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和2章练习题

第1和2章练习题
第1和2章练习题

1.并励直流发电机正转时能够自励,反转后能否自励?如不能,如何处理? 答:反转时不能自励。可将励磁绕组并在电枢两端的两个接头对调。

2.直流电动机为什么不允许直接起动?可采用什么起动方法? 答:因为R

E U I a

a -=

,直接起动0=a E ,而a R R =很小,e U U =较大,所以直接起动时的电流将会非常大,所以不允许直接起动。可采取降压起动和电枢串电阻起动。

3.他励直流电动机原在固有特性上电动运行,欲采用能耗制动,如何实现?如何将电枢电流

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答:将电枢两端从电源上脱离,电枢两端串电阻,来实现能耗制动。 在电枢回路串电阻a N

a

B R I E R -≥

λ,允许电流为N I λ。 4.他励直流电动机原在固有特性上电动运行,欲采用电压反接制动,如何实现?如何将电枢

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答:将电枢回路串入限流电阻,加在电枢两端的电源极性反向,来实现能耗制动。 在电枢回路串限流电阻a N

a

B R I E U R -+≥

λ,允许电流为N I λ。 5.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判断下图中A 、B 两点是否稳定?(曲线

1代表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2代表负载特性)

答:充要条件是:在z T T =处,

dn

dT dn dT z

< A 点稳定,B 点稳定。

6.画出他励、并励直流发电机的外特性。

7.画出他励直流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及降压、电枢串电阻和弱磁的人为机械特性(画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M

M

I

M n

8.他励直流电动机U N =220V ,I N =20A ,n N =1000r/min ,R a =0.5Ω,原在电动状态下额定运行。

求:(1)欲使电机快速停车,采用能耗制动,制动转矩为2T N ,外串制动电阻R B =? (2)若负载为位能性负载T Z =T N ,采用负载倒拉反接下放重物,下放转速-300r/min ,外串制动电阻R B =?

(3)画出以上两种情况的机械特性曲线。(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 答案:V R I U E a N N aN 2105.020220=?-=-= 21.01000

210

===

ΦN aN N e n E C (1)Ω=-?=-=

75.45.020

2210

2a N aN B R I E R (2)Ω=-?+

Φ-=

65.135.0300

21.0220N e N B n C U R

(3)

9.一他励直流电动机,P N =22KW ,U N =220V ,I N =115A ,n N =1500r/min ,R a =0.1Ω。最大制

动电流为2I N ,原在固有特性上运行,负载转矩T z =0.9T N (恒转矩负载)。 求:(1)若为反抗性负载,采用能耗制动停车,电枢回路应串入的最小电阻为多少?若

所串电阻大于此值,制动到n=0的时间加长还是缩短?

(2)若为位能性负载,(忽略传动机构损耗)要求以-200r/min 恒速下放,采用能耗

制动,电枢回路应串电阻为多少?若采用倒拉反接制动,应串多大的电阻? 答案:139.01500

1

.0115220=?-=-=

ΦN a N N N e n R I U C

min /1583139

.02200r C U n N e N ==Φ=

m i n

/83150015830r n n n N N =-=-=? N z T T 9.0= ∴ m i n

/75839.09.0r n n N =?=?=? min /150********r n n n =-=?-=

(1)Ω=-??=-Φ=-=

811.01.0115

21508

139.021a N N e a a a R I n C R I E R 若所串电阻大于R 1,T 减小,制动到n=0的时间会加长。

T

(2)Ω=-??=-Φ=-=169.01.0115

9.0200139.09.02a N N e a a a R I n C R I E R

Ω=-??+=-Φ+=-+=

294.21.0115

9.01508139.02209.03a N N e N a a a N R I n C U R I E U R

10.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P N =35KW ,U N =220V ,I N =188A ,n N =1000r/min ,R a =0.09Ω。 求:(1)额定运行时的电枢电势E aN =?

(2)理想空载转速n 0=?

(3)负载转矩T z =0.8T N ,在固有机械特性上稳定运行时n A =? (4)若将电源电压将为110V (T z 不变),稳定转速n B =? (5)U=U N ,Φ=ΦN ,电枢回路串电阻R Ω=0.41Ω(T z 不变),稳定转速n C =? (6)T z 不变,若想使转速n 升至1100r/min ,采用弱磁方法Φ/ΦN =?I a =?

