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直面苦难2

训俭示康 文言整理分析

《训俭示康》文言现象整理 一、文言实词 (一)古今通假 1. 酒酤于市() 2. 公亦少从众() (二)古今异义 1. 世以清白相承() 2. 吾不以为病() 3. 或三行五行() 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 5. 常数月营聚() 6. 然后敢发书() 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9.公虽自信清约()10. 石崇以奢靡夸人() 11. 其余以俭立名()12. 聊举数人以训汝() 13. 当以训汝子孙()14. 枉道速祸()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自为乳儿()2)乃簪一花() 3)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5)走卒类士服()6)酒非内法() 7)故就酒家觞之()8)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9)虽举家锦衣玉食()10)季文子相三君() 11)妾不衣帛()12)何曾日食万钱() 13)汝非徒身当服行()14)管仲镂簋朱纮() 2. 形容词作动词 1)人不相非也()2)器皿非满案() 3)益重之()4)人争非之() 5)人莫之非() 3. 使动用法 1)听事前仅容旋马()2)远罪丰家() 3)败家丧身()4)至孙以骄溢倾家() 5)夫俭则寡欲() 4. 意动用法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5. 名词作状语 1)何曾日食万钱()2)常数月营聚() 3)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4)汝非身当服行() 6.形容词作名词 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2)果、肴非远方珍异()(四)一词多义 1. 非 1)人不相非也()2)果、肴非远方珍异() 2. 习 1)家人习奢已久()2)子孙习其家风() 3. 服

巩固练习--《训俭示康》

(高二下)《训俭示康》 一、常识 1. 作者,字,世称涑水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所修历史巨著《》是我国历史上最的体史。 2. 俭,;侈,。 二、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1.吾本寒家(寒:) 2.吾性不喜华靡(华靡:) 3.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加:) 4.辄羞赧弃去之(辄:)(赧:) 5.二十忝科名(忝:) 6.乃簪一花(乃:) 7.平生衣取蔽寒(取:)(蔽寒:) 8.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垢:)(弊:)(矫俗:)(干:) 9.但顺吾性而已(但:) 10.人皆嗤吾固陋(嗤:)(固陋:) 11.吾不以为病(病:) 12.以约失之者鲜矣(以:)(失:)(鲜:) 1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 14.未足与议也(足:) 1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诟病:) 16.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岁:) 17.走卒类士服(走卒:)(类:) 18.农夫蹑丝履(蹑:) 19.客至未尝不置酒(未尝:)(置:) 20.或三行、五行(或:)(行:) 21.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止:) 22.肴止于脯、醢、菜羹(肴:)(脯:) 23.人不相非也(非:) 24.会数而礼勤(数:) 25.常数月营聚(数:)(营聚:) 26.然后敢发书(书:) 27.以为鄙吝(鄙:) 28.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靡:)(盖:)

29.风俗颓弊如是(颓弊:) 30.居位者虽不能禁(虽:) 31.治居第于封丘门内(治:)(居第:) 32.听事前仅容旋马(听:) 33.或言其太隘(隘:) 34.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诚:) 35.问其所来,以实对(以:) 36.奈何饮于酒肆(奈何:) 37.所亲或规之(规:) 38.公宜少从众(少:) 39.虽举家锦衣玉食(举:) 40.何患不能(患:) 41.顾人之常情(顾:) 42.一旦异于今日(一旦:) 43.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顿:) 44.岂庸人所及哉(及:) 45.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小人:) 46.枉道速祸(枉:)(速:) 47.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 48.季文子相三君(相:) 49.妾不衣帛(衣:) 50.管仲镂簋朱紘山(镂簋:) 51.公叔文子享卫灵公(享:人) 52.至孙以骄溢倾家(骄溢:) 53.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冠:) 54.子孙习其家风(习:) 55.不可遍数(数:) 56.聊举数人以训汝(聊:) 57.汝非徒身当服行(徒:)(身:)(服:) 三、分析 1.本文是一篇对的训诫。作者要求。2.艺术手法:繁复而不显累赘;而角度不一。

