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康复

儿童孤独症康复
儿童孤独症康复

儿童孤独症康复

一、概述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起病于3岁之前。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临床特征的一组复杂的行为综合征。2~5岁是孤独症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因为患者缺乏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兴趣,沉浸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故称为“孤独症”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至今尚不明确,病因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对有孤独症患者家族的研究发现,儿童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3%~5%,是一般人群发病率的50~100倍。某些遗传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结节性硬化等)常伴有典型的孤独症症状。

(2)孕产期高危因素:母亲育龄偏大、好娠期有精神抑郁、吸烟史、病毒感染、高热、服药史、剖宫产、患儿早产、出生时低体重、产伤、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先天畸形等,均可导致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但现在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上述因素并非本病的直接原因,它们只是加强了己存在的遗传易感性,增加了发病的危险。

(3)神经生物学异常:许多患儿合并脑电图异常、脑器质性病变如脑瘫、癫痫、先天性疱疹、弓形虫病等。

(4)家庭环境: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如打骂或惩罚,可引起患儿的情绪障碍,可能与孤独症患儿攻击、自伤等行为有关。

三、临床表现

在生命初期不能通过正常方式与他人和周围环境建立联系,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不理会、忽略或阻隔外界的影响。

(1)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孤独症患儿不能进行社会交往,对社会、熟人和陌生人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他们非常被动,能够接受社交性的亲近,但不会主动开始这种社会互动。孤独症患儿对同龄人没有任何兴趣,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缺乏依恋感,往往对某些物品产生依恋,如某个玩具或一些奇怪的东西。

(2)语言发育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是孤独症的重要表现。约20%-25%的患儿一辈子不说话,能够发展言语能力的孩子在时间上也会比正常孩子晚很多,并且言语能力也非常有限,这也是父母最早和最容易引起注意的症状。患儿所使用的词汇很少,重复性语言较多,常自言自语不知所云。患儿在语调、语速及节律方面也存在异常,常语调单一,有时用高尖的声音说话不能控制音量。

(3)兴趣和行为异常:患儿兴趣狭窄和异常,往往对无生命的物品特别感兴趣,不许他人改变事物的固定模式。他们不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考,常常重复刻板的动作,如来回踱步、拍手、转圈或摆弄玩具等。在行为方面患儿常有攻击性行为,包括自伤和攻击他人。模仿他人动作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对孤独症患儿来说,通常是滞后的,有些病情

严重的患儿,一辈子也不会模仿。

(4)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25%的患儿智力水平正常(IQ>70),25%的患儿出现轻度智力障碍(IQ50~70),50%的患儿存在中重度智力障碍(IQ≤50)。但极少数患儿智力发育呈“岛状”成熟现象,对音乐、绘画、计算、推算日期、背诵和机械记忆等有超常能力,被称为“白痴天才”。在认知功能方面,患儿存在注意力过于分散,对某些刺激过于敏感,而对其他刺激则又反应迟钝;缺乏想象力,存在语言认知障碍,只能理解他们熟悉的物品名称或简单指令。

(5)感知觉障碍:患儿对特殊的感觉刺激反应异常,有时对触觉、痛觉、声和光等感觉灵敏,有时又特别迟钝。

四、临床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持之以恒,以康复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治疗方法

1)早期干预:父母和家庭成员应积极参与治疗,尽可能多地了解孤独症相关知识,配合专业人员共同进行早期干预。

2)药物治疗:由于儿童孤独症病因尚不明确,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迄今为止,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某些药物只能改善症状。如氟哌啶醇能改善刻板重复动作,呢甲酯等中枢兴奋剂可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

康复治方:包括语言康复治疗、智力开发、行为治疗、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及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等。

