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

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
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

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

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一切教育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创造教育所具有的主体性、能动性和探索精神最能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内质;创造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前提和指导,防止扩张的教育功利目的对人的主体性的淹没。

关键词:创造教育全面发展教育观功利目的主体性

保证和促进人的个性和各种潜能得以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原则。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如果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那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应该是我们社会所奉行的最高原则。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实践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并不断努力地去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的着眼点,当然也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着眼点,是我们开展和实施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它的实质是反映教育为什么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过去,我们在对待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上,指导思想是不明确的。自建国以来,在我国社信主义教育目的的研究和论述中,作为一种应然的教育目的,无论是由党和国家以方针政策的形式发布的,还是通过教科书或学术论文等理论形态表述的,一般都是强调坚持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但是,这种占主导、主流地位的教育目的观,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社会本位倾向的一元论教育目的观。这种教育目的观以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为理论前提,以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必须而且可能统一与整合,社会发展需要包容着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服务、服从于社会发展需要为论证过程,并最终形成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的结论。这种一元论的教育目的观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在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则容易导致教育行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目标的忽视和偏离。纠正这种具有社会本位倾向的一元论教育的观理论的片面性以及在教育实践导向方面的偏差,确立科学、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体系,就必须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同样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目标指向置于教育目的体系之中,使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体系的内涵形成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二元构成。同时,由于现阶段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实际存在着的一定的矛盾与冲突,使得我们的教育经常面临着这两种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及对这种冲突的控制和调适。然而,当真正需要在这两种价值目标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毫不含糊地坚持以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作为教育的最高或终极的目标。这也就是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来说,它是教育的一种理想性的价值目标,而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则是一种现实性、工具性的价值目标,当二者在一定的意义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后者服从前者也就应该是一种必然的。总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高原则、终极目标,是衡量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价值标准。过去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间题和弊端,究其根本则在于放弃或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否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标,是检验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的根本标准。创造教育的兴起,创造教育的理论之所以为人们广泛地认同、接受,就是因为创造教育的许多基本特征从本质上反映了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内质。创造性活动是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一种自觉体现,是人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马克思曾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出发,

把创造性视为与人的“自由活动”等价的范畴。从理论上说,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显著特征和充分体现,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自由的内涵及其意义:一方面,创造是主体的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创造的动机是主体的自我实现价值目标冲动的结果,它完全摆脱了外在的、世俗的功利目的的束缚;另一方面,创造性活动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把握和驾驭。因此,这种创造性活动也就在最大限度的意义上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的目标。创造教育从本质上体现了人的创造活动的这一意义和原则,注重人的主体意志和能动性的培养,把创造看作是人的本质,是每个人所具备的一种潜能。创造教育就是要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潜能,进而通过他们自身的创造成果去体现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也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创造教育最能从本质上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内核。同时,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致力于教育对象创造力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创造力是人的智能、技能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作为创造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品质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构,也是人们创造性活动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过去,我们的教育不太关注教育对象的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实际上,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这些恰恰是他们求知、创新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决定性的因素。追求真知,致力于创新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劳动,它需要主体具备坚毅的心理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特别是在人们充分地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今天,心无旁鹜,专心致志,屡经失败与挫折的考验,仍然义无反顾地追求新知、追求创造,更需要创造主体优秀的心理品质和思想素养。那些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贪图享乐、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是难以成就创造性事业的。正因为如此,创造教育有别于单纯的知识教育。他尊重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强调对人的各种潜在能力的发掘,注重激发和调动教育对象积极进取、自觉追求、勇于探索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注重对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培养。而这种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关注,以培养、发掘和唤起教育对象自身的潜能和意志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显然也是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精神相吻合的。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今天,创造教育的实施、实践,也还面临着一些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明确和强调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和原则性就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中国教育报》于2000年11月15日刊载了复旦大学俞吾金先生题为《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再一次引发了关于创造教育的深人讨论。笔者虽然对俞先生关于创造教育应该淡化的说法并不认同,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要注重对“为谁创造”和“创造什么”这一创造教育的前提性问题的思考,却又极为赞成。今天,人们把创造活动更多地与科学技术的创新联系在一起(其实,科技创新只是人们创造活动中的一个部分)。科学是创造的果实,而科学对于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的两重性特征,已经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科学道德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关注。人们要求科学家、发明家、创造者在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或发明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效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并用自己关注人类命运的良知,来自觉抵制危害公众利益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方面的研究;要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人品、道德,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维护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为最高原则。过去,人们曾把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看作是一种超越外在目的强制的富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活动。然而,今天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创造活动几乎都面临着一个人文化、社会化和道德化的问题。任何一项创造发明活动,如果一旦与人类社会所共同坚持或认可的某些规范、原则相背离,就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现实。

