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的通知

浙政发〔2011〕60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

为贯彻实施《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委〔2010〕64号),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清洁水源行动意义重大

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推进生态省建设、开展两轮“811”行动中,全面实施八大流域、四大河网水污染防治规划,不断强化水环境保护,全省水质总体持续好转,局部明显改善,饮用水安全基本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东阳江、武义江、浦阳江、鳌江和广大平原河网地区水质仍然较差;全省湖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部分湖库藻类异常增殖和暴发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农业农村污染、河道内源污染日益突出,饮用水源安全仍然面临威胁。水是生命之源泉、生产之要素、生态之基础。全面开展清洁水源行动,及时解决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既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保障人体健康的迫切需要,又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清洁水源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把水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人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统筹推进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农村污染和河道内源污染防治,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相协调、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讲求实效。把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摆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水环境问题,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享有良好的水环境。

——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坚持以客观规律为准则,以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维持水生态系统自身平衡、良性循环,让江河湖库休养生息。

——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在持续加强治污减排、着力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拓展水环境保护工作新领域,努力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

——系统管理、综合治理。着力构建上下游相互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管理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等方法,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

(三)主要目标。

1.环境质量。

——八大水系、运河、主要湖库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5%以上,劣五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

——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超过65%,钱塘江流域交接断面基本消除劣五类水质。

——平原河网超标断面氨氮、总磷浓度比2010年下降10%以上或达到功能区要求。

——重点湖库富营养化加重趋势得到遏制,氮磷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高于9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75%以上。

2.污染减排。

——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全省主要重金属排放量比2009年规划调查数据降低5%以上,其中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排放量比2009年规划调查数据降低20%以上。

3.污染治理。

——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全面实现生猪存栏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200万亩、减量控害增效施药面积达到1100万亩,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无害化防治面积达到90%,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分别比2010年降低5%和10%以上。

——规模化养殖场站污水治理率达到20%以上。

4.环保基础设施。

——设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其中到2012年分别达到87%和83%。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3%和90%以上,其中到2012年分别达到92%和88%以上。力争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45%以上。

——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国家要求。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设区市本级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县(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

5.生态修复。

——完成河道整治10000公里,整治区域内主要河道、沟塘的基本功能有效恢复,黑臭现象基本消除,水面面积保持现有水平。

——建成生态公益林4500万亩,其中水源涵养林2400万亩以上,建设重点防护林290万亩,平原区域新造林18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平方公里,其中到2012年新增1200平方公里。

6.监管能力。

——基本建成县以上饮用水源地、县(市)交接断面和重要敏感水域水质自动监测站,上传数据准确率达到90%。

——各级环境监测、执法监察(环境应急)机构均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1.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科学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布局。全面关停和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禁止在重要湖库集水区新(改、扩)建增加含氮、含磷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鼓励中小型企业入园发展,加强对块状经济的整合提升,着力构筑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新格局。及时完善落后产能淘汰目录,不断提高落后产能淘汰标准,进一步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确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基础上,以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为重点,基本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工艺、设备。

2.实施重点行业整治。印染、造纸、化工、医药、制革、电镀、电池、食品等八大水污染重点行业于2012年底前制订实施污染整治指导意见,并于2014年基本完成整治,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富阳造纸、绍兴印染、嘉兴制革、温州电镀、台州医化、湖州电池等重点地区的重点行业于

2011年编制完成污染整治指导意见,并于2012年基本完成整治,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全面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完成18个重点防控区、5大重点防控行业、305家重点防控企业的综合整治。

3.加强重点企业整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企业无证或超标、超总量排污。2012年底前完成对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等15家年排放氨氮100吨以上重点企业的整治,氨氮排放量削减30%以上。2015年底前完成对宁波飞日水产实业有限公司等37家年排放氨氮50吨以上重点企业的整治,氨氮排放量削减30%以上;完成对杭州萧山长远电镀灯饰有限公司等33家总磷排放重点企业的整治,总磷排放量削减30%以上。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按国家要求加快实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电解铝、造船等7

个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继续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2012年底前完成5大重金属重点防控行业重点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二)推进污水污泥处理处置。

