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篇一:哈尼族民俗风情

哈尼族民俗风情

1.源流与分布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共有人口142.49万人,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勐海县、景洪市、勐腊、新平等哀牢山境内的县份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此外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和蛮”即专指哈尼族这一群体,当时已聚居于哀牢山

与蒙乐山一带。唐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

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从《尚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作为统一名称。

哈尼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包括十余种土语,不能互相通话。过去哈尼族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2.民居民俗

哈尼族山寨一般建在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势而建,每寨少则几户人家,多则几百户。村寨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

云南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XX 年“选美中国”特辑列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古村落之一,是哈尼支系人的主要聚居地,被称为“叶车(奕车)之乡”。

哈尼族的住房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从建筑形式来看,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千脚落地的干栏房、土司政权的衙署建筑、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

哈尼族地区,是哈尼族传统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建筑样式。“蘑菇房”结构特别,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冬暖夏凉,其设计与建筑融入了哈尼先人的勤劳与智慧,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

哈尼“蘑菇房”因其特别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冬暖夏凉。哈尼族有“谁不会盖‘蘑菇房’谁就不是真正的哈尼”之说,显然他们视“蘑菇房”为一种骄傲。蘑菇房的屋顶为四个斜坡面,内部分三层:底层用来关马圈牛,堆放谷船、犁耙等农具;二(三)层至屋顶的空间称“封火楼”。封火楼通常以木板间隔,用以贮藏粮食、瓜豆,供适龄儿女谈情说爱和住宿;中间楼板层是“蘑菇房”的主体部位,是主人居住的地方,做饭、休息、会客均在此层,正中央是长年烟火不断的长方形火塘。

干栏房:分布在西双版纳州的哈尼族支系爱尼人多居于高山深谷间,山寨远处有青山绿水衬托,近处有排列整齐的橡胶树林相伴,村里果木葱笼,禽畜兴旺。爱尼人像傣族一样居住“干栏”式的高脚竹楼,有“拥熬”和“拥戈”两种结构。“拥熬”是一种地棚式的简易建筑物,依坡而建,房

屋比较低矮。“拥戈”是一种“干栏”式楼房,外观模样与

傣家竹楼非常相似,底层用于圈养牲畜,堆放柴木及杂物,上层则被分为男性成员的居室“波罗坡”和女性成员的住室兼作厨房的“拥玛坡”两部分。另外还在“拥玛坡”附近建有几间子房“拥扎”供成年儿子居住,家中有几个成年儿子,就建有几间子房,合称为子母房。

3.服饰民俗

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哈尼族崇尚黑色,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

哈尼族男子服装、服饰和头饰比较单纯,朴素大方,各地款式基本一致,大多为紧身短衣、宽松长裤和黑布包头。上衣主要有无领斜襟右衽和短领对襟衣两种类型,沿衣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以几何纹布。

哈尼族妇女的头饰、服装和服饰多样复杂,各具特色,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圈,大致可分为长衣长裤类、长衣长裙类、短衣短裤类、短衣短裙类和短衣长裤类几种类型。

短衣短裤类:红河元阳等地的奕车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

下身穿被称作“拉八”的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这种古朴奇特的装束来源于历史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奕车人由昆明附近南迁时,被强族围困,为求生存,他们将男子用锅灰抹黑面部,女子则改穿短衣裤,分多路出击,突围终于成功,最后迁入今滇南各地定居。为了纪念这次突围,奕车妇女便将那时的穿着沿袭下来了。现在奕车妇女已改穿长裤,传统服装只在婚嫁活动、节日期间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装,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儿童、青年、老年(壮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戴圆帽,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头饰、服饰,在衣服、帽子上饰以众多的饰品;结婚生育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女

西双版纳及澜沧江一带的妇女,上穿挑花短衣,下穿及膝的折叠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头饰繁富。未婚时裙子系得高,紧接上衣,已婚则系得低些。墨江、元江、江城一带的妇女,有的穿长桶裙或皱折长裙,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一般喜欢带耳环和耳