《训俭示康》教案

《训俭示康》教学指导书 科目:语文课型:复习 备课人:王劲玲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主要实词、虚词用法,整理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 言现象。 2、运用古今、正反对比论证,多角度的议论方法。 3、领悟古人将节俭和事业联系起来的远见卓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主要实词、虚词用法,整理特殊句式、此类活 用等文言现象。 2、难点:各个事例与文章主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联想: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原本以为再谈“节俭”已无必要,但是“金融危机”的来临,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悄悄改变。大公司的“招兵买马”变成了“裁减人员,“月光族”变成了“新节俭主义”,“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变成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至理名言,你能说出一些吗 二、自学互帮(朗读课文后):

(一)司马光(1019—1086)字,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人称,晚年自号迂叟。北宋家、家,官至宰相,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学术上有不朽贡献,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训俭示康》题目的含义是。(二)注音 赧()忝()簪()垢 ( ) 嗤 ( ) 行( ) 酤( ) 脯 ( ) 醢 ( ) 觞 ( ) 饘( ) 簋 ( ) 纮 ( ) 棁( ) (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辄羞赧.弃去之 2、二十忝.科名 3、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4、人皆嗤.吾固陋 5、与其不逊.也宁固 6、以约失之者鲜.矣 7、农夫蹑.丝履 8、会数.而礼勤 9、常数月营聚 .. 10、以为鄙吝 .. 11、故不随俗靡.者鲜矣 12、风俗颓弊 ..如是 13、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14、听事前仅容旋马 .. 15、卿为清望 ..官 16、故就酒家觞.之 17、上以无隐,益重.之 18、公宜少.从众 19、虽举.家锦衣玉食 20、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

《训俭示康》词句整理及全文翻译

《训俭示康》词句整理及翻译 (一)古今通假 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2. 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 (二)古今异义 1. 世以清白相承: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 2. 吾不以为病:古义:缺点;今义:生病 3. 或三行五行:古义:次数;今义: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古义:修筑;今义:治理 5. 常数月营聚:古义:积攒,引申为准备;今义:经营,管理 6. 然后敢发书:古义:请客的帖子;今义:书籍 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古义:少;今义:指食物鲜美 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古义: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义:侍奉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 9. 公虽自信清约:古义:自己信奉;今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愿 10. 君子以为忠:古义:指有名望的人;今义:指道德高尚的人 11. 石崇以奢靡夸人:古义:炫耀;今义:夸奖 12. 其余以俭立名:古义:其他的;今义:剩余的 13. 聊举数人以训汝:古义:姑且;剩下的;今义:聊天 14. 当以训汝子孙:古义:教诲,劝诫;今义:训斥 15. 枉道速祸:古义:招致;今义:速度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 自为乳儿:乳,吃奶 2) 乃簪一花:插 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衣服) 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有志 5) 走卒类士服:服,穿 6) 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 7) 故就酒家觞之:觞,一种酒器,,这里指请人喝酒 8)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 9) 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 10) 季文子相三君:相,效力 11) 妾不衣帛:衣帛,穿丝绸衣服

议论文阅读精选试题(一)

议论文阅读 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时下一些人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在家教中应该力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②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勿华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崇尚“俭而不吝”。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父母。首先是物质上赡养父母,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分本。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⑤俭朴是人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百字,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①。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 们。 ⑥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人们从小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语,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⑦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敬老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而体会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才能使人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①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阐明《朱子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3分) 20.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二)让“国际不打小孩日”遏制棍棒教育 ①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发展等理念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由于认知有限,曾将棍棒当做“教育神器”。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否早该对棍棒教育进行全面警醒了呢?【甲】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其目的就是要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可以说,让家长和教育者从棍棒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 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我国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家长和教育者所谓的“爱心幌子”再动人,也不能将教育法则建立在违法乱纪的平台上,只有教育行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