1.完善基础设施。继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到2012年,80%的建制镇基本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到2015年基本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省新增城镇污水收集管网6000公里。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新建、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执行一级A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到2015年,基本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鼓励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2.加强进水监管。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排放的污水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其中氨氮指标必须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严禁酸洗、电镀等特殊行业特征污染物通过污水处理厂稀释排放。加强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主要排放口特别是重点工业排放口水质水量的监测,禁止超标污水进入收集系统。对进管污水超标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的,要对超标排放污水的入网单位实施限期治理,实行限产限排或停产措施,并在限期治理验收前停止审批、核准该单位新增所超标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3.强化运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完善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测装置日常维护,确保在线监测装置正常使用。强化台账规范化管理,健全内部运营机制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推广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营模式,提高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行水平。完善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制度,探索推进污水处理厂环保监督员、协管员派驻工作。

(三)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1.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建立与现代高效农业相适应的生态农业生产模

式,积极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特征的高效生态农业和高效生态林业。加快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培育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全省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1500万亩,相关认证产品达到5500个以上;建成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0个、示范区100个、示范企业100家、示范项目500个。

2.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调整优化畜牧业布局,严格实行区域和总量双重控制,严格落实禁养区和限养区制度。全面清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点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家禽放养行为。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特别是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加快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和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继续推进污染治理。大力开展规模以下养殖户污染整治,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畜牧养殖小区,积极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大力推广农牧结合、资源利用等畜禽养殖污染生态化治理模式,到2015年新建沼气工程池容40万立方米。

3.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制订实施水产养殖规划,积极推行水产生态养殖模式。科学发展湖库洁水保水渔业,鼓励开展以稻鱼共生、稻鱼轮作为主的生态种养模式试点。优化养殖饵料投放,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强湖库、河塘和滩涂水产养殖环境监管,禁止向水库库区及其上游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严禁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禁止在作为饮用水源的湖库从事投饵养殖。全面清退河湖外荡珍珠养殖,严格限制投饲网箱养殖。加强渔业养殖污染治理,鱼塘换水清淤必须通过农田、湿地储存消化,减轻水产养殖尾水、污泥对水体的污染。到2015年,建成生态种养结合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生物处理试点100个。

4.加强化肥农药污染防治。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专用肥、掺混肥等高效肥,鼓励开发环保型、缓释型肥料,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大力推广运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

5.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采取“纳入城镇管网”、“就地分片处理”、“湿地处理利用”等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重点抓好平原河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人口聚居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加强农家乐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到2015年,全省农家乐餐饮污水治理率达到80%。大力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加强对村庄河道、池塘、沟渠和道路两旁垃圾的清理,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四)加强河道内源污染治理。

1.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大对河道支流、池塘的综合治理力度,有效清除河道内源污染。按照集中投入、整体推进

的原则,扎实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按照建设一段、保洁一段的要求,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大力整治建筑行业泥浆运输,禁止泥浆排入河道。

2.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全面取缔营运挂桨机运输船舶,所有进入我省内河运输的机动船舶要按有关标准配备防污染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内河货运码头、旅游码头、油码头等船舶集中停泊区域,要按有关规范配置船舶含油污水、垃圾的接收存储设施,建立健全含油污水、垃圾接收、转运和处理机制,做到含油污水、垃圾日收日清。

3.合理发展湖库旅游业。根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开发湖库旅游资源,防止超负荷发展旅游业。湖库旅游开发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湖库集水区内所有宾馆、旅游度假村和农家乐必须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所有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严格控制饮用水源湖库内的旅游开发活动;严格控制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新上旅游开发项目,已建排放污染物的旅游设施要限期拆除或关闭;严禁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从事旅游活动,已建旅游设施要限期拆除。

(五)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1.防治水土流失。大力开展江河湖库源头水源涵养林和河道、湖滨、农田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建设,增强森林固土护坡、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严格执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在湖库集水区内从事采砂、采石、挖沙等活动。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坡耕地、经济林地水土流失治理,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

2.加强湿地保护。按照严格控制、保护生态、分类管理、占补平衡的原则,规范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行为,严禁随意填埋河沟池塘或改变其用途。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加强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重要湿地的保护,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对生态功能遭到破坏的滨水带,要采取湿地恢复与重建、河湖岸线治理、科学的植物配置等措施,重点推进现有长距离刚性河道、湖泊护岸的生态化改造,提高生物水陆交换能力,改善生态功能。主要饮用水源水库和其他重要湖库的入湖库河口要因地制宜建设前置库或湿地处理系统,进行综合治理,降低入湖库氮磷总量;湖滨带要全面实行退田还湖或开展生态修复。

