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7—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永年区第二中学

2017—2018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月考题

第I卷(共73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这些凭借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手段产生的新鲜事物,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粉”,正在悄然改变你我生活,成为展现中国企业强大创新活力的亮丽新名片。这些让国人自豪的产品,只是中国企业在新技术领域善于开拓创新的一个缩影。

②第11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在中国大连举行,主题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积聚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的中国,正在展现不同以往的矫健身姿。

③当下,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国曾错失前几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契机,深刻体会到技术落后、创新不足、工业体系残缺之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创新引领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中国正努力扮演着新的重要角色。

④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社会繁荣,无论是寻找新增长点还是应对危机,都必须依靠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各个层面。在此背景下,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无疑将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正能量。

⑤在传统制造领域,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取得长足进展,一大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华丽转身;在数字经济领域,以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已跻身这轮浪潮的市场引领者行列;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企业等在国际舞台上群星闪耀。

⑥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步履维艰、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抬头的当下,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共赢的原则,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中国巨大的市场,对各国企业家有着强大吸引力。随着全球市场流动性增强,中国的市场和资本优势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进一步体现。

⑦与世界握手,世界就在手中。如今,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市场互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盯在中国身上。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

斯·施瓦布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中国凭借开放创新,正在成为新一波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浪潮的“弄潮儿”。

⑧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澎湃浪潮,锐意创新的中国不会再错过这个革新求变的大时代,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必将更加亮丽。

(摘编自《新华时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角色更亮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没有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就无法体会到技术落后、创新不足、工业体系残缺之痛。

B.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凭借着强大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走在世界的前列。

C. 正是有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手段,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才得以出现。

D.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提供了机遇,如果以创新引领发展,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③段以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B.文章第⑤段采用了例证法,列举了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

C. 文章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的表现为内容,论证了“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的观点。

D. 文章第⑦段引用了克劳斯·施瓦布的话,意在证明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唯有依靠创新,才能实现科技进步与社会繁荣,才能找出新增长点与应对危机。

B. 中国具有市场和资本优势,不惧竞争,所以才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C.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都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贡献力量。

D.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澎湃浪潮,中国定会抓住时机,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喀秋莎

田洪波

中午时分,响彻在两边战壕上空的枪声开始零星起来。渐渐地,硝烟也一丝丝散去,意味着酷烈的战斗进入一个休整的间隙,很多人都长出了一口气。十余个尚是娃娃脸的士兵全身心放松下来,逐渐恢复他们本真的一面,开始嘻闹起来。连长安德烈无声地笑笑。这样的

场面他很欣慰,毕竟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中他们毫发未损。这是一支由多数青年人组成的步兵加强连,他们刚刚在与德军的交火中占了上风。

时间真快啊!安德烈闭目想着心事。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领着这群孩子与德军奋战。当初,他们的父母信任地把孩子们领到他面前时,他还是有一丝担心的。可是,经过炮火的洗礼,安德烈现在觉得他们已经是成熟的战士了。

士兵们轻声哼起了歌,安德烈依然淡淡笑着。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旋律: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安德烈把身体往壕沟的深处偎了一下,摸出宽宽的烟叶卷了支烟叼在嘴上。喀秋莎,正义的喀秋莎,那是他们心灵深处最神圣的3个字了。

“嘘,你们听!”突然有人把手指压在了唇上,示意大家注意德军那边传出的动向。

安德烈急忙把烟按灭在焦黑的泥土里。大家都悄然侧起身,屏息静听德军的风吹草大家的笑容开始收紧了:她在歌唱草原的雄康/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见鬼,居然有人在唱《喀秋莎》!是德国人在唱吗?他们也喜欢《喀秋莎》?怎么会呢?那是我们苏联人民的歌曲啊!安德烈惊诧地睡大了眼睛。他感觉周身的热血在沸腾。该死的德国佬,不许你们玷污神圣的喀秋莎!

大家都听得真切,都把目光转向安德烈。安德烈分明听到自己身体里的每一个骨节都在炸响,他凛然着一张脸拿起了望远镜。果然,他看到几个德军士兵正围在一架留声机前,有滋有味地跟着哼唱。让安德烈万分气愤的是,他们居然那样陶醉,完全忘记了是在战场上。

安德烈觉得这是不能熟视无睹的,他甚至认为,这全然就是德军在向他们挑衅!是的,他们拥有先进于己方数倍的武器,他们人数占优,他们中的许多人战斗经验丰富,但他们不可以唱我们国家的歌曲,不可以用这种方式蔑视我们!这就像自己的孩子,不共戴天的敌人可以随便地抱吗?可以肆意地喜欢吗?那无异于剜我们的心头肉!