(7)画出(3)~(6)四种情况下的机械特性(画在同一坐标系中,注明题号)。 答案:(1)V R I U E a N N aN 08.20309.0188220=?-=-=

(2)203.01000

08

.203===

ΦN aN N e n E C min /1083203

.02200r C U n N e N ==Φ=

(3) min /83100010830r n n n N N =-=-=? m i n

/7.65838.08.0r n n N =?=?=? min /3.10177.6510830r n n n A =-=?-=

(4)min /7.541203

.0110

101r C U n N e ==Φ=

m i n /4767.657.54101r n n n B =-=?-= (5) min /3657.6509

.009

.041.0r n R R R n a a C =?+=?+=

?Ω min /71836510830r n n n C C =-=?-= (6) N N T a T I C I C T 8.0Φ=Φ= ∴ N N

a I I 8.0Φ

Φ=

2207.6510831100????

??ΦΦ-ΦΦ=???? ??ΦΦ?-ΦΦ=

=N N N N n n n 解得:065.0,92.0=ΦΦ

N (舍去) A I I N N a 5.163

1888.08.0?=ΦΦ=

(7)

T

微观第1-2章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 2、生产可能性曲线 3、机会成本 二、选择题 1.经济问题本质上是决定如何去最好的使用()。 A.几乎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 B.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 C.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欲望 D.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欲望 2.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3.学习经济学() A.帮助一个人变成一个见多识广的市民 B.对一个人成为好市民是有害的,因为经济学强调利己主义 C.是浪费时间,因为无论我们是否懂经济,我们都参与其中 D.很重要,因为经济学是“赚钱的科学”。 4.学习经济学() A.对一个人成为好市民是有害的,因为经济学强调利己主义 B.对雇主是有帮助的,但对工人和消费者是无用的 C.很重要,因为经济学是“赚钱的科学” d.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技巧,这在工作中是很需要的 5. 对经济学的研究() A.与管理、营销以及金融相似,因为它强调如何赚钱 B.对企业有帮助,但对做出个人购买决策没有明显帮助 C.主要是学术的,而不是职业科目 D.从一个人自己的经济来源角度着眼经济,而不是从社会利益角度 6.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关注 A.防止私有公司亏损 B.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优于资本主义经济 C.在有效使用稀缺资源时所做的选择 D.决定对社会产品的最公平的分配 7.“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8.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9.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A.股市持续走强 B.通货膨胀 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0.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结构化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任一自由的实物粒子,其波长为λ,今欲求其能量,须用下列哪个公式---------------( ) (A) λc h E = (B) 22 2λm h E = (C) 2) 25.12 (λe E = (D) A ,B ,C 都可以 2. 下列哪些算符是线性算符---------------------------------------------------------------- ( ) (A) dx d (B) ?2 (C) 用常数乘 (D) (E) 积分 3. 一个在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 (1) 其能量随着量子数n 的增大:------------------------ ( ) (A) 越来越小 (B) 越来越大 (C) 不变 (2) 其能级差 E n +1-E n 随着势箱长度的增大:-------------------( ) (A) 越来越小 (B) 越来越大 (C) 不变 4.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可多选) ---------------------------------( ) (A)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子能量成正比 (B)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子频率成正比 (C)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D)入射光子能量越大,则光电子的动能越大 5. 下列哪几点是属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多重选择):-------------------------( ) (A)电子自旋(保里原理) (B)微观粒子运动的可测量的物理量可用线性厄米算符表征 (C)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必须是正交归一化的 (D)微观体系的力学量总是测不准的,所以满足测不准原理 6. 描述微观粒子体系运动的薛定谔方程是:--------------------------------------( ) (A) 由经典的驻波方程推得 (B) 由光的电磁波方程推得 (C) 由经典的弦振动方程导出 (D) 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二、填空题 1. 光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电子衍射实验中,│ψ│2对一个电子来说,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3. 质量为 m 的一个粒子在长为l 的一维势箱中运动, (1) 体系哈密顿算符的本征函数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体系的本征值谱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最低能量为____________ ; (3) 体系处于基态时, 粒子出现在0 ─ l /2间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 (4) 势箱越长, 其电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光谱波长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 写出一个合格的波函数所应具有的条件。 2. 指出下列论述是哪个科学家的功绩: (1)证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提出了实物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 (3)提出了微观粒子受测不准关系的限制; (4)提出了实物微粒的运动规律-Schr?dinger 方程; (5)提出实物微粒波是物质波、概率波。 四、计算题 1. 一子弹运动速率为300 m·s -1,假设其位置的不确定度为 4.4×10-31 m ,速率不确定度为 0.01%×300 m·s -1 ,根据测不准关系式,求该子弹的质量。 2. 计算德布罗意波长为70.8 pm 的电子所具有的动量。