坠,不少地区还带银制项圈和大手镯。妇女是否已经结

哈尼族民俗风情 1.源流与分布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共有人口 142.49万人,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勐海县、景洪市、勐腊、新平等哀牢山境内的县份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此外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 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和蛮”即专指哈尼族这一群体,当时已聚居于哀牢山与蒙乐山一带。唐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 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从《尚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作为统一名称。 哈尼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包括十余种土语,不能互相通话。过去哈尼族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2.民居民俗 哈尼族山寨一般建在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势而建,每寨少则几户人家,多则几百户。村寨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浅谈哈尼族原始宗教活动中的“莫批” 摘要:哈尼族的宗教信仰具有明显的原始宗教色彩,信奉万物有灵,并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的形式呈现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因为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哈尼族文化的传承依赖于口耳相继、言传身教,在这个过程中,“莫批”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功不可没。 关键词:哈尼族;“莫批”;社会 哈尼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是中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十余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玉溪市。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数千年前,哈尼族先民聚居在青藏高原,属于庞大的诸羌部落集团,从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后来,由于饥荒、瘟疫、部族之间的战乱等复杂原因,迫使他们不断南迁。隋唐时期,当中原大地已进入高度发展的地主经济之际,哈尼族先民却怀着衣食无着的不安心情,历经无尽的艰难困苦迁入我国滇南山区。艰辛的历史把这一族群无情地抛弃在山高谷深、丛林密布、交通闭塞、孤立的自然环境之中,哈尼族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过着“刀耕火种”和原始粗放的山田稻作农耕的生活。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永寿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2014年7月14日到7月27日 地点:永寿县 调查对象: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关于永寿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永寿,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永寿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

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永寿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 偶。(傣族) 2.三月街 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 或竞赛。(白族) ◇3.火把节 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彝族)(纳西)

(基诺族) (拉祜族) 4.踩花山 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及相关作文(小学生)欣赏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四-六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除此以外还有立春,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已节<三月三日>,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二天>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冬至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 除夕 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也是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过大年 辞旧岁,贺新春。人们劳动了一年,欢欢喜喜地迎来了春节。 除夕之夜,我、爸爸妈妈和小姨一家、舅舅一家,还有爷爷奶奶欢聚一堂,吃酒辞旧岁。

一道道菜肴陆续上了餐桌,一阵阵香气接连不断地吸引着我,使我们忍不住露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丑样。我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筷子,伸向盘中的美味。我几乎尝遍了,回味无穷,令我吃了还想吃,还怨天尤人:“菜也太少了吧!” 吃完饭,我们见时间还早,离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便小孩一组,大人一组地打起了扑克。“8点啦!”也不知谁叫了一声,我们也没来得及去想,便一窝蜂似的涌到了电视机前,各占“一块地盘”,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春晚”。这次的晚会可精彩啦!舞蹈演员那优美的舞姿,歌手那悦耳的歌声和小品演员那幽默滑稽的动作、语言,都紧紧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我们看着精彩的节目,都会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赞叹不已。 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我看见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万倍。”于是,我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春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它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00字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

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第二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这个巨大的家庭是由56族兄弟姐妹们组成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广东,下面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首先先绍的是我们广东人最爱的饮料凉茶,我们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因为它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在广东,如果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1、(农历正月初一)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 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看春节联欢晚会) 元日(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农历正月十五)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 宵、踩高跷、猜灯谜、、赏花灯、等风俗。 3、(节气清明)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

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4、(农历五月初五)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 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 5、(农历七月初七)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6、(农历八月十五)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7、(农历九月九)