“准备战斗!”安德烈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听上去很绝然。

可是副连长瓦西里用手压住了他的枪身,事实上瓦西里一直在观察安德烈的情绪变化,现在他不能不挺身而出了。瓦西里緩和着语气说没有接到上级命令,这仗不能打!力量太悬殊了,刚才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什么。作为一连之长,你不能意气用事!”

安德烈冷笑情况特殊,不请示也没错!就算我答应,那你问问孩子们答不答应?”安德烈等到的是青年人的一致响应,他们摩拳擦掌,义愤填膺,纷纷将子弹推进枪膀。瓦西里还想再说什么,安德烈已经大手一挥,指挥战士们各就各位,随着一声号令,密集的子弹就

雨点一样向德军阵地射去,

战斗又开始了,这一次持续的时间似乎更长,也更惨烈,双方都不断有人倒下去,安德烈杀红了眼,带领几个勇敢的战士冲锋在前,打退了敌人,占领了德军刚刚还逍遥自在听歌的阵地。

到处是残垣断壁,一些树木还在燃烧。在一条战壕里,安德烈看见那架留声机还在转动,《喀秋莎》的旋律还在他走上前用手搬开了唱针,拿起唱片。

阵地上死一般寂靜。

瓦西里悄悄站在安德烈身后,沙哑着嗓子轻声说孩子们……都牺牲了!”他看见安德烈身体摇晃了一下,然后那个庞大的身躯慢慢跪了下去,最后匐伏在地,哭成颤动的一团。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激烈的交战之后短暂的平静,年轻的战士们也恢复了本真的一面,这为后文哼唱歌曲、听到歌曲作了铺垫。

B. 小说善于使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同时辅以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凝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有群体形象,也有个体形象。

C. 德苏两军力量悬殊,然而处于劣势的苏军两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说明《喀秋莎》的歌曲在战斗中起到了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

D.文中用“娃娃脸”“本真”“嬉闹”“孩子”等词语来形容这群年轻的士兵,字里行间饱含对这些保家卫国的靑年战士们的喜爱之情。

5.小说中《喀秋莎》的歌声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6.文章最后一段划横线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风雨如磬九十载,沙场点兵朱日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沙场阅兵”不仅给人们带来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更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

“沙场阅兵”丰富了阅兵活动的重大主题。这次“沙场阅兵”以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为主题,更加突出军队特色。“沙场阅兵”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六次大阅兵,还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三次大阅兵,也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是举行的大阅兵。更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专项阅兵,当然也是近年来我国

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进行的阅兵,还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后的首次阅兵。可以说,这次“沙场阅兵”,是对阅兵活动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沙场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丰硕成果。军队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强军,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而这次野战化条件下的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集中体现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特点,也充分展示了我军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的新阵容、新变化、新气象,展示了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面貌、新动力、新发展。可以说,“沙场阅兵”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是对“脖子以下”改革逐步深入的检阅。阅兵活动的成功举行,充分证明改革必成、强军可期,让官兵投身强军兴军的信心干劲更足了。

“沙场阅兵”彰显了十分强烈的实战色彩。这次阅兵依托参加实战化训练的部队组织实施,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以征尘未洗、连续作战的战斗姿态接受检阅。受阅官兵全部来自作战部队,指挥员和战斗员本色登场,展露实战本领。阅兵现场,从领导人到普通士兵都着野战军服,不搞群众性观摩。参阅官兵就位的方式也不是以往的踢正步,而是采用跑步的方式。阅兵保障按照实战化要求组织,所有装备不作装饰。空中突击梯队着陆后的集结机动,完全是实战化。整个阅兵,一切以战场为背景,一切以战时为标准,一切以打赢为目的。

(摘编自唐守伦《“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材料二:

记者:为什么要在建军90周年组织阅兵?

任国强:在重大纪念日组织阅兵活动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此次阅兵在组织指挥上有哪些新的特点?