五、康复治疗目标

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语言交流、促进社会交往

3)矫正异常行为

4)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六、康复治疗方法

1)语言康复治疗:语言交流困难是孤独症患儿的主要表现,影响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由美国安德鲁·邦第(AS.Bondy)等人研究发展出来的一套沟通训练系统。对于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语言沟通能力的孤独症患儿来说,图片是一种比较好的表达交流工具。在训练过程中,需要1~2名治疗师,使用的图片最好是拍摄的真实照片,以便患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图片,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已的需求,治疗师可以根据儿童能力发展的情况,适时的增加图片的数量与提高复杂程度,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自发的提出要求,并学习到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这种方法着重引导孤独症患儿沟通的主动性,强调他们反应的自发性,让他们从训练之初便处于沟通的主动位置,这与其他语音教学方法具沟通技巧的方法有看很大的区别。

2)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儿的语言康复有一定的作用,音乐与语言具有其同的元素,如语调的抑扬好比旋律上的高低,语言的节奏好比音乐的节姿,语言上的轻重好比音乐上的轻重等,歌唱和说话是利用同一生理结构的控制,因此学习唱歌便可同时促进语言发声的技巧,另外,音乐治疗还能对患儿进行听觉综合训练,通过让患儿聆听经过调制的音乐

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同时刺激患儿的大脑活动,对情结暴躁,有攻由行为与自伤行为的患儿,能起到一定的镇静、安神与专注的作用。

3)自发语言训练:要让孤独症患儿开口说话,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是:①善于发现并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②运用适当有效的辅助与消退手段:③要奖励孩子的沟通与语言行为,首先治疗师主动向患儿示范应该说的词句,而不是等他们说错了告诉他们错了,再加以纠正:然后在与患儿沟通的时候,适当的等待或期持是有必要的,在和他们说话后,不必要马上得到回应应给其适当的反应等待时间,一般5-10秒孩子在作出语言反应前,治疗师可进行语言、手势和躯体动作等提示来进行引导。

4)智力开发:治疗师可利用患儿感兴趣事物,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孤独症患儿擅长机械记忆,治疗师可以充分利用其机械记忆强的特点,让他们将抽象材料记住,然后去体验,从而促进对抽象材料的理解,在记忆的基础上,治疗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发展患儿逻辑思维能力,如借助手势、表情和姿势来传达信息,有助于他们接受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5)行为治疗:本法在治疗儿童孤独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行为干预来增强学习的效果,消除不良行为,此种疗法采取上课的形式,以“一对一”的方法对患儿的配合力模仿力和不良行为进行训练和矫正,对患儿的认知、语言、精细动作、运动和交往以及生话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教授。通过

行为训练,使患儿的依从性和模仿力增强,减少不适当的行为,增加与正常群体儿童的交往行为,提高适应家庭群体活动的能力。

6)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利用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Steven Gutstein博士创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他认为孤独症患儿缺乏“动态智力,包括经验分析动态分析、灵活性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远见与自我意识和恢复力。其出发点是先培养学习技能的动机、兴趣,在此基础上细致并系统地学习各种构建复杂世界的技能,培养患儿的社交能力,使患儿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与问题解决者。这是一种在家庭开展、由父母操作、不受地点与设备的局限、可时刻进行的训练方法。父母与孩子的各项互动能够促进患儿的交流能力特别是能显著提高思儿的情感交流能力。

7)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是孤独症患儿必不可少的调练内容之一,包括进食、穿脱衣服,如洗脸和手等,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形成某种新行为的过程。运用行为塑造法要注意以下五点:①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要明确、清晰,说明行为发生的次数、行为的强度等:②选择初始行为:了解患儿已有的行为水平,以便确定初始行为,这一初始行为应与目标行为接近或相似,并且在个体身上时有发生,以便可以强化;

③选择适当的强化物;④设计塑造步骤: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步骤,即确定从初始行为到日标行为之间需要几个阶段,设定的步子大小要适当,步子太大没有效果,太小则浪费时间,也让患儿厌烦:⑤把握塑造进度:程序不能太快和太慢,一般借助经验

