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最近几天我将老师推荐的这几本书都大概的翻阅了一下或者上网查了一下它的主要内容,最终我还是确定了读这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选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读起来没那么费劲,且书中的内容我比较感兴趣,我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把它读完了,真的不愧是老师推荐的书,这本书真的很有趣,很适合、很值得我们大学生读,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那些历史类的书一样,那么枯燥无味,从本书的开头到最后提出总论我都是很有兴趣的去观看的,看过后,也不像其他书籍那样忘得干干净净。而是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是钱穆先生将自己的专题演讲所作的演讲记录整合的一个合集,虽然钱穆先生本人说这本书发表的比较匆忙,没有很多时间仔细改进,只是就演讲稿略事增补,但是我觉得这本的结构仍然很完整,很成体系化和系统化,而且也正是因为它的短小精悍,才能够吸引眼球。这本书分别以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与分析并作了简要的概括与比照,从而使内容联系密切,层层深入,让读者得以由浅入深,以微观、宏观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了解。

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钱穆先生做学问的严谨性,首先:钱穆先生将自己写本书的原因分析的很透彻,正如在序言中所说的一样,他写这本书主要原因是由于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

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而我们所受教育,也大体给我们如此印象。但是政治乃文化体系的一要目,且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因此不能一笔抹杀历史。再次钱穆先生将如何写这本书,如何研究制度也分析的很透彻,我读完后真的是很赞同。制度是一项专门的学问,钱穆先生从七个方面对制度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告诉我们制度不能以独立的状态进行把握,因此,制度应该与人事相配合,即随着特殊背景与人事的改变,制度也会随之改变。当我们在品读一个历史时期的制度时,应该将其与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联系辨证地看待,要结合“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从这两点我真的是对钱穆先生钦佩有加,他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写书都会十分谨慎,对每一个字仔细研究,对如何研究政治制度做一个详细分析,在做完所有功课后他才开始写书,因此我觉得这也是他能将这本书写的这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这本书对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历史上种种制度的来源,与人事的关系和利弊得失都分析得非常透彻。下面我依次归纳一下这五个朝代的具体情况吧:

汉代制度承袭于秦,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制度。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皇权和相权分权。从制度上说政府是由宰相领导,外朝九卿,直接向内廷听受指令。“可见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事上的变化可以不顾制度。汉武帝死前,为了能令皇权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增设了“大司马大将军“一职,作为皇权的代表,

与相权制衡。而大司马大将军一职基本由外戚担任,这也是汉朝外戚政治特别突出的原因。

在选举制度上,为了克服贵族世袭官爵的弊端,汉朝在选人上有“举孝廉”制度,从平民阶层选拔人才。但由于社会经济水平限制,举孝廉”制度完全成了“世家门第”世袭的阶梯。世家门第掌控政府和土地兼并两个问题结合,使汉代崩溃无可避免了。

唐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后世的大多数制度都是由唐而来。论中央政府的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上的三公九卿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论选贤与能,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论租税制度,结束了上半段的田赋、力役、土贡(租庸调)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论到军队,结束了上半段的普及兵役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自由兵役制。

宋代是彻底的平民化的政府。宋代最大的问题不在制度本身,而是立国时就面临的巨大的国防问题。正是由于国防而产生的巨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项制度都不能从容、合理地制定。

另外一方面,由于五代十国,军人乱政、篡政的教训,使宋代要扬文抑武。虽被迫养了大量的兵,但宋人只想把这些兵队来抵御外患,但同时又提倡文治,重文轻武,好渐渐裁抑军人跋扈,不再重蹈唐末五代覆辙。因此养兵而愈不得兵之用,以后就愈养愈多。

自明代起,宰相职位不负存在,成了有卿无公的多头政府。六部、都察院合起来,并称七卿。七卿之外,还加一个通政司,一个大理院,则称九卿,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朝的主要问题是相权废除后,皇权没有做好准备,没有经验来全面担当起管理国家的职责。由于没有皇权专制的历史经验,制度本身又存在巨大的缺陷,使明朝的皇权专制不甚成功。皇帝不尽职,就出现皇权的代理人。宦官篡政、乱政成了必然。