2017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论文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目前,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电子电器上的制造和维修都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中职院校都将电子电器专业作为学校内的重点专业。在开设电子电器课程时,教师要注意教学策略的实施,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教学课堂中,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效果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1.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职业学校电子电器维修与应用专业主要培养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行业中,从事安装、调试、经营与维修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应该以学生就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在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技能的培养,突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的实施,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电子电器的应用功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等级技能证。对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一般是朝着电子安装以及电子维修等岗位。对于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有专业制图、电子生产实习、电子工艺、计算机基础以及电工工艺等。 然而,在电子电器专业课程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如下弊端:教材建设偏理论性,缺乏创新性、时代性,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设置多重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较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

位;实验教学在应用性方面给学生的锻炼和实践比较匮乏。课程教学方法没有完全实现从重教轻学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 2.提高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教育理念及教学改革思路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电子加工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电子电器加工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训练教学基地,构建具岗位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2.2 定位培养目标,整合教材内容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必须、够用”为准则。整合教学内容,划分教学项目,突出核心课程地位,以学生就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项目化、综合化为主要形式来组织,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形式来组织,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2.3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材施教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程实训主要是根据教材和案例进行展开的,而制作活动,是凭着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制作的,不仅

中等职业学校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者简介: 张观阳(1966.09-),男,土家族,中共党员,生于贵州德江,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5年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现贵州省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部主任,高级中学物理教师。 张强文(1974.08-),男,土家族,生于贵州德江,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1998年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现贵州省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中学一级英语教师,县级骨干教师,从事商务英语和语言沟通特色专业教学工作。 尚应力(1983.04-),男,土家族,生于贵州德江,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2005年开始教育教学工作,从事教研工作9年,现贵州省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和信息技术教师。 (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贵州德江565200) 摘要:当今时代,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既有教育理论水平,又有教育实践能力的队伍;既有较高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又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本文阐述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作用及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双师型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大力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特别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当今时代更需要技术集成创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取决于人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即取决于培养人们这方面能力的教育者。这就要求作为职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2、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的要求。科学技术进步一般都会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当今时代,社会职业从总体上看越来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岗位变得越来越模糊,从事某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愈来愈难以区分。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和一定相关专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如机械专业的教学,除了具有传统机械知识和普通机械加工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数控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 3、当今时代职校发展的要求

关于德育教育方面的论文

学习生活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利川市谋道镇长坪小学殷臣荟 伊尔夫和彼得罗夫说过:“不要只号召讲卫生,而要去打扫。“这些话里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社会人才的好坏与多少,关键取决于学校的教育。且不说文化教育的重情,仅就德育教育一向来说,学校的功劳就至关重要。当然,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大纲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各方面的准确定位。《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可见,加强对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将教育青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对一直极端个人主义、巩固血缘亲情和家庭伦理、协调人际关系、遏制物欲膨胀、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道德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老师就应该注重以上所提到的道德的作用,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不仅关乎其对未来的理性认识,也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可以使他们对祖国的未来进行反哺报答,提升学生的民族感情。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那么,学校应如何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呢?对此问题想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为学”的目的是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而这种做人就是指对自身人品、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可见,古人对道德的认识已非常深刻了。因此,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浮华社会氛围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清净自身,贡献社会,知恩图报,是对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诸多事实证明,德育确实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育负担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审美、心理、交往、活动,生活以及个性发展等多种基本素质的培养任务。因此,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之我见 刘大伟 摘要:在职业技术教育与技工培养中,教师要结合课程任务内容,根据实训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集合优势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力为本位 教育界有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教学方法随着时代对培养人才智力和能力的要求,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要求“基于工作任务”选取并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情景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训项目,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为核心的原则,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强调以“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评价要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为原则,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实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课程任务内容,根据实训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集合优势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职业技术教学取得又快又好又省的绩效,