任国强:这次阅兵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对受阅部队实施统一指挥,是新体制下战区履行职能的重要实践。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重在反映现代新型军兵种力量鲜明特色、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展示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新重塑。

记者:请介绍一下参加这次阅兵的部队和装备情况?

任国强:参加这次阅兵的共有45个方(梯)队。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受阅官

兵1.2万人,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和新质战斗力,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近一半为首次参阅。

(搞编自《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答记者问》)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沙场阅兵”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时举行的大阅兵,也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为主

题的专项阅兵。

B. 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目的是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

开营造良好氛围。

C. 参加这次阅兵的是来自多个军种的部队,包括联勤保障部队。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

联合指挥部。

D. 参阅官兵就位采用跑步的方式,完全是模拟实战化。整个阅兵,不摆花架子,一切以打

赢为目的。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沙场阅兵”给人们带来的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成为了庆祝建军节最好的

方式。

B. 这次阅兵的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突然袭击的目的是检验他们的实战本领。

C. 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军队必须进行改革强军战略。

D. 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

E. 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有一半为首次

参阅。

9. 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为什么“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的最好方式。(4分)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

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等俱封,封周昌为汾阴侯;周苛子周成以父死事,封为高景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①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

高二语文十一月份月考试题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高二语文十一月份月考试题

(2021.11.12) 第Ⅰ卷(共42分) 一、(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怒号.(háo)庇.护(bì)霰.弹(sǎn)衣袂.飘飘(mèi) B、场.院(cháng)棱.角(léng)锁钥.(yuè)纤.尘不染(xiān) C、悄.然(qiǎo)崔嵬.(wéi)跻.身(jī)磨牙吮.血(yǔn) D、扁.舟(piān)脂.肪(zhī)管弦.(xuán)惨绝人寰.(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欢谑亲昵骁腾戌守山高路迥 B、蕴藉功勋翰海暮霭惨绝人寰 C、皎洁沧海箫条殓衾抚膺长叹 D、悲恸凫雁惘然歧路流连忘返 3、填入下列句子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专家提示,工作不满一年就跳槽,弊大于利,因为一年之内能学到的东西很有限,现在用人单位不喜欢跳槽的毕业生,履历上的“跳蚤”经历会让就业之路更难。 (2)重新拿起课本笔记将是工作生涯的重要组曲,学习将是下一个碗饭的票据。 (3)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4)人固然不希求逢到哀苦,然而为了人生的美,也不避哭泣。 A、轻率终身制定领略 B、草率终生制订领略 C、轻率终生制订领会 D、草率终身制定领会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近旁新开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 ....,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B、11月4日开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记者也对 此次会议趋之若鹜 ....,纷纷赶到北京采访、报道。 C、我,一介芸芸众生 ....,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 ....,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高中教育】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班级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4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愆期(qiān)陨落(yǔn) 靡室劳(mí)踯躅 (zhíchú) B.象弭(mǐ)归咎(jiū)戎车(róng)贿赂(lùo) C.夙兴夜寐(sù)孔疚(jiù) 城隅(yú)窈窕(yǎ otiǎo) D.氓之蚩蚩(méng)嫉余(jì) 磐石(pán)可惩(chě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泣涕涟涟缅规矩垝垣雨雪霏霏 B.尔卜尔筮罹尤驰聘士也网极 C.裁笑裁言嬉戏修夸方芮圆凿 D.言笑晏晏芳菲菲攘垢便言令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门是常开着,没人来打扰我,在这古 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我并不感到孤独。 A、就但即使所以 B、因为但虽可 C、虽可因为但 D、即使所以就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中学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通力合作 中已功败垂成,并开始实施。 B 、晋陶渊明厌恶官场,最终退避三舍,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田园 生活。 C 、三峡移民迁至山东新家后,移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 新的环境,并安土重迁,注重生产。 D 、由于政府措施得力,“禽流感”期间全市居民生活安之若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 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 关重要。 B.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是一个瞄准青年白领的国际社区,“80后”在此购房比例大约占30%以上。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 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D.浙江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 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区,被 边缘化的现象。 6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 一项是 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 记。。 ①地方宽敞的摆着茶桌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04