3.实施水生态修复。开展重点湖库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安全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规划,做到“一湖一策”。2015年底前建成千岛湖水生态观测站。严厉打击炸、毒、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湖库环境的不法行为,并根据湖库水质保护要求和鱼类生物资源状况,严格实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科学合理确定捕捞规格品种,增殖保护土著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物群落组成,保持水生态平衡。积极采取生物调控措施,修复水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身净化调节功能。

(六)构建水源安全保障体系。

1.加强水源建设与保护。加快规划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建设,2015年底前建成合溪水库、钦寸水库等大型水源工程,构建区域水源联网联调大格局。坚持大中小结合、蓄引提并举,建设一批城市应急备用水源。2015年底前主要县级以上城市要具备2个以上水源供水能力,有必要的地区还要建设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加强供水水库水源保护,因地制宜开展底泥清淤、生态湿地建设,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到2015年改善39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状况。加强农村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水源地的治理保护,进一步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2.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设和管理。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的划定;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清理,完成保护区标志牌和界桩的设置;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合格规范饮用水源创建。饮用水源保护区附近人口众多、交通繁忙又无天然隔离屏障的,要统一设置物理隔离或生物隔离设施,拦截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积极引导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农民下山脱贫或生态移民,全面推进水库型饮用水源集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3.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继续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全面推进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推广建设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加快形成全天候实时监测的水环境质量监控体系。到2012年,新建81个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到2013年,新建57个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水质指标特别是三致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到2013年,11个设区市均具备开展藻类监测的能力。到2015年,所有镇级饮用水源地均开展不少于两个月一次的常规监测,有条件的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开展全指标监测。

4.完善污染事故防范预警应急体系。加强环境隐患排查和环境风险防范,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和藻类防控应急预案,落实环境突发事故各项应急措施。饮用水源集雨区内所有生产、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企业必须制订应急预案,建设事故池,配备应急物资。危险化学品运输必须经公安部门审核备案,需通过饮用水源附近路段的,还要有专用车辆护送。饮用水源附近的高速公路、主要道路要设置隔离设施,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车辆翻入、事故残液流入饮用水源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省生态办(省环保厅)要牵头负责,省级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全省清洁水源行动的指导协调。各级政府是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清洁水源行动的组织领导。抓紧制订当地清洁水源行动方案和分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清洁水源行动的实施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评价领

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与生态市县、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等工作挂钩。

(二)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湖库、饮用水源上游地区的经济补偿力度,调动上游地区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建立健全跨界执法协调机制,提高水污染联防联治水平。积极推行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采购等绿色经济政策,研究出台更加有力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

(三)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源头把关。全面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评价“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深化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十不批”原则。2012年底前出台产业发展导向政策,制订水污染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加快制订更加严格的医化、造纸、印染、制革、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严格执行太湖流域13个重点行业特别排放标准和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四)实施排污许可,强化总量控制。继续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强化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的控制。各地要根据国家和全省总量控制要求,结合当地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和保护目标,制订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计划,并通过排污许可证形式将总量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辖区内排污单位。排污单位要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其他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有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排污单位,必须如期完成减排任务。

(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加强对各类专项资金的整合,加大对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的投入。严格执行污水处理收费政策,逐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执行高于全省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

(六)完善环境法制,严格执法监管。积极推动出台《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及时修订完善水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媒体曝光、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荣誉摘牌等措施,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积极采取交叉检查、专项执法、在线监控、飞行监测等手段,着力提高环境执法监管绩效。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机构、队伍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执法监管能力。

(七)加强科研攻关,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攻关,重点抓好饮用水安全保障、面源污染控制、湖库富营养化控制、藻类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认真实施国家水

专项,加快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切实有效的示范工程。

(八)深化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广泛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清洁水源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清洁水源行动的良好氛围。

浙江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制度

浙江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制度 (试行) 为了充分发挥浙江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以下简称门户网站)的作用,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编辑、审核、发布、更新机制,保证发布信息准确、及时、有效,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浙江省省级部门网站考评指标体系》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工作由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厅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负责落实。 (一)由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的信息员负责相关信息报送工作。 (二)由业务部门负责相关栏目信息的编辑和审查工作,厅办公室负责文字审核工作。 (三)由厅办公室负责对信息员进行年度考核。 (四)由省教育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负责信息的上网发布工作。 - 1 -