这才是职业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的本质。 笔者在多年职业技术教育与技工培养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记述于此,愿与同道共享。 1、兴趣导入教学法 兴趣导入法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课型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导入形式的方法,重在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写作文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学生不会作文,害怕作文。他们在作文中寻找不到快乐,也就没有了写作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不仅仅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要积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条件,满足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自我表现的欲望。 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能对学生的练笔进行及时批改指导,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与大家品评,力求让每个同学都有文章或文章片段被诵读的机会。为提高表扬面,还从中筛选一些放到班级所建的qq群里以及校园网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他们的优秀作品。这些文字的点击率与关注程度,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情绪,让他们乐此不彼,他们作文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后,写作的能力也就慢慢地提升了。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引发思维的前提,所以教师的教法应做到或悬念疑云顿起,或情境理念交融,或妙语意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导入方法更是各不相同,但宗旨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中职教研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中职教研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职教研论文选题参考 1、浅谈中职教研组建设 2、关于中职教研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3、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研探析 4、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5、提高中职学校教科研水平的对策研究 6、基于项目教学的中职基础课教学研究 7、基于SSH与AJAX技术的中职学校教研成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8、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研究 9、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实战教学研究 10、中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研究 11、基于构建理论下的中职物理微课教学研究 12、关于中职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13、基于BBS的中职校校本虚拟教研的探索与实践 14、中职《JavaScript网页开发》课程教学研究 15、中职教师教科研发展的基本取向 16、中职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17、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研组织新探索 18、刍议中职计算机课堂教育有效性教学研究 19、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20、中职计算机创新教学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二、中职教研论文题目大全 1、基于网络环境视角的中职校校本教研创新转向与模型重构 2、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研究 3、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 4、基于任务驱动的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 5、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研究 6、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7、中职学校建设学习型与研究型教研组的思考与实践 8、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与数学教学研究 9、中职数控专业“平台+模块”教学研究 10、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信息安全教学研究 11、基于行动导向法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 12、中职专业课“行动导向”教学研究 13、中职计算机教研工作的有效性探讨 14、通过专业教研基地提升区域中职教学质量 15、中职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16、中职专业课情景教研模式的实施与意义——以中职旅游专业教研为例 17、中职护生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研究 18、中职会计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的评价标准 19、中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20、中职校本教研存在问题及对策 三、热门中职教研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题目 一、最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选题参考 1、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奋斗 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例 3、从技能竞赛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4、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探讨 5、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6、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7、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8、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9、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10、关于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 1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1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基于教学政策文件的分析 14、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三维互动数字化教学 15、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难点思考 16、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17、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18、《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之一 21世纪初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19、行业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20、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18日)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题目大全 1、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谈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考察德国巴符州职业院校的启示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5、WTO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6、新阶段新起点新思路——我们眼中的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视点 7、新阶段新起点新思路——我们眼中的新一分界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视点 8、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9、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10、基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研究 11、积极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新教学大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2、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13、企业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论文

一、中职学校传统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滞后,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不突出,甚至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很多中职学校所采用会计专业教材大多仍以学科为体系、以知识为本位编写,有些课程之间各自为政,部分教学内容重复、陈旧,与现行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税法等不相适应,有些甚至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繁杂,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占据主导地位,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会计教学仍然偏重于以师为本,以书为据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思维不够活跃,业务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有较大突破。 重理论轻实践,资金投入不足,专业实训设备短缺,直接影响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专业师资水平的提高。 由于投入不足,很多学校的会计模拟实习只能停留在手工记账程序上,实训项目单一,多数学校只能进行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手工账模拟实训,其他实训项目很难开展。 此外,由于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性,会计的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只能采用校内模拟实训的方式,造成实训业务与会计实际业务有一定

程度的脱节,直接影响实训的效果,影响专业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制约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提高。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设想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国家工程,涉及国家经济管理与发展方方面面,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以下仅就中职会计教学本身浅谈一些个人的设想。 一进一步明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在我校会计专业重点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行业、企业、兄弟学校、毕业生等进行深入调研,对我国的会计人员的素质结构进行分析,找准中等会计人才市场需求。 着重立足本地实际人才需求,明确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关注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人员的岗位和能力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我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立足广西本地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需要,主要面向基层中、小、微型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培养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岗位层次主要是中、小型工业企业、经济组织的出纳、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储蓄职员、商业及服务企业的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二大胆尝试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学科体系构建与编写,过分重视与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与学术性,内容深奥晦涩,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教育政策论文