浅析云南哈尼族扇子舞蹈的文化意义 发表时间:2018-11-23T16:54:37.10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作者:刘畅[导读] 扇子舞是哈尼族舞蹈文化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演变最终得以保留的具观赏性和表演性质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它是哈尼族模仿各种大自然中鸟的形态和动作而创作出来的舞蹈,本文参考众多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对其历史渊源和发展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扇子舞蹈的内在文化意义。 刘畅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舞蹈学院 650000摘要:扇子舞是哈尼族舞蹈文化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演变最终得以保留的具观赏性和表演性质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它是哈尼族模仿各种大自然中鸟的形态和动作而创作出来的舞蹈,本文参考众多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对其历史渊源和发展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扇子舞蹈的内在文化意义。关键词:云南哈尼族,扇子舞,文化意义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哈尼族丧葬礼俗--扇子舞考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ZDX256 一、扇子舞蹈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哈尼族舞蹈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对应不同的场合。云南哈尼族扇子舞最早起源于传统巫俗,后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具有较强观赏性和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扇子舞经过千年的演变,从最初是单人舞蹈的表现形式,逐渐演变成双人和群体舞蹈,以扇子为道具,配合优美舒缓的动作姿态,在有节奏的音乐下翩翩起舞,表现出了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 二、扇子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哈尼族的大型丧葬祭祀活动中有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舞蹈,扇子舞蹈不管是在艺术魅力上还是表演感染力上都是最为光彩的一种舞蹈形式。扇子舞一般由哈尼族族内的男性成员来跳,进行舞蹈表演时一般是双人或者四个人一同进行。跳舞的顺序也有一定的要求,先是跳刀、叉、棒,最后才是跳扇子舞。按照哈尼族的舞蹈文化传统都要先跳十六套扇子舞中的前三套,据悉,这是哈尼族祖辈留下来的祖规。舞蹈时间一直从早上上午十一点左右开始跳到下午四点。哈尼族扇子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用以在祭祀活动上的舞蹈,哈尼族将对于死亡的理解融入到本族人民的舞蹈形式中来,经过漫长历史的演变一直流传到现在,它是哈尼族在进行大型隆重的丧葬活动“莫搓搓”葬礼上最为重要的舞蹈形式,而“莫”在哈尼族人的语言表达中是老者的意思,“搓搓”则为跳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为逝去的老者跳舞的含义,是为哈尼族族群内有非常高声望地位以及经济实力的长者举行的一种非常隆重的葬礼仪式,这与哈尼族对于死亡的原始信仰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哈尼族的文明中,祖辈时代先民坚信“灵魂不死”哈尼族对于死亡的理解一直在扇子舞得以体现,他们认为人死了虽然肉身消逝,但灵魂不灭,那么人死了就应该用最高兴的舞蹈方式将死者的灵魂送到他最应该去的地方,并祈祷逝者可以保佑整个哈尼族可以永远延续下去。这是最为古老的对于死亡的理解和信仰,这不仅是对死者的人格的尊重也是对其灵魂的安抚,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可以有好的生活,同时也是生者对现有生活的感恩。 三、扇子舞蹈的文化意义扇子舞蹈一般归为丧葬舞蹈的范畴中,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对死者灵魂的安抚,希望死者的灵魂可以安静的离开,回到哈尼族世代先民居住之地。另一方面也是对死者家属和亲朋好友的慰藉,其目的本质上就是哈尼族人对现有生活的感激,向上天表达自己虔诚的期盼,希望未来哈尼族人的生活可以更加美好。扇子舞这一丧葬舞蹈的核心体现在于哈尼族人对于死亡的理解,他们对于死亡的特殊观念并不悬空存在,而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与他们的文化内涵和生者所抱有的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紧密融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民族情结和血缘关系色彩。扇子舞蹈是哈尼族舞蹈文化中演变时期最长,同时也是保留比较完整,最具观赏性和表演性质的舞蹈。不仅具有完整的舞蹈流程和表演规范,优美舒展的舞蹈姿态,还有含义丰富的舞蹈语言,特别是舞蹈环节中包含的一系列高难度舞蹈动作,如高抬腿,长时间控制舞步跟随音乐的律动的不停变化。使得在整个扇子舞的观赏过程中,不仅让观赏者感受到静态美、动态美的享受,还包括体态造型的优雅和音乐律动的恰到好处。随着哈尼族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及对于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扇子舞不但没有在现代化的社会潮流中被淹没,反而不断演变出新的表演形式和舞蹈动作,这让扇子舞在尽量保留原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能随着社会和民族的发展得以进入大众的视野。现在的扇子舞所具有审美价值以及震撼人心的观赏体验,已经逐渐从原有的哈尼族丧葬礼节中脱离了出来,作为一种单独的舞蹈形式,它所带来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安抚逝者的灵魂,更是为哈尼族人文化精神的寄托,同样也是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祷和殷切的盼望。哈尼族扇子舞蹈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根溯源,祭祀并通过舞蹈形式向自己的祖先表达怀念之情。南方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大多具有遥远复杂的迁徙历史。同时,漫长的种族迁徙历史也是该民族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寻求更安稳的生活的证明,这漫长艰辛的旅程对于每一位哈尼族族民都深有体会。尽管他们在新的环境下已经繁衍生息了数代,然而他们对于祖先居住过的故土仍然有着很深的情节,人们死后也希望能够魂归故土。因此,对于哈尼族扇子舞的社会调查和研究也非常有利于我们了解哈尼族的民族史。扇子舞还具有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绵衍种族的文化意义。在南方少数民族漫长的发展史当中,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哈尼族都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关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在远古时期阶段,族民正是通过舞蹈和音乐的民间娱乐方式,向自己的后代进行农事生产、道德伦理、生育繁衍等诸多生活日常方面的教育,这也是各民族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对本族族民最古老和原始的教育方式。 四、结语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本文是关于家乡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你的家乡的民风民俗你还记得吗?下面一起看看大家家乡的民风民俗吧! 【篇一: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养生出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了。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了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接受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