第1和2章 习题 - 学生

第1 章习题 二、填空 (1)微处理器本身不是计算机,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又称它为(CPU)。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运算器)、(控制器)。 (2) 当扩展外部存储器或I/O口时,P2口用作地址线接口。 (3) MCS-51单片机内部RAM区有个工作寄存器区。 (4) MCS-51单片机内部RAM区有个位地址。 (5) 在MC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 (6) 80C51单片机片内RAM中位寻址区的地址范围是,工作寄存器区的地址范围是,片内程序存储器中寻址区的地址范围是。 (7) MCS-51有个并行I/O口,其中P1~P3是准双向口,所以由输出转输入时必须先写入。 (8) 运算器是由、和等几部分组成,用来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9) MCS-51片内范围内的数据存储器,既可以字节寻址又可以位寻址。 (10) 程序状态标志字寄存器PSW中的PSW.7的含义是;PSW.0的含义是。 (11) 若不使用80C51片内的程序存储器,引脚必须接地。 (12) MCS-51的P0口作为输出端口时,每位能驱动个LS型TTL负载。 (13) 设计80C51应用系统时,_ 口一般不用作I/O口。 (14) 当MCS-51引脚信号有效时,表示从P0口稳定地送出了低8位地址. (15) 在单片机的RESET端出现,便可以可靠复位,复位后的程序指针PC 指向__ __地址。 (16) MCS-51系列单片机有: _ _, _ _, __ _, , _ _等5个中断请求源。 (17)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30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为()。 (18)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 (19) 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 第2章习题 1.MC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 2. 说明MCS-51单片机的引脚EA的作用, 该引脚接高电平和接低电平时各有何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2章-习题及答案

CH02 8086/8088指令系统 习题与思考题 1.假定DS=2000H,ES=2100H,SS=1500H,SI=00A0H,BX=0100H,BP=0010H,数据变量VAL 的偏移地址为0050H,请指出下列指令源操作数是什么寻址方式?源操作数在哪里?如在存储器中请写出其物理地址是多少? (1)MOV AX,0ABH (2)MOV AX,[100H] (3)MOV AX,VAL (4)MOV BX,[SI] (5)MOV AL,VAL[BX] (6)MOV CL,[BX][SI] (7)MOV VAL[SI],BX (8)MOV [BP][SI],100 解答: (1)MOV AX,0ABH 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源操作数在数据线上;物理地址:无 (2)MOV AX,[100H] 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100H=2000H*16+100H=20100H (3)MOV AX,VAL 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VAL=2000H*16+0050H=20050H (4)MOV BX,[SI] 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SI=2000H*16+00A0H=200A0H (5)MOV AL,VAL[BX] 寻址方式:变址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VAL+BX=2000H*16+0050H+0100 =20150H (6)MOV CL,[BX][SI] 寻址方式:基址加变址寻址;源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物理地址:DS*16+BX+SI=2000H*16+0100H+00A0H =201A0H (7)MOV VAL[SI],BX 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源操作数在寄存器中;物理地址:无 (8)MOV [BP][SI],100 寻址方式:立即寻址;源操作数在;物理地址:无 2.设有关寄存器及存储单元的内容如下:

结构化学试题及答案

兰州化学化学化工学院 结构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2级试卷A —————————————————————————————————————— 说明: 1. 试卷页号 5 , 答题前请核对. 2. 题目中的物理量采用惯用的符号,不再一一注明. 3. 可能有用的物理常数和词头: h Planck常数J·s=×10-123N=×10mol -31m=×10 电子质量kg e-34 0-9-12, n: 10 p : 10 词头:—————————————————————————————————————— 一.选择答案,以工整的字体填入题号前[ ]内。(25个小题,共50分) 注意:不要在题中打√号,以免因打√位置不确切而导致误判 [ ] 1.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动能与入射光的哪种物理量呈线形关系:A .波长 B. 频率 C. 振幅 [ ] 2.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两个算符不可对易,意味着相应的两种物理量A.不能同时精确测定 B.可以同时精确测定 C.只有量纲不同的两种物理量才不能同时精确测定 Yθφ)图,[ ] 3. (θφ的变化A.即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反映电子云的角度部分随空间方位,θφ的变化,反映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随空间方位即波函数角度分布图,B. C. 即原子轨道的界面图,代表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位相 [ ] 4. 为了写出原子光谱项,必须首先区分电子组态是由等价电子还是非等价电子形成的。试判断下列哪种组态是等价组态: 21111 C. 2p2s2s2p B. 1sA.-2-,何者具有最大的顺磁性 , OO , O[ ] 5. 对于222-2- C.O A. B.OO222[] 6. 苯胺虽然不是平面型分子,但-NH与苯环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共轭。据2此判断 A.苯胺的碱性比氨弱 B.苯胺的碱性比氨强 C.苯胺的碱性与氨相同 -的分子轨道与N相似:] 7. 利用以下哪一原理,可以判定CO、CN[2 A.轨