法判断,例如10次行为中有8次以上能完成,则可以进入下一步。

8)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和推拿治疗等。

七、康复预后

儿童孤独症的预后取决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儿童智力水平、教育和干预的时机及干预程度。通常患儿发现越早、干预时机越早,训练强度、程度越高,效果越好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就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 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与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与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与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她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与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 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她人玩耍,不参加她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她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 对着她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经验总结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经验总结 很高兴自己能够评选上市级骨干教师,也很珍惜自己能参加这次培训的机会。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全面,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感谢进修部门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平台,感谢这些专家、教授的毫无保留的传授。 这一培训模块我选择的是教育经验提升培训,那么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从教十年的我也积攒了一些教育经验。2010年参与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自闭症儿童认知心理干预的研究》。今年在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个人带领教师团队承担了小课题《回合式教学法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下面就将这些研究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研究报告: 小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回合式教学法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杜晓雪 负责人所在单位:哈尔滨市启迪学校 作者在课题中的角色:小课题负责人,负责组织小课题研究,采集试验班级信息,研究方法的实施、研究过程的记载,资料的整理、总结等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呈现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目前

医学界还无法明确其发病原因,并且一旦发病就会持续终生,因此及早发现,并从病情较轻时就开始进行有效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恢复是十分有益的。但自闭症儿童的特点给教学和训练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问题分析 通过实践证明,ABA回合式教学在自闭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良好效果,在学术界,患者及家庭,以及有些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均已得到广泛的认同。 ABA是科学的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的简称,是一种结构化的教育方法。它可把要教授的技能分解成可执行的行为单元,用特殊的手段对每一个行为单元进行培训直到掌握,最后把已掌握的行为单元串联起来形成更为复杂的行为,表现在语言、模仿、游戏技巧、社会交往等。在治疗自闭症时常采用的行为疗法。1962年美国UCLA大学心理系的洛瓦斯教授在全球率先使用ABA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训练。 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从1962年至今,不仅洛瓦斯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对此法一直进行追踪报 告,全世界的特殊教育领域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研究者和工作者队伍。毫无疑问,ABA回合式教学法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解决自闭症儿童及其他发育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通过多个案例研究证明,采用ABA回合式教学法对幼年的自闭症进行干预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他们的症状,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潜力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只要能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ABA的原则和技巧,它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减轻症状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已经被40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因此,老师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康复训练,主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语言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 本班有一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他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的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做了。”等 二、调查与分析 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边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笔袋等。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即使你来自另一个星球,我也要为你找到回家的路。——一位自闭症患儿父亲的自述我叫鲍贤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八岁男孩儿的父亲。我原本有个安宁幸福的家庭,但平静的生活却被一纸诊断书打破了。 我的孩子从小不爱说话,自己能玩几个小时,同村老人都夸他乖。他七岁进入新建的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老师发现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困难,课上经常大声喊叫、自己去楼道玩。而且他的智商似乎也低于同龄的孩子,简单的1+1=2,他两个多月也学不会。他的异常行为影响了全班同学,校长、老师多次找我谈话。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热心负责的校长帮我查找资料,怀疑孩子得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建议我立即去专业机构检查诊断。听了校长的话,我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尽管家庭生活拮据,我还是想尽办法,四处求医。听说北医六院治疗自闭症的专科医院,我便带孩子来到了北京。2014年10月,我和孩子见到了北京治疗自闭症医院的权威教授。教授给孩子做了各项检查,最终诊断为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即自闭症谱系障碍)。教授建议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并向我们推荐了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就这样我带孩子在北京开始了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期间,我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大多身体协调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易哭闹并且眼睛无神、黑眼圈、嘴唇发青、舌苔发白并时常有自残倾向。这让我想起朋友介绍的张钊汉医师原始点的理论。原始点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需要补充热能及按推原始痛点才能使症状缓解和消除。于是我按照张医师原始点讲座光盘所教的方法尝试给孩子调理。慢慢我发现孩子上课哭闹少了,当他上课哭闹时,给他按推头部原始点后,他的情绪也能很快平静下来。同时,我也试着给同班其他孩子按推,同样也有效果。就这样我坚持按推了两三个月,孩子的症状有所改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有些提高,但身体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不大,同时孩子也出现了呕吐、皮肤过敏、肤色发黄、身体消瘦等。我给一位资深原始点义工打电话询问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他向我推荐了一位在北京的老师。我立即带孩子登门拜访。到老师那儿后,老师仔细给孩子做了检查,又详细询问了我给孩子按推的手法及内外热源补充的情况,最终确定孩子体内长期热能不足,各脏器组织运转失调,身体状况属于“严重热能不足及体伤”,老师给孩子认真做了评估并制定一整套身体调理方案:1.让他每日服用20g红参煎汤来补充内热源;2.每日做三次对应原始痛点(重点为耳后及枕骨下沿原始痛点)按推;3.用外热源24小时温敷;4.多吃温热性食物,禁吃水果等寒凉食物;5.加强体育锻炼,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完整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过后天的特殊教育辅导,对自闭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帮助其在后天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 1、要学会欣赏自闭症儿童的进步,学会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真棒” 孤独症家长要尽快地使自己面对现实,尊重自闭症儿童的生命价值,意识到作为家长对孩子应承担的责任。做到这一点,就能客观的观察孩子,体会他的不容易;就会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从细微点发现孩子的长处,动态的评价孩子的变化很重要。如:这一次是否比上一次做得好,今天是否比昨天有进步……。做到这一点以下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把握课题难度,减少自闭症儿童的挫折感,以便帮助他经常体验到成就感。 其实教孩子的过程,实际上不仅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家长心理自我建设的过程。作为家长,在训练中首先要保证“交往”的愉快性。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因此把握课题的难度非常重要。所谓把握课的难度,就是训练中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太容易会造成孩子因无聊而不配合,敷衍了事;太难孩子畏难也会不配合,抗拒学习。由于孩子不配合,家长往往就会采取一

