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诊疗指南

肾内科诊疗指南
肾内科诊疗指南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以急性起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可发生于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感染后,但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本病好发于儿童,高峰年龄为2-6岁。

(二)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7-21天,皮肤感染者潜伏期较呼吸道感染者长。

(三)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部分病人表现为一过性氮质血症。

(四)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常表现为镜下血尿及血C

3的规律性变化,重者出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少数病人可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或高血压性脑病。

(五)本病多为自限性,绝大多数病人于2-4周内出现利尿消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少数病人轻度镜下血尿和微量白蛋白迁延6-12个月。

二、实验室检查

(一)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尿中红细胞多为畸形红细胞。并可在尿沉渣中查到少量白细胞、红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大多数病人出现蛋白尿(24小时尿TP>150mg)。

(二)血常规显示轻度贫血,常与水、钠潴留及血液稀释相关。白细胞可正常或升高。

(三)血沉在急性期常加快。

(四)肾功能检查可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常出现一过性尿素氮升高。由于血液稀释血肌酐很少高于正常。肾小管功能多不受影响,尿浓缩功能正常。

(五)有关链球菌感染的细菌检查常用咽拭子或皮肤感染灶细菌培养,结果多提示为A组链球菌感染。

(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多逐渐上升。

(七)免疫学检查应动态观察血补体C

3、CH

50

变化。本病的早期C

3

、CH

50

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而血浆中可溶性补体终末产物C

5b-9

在急性期上升,随

疾病恢复逐渐恢复正常。

(八)其它检查如:粪常规、肝功能(10项)、电解质、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及尿β2-MG、尿红细胞形态、肾小球滤过率(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抗脱氧核酸酶B及抗透明质酸酶、血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风湿性因子(RF)、肾活检(必要时)。

三、诊断要点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等典型临床表现,伴

血清C

3

的典型动态变化即可作出诊断。若起病2-3月病情无明显好转,仍有高血压或持续的低补体血症,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应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四、鉴别诊断需要注意以下疾病

(一)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本病潜伏期较短,多于前驱感染后1-2日内出现血尿等急性肾炎综合症表现。一般不发生低补体血症。

(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与急性肾炎类似,但蛋白尿明显,血清补体持续性低下,8周内不能恢复,病变持续进展,无自愈倾向。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与急性肾炎相似,但临床症状常较重,出现少尿、无尿,进行性肾功能下降。确诊困难时应尽早肾活检明确诊断。

(四)某些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系统性血管炎等均可引起急性肾炎综合症样表现。应根据各临床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必要时应行肾活检确诊。

【治疗】

一、治疗原则

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应纠正各种病理生理改变、防治并发症并保护肾脏功能,以利于疾病自然恢复。一般不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二、治疗措施

(一)休息: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

(二)控制感染灶:有明确感染灶者应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或头孢菌素等,一般不主张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三)对症治疗:限制水、钠摄入,控制高血压,利尿。

(四)血液或腹膜透析:对严重少尿、水钠潴留、高钾血症的急性肾衰竭者,可用透析疗法,使病情得到迅速缓解。一般不需要维持性透析治疗。

【预防原则】

预防感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卫生。

【出院标准】

症状好转,感染控制、肾功正常或接近正常。

慢性肾小球肾炎

张德英(晋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病程迁延,有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目前病因不是十分清楚。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高血压、水肿。

(二)乏力、纳差、腰痛。

(三)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见慢性肾衰竭)。

二、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

2、肝(10项)肾功能

3、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及尿红细胞分布曲线

4、血沉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

6、GFR或Ccr

7、血、尿β

2

微球蛋白

8、血总补体及补体C

3检测(C

3

、CH

50

9、血免疫球蛋白

10、类风湿因子

11、血蛋白电泳

12、结缔组织全套

13、乙肝系列

14、丙肝抗体、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凝血四项(二)其他检查

1、心电图

2、胸片或心脏常规三位片

3、眼底检查

4、B超检查

5、放射性核素肾图或肾动态

(三)肾活检(肾脏病理检查应及早进行,明确病理类型)

三、诊断要点

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病史仅供参考),除外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四、鉴别诊断

(一)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肾损害。

(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如Alport综合征

(三)其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1.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仅以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为主。

2.感染后急性肾炎,有感染性病史,低补体血症等规律性表现。

3.慢性肾盂肾炎,细菌性尿及相应肾盂形态改变。

4.慢性间质性肾炎,有药物和肾毒性物质损害史,肾小管损害表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二)改善或延缓临床症状,但不以消除蛋白尿或红细胞尿为目标。

(三)防止严重合并症

二、治疗方案

(一)控制血压: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可酌情选用ACEI、ARB、CCB、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等。一般首选ACEI如贝那普利5-20mg每日一次或ARB,如:沙坦50-100mg每日一次,但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要警惕高血钾,Scr大于350umol/L的非透析患者则不宜在应用(除非在严重的观察下,一面引起肾功能的恶化或发生高血钾)。同时可联合用CCB(目前多用控释剂或长效剂或缓释剂)。如血压控制不好加用B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a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

理想血压:尿蛋白≥1.0g/d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0g/d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二)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炎及磷的摄入量:可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将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在进食低蛋白饮食的时候,应保证足够热量的摄入,一般认为热量的摄入量应为30-40kcal/kg.d。为防止营养不良应给予适量的a酮酸或肾必需氨基酸。盐的摄入量一般应控制在1-3g/d。

(三)血小板解聚药:双嘧达莫片300-400mg/d、小剂量阿司匹林50-300mg/d。

(四)如有肾功能损害应给予相应治疗(参见肾功能不全治疗)。

(五)一般糖皮质激素以及细胞毒类药物不用,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 时,可酌情选用强的松、雷公藤多甙片,骁悉等。

【预防原则】

一、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特别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的中、西药;避免妊娠;感染,控制好血压;

二、对有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钙症或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出院标准】

症状好转,血压平稳。

肾病综合征

张德英(晋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由多种病因引起,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差异甚大。临床上不能仅满足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必须对其作出病因、病理、并发症乃至完整诊断,以提高肾病综合征治疗的缓解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多种,以微小病变肾病、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等几种类型最为常见。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NS。继发性NS的病因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药物、肿瘤等。

【诊断要点】

(一)大量蛋白尿:尿中蛋白质≥3.5mg/d.1.73m2体表面积。

(二)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

(三)水肿:特点是水肿首先出现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如眼睑、颜面等处,然后出现于下肢(常从踝部开始),多为指压凹陷性水肿,严重的可发展至全身,引起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水肿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