第2章习题解1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5.A 6.B 7.B 8.B 9.C 10.C 二、填空 1、关系中主码的取值必须惟一且非空,这条规则是实体完整性规则。 2、关系代数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和除法,主要实现查询类操作。 3、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演算语言是以谓词演算为基础的DML语言。 4、关系数据库中,关系称为表,元组亦称为行,属性亦称为列。 5、数据库描述语言的作用是定义数据库。 6、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 7、关系数据库操作的特点是一次一集合式操作。 8.数据库的所有关系模式的集合构成关系数据库模型,所有的关系集合构成关系数据库。 9、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两个关系R1与R2之间存在1:m的联系,可以通过在一个关系R2中的 外键或外码或外部关键字在相关联的另一个关系R1中检索相对应的记录。 10、将两个关系中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θ-连接操作。 三、简单、计算或查询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解: (1)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单一,在用户看来,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但关系模型的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描述出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 (2)关系模型的关系操作:关系模型给出了关系操作的能力,它利用基于数学的方法来表达关系操作,关系模型给出的关系操作往往不针对具体的RDBMS语言来表述。 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选择(select)、投影(project)、连接(join)、除(divide)、并(union)、交(intersection)、差(difference)等查询(query)操作和添加(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等更新操作两大部分。查询的表达能力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早期的关系操作能力通常用代数方式或逻辑方式来表示,分别称为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用对关系的运算(即元组的集合运行)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又可按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还是域变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三种语言在表达功能上是等价的。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不但具有丰富的查询功能,而且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功能,是集查询、DDL、DML、DCL于一体的关系数据语言。它充分体现了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优点,是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语言。因此,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成三类: 1) 关系代数:用对关系的集合运算表达查询要求,例如 ISBL。 2) 关系演算:用谓词表达查询要求,可分为两类:①元组关系演算: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例如 APLHA、QUEL;②域关系演算: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域变量,例如QBE。 3) 关系数据语言,例如SQL。 这些关系数据语言的共同特点是:语言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功能强,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中使用。 (3)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关系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允许定义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 =P ∴H=Z+∑H=25+∑H ∑H=(λ×l/d×u/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1.573m.s ∑H=(0.03×120/0.075×1.573/(2×9.81)×1.25 =7.567m盐水柱 H=25+7.567=32.567m N=Q Hρ/102=25×32.567×120 0/

(3600×102) =2.66kw N轴=N/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 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结构化学试题库

结构化学试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 1.若力学量E、F、G 所对应的的三个量子力学算符有共同的本征态,则( A )。 (A)E、F、G可同时确定(B)可同时确定其中二个力学量 (C)可确定其中一个力学量(D)三个力学量均无确定值 2.对长度为l的一维无限深势箱中的粒子( C )。(A)Δx = 0 Δp2x= 0 (B)Δx = lΔp x = 0 (C)Δx = lΔp x2= 0 (D)Δx = 0 Δp x= 0 3.在长度为0.3 nm的一维势箱中,电子的的基态能量为4eV,则在每边长为0.1 nm的三维势箱中,电子的基态能量为( C )。 (A)12 eV (B)36 eV (C)108 eV (D)120 eV 4.质量为m的粒子放在一维无限深势箱中,由薛定谔(Schrodinger)方程的合理解可知其能量的特征为( D )。 (A)可连续变化(B)与势箱长度无关 (C)与质量m成正比(D)由量子数决定 5.与微观粒子的能量相对应的量子力学算符是( D )。 (A)角动量平方算符(B)勒让德(Legendre)算符 (C)交换算符(D)哈密顿(Hamilton)算符 6.氢原子的2p x状态( D )。(A)n = 2,l = 1,m = 1,m s= 1/2 (B)n = 2,l = 1,m = 1,m s未确定(C)n = 2,l = 1,m = -1,m s未确定(D)n = 2,l = 1,m 、m s均未确定7.组态(1s)2(2s)2(2p)1( B )。 (A)有偶宇称(B)有奇宇称 (C)没有确定的宇称(D)有一定的宇称,但不能确定 8.如果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eV,则He+的电离能是( C )。 (A)13.6eV (B)6.8eV (C)54.4eV (D)27.2eV 9.一个电子在s轨道上运动,其总角动量为( D )。 (A)0 (B)1/2(h / 2π)(C)h / 2π(D)(√3 / 2)(h / 2π)10.O2与O2+比较( D )。 (A)O2+的总能量低于O2的总能量 (B)O2+的总能量与O2的总能量相同,而O2+的解离能高于O2的解离能(C)O2+的总能量高于O2的总能量,但O2+的解离能低于O2的解离能 (D)O2+的总能量高于O2的总能量,O2+的解离能亦高于O2的解离能11.双原子分子在平衡核间距时,与分离原子时比较( C )。 (A)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均降低(B)平均动能降低而平均势能升高 (C)平均势能降低而平均动能升高(D)平均势能降低而平均动能不变12.He2+中的化学键是( C )。 (A)单电子σ键(B)正常σ键(C)三电子σ键(D)三电子π键13.氨分子的可能构型是.( B )。 (A)平面正方形(B)锥形(C)线型(D)正四面体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结构化学题库