些强迫的举动。 我们的孩子一般习惯与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在接受新的事物时往往表现出拒绝、回避,甚至紧张和恐惧。其原因一方面源于他们的生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家长曾经压制、强迫,要求过高,超过其能力所及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初来“星星雨”是没有语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开始出现模仿发音“妈妈”,但仍不稳定,他的妈妈很高兴,不停地要求他喊“妈妈”,以致于这个孩子拒绝进入语言训练室。我们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家长:孩子到了要上学的年龄就拼命地教算术、教写字而不考虑孩子能不能理解,是否具备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力;不考虑孩子能不能握笔,手指会不会用力等实际动作能力。 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就要求家长为孩子设置的训练目标是孩子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在孩子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即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当孩子表现出畏惧、配合不好的情况是要及时降低难度,必要时辅助完成并及时给予鼓励;当孩子表现出稳定的能力时,又要及时提高要求,制订新的目标。在目标与已有能力之间需要设置许多小目标,目的是为了克服他的畏难情绪,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的东西。其间也许会出现多次反复。因此,适时地调整目标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畏难情绪较严重的孩子更要注意。 2、用心体会孩子的期望,用“爱的眼神”给予鼓励,创造一个陪,他一起成长并分享成功与喜悦共生环境。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为他创造一个爱的氛围,给予他充分的鼓

最新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治疗方法(新)

