青年人应该陶冶美的心灵,塑造美的形体,追求美的生活,创造美的未来。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真理与修辞] 雅典的人们,我的控告者们是怎么影响你们的,我不知道。至于我,我自己也有点浑然自失了,他们说得可真是充满说服力。而他们说的话里,简直没有真话。他们信口雌黄,其中有一句尤其让我惊讶,就是所谓,你们必须小心被我欺骗,因为我说话很聪明。他们真不害羞,不怕会被我用事实马上驳倒,即,我无论如何不像说话聪明的——这在我看来是他们做的最可耻的事——除非是,他们把说真话叫做说话很聪明。而如果他们这么说,我会承认我是个演说者,但不是他们那种。而这些人,如我所说,说的话里,很少或根本没有真话,但你们听我说的都是真话。宙斯在上,雅典的人们,你们听到我说的并不像他们精心设计的词句那样,不是刻意修饰的辞令和名目,都是我临场口占的字句——我相信我说的是光明正大的——你们中谁也不要期待别的说话方式。当然,诸位,在我这个年纪,是不该像孩子一样到你们这里来胡扯。雅典的人

们,我热切地求你们、恳请你们,如果你们听到我申辩的这些话,觉得和我在市场上的钱庄柜台边或别的地方常说的是一样的(你们中很少人在那里听到过),你们不要因此而惊讶或者喧哗。因为是这样的:现在我第一次到法庭上来,已经是七十高龄的老人。我整个是这里的言辞方式的门外汉。比如,要是我在这儿真的是一个外邦人,你们一定同意我用从小习惯了的口音和方式说话,那么,同样,我现在向你们提出这个正当请求——至少在我看来,它是正当的——你们不要管我的说话方式(这方式也许更糟,也许更好),只是看我用这个方式表达出的想法,看我说的是否正当。这是法官们的德性,而演说者的德性就是说真话。 [案情真相] 那么,雅典的人们,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首先针对那些最初的虚假控告和那些最初的控告者做申辩;其次,针对后面的控告和后面的控告者申辩。而很久之前(有些年头了)你们面前就有了很多控告我的人,说的根本不是真话。比起阿努图斯等人,我更怕他们,虽然阿努图斯他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 不同点: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 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解放人们思想的文化运动,打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的思想基础; 不同点:文艺复兴披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外衣进行文化改革,宗教改革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社会变革,启蒙运动彻底抛开伪装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实践了政治变革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因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而产生;②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反对天主教会;③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条件。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所以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②时间和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③历史作用不同: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促进西欧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异同点 同:他们都倡导天赋人权的思想,人生平等,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都痛斥了时政的残暴统治

苏格拉底与尤苏戴莫斯的对话

苏格拉底与尤苏戴莫斯的对话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与青年尤苏戴莫斯(Euthydamus)有关“正义”问题的谈话。 “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苏格拉底问。“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苏问。“显示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问。 “肯定有”,尤回答。 “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 “也有”,尤回答。 “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 “也有。” “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是不是也能说它是非正义的呢?” “当然不能。”

“那么,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当然。” “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这也是正义的。”尤回答。 “如果他偷窃、抢劫他们的财物,他所做的不也是正义的吗?” “当然是,不过,一起头,我还以为你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哩。”尤回答。 “那么,所有我们放在非正义一边的事,也都可以放在正义的一边了?”苏问。 “好象是这样。” “既然我们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限:这一类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问。 “完全同意。”尤回答。 苏接下去又问道:“弱国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就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回答。 “又如儿子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

苏格拉底式对话范例

苏格拉底式对话范例 教师:这是一门生物学课程。它是一门什么样的科目呢?关于生物学,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凯瑟琳,你能否说一下? 凯瑟琳:它是一门科学。 教师:那么,什么是科学呢? 凯瑟琳:我吗?科学非常讲究严谨、精确,他们通常做实验、测量和检测。 教师:没错。除了生物学还有什么其它科学吗?玛丽莎,你能说出其它门科学吗? 玛丽莎:当然可以,比如化学和物理学。 教师:还有别的吗? 布莱克:还有植物学和数学。 教师:数学嘛……数学和其它科学有些不一样,不是吗?它和生物学、化学、物理和植物学不同在哪里?布莱克,你怎么认为? 布莱克:数学不需要做实验。 教师:为什么不需要呢? 布莱克:我想是因为数字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教师:没错,研究数字和其它数学的东西和研究物质世界或者生物中的化学物质或者规律等等,都是不同的。你可以去问问你的数学老师为什么数字如此不同,亦可以对此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不过我们现在先重点探讨什么叫生命科学。为什么生物学和植物学都被叫做生命科学? 彼得:因为它们都研究生物。 教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生物学和植物学不同在哪里?珍妮弗,你怎么看? 珍妮弗:我说不出来。 教师:好吧,让我们都在词典中查找这两个词,看看词典是怎么说的。(学生开始查词典。)教师:珍妮弗,关于生物学,你查到了什么? 珍妮弗:词典上说:“它是一门研究动物和植物的起源、历史、物理特性、生命过程、习性等等的科学。它包含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分支。” 教师:那么关于植物学与生物学的关系,我们知道些什么,瑞克? 瑞克: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教师:没错,如果仅从词源的角度来考察,我们会如何描述生物学这门学科呢?如果把biology这个词分解成“bio”和“logy”两部分,它的字面意义是什么?布莱克,这样分解的话,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布莱克:它是一门关于生命,或者说,研究生命的科学。 教师:好,你们现在能看出词源是如何帮助我们了解一个词的意思了吧?你们是否也察觉到越详细的定义是如何越清楚地阐明了一个词原来的含义呢?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会认为实验对于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如此重要呢?难道你们认为,人类一直以来都做实验吗?玛丽莎? 玛丽莎:我猜没有,在任何科学诞生之前都没有。 教师:是的,说得很好!科学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有的。科学诞生之前人类在做什么?他们如何获取信息,又是如何形成他们的信念的?彼得? 彼得:从宗教信仰中获取的。 教师:是的,宗教信仰常常会决定人的观念、想法。为什么我们今天不用宗教信仰去断定 ----比如,生命的真正起源、历史和物理特性呢? 彼得:有些人仍然会这么做。他们相信《圣经》已经解释了生命的起源,并认为进化论是错的。 教师:琼斯,进化论讲的是什么? 琼斯:我不清楚。 教师:嗯,我们不妨查一下词典找找达尔文的名字,看看有没有关于达尔文学说的解说。 (学生开始查词典。) 教师:琼斯,请你大声读出你查到的解释。 琼斯:词典上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所有动植物物种都是通过继代遗传、稍微的变异、不断进化的结果;能适应环境的就能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 教师:琼斯,这段话用日常语言怎么理解?你会怎么解释?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 标签:苏格拉底,孔子,思想] っ说不会离开回答:2人气:2解决时间:2011-02-03 15:36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从 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1、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 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