浅谈“管办评分离”机制下关于“办”和“评”的问题 袁星莲 重庆市綦江区文龙小学重庆 401420 摘要:本论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在管办评分离机制下关于学校如何办学,社会如何评价的问题。在管理—办学—评价的综合改革中,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上游,是基础性的。管理上的放权,将为办学和评价上的创新提供空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办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核心。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教育改革只有最终落实到学校层面,体现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才能真正见到实效。在管理—办学—评价的综合改革中,评价的改革和创新也十分重要,评价往往是指挥棒,下游的评价可以反过来带动上游的管理和中游的办学。教育督导部门要扎实推进多元主体评价,提高“评”的水平,推进“评”的现代化。 关键词:管办评办学评价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要求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思路。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建成政府适度管教育,学校规范办教育,社会科学评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新环境”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管办评分离”的要求。 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綦江区教育管理部门联合各学校及社会多部门已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本人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中,重点针对“管办评分离”机制下关于“办”和“评”的问题提出以下见解。 一、构建现代办学机制,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管办评分离”机制下,学校应着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办”的水平,推进“办”的现代化。在管理—办学—评价的综合改革中,办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核心。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教育改革只有最终落实到学校层面,体现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一)校长负责,高瞻远瞩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职业教育教学论文选题参考 1、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制定模式研究 3、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4、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述评 5、《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之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调整 6、当代国外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转型及启示 7、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奋斗——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9、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探析 10、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 11、双证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12、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 13、建构主义与当代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转变 14、多媒体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5、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 16、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探索 17、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之三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18、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19、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研究 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二、职业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1、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实践对策 4、学习心理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教学 5、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对高职教师教学工作的启示 6、引导探究教学法:通往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之一 7、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范式说 8、信息化浪潮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嬗变 9、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控制 10、Blog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1、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材开发 12、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13、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14、"目标"与"情境":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变量 15、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实践——全国城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协作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二届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论坛综述 16、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例

中职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中职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职教育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关于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教育界》.2015年13期.刘瑞洁. [2].探析信息化建设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年z1期.乔娜. [3].把企业文化引入中职教育教学的思考. 《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年11期.陶颖. [4].中职物理教育教学重在实践. 《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12期.刘秀. [5].互联网+中职教育教学. 《亚太教育》.2015年30期.罗曼君. [6].案例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山海经(故事)》.2015年8期.王丽. [7].浅议“有效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科学导报》.2016年8期.占锋. [8].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中国职工教育》.2014年10期.王永红. [9].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年5期.杜英姿.陆秋芳. [10].Blog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广东教育:职教》.2011年12期.吴燕珊. 二、中职教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实施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廖兰清.现代教育技术西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2].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问题.被引次数:2 作者:崔爽.教育管理辽宁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3].师生网络交互学习平台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吴清洁.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4].中职数字化教育资源交流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次数:2 作者:徐若敏.职业技术教育学浙江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 [5].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中职班级管理研究. 作者:罗美霞.教育管理湖南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 [6].旅游中职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常莹.旅游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7].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职场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雅.学科教学(英语)浙江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8].中职学分制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被引次数:9 作者:束剑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苏州大学2002(学位年度) [9].网络环境在中职数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研究——以中职数学第二册为例.被引次数:1 作者:沙建荣.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10].互动式助学网站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曹颖.现代教育技术天津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 三、中职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校店合一”办学模式下的中职语文功用性研究及其实践对策. 冷耀军.刘彦,2008全国城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协作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二届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国际)论坛 [2]中职职业指导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阎妍.张元,2009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3]浅析中职护理专业语文课构建模式. 刘杰慧,2008全国城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协作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二届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国际)论坛 [4]绿色物流发展引发的中职教育教学变革. 林珍平,2015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六届学术论坛

关于学校的德育论文五篇

关于学校的德育论文五篇【篇一】 一个纪律严明、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集体,利益学生潜心学习和健康成长;利益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利益学生形成健全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良好的班集体就是适合学生成长的沃土。那么如何培植出这片沃土呢?俗话所言“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育心教育。育心的关键就是要进行德育熏陶。教师如何做好班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呢? 一、用爱心激励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教师应有更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爱心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应和学生多沟通,多了解,创造机会激励、表扬学生,做到“多激励、少批评”,要相信:“没有坏学生,只 有不成熟的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对于那些学困生、留守生等更要多多关注,付出更多的爱心,使他们敏感

脆弱的心灵不再受伤,享受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感受着师爱的温暖,咀嚼着友爱的芬芳,从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奋发向上。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赞美,正如植物需要水分。”赏识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望着收获肯定和赞美。教师应当是爱心的使者,进行着爱的教育,一举一动都要洋溢着诚挚无私的爱,让学生的心灵充满爱的阳光,体味阳光的味道,享受着教育的真爱,在爱的天地里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用严纪约束学生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会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但是仅有关怀还是不够的,“爱”要有度,不能溺爱。要管理好班级,还要“严纪”,制定严明的纪律,纪律是一切成功的保证,能够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不致有所偏离,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自控力差,有时难免控制不住自己而违纪。对于违纪的同学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严肃批评与教育,否则,条约、规范、守则、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还会助长违纪的风气而影响班级稳定。管理时“爱要适当,严要有度”。该宽容时要宽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体会到