最新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治疗方法自闭症属于先天性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自闭症儿童常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突出,行为刻板,智力异常,感觉异常;容易伴随其他常见行为,如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科学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最佳治疗时间为3至6岁,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诊疗、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有的放矢地教育与感知觉发展训练、合理膳食及科学家教的家庭疗法等。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以及对自闭症治疗的深入研究,基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借助科技的力量,自闭症又有了新的治疗方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多感官训练系统为主要原理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情景互动训练系统。 情景互动训练,使自闭症儿童在治疗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目的性主动运动能促使大脑神经中枢不断对动作质量进行修正和调整,更有利于恢复原有功能或建立新区域的代偿,实现功能重塑。 情景互动训练系统其核心技术又名互动投影系统,系统的运作原理是通过捕捉参与者动作进行影像分析,该动作数据使参与者与屏幕产生即时性的互动反馈。系统训练内容有:上下肢体训练、认知训练、感统运动训练、社交合作训练、情绪治疗、灵活性训练。逼真的现实画面,舒适的韵律,让自闭症儿童在全新的视觉、听觉冲击影响和全方位的多感官刺激下,放松身心投入训练,有效地提升自闭症儿童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训练质量,促进自闭症儿童更快结束治疗,回归快乐的生活中。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科学方法一:奥普迈地面情景互动训练系统 奥普迈地面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营造了一个虚拟情景的地面交互平台,自闭症儿童通过身体动作与地面的虚拟情景进行互动,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无拘束的操作与自闭症儿童康复目标相融合,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下肢功能、社交合作能力、情绪控制等功能的恢复与重组。 奥普迈地面情景体验系统康复训练环境要求: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即使你来自另一个星球,我也要为你找到回家的路。——一位自闭症患儿父亲的自述我叫鲍贤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八岁男孩儿的父亲。我原本有个安宁幸福的家庭,但平静的生活却被一纸诊断书打破了。 我的孩子从小不爱说话,自己能玩几个小时,同村老人都夸他乖。他七岁进入新建的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老师发现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困难,课上经常大声喊叫、自己去楼道玩。而且他的智商似乎也低于同龄的孩子,简单的1+1=2,他两个多月也学不会。他的异常行为影响了全班同学,校长、老师多次找我谈话。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热心负责的校长帮我查找资料,怀疑孩子得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建议我立即去专业机构检查诊断。听了校长的话,我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尽管家庭生活拮据,我还是想尽办法,四处求医。听说北医六院治疗自闭症的专科医院,我便带孩子来到了北京。2014年10月,我和孩子见到了北京治疗自闭症医院的权威教授。教授给孩子做了各项检查,最终诊断为ASD (AutismSpectrumDisorder,即自闭症谱系障碍)。教授建议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并向我们推荐了阳光友谊儿童康复 训练中心,就这样我带孩子在北京开始了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期间,我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大多身体协调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易哭闹并且眼睛无神、黑眼圈、嘴唇发青、舌苔发白并时常有自残倾向。这让我想起朋友介绍的张钊汉医师原始点的理论。原始点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需要补充热能及按推原始痛点才能使症状缓解和消除。于是我按照张医师原始点讲座光盘所教的方法尝试给孩子调理。慢慢我发现孩子上课哭闹少了,当他上课哭闹时,给他按推头部原始点后,他的情绪也能很快平静下来。同时,我也试着给同班其他孩子按推,同样也有效果。就这样我坚持按推了两三个月,孩子的症状有所改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有些提高,但身体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不大,同时孩子也出现了呕吐、皮肤过敏、肤色发黄、身体消瘦等。我给一位资深原始点义工打电话询问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他向我推荐了一位在北京的老师。我立即带孩子登门拜访。到老师那儿后,老师仔细给孩子做了检查,又详细询问了我给孩子按推的手法及内外热源补充的情况,最终确定孩子体内长期热能不足,各脏器组织运转失调,身体状况属于“严重热能不足及体伤”,老师给孩子认真做了评估并制定一整套身体调理方案:1.让他每日服用20g红参煎汤来补充内热源;2.每日做三次对应原始痛点(重点为耳后及枕骨下沿原始痛点)按推;3.用外热源24小时温敷; 4.多吃温热性食物,禁吃水果等寒凉食物; 5.加强体育锻炼,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学前教育系082班程万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 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2010年入读某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 因此,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我在师兄的帮助下,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为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训练。