司马光《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

我本来(出身在)贫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凭借清白(的家风)相继承。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从做婴儿(时起),长辈把饰有金银的华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总是害羞地扔掉它。二十(岁那年)忝列在(进士的)科名(之中),(参加)闻喜宴(时),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不戴)。”(我)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我)一向衣服(只)求抵御寒冷,食物(只)求饱肚子,也不敢(故意)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以违背世俗常情,(表示与一般人不同)求得名誉。只是顺着我的本性(行事)罢了。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大方,我不把这作为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不谦虚,宁愿固陋。’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别人)为羞耻的读书人,(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认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当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丝织品作的鞋。我记得天圣年间(我的)父亲作群牧司判官(时),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但)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酒(是)向市上买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枣、柿子之类,下酒菜限于干肉、肉酱、菜汤,食具用瓷器和漆器。当时士大夫人家都这样,人家(并)不讥笑非议。(那时)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近来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很)多品种,食具(如果)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招待客人朋友。(为了约会招待)往往(先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才)敢发请柬。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都)争着非议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能)忍心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又听说从前李文靖公作宰相(时),在封丘门内修筑住宅,厅堂前面仅仅(能够)让(一匹)马转个身。有人说它太狭窄,(李文靖)公笑笑说:“住宅(是)要传给子孙(的),这里作为(我当)宰相的厅堂,确实(是)狭窄,(但是将来)用作(当)太祝、奉礼(的我的子孙)的厅堂(却)已经宽敞了。”参政鲁公当谏官(时),真宗派人紧急召见他,(后来)在酒馆里找到他,(鲁公)入宫以后,真宗问他从哪里来,(他)如实地回答(真宗)。皇上说:“你(担任的官职)属于清望官,为什么在酒馆里喝酒?”(他)回答说:“小臣家里贫寒,客人来了没有食具、下酒菜、水果,所以就到酒馆请客人喝酒。”皇上因为(鲁公)没有隐瞒,越发尊重他。张文节当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亲近的人有的劝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却)像这样(节俭),您虽然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是)清廉节俭,(但是)外人(对您)很有讥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情作伪,您应该稍稍随从众人(的习惯做法才好)。”(张文节)公叹息说:“我今天的俸禄(这样多),即使全家(穿)绸缎的衣服,(吃)珍贵的饮食,还怕不能做到(吗)?但是人们的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我今天的(高)俸禄哪

《指南录后序》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指南录后序》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授官。意思是除去旧职,授予新职。) 都督诸路军马(都督:统率。路: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大致相当于今现在的“省”)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觇(chān) (窥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恶:坏事。构恶:做坏事。)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几自刭(jǐng)死(刭:用刀割颈。) 阃(kǔn)(本意门槛,这里借指守边关的将领) 殆例送死(殆:几乎,差不多。例:类,列,引申为等同、等于。) ②通假字 缙绅(缙,通“搢”。插)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层见错出(见,通“现”。出现) 臣死有余僇(僇,通“戮”。罪)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详细)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予分当引决(分:按本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为……作序) C动词作名词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巡徼:巡徼的人) D形容词作动词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扁鹊立有间(顷刻,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B名词jiàn 得间奔真卅(机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C动词jiàn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9)

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句意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2)句意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振奋。 (3)句意为: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 (4)句意为: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咨,询问。 (5)句意为: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俗,世俗。 (6)句意为:如果意志不坚强。若,如果。 170.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1)广:增长;才:才干。成:达成,成就。(2)损:损害。患:担心。济:成功,实现。 17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的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告诫儿子从小就要修身养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处事不惊,还要培养良好的品格,勤俭节约,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不被眼前的名利所干扰这样,到了老了以后,才不会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后悔。《诫