上学期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04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挣揣.chuài谂.知shěn暂.时zhàn长歌当.哭dàng B.筵.席yán顷.刻qǐng倔.强jué晕.眩yùn C.笑靥.yàn攒.射cuán瑰.丽guī悄.无声息qiǎo D.巢穴.xué曲.直qū脖颈.jǐng模.样m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慨,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B.眼睛只能感受明暗,除了很近的物体,蛇不能辩别线条和轮廓。 C.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D.待到往日教员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几母校前途,暗然至于泣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校长话音刚落,会场上就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②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③中国强烈日本尊重历史和国际法,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④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提高自己。 A.暴发遏止督促必需B.爆发遏止督促必需 C.爆发遏制敦促必须 D.暴发遏制敦促必须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结果落选了。 C.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务为原则,改革了处方、工艺流程和剂型。 B.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它将 会迅速蔓延。 C.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D.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______,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子衿(jīn)城阙(quē)追溯(sù) B.緘默(ji?n)雾霭(?i)龟裂(jūn) C.山麓(lù)沟壑(hè)腐蚀(zhuó) D.叹惋(w?n)箬篷(ruò)荇菜(xìng) 2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A.④③②①⑤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 3 . 对这首诗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诗歌前两句直陈其事,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中,“澹澹”是动态,“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登上碣石山后所见实景,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日月、星汉”,所写之景尽是宏观、浩大之景,作者近望沧海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给人壮美之感。 D.诗歌借景抒情,以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津塘沽爆炸事故中,许多人杳无音讯,家属们备受煎熬、悲痛欲绝。 B.歌手李代沫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在娱乐界引起轩然大波。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大学,真是见异思迁。 D.泰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湛蓝漩涡栀子揠苗助长B.荡漾涎生摇拽津津乐到 C.狡狯决别谨慎急不遐择D.嗔怪嘈杂脉络无动于忠 二、现代文阅读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双鸭山市高三12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不断变化发展,制度则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一些具体制度总会存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之处。这就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构建和完善制度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更不能听信他人的指手画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将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做法固定下来,这样才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着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

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鷃宋荣子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象“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若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是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桎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

