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现状调查与优化文献综述

小学生作业现状调查与优化文献综述
小学生作业现状调查与优化文献综述

小学生作业现状调查与优化

针对小学生的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能力的问题,通过调查现象、分析成因,得出小学生之所以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普遍较差,客观上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家庭作业失完成在家中失去了督促与指导;家庭作业的难度大与数量多也是造成这部分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的障碍;主观上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依赖、逃避的心理所致。据此,课题组从改变教师的家庭作业观念、研究家庭作业多样性、层次性和建立“家校通”,形成教育合力上入手,达到培养小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能力的目的。我发现学生在家庭作业的完成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也是困扰很多老师的一个普片性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家庭作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的学习所得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与培养。因此,家庭作业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能否很好的完成家庭作业关系到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

文艺术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长研究》提出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着力培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的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重要的能力之一。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1]

王健在《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政策的执行及检视》中提出家庭作业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延伸。孔子时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方法,家庭作业实质上也起到了这种作用。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家庭作业布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另一方面,家庭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必要的,是为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以铺垫,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2]

徐志文在《教师职业角色沿革及其展望》中写道在新课改实施中,虽然大家关注的焦点一般集中在课堂教学实施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但也有许多教师对学生家庭作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建德的许珍老师的课题《农村学生“星期一综合症”的研究》,对农村学生双休日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指出了相应的辅导策略,但该课题只对现象进行描述,解决的策略也仅停留在设想阶段。

[3]

浙江省嵊州市教委教研室的田晓军老师发表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1年第4期)的《对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调查与分析》一文,对在“减负”口号下的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语文家庭作业在“量”上控制严格,但在“质”上却有待进一步提高。

车晓丹以及哈里斯·库珀在《家庭作业思想研究》中对有依赖心里的学生这样分析,这部分学生由于从小是在家长的陪伴下做作业的,久而久之,他们产生了依赖心理,他们已经习惯了“难题有家长教,量多有家长代劳”的模式。随着年级的升高,农村学生的家长辅导学生作业已经是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来辅导孩子,这些孩子们由于失去了父母的帮助而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会使得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忘记作业的存在性,当自己快睡觉或者快上学的时候才能想起来还要写作业。[4]

刘建梅在《美国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遗忘》中对孩子遗忘家庭作业进行了简要分析,这些孩子遗忘的是原因是对于布置的家庭作业没有记录下来;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将要做的家庭作业遗忘了,他们从内心里是想完成家庭作业的。[5]

李红茹在《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综合治理研究》中对于师源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的农村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基本上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牢记语文知识而设计的。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大多以死记硬背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的方法代替智力活动。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由此老师总是喜欢根据试卷上米昂的题型来对学生布置作业,这样的话就会使得学生的题型比较固定,没有什么灵活性的变化可言,就会造成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不高。这些家庭作业忽略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原则,使小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及态度产生排斥心理,继而形成心理性遗忘。[6]

范爽在《关于“课业负担”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对于家庭作业的创新发表了自己建议其中一个便是对老师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农村有着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经常设计社会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8]当然,学生的各种实践,看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以及学习的方法。[9]

司淼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研究》中对于家庭股作业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如前所述,在农村小学的语文家庭作业中,形式单一,枯燥,是引起学生对家庭作业反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家庭作业的多样性研究,矛头直指这一问题的关键。[10]我们都知道,“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将要获得的很多知识和能力大部分都是来自课本之外的。新课程要求老师必须与学生共同参与,新课程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培养一种创新以及探究的精神,但是创新以及探究的精神是通过课本是得不到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知道,由此,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应该跳出课本之外,设置多样性的家庭作业。[11]

李胜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布置》中指出从作业的综合上来看,使得学生能够参加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不同的信息以及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来创造一些活动,也学这些作业不来自课本,也许作业也不需要动笔。[12]万荣根以及周志峰在《新课程视野中的作业》中写道正是这些向社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自主作业,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的学习转向比较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而转向自主学习方式就要求家庭作业设计的原则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13]

付爱娟在《中小学作业优化研究》中说从作业的类型上面来看,我们通过设计了一些比较有挑战性以及灵活多变的题型,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以及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此同时该类型题目的答案也是灵活多变的,这样就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增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力。[14]邓志祥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研究》中从作业的广度来看,学生学习的天地很广阔,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创新能力。用生活丰富家庭作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15]

管雪梅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中研究了家庭作业的层次性,学生由于接受能力有差异,所以掌握知识的快慢也就不一样。因此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老师要精心选择有利于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理解的作业,如在布置预习课文的作业时,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定量的概要题、细微题及基础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任务主动自学课文,探索方法,尝试生疑,在此基础上自行独立判断自己量化项目的掌握情况。[16]