(四)高脂血症:大部分患者血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常升高。

(五)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肾功能正常或受损(GFR下降),可伴免疫指标(抗核抗体、抗双链DNA、ANCA、免疫球蛋白等)、肿瘤指标(CEA、AFP、PSA等)、病毒指标(HBV、HCV、HIV等)、骨髓穿刺活检异常。

(六)肾活检:尽可能进行肾脏病理检查,对激素治疗反应不好的和估计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者必须检查。

四、鉴别诊断:

临床上需除外继发性NS的可能性后,才可作出原发性NS的诊断。在我国继发性NS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以及过敏性紫癜最为常见。对于原因不明或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老年人的NS,肾穿刺活检有助于确定病理类型。

【治疗】不仅以减少或消除尿蛋白为目的,还应重视保护肾功能,减缓肾功能恶化得程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病因治疗: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如糖尿病、肿瘤等

二、一般治疗:

(一)休息与活动:应注意适应休息,少去公共场所并避免感染。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的活动是必要的,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二)饮食治疗:水肿明显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入。肾功能良好者不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肾病综合征患者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蛋白尿,促进肾脏病进展。因此不主张进食过多的蛋白质。同时应给予低脂、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三)利尿消肿:一般病人在使用激素后,经过限制水、盐摄入,可达到利尿消肿目的。对于水肿明显,限盐、限水后仍不能消肿者可适当选用利尿剂。但应注意过度利尿后,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甚至急性肾衰竭。

1.渗透性利尿剂:常用的有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高渗葡萄糖等。主要通过提高胶体渗透压,使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到血管中,同时在肾小管腔内造成高渗状态,减少水钠的重吸收而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但在少尿(<400ml/d)的病人应慎用甘露醇,以免由于尿量减少,甘露醇在肾小管内结晶,造成肾小管内阻塞而诱发急性肾衰竭。

2.噻嗪类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50-100mg/d,分2-3次服用)。主要通过抑制氯和钠在髓袢升支厚壁及远曲肾小管前段的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长期使用应注意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

3.袢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抑制钠、钾和氯的重吸收。利尿作用快速而强大。常用的有呋塞米,20~100mg/d,分次口服。其他袢利尿剂如托拉塞米,利尿作用较强而持久,尿钾、钙的排出作用较呋塞米弱。使用时注意低钠、低钾和低氯的发生。

4.潴钾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端小管后段,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但有潴钾作用,潴钾利尿剂单独使用利尿效果欠佳,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能增强利尿效果,并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常用的有螺内酯,20~40mg,每日2~3次口服。使用时注意高血钾的发生,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回吸收到血管内而发挥利尿作用。补充白蛋白的适应症为肾病综合征严重水肿、明显低白蛋白血症,使用利尿剂不能达到利尿消肿效果时。补充白蛋白可以减轻水肿等症状,但对病程没有明显的影响。NS治疗不应过度补充白蛋白而应强调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三、降压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降压的靶目标应低于130/80mmHg,虽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衰进展、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等,但在

肾病综合征严重水肿时,存在肾血流量相对不足时,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在肾病综合征部分缓解或稳定后开始应用,并可根据病情剂量翻倍,降低蛋白尿。

四、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的应用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最基本药物仍为糖皮质激素。

原则:①起始剂量要足。成人泼尼松1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

80mg/d;儿童可用至2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足量治疗维持4~12周,视病理类型而定。目前一般不主张膜性肾病采用足量激素治疗,而采用半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②肾病综合征缓解后逐渐递减药物。③激素治疗的总疗程一般在6~12个月,对于常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减至

0.5mg/(kg·d)或接近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剂量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然后再逐渐减量。激素剂量在10mg左右时,副作用较大剂量时明显减少。目前常用的激素是泼尼松,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选用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NS时要注意个体化,应尽可能采用每天一次顿服。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如高血糖、高血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消化道溃疡、感染等),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对于微小病变型(MCD),KDIGO指南推荐对非频繁复发的患者,复发时建议采用初发MCD相同的治疗方案,重新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直到获得缓解。

而对于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KDIGO指南推荐只有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FSGS患者,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5)免疫抑制治疗

对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或激素有反指征患者可考虑在激素基础上加用或单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要密切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

①烷化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烷化剂。CTX的一般剂量为2mg/(kg·d),口服2~3个月;或每次0.5-0.75g/m2,静脉滴注,每月一次。病情稳定后减量,累积剂量一般不超过10-12g。CTX的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性腺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感染加重及消化道反应。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②环孢素A(cyclosporinA,CsA):是神经钙调酶抑制剂,可通过选择性抑制T辅助细胞及细胞毒效应而起作用。起始剂量为3~5mg/(kg·d),大部分患者在治疗的一个月内起效。起效后逐渐减量,维持剂量≥6个月。血药浓度应维持在谷浓度100~200ng/ml,峰浓

度800ng/ml左右。环孢素A的副作用主要为齿龈增生、多毛、肝、肾毒性等。肾功能不全及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的患者慎用。

③其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等用于治疗激素抵抗和激素依赖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一定疗效。主要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能增加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激素等的副反应。具体剂量、疗程视个体而异。

六、并发症治疗

(1)抗凝和抗血小板粘附治疗:建议在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20g/L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常规应用。常用的药物有①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②双香豆素。

③抗血小板黏附药,阿司匹林。④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

(2)降脂治疗:如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则选用3-羟基-3-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对于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则选用纤维酸类药物(fibricacid):非诺贝特等。降脂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肝毒性和横纹肌溶解,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肌酶,并避免两类降脂药物同时使用。

(3)其他并发症(感染、急性肾衰、代谢紊乱等)的诊疗。

【预后】

影响肾病综合征预后的因素主要有:①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好,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较差,早期膜性肾病也有一定的缓解率,晚期则难以缓解;②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严重高血压级肾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

③激素治疗效果:激素敏感者预后相对较好,激素抵抗者预后差;④并发症:反复感染导致NS经常复发者预后差。

【出院标准】

病情好转或诊断明确,治疗方案清楚。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narytract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及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粘膜和组织。依据病变的不同部位常分为:①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等;②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脓肿、肾周围炎。

【病因】:任何致病菌均可引起尿路感染,但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为最常见,占80-90%。此外,病毒、支原体、结核杆菌、霉菌及寄生虫等也可引起。一般所指的尿路感染为细菌感染。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在临床上分为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即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

(一)膀胱炎

1.急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及尿液混浊。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

2.慢性膀胱炎:长期存在尿频及尿急症状,但不如急性膀胱炎那样严重。

(二)急性肾盂肾炎

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常有三组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40℃。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