(最新)高一语文下期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期12月月考试题 (A卷) 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阳辉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踱.着(duó)酣.睡(hān)廿.四桥(gān)乘彼垝.垣(guǐ) B、霎.时(chà)落蕊.(ruǐ)混.沌(hún)何时可掇.(duō) C、梵.婀玲(fàn)一椽.(chuán)瞥.见(piē)将.子无怒(qiāng) D、煤屑.(xiāo)譬.如(bì)婆娑.(suō)白鹄.舫(h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蒲苇斑驳溘死耳著明月珰 B、磬石脉博颓废犹可脱也 C、彷徨箫索嘶叫暖暖远人村 D、青衿樊笼掂记鸡鸣桑树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刘兰芝夙兴夜寐 ....,勤于劳作,品行端正,未有偏差,焦母仍要存心挑剔。 B、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中小学生乘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各类校车上下学,因车体不达 标而引发的校车事故信手拈来 ....。 C、屈原怀瑾握瑜 ....,宁可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能让自己高洁的情怀蒙受世俗的污垢。 D、据报载,某市专门制定幼小衔接方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减少半个小时,以更好地 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接轨”。专家认为,这种揠苗助长 ....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2月9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展文学讲座。 B、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呈现迅猛发展,风电装机累计增长118倍,年均增长超过60%左右。 C、据悉,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牛河梁遗址此次入选,对红山文化的传播与保护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D、最近,罗阳英年早逝、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关注。人们记住了英雄,更记住了英雄身上所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 ②关于“冰桶挑战”的起,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们发起了这项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并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据悉,目前针对ALS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至5年。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 ③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美国《大西洋月刊》15日称,Facebook 上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已达1500万人次。参与者包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金刚狼”休·杰克曼、NBA 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名人效应带连锁反应。短短两周内,ALS协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是2013年同期的4倍。不过“认怂”的名人也有。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被点名后,并没有选择湿身,而是选择用捐款支持该活动。这几天,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是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短短几天,阅读量已达数亿。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土豆CEO古永锵、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挑战。可以想象的是,国内掀起的“冰桶”热,动静也不会小。 ④然而,在“冰桶”热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一部分网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批评该活动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达到目的就好。笔者以为,单从宣传角度看,该活动确实达到了目的,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的同情心。从这点上说,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冰桶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公益项目,它借助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使得未其他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尽管活动参与者的初衷或许不错,不过指名道姓击鼓传花式的传播方式,虽说造成了很大影响,实际上却是一 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⑤“刻奇(Kitsch)”一词于德语,原意为“媚俗”或者“自媚”。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后,“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种网络现象,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崇高”“灵魂的虚肿症”。“刻奇”的一种结果就是,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场情感洪流,就会被定义为居心不良。我们在网上常见的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的10条做人道理”等这些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现。 (摘编自2014年08月21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冰桶挑战”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冰桶挑战”规则非常简单,挑战者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 B.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发起了“冰桶挑战”活动,“冰桶挑战”活动 的目的在于筹款。 C.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名人效应又带连锁反应,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名人的参与为ALS协会带了更多的捐款。 D.“渐冻人”病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只有2至5年,让世人对这种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是“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之一。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试题精选_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调研试题-精校完整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20分,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龟(jūn)裂莞(wǎn)尔一笑栏楯(shǔn) 濒临(bīn) B 愠(yùn)色悄无声息(qiǎo)强(qiáng)颜泠.然(lěnɡ) C殷.(yīn)切埋.(mán)怨呱.(guā)呱而泣日薄.(bó)西山 D 蓬蒿(hāo) 长歌当(dàn)哭乳媪(yùn)凝眸(m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金榜题名震撼嗜好谂知 B 淡烟暮蔼文身谍血厮守 C 珊珊迟萌孽笑靥俯瞰 D 桀骜不训慰藉寥落气慨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这就是我所寻求的,它对于人生过于美好,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2)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______,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3)场地里有许多古榕树,集中_______在石子河沿岸,是原场地最动人的风景线。 A.即使/因此忽视分散 B.虽然/因此忽略分散 C.即使/然而忽视分布 D.虽然/然而忽略分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 ....的精神,令人敬佩。 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 美之词 ...。 C.我很希望在这一问题上,在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的努 力与建立国际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 .....,杜绝灾难发生。 D.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 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长笔,长歌当哭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B.大型肉食动物往往灵敏又胆怯,弱小的食草动物闲散而沉着,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C.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D.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意义远远超过了后者)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 B.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恨:怨恨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报告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同“辨”,分别 7.几个同学在讨论“说不尽的阿Q”时,从不同的角度简短地说了他们对阿Q的认识:(2分) ①阿Q是个破产的农民。 ②阿Q生活在闭塞的旧中国农村。 ③“精神胜利利法”是阿Q的性格特征。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磐安二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 月份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 2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夹ji a被蜿w a n 蜒笔杆g岔中zh eng规中矩 B 召zh a o唤旌j m g旗贫瘠j 1虎踞j。龙盘 . C 瞥pi e见古刹sh a跫qi mg音转弯抹m e角 . D 远阜f U衽r缶席夙sh。愿通衢q匚大道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炫耀蜇居斑斓无动于衷 . B 麻痹喧哗坚忍概莫能外 . C 厮守焦燥狂妄毛骨悚然 . D 符箓饿殍惦念按耐不住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近学校活动特别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一赛接一赛;朗诵会、音乐会、运动会,一会连一会。 繁忙过后,我想过几天清静..日子了。 B. 国产大片《捉妖记》上映时,销售异常火爆,虽然过后观众评价不一,但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却是凤 毛..麟.角.。 C. 你暑假作业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二中往事》还算差强人意....,有些真情实感。 D. 阴冷、淅沥的小雨,并未阻挡住杭州马拉松参赛选手的热情。3万多人奔跑在美丽的赛道上,摩 肩接踵,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没有体制内的职务,没有工资,没有广告赞助,全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柴静拍摄的这部《穹顶之下》, 让国人看到了柔性的、坚韧的力量。 B. 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游客入团,通过安排购 物获取回扣,向游客索取财物,都是违反旅游法的。 C. 5月1日起,杭州市11家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区设立“ 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 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预约挂号服务。 D. 广州富力以弱胜强,山东鲁能逆转取胜,北京国安以少胜多,广州恒大不负众望,亚冠小组 赛第一轮,中超四强全部取胜,这一切,对中国球迷是如此的意外和惊喜。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12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12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 ....的一项是() A.刀俎./沮.丧参与./给予.汰渍./沙碛. B.倜傥./倘.若糟粕./琥珀.佼.好/娇.妍 C.拔擢./着.重秕.政/仳.离哺.育/逮捕. D.妥帖./请帖.增.加/憎.恶缟.素/竹篙. 2.下列加点的成语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在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帮助下,小鸣终于和他的同桌和好如初,破镜重圆 ....了。 B.中国女足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足大赛中惨遭失败,他们立志要卷土重来 ....,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C.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 ....、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 是冰山一角 ....,大量珍宝还珍藏地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B.如皋市五环乒乓球馆是经过如皋市体育局、如皋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推广的团体。 C.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4.下列按顺序排列的句子中,最适合 ...填在横线上的一组是() 这块叫垦丁的地方,陆地有1800公顷,海域1500公顷,是个生态公园。傍晚从酒店出来,到那条光怪陆离的街道觅食,听着从椰子树、棋盘脚树丛中传来的拉丁音乐,顶着从山间飘来的雾霭,于是,在天的尽头就有了一片汽车旅馆和那个架在半山腰的豪华酒店。据说,每年4月,居住在台湾的西方人喜欢下榻在这家酒店,在植物园的门口整夜跳着拉丁舞,就像它的名字——春天的呐喊。 ①路和海之间,有一条宽宽窄窄、时断时续、长达10公里长的热带雨林 ②山和海之间,最窄的地方就隔了一条路 ③一边是山的葱绿,一边是海的波涛 ④热带雨林之外,还有一个森林公园,一个植物园 ⑤人多了住不下,或嫌住的地方人群太集中 ⑥这样的一个垦丁,让多少人向往可想而知了 A.①④②③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⑥①③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⑥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