刘新萍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中说每个班的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时,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孩子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例如可根据教学目标把家庭作业设计成星级作业:“☆☆☆☆☆”级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如学了总分结构的构段类型后,让学生写一些总分结构的段落。“☆☆☆☆”级作业要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胃口,难度中等,既有运用又有巩固,如课后练习、教辅资料。“☆☆☆”级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如抄写词语、朗读背诵。

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自主选择作业,就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给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学生有了这份信心和决心,作业的质量自然而然就高了。[17] 杨晓英在《对小学生作业的哲学解析》中对学生家长与培养小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能力的关系研究.小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能力的研究中,学生家长的因素不容忽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家庭作业的自主完成少不了家长的督促、鼓励,但在农村,有些家长贪赌成性,对自己孩子的学业少有问津,学生的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怎能养成?因此,研究学生家长在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8]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需要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多姿多样的作业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注释:

[1] 文艺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长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 王健.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政策的执行及检视[D].沈阳师范大学,2014

[3] 徐志文.教师职业角色沿革及其展望[D]. 沈阳师范大学2014

[4] 车晓丹.哈里斯·库珀家庭作业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5] 刘建梅.美国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3

[6] 李红茹.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综合治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7] 范爽.关于“课业负担”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8] 杜立娟.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的回溯与前瞻[D].沈阳师范大学,2013

[9] 张军.从旁枝到主干[D].沈阳师范大学,2011

[10] 司淼.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11] 陈桂生.“作业”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12] 李胜.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布置[J].中学数学教学.2005(03)

[13] 万荣根,周志峰.新课程视野中的作业[J].教育科学.2003(06)

[14] 付爱娟.中小学作业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15] 邓志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6] 管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

[17] 刘新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18] 杨晓英.对小学生作业的哲学解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

附录:问卷

小学生家庭作业问卷调查表

学校:班级:

小朋友,这是一份了解你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的问卷。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与错。请根据你自身的真实情况,诚实地回答本问卷中的所有问题,也可以和家长一同完成。

( ) 1、你最喜欢做的哪个科目的家庭作业?

A:语文B:数学C:英语D:其他

( ) 2、你觉得目前整体作业量是

A、大

B、适中

C、偏小

( ) 3、你每天要花多长时间完成家庭作业?

A:半小时以内B:半小时至一个小时C:更多

( ) 4、当你在做作业时,遇到难题,你会如何解决?

A:问家长B:自己动脑筋,查阅资料解决C:乱做D:空着不做

( ) 5、你喜欢什么形式的家庭作业?

A:口头(如朗读、背诵等形式)

B:书面(摘抄、做题等)

C:综合(查资料、画画、动手实践、听音乐等)

( ) 6、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家庭作业?

A:机械的抄写B:预习和复习C:做试题

( ) 7、你觉得作业量与成绩的关系

A、只有多做作业,成绩才能好

B、要完成作业,成绩就好了

C、少做作业成绩才能好

( ) 8、你认为多做作业的原因是

A、我要做作业,这样能够做到对学习知识的查漏补缺。

B、家长要我做的,做完作业以后就可以看电视,玩电脑了。

C、老师要我做的,他们想让我们成绩快点提高。

D、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人喜欢让我们做作业。

( ) 9、你愿意选择的做作业方式是什么样的?

A、自己独立完成

B、和同学讨论、合作完成

C、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10、你对老师布置作业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吗?省略掉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 人类认识外界信息的80%来自于视觉,而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 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计算机像人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和理解 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特点是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应用,并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机器视觉是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由图像或多维数据中获机器视觉简介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主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再现于人类视觉有关的某些智能行为,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包括数字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1]。 机器视觉强调实用性,要能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的环境,并要有合理的性价比、通用的通讯接口、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其更强调的是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且具有非接触性、实时性、自动化和智能 高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成像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采集与数字化模块、智能图像处理与决策模块以及控制执行模块。通过 CCD或CMOS摄像机将被测目标转换为图像信号,然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并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如面积、 数量、位置和长度等,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1]。 机器视觉一般都包括下面四个过程:

选题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状况、文献综述文档

选题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状况、文献综述文档 (一)选题地缘起和意义 引言 1.选题缘起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地精力投入到如何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上,对就业难问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和医疗等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地关注力度不够,政府职能地缺位、错位、越位现象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国有经济结构地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地改革,政府过去传统地管制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地现实情况,迫切需要进行全面地政府体制改革,转变 出:“. 南) 等现象严重,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实现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了大规模生态环境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地这些严重失衡,说到底与政府制定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同时期地方针政策,与政府地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与政府地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公共行政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地、甚至决定性地关系④.要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地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地范围,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有效地公共服务上来,建设以公平、公正、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地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切实改进地方政府某些不良状态地迫切要求.由于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停留在管制型政府地官本位、权力本位地理念之下,地方政府地“单边主义”和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导致地政府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使得

