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对高集成度低噪声放大器的要求

基站对高集成度低噪声放大器的要求
基站对高集成度低噪声放大器的要求

基站对高集成度低噪声放大器的要求随着无线宽带系统的频率带宽越来越宽,基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低噪放,作为基站塔放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它不仅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而且也决定了其他邻近基站的发射功率和杂散要求。安华高的高集成度低噪放,例如MGA-63X系列,具有好的噪声系数和线性度,完全可以满足此类基站的要求。

目前,一个基站的站点通常需要安放多个无线发射器。共享站点的方式,一来可以降低同一区域的基站站点数量,二来可以降低各种服务成本。为满足这两个要求,基站的接收链路需具有如下两个特点:高接收灵敏度和高带内/带外杂散的抑制能力。

接收灵敏度用来表示接收器的弱信号接收能力。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BW是指信号带宽,SNR是指特定信号的信噪比,F是指系统的噪声系数。

GSM900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微波电路与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GSM900频段低噪声放大器仿真 二、实验技术指标: 1.频段:909-915MHz 2.增益:≥17dB 3.噪声系数:<0.7dB 4.输入反射系数:优于-20dB 5.输出反射系数:优于-15dB 6.芯片选择:A TF-54143或VMMK-1218 三、报告日期:2015年12月14日 四、报告页数:共7页 五、报告内容: 1.电路原理图(原理图应标明变量名称的含义,可用文字表述或画图说明) 如下图所示,a为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框图,包括晶体管以及输出输入匹配,在图中未画出部分还有晶体管的偏置电路。对于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与最大功率传输的放大器设计不同,最大功率传输放大器的设计必须满足双共轭匹配,而这样噪声的功率也会很大,所以为了获得最小噪声系数,应选择最佳信源反射系数Гopt。此时放大器的输入匹配网络的任务是使管子端口满足如下图b中所示的要求。 (a)微波晶体管放大器原理图(b)最佳噪声匹配放大器的设计步骤为:1、选管;题目指标给出了放大器设计可选择的管子,所以本次设计选择了ATF-54143,查阅ATF-54143晶体管的模型参数,由于ATF-54143晶体管在ADS2011中没有模型,所以本文是查找网络资源下载的ATF-54143的模型文件导入到设计中的,A TF-54143模型如下图所示,左图为晶体管封装模型,右图为内部电路。2、确定工

作电流和工作电压;查阅ATF-54143介绍资料确定Vds和Ids的值,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工作频率为900MHz时的晶体管在不同电压电流下的增益、噪声系数、P1dB、三阶截断功率的值,根据这些值选择Vds=4V,Ids=60mA,此时的Vgg=0.58V。设置电压电流,建立晶 体管的直流偏置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设计 0 引言 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半导体器件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进程。射频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设计好坏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无线系统需要设计性能良好的放大器。而且,为了适应无线系统的快速发展,产品开发的周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各种无线系统中由于不同调制类型和多载波通信的采用,射频工程师为减小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尤其是设计无线基站应用的高功率放大器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采用EDA工具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可以掌握设计电路的性能,进一步有环设计参数,同时达到加速产品开发进程的目的。 功率放大器(PA)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决定了通信距离的长短,其效率决定了电池的消耗程度及使用时间。 1 功率放大器基础 1.1 功率放大器的种类 根据输入与输出信号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功率放大器可分为线性放大器与非线性放大器两种。属于线性放大器的有A类、B类及AB类放大器;属于非线性的则有C类、D类、E类、F类等类型的放大器。 (1) A类放大器是所有类型功率放大器中线性最高的,其功率元件在输入信号的全部周期内均导通,即导通角为360°,但其效率却非常低,在理想状 态下效率仅达到50%,而在实际电路中,则仍限制在30%以下。 (2) B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元件只在输入正弦波之半周期内导通,即导通角仅为180°,其效率在理想状态下可达到78%,但在实际电路中所达到的效 率不会超过60%。 (3) AB类功率放大器的特性介于A类和B类放大器之间,其功率元件偏压在远比正弦波信号峰值小的非零直流电流,因此导通角大于180°但远小于360°。一般情况下,其效率介于30%~60%之间。 (4) C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元件的导通时段比半周期短,即导通角小于180°。 其输出波形为周期性脉冲,必须并联LC滤波电路后,才可得到所需要的正弦波。在理论上,C类放大器的效率可达到100%,但在实际电路中仅能