适合自闭症孩子的运动项目

适合自闭症儿童玩的运动项目 让自闭症儿童尽可能多地融入到社会中间,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自闭症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也是实现康复的最重要的基础。那么,自闭症儿童应该参加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呢 其实非常简单,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最好的运动首先是他最喜欢和擅长的那种运动项目。虽然,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际和沟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障碍,有的还可能有粗大动作协调方面的困难,他们似乎难以加入到一些群体和竞技型体育运动中去,如足球,篮球和排球等运动。但如果从个人体育运动项目入手开始培养他们,很可能会帮助他们打开参与体育运动的大门。 (一) 对于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来说游泳既是一个非常好的个人运动项目,也是一种最自然的辅助理疗之一。即便是那些动作协调比较困难,控制能力较差的孩子也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学会和掌握戏水和游泳的基本姿势。因此,游泳可以作为自闭症儿童首选的运动项目。自闭症儿童学习游泳可以从一对一的教授开始,逐渐过渡能够跟着游泳班或者入加游泳队。 (二) 骑自行车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最初可能非常艰难,因为平衡能力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的。不过一旦学会基本技能,骑自行车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户外运动方式。骑自行车既可以是单人,也可以群体,既可以仅仅只为锻炼或娱乐,也可以作为一种交通手段。 (三) 尽管保龄球的声音可能给有些自闭症儿童带来一定感觉方面的挑战,保龄球仍然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也许是因为它不断的重复,也许是因为它能让自闭症儿童及时体验结果的趣满足。不管如何,保龄球都是一个乐趣无穷的,具有社会融合性质的运动项目,星儿们可以和其他孩子一同游戏,一同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 对于喜欢奔跑,跳跃的自闭症儿童来说,田径运动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项。田径项目相对于大多数团队运动来说不需要太多互动和非语言沟通,参加的条件和要求相对较低。 (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自然安静与祥和都具有缓解我们的压力的功效。散步和爬山是一种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小群体方式参加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最简单的锻炼方式,可以一边欣赏周围的环境,一边放松,而不附加任何社会和沟通的压力。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自闭症儿童由于脑部发育迟缓或大脑损伤,精细动作发展不良,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都不足,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影响他们生活能力的发展。精细动作训练可以丰富他们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和认知,从而提高思维水平。我们要在自闭症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掌握抓、握、拍、打、叩、敲、击打、挖、写、画等动作,培养手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孤独症儿童发育的实际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资深康复指导师把孤独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 一、对2、3岁以内的孤独症幼儿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 1. 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自闭症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孤独症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2. 穿珠子训练