《训俭示康》文言文分类整理

18、《训俭示康》文言文分类整理(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主编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定名。 2、文中“勤俭”名言 (1)与其不逊也宁固。 以约失之者鲜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御孙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司马光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酒酤于市:通“沽”,买酒 三、指出下列古今异义在句中的含义 1、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 2、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有地位的人 3、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没有地位的人,百姓 4、枉道速祸:招致 5、果以富得罪出亡:招来罪过 四、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名作动,穿;形作名,脏破的衣服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动,以……为耻 3、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名作动,穿士人的衣服。

4、果、肴非远方珍异:形作名,珍贵奇异之品。 5、听事前仅容旋马:使动,使……转身(旋) 6、臣家贫,客至无器皿……,故就酒家觞之:名作动,请人喝酒 7、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名作动,盖布被 8、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使动,使……远离;使……富裕 9、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使动,使……破败;使……丧灭 10、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锦:名作动,穿 11、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使动,使……倾尽 12、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名作动,称冠,位居第一 13、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名作动,穿锦衣,吃玉食 14、上以无隐,益重之。形作动,器重 五、一词多义: 1、服 (1)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衣服 (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 (3)汝非徒身当服行:从事 2、非 (1)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讥评 (2)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非议 (3)酒非内法:(如果)不是 (4)汝非徒身当服行:不 3、病 (1)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缺陷

上海高二语文课本

上海高中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 第一单元 1.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2.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 3.幼学记事——于是之 第二单元 4.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 5.无韵之离骚——资中筠 6.密室的生活——迈耶·莱文 第三单元 7.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 8.说数——沈致远 9.自然笔记——杨文丰 第四单元 10.想北平——老舍 11.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12.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13.漫谈散文——季羡林第五单元 14.诸子喻山水——无作者 15.秋水(节选)——庄子 16.前赤壁赋——苏轼 1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六单元 18.宋词四首:雨霖铃——柳永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苏幕遮——周邦彦 声声慢——李清照 19.窦娥冤——关汉卿 20.元曲二首: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21.长亭送别——王实甫 22.词的起源与特点——夏承焘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学习 注:红色为背诵

上海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 第一单元 1.故都的秋——郁达夫 2.晨昏诺日朗——赵丽宏 3.瓦尔登湖——梭罗 第二单元 4.守财奴——巴尔扎克 5.关汉卿——田汉 6.别了,哥哥——殷夫 7.告别权力的瞬间——李辉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 9.胡同文化——汪曾祺 10.唐诗过后是宋词——葛兆光 11.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于沛第四单元 12.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章 13.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14.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解放日报社 会调查中心 第五单元 15.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6.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7.《新序》二则——刘向 18.训俭示康——司马光 第六单元 19.过秦论——贾谊 20.师说——韩愈 21.石钟山记——苏轼 22.劝学——荀子 23.古代散文学习漫议——张中行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学习 注:红色为背诵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题(答案)

高考文言虚词(18个) 高考文言虚词“而”练习(一)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_______ 《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论语》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___ 《伶官传序》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 《劝学》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_______《伶官传序》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1~2连词,表承接“来”“就”。3~6连词,表并列“和”“并且”。7~8连词,表转折“却”。9~11连词,表递进“而且”。12~13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4.连词,表因果“因而”。 高考文言虚词“何”练习(二)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_______________ 《赤壁之战》 4.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_______________ 《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_______ 《伶官传序》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9.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_______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知识整理 (1)