结构化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性 晶体结构 1. 金刚石属立方晶系,每个晶胞所包括的C原子个数为下列哪个数(B) A. 4 B.8 C.12 D.16 2. 在CsCl 型晶体中, 正离子的配位数是(B) A.6 B.8 C.10 D.12 3. 对于NaCl 晶体的晶胞体中所含的粒子,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一个Na+和一个Cl- B.二个Na+和二个CI- C.三个Na+和三个Cl- D.四个Na+和四个CI- 4. 已知NaCl 晶体属于立方面心点阵式, 故其晶胞中喊有的结构基元数为(C) A.1 B.2 C.4 D.8 5. 在晶体中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旋转轴(D) A.2 次轴 B.3 次轴 C.4 次轴 D.5 次轴 6. 对于立方晶系的特征对称元素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四个三次轴(B)三个四次轴(C)六次轴(D)六个二次轴 7. 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是靠下列哪一种作用?( D) (A) 金属键(B)共价键(C)配位键(D)分子间力 8. 在晶体中,与坐标轴c 垂直的晶面,其晶面指标是下列哪一个?(A) (A)(001) (B) (010) (C)(100)(D)(111) 9. 用Bragg方程处理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问题,可将其看成下列的那种现象? ( A) (A)晶面的反射(B)晶体的折射(C)电子的散射(D)晶体的吸收 10. Laue 法可研究物质在什么状态下的结构?( A) (A)固体(B)液体(C)气体(D)等离子体 11. 某元素单质的晶体结构属于A1 型面心立方结构,则该晶体的晶胞有多少个原子?( D) (A) 一个原子 (B)两个原子(C)三个原子(D)四个原子 12. 在下列各种晶体中,含有简单的独立分子的晶体是下列的哪种?( C) (A)原子晶体(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 13. X 射线衍射的方法是研究晶体微观结构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下列的哪种?( C) (A)X射线的粒子不带电(B) X射线可使物质电离而便于检测 (C) X 射线的波长和晶体点阵面间距大致相当 (D) X 射线的穿透能力强

最新结构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结构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填空题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1.实物微粒和光一样,既有性,又有性,这种性质称为性。 2.光的微粒性由实验证实,电子波动性由实验证实。 3.电子具有波动性,其波长与下列哪种电磁波同数量级? (A)X射线(B)紫外线(C)可见光(D)红外线 4.电子自旋的假设是被下列何人的实验证明的? (A)Zeeman (B)Gouy (C)Stark (D)Stern-Gerlach 5.如果f和g是算符,则 (f+g)(f-g)等于下列的哪一个? (A)f2-g2; (B)f2-g2-fg+gf; (C)f2+g2; (D)(f-g)(f+g) 6.在能量的本征态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只有能量有确定值;(B)所有力学量都有确定值; (C)动量一定有确定值;(D)几个力学量可同时有确定值; 7.试将指数函数e±ix表示成三角函数的形式------ 8.微观粒子的任何一个状态都可以用来描述;表示粒子出现的概率密度。 9.Planck常数h的值为下列的哪一个? (A)1.38×10-30J/s (B)1.38×10-16J/s (C)6.02×10-27J·s (D)6.62×10-34J·s 10.一维势箱中粒子的零点能是 答案: 1.略. 2.略. 3.A 4.D 5.B 6.D 7.略 8.略 9.D 10.略 第二章原子的结构性质 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的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1, m, m 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2,1,-1,-1/2;(B)0,0,0,1/2;(C)3,1,2,1/2;(D)2,1,0,0。 2.若氢原子中的电子处于主量子数n=100的能级上,其能量是下列的哪一个: (A)13.6Ev; (B)13.6/10000eV; (C)-13.6/100eV; (D)-13.6/10000eV; 3.氢原子的p x状态,其磁量子数为下列的哪一个? (A)m=+1; (B)m=-1; (C)|m|=1; (D)m=0; 4.若将N原子的基电子组态写成1s22s22p x22p y1违背了下列哪一条? (A)Pauli原理;(B)Hund规则;(C)对称性一致的原则;(D)Bohr理论 5.B原子的基态为1s22s2p1,其光谱项为下列的哪一个? (A) 2P;(B)1S; (C)2D; (D)3P; 6.p2组态的光谱基项是下列的哪一个? (A)3F;(B)1D ;(C)3P;(D)1S; 7.p电子的角动量大小为下列的哪一个?