教孤独症儿童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自闭症康复指导师或父母要交给他们穿的方法,由模仿自闭症康复师做、自闭症家长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孤独症儿童自己做。可锻炼自闭症幼儿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3.翻揭训练 孤独症康复指导师或自闭症父母和孤独症幼儿一起看画册或像册等,鼓励自闭症幼儿自己用手去翻揭。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孤独症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因此,不管孤独症幼儿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孤独症患者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4.撕扯搓揉训练 如拿一些用过的纸、过时的书、画等让自闭症儿童去撕扯,要鼓励孤独症儿童大胆地去撕,并且撕得越碎越好,因为撕得越碎对孤独症幼儿手指技巧的要求就越高,说明他们两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对捏力越强。父母还可拿一些较硬的纸或碎布料让自闭症幼儿去搓揉或搓卷,这既可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又可锻炼自闭症幼儿的腕力。父母在洗衣服时也可让婴幼儿在一边学着用手去搓洗,这同样能起到训练他们手指技巧的作用。 5.挟物训练 孤独症父母或自闭症治疗师在一个盒子里放上一些小的物体如豆粒、石子、花生米等,让自闭症幼儿用镊子或筷子挟出放到地上,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表现出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兴趣,不与人交往宁愿一个人玩; 2、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3、刻板行为,表现为某些反复性动作或强迫行为。 而且,孤独症儿童发病较早,绝大多数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问题,从而引发一定的语言障碍或运动障碍。鉴于这些情况,针对孤独症的康复训练应该以教育和行为矫正为主,康复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训练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一些必要的社会技能。 康复训练计划: 1、帮助儿童创造语言环境,尽量多与儿童讲话,同时纠正错误发音; 2、训练儿童遵循良好的作息规律(包括吃饭睡觉排便等),让儿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3、教会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等基本的自理能力;(同时要鼓励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面对的问题,如饿的时候自己要求吃饭等,并通过反复强化达到训练目的) 4、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如进学校向老师敬礼,过马路看红绿灯等。 5、逐步帮助儿童克服其已有的不良习惯;(如在训练儿童摆脱刻板行为的时候,儿童出现暴躁、发脾气的情况,此时对这些不良的倾向应尽早纠正,比如对耍赖发脾气不予理睬,仍然要求其按时吃饭睡觉,而不是听之任之。一开始可能儿童反应会非常强烈,但经过反复的强化训练,应该可以克服其某些不良习惯。) 6、如儿童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可适当安排体育活动项目,如拍球、跳绳、沿直线行走等,训练儿童的运动平衡能力; 7、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串珠、拼图等,培养儿童肢体控制能力,也可以达到培养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效果。 8、当儿童的程度得到一定改善之后,可以进一步地训练其语言、计算能力。(如一开始手把手教其写字,从简单的“一”“二”开始;数学可从数数开始,可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实物对儿童进行数数的训练。)由于这些儿童长期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上看似简单的训练实施起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心得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心得 西丰县特殊教育学校雷旺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感觉对自闭症儿童的补偿教育重要并不仅仅取决于课程设计本身,还取决于实施补偿教育中教师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与行为。 1、要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闭症患儿普遍表现出对亲人没有依恋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问题行为。这些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缺陷往往会让父母都觉得很绝望。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实施补偿性课程的前提是接纳孩子,无条件全方位地接纳孩子。这个原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理解问题行为,宽容刻板行为,缓解损伤性行为,保护好孩子,给孩子安全感。 2、学会走近孩子的世界 自闭症孩子像是和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我们和他们之间有很大的隔阂。真的像有些人诗意的描述:这些孩子是星星的孩子。正常的人在交往沟通中尚有难以逾越的鸿沟,更何况这些被人们打入另册的自闭症孩子。教学行动守则的第一条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第二条就要更进一步,走近孩子的世界。不是“走进”,是走近,每个人都无法真正走进另一个人的世界,我们只是希望能去靠近他们,走出互动的第一步。

3、行为训练比智力开发更重要 自闭症孩子的教育训练中普遍有这样的误区,重认知,轻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少自闭症孩子记忆力不错或者有某些方面特长,家长在为孩子不是弱智庆幸的同时,也走进了认知学习的死胡同,很多机构和教师也有此倾向,这样的孩子虽然可以学会很多特殊本领,可是很难主动进行社会交往与沟通,独立生存与生活,他们的情绪行为问题还会为今后的父母、社会的抚养造成很大负担。 4、情感沟通比语言本身更重要 语言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自闭症儿童很多都有语言,有的孩子很能说,但是他们的语言缺乏沟通作用。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个原则,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沟通交往比语言本身重要。不要在课堂里让自闭症孩子仅仅是模仿语言本身,而是要着重让语言发挥其沟通功能。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只要我们教师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用心去研究,精心去训练,这些儿童的明天会美好的。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得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就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得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 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得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得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与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得有来有往得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得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与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得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得物体或有生命得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得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得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得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得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与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她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与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得智 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她人玩耍,不参加她人得合作性游戏,几乎与她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得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得动作,即使 对着她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

儿童康复中心孤独症儿童训练方案

孤独症儿童个别化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方案 一、孤独症发病机制: 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的脑发育性障碍。起病于三岁前,三岁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需长期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流行病学研究已筛查出很多可能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没一种是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研究显示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二、不能在孩子出生时诊断出孤独症的主要原因: (1)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2)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孤独症忽略了。(3)孤独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4)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孤独症症状才显现出来。(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6)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孤独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轻微的小年龄的孤独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孤独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 三、综合国内外专家的建议,总结了七个重要的早期征兆: (1)六个月时: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2)九个月时: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3)十二个月时: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4)十二个月时:没有婴儿语; (5)十二个月时: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6)十六个月时:没有语言; (7)一周岁时:无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四、孤独症主要表现方面: (1)社交发展: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与人接触时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2)沟通: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等。 (3)行为:日常生活中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兴趣狭隘,非常专注于某些物品,或对特定物品特别感兴趣;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为等。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案例