《训俭示康》知识整理 一、文言实词 (一)古今通假 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2. 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 (二)古今异义 1. 世以清白相承: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 2. 吾不以为病:古义:缺点;今义:生病 3. 或三行五行:古义:次数;今义: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古义:修筑;今义:治理 5. 常数月营聚:古义:积攒,引申为准备;今义:经营,管理 6. 然后敢发书:古义:请客的帖子;今义:书籍 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古义:少;今义:指食物鲜美 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古义: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义:侍奉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 9. 公虽自信清约:古义:自己信奉;今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愿 10. 君子以为忠:古义:指有名望的人;今义:指道德高尚的人 11. 石崇以奢靡夸人:古义:炫耀;今义:夸奖 12. 其余以俭立名:古义:其他的;今义:剩余的 13. 聊举数人以训汝:古义:姑且;剩下的;今义:聊天 14. 当以训汝子孙:古义:教诲,劝诫;今义:训斥 15. 枉道速祸:古义:招致;今义:速度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 自为乳儿:乳,吃奶 2) 乃簪一花:插 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衣服) 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有志 5) 走卒类士服:服,穿 6) 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 7) 故就酒家觞之:觞,一种酒器,,这里指请人喝酒 8)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 9) 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 10) 季文子相三君:相,效力 11) 妾不衣帛:衣帛,穿丝绸衣服 12) 何曾日食万钱:食,吃 13) 汝非徒身当服行:服,从事 14) 管仲镂簋朱纮:镂簋朱纮,使用刻有花纹的簋2. 形容词作动词 1) 人不相非也:非,讥评 2) 器皿非满案:满,摆满 3) 益重之:重,器重 4) 人争非之:非,讥评 5) 人莫之非:非,非议,认为不对 3. 使动用法 1) 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 2) 远罪丰家:远,使……远离;丰,使……富裕 3) 败家丧身:败,使……败 4) 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倾 5) 夫俭则寡欲:寡,使……少 4. 意动用法 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 2) 孔子鄙其小器:鄙,以……为鄙 3) 吾不以为病 5. 名词作状语 1) 何曾日食万钱:日,每天 2) 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 3)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用稀粥 4) 汝非身当服行:身,本身 5) 锦衣玉食 (四)一词多义 1、非 1) 人不相非也:讥评 2) 果、肴非远方珍异:不是 2、习 1) 家人习奢已久:习惯 2) 子孙习其家风:习染 3、服 1)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 2) 长者加以金银华靡之服:衣服 3) 汝非身当服行:从事 4、果 1) 果、肴非远方珍异:水果 2) 果以富得罪出亡:果然 5、及 1) 岂庸人所及哉?:赶得上

训俭示康练习

《训俭示康》单课小测 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司马光,字 ,谥号“ ”,因曾被封为“温国公”,世称“ ”, (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主编了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 体史书——《资治通鉴》,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曾认为该书“ , ”,故赐此名。 二、划出通假字,并解释 酒酤于市 三、解释词义 1、世以清白相承( ) 2、或三行五行( ) 3、治居第于封武门内( ) 4、常数月营聚( ) 5、然后敢发书( ) 6、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 7、石崇以奢靡夸人( ) 四、一词多义 1、 靡:(1)吾性不喜华靡 ( ) (2)诗界千年靡靡风( ) (3)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 (4)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 ) 2、 类:(1)走卒类士服( ) (2)枣、柿之类 ( ) 3、 服:(1)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 (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干名( ) (3)汝非徒身当服行( ) (4)走卒类士服( ) 4、 非:(1)人不相非( ) (2)酒非内法( ) (3)汝非徒身当服行( ) 5、 数:(1)会数而礼勤( ) (2)常数月营聚( ) (3)不可遍数( ) 6、 为:(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 (2)参政鲁公为谏官( ) (3)自为乳儿( ) (4)近岁风俗尤为侈靡( ) 7、 多:(1)侈则多欲( ) (2)今多穷困( ) (3)多不过七行( ) 8、 乃:(1)乃簪一花( ) (2)人乃以俭相诟病( ) 9、 少:(1)公今受俸不少( ) (2)公宜少从众( ) 10、身:(1)身岂能长存( ) (2)汝非徒身当服行( ) 11、及:(1)岂庸人所及哉( ) (2)及戌( ) (3)史輶知其及祸( ) 12、以:(1)世以清白相承( )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 (3)以约失之者鲜矣( ) (4)亦不能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 (5)问其所来,以实对( ) 13、病:(1)吾不以为病( ) (2)今人乃以检相诟病( ) 14、虽:(1)虽不能禁( ) (2)公虽自信清约( ) (3)虽举家锦衣玉食( ) 15、常:(1)顾人之常情( ) (2)身岂能常存( ) (3)常数月营聚( ) 16、行:(1) 或三行五行( ) (2) 汝非徒身当服行( ) 17、相:(1)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 ) (2)季文子相三君( ) 18、鄙:(1)以为鄙吝( ) (2)孔子鄙其小器( ) 19、举:(1)虽举家锦衣玉食( ) (2)聊举数人以训汝( ) 20、恶:(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 (2)侈,恶之大也( ) 21、然: (1) 当时士大夫皆然( ) (2) 然以功业大( )