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了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可以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接着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了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了,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篇二: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作文500字满分范文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作文500字满分范文【篇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的传统习俗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今天,就让我带着你走进我的家乡,领略一下那历史悠久而传统的习俗——捣年糕。 年糕,年年“糕”升。在象山,年糕是家家户户过春节时必吃的食物。捣年糕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是费时费力。 村里的男人,先把米一升一斗地从米缸里取出来,浸泡在水里,等到米粒充分吸收了水分,彻底湿透以后,再把米捞起来过滤掉水分,晾一晾,然后才把这些米送到磨坊里磨成米粉。接着把磨好的米粉倒进一个特制的桶里,放到锅里蒸,待到厨房里的蒸气弥漫着米香时,米粉已经被蒸熟了。大力男人端起木桶快步走到木槽前,把一桶的米粉倒进木槽里,用木杵用力地捣,使木槽里的米粉变成膏状,再用力,使那些膏状物从一个方形的小口里挤出来,钻出长条,像是一条巨大的蚕从蛹里爬了出来。边上的妇女手里握了一把刀,刀上沾一些水,切成了一段段,再放到室外的竹板上晾起来,期间还要给它不断地翻身,等年糕完全变硬之后,就可以装入袋子里保存起来了。 家乡吃年糕也是一大特色。在年糕刚成型时,还冒着热气,黏黏的,撒上一些红糖,白糖,芝麻和桂花,年糕一下子变得又甜又糯,是我最喜欢的吃法。也有人喜欢吃咸的,放入榨菜丝包起来,这样吃甜丝丝,咸滋滋。 捣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种生活艺术。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作文500字满分范文【篇二】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但我更喜欢端午节里的划龙舟。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午日节。这个节日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古时楚国人屈原不愿做亡国奴,而投江自尽,人们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同时又为了避免鱼虾吃食屈原的身体而制作了粽子扔入江中,后来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星期三,我们一家去西溪湿地看赛龙舟。 我一来到西溪湿地便看见了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荡漾着许多龙船,每条船上有十来个选手挺拔的站着。然后,他们缓缓坐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忽然,哨声响起,选手们像发了疯似的划了起来,旁观的人有的鼓起掌来,有的兴奋不已,大声叫喊着。选手们拼命地划着,口号更是声如洪钟:一二三,划!一二三,划!落后的选手也不甘示弱,紧追其后,仿佛一条条发威的蛟龙在水面上腾飞着,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脸颊,衣服,但选手们并没有停顿,每一个动作还是那么力量十足,战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让人沉浸在浓烈的比赛气氛中,使人叹为观止。 比赛结束了,我看着碧绿的江水,心中不禁赞叹着:龙舟比赛真是扣人心弦。 家乡的民风民俗小学作文500字满分范文【篇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国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