音响灯光汽车功放电源电路分析

音响灯光汽车功放电源电路分析 时间:2010-09-20 10:13来源:unknown 作者:admin 点击:5次 汽车功放电源电路分析2010-06-10 18:43一。电源电路采用开关电源方式,将蓄电池的+12V直流电变换成为±22V供功放电路使用。它由一片集成电路TL494CN和几只大功率场效应管以及一只开关变压器等组成了比较典型的并联型开关稳压电路。为了提高输出功率。两路开关管均采用双管并联的方式,即Q1和Q2并联,Q3和Q4并联。在电路中,B+端接蓄电池的正极,REMOTE为开机控制端。开机时,控制电压+12V通过D4加到TL494的电源脚12脚,其14脚输出基准电压5V,13脚为输出状态控制端,当13脚接地时,两路输出晶体管同时导通或截止,形成单端工作状态。在图中,13脚与14脚相连,形成双端工作状态,其内部两路输出晶体管交替导通。TL494的⑤脚和⑥脚上外接的电阻R9和电容c4及内部电路组成振荡电路,可输出约几十千赫的振荡信号。该信号经片内处理后,从⑨脚和⑩脚输出两路相位差180度、宽度可变的调制脉冲,加到Q1、Q2和Q3、Q4的基极,使两路开关管轮流处于饱和与截止状态。在变压器B1初级得到的交流脉冲电压感应到次级绕组,经高频整流滤波后获得末级功放所需的±22V直流电压;再经过7815、7915稳压后得到±15V的直流电压作为功放前级的电源。从次级输出电压反馈回来的电压分别经R15与R13和R14与R12分压送到TL494的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①脚和反相输入端②脚。当输出的±22V电压不稳时,反馈到①脚和②脚的电压经片内误差放大器放大后,调整振荡脉

低噪声放大器

C题——低噪声放大器2011年苏州地区高校“AMD”杯电子设计竞赛 小组编号:11044

摘要 本系统使用TI公司的OPA842运算放大器,TH3091功率放大器为主要控制器,辅以电源、MSP430系列单片机,LCD显示等电路。实现了低噪声放大的目标。OPA842提供了单片运算放大器无法实现的速度和动态范围水平的要求。主机采用LCD显示,用户界面友好。在系统设计上,尽可能的降低功耗,低噪声。整个系统结构清晰,经测试,该系统较好的实现了题目所要求的基本和发挥功能。 0引言 放大器的应用在工业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许多场合下需要将传感器得到的微弱电信号放大来驱动相应的执行机构。比如电子秤,压力传感器转化

得到的电信号十分微弱,不足以驱动相应的显示功能和准确的被辨识,所以需要放大器将此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宽带增益放大器,采用220V 交流电供电,核心部分采用TI 公司的高速运算放大器OPA842进行前级放大,中间采用射级电压跟随器,采用电流反馈型功率放大器THS3091作为末级放大部分,驱动50Ω阻性负载。最终输出增益达到43.5dB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峰值达到15V 。输出信号采用AD637进行峰值检测,经过A/D 转换接入MSP430F149型16位单片机微控制器LCD 显示出峰峰值大小,并且能够用普通220V 交流电进行供电。带宽为20HZ —3M ,在达到3MHZ 后以40dB 的速率衰减。 1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系统总体方案 经过仔细的分析和论证,此宽带放大器将分为五个模块:前级放大电路,中级电压跟随电路,后级功率放大电路,峰值检测电路和单片机显示模块。前级放大器OPA842和电压跟随器OPA692需±5V 直流供电,后级功率放大器THS3091需±15V 直流供电,故考虑采用电源模块专门进行电源的输出。输入电压经过两级OPA842放大后,增益能够达到20倍以上,满足带宽后输出信号进入功率放大,输出电压峰峰值达到15V 。峰值检测出电压值经过AD 转换后可实时显示在LCD 上。 系统的总体方案图: 图