明代地方政治制度最大的变革是承袭元代的行省,将省级规划正式确立。省、道、府、县,地方形成了四级体系,相比汉唐的两级体系,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但弊病丛生。

清代制度几乎全部由明代承袭而来,只略作变动。但这表面上小的改动,实质上却真正完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由皇权、相权分权向皇权专制的转变。秦汉以降,皇权日重,相权日轻,直到清代皇权专制的出现。

清代,皇帝的诏书分“明发”和“庭寄”两种。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譬如皇帝出外巡幸,上陵,经筵,救荒,以及中央政府尚书,侍郎,地方政府总兵知府以上的升降,以及晓谕中外诸事,都由内阁拟好,皇帝看过,再由内阁交到六部,这是中国向来的惯例。而“庭寄”则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是有关经济财政问题的,送给江苏巡抚,连户部大

臣也不能看。若是有关军事的,送给两广总督,兵部尚书也不能看。反之也然,大臣可以将奏折直接上达皇帝,而不是交到六部。这种彻底的皇权,是历代所没有的。

还有一个变化,清代内阁大学士成了名誉职位,军机处取代了明代内阁的地位。

这里还有一点要说的是的是,钱穆先生在清代这篇中,说到清朝的任何制度几乎没一句好话,基本上讲的都是其不好的地方,但我认为清代问题众多,但是也有自己好的一方面,我们不能片面的完全否定掉。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对这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了笼统的印象和了解。我感觉随着时代的推移,每一项制度并非更趋于完善,反而有一些越来越不好。制度的确立,往往是因应当时的历史状况,结果一制定后通行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祖宗成法不可变”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中国的传统社会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而没有发生巨变,说明整个社会的政治体制还是大体适应当时的社会,皇帝并没有极端独裁,人民能维持温饱生活,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仕途,兵役制也能保持国家的大体安定,因而社会不会出现体制上的根本转变。原因还在于这套体制是有包容性、弹性和一定程度的修正性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这套制度也弊病丛生,可是到了清代我们依然维系着这套制度,而没有尝试着做出改变,这也是清朝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吧。。。

所以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学会了一种方法,即分析政治

制度一定要与当时的历史情况、时代背景相适应,结合“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一项政治制度是否先进也要看与当时的社会是否相适应,是否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价政治制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读书笔记要求与书目

附件2: 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7、《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8、《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石真、谢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忒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科斯著,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B.历史类 1、《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1988年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剑桥中国史》(英)费正清主编(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年版 6、《历史研究》(上、中、下)(英)汤因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C.哲学类 1、《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注中华书局1976年版 4、《老子新译》任继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 6、《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坛经校释》(唐)慧能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9、《传习录》吴光,钱明等编校(见《王阳明全集》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常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因此很多人否认自己的自卑情结。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正视自己的自卑和不足,是健康成长的前提。 孩童时代,我一直被班里的同学称为胖子,对外貌很自卑。但是我不允许自己承认这一点,也不允许别人发现这一点,当被叫到胖子的时候,我会用很恶劣的语言回应。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正视自己长得不够漂亮的事实,并且发现自信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我常常告诉自己自信的女性最美丽,这种心理暗示带来的效果很好。 正视自己的自卑,并且把自卑用自信来掩盖,这是我对自我内心的调整,但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让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自卑情结,并再一次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自卑与超越》一共十二章节,读完之后,有三点感受尤为深刻: 一、个体的生活意义与行为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问题都是和职业,社会和性相联系的。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就表明了他生活的意义。错误的生活意义导致错误的行为。阿德勒由表及里的探索,有效解释了为什么纠正一个人的行为后,患者仍然会出现其他不良行为。关键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错误的生活意义没有被纠正。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16岁的小孩子,性格暴躁,不讲礼貌。我多次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效果甚微。我问及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故事。A的父母双亡,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并不关心他的心里需要,只保证他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时候爷爷走亲戚,会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长期的忽视使得他很孤单。B的情况更糟糕,唯一的亲人,哥哥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他假期也呆在学校,无处可去,安静的时候,深黑的眼睛常常让人觉得悲伤。我第一次接触他对他印象非常好,爱照顾人,负责人。但是相处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其他人,对他的关注度减少。接下来他的行为就变得让人无法忍受。了解到AB的生活环境和现状之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表现的如此暴躁是因为他们怕被忽视,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以及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他们便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来达到吸引注意的目的。我先主动调整了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且十分肯定了他们的优点。接着我发现他们的行为有了很大改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 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年级:2015级专业:世界史 姓名:李月明学号:2015030062 密封线 报告题目:《“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一、书目信息: 书名《“封建”考论》 作者冯天瑜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号978-7-5004-8815-6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字数110千字开本16开 页数445 价格57.00 二、评分要求 全书内容提要不能超过全文三分之一。报告内容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观点和论述要完全一致,行文简洁明了。心得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如发现抄袭与剽窃现象,取消成绩。总分为100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写作内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阅卷教师评语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20 年月日 注1:本页由报告题目、书目信息有学生填写,其余由教师填写。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