微机原理第1-2章习题(答案).doc

X)/ \7 \7 \7 12 3 4 /(V z/l \ z(\ 7(\ 微机原理第1-2章习题(答案) 1.什么叫微处理器?什么叫微型计算机?什么叫微型计算机系统?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微处理器是指微缩的CPU大规模集成电路,其职能是执行算术、逻辑运算和控制整个计算机自动地、协调地完成操作;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RAM、ROM、I/O 接口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微型化的计算机装置;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构成的某种特殊用途的应用系统; 实际上,微型计算机是我们普通意义上提到的计算机的一种,而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微型计算机系统则是微型计算机在不同应用场合下的扩展。 (注意,对于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区别在不同的参考书上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其中-?种看法是:微型计算机是指纯硬件设备(也就是所谓的裸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才是真正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有实用价值的微型计算机设备;另一种看法是:微型计算机是具有最简单软、硬件配置的微型计算机设备, 而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具有较丰富的软硬件配骨、适用于某些特别应用场合的微型计算机设备。本书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目前来说不是非常明显和非常重要,因此采用了比较含糊的说法。) 2.什么叫机器数?什么叫真值?试综述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的机器数主耍有哪些表示方法。 答:一般数学上用“ + ”“一”号加上数值大小表示数据的形式我们称为数据的真值,如+ 15、-25等;而计算机中用二进制表示的、符号也数码化了的带符号数称为机器数,如+ 15可以表示为00001111, -25可以表示为10011001 (原码形式)。计算机中,无符号数可以直接用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或BCD 码等形式来表示;而带符号数可以用二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原码、反码、补码三种方式来表示。 3.写出下列十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最高位为符号位): (1) 13 (2) 120 (3) 35 (4) -127 (13)10= (0000,1101)原码=(0000,1101)反日=(0000,1101)补码 (120) 10= (0111, 1000)原码=(0111, 1000)反码=(0111, 1000)补码 (35) 10= (0010, 0011)原码=(0010, 0011)反码=(0010,0011)补码 (—127) 10二(1111, 1111)原码=(1000, 0000)反码=(1000, 0001)补码 4.8086CPU分为哪两个部分?各部分主要db什么组成? 答:8086/8088 CPU分为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两个部分。其

第2章习题及答案

第2章习题及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心理 2、反射 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5、第一信号系统 6、第二信号系统 7、条件抑制 二、单项选择 ⒈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活动的() a. 产物 b.产品 c.前提 d.基础 2. 中央沟的前方是()。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3.中央沟后方至顶枕裂间为( )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4.脑神经一共有()对 a.10 b. 12 c. 13 d. 14 5.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实现的依靠是() a. 神经纤维 b. 突触 c. 髓鞘 d. 条件反射 6.根据细胞的形状,皮质神经元中数目最多的是( )。 A.视杆细胞B.梭形细胞C.星形细胞D.锥体细胞 7. 大脑外侧裂下方为颞叶,这是()。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8.顶枕裂后较小部分是( )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9.边缘系统的功能不仅与嗅觉及其联合反射有关,且与一系列的内脏活动、躯体活动及()有密切关系。 a.认知活动 b.意志活动 c.行为活动 d.情绪活动 10.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 a. 惩罚 b. 强化 c. 操作 d. 联想 11. “ 谈虎色变” 与“ 谈梅生津” 都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

条件反射 12.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A. 眨眼反射 B. 吮吸反射 C. 防御反射 D. 信号反射 13.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望梅止渴 D. 尝梅生津 1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 A 、谢切诺夫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冯特 三、多项选择 1. 组成脑的主要部分是()。 a. 大脑 b. 间脑 c. 脑干 d. 小脑 2.大脑按照叶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 )。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 3. 神经冲动传导特征主要有() A.神经纤维的完整性B.绝缘性传导 C.双向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 4.反射包括() A.感受器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D.效应器 5.根据细胞的形状,皮质神经元主要包括( )。 A.锥体细胞B.梭形细胞C.星形细胞D.视杆细胞 6. 脑干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小脑B.延髓 C.脑桥D.中脑 7. 突触的主要类别分为() 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 C.树突-树突型D.轴突--轴突型 8.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 A.微笑反射B.食物反射 C.朝向反射D.防御反射 四、填空 1 .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 )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 )的反映。 2 .一个神经元的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接触的部位叫( )。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通过( )而实现的。 3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机能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的不同,