2.泌尿系统症状和体征:尿急、尿频、尿痛;一侧或两侧肾区疼痛,脊肋角压痛及叩痛。

(三)慢性肾盂肾炎

1.一般症状:半数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其后出现乏力、低热、食欲不振和体重减退。部分病人可无任何临床中毒症状。本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情持续发展,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期,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泌尿系统症状和体征:常有腰部酸痛不适、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等。急性发作时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肾小管功能受损则出现夜尿增多,低渗和低比重尿。

二、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在105/ml以上为有意义菌尿或真性菌尿。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数大于5个/HP,白细胞管型尿可见肾盂肾炎病人。部分病人可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在膀胱炎患者可轻度升高,在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升高明显。

(二)器械及形态、功能检查:

B超、IVP检查在膀胱炎及急性肾盂肾炎无肾脏形态学改变。

三、诊断要点

(一)有尿急、尿频、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状。

(二)急性肾盂肾炎有全身症状:寒战、高热、脊肋角及输尿管点压痛等。

(三)清洁中段尿尿中白细胞数大于5个/HP。

(四)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在105/ml以上。

四、鉴别诊断:

(一)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鉴别:后者病史多较长,且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肾脏影像学改变有双肾大小不等,表面不平,有时可见肾盂、肾盏变形。有肾小管和(或)肾小球功能持续性损害。

(二)尿道综合症:有膀胱刺激症状,但多次尿培养均为阴性,排除尿路结核、真菌和厌氧菌感染,可确诊为尿道综合症。

(三)肾结核:以血尿为主要表现,伴有严重的膀胱刺激症状,同时还有:

1.结核中毒症状:

2.存在肾外结核病灶;

3.反复尿细菌检查可发现分支杆菌;

4.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5.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虫蚀样改变。

(四)慢性肾炎:少有膀胱刺激症状,病原学检查阴性,肾小球损害较明显,肾形态学检查示双肾对称性缩小。

(五)前列腺炎:临床同样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和尿液检查异常。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前列腺检查、前列腺液化化验和B超检查可以鉴别。

(六)其它病原体所致的尿路感染:如真菌、砂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引起的尿路感染,一般全身症状轻,膀胱刺激症状明显,细菌定量培养阴性,尿液特殊检查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治疗】

一、治疗原则:控制病原体,去除诱因及防止再发。治疗药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抗菌效果好,不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②药物在肾组织、尿液或血液有较高的浓度;③副作用小,无肾毒性;④口服易吸收;⑤价格便宜。

二、治疗方案:

(一)一般性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促进炎性渗出物从尿中排出。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者应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二)药物治疗:

1.碳酸氢钠片1.0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减轻膀胱刺激症状。

2.阿托品0.3mg口服以减轻尿痛症状;

3.抗生素治疗:

(1)首次发作急性尿感的处理

①急性膀胱炎:可选用单剂量法或3日疗法。单剂量法为:复方新诺明(SMZ-TMP)2片、碳酸氢钠片1.0g一次顿服。也可选用阿莫西林3.0或氧氟沙星0.4,一次顿服,3日疗法:呋喃妥因0.1tid;SMZ-TMP2片bid;阿莫西林0.5qid 或氧氟沙星0.2tid或其它喹喏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②急性肾盂肾炎: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为10-14日,正规给药。全身症状轻者应用SMZ-TMP2片,bid;氧氟沙星0.2tid;阿莫西林0.5qid或环丙沙星等常能取得良好效果。对全身症状较重者,可给予静脉用药,如阿莫西林 2.0q8h;美洛西林0.5tid-qid;头孢噻肟2-4gbid;头孢呋辛或头孢呱酮等。

③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的关键是积极寻找并及时有效去除易感因素。

(2)尿感再发的处理

尿感的再发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复发是原先的致病菌再次引起尿感,通

常是在停药1个月以内发生。重新感染则是另外一种新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

(3)非复杂性尿感的处理程序

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梗阻、尿流不畅、结石、尿路先天畸形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等解剖和功能上的异常,或在慢性肾脏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感。非复杂性尿感则无上述情况。

(4)无症状细菌尿的治疗

【预防】

一、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二、多饮水,勤排尿。

三、注意个人卫生,对性交后易感染者,可在性交后口服抗菌素预防。

四、对于有膀胱输尿管返流者应养成二次排尿的习惯。

【出院标准】

症状好转,诊断明确,定时随访。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指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的肾脏功能异常,包括血、尿、组织学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的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近年部分肾脏病学家和重症监护专家提出急性肾损伤(acuterenalinjury,AKI)的概念,临床可以参考。所谓AKI是指48小时内发生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包括血、尿、组织学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时间不超过3个月。其诊断标准为血肌酐升高绝对值≥26.4μmol/L(0.3mg/dL),或较基础值升高≥50%(增至1.5倍);或尿量小于0.5ml/(kg·h)超过6小时。

ARF病因多样,可概括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

肾前性氮质血症是ARF最常见病因,由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约占社区获得性ARF的60%~70%,医院获得性ARF的40%。

肾性因素约占ARF的25%~40%,根据损伤部位可分为肾小管、间质、血管和肾小球损伤,以缺血或肾毒性物质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最常见。导致肾间质损伤的因素包括药物、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局限于肾脏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等。血管因素包括微血管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脓毒血症、溶血尿毒综合征等)和大血管病(如动脉栓塞)。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新月体肾炎,显微镜下血管炎等。

肾后性因素约占ARF的5%~10%,特征为急性尿路梗阻,梗阻可发生在从肾盂到尿道的任—水平。

【诊断要点】

对ARF患者的评估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深入回顾既往史和近期用药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尿液分析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肾活检。根据患者血清肌酐(SCr)和尿量,参考急性肾损伤的分期标准,将其分为3期(见表1):

1.ARF与慢性肾衰竭的鉴别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衰竭的诊断不难确定。在确立肾衰竭后,需要鉴别为急性还是慢性,或是发生在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ARF。(见表2)

表2 ARF与慢性肾衰竭的鉴别

2.ARF病因诊断

一旦ARF诊断成立,应重点鉴别病因。一般临床诊断思路为:首先排除肾前性和肾后性因素,再进一步评估可能的肾实质性因素。继而鉴别是肾小球、肾血管或肾间质病变引起或急性肾小管坏死。

【治疗】首先纠正可逆的病因(如补液),预防额外的损伤。

一、少尿期的治疗

(一)卧床休息。

(二)维持体液平衡: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

(三)饮食和营养:供给足够热量(30-35kcal/kg.d),以维持机体足够的营养状态和正常代谢。遵循胃肠道循序渐进增加热卡的原则,对不能进食可给予全静脉营养疗法。