政府与公众之间地关系渐行渐远.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以发展经济、经营城市地名义进行圈地、兴建开发区,以公共利益地名义强行拆迁民房,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地政策缺少连续性,缺乏协调性和整体配套,让公众无所适从,“这些信号意味着在原有地制度路径下地改革所带来地额外收益地增加已接近临界值,不进行制度创新,就难以出现所谓地帕累托改进"@,就难以把中国地改革事业推向一个新地阶段,甚至政府地合法性也会遭到一定程度地挑战.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社会地全面转型,广人群众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地公共产品和有效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广人群众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没有腐败地政府. 2.研究意义 从实践方面讲,对我国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地现状与改进进行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地十 @,1.2 (--) 1 国外( 化地 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阐述了企业家政府理论这一新公共管理地理想实践模式,主张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地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①.治理理论成为改革公共服务地~个重要理论.治理理论地创始人是詹姆士·N·罗回[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⑧\:一,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西瑙.他在《没有政府地治理》一书中提出全球治理地思想.奥斯特罗姆夫妇在《公共事物地治理之道》、《多中心与地方公共经济》等著作中提出多中心制度设计地理念.他们认为,高度地多中心与分化不会导致公共服务成本地提高.对此他们开 列了公共服务多种提供途径地清单:经营自己地生产单位、与私营公司签约外包、确立公共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实例

文献综述的写法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好处 要求同学们学写文献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有利于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4.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综述,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撰写。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 文献综述要求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国内外高血压病的研究概况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有多种,总体可以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国内外医学专家对高血压病的分类、病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 1、高血压病的概况 学者项氏[1]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的概况,学者邓氏[2]说道,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或简称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这个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如增龄就是一个明显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增加。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高血压,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老年高血压。由于老年人的特点,促发的因素更加复杂。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是由老年前期(45~59岁)或更早发生的高血压延续至老年期。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器官的老化,调节功能下降,血管硬化和粥样硬化,更易促使血管的弹性减退,心脏搏血时的外周阻力增加,产生压力负荷型的血压增高。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不稳定。如离退休后工作环境的改变,体力减退、丧偶或子女赡养等家庭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精神的不安。

云计算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及外文文献

本文档包括该专题的:外文文献、文献综述 文献标题:An exploratory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by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作者:Aharony, Noa 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 33(2), 308-328. 年份:2015 一、外文文献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by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影响云计算采用与否的一个探索性研究) Aharony, Noa Purpose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explores what factors may influence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to adopt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in their organiza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explain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tentions towards cloud computing, and to what extent do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explain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tentions to use cloud computing.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Israel during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2013 academic year and encompassed two groups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specialists. Researchers used seven questionnaires to gather the following data: personal details, computer competence, attitudes to cloud compu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cognitive appraisal and self-efficacy. Findings - The current study found that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cloud computing was impacted by several of the TAM variable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uter competence. Originality/value - The study expands the scope of research about the TAM by applying it to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cloud computing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traits, such as cognitive appraisal,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computer competence when consider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Further,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s that if directors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 assume that novel technologies may improve their organizations' functioning, they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both the TAM and the issu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se factors may help them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kers. Keywords: Keywords Cloud computing, TAM, Cognitive appraisal,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Openness to experience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innovations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recently presented is the