河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題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 林立,尽管各家各派学术见解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 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和其他道德范畴一样,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自商初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 普遍的社会思潮。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法诸家,在不同程度 上都主张尚俭。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他认为“与其奢也,宁俭”。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认为“圣人 去甚去奢、去泰”,“去奢”“去泰”就是要俭。墨子认为“俭节 则昌,淫俠则亡”,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俭的要求。法家 对于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 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 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还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历 史上虽然没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一点,没有人明确详细 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 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几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其子女 要节俭。这些长辈从经验中看到,富家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成才,家道才能不衰。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穷苦人 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 教育的作用。因此,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 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如果仅是为了节用而不是为了育人, 那么“俭”德是难以流传几千年的。 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 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是通过 节制物欲使其内心宁静来培养其品德的,一个人对于物质享乐如果 不能有节制,就不可能纯洁其志向;内心总有强烈的物欲干扰,就 不可能有远大的志向。他提出的“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 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等提出 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这一美德被人们接受,但 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掲示出来。可以说前人只 认识到“俭”本身是美德,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

河南省辉县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辉县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5分) 1. (10分) (2015高一上·扬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④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 ⑤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⑥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⑦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⑧其身正,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论语·子路篇》) 2. (5分) (2015高一上·宝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们跋涉在人生旅途中,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霜雨雪,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和画面让我们一次次驻足回首,感受永不褪色的温度。多少往事,总在不经意间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 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迹工整。 二、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3. (2分) (2016高一上·正定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海大学不分专业的招生政策,其实是邯郸学步,恐怕不但达不到外国不分专业招生模式的效果,反而会产生严重后果。 ②改革的红利大家都期待,但改革不会一挥而就,保持耐心也是对改革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改革,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主张掀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这宴席的厨房,但是,这宴席的一切享有者都必然要保卫这盛宴免遭扰乱,这就决定了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对立关系。鲁迅的一生,直接干预政治的行为不多,极少发表政治时评。他总是守在文化阵地上,从事他的文学活动,而政治家们却对他视若洪水猛兽,原因大半在此。但是,鲁迅与权威话语的冲突不仅在于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情批判,还在于他虽然很少谈政治,却从骨子里与政治权威格格不入。作为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不可能重新回到依附权威的旧路。他获得了现代独立性,也为这独立性付出了人生的代价,那就是要孤独地承受来自权威的各种压迫。而鲁迅的性格又使他越是在压迫之中,越容易坚守阵地。他顽强地坚守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立场,捍卫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在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中,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战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 大概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而且历史上几千年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往往显示着他们的骨气。但是,“道”与“势”的冲突是有限的、暂时的,从理论上讲,只有遇到“无道昏君”时这种冲突才会发生。如果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有道明君”,这“道”与“势”就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之所以是常态而不是偶然,是因为古代帝王不仅多是圣人之徒,与读书人本是同门弟子,而且即使不是儒家信徒,在统治国家时也决不拒绝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的命运历来如此:所有旧秩序的破坏者都要反孔,到旧秩序破坏完了,要建设自己的新秩序时就转眼变成尊孔的表率,这原因在于儒家学说是一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学说,它有助于使人做稳奴隶。正因为这样,在古代中国,“道”与“势”没有根本的冲突。同时,科举制在弥合着“道”与“势”的裂缝。“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现念使古代文人没有承担知识分子的使命,而去探寻新“道”,这就避免了许多冲突。然而,正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话语,中国文学也一样没有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 知识分子往往都很敏感,但有鲁迅那种感觉的大概不多。鲁迅总有一种压迫感,总感觉自己是奴隶。仔细想想,社会并未与鲁迅特别过不去,压迫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根本没有感觉,鲁迅却为之痛心疾首。然而,正是这种感觉分出了觉醒和麻木,分出了甘于做奴隶和不甘做奴隶。在文坛上,则从帮忙与帮闲的文学中分出了独立的知识分子话语,这种感觉使他与权势者格格不入。 鲁迅反复抨击奴才,反对奴性,反对奴隶道德,是对奴隶制度和奴隶主义的彻底反叛。这与鲁迅对权威的反抗是一致的,是鲁迅反抗权威话语的一种表现。反对奴性之举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1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5.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下列几个句子划线词语()项是错 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2 分)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