浅析职业教育教学的论文

浅析职业教育教学的论文 一、准确把握课程教材 首先教师要分析市场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研究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课程计划及课程标准,弄懂教材,吃透教材,精炼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要从课程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关键点三方面把课程教材研究透彻。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处理教材,重新组织材料,经过加工之后将其转化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以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以及教学经验为依据制订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化。细致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整个教学设计的条理性与充分性,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出自于工作过程知识,应该是复杂、灵活的创造性动作技能以及智力技能。对于难点,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学情尤其是学生的认知来判断,难点是基于学生而言的。专业技能课的难点是指教师难教、难讲、难以示范、学生较难掌握或容易产生错误的教学内容。而关键点,是学生解决重点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目标与任务决定教学方法。无论是选择成熟的教学方法还是选择自身正在探索实践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基于实际的课程、学生、教师及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抓住关键的主要手段。其次,课程性质与内容制约教学方法。比如,专业技能课程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并结合讲授法与之配合。课程的某一阶段,随着具体内容的不同,

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与之相对应。另外,学生的年龄与知识水平、教师个性与风格也能影响教学方法。总之无论怎样选择教学方法,最终一定要落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样的认识上。 三、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具体步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的匹配。比如,对于陈述性知识多采用讲授法,与之匹配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步课堂教学结构。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多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诸如四阶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及项目教学法等,此时的教学结构就应为“计划、实施、评价”这样的三步课堂教学结构。另外,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掌控课堂的应变能力。无论课前教师计划的有多么周密,课堂上总是会发生一些预想不到是问题,甚至是比较复杂教学情况。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加以应对,并表现出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和应变的教学机智。 四、深刻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仅满足于以往的经验而不进行教学反思,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要重视并深刻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教学设计反思主要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职业资格标准、课程标准、岗位设置要求,是否清晰准确;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特点,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突出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过程反思要从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如何,是否巧妙应对突发事件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成

中职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中职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职论文选题参考 1、任务驱动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Unit10How Can I Improve My Enlish 教学设计为例 2、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3、高职与中职有效衔接及其对策 4、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主要政策60年演变进程综述 5、“双师型”中职师资结构模式及队伍建设 6、试论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7、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8、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措施 9、中职生学习方法情况调查 10、中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 11、中职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12、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 13、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14、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 15、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 16、构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思考 17、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8、中职语文教学应与专业相结合 19、中职学校学生生涯规划发展和就业指导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e83420848.html, 20、论中职与高职学制的有效衔接 二、中职论文题目大全 1、中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2、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 3、中职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4、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探讨 5、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6、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7、中职学校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8、城乡普高生与中职生对未来的规划和态度 9、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0、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11、关于中职课程设置原则的探讨 12、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13、中职与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如何有效构建中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5、普高生与中职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 16、谈中职数学教学的现实期望及实施策略 17、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18、高职与中职衔接中学制与课程问题探讨 19、“教师教学能力”概念辨析——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概念的解读