结构化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习 题 1. 用VSEPR 理论简要说明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价电子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 (1) AsH 3; (2)ClF 3; (3) SO 3; (4) SO 32-; (5) CH 3+ ; (6) CH 3- 2. 用VSEPR 理论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形状。 (1) AlF 63-; (2) TaI 4-; (3) CaBr 4; (4) NO 3-; (5) NCO -; (6) ClNO 3. 指出下列每种分子的中心原子价轨道的杂化类型和分子构型。 (1) CS 2; (2) NO 2+ ; (3) SO 3; (4) BF 3; (5) CBr 4; (6) SiH 4; (7) MnO 4-; (8) SeF 6; (9) AlF 63-; (10) PF 4+ ; (11) IF 6+ ; (12) (CH 3)2SnF 2 4. 根据图示的各轨道的位向关系,遵循杂化原则求出dsp 2 等性杂化轨道的表达式。 5. 写出下列分子的休克尔行列式: CH CH 2 123 4 56781 2 34 6. 某富烯的久期行列式如下,试画出分子骨架,并给碳原子编号。 0100001100101100001100 001101001 x x x x x x 7. 用HMO 法计算烯丙基自由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π能级和π分子轨道,讨论它们的稳定性,并与烯丙基自由基相比较。

8. 用HMO法讨论环丙烯基自由基C3H3·的离域π分子轨道并画出图形,观察轨道节面数目和分布特点;计算各碳原子的π电荷密度,键级和自由价,画出分子图。 9. 判断下列分子中的离域π键类型: (1) CO2 (2) BF3 (3) C6H6 (4) CH2=CH-CH=O (5) NO3- (6) C6H5COO- (7) O3 (8) C6H5NO2 (9) CH2=CH-O-CH=CH2 (10) CH2=C=CH2 10. 比较CO2, CO和丙酮中C—O键的相对长度,并说明理由。 11.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氯的活泼性并说明理由: CH3CH2Cl, CH2=CHCl, CH2=CH-CH2Cl, C6H5Cl, C6H5CH2Cl, (C6H5)2CHCl, (C6H5)3CCl 12. 苯胺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苯差别很大,但其盐酸盐的光谱却和苯很接近,试解释此现象。 13.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其碱性的强弱,说明理由。 NH3, N(CH3)2, C6H5NH2, CH3CONH2 14. 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乙烯环加成变为环丁烷的反应条件及轨道叠加情况。 15. 分别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讨论己三烯衍生物的电环化反应 在加热或者光照的条件下的环合方式,以及产物的立体构型。 参考文献: 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季爽,申成. 基础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炳瑞.结构化学(多媒体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林梦海,林银中. 结构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邓存,刘怡春. 结构化学基础(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荣顺. 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教程(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8. 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 高等无机结构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潘道皑. 物质结构(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0. 谢有畅,邵美成. 结构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1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 倪行,高剑南. 物质结构学习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3. 夏树伟,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学习指导.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 徐光宪,王祥云. 物质结构(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15. 周公度. 结构和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6. 曹阳. 结构与材料.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7. 江元生. 结构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18. 马树人. 结构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19. 孙墨珑. 结构化学.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3

第一二章习题解答

1.2 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12kPa和157kPa,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试求此设备进、出口的绝对压力及进、出口压力差为多少(Pa)。 解:设备进口的绝对压力:P1=大气压+表压 =101.3+(—12) =88.3(kPa) 出口的绝对压力:P2 =大气压+表压 =101.3+157 =258.3 (kPa) 进出口的压力差:P3 =P2—P1 =258.3—88.3 =170 (kPa) 1.6 如习题1-6附图所示,有一端封闭的管子,装入若干水后,倒插入常温水槽里,管中水柱较水槽高出2m,当地大气压为103.2kPa,试求:(1)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2)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3)管子上端空间的真 空度;(4)若将水换成四氯化碳,管子四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多少米?