(五)由厅办公室会各业务部门对网站信息内容进行监看,确保领导读网落到实处。 (六)建立严格的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确保先审查后公开。涉密或不宜公开的信息一律不得上网。 二、门户网站公开发布信息的主要内容包含: (一)组织机构:机构概况、领导信息、岗位责任人(处室、直属单位)、工作规则等; (二)法规文件:教育法律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文件、文件解读等; (三)规划计划:重大决策、规划信息,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等; (四)教育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统计数据,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基本情况等; (五)财政信息:部门年度预算编制、决算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教育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经费等; (六)行政权力: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提交的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非行政许可事项的依据、程序及办理情况等; (七)人事信息:干部任免、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考等; (八)应急管理: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置程序、各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 2 -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信息公开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加速社会信息化,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战略方向之一。同时电子政务的实现可产生强劲的示范辐射作用, 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全盘信息化,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共同构成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实施,对所有政府机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精神,今后基本上要做到“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就意味着,不仅政府要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而且公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主动要求政府公开一些需要知道的信息。对政府部门来说,不但要按照“基本内容公开,法定例外的不公开”的原则尽快向社会公开各种政府信息,而且要经常对已经公开的信息进行清理,剔除其中的虚假和错误信息,及时补充新信息和遗漏信息。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及加入WTO之后的全球化趋势,公众的知情权被提得越来越多。2003年SARS来了以后,由于刚开始没有及时公开信息,公众议论纷纷,谣言满天飞,能够听到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在这样的危机事件面前,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主动公开了信息。后来的事态发展说明,这样的信息越公开,越有利于防止其后的恐慌情绪,越有利于恢复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经历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考验,政府信息公开真正走进普通公众的视野。2003年1月1日起,广州市政府开始实施《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4年5月1日,《上海市信息公开规定》、《成都市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实施,接着,好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在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方面,都指出要将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更好的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如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指出:“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重点新闻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为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委组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编委办关于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 知 【法规类别】纪检11804 【发文字号】浙委办[2005]55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5.08.12 【实施日期】2005.08.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编委办关于对省纪委 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委办[2005]55号) 省直属各单位: 《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编委办关于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纪检监察体系,充分发挥派驻(出)机构的作用,促进我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省直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坚决推进对派驻(出)机构的统一管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单位在执行《实施意见》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委。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8月12日 (2005年8月8日)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全面实行对派出机构统一管理”的要求和中办发[2004]12号文件精神,现就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全面实行统一管理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总体部署,结合浙江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对派驻(出)机构的统一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有效促进省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一)改革领导体制,将派驻(出)机构由省纪委、省监察厅和驻在部门双重领导改为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直接领导。 (二)强化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浙江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

浙江省深化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5号),进一步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办事依法依规、服务便民利民、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共享开放的目标,不断深化建设集约、服务集成、数据集聚、多级联动的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全面推动行政权力网上透明高效规范运行,打造网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在不断完善全省统一行政权力库建设基础上,全面梳理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形成较为完整、规范的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库,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统一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行政流程优化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非涉密行政许可事项60%以上实现网上申报,完成100项以上政务服务办理“一事上门最多跑一次”改革。 至2020年,依托浙江政务服务服网实现政务服务办理“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督”,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线上办理,政府网上协同治理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和公众满意度、便捷度大幅提升。 (三)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引领。以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人民群众需要引领“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方向,将群众关注热切的领域作为工作推进重点,着力解决困扰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切实提高应用效能和群众“获得感”。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破除与“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不相适应的条块分割、信息壁垒、政策约束等体制机制障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应用创新为突破口,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变革,推动实体服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创新。