哈尼族的饮食习俗 哈尼族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中国的云南西南部等地,是生活在云南红河地区的一个山地民族,以农业为主,善于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林,他们培育出著名的”紫米”和”普洱茶”、创造了中国农田史上七种田制之一的”梯田文化”。有十月节、六月节、波突、祭母节、认舅舅、阿巴多等民俗节庆,其丰富的饮食文化与节日文化相映成辉,构成了独特的哈尼风情。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尼族也极爱吃肉,猪、牛、羊、鸡、鸭,大块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给老者享用。

哈尼人又善于精打细算,常常把吃鲜剩余的猪肉、牛肉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制时,将肉切成条状,撒上花椒面、盐、八角粉等香料,捂沤一昼夜后,便悬挂于火塘之上,任其烟火熏烤,半月或一月后,腊肉和干巴均呈紫红色,喷香异常而略含鲜味,取下装进一只特制的大蔑笼中,悬挂屋梁上,则一年四季都可备吃了。火熏腊肉和干巴是哈尼族的名贵佳肴呢! 哈尼族还有一道奇肴叫”白旺”,是用生猪血、羊血、狗血制作的剁生,哈尼族支系的爱尼人称之为”阿压马捏”。以刚宰杀的猪、羊、狗鲜血为主要原料,或再加以切碎炒熟的瘦肉,肝、腰等,撒入辣椒粉、八角面、野花椒面等佐料,不失时机地迅速搅拌而成。此菜看着怕,吃着香,味道醇浓,麻辣可口,被列为杀猪宰羊期间不可缺少的名菜,也是哈尼人热诚待客的佳肴。 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善于用发酵的黄豆掺合豆杆灰制作具有特殊风味的豆豉,几乎每餐都用以佐餐,吃法尤多,被称为”哈尼味精”。用其调制的”雀肉松酱”,鲜香无比。 哈尼族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每季4个月。在一年之中有过两个年节的习惯,一个是十月年,一个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的日子,历时五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届时,每家杀一只大红公鸡,就地煮食,不得拿入室内。家庭每个成员吃一块,出嫁的姑娘

中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 ,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

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

民族舞教程:哈尼族民间舞蹈概况 白鹇舞节秧都芒鼓舞帽子舞竹筒舞棕扇舞 哈尼族历史悠久,是西南地区传统文化保留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尚书。禹贡》最早记西南民族有“和夷”,其中包括哈尼族先民。隋唐时期,哈尼族与彝族被统称为“乌蛮”。《新唐书·南蛮传》有“和蛮”之名,即是指哈尼族这个群体,当时已聚居于哀牢山与蒙 乐山一带。唐以后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 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哈尼”一名首见于清·康熙《蒙自县志》。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 其中双柏县西南部,新平县西部以及元江、墨江、江城、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均在哀牢山境,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建水、 景谷、普洱、镇沅、孟连、澜沧以及禄劝、昆明、玉溪、通海、石屏 等二十余县都有哈尼族居住。国外有一万一千余人,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有多种自称和互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糯比、糯美、各和、腊米、切地、阿梭、堕尼、叶车、西摩洛、 堕塔、布都、布孔、阿木、锅挫、多尼、卡别、海尼等。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民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为本民族统一名称。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种 方言,包括十余种土语。无书面文字。 哈尼族分布的广阔地区,海拔约在800米至25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森林茂盛,浓荫蔽天, 栖息着鹿、风猴等珍禽异兽。南糯山,是产普洱茶的五大名山之一。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个旧市,是举世闻名的“锡都”。