教育综合论文 学校教学管理创新

教育综合论文学校教学管理创新三题 一、关于教研创新 关注课堂教学, 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开展行动研究, 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 校本教研是架设在新理念、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应研究如何将新理念和科研成果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中, 研究如何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上来。 (一)教师应主动参与教研 传统教研的方式是教师以听为主, 被动接受, 而新课改条件下校本教研的新内涵是“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根据这→新内涵, 我校提出了“教师主动参与式教研”,即以典型课例为线索, 以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 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 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自我领悟、自我建构的积极性, 使教师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传统的研究课的活动程序大致是“听课→评课”,主讲者为了追求完美, 千方百计把课上得无懈可击, 其实, 研究课并非样板课。 传统的研究课活动的评课, 大家往往只谈优点, 不讲缺点, 更不研讨问题。其实, 研究课活动的生命在于研究。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我们变“评课”为“议课”,不再将研究课活动的重心放在对主讲教师的评价上, 而将重心转移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这里所说的“问题”,可能是大家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不一定是主讲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通过研讨,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课才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我们的研究课教研活动, 既重视有充分准备的观摩研讨, 又重视随堂昕课和日常研讨: 既重视他评、互评, 又重视自我评价(看自己的课堂实录, 自我分析、评价、反思),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应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我校正着手制订“创建学习型学校三年规划”,努力使教师率先踏入学习型社会, 进入终身学习的轨道。 我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十六大文件,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自身在重大问题面前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紧要关头从容应对的能力, 在困难挫折面前迎接挑战的能力, 在不利因素面前谋求发展创新的能力。 我校还要求全体在岗教师2004 年能熟练操作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现代教学辅助媒体, 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2005 年在岗教师100% 达到大学本科学历。我校将建立单位、个人共同分担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投入机制。培训经费支出达到市区规定标准并根据学校经济效益情况和物价指数逐年增加。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进修, 学费按一定比例报销, 对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学费全额报销, 对取得研究生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或研究生学位者, 学校将予以奖励。 学校将充分发挥“读书堂”、“电子备课室”的功能, 加大订阅教育报刊和购置图书资料的力度, 加大订购多媒体课件、试题库资料、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的力度, 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意义上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再学习的需要,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环境, 促进教师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关于备课创新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 用课改的新理念来透视与改变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意义和内涵。 那么, 面对新课程, 教师如何备课呢?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备课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这是因为,“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 更应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 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放教学的过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下的备课, 可以用“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察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 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 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 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总之, 在备课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想着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课堂就会在真情

职业教育论文选题指南

附件2: 选题指南 A——宏观问题研究 A01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围绕职业教育原理,就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本质、价值、功能、体系、内容等开展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关注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开放性、基础性和终身化、体系化发展;关注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和联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及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的国家标准和社会评价体系、职教法修订等重、热点;关注国内外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前沿研究。 A02 职业教育宏观管理 围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精神,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背景、战略布局、发展目标、改革思路和任务等重大主题开展相关研究。着重研究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体制机制改革、制度设计和理念创新;职业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大教育基本使命的改革创新;以及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省

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转变政府职业教育管理职能等。 A03 职业教育制度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合作开放等六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就职业教育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制度、中高职衔接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终身职业教育制度、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职业教育表彰和奖励制度、职业教育科研制度,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 A0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就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架构,包括不同层次类别职业教育的基本结构、布局,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相互之间及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关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包括与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与行业企业对接合作的机制,投入保障、办学体制,学校管理、考试招生、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培养培训与管理、质量评估与保障等一系列基本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采取保障措施,如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外部环境的重大政策,提升职业院校基础能力的重大工程等进行理论研究。 A05 中、高职教育协调及其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是信息化时代发展迫切要求计算机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因此,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制高点,也是加快迈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二、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以学校信息化建设为背景而建构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视为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条件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语言实验室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也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教学应用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接实现精品教学共享,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为职业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平台。 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学校创建重要基础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学校重要标志。 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公共平台,它既涉及学校每一个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又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既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程,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益,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创建现代化学校的重要任务。 五、计算机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应用1办公自动化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资源建设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办公管理、门户网站、图书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应用管理系统,打造实用、便捷、高效信息化管理平台。 2学生管理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基本情况、思想行为、日常管理、素质发展、资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学生处、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论文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论文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摘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家孩子的老师不行,我都把孩子交给学校了,怎么老师还动不动就找家长呢?”“我最怕接到老师的电话,不是没交作业,就是又惹事了”,“我孩子一直很聪明,可老师太差,搞得现在成绩越来越差!”,作 为一名教师,我也同样听到不少同事的感叹:“这孩子从来不做作业,家长竟然从不过问”,“看这父母当的,连孩子的班主任都不 认识”,其实正是这些抱怨与感叹,暴露出我们对家庭教育与学校 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关键词:认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系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误区 1.1家庭教育的误区.据北京零点调查全国70%家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亲子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30%的家庭对孩 子经常打骂;以忙为理由对孩子放任自流的也占30%;溺爱孩子几乎 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通病,而功利性太强以自己意愿或随意地教育孩 子的家庭也为数极多。 概括起来看,表现在家庭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只养不教。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质生活、衣 食住行自已责无旁贷。只要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 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 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二是教不得法。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1)过份溺爱。这种类型的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宠孩子为小皇帝,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不仅不批评教育,还遮遮掩掩。(2)过高期望。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是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 是每次考试都得100分,而不能低于95分。(3)过度激励。这种类 型的家长把许愿作为对孩子的最佳激励措施,许多本该孩子自己干 的事情,都成了等价交换,结果造成孩子的任性和斤斤计较。(4)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