(四)高血钾症处理:最有效的办法为血液净化治疗,如血透或腹透。还可通过对症处理缓解高钾血症。1.补碱:11.2%乳酸钠40-120ml在2-5min内缓慢滴注或5%碳酸氢钠100-200ml滴注。(可根据血气分析相应调整剂量);2.补钙:20%葡萄糖酸钙10-20ml,2-5min内缓慢滴注。3.高糖胰岛素:50%葡萄糖50ml+胰岛素10u。4.控制钾摄入。

(五)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根据CO

2CP或HCO

3

确定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的量。

对于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应立即开始透析治疗。

(六)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对肾无毒性作用的抗菌药物治疗。

(七)对症治疗:如抗高血压、纠正心衰药物的应用等。

(八)透析疗法:可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二、多尿期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多尿早期应继续透析治疗。

三、恢复期治疗: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预防】

积极治疗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发病,如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不足、缺氧和控制感染等,彻底清除创伤坏死组织,并密切观察肾功能和尿量。早期解除肾血管痉挛,合理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利尿药。对老年、原有肾脏疾病,糖尿病疾患等施行静脉尿路X线造影检查,特别是造影剂大剂量应用尤应慎重。

【出院标准】

尿量增多,肾功好转,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或感染。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指所有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所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性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CRF的病因有所变化,在西方国家糖尿病和高血压是CRF的两大主要因素,约占50%以上。我国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但继发性因素引起的CRF逐年增多,依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和狼疮性肾炎。

【临床表现】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二)各系统功能紊乱

1.消化系统:是尿毒症最早和最常出现的症状。初期以厌食和腹部不适为主诉,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和口腔粘膜溃烂,甚至有消化道大出血等。

2.心血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病、心包炎、心律紊乱以及心功能不全。

3.呼吸系统:早期可出现肺活量减低,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氧弥散能力下降,当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气促、甚至发生Kussmaul呼吸;进入尿毒症期则可出现尿毒症肺、尿毒症性胸膜炎及肺钙化,并且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

4.神经系统:

①早期表现为功能抑制,如淡漠、疲乏、记忆力减退。病情加重可出现记忆力、判断力、定向力及计算力障碍,并常出现欣快感或抑郁症、妄想和幻觉,可有扑翼样震颤,最后可发展为嗜睡或昏迷。

②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下肢疼痛和痛觉过,敏,运动,后消失,故患者常活动腿,称为“不安腿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则有肢体无力、步态不稳及深腱反射减弱,最后出现运动障碍。

③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发汗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和早泄。

5.血液系统:贫血;出血:表现为皮下瘀斑、紫癜、鼻出血和牙龈出血。腹膜后、胃肠道甚至颅内出血。亦有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

6.骨骼、肌肉系统:晚期常有肌病,表现为严重肌无力,以近端肌肉受累为主。可有举臂或起立困难,企鹅样步态等表现。可有骨痛、自发性骨折、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以及肌腱断裂等改变。儿童常有肾脏发育迟缓及佝偻病表现,成人发生骨质疏松、骨软化、纤维性骨炎,可表现为腰椎侧突或脊柱后突等骨骼畸形。

7.皮肤变化:面色苍白或呈黄褐色,高浓度尿素在皮肤形成尿素霜。有皮肤瘙痒、溃疡及软组织坏死。

8.免疫系统:白细胞特别是多形核白细胞功能障碍,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功能缺陷使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防御机制低下。患者特别容易合并感染。

9.内分泌系统: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导致肾性贫血;1.25(OH)2-D3分泌减少致低钙,低钙刺激PTH分泌增加,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此外还有性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泌乳素、胰岛素水平异常等。

【诊断要点】

(1)慢性肾脏病史超过3个月。所谓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

(2)不明原因的或单纯的GFR下降<60ml/min(老年人GFR<50ml /min)超过3个月。

(3)在GFR下降过程中出现与肾衰竭相关的各种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以上三条中,第一条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根据第二条做诊断时宜慎重或从严掌握。如第三条同时具备,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

临床医师应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而且应当及时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肾功能的检查,以及血电解质(K,Na,Cl,Ca,P等)、动脉血气分析、影像学等。要重视CRF的定期筛查(普通人群一般每年一次),努力做到早期诊断。

四、鉴别诊断

(1)CRF与与肾前性氮质血症的鉴别:在有效血容量补足24-72小时后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肾功能即可恢复,而CRF则肾功能难以恢复。

(2)CRF与急性肾衰的鉴别:往往根据患者的病史即可作出鉴别。在患者病史欠详时,可借助于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或肾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如双肾明显缩小,或肾图提示慢性病变,则支持CRF的诊断。

(3)慢性肾衰伴发急性肾衰:如果慢性肾衰较轻,而急性肾衰相对突出,且其病程发展符合急性肾衰演变过程,则可称为“慢性肾衰合并急性肾衰”,其处理原则基本上与急性肾衰相同。如慢性肾衰本身已相对较重,或其病程加重过程未能反映急性肾衰演变特点,则称之为“慢性肾衰急性加重”。

【治疗】

一、原发病和诱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寻找CRF的各种诱发因素并去除之。

二、营养治疗:低蛋白饮食+α酮酸(或必需氨基酸)+高热量(30-35kcal/kg.d);低磷、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特别是水溶性

5-10mg/d。

维生素,如叶酸5mg/d、维生素C0.1g/d、维生素B

6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目录 1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1 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6 3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14 4 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 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26 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临床路径33 7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37 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42 9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48 10 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路径52 1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白内障 (一)术前检查与准备 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2.验光(双眼) 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 4.眼科A/B超检查 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与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得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 (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术眼 4/日 裂隙灯检查 1/日 临时医嘱: 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 (三)术前交待要点 1.手术得目得就是摘除混浊得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与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得原因就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得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与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得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得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得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与术后发生麻醉与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冲洗结膜囊 剪睫毛 冲洗泪道 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术前1小时 (五) 术后处理: 1.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得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皮质残

n肾内科病房常用诊疗常规及医师须知

肾内科病房常用诊疗常规及医师须知 (北京协和医院肾组资料) 目录 1. 肾组住院大夫须知.................................................. .1 2 . 肾组住院病人常规检查............................................ .2 3. 肾脏病病史和检查的注意事项........................................ .3 4.肾活检患者术前准备................................................ .4 5.肾动脉造影............................................................ .5 5 . 血液透析常规..................................................... .6 6. 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 .8 7 .肝素配制...................................................... .. (9) &加压素限水试验................................................... .10 9.氯化氨负荷试验. (11) I0 .速尿刺激酸化试验 (12) II.尿气测定注意事项 (13) 12.肾衰病人钙磷代谢紊乱检查项目 (14) 1 3 .纯水清除率测定 (15) 14.滤过碳酸氢根分数( FEHCO3- ) (16) 1 5 .纯水清除率测定 (17) 1 6 .浓缩稀释试验 (18) 17 . CAPD 患者KT/V、NPCR、CCR 及PET 检查............................... .19