2019-2020年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hu án)进去,里应(yìnɡ)外合,一涌而入,将阿Q抓出来。 B.偌(ruò)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nìnɡ)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shuì)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sī)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xiāo)像上咂(zā)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次赛场上队员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 ②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的活动。 ④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了。 A.鉴于曼延监测未免 B.基于蔓延观测不免 C.鉴于曼延观测不免 D.基于蔓延监测未免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随着瓦釜雷鸣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向太空飞去。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王勃《滕王阁序》中究竟是“飞阁流丹”还是“飞阁翔丹”,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

重庆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传世 雷达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则一两年,少则一两个月,就再也不大为人提起了?还有人进一步追问:从小说艺术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说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著呢? 初看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我想了想,觉得这问题与今天的写作并非毫无关系,一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的。若从漫长的历史时空来看,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但文学的历史终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化的历史。从古及今,文章变化万万千,各擅其妙,难分高下。故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古典名著再传世,也取代不了当代小说的需要和位置。当代正在发展中,谁能说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传世呢? 不过,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这大致是不错的。可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故事化也好,性格化也好,心灵审美化也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发挥各自优势,或三管齐下,或一管独胜,没有必要过分地抑此扬彼。读者的层面甚复杂,需要也极多样,几乎任何一种审美形态的东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国找到它的对应。就说《水浒传》吧,它传世的一个重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那些英雄的传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头上传递着,连呼保义、玉麒麟之类的诨号,也早已有之。它的人物、故事、价值立场,已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焊接在一起,化为血肉,无法拆解了。它不传世谁传世? 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编都编不出来的传说和事迹,我们的作者不也可以利用它们重起楼阁,精深加工,从民间土壤上建起大厦吗?弄得好,虽未必传世,却也能赏心悦目。有时我看某些公安题材小说,编的人很吃力,但并不动人,比起某些罪犯的想象力来,不知逊色了多少。我当然并不主张照搬生活,而是主张把根子深深扎进民间,到那里去充分吸吮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 这几年创作上的一个趋向是回归故事,让小说回到小说,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的索取又在助长着这种倾向。这似乎是大势所趋。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小说的基本层面本来就是讲故事。问题在于怎么讲,会不会讲。古典名著的讲故事,一是突出人物,二是饱含细节,三是富有文化底蕴,这是它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是魂,没有比平添几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更令人神往的了。世事无论多么新鲜,都会转眼即逝,唯有人物,可以长期存活。现在的某些小说,故事之内无人物,人物身上无细节,故事之外无意蕴,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了,作者怎样玩叙述圈套也掩不住贫乏的内质。这自然就谈不上流传与否的问题了。现在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可惜好故事并不多,于是想到,不妨多看看古典名著,或能让人清醒:故事框架里该立个什么人,人的骨头上该长些什么肉,它们一起该撑起多大的审美空间。 (选自《作家文摘》,有删节) 1.下列对于古典名著流传不衰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