密封线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李月明 提要《“封建”考论》探讨了“封建”的本义,介绍了中国、日本和西欧“封建”社会的 发展情况,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着重指出“封建”一词在中国的适用范围,近 代以来历史学家们展开激烈讨论,最终以郭沫若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占据主流。但这种说法 现在已经遭到批判,本书从“名辨”的角度重新探析中国的“封建”社会。其中曾学习中 国传统文化的日本,在“封建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中国社会有着质的不同,这与当时 日本的社会发展趋势有着必然联系。 关键词封建制泛封建化名实错位 一、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出生于湖北红安,现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时也是“汉水文化”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主要从事思想文化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的框架体系和明清文化史,研究成果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等书。现在还从事“中、日、西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形成”研究,以术语为切入口,探讨近代中国与欧美、日本间文化复杂的三边互动关系,从文化传播学和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封建”考论》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一)主要结构 目录:题记 第一章古义演绎 第二章中外通约 第三章名实错位 第四章正本清源 第五章制名指实 结语 (二)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雷雨晴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

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

读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的读后感

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在课上听老师讲了很多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故事,使我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老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以及多篇梁先生的著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篇听课体会是基于对梁漱溟先生所著《中国文化要义》的略读,简要写出的读后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在书中, 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十、道德气氛特重。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梁先生说:“人生态度之不同, 实为其文化不同之根本”。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在这点上,梁先生抓住了文化观中最本质的东西。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本位,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社会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团体、家庭和个人, 三者在社会中位置轻重不同就形成不同的社会构造, 在这一点上, 中西社会俨然不同。在中国, 家庭处显然的位置,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则轻松若无物;而在西方, 团体和个人是两个实体,家庭几乎为虚位。中国因重家庭演成伦理本位的社会,西方则因团体生活形成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因伦理而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与之情,义务关系;西方社会个人本位形成相对和权利关系。社会生活上, 中国人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或情谊关系社会化,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纽带;西方人会自觉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整个社会的运行全凭法律。 中西文化歧异的起点是在宗教的有无。在梁漱溟看来,“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都不相远的。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梁漱溟先生认为,虽然在人类文化的早期,东西方都由宗教开端,但此后却有极大的不同:西方由基督教开出集团生活;中国由周孔教化开出家庭生活。在西方社会, 人们组织纪律观念、国家观念都十分的强烈。而中国从周孔以后,文化的中心便转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以前祭天祭祖等等宗教形式只构成周孔教化的一个条件。他由此得出:西方的集团生活,是由基督教开之;中国的家庭生活,是从周孔教化而来,从而形成了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的文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早熟”的表现是“理性开发过早”。“而中国缺乏宗教,又由于理性开发之早;则理性是什么,自非究问明白不可。以我所见,理性实为人类的特征,同时亦为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寄”。中西人际关系之差异表现在于“不调谐”与“和谐”。儒家伦理对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起有调节作用。 梁漱溟从中西社会的异质结构出发,探讨中西文化的价值差异,这一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原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总结 张士林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所著的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有人称梁漱溟为“最后一位儒家”,也有人称梁漱溟为“第一位当代新儒家”,但他自己,却认为更恰当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正如《中国文化要义》扉页所写“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正因为他被称作“儒家”,所以本书的从头到底无不透漏出儒家的文化色彩。本书因为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以书中大多是半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所以就粗略的谈一下自己读书所得。在本书中梁漱溟先将中国文化的特征罗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此特征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的全方面论证,由此推出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其它特点,最后将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全都归结为第四个特征,即一种神秘的力量-----理性早启和文化早熟,认为中国的文化要义就在于此。 在书中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 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罗素曾说“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前中国人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本书的第二章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特征的由来,从中国人的家说起。梁漱溟认为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所以特重,并不能由冯友兰所提出的“生产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解释了,他认为经济基础并不能决定一切上层建筑。梁漱溟还进一步提出了“阶梯观”和“流派观”,即若把全人类历史作一整体看,则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一直在进步的,然而各时各地却有着不同的发展程度。“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次第演出几个阶段”。 梁漱溟对比中西方社会,指出西方人是集团生活的,而中国人是缺乏团体的。