拟牛顿法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拟牛顿法的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姓名:孟媛媛 学号:112111215 指导老师:肖伟 前言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0)(=x F 的方法有很多,最速下降法具有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的优点,但是它的收敛速度较慢;牛顿法及其改进牛顿法,虽然收敛速度快,但在迭代过程中的每一步构造搜索方向时,首先要计算目标函数的Hessian 矩阵,然后需要解一个线性方程组,计算工作量很大,这就抵消了牛顿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为了克服牛顿法的缺点,人们提出了拟牛顿法,拟牛顿法在构造搜索方向时,只需要利用目标函数及其一阶导数的信息,避免了Hessian 矩阵的计算,减少了计算量,并且具有超线性收敛的优点,经理论证明和实践检验,拟牛顿法已经成为一类公认的比较有效的算法. 拟牛顿法 一、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拟牛顿法 设R R n n F →:是连续可微映射.考虑下面的非线性方程组: 0)(=x F )1.1( 牛顿法是求解方程组)1.1(的经典的方法之一,其迭代格式为: d x x k k k +=+1,)()(1 x x d k k k F F -'-=, 其中)(x k F '是F 在x k 处的Jacobian 阵.牛顿法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具有局部的超线性甚至二阶收敛速度,由于牛顿法这一优点,使其成为颇受欢迎的算法之一, 然而,当Jacobian 矩阵)(x k F '奇异时,牛顿方向可能不存在.克服牛顿法的这一缺陷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采用拟牛顿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某个矩阵B k 作为 )(x k F '的近似取代)(x k F '.拟牛顿法的一般格式为: d x x k k k k α+ =+1, )2.1(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 编辑本段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作为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体育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研究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中国羽毛球的迅速崛起,对于羽毛球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江贵华在《自议羽毛球双打技术发展》一文中回顾了我国羽毛球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了羽毛球双打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当今世界羽毛球双打技术的状况,并对比赛中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男双运动员重杀比例最高。尤广礼在《谈谈短杀的运用和发展》一文中介绍了短杀的技术特点、威力、运用时机以及动作要领四个方面。陈福寿在((论女子单打的点杀和滑板杀》一文中指出女子单打时,在发挥全面技术和快速打法的基础上,加强点杀和滑板杀,可使其打法多变,便于控制对手。程勇民、陈跃在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及其制约—兼论羽毛球运动的制胜规律》一文中,对中国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有着较深刻的理解,指出:“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与中国羽毛球运动的起伏密切相关,对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的每一次正确的认识或认识上的飞跃,都带动了羽毛球竞技水平的迅速提升;而每一次片面的理解或模糊不清的认识,都导致了羽毛球竞技水平的停滞或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没能从本质上把握羽毛球技术风格的精髓,没能从理论的高度概括制胜规律,因而无法自觉、主动地运用制胜规律指导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三者在综合形成“快”的过程中,表现出总和律、突前律和更迭律。 二、中小学体育现状的研究 冯明丽,李儒新,李群英,黄斌,刘烈伟《湘南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目前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尚合理,但性别结构不尽合理,女教师占的比例不到1/3。有学者认为,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应与男女学生的比例相当,一般来说,我国城市男女学生的比例约为1:1,即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也应大致为这一数值。造成中小学女体育教师比例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女体育教师的世俗偏见,导致报考体育院校的女生较少和女体育教师转岗的比例较大。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而且他们的学历结构也基本上达到了大学专科以上的标准。这说明教师的学历结构基本达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但从整体看,专科学历的比例偏高,而高学历人员奇缺。学历结构虽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定稿版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文献综述概况.doc

文献综述概况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

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106010341 张明侨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从1964年至今,国际上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经逐步完善,也有了较好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研究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几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的分析总结,旨在简要阐述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发展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新领域的一个分支,基于衡量人自身价值的需要,运用会计的计量技术应用于衡量人的价值,主要是计量人力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研究,虽然近些年来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实务上并没有得到运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进程 人力资源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十分迅速,进入80年代后由于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然而中国对其的研究则是从80年代开始,主要是对国外的理论研究进行翻译,理论上的发展极其缓慢,实务上也基本没有得到任何运用。1980 年,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发表文章,成为国内第一个提出要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人,告诉我们既要计量人才成本也要注重效益。1986年,陈仁栋翻译出版了《人力资源会计》,也成为国内首次系统性的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的人。随后,许多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文章也出现在了报刊上。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学者从引进、介绍人力资源会计转为研究为主。但目前而言,不管是理论还是实务,发展都不容乐观,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 (一)介绍性研究成果较多,创新性研究较少。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但基本都是翻译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自己独创的成果少之又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转为研究为主。而目前面对诸多的问题,仍然没产生多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二)对基本理论研究较多,而如何应用于实践的操作性研究较少。 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引进介绍开始,我国就其理论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到90年代进行理论研究,也有了不大不小的收获。可是就其在实践中的操作性研究少之又少,没有运行到实践中,在实务界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三)阐述必要性较多,研究可行性较少。 许多会计理论界的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表示我们必须大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但在实务界并没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可谓是顾此失彼,在实务界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完全不值一提。对于人力资源会计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同等对待,尤其应该多向人事部门反映多做一些可行性研究。 (四)单兵作战多,群体性研究少。 作为会计新领域的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上的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可是没有组织的基