肾内科诊疗规范(最新版)

临床诊疗规·肾科部分 编写委员会 主编:汤显湖 副主编:严文华林金称 编写人员:王建雄勋华操凤 王润秀小生雷向宏 伟英凤霞王岚枫 王健

肾科常见疾病诊疗规 分目录 第一节慢性肾衰竭 (2) 第二节慢性肾炎综合征 (3) 第三节肾病综合症 (5) 第四节 IgA 肾病 (7) 第五节狼疮性肾炎 (9) 第六节高血压肾损害 (12) 第七节糖尿病肾病 (13) 第八节尿路感染 (15) 第九节急性肾衰竭 (16) 第十节尿路结石 (18)

第一节慢性肾衰竭 一、【临床表现】 在CRF 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CRF 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早期,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代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CRF 中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在尿毒症期,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水、电解质代紊乱慢性肾衰时,酸碱平衡失调和各种电解质代紊乱相当常见。 1.代性酸中毒 2.水钠代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3.钾代紊乱:易于出现高钾血症;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4.钙磷代紊乱:在肾衰的中、晚期(GFR<20ml/min)时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5.镁代紊乱:当GFR<20ml/min 时,常有轻度高镁血症。低镁血症也偶可出现。 (二)、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紊乱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血管病变是CKD 患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主要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炎、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钙化。 (四)、呼吸系统症状气短、气促,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尿毒症肺水肿”。 (五)、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 (六)、血液系统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七)、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症状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病变。 (八)、分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肾脏分泌1,25(OH)2 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和肾肾素-血管紧素II 过多; (九)、骨骼病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adynamic bone disease)、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要点: 1.慢性肾脏病史超过 3 个月。所谓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 2.不明原因的或单纯的GFR 下降<60ml/min(老年人GFR<50ml/min)超过3 个月。 3. 在GFR 下降过程中出现与肾衰竭相关的各种代紊乱和临床症状。 三、【治疗方案与原则】

脑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脑出血 [定义]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以深部穿通支小动脉出血为最多见。 发病原因:①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②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瘤、脑动脉炎; [诊断] 一、症状 (一)50-70岁男﹥女冬春季多,白昼发病多于晚间;体型:颈部粗短,两肩宽阔、颜面鲜红、五短体材者; (二)使血压升高的因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饱餐、剧烈运动;(三)前驱症状:(1)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颈部痛;(2)运动或感觉障碍;(3)眩晕或晕厥;(4)鼻出血;(5)无视乳头水肿的视网膜出血。 (四)颅内压增高症状:(1)意识障碍(2)呕吐(3)头痛(五)惊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少数为杰克逊发作。 二、体征 (一)血压增高:收缩压﹥26.6Kpa(200mmHg) (二)颅内压增高体征 1、呼吸变深而慢,或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脉搏充实而缓慢,每分钟常在50-60次/分。血压增高。 2、眼底改变 (三)脑膜刺激征 (四)局灶性神经系体征 1、壳核—内囊出血:三偏征: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主侧半球病变) 2、丘脑出血:病灶对侧偏身浅感觉、深感觉缺失;波及中脑者发生系列眼球症状,如“日落眼”等。 3、脑桥出血:突然起病的深昏迷和无预感的头痛,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等。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多为血性 (二)颅脑超声波检查:脑中线移位 (三)颅脑CT:高密度出血影,可显示出血部位、大小、邻近的脑水肿带、脑移位及是否破入脑室等。 四、诊断要点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进

血液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血液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一、入院常规检查: 血常规+RET+BG+ESR+分片,尿常规,便常规+OB, 生化C11+肝功能全套,生化C1,乙肝五项,HCV,HIV,RPR,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集落培养,抗肿瘤药敏试验(肿瘤患者),心电图,胸片正侧位,腹部超声。 每周一、三、五复查血常规,白血病患者周一、五可加作分片,每周三复查生化C6、肝功全套、尿、便常规。贫血患者每周至少复查一次网织红。化疗后患者必要是天天复查血常规,化验提前开出来。二、疾病的专项补充检查: 贫血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形态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骨髓铁染色 尿常规,如尿潜血查尿rous试验 便常规+OB(连查3次),如阳性查消化道造影或内镜 风湿性疾病相关:ANA,ENA,免疫球蛋白+补体,ESR,ASO+RF+CRP 肿瘤标记物:CEA+AFP, CA125+CA199,PSA 网织红细胞升高查:Coombs试验,Ham实验 疑为PNH,查CD59 月经过多应妇科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集落培养骨髓活检T细胞亚群

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选择检查:骨髓染色体CD55 CD59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NAP 骨髓铁染色 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尿常规,如尿潜血查尿rous试验 Coombs试验,Ham实验,盐水试验,糖水试验,蛇毒溶血试验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查:ANA,ENA,ANCA,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ASO+RF+CRP 结核相关检查:抗结核抗体,PPD试验,ESR 选择检查: 血红蛋白电泳G6PD过筛试验丙酮酸激酶活性测定 血清高铁血红蛋白血清高铁白蛋白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血浆结合珠蛋白异丙醇试验冷凝集素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 肿瘤标记物:CEA+AFP, CA125+CA199,PSA 伴血小板减少查PAIgG,伴肾功能不全,神经精神症状及疑似DIC 时查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碎片,必要时肾穿刺活检和凝血、纤溶检查疑为PNH,查CD59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集落培养骨髓铁染色骨髓活检血NAP 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 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 风湿免疫疾病相关:ANA,ENA,免疫球蛋白+补体,ESR,ASO+RF+CRP

肾内科疾病一句话之经典!