2020年浙江省公安厅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20年浙江省公安厅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一、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机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公安机关重大行政决策工作的通知》,确保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公开发布机制,除依法不公开的事项外,主动公开目录所列决策事项;健全重点工作定期发布机制,释放权威信号。 二、动态调整、及时公开权责清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开展权责清单梳理,对权力事项库实行动态调整,并实时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摸清文件底数,提出保留、废止、修改意见。严格遵照执行《浙江省公安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丰富意见征集渠道和征集形式,提高社会知晓率和群众参与度。 三、深化行政执法信息公开。 通过政府网站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途径和执法结果等信息,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双公示”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行政监管方式,指导厅属职能部门加大对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公开,及时公布严重违法行为、大案要案查处结果。 四、高质量实施政务服务信息公开。 依托政务服务网,全面准确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推广“一件事”公开办事模式,提高办事过程透明度,探索通过“浙里办”定向精准推送办事服务和证照到期、办件进度提醒信息,深入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的实施意见,对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进行调整优化,督促基层公安机关依法做好主动公开工作。重点推进户籍管理等试点领域标准的细化落实,推动各地公安机关实现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 六、着力提升政策解读的可读性和传播力。 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解读人”职责,带头开展政策解读,注重发挥专家解读作用。政策解读必须与政策文件同步关联发布,更多采用政策简明问答和事例、数据、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方式解读,拓宽政策解读发布渠道。试行政策施行后解读,对政策公布后出现的误解误读和质疑,针对性地开展深度解读、延伸解读。 七、及时精准回应社会关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 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公文处理 【发文字号】浙政办[1997]17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7.07.23 【实施日期】1997.07.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浙政办[1997]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已经秘书长、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实施细则 为了进一步做好省政府办公厅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办文质量,促进公文处理工作

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行文规定 (一)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省政府行政规章和行政措施,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行文要少而精、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文牍主义。 (二)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向省政府的请示,应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凡同时主送省委、省政府的请示,省政府办公厅需待省委办公厅批办后才予办理。如涉及党的工作,由省委、省政府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行文。 (三)行文关系应按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省政府办公厅一般不受理越级的请示或报告。 (四)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请示解决的问题涉及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应用抄送形式,并先行协商。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个人,也不能同时抄送下级机关。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五)主送省政府的请示、报告(包括附件)一般报送15份。内容单一的请示件可报送5份。 二、办文规定 (一)送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的公文,统一由秘书处签收,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各部门来文,由秘书处提出拟办意见。其中需由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直接办理的来文,作为“办件”交综合处处理。 2、各地、各部门来文,不需要处理答复的“阅件”,由秘书处直接分发;需要处理答复的“办件”,交综合处处理。 (二)综合处对“办件”,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目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采购预算执行管理 .3第三章采购方式管理 .4第四章采购项目组织实施 .5第五章合同履约和验收管理 .6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7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37号)等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以下简称“购买主体”)向社会组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机构等社会力量(以下简称“承接主体”)购买的服务,应按本办法规定实施采购。 鼓励提供特定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与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公开、公平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竞争。 第三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分为公共服务和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两类。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为国民增加福利、具有特定受益对象的服务。 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是指政府部门为保障自身正常运转以及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向社会购买的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具体范围,由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的形式定期予以公布,并实行动态调整。 第四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采购工作,应当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按照“方式灵活、程序简便、竞争有序、监督有力、结果评价”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对本地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各购买主体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本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采购需求的制定,以及对采购活动的组织实施等进行指导和监督。 各级监察、审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对本地区政府购买服务活动的监督职责。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督查室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关于贯彻落实浙委办[2000]95号文件情况的专题督查报告》的通知 【法规类别】11804 【发文字号】浙委办发[2002]31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2.12.25 【实施日期】2002.12.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关于贯彻落实 浙委办[2000]95号文件情况的专题督查报告》的通知 (浙委办发[2002]31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 《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关于贯彻落实浙委办[2000]95号文件情况的专题督查报告》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意见,最近,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对全省各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厅字[2000]8号文件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省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工作进展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的通知》(浙委办[2000]95号)精神的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省计生协会会长许行贯同志参加了督查。 在各市先行自查的基础上,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组织省有关部门对宁波、温州、绍兴、台州4市及所辖慈溪、北仑、平阳、瓯海、上虞、绍兴、温岭、三门8县(市、区)进行了抽查。总的看,各地对这次督查十分重视,督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地贯彻浙委办[2000]95号文件的基本做法与成效 自浙委办[2000]95号文件下发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文件精神,计生协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 1.领导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新时期计生协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普遍把计生协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服务落实、工作条件落实。各市、县(市、区)都下发了加强计生协会工作的文件;明确了一位党委副书记分管计生协会工作,基本做到每年两次以上专题听取计生协会工作汇报;各级计生协会机构、人员、经费等得到了较好落实。今年9月,台州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或分管秘书长分别带队分四个组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两年来,各级政府都把计生协会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一步加大了对协会工作的考核力度。温州市及所辖县(市、区)考核分值普遍从原来的40‰增加到80‰鹿城区、平阳县还提高到120‰。台州市及所辖县(市、区)考核分值普遍提