基站功率放大器阻抗匹配

1 引言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现代通信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它处于基站无线收发机的最后一级时,对于基站整个性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的输出功率决定了通信距离的长短,有效覆盖面积的大小等,其效率大小影响着电池的消耗程度和使用时间[1]。 基站功率放大器要求极高的工作频率和较大的输出功率,与工作在小信号状态下的放大器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在小信号放大器设计中,可以使用输入共轭匹配和输出共轭匹配等方法,而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时,由于进入非线性区,功率管的最佳负载阻抗会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加而改变。因此小信号放大器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准则在功率放大器设计就不再适用。本文采用负载牵引法来进行输入输出匹配电路的设计。其原理是放大器在给定的一个大信号电平激励下,连续改变负载来绘制等输出功率曲线,帮助找到最大输出功率时的最佳的负载值[2]。 本文使用了Aglient公司的ADS仿真软件,运用负载牵引法设计仿真并且设计了一款基站射频功率放大器,采用的是Freescale半导体的LDMOS晶体管MRF282S。 设计参数如下:频率:2GHz;输出功率:6.5W;输出效率:>35%;三阶交调系数IMD3:<-26dBc。 2 阻抗匹配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指标 要实现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传输,需要在源和负载之间插入一个无源网络来实现源阻抗和负载阻抗的匹配,称之为匹配网络。在功率放大模块的设计中,阻抗匹配网络不合适将使电路不稳定,同时有可能出现输出功率减小、效率降低和非线性失真加大等问题。所以我们在设计匹配网络时,不能仅仅从减少功率损耗方面来进行设计,还要使其同时满足匹配、谐波衰减、带宽、驻波、线性度及实际尺寸等多项要求。通常认为,匹配网络的用途就是将给定的阻抗值变换成更合适的阻抗值,可以通过集总参数元件或者分布参数元件来实现。 2.1 集总参数元件匹配 集总参数元件匹配是指用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分立元件组成的匹配网络,易于分析,适合GHz频段的低端以及更低的频段使用。一般来说,有双元件、T型、π型等几种匹配网络。双元件匹配网络即采用两种电抗性元件将负载阻抗变换为输入阻抗,优点是成本低,可靠性好;缺点是带宽较窄。而T型和π型匹配网络就是在双元件匹配网 基站功率放大器的阻抗匹配 崔庆虎 刘平 任晓敏 (郑州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为了改善功率放大器在大信号、高频率情况下的工作性能,采用了高级设计系统进行基站功放的优化。针对基站功放输出功率小不能发挥预期效果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站功放设计方法,并且对中心频率为2000MHz基站功放的各种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从而增大了基站的覆盖范围。通过同实际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基站;负载牵引法;阻抗匹配;高级设计系统 中图分类号:TN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3-0104-04 Impedance Matching of Base Station Power Ampli? er CUI Qing-hu LIU Ping REN Xiao-m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 , Henan 45000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ower ampli? er working at big signal and high frequecy, 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effect of base station power ampli? er with advanced desig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at the base station power ampli? er doesn't have enough output power and it can't play the expect effect, we put forward a new method to design base station power amplifier, and then uses this method to simulate some parameters of a base station power amplifier with a center frequency of 2000MHz, to increase the coverage of the base station. Comparing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Key words:power ampli? er (PA); base station; load_pull; impedance matching; advanced design system (ADS)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104 – 2012年第11卷第3期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指南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指南 1.低噪声放大器在通讯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通讯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率辐射小、作用距离远、覆盖范围大已成为各运营商乃至无线通讯设备制造商的普遍追求,这就对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系统接收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S = -174+ NF+10㏒BW+S/N (1) min 由上式可见,在各种特定(带宽、解调S/N 已定)的无线通讯系统中,能有效提高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就是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NF,而决定接收机的噪声系数的关键部件就是处于接收机最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天线从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号,降低噪声干扰,以供系统解调出所需的信息数据,所以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对整个接收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噪声系数NF 噪声系数的定义为放大器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的比值,即: out out in in N S N S NF //= 对单级放大器而言,其噪声系数的计算为: 222min |1)||1(||4opt s opt s n R NF NF Γ?Γ?Γ?Γ+= 其中 F min 为晶体管最小噪声系数,是由放大器的管子本身决定的, Γopt 、Rn 和Γs分 别为获得 F min 时的最佳源反射系数、 晶体管等效噪声电阻、以及晶体管输入端的源反射系数。 对多级放大器而言,其噪声系数的计算为: NF=NF 1+(NF -1)/G 1+(NF -1)/G 1G +…… (4) 232其中NF n 为第n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G n 为第n级放大器的增益。 在某些噪声系数要求非常高的系统,由于噪声系数很小,用噪声系数表示很不方便,常常用噪声温度来表示,噪声温度与噪声系数的换算关系为: T e = T 0 ( NF – 1 ) (5) 其中T e 为放大器的噪声温度,T 0 =2900 K,NF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NF(dB) = 10LgNF (6) 2. 2 放大器增益G: 放大器的增益定义为放大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G=P out / P in (7) 从式(4)中可见,提高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对降低整机的噪声系数非常有利,但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过高会影响整个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所以,一般来说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确定应与系统的整机噪声系数、接收机动态范围等结合起来考虑。