解:设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为1p ,表压为2p ,真空度为3p ,已知水柱 的高度1h =2m ,则: (1)∵ 11p gh p +水大气=ρ ∴ 11gh p p 水大气ρ-= 281.910002.103??-= (kPa) 83.6= 管子上端空间的绝对压力为83.58kPa ; (2)大气绝对压力-大气压=p p p -=12 (kPa) 6.192.1036.83=--= 管子上端空间的表压为-19.6kPa ; (3)) (6.196 .832.1033a kp p ==绝对压力=大气压K K -- 管子上端空间的真空度为19.6kPa ; (4) 若将水换成四氯化碳,假设四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2h m ,则: g 1 2四氯化碳大气ρp p h -= (m) 26.19.811.5983.58 2.103=?-= 管子四氯化碳液柱较槽的液面高出1.26m 。 1.10 常温的水在如习题1-10附图所示的管道中流动,为了测得A 、B 两截面间的压力差,安装了两个串联的U 形管压力计,指示液为汞。测压用的连接管中充流满水。两U 形管的连接管充满了空气。若测压前两U 形压差计水银

结构化学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习题 1. CO 是一个极性较小的分子还是极性较大的分子?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2. 下列AB型分子:N2,NO,O2,C2,F2,CN,CO,XeF中,哪几个是得电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子变为AB+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 3. 按分子轨道理论说明Cl2的键比Cl2+ 的键强还是弱?为什么? 4. 下列分子中,键能比其正离子的键能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能比其负离子的键能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2,NO,CN,C2,F2 5. 比较下列各对分子和离子的键能大小: N2,N2+( ) O2,O2+( ) OF,OF–( ) CF,CF+( ) Cl2,Cl2+( ) 6. 写出O2+,O2,O2–和O22–的键级、键长长短次序及磁性。 7. 按分子轨道理论写出NF,NF+ 和NF–基态时的电子组态,说明它们的键级、不成对电子数和磁性。 8. 判断NO 和CO 哪一个的第一电离能小,原因是什么? 9. HF分子以何种键结合?写出这个键的完全波函数。 10.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SO分子的电子结构,说明基态时有几个不成对电子。 11.下列AB型分子:N2,NO,O2,C2,F2,CN,CO,XeF中,哪几个是得电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是失电子变为AB+ 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 12.OH分子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被发现。 (a)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原子的2 p轨道和H原子的1 s轨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b)在哪个分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c)此轨道是由O和H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域于某个原子上? (d)已知OH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HF的第一电离能为16.05eV,它们的差值几乎与O原子和F原子的第一电离能(15.8eV和18.6eV)的差值相同,为什么? (e)写出它的基态光谱项。 13.试写出在价键理论中描述H2运动状态的、符合Pauli 原理的波函数,并区分其单态和三重态。

结构化学考试题讲解学习

1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假定的科学家是: ( ) (A) Einstein (B) Bohr (C) Schrodinger (D) Planck 1 下列算符中,哪些不是线性算符( ) A ?2 B i d dx C x D sin 2考虑电子的自旋, 氢原子n=2的简并波函数有( )种 A3 B 9 C 4 D 1 3 关于四个量子数n 、l 、m 、m s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由实验测定的 B .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的: C .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n 、l 、m .由电子自旋假设引入m s D .自旋假设引入的 4 氢原子3d 状态轨道角动量沿磁场方向的分量最大值是( ) A.5h B.4h C.3h D.2h 5 氢原子ψ321状态的角动量大小是( ) A 3 η B 2 η C 1 η D 6 η 6 H 2+的H ?= 21?2- a r 1 - b r 1 +R 1, 此种形式的书写没有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中心力场近似 (B) 单电子近似 (C) 原子单位制 (D)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7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C) 分子空间运动的轨道 (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 8 类氢原子体系ψ432的总节面数为() A 4 B 1 C 3 D 0 9 下列分子键长次序正确的是: ( ) A.OF-> OF> OF+ B. OF > OF - > OF + C. OF +> OF> OF - D. OF > OF + > OF - 10 以Z 轴为键轴,按对称性匹配原则,下列那对原子轨道不能组成分子轨道: A.s dz2 B. s dxy C. dyz dyz D. y p y p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 基本概念 思考题 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么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习题 1-3 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为两部分,在容器不同部位装有3块压力表,如图1-9所示。压力表B 上的读数为1.75 bar ,表A 的读数为1.10 bar ,如果大气压力计读数为0.97 bar ,试确定表C 的读数及两部分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解: bar p p p a b 07.210.197.01=+=+= bar p p p b 32.075.107.212=?=?= < 0.97 bar bar p p p b C 65.032.097.02=?=?= 1-4 如图1-10所示一圆筒形容器,其直径为450 mm ,表A 的读数为360 kPa , 表B 的读数为170 kPa ,大气压力为100 mmHg ,试求,⑴ 真空室及1、2两室的绝对压力;⑵ 表C 的读数;⑶ 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解: kPa H p p p b 0g mm 0100100==-==汞柱真空室? kPa p p p a 36036001=+=+=真空室 kPa p p p b 19017036012=?=?= kPa p p p b c 190190==?=真空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