政府信息公开化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论文题目:政府企业信息公开化研究 姓名: 学号: 年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 年月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小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小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小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手写有效) 20 年月日(手填时间)

政府信息公开化研究——以沙坪坝区为例 20 年月日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到处都隐藏着导致危机的“导火线”,而每一个危机的爆发都会给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国家经济甚至国家形象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就使各级政府的危机管理成为一种常态管理。危机管理的核心是沟通,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危机时期,要及时、准确、充分地向公众公布信息,保障公众在危机时刻的知情权,培养公众的信息承受能力,使公众在危机面前做出理性的判断,从而避免由于不知情带来的混乱和更大的危机。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政府职能的体现,提供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化;问题;对策

目录 引言 ....................................................................................................................... - 1 - 一、沙坪坝区政府信息公开化........................................................................... - 1 - (一)调查目的及基本情况......................................................................... - 1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1 - 1.调查结果统计....................................................................................... - 1 - 2.问卷调查分析....................................................................................... - 2 - 二、沙坪坝区政府信息公开化存在问题........................................................... - 3 - (一)现行制度制约着危机时期地方政府信息公开................................. - 3 - (二)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法律制度环境..................................................... - 3 - (三)政府官员和公众缺乏知情权意识..................................................... - 3 - (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机构建设不足..................................................... - 4 - (五)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服务的方式和渠道过少..................................... - 4 - 三、沙坪坝区政府信息公开化途径................................................................... - 4 - (一)从思想观念上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化的重视................................. - 5 - (二)将政府信息公开化发展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 5 - (三)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5 - (四)制定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标准..................................... - 6 - 结语 ................................................................................................................... - 6 - 主要参考文献....................................................................................................... - 7 -

浙江信息公开办法111题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可以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当 场提出书面申请。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 A:对 B:错 2、除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外,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 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公开。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B。 A:对 B:错 3、《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B。 A:对 B:错 4、《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 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 A:对 B:错 5、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环保、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 《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执行。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 A:对 B:错 6、行政机关对企业提供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 A:对 B:错 7、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浙 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 A:对 B:错 8、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法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不能确定是否危及社会稳定的,还应当按规定进行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 A:对 B:错 9、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 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可以部分公开及公开部分的获取方式和途径。 回答错误!您的答案为:,正确答案为:A。 A:对

“互联网+政务服务”——浙江实践

16 “互联网+政务服务”——浙江实践 一陈立三 摘 要: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府自身改革,合全省之力打造集行政管理二 便民服务二政务公开二数据开放二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省市县统一架构二多级联动的网上政务平台 浙江政务服 务网,有力地推动了服务型政府二透明政府二法治政府建设, 初步探索形成了 互联网+政务服务 的浙江模式三 关键词:一浙江一政务服务网一政务淘宝一 互联网+ 一 基础篇——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概况(一)建设历程 一一浙江政务服务网的诞生,源于浙江省委二省政府对信息化发展浪潮的深刻认识和打造最优的 政务生态系统 的坚定决心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将政府自身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 马前卒 二 当头炮 ,打出 四张清单一张网 组合拳,着力推动形成新的政府与市场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市场与民间的新活力三其中, 四张清单 即权力清单二责任清单二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二财政专项资金管 222 陈立三,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信息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二网络传播三? ?