奇声AV-757DB功放电路原理与分析

奇声AV-757DB功放电路原理与分析 奇声A V-757DB功放电路原理与分析整机电路由系统控制、信号源选择、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卡拉OK、前置、功放与保护等电路组成,如图2-63所示。 (1).系统控制电路 系统控制电路由IC501(767DB)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如图2-64所示。 767DB是微处理器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见表2-6)均与89C55基本相同。 767DB根据键矩阵电路送入的键控指令脉冲,去控制杜比环绕声解码等电路的工作,同时驱动LED显示电路显示整机的工作状态。 767DB⑦脚为复位端,外接复位电容C501。在每次开机时,+5V电压均会经C501在⑨脚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电压,使微处理器内部电路清零复位,进入初始化状态。 767DB⑦脚为工作模式控制端,外接控制开关K702-2,可分别选择DSP声场处理、PRO杜比定向逻辑解码、3CH三声道和2CH二声道共四种工作模式。 IC502(4094)在微处理器767DB的作用下,通过C1~C3、D1和D2的输出信号去控制杜比定向逻辑解码电路。

(2).信号源选择电路 信号源选择电路由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001(4052)、转换开关K001和有关外围元件组成,如图2-65所示。 K001为四挡转换开关,可控制IC001⑨脚和⑩脚的电平,从而控制其内部的电子开关,分别选择ID,VCD、TAPE和TUNER四路音频信号。

(3).杜比定向逻辑解码电路 杜比定向逻辑电路由IC704(M69032P)和IC2701(YSS228)、IC702(4053)等组成,见图2-66和图2-67。 信号源选择电路选出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分别从IC2704的(15)脚和(22)脚输人,经环绕声解码处理后的左、右声道信号分别从(32)脚和(33)脚输出,经信号直通/解码处理转换继电器J801送往前置放大电路的E端和F端。中置声道信号从(38)脚输出,经C761送往前置放大电路的C端。 解码后的环绕声道信号从IC704(39)脚输出,经IC702转换后送入IC701进行延时处理。延时处理后的环绕声信号经IC704(47)脚内部的7kHz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从其(42)脚馈入,再经杜比B降噪电路降噪后,从(29)脚输出,经C762送往前置放大电路的D端。 IC704的(36)脚外接中置声道模式控制电路,(23)脚~(25)脚接受来自微处理器IC501的测试控制信号和IC502的调配组合转换控制信号。IC501还通过DA TA、CLK和REQ信号对IC701进行控制。 IC704(34)脚输出L+R信号,经C765、11743加至前置放大器的B端。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论文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摘要:微弱信号检测就是利用近代电子学和信号处理方法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其关键在于抑制噪声。恢复、增加和提取有用信号。与普通放大器相比,低噪声放大器应具有低得多的噪声系数。欲使放大器获得良好的低噪声特性,除使用好的低噪声器件外,还要有周密的设计。本文将从低噪声放大器在通讯系统中的作用,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来论述低噪声放大器,以获得最佳噪声性能的低噪声放大器。重点介绍了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低噪声,微弱信号检测,噪声系数,放大器 0.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从强噪声中检测出有用的微弱信号,于是逐渐形成了微弱信号检测这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学科,其应用范围遍及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医学、材料等领域。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是利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及物理学的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被测信号的特点与相关性,检测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或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提高检测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取有用信号。微弱信号检测所针对的检测对象,是用常规和传统方法不能检测到的微弱量。对它的研究是发展高新技术,探索及发现新的自然规则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已经成为很多领域中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显然,对微弱信号检测理论的研究,探索新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制新的微弱信号检测设备是目前检测技术领域的一大热点。 1.低噪声放大器在通讯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通讯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率辐射小、作用距离远、覆盖范围大已成为各运营商乃至无线通讯设备制造商的

利用ADS仿真设计低噪声放大器内容摘要本文给出了利用ADS仿真

利用ADS仿真设计低噪声放大器 内容摘要:本文给出了利用ADS仿真设计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同时给出了该电路的优化仿真结果及电路性能在批量生产中的合格率。通过设计方法可以看出,利用ADS进行微波电路仿真,它不但很方便的得出最佳电路设计,同时也能对微波电路的容差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是微波产品设计的良好工具。 关键词:S参量仿真、噪声系数、稳定性、YIELD、Y4IELD优化仿真。 1.引言: ADS软件在射频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应用非常方便,通常对于小信号特性可以进行S参量仿真(?),可以得到电路的噪声系数、输入输出驻波比、增益及电路的稳定性。在电原理分析中可以利用仿真器YIELD进行电路的合格率分析,可以利用仿真器YIELD OPTIM进行电路最大合格