古诗训俭示康翻译赏析

古诗训俭示康翻译赏析 文言文《训俭示康》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

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qiu1)知其及祸;及戌(x ū),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广西玉林市、柳州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西玉林市、柳州市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家风建设正是国家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环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则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源。 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父风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 “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勤俭齐家的持家文化、蒙以养正的教子文化、崇德向善的修身文化、宽容仁爱的处世文化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门显宦家风,士魂商

才、仁心义路的商界翘楚家风;也有淳风厚俗、仁德范世的义门世家家风,以身示范、睦族善邻的庶族百姓家风;还有救亡图存、济世经邦的志士英烈家风,投身革命、家国天下的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这些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 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突出表征,重视门声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传统家训作者都强调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司马光家训中要求为家长者“谨守礼法”,“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历史上的司马家族是世代贵胄,却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朴素家风,勤俭持家。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一定要吸取同时代人因不良家风致家族破落的教训,而且要用这篇家训去训诫子孙,永远传承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清白”家风。陆游《放翁家训》中要子孙继承祖先宦学相承、清白俭约、注重节操的家风。清朝曾国藩在家书中劝诲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诲“以绍家风”,反复告诫子孙“汝曹且勿坠家风”。 家风有优劣之分,对子弟成人成才与否和家族兴衰起着重要作用。家风优劣,不仅关乎个人品行,更关系家国兴衰。重视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是我们民族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前提和基础。今天的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和谐繁荣的“重要基点”,因而家风建设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的必修课。在这方面,作为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结晶的优秀家风文化,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跨越时空的资源,值得我们吸纳借鉴。 (摘编自陈延斌《培塑新时代的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 1.下列关于“家风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文化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表征,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 B.家风文化内涵丰富,从传统来看,大致可分为持家文化、教子文化、修身文化处世文化等。 C.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体现于社会各个层面,影响个人,关系家国,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D.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先贤智慧的结晶,值得吸纳借鉴。

训俭示康练习1

训俭示康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吾性不喜华靡:奢侈 2、辄羞赧弃去之:总是;因害羞而脸红 3、二十忝科名:辱,表谦词 4、乃簪一花:才;名作动,插上 5、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名作动,穿;形作名,脏衣服;形作名,破衣服;违背;求 6、但顺吾性而已:只不过;本性 7、人皆嗤吾固陋:嘲笑 8、吾不以为病:缺陷 9、与其不逊也宁固:骄纵;句中表停顿;固陋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以……为耻;粗陋的 11、未足与议也:值得 12、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竟然、却;嘲骂 13、走卒类士服:大都 14、农夫蹑丝履:踩 15、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死去的父亲 16、酒酤于市:同“沽”买 17、肴止于脯:干肉 18、当时士大夫家皆然:这样 19、人不相非也:认为……不对