佛教修行有苦修和顿悟之说,我们医生的成长也是如此!但是苦修到一定程度,突然间由于某人某话而顿悟哈,过关了! 我的提示语言: 1.不要因为血压低就首选升压药物! 2.不要因为小便少就用利尿药物! 3.不要因为有肾脏替代治疗,就忽略了液体控制! ---不要过于相信中药,但也不要一概不与重视! 病人高血压,糖尿病,肾衰, 不要因为病人意识模糊就以为是高血压脑病, 可能是低血糖昏迷,肾衰阶段,胰岛素要少用,切记! 现在都在提倡腹膜透析,不要只顾有适应症就做,千万要评价下有无禁忌症! 我有个糖尿病终末期肾衰患者,有脑梗死史,长期卧床.行CAPD后,顽固性气喘,肺部感染,最后die.后悔当初没有评价下基础肺功能! 血肌酐不等于肌酐清除率, 肌酐清除率不等于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不等于肾功能!

血管是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生命线,不要轻易破坏。 不轻信别人,只相信自己。 不依赖检验结果,更相信检查所见。 “肾脏就是人体的污水处理厂,肾脏一罢工,人体就变成一个大垃圾场。”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高血压,降压治疗不要完全相信指南! 慢性肾衰竭所致的高血压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当接近尿毒症的患者血压达标时,将更快的进入透析治疗。很多患者由于经济的原因,进入透析就意味着放弃、死亡! 医生行为的准则是证据、患者意愿、个人经验的结合。 不要以为血液透析病人脱水量越多,对病人越好(从省钱方面考虑)。其实脱水量越多,病人一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最主要的我觉得的透后病人容易出现烦渴,导致大量喝水,反而出现脱水量不够,给下次透析带来负担,给患者经济损失! 肾病别忘记抗凝

慢性肾衰竭治疗目的只能是延缓肾衰竭,不要企图逆转(这句主要告知自认为中医可以百病能治的医生) 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功能异常的前奏,千万别忘了做相关检查啊. 不要忽视肾活检的重要性。 肾脏病的最大特点是:临床表现往往与肾脏病理改变不一致。(记得好像是黎磊石院士说的)。临床表现轻,不一定病理改变轻;相反,临床表现重,不一定病理改变就特别严重。 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结果综合考虑。 不能因为有马兜铃酸的问题就把中医中药一笔抹煞 查房时主任常提到的: 1咽部或皮肤感染后2~3周,出现颜面浮肿,少尿者,应即想到急性肾炎的可能。 2无痛性血尿,要当心泌尿道肿瘤。 3发作性腰部剧痛伴血尿者,要考虑泌尿系结石。 4女性患者发生膀胱刺激症状或/和腰痛者,要想到泌尿系感染。 5男性老年人排尿不畅,常提示前列腺肥大。 6 肾脏病患者一旦出现表情淡漠、厌食、嗜睡,应考虑早期尿毒症。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题库(终审稿)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 常规题库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肾内科实习小结

肾内科实习小结 时刻记住,你不是实习生,是住院医师。 这是进肾内科,我的带教老师周老师给我的第一句话,在外五科最后的一段日子里,大家就在猜测接下来会是什么科室,接下来 会是什么老师,享有“小灵通”称号的我,自然搜索到了第一手资料,周老师NO1,只是我没想到,她真的成了我的带教老师。 刚进肾内,大家伙就遇到了分管临床教学的周老师,还在我处于没睡醒的当口,周老师钦点我一个人,成了她的学生,不为别的,就 因为我是成都医学院的,就因为她觉得我看上去挺干练。出来实习这么久,这还是第二次,听到同一所医院,第二位老师夸我们学校, 真的很自豪,自豪的同时,自然鸭梨来了,不能给师兄师姐们丢脸。 肾内科这边属于VIP医院,一切自动化办公,省去了我手写病程的麻烦,而且这套医生工作站跟军总那边没差别,所以没半天也 能算个得心应手,刚学会了这套系统,周老师就给我说了开篇所说 的那句话。 比起外五,累很多,不过周老师特负责,每到夜班,就拉着我给我梳理肾内科知识及带我一起检查当日所开医嘱,讲了之后,夜班过后看书,记得牢固,也有不小收获。 一、昨天晚上,主要讲了急性肾功衰及慢性肾功衰鉴别: ⒈病史:水肿、浮肿、泡沫尿、高血压,慢性表现更多 --

⒉贫血:除外其他脏器出血,慢性肾功衰是中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衰是轻度。 ⒊肾脏大小:正常10*5*4,最具价值鉴别点,慢性是变小,急性是变大, ⒋指甲肌酐:科研用,升高,提示慢性,因为它是显示三个月前的肌酐水平。 ⒌电解质:慢性呈现低钙高磷,急性基本无表现。 二、查房所得: ⒈长期卧床病人思想汇报专题,注意: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加用血栓通) ⒉肾萎缩时,滤过膜间隙缩小,无蛋白尿。 ⒊贫血病人处理:透析病人首选静脉铁,非透析为口服((右旋糖酐铁片+叶酸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⒋男性尿路感染较少,尿白细胞升高,大部分考虑急进性肾炎及间质性肾炎。 ⒌肾穿三天内,应注意肾周有无血肿、血尿、尿量、尿色、血压变化。 20XX年1月至20XX年1月,在院、科室领导的支持下,有幸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1年,这是一段充实又难忘的时光,在知识的摄取中磨炼,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在此期间,收获颇多,现将进修体会总结如下。 --

肾内科规章制度

肾内科规章制度和职责 一、科室有关规定和制度 (一)患者拒绝治疗的有关规定 (二)肾内科医嘱管理制度 (三)肾内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四)保护病人隐私制度 二、血透室规章制度 (一)血透室工作制 (二)医疗制度 (三)护理制度 (四)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 (五)血透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 (六)水处理间规章制度 (七)血透室库房管理制度 (八)血透析室患者接诊制度 (九)血透室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十)血透室急救设备管理制度 (十一)血透室设备维护制度 (十二)血透室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十三)血透室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流程 (十四)血透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十五)血透室准入制度和技能标准 (十六)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十七)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十八)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手卫生制度 (十九)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二十)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十一)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 (二十二)血透室健康宣教制度 (二十三)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二十四)护理缺陷管理制度与自我监控 三、肾内科各级岗位职责 (一)肾内科医疗岗位职责 1.科主任岗位职责 2.科室副主任岗位职责 3.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4.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5.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6.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7.血液净化室医师岗位职责 8.血液净化室负责人岗位职责 9.血液净化室医师岗位职责 (二)肾内科护理岗位职责 1.护士长岗位职责