梁漱溟认为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都具有相似的社会形态,而自从西方以宗教立为国教后,便出现了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来,因而形成了集团生活。再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原创】《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1010040042刘嘉怡法律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 《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在金鑫老师的推荐下学生认真拜读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超越自卑》。阿德勒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得博士学位。初期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自创了一个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卑”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强调个人与生存环境间互动对行为的影响。据说“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自卑》主要介绍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 在这本书里,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才能够超越自己。 首先,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他提出,每一个人类个体在面对生存时,都要面临三个问题:职业、社交(与他人的关系)和性(即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他提出,当个体不足以应对环境挑战时,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必然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乃是人类最普通的情绪,但人无法一直在自卑感下生活。因此,追求作为其补偿的优越感,是所有人的通性。简单地来说,即用“优越感”来弥补“自卑感”。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理想的补偿方式,是通过改变现实生活的处境来消除自卑,甚至获得成就。而生活的失败者,则在不合作的态度中,在自己的想象里获得满足。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并拥有对他人有益的合作的生活态度。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阿德勒说,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审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从我们的童年开始,自卑感对我们的影响就从未停止过。儿童因为自身的弱小,在成长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卑。为了补偿这种感受,他们应该练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并在这种愉悦中,获得兴趣并发展终身受益的技能。在家庭的影响一章中,阿德勒描述了家庭对个人的巨大影响。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生活方式,给每一个孩子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

人文社科书目读书笔记活动

关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文社科书目课外读书活动 读书笔记收交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我校本科培养计划课外学分有关规定:我校本科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最低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它文化名著6种),所阅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按要求完成后得2学分(从2010级开始调整为课外选修学分,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本学期读书笔记收交工作已经开始,现通知如下:1.收交时间为2013年10月26日(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交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科办(第九教学科研楼117),由专人负责核对、签收,过期一律不再接收。 2.各学院按自然班级收交,按学号顺序排列,并认真填写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不接受个别学生单独递交。 3.根据文件规定最低阅读量为文2其6,文学类超过2篇,按2篇计,其它6篇,超过6篇,按6篇计,不能相互抵补。每一篇读书笔记要求注明所读书目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各年级同学的历史记录请到各自所在学院教科办查阅。 4.读书笔记不接收打印稿,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5.请各学院把本通知复印发至各班级,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2014届毕业生。 6.本通知电子版、参考书目和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可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年9月30日附件1: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附件2:参考书目

附件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本次共有____个同学上交读书笔记,合计_____篇。 上交人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注:本表可复印,电子版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一】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 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作者提出: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

合作。 阿德勒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肉体和心灵二者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心灵正是指挥肉体朝着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和优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心灵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使肉体正确行动,从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气前进。 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在人的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示着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早期记忆又特别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简单的表现方式。梦是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梦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方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方法的感觉。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推荐阅读》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 推荐阅读 ——“阅读传统经典”系列话题之一 (西元2008年4月)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多少次生命处于低潮,是这一信念解救了我。于是埋头苦干,当我无意间抬起头时,却发现周围的人渐离自己远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吊的地步,同学越来越疏远,舍友越来越隔阂。回顾三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们以何等的热情要建筑一个温暖的大家啊!结果与愿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们把奋斗的目标定格为个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茧,而非大家共筑一个巢。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