Peroxiredoxin4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物工程 Peroxiredoxin4研究概况 摘要:Peroxiredoxin 4是新近发现的抗氧化酶家族成员中的一个亚类,具有独特的催化特性和可逆性过氧化循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近年来Peroxiredoxin 4研究发展迅速,Peroxiredoxin 4的抗氧化性以及Peroxiredoxin 4在不同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广泛性决定了它在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体内有重要而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它们在科学的多个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作用机制各不相同。Peroxiredoxin 4在细胞内主要起抗氧化和调节过氧化氢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增强NK细胞的活性;保护自由基敏感蛋白;参与血红素的代谢还参与细胞周期进程以及发挥分子伴侣作用。在生物养殖、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理活动调控、疾病防治、研究寄生性原虫疫苗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peroxiredoxin 4;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和肿瘤;应用前景; 1、 Peroxiredoxins(Prxs)家族概述 Prxs首先是从酵母中的25kD蛋白质鉴定出来的,最初被命名为巯基特异性抗氧化酶,这种 特殊的过氧化物酶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大量的亚型和特性相继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接 着在各种生物体内都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目前,已发现的Peroxiredoxin蛋白在SWISS—PROT数据库中总共有78个相关记录。动物的Peroxiredoxin家族包括6个成员,Prx Ⅰ、Ⅱ、Ⅲ、Ⅳ、Ⅴ和Ⅵ。6个成员的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Prx I~Ⅳ的同源性相对较高;PrxV与其它成员的同源性约为10%左右,没有显著的相似性;而PrxVI与另外4个成员的同源性相对较低,约为40 %左右。研究表明:高等真核生物的同源基因在低等真核生物中仍具有功能,这显示该家族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1][2]。Prxs可以分为3个亚类:①2—Cys Prxs(PrxⅠ~Ⅳ):其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分别有一个高度保守半胱氨酸残基Cys且需要这两个残基共同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一 个氧化态的和一个还原态的半胱氨酸形成分子间二硫键,构成同型二聚体;②不典型2—Cys Prx (PrxⅤ):也包含两个氨基残基,位于同一肽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半胱氨酸构成单体;③1一Cys Prx(Ⅵ):只在氨基末端含一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且只需要这一个半胱氨酸发挥氧化还原作用[3] [4]。 2、分布 PrxⅠ和PrxⅡ位于细胞质中;PrxⅢ表达线粒体定位序列而特异的位于线粒体;PrxⅣ分布于内质网,因其氨基末端有分泌蛋白信号序列,合成后常分泌到细胞外;Pr xⅤ和和Pr xⅥ位于细胞 质中[5-7]。

我国GMP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展望 文献综述

我国GMP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展望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GMP发展的现状出发,全面介绍了GMP的概念、意义、发展概况和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一些GMP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GMP;发展概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引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和药物不断的投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加之最近几年我国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几次重大事件更是催促GMP在我国的广泛推行。GMP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是制定企业标准的生产过程、设定生产设备的良好标准、规定正确的生产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完善质量控制和产品管理,用以防止出现质量低劣的产品,保证产品质量。GMP与“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模”、“良好卫生规范”等共同形成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基础。 2GMP简介 2.1 GMP的概念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层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2.2 GMP的性质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所执行的GMP必须是现行的(又称CGMP);GMP是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最低要求;GMP是原则和规定,不是具体方法和措施。 2.3 GMP实施的目的 把影响药品质量的人为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序;防止一切对药品污染现象的发生以保证药品质量;建立健全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2.4 GMP的基本要求 ①所有的工艺过程都一清二楚,根据经验进行有条不紊的检查,说明生产厂有能力前后一致地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 ②生产工艺的关键工序和工艺的重大变化都能得到验证;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描述研究现状)

General description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literature has been published on X. These studies .... There is a large volume of published studies describing the role of .... The first serious discussions and analyses of X emerged during the 1970s with .... The generalisability of much published research on this issue is problematic. What we know about X is largely based upon empirical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how ....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much more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vailable on ....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literature on .... A large and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has investigated .... General reference to previous research/scholarly activity (usually more than one author) Many historians have argued that.... (eg. Jones, 1987; Johnson, 1990; Smith, 1994) Numer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explain .... (for example, Smith , 1996; Kelly, 1998; Johnson, 2002)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 (Smith, 1996; Jones 1999; Johnson, 2001) Recently,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thermophylus EFTu can .... (Patel et al., 1997; Jones et al., 1998). Surveys such as that conducted by Smith (1988) have shown that ....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 (Smith, 1996; Jones 1999; Johnson, 2001) Sever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it is not just X that acts on ..... (Smith, 1996; Jones .... Several biographies of Harris have been published. Smith presents an .... account, whilst Jones .... Several studies investigating X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 Data from several sources have identified the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 (Smith, 1985; Jones, 1987; Johnson, 1992).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into X have been inconsistent and contradictory (Smith, 1996; Jones 1999, ....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 (Smith , 2003; Jones,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