哈尼族村寨多建在朝阳半山腰之中,土掌房、茅草房错落有致, 背靠丛林,四周种竹子和棕榈树。哈尼人开垦的梯田,俯瞰如碧浪连天,仰观似天梯接云,蔚为壮观。 哈尼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社交自由,但包办婚姻仍很普遍。 娶亲多在秋收以后,很多地方还保留背新娘唱“哭嫁歌”的习俗,婚 礼必歌舞庆贺。 哈尼族信奉多神,信仰万物有灵,从古至今沿袭着祭寨神、祭山水、祭谷娘等习俗。哈尼族主持祭祀庆典活动者称为“莫批”,每寨 一人,从本寨最早的老户中产生,父子相传。另有“咪谷”和“尼玛”,他们在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和祭祀活动中,用说唱及舞蹈向神祈祷,祝福村寨平安,并以说唱和舞蹈传播生产活动经验及伦理道德和 神话传说故事。 哈尼族民间舞蹈,异彩纷呈。1984年初至1986年,在哈尼族地区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工作,收集到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有:祭祖先神 灵的舞蹈四个;丧葬舞蹈十一个;节日庆典舞蹈十五个;婚嫁舞蹈三个;自娱情爱舞蹈五个;游戏舞(儿童舞)七个;巫舞四个。 以上舞蹈仅是各地哈尼族众多门类舞蹈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其 它舞蹈如玉溪市的“拾菌舞”、峨山县的“烟盒舞”、普洱县和易门 县的“葫芦笙舞”等,在当地哈尼族一些村寨中也有流行。 哈尼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元江县它克村岩画有可辨图像一百二 十幅,其中有表现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像;有表现狩猎的组画;有众多表现母性崇拜的图像及符号。经专家初步鉴定,它克村岩画为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现在元江县哈尼族一些祭祀舞蹈的动作姿态,与原始岩画中的舞蹈图像很相似。 “打莫撮”是哈尼族盛行的祭祀性舞蹈。史料载,哈尼族“以十 月为一年,有周时之风。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简单罗列 1、 ( 农历正月初一)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看春节联欢晚会) 元日(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 农历正月十五)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赏花灯、等风俗。 3、 ( 节气清明) (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4、 ( 农历五月初五)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 5、 ( 农历七月初七)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6、 ( 农历八月十五)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哈尼族民俗风情 1. 源流与分布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共有人口142.49万人,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勐海县、景洪市、勐腊、新平等哀牢山境内的县份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此外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 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和蛮”即专指哈尼族这一群体,当时已聚居于哀牢山与蒙乐山一带。唐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 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从《尚书》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哈尼族始终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作为统一名称。 哈尼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包括十余种土语,不能互相通话。过去哈尼族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2.民居民俗

哈尼族山寨一般建在朝阳、开阔、凉爽并有泉水的山梁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势而建,每寨少则几户人家,多则几百户。村寨周围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 云南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选美中国”特辑列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古村落之一,是哈尼支系人的主要聚居地,被称为“叶车(奕车)之乡”。 哈尼族的住房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从建筑形式来看,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千脚落地的干栏房、土司政权的衙署建筑、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等几种类型。 蘑菇房: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元阳等地的哈尼族地区,是哈尼族传统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建筑样式。“蘑菇房”结构特别,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冬暖夏凉,其设计与建筑融入了哈尼先人的勤劳与智慧,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 哈尼“蘑菇房”因其特别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冬暖夏凉。哈尼族有“谁不会盖‘蘑菇房’谁就不是真正的哈尼”之说,显然他们视“蘑菇房”为一种骄傲。蘑菇房的屋顶为四个斜坡面,内部分三层:底层用来关马圈牛,堆放谷船、犁耙等农具;二(三)层至屋顶的空间称“封火楼”。封火楼通常以木板间隔,用以贮藏粮食、瓜豆,供适龄儿女谈情说爱和住宿;中间楼板层是“蘑菇房”的主体部位,是主人居住的地方,做饭、休息、会客均在此层,正中央是长年烟火不断的长方形火塘。 干栏房:分布在西双版纳州的哈尼族支系爱尼人多居于高山深谷间,山寨远处有青山绿水衬托,近处有排列整齐的橡胶树林相伴,村里果木葱笼,禽畜兴旺。爱尼人像傣族一样居住“干栏”式的高脚竹楼,有“拥熬”和“拥戈”两种结构。“拥熬”是一种地棚式的简易建筑物,依坡而建,房屋比较低矮。“拥戈”是一种“干栏”式楼房,外观模样与傣家竹楼非常相似,底层用于圈养牲畜,堆放柴木及杂物,上层则被分为男性成员的居室“波罗坡”和女性成员的住室兼作厨房的“拥玛坡”两部分。另外还在“拥玛坡”附近建有几间子房“拥扎”供成年儿子居住,家中有几个成年儿子,就建有几间子房,合称为子母房。 3. 服饰民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