近代史读书报告图文稿

近代史读书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书名:《中国近代史》 二、着者:蒋廷黻 三、出版社:北京/现代出版社 四、页数:302页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四个章节和五个附录。前四章节主要讲述了19世纪之前至20世纪初的中国史,每个章节的叙述各有千秋,却始终围绕着“近代化”这一主题,运用中西对比、人物对比等方式,强调说明变革的重要性。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之前至19世纪中期(即“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级对待西方的态度,始终是徘徊,毫无主张,游离在被动挨打与主动攻击之间,矛盾且复杂,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清朝封建阶级的腐朽与没落,恰恰说明了其必然走向灭亡,革命已成大势所趋的道理。第七小节“剿夷派崩溃”:“奕欣与文祥绝不回头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29页),亦可以看出蒋先生的心声。在第四小节中作者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为何民族丧失二十年光阴”的原因,并特以林则徐为例,指出:“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第二、中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可谓是一阵见血,由此可见,中国近代的变革必须从根本上触动,即思想的全面启迪,否则救世只能是一纸空谈。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一个是举着打倒孔子大旗,喊着“拜上帝”口号的农民阶级代表,一个是维护传统儒家文化,拥护大清的士大夫阶级,他们之间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洪秀全提出了“新口号”,却走着旧社会的循环套,而曾国藩运用旧的文化旧的思想,却编练出“新军”。此二人的行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效果更是大相径庭,而他们却代表了社会动荡,处于变革时期,两个阶级之间的选择。变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变革之中的选择。选择倒退,便意味着必然失败,为历史所不容;选择向前看,则意味着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正义的、可取的。洪秀全最终失败了,原因是他并没有向前,相反,他退却了,他建立的“新朝”是根植在传统封建制度之上的,而他提出的纲领,不切实际,难以施行,正如蒋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他(洪秀全)的运动当然是个民间运动,反映当时的民间疾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P36)反观,曾国藩,他虽然成功了,可是这种却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最终目的,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最可悲的是“曾国藩的事业,如同他的学问,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要救旧社会、旧文化,而那个旧社会、旧文化所产生的官僚反要和他捣乱。他要维持大清,但大清反而嫉妒他、排斥他”。(P40)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社会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因为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改革不彻底会失败,改革冒进也会失败。在经历了重重炮火洗礼之后,统治阶级终于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在经历血的教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自卑的表现多种多样 阿德勒观点——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哭鼻子和抱怨的软弱其实暗藏超越他人、好高骛远的目标,而自吹自擂也是有自卑情结的作祟。 以我自身为例,我是个比较自卑的人,自卑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 小时候因为幼年时几次受外伤后脑、脑门上都留下伤疤,觉得自己不完美,感到自卑;初中前后,因为哥哥姐姐都比我长相好看,他们总是被夸,而我却总是被忽略的那个,因而感到自卑;因为早恋高中复读,所以大学全班我年纪最大,感到自卑;工作后,因为自己情商较低、不屑逢迎而受到搁置、排挤,感到自卑。

可是,我的自卑表现出来的是骄傲。 多年前,一个闺蜜曾当面跟我说:“开始认识你的时候,感觉你特别高冷,骄傲得不正眼看任何人。” 另一个妹妹也很坦诚:“姐,你的气场太强大,有时甚至会压过你的某些上级。上级被下级比下去了,你想他们心里能舒服吗?” 其实,我一直是在用自信掩盖自卑,用表面的强大来遮掩内心的脆弱。 自卑是进步的动力 阿德勒观点—— 自卑本身无可厚非,它是进步的动力,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或许对于外星人来说,人类一切的文明科技是出于人类觉得自己是最为弱小的原因。从某些角度来说,也确实如此。 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几次工业革命为例——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第四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 正是因为人类在面对浩瀚的宇宙、强大的自然面前极度弱小、常感无能为力,才激发了文明科技的进步。 追求优越感是进步的源泉 阿德勒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