2.主任(副主任)护师岗位职责 3.主管护师岗位职责 4.护师岗位职责 5.护士岗位职责 (三)血液净化室护理岗位职责 1.血液净化室护理组长岗位职责 2.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科室有关规定和制度 (一)患者拒绝治疗的有关规定 1、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准则的基础上,尊重患者及其家属做决定的权利,在他们了解拒绝治疗后果的情况下,患者有权决定拒绝/终止某项治疗或要求出院。 2、患者/家属拒绝接受/要求终止治疗时,主管医生做好下列工作: 2.1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在病程录中详细记录: a、拒绝或终止治疗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b、患者及其家属对其决定所应承担的责任; c、其他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2.2经以上解释,如患者仍拒绝接受处理、要求终止治疗或出院,请患者/家属签名,后果自负。 3、下列情况下,必须由患者的主管医生重新审核终止某项治疗的医嘱,以决定是否需要修改: 3.1患者病情变化。 3.2应患者或其家属的请求。 3.3患者转科。 (二)肾内科医嘱管理制度 1.首诊患者的医嘱必须在一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如须更改或撤销时,护士未核对及执行时,可撤销医嘱;护士已核对医嘱,应停止医嘱后,重开医嘱。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代清楚。开具医嘱后,在医嘱联系本上联系;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具、执行及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医师开具医嘱,必须由执业医师签字,方可执行,抢救病人除外。 2.医师开具医嘱后,必须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除抢救或手术中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述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无误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患者就开医嘱的作风。 3.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 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再核对一遍无误,方可执行。 4.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情况,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按时签执行医嘱时间。 5.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患者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患者紧急情况下,医师会诊不在现场,护士可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6.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医生,方可开具麻醉医嘱。 7.在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给药,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医生及时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 8.在接听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才记录和执行。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抢救医嘱及电话通知医嘱。对擅自执行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现酌情给予处理。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2009 年版)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 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 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 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 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 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 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用药时间1-2 天。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

常见急诊病种诊疗常规

中医、中西医结合常见急诊病种和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中风病急症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求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厚味、烟酒等诱 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 二、分级 1、中经络:偏身麻木或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主症,而无神 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 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三、治疗措施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中经络者一周左右,中脏腑者四周左右。病情 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中脏腑患者头部可稍垫高,翻身时尽量少动头部。痰涎盛,频繁呕吐者,应取侧卧位(当以软枕垫起腰背臀部45度角)即可o 2、针剂 A、中经络 灯盏花注射液1-2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 丹参注射液10-2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 B、中脏腑 闭证:a、痰热内闭 清开灵注射液30-6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静滴 醒脑静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2 50ml静滴 安宫牛黄丸1--2丸/次 B、痰湿蒙塞。 苏合香丸1--2丸/次 脱证:参附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lOOml静滴 厥脱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点 本厥脱证非单纯之厥或脱症,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阳气或亡血伤津失血所致的气 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症。 二、分期分级 (一)分期 1、早期:表现气阴耗伤证o 2、中、晚期:表现真阴衰竭或阳气暴脱或阴竭阳脱证。 (二)分级 1、轻度:神清或烦躁不安,手足不温或肢端寒冷,汗出过多,脉沉细(数)无力, 收缩压降低至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

肾内科诊疗常规

肾 内 科 常 见 病 诊 疗 常 规 肾内科 2015-07-01

目录 一、慢性肾衰竭诊疗常规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疗常规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四、继发性肾小球肾病的诊疗常规 五、尿路感染诊疗常规 六、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七、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常规 八、肾病综合症诊疗常规 九、血液透析诊疗常规

一、慢性肾衰竭诊疗常规: 【概述】 慢性肾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肾单位严重受损而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慢性肾脏病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治疗,最终将进入到肾脏病终末期而必须依赖肾脏替代治疗。 【诊断要点】 1、主要表现:在肾功能不全早期,仅有原发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可发现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尿浓缩、稀释功能减退。若病情发展至”健存”肾单位不能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尿毒症症状就会逐渐表现出来,且症状复杂,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 1)泌尿系统表现:部分儿童患者和大部分成年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可有腰酸困痛,排尿困难,尿潴溜,夜间尿量常多于日间尿量,尿量逐渐减少甚或尿闭等症状。 2)消化系统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欲呕,口有尿臭味,口舌糜烂,严重时可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消化道出血等症。 3)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可出现下肢痒痛或”不安腿”综合征(下肢有蚁爬、发痒感,需移动双腿或行走后才舒适),晚期出现嗜睡、烦躁、谵语,甚至抽搐、昏迷。

4)心血管系统表现:常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紊乱。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包填塞。 5)造血系统表现: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晚期多有皮下瘀斑,鼻衄、齿衄甚或发生呕血、便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6)呼吸系统表现:呼出的气体有尿味,易患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 7)皮肤表现:皮肤干燥、脱屑,部分患者皮肤较黑,呈弥漫性黑色素沉着。也可有白色“尿素霜”沉着,并刺激皮肤而引起尿毒症性皮炎和皮肤瘙痒。 8)电解质平衡紊乱:①低钠血症和钠潴留:表现疲乏无力,表情淡漠,严重时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反之,钠的摄入过多则会潴留体内,引起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②低钙、高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幼年病人会产生佝偻病,成人则出现肾性骨病,如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骨硬化症及转移性钙化等。③代谢性酸中毒: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表现疲乏软弱,感觉迟钝,呼吸深长,甚至昏迷。 9)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 10)可以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腰痛等体征。 2、检查 1)尿蛋白: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可有轻度至中度蛋白尿和少量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尤其是蜡样管型。尿比重低或等张,多固定在1.010~1.012。2)血常规:血红蛋白(HGB)常<80g/L,红细胞比容(HCT)常<30%,血小板偏低或正常。 3)血清生化检查: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早期可不高,晚期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血肌酐>133μmol/L。血浆蛋白正常或降低。电解质测定可出现异常,可有血钙偏低而血磷升高,血钾、血钠可高、可低或正常。血pH或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降低,轻者在22.0~16.0mmol/L;重者可降至4.5mmol/L以下。 4)肾功能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尿浓缩稀释试验均减退。核素肾图、肾扫描等亦有助于了解肾功能。 6)其他检查:泌尿系X线平片或造影、B超,有助于病因诊断。 【临床分期】

肾内科诊疗规范

肾内科诊疗规范 第一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病史采集】 1.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 2.尿量和尿色的变化,有无泡沫尿。 3.水肿部位、程度和性质。 4.高血压病史。 5.全身表现,如疲乏、厌食、嗜睡、头晕、腰部钝痛等。 6.皮疹,关节痛,尿路刺激症。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血压,浮肿,心肺体征,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风湿八项,狼疮细胞,内生肌酐清除率。 2.器械检查:心电图,胸片,双肾B超,根据病情需要作心脏彩超。 3.特殊检查:有条件作肾穿刺活检,标本送光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短期内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即可诊断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前1~3周有感染史可帮助确定诊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继发性肾损害,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 2.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直到症状消失。 2.低盐饮食,蛋白入量保持1.0克/公斤体重/天。 3.抗感染,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生素,一般二周。 4.对症治疗:降压,利尿,抗心衰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6.必要时透析治疗。 【疗效与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病情稳定即可出院。 急进性肾炎 【病史采集】 1.尿量和尿色的变化,有无泡沫尿。 2.水肿部位,程度和性质。 3.高血压情况。 4.全身表现,如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发热,皮疹,咯血,关节痛等。 5.肾功能的演变。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贫血,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血压,浮肿,肾区叩击痛。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之欧阳光明创编