理清单,是政府的履职清单二施政清单和服务清单,是依法厘清政府治 理边界,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制度设计; 一张网 ,即省市县统一架构二 多级联动的网上政务平台 浙江政务服务网,是 四张清单 改革落 地生根的载体,也是 互联网+政务服务 在浙江的全方位实践三依托 一张网 平台,浙江省力图打破多年来各级电子政务建设条块壁垒二诸侯割据的格局,最大限度汇聚全省政务服务资源,面向全社会打造扁平 化二一体化的网上政府,全面实现线上服务和线下改革联动,从而推动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 代化三 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三2013年底,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提出 一张网 的建设构想和总体要求,到2016年5月,已先后7次召开会议作专题研究;省委常委二常务副省长牵头推动,靠前指挥,多次协调解决推动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三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成立专项工作组具体抓推进,各市二县(市二区)也同步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促二全力推进的工作氛围三据统计,参与 一张网 建设的政府组织机构(含科室二社区节点)已有一万二千余个,后台工作人员账号开设已超过10个三省政府将政务服务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列入每年的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日常督查通报机制;省委改革办二省人大办公厅二省政协也以督查二民主协商等形式,积极推动一张网建设和应用工作三 在全省各级政府和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下,经过半年的筹备建设,2014 年6月25日,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运行,成为全国第一个构建在云平 台上实现省市县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的 互联网+政务服务 平台三全省3000余个行政机关和服务机构在 一张网 同台登场二开展服务,被媒体形象地比喻为 政务淘宝 三经过近两年的持续运营和不断发展,到2016年5月,政务服务网已累计实名注册用户240万,日均浏览人次在200万以上,受理 一站式 办件1200余万笔三 322

浙江省政务骨干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浙江省政务骨干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企业只需登录政府的网站,就可以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企业运营后,则可以在网上申报纳税、办理企业年检手续,从而少了多次跑政府多个部门办理这些手续的繁琐。市民不必请假,坐在家里就可到政府网站上申请办理结婚登记、驾照等。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办公,也不再受地域限制。这些,几年前梦想中的事情,在浙江省现在已变成了现实。这里的人们正在享受政务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浙江是中国最富足的省份之一,在电子政务的投入上自然也是大手笔的。浙江的电子政务启动有好几年了,以前的建设重点在厅局级单位,而现在和未来的重点将集中在地市级政府。从当前看,浙江省的温州、衢州、金华、长兴、舟山等地都已走在了其它兄弟县市的前头。” 凭借多年服务浙江信息化的经验,网络厂商华为3Com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做了这样的阐释。 一路走来,跨向发展的阶梯 从1995年就开始起步的浙江省政府政务资源专网,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业务的日新月异,其网络带宽和资源共享也在不断提升的扩展。2004年2月,浙江电子政务网基础性支撑平台建成,至此,浙江电子政务网成为浙江省各级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传递政令的“千里马”,政府与群众联系的“连心桥”,成为政府信息资源的聚集库和开发中心。 然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效能的提高,对政务信息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本地资源信息的共享程度,实现浙江省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快速安全传递和资源共享,2005年,华为3Com在“融合、智能、安全、可控”的原则指导下,对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实施了改造,在构建政府电子政务骨干网络统一平台的同时,实现省政府各办公部门的业务接入,并逐步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的“三网合一”。 区域政务信息化,显现起跳“暴发力” 据介绍,改造后的浙江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平台已覆盖自省政府到各地市政府及省政府各主要职能部门、直属单位。目前,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由省中心核心节点,地市核心节点,以及省中心用户接入节点三部分组成,网络改造的设计方案采取了物理隔绝的内外两个网络,内网主要通过MSTP实现网络联通;外网分为三层,采用MSTP、FR等方式接入核心,可快速地满足网络新需求,为未来政务网络的业务承载预留了空间。 在省政府电子政务网络的辐射下,目前,浙江省温州、绍兴、金华、衢州、长兴、舟山等多个地市的地市中心核心节点,通过华为3Com的网络产品实现了与省中心核心节点相连,并将作为今后各地市电子政务外网的核心设备。现在,在华为3Com的主导下,浙江省区域信息温州、绍兴、金华、衢州、长兴、舟山已率先成为了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的排头兵,不仅为本区域的经验发展注入了科技活力,同时也为兄弟县市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典型样板。 “实用、性价比、服务”成区域信息化建设焦点 在谈到建立政府网应遵循的原则时,浙江省绍兴市政府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的网络是由全球领先网络供应商组建的,我们组建这一网络系统就是为各级机关部门提供一个高质量、高可靠的信息交换平台,让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可以共享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增加和改善社会公众与政府间信息沟通的渠道。我们注重的是网络的实用性,要能够提供端对端网络技术服务,我们选择华为3Com恰恰看中的也是这些。” 与些同时,浙江省温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在组网中精选了华为3Com公司交换机和路由产品作为骨干设备,现已完成与浙江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实现政府各职能部门MPLS VPN的建立,做到了在网上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曾了解到,“高性价比也是我们建网比较在意的方面”,几乎是众多区域城