20、会数而礼勤:屡次 21、然后敢发书:请柬 22、苟或不然:如果 23、以为鄙吝:鄙陋,舍不得花钱 24、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大概 25、风俗颓弊如是:败坏 26、治居第于封丘门内:修筑;住宅 27、或言其太隘:有人;那里;狭窄 28、此为宰相听事诚隘:确实 29、奈何饮于酒肆:为什么;店 30、故就酒家觞之:到;名作动,请人喝酒 31、上以无隐,益重之:因为;更加;形作动,器重(或形作意动,认为……重要) 32、所亲或规之曰:劝告 33、公虽自信清约:虽然 34、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名作动,盖布被 35、公宜少从众:应该;稍微 36、顾人之常情:只是 37、一旦异于今日:有一天 38、不能顿俭,必致失所:立刻;无所依 39、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役使;被 40、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约束;自己;使……

《训俭示康》归纳完整版

《训俭示康》整理 一、通假 1)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2)公宜少从众:少,同“稍”,稍微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 自为乳儿:乳,吃奶 2) 乃簪一花:簪,插 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 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立志 5) 走卒类士服:服,穿……衣服 6) 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 7) 故就酒家觞之:觞,请人喝酒 8)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 9) 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 10) 妾不衣帛:衣,穿 2、形容词作名词 1)亦不敢服垢弊:垢弊,肮脏破烂的衣服 4)非远方珍异:珍异,珍贵奇异的品种 5)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美,美德 6)问其所来,以实对:实,实情 3、形容词作动词 1) 人不相非也:非,讥评 2) 器皿非满案:满,摆满 3) 益重之:重,器重 4、使动用法 1) 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 2) 远罪丰家:远,使……远离;丰,使……富裕 3) 败家丧身:败,使……败 4) 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倾 5) 枉道速祸(使……曲) 5、意动用法 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 2) 人莫之非:非,非议,认为不对 6、名词作状语 1) 何曾日食万钱:日,每天 2) 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 3) 汝非徒身当服行:身,本身

三、一词多义: 1、靡:1)吾性不喜华靡:奢侈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浪费 3)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 2、类:1)走卒类士服:大抵,大都 2)枣、柿之类:种类 3、服:1)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衣服 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干名:穿 3)汝非徒身当服行:从事 4、非:1)人不相非:讥评,认为不对 2)酒非内法:不是 3)汝非徒身当服行:不 5、数:1)会数而礼勤 : 屡次 2)常数月营聚 : 几、几个 3)不可遍数:一一列举 6、为: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作为.当作 2)参政鲁公为谏官:担任 3)自为乳儿:是 7、多:1)今多穷困:大多 2)多不过七行:最多 8、乃:1)乃簪一花:才,这才 2)人乃以俭相诟病:却,竟然 9、少:1)公今受俸不少:不多 2)公宜少从众:稍微 10、以:1)世以清白相承:介词,用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介词,把 3)以约失之者鲜矣:介,因为 4)亦不能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目的连词,来 5)问其所来,以实对:介,按照 11、身:1)身岂能长存:身体 2)汝非徒身当服行:自身,自己 12、及:1)岂庸人所及哉:赶上,追上 2)及戌:到,至 13、病:1)吾不以为病:缺陷,毛病 2)今人乃以检相诟病:责备 14、虽:1)虽不能禁:即使 2)公虽自信清约 : 虽然 3)虽举家锦衣玉食:即使 15、常:(1)顾人之常情:通常 2)身岂能常存:永久的 3)常数月营聚:通常、往的 17、弊: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破的衣服,形容词作名词 2)风俗颓弊如是。破败,动词 18、恶: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差的,形容词

文言文司马光《训俭示康》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训俭示康①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②;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③;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闻昔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④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 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⑤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⑥饘粥以糊口,孟僖子⑦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石崇⑧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⑨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有删节) (注释)①康:司马光之子司马康。②与其不逊也宁固: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与其骄傲,无宁固陋。③以约失之者鲜矣:语出《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④公孙布被:公孙弘,汉武帝时为丞相。史书上说他盖的是布被。⑤御孙:春秋时鲁国的大夫。⑥正考父:宋国的大夫,孔子的祖先。 ⑦孟僖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⑧石崇: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⑨寇莱公:寇准,宋真宗初年为宰相,后封莱国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