浅谈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康复 ----音乐疗法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9:1。其主要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感觉器官的异常行为障碍。 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叫杜定原,现年12岁,不发病的时候看上去像个“乖巧文静”的男孩子。平时,他不和别人交流,问他什么也不会回答,只会自言自语的重复说话,上课又坐不住,经常满教室乱串,有时还会发出不和谐的尖叫声,有时老师一不小心就会让他开门跑出教室。针对他的这种情况,其他任课老师抱怨说孩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课堂秩序,建议转到重度智力障碍的那个班级,班主任也没有办法,只好经常找学校领导反映孩子的种种情况、并多次和家长沟通协商转班,但家长不同意。学校领导也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由于我校办学条件差,设施、设备不完善,没有一间正规的康复训练功能室,全校只有两间多媒体教室,而且都是设在聋部四年级和七年级,一间律动教室也是音乐教室,一架电子琴伴随了我十多年没有更换过。在这样教学设备严重欠缺的情况下,老师们根本无法对孩子们开展专门的“一对一训练”或“小组形式训练”的康复训练教学,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机渗透康复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智障孩子和自闭症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收效甚微。我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有时也感觉有心无力,即便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还得继续进行下去。做与不做是两回事,我做了,即便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也问心无愧,最起码我对得起自己的良

心,对得起领导对我的信任、对得起家长对我的期盼。下面是我针对自闭症孩子杜定原的教育康复训练的研究和探索--音乐疗法。 两年前,在我承担培五年级音乐教学工作任务的时候,自闭症孩子杜定原也进入了我的视野,我通过对他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特别喜欢音乐。我上课的时候,即便他不跟着学唱歌曲而是满教室乱串,但他在玩中无意识的就学会了唱歌,还是全班最先学会唱歌的孩子,而且还唱得字正腔圆、音和节奏都很准确。针对他的知识结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于是,我在网上收集很多关于自闭症孩子的教学方法,发觉“音乐疗法”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自闭症孩子的最佳方法之一。音乐能超越语言表达情感世界,音乐可以开启自闭症孩子封闭的内心使其情感能与外界交流,而语言障碍、情感障碍正是自闭症孩子的问题所在。音乐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自闭症孩子的多重感官,帮助他们调整身体状况,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改变他们的异常行为习惯。于是,我结合杜定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关于音乐疗法的一系列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在训练时认真填写孩子的成长记录登记表,以便于今后训练的改进与调整。一个月一项训练内容,一次训练30分钟左右。每次训练都结合本月的训练内容有的放矢的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调整,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增加训练难度,最终达到本月的训练目标。 下面是一节30分钟“一对一训练”个案,特邀请家长参加。 训练形式: “一对一”个别训练 训练思路: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封面)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编辑委员会成员 主编:胡向阳 副主编:温洪许晓鸣冯 力 编辑:贾美香赵悌尊张苗苗 郭德华李丹韩纪斌 秦小明陈森斌 ?第一部分了解孤独症 1、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2、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 是的。孤独症的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孤独症和自

闭症是英文Autism的两种译名,“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内地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使用汉语的国家所使用。 3、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孤独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问题,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 4、孤独症属于哪类残疾? 2006年起,我国将孤独症归类为精神残疾。 5、国际和国内首次诊断孤独症是什么时候?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儿童精神科医生LeoKanner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孤独症的论文,里面列举了11个孩子的病例,并首次提出了孤独症的概念。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4例孤独症患儿,此后引起国内关注。 6、孤独症的患病率是多少?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62/10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从各国报告的情况来看,孤独症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据。 7、孤独症的发病有性别差异吗? 孤独症的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一般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6/1。 8、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和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和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一、研究对象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和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他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他人玩耍,不参加他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他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对着他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有目光挽留也没有任何动作反应,似乎没有对父母的正常依恋,面部表情很单调。若有需要,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无法用手指指物。身体语言贫乏,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兴趣狭窄,喜欢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