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子网站验收标准

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子网站验收标准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 2005年3月

目录 前言 (4) 1 术语和定义 (5) 1.1 政府网站 (5) 1.2 栏目 (5) 1.3 频道 (5) 1.4 区域 (5) 1.5 信息互动 (5) 1.6 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 (6) 1.7 在线服务 (6) 1.8 网站地图 (6) 2 网站设计 (6) 2.1 网站的策划组织 (6) 2.2 网站结构设计 (6) 2.3 网站表现设计 (7) 2.4 标识系统设计 (9) 2.5 信息检索 (11) 2.6 多语种支持 (11) 3 网站内容 (11) 3.1 政务公开 (11) 3.2 在线服务 (13)

3.3 信息互动 (17) 3.4 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 (20) 4 网站技术 (21) 4.1 网站基本技术要求 (21) 4.2 网站可用性 (21) 4.3 网站兼容性 (22) 4.4 网站测试 (22) 4.5 网站安全要求 (22) 5 网站管理 (24) 5.1 域名管理 (24) 5.2 机构和人员建设 (24) 5.3 制度建设 (25)

前言 本标准为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省级各单位子网站的验收标准,也可以作为各市、县(市、区)政府网站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参考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解释。

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政府网站 政府网站是指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单位的网站,包括政府门户网站、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网站和省级各单位子网站等,是公众和企业获取政府信息,与政府进行互动交流并获得政府在线服务的重要渠道。 1.2栏目 栏目是指网站各个频道中对不同的内容或功能进行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不同的级别,各个级别的栏目共同构成网站的频道。 1.3频道 频道是指网站针对同一个主题的内容或单一功能进行的划分和界定,包含不同的栏目和专题,频道之间是并列的关系,网站由若干频道组成。 1.4区域 区域是指网站根据功能、性质或者所承担的任务对网站整体结构进行的划分,可以包含多个频道或栏目。 1.5信息互动 网站的信息互动是指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解答、论坛、留言板等网络手段与公民建立互动关系。

7月浙江自考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7 月自学考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 033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提出“电子政府”概念的报告是() A. 《行政信息化推进基本计划》 B. 《面向高度信息通讯社会的基本方针》 C.《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 D. 《创造一个花费更少、运转更好的政府》 2.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著名论断的是() A. 维纳 B. 申农 C.阿伦·图灵 D. 约翰·毛赫利 3.最早提出“信息化”概念的国家是() A. 法国 B. 美国 C.英国 D. 日本 4.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政府信息利用 B. 政府信息采集 C.政府信息组织 D. 政府信息检索 5.下列按文献外部特征组织索引的是() A. 引文索引 B. 分类索引 C.链式索引 D. 关键词索引 6.以规范化的自然语言为标识符号来标引信息内容的排检技术是() A. 字顺排检技术 B. 分类排检技术 C.主题排检技术 D. 时序排检技术 7.美国司法审查中法院行使管辖权的先决条件是() A. 合法性原则 B. 透明度原则 C.相对人选择原则 D. 穷尽行政救济原则 8.被称为第四代媒体的是 () A. 收音机 B. 手机 1

C.互联网 D. 电视 9.保障信息安全最为基本和可靠的方式是() A. 市场方式 B. 技术方式 C.管理方式 D. 政府规制方式 10.我国第一部“信息化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B.《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C.《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二、名词解释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1.资源 2.电子政府 3.政府信息网络 4.政府信息检索 5.正反馈原理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 1.试简述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相比的变化。 2.试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未来走向。 3.试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 4.试简述数据库与超媒体系统的结合途径。 5.试简述政府信息服务的意义和内容。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2 分,共 24 分) 1.试论述政府信息检索的程序。 2.试论述发达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8 分,共 16 分) 1.2018 年 4 月 24 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 例》在强调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也规定了信息公开审查机制,将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 相关规定纳入其中。因此,认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的现状,正确处理好信息 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对于做好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求:根据案例说明我国政务信息列于豁免公开的范围。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