一面瘫 欧阳光明(2021.03.07)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

各种心内科常用操作诊疗常规

临时心脏起搏术 一、适应症 (1)病窦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发作 (3)尖端扭转室速药物治疗无效 (4)药物中毒(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等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 二、方法 (一)术前准备 (1)药物:消毒用碘酒,利多卡因 (2)穿刺针、静脉穿刺鞘、双极临时起搏导管、临时起搏器、胸穿包、换药碗、一次性镊子、针筒(1)、纱布(4)、肝素盐水、贴膜(2) (3)心电监护、除颤仪、氧气、气管插管 (4)向患者说明手术的过程,注意配合的事项 (5)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签写手术同意书 (二)手术方法 (1)监护室中无x光透视下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如患者情况特殊可护送至导管室中行起搏器植入术。 (2)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3)沿留置静脉鞘将起搏电极送到右室心尖部、流出道、三尖瓣下。 (4)测起搏阈值小于1mv,起搏电压大于起搏阈值的3倍。 (5)术后穿刺处缝1针,并以消毒贴膜固定起搏导管。 (三)术后处理 (1)常规心电图(12导联) (2)床边胸片(后前位) (3)患者患肢制动,平卧位最佳,如患者不能坚持,可予左侧卧位。 (4)如需要选择适当抗生素。

(四)注意事项 (1)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测P,R,BP QH,测体温Q4H) (2)注意心影大小 (3)注意局部有无出血和血肿 (4)注意起搏和感知功能 (5)注意起搏电极的位置 (6)如入锁骨下动脉拔出针头或钢丝并局部加压,勿入扩张管,应由胸外科医师手术室处理。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监护室) 一、适应症 1 病窦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 2 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征或类似发作 3 心动过缓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如头昏、黑矇、心力衰竭和晕厥等症状 4 有症状的II度以上A VB,不论阻滞部位和类型。 5 无症状的II度以上A VB,但心室率小于40次/分,或证实心脏停搏大于3秒。 6 由高度A VB诱发的快速异位性心律失常而需要药物治疗者。 7 颈动脉过敏:明确反复晕厥或轻压颈动脉窦引起大于3秒心脏停搏。 8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通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二、术前准备 (1)排除药物性,可逆性原因引起的上述心律失常 (2)术前常规检查三大常规,PT,APTT,血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心超,血糖(3)如病情允许常规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7天,术前至少停用华法令3天。 (4)向患者说明手术的过程,术中配合的事项 (5)由手术医生向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签写手术同意书,并选择相应的永久起搏器型号 (6)家属付款并将付款但交到监护室

肾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版详解

血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血尿的定位诊断 (一)肾小球与非肾小球血尿的判断 1.管型尿:如能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更是肾小球血尿的的特征,但尿沉渣中红细胞管型数量不多,普通显微镜检查容易遗漏,如能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则较易观察到管型。 2.尿蛋白测定:血尿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常是肾小球血尿。若肉眼血尿,而其尿蛋白>1g/24h,或定性>++,则提示肾小球疾病。但必须指出,有些肾小球疾病可无蛋白尿,而仅表现血尿。 3.尿红细胞形态:用位相显微镜(PCM)观察尿沉渣,是确定肾小球性血尿的主要方法,肾性血尿畸形红细胞率>80%。1982年,Fairley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以鉴别血尿的来源,Fairley诊断标准如下: (1)尿红细胞:①5个/H.P为“+”;②6~20个/H.P为“++”; ③21~50个/H.P为“+++”;④51以上/H.P为“++++”。 (2)均一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 (3)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2种以上的多样变化。 (4)混合形血尿:正常、变形红细胞均在“+”以上,以偏多的一种为诊断依据。 (5)判断结果:变形红细胞血尿,或以其为主的混合形血尿,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均一红细胞或以均一红细胞为主的混合形血尿

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4.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分析:采用自动血细胞计算仪测定新鲜尿标本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如平均容积≤72fl,且分布曲线呈小细胞分布,则说明血尿多源于肾小球。 (二)上尿路与下尿路出血 1.上尿路出血:多呈暗棕色尿,无膀胱刺激征,有时可见蠕虫样血块;有时伴肾绞痛;有血块者通常不是肾小球疾患,而是输尿管、肾盂出血或肾肿瘤出血。 2.下尿路出血:尿三杯试验对诊断下尿路出血特别有帮助。嘱病人排尿于3个玻璃杯中,不要间断,第1杯10~15ml,第3杯10~30ml,其余排入第2杯中,作肉眼观察及显微镜检查。如第1杯细胞增多(初段血尿)则为前尿道出血;第3杯红细胞增多(终末血尿),则多为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后尿道或精囊出血;3杯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程血尿),则为膀胱颈以上的出血。 二、血尿的根底疾病诊断 (一)肾小球疾病:已确定为肾小球性血尿者,再进一步作相关的筛选性检查,分清其为原发或继发,例如检查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补体等,以排除狼疮性肾炎等,从而最后明确其根底疾病。肾活检可提供组织学的诊断,对40岁以下血尿病人的诊断尤有价值。随着肾组织形态学检查技术的完善与精确,已使更多的所谓原因未明的血尿得以明确为肾小球疾病。 (二)非肾小球疾病:若为非肾小球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是肾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临床疾病诊疗规范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普二科 2015-4

目录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 第二篇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腹腔穿刺术 …..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进程。对“内科治疗无效”、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患者多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使抑酸治疗后溃疡痊愈,一年后溃疡复发从未治疗HP感染的40%降至5%。 【临床表现】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 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主要检查】 (一) 体格检查:

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 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 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 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二)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三)器械检查: 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2.X线钡餐检查; 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要点】 (一)根据病史和体征; (二)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 2.胃肿瘤; 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 4.胃下垂; 5.胃泌素瘤; 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要点】 (一)非手术治疗: (1)抑酸药物; (2)胃粘膜保护剂; (3)抗幽门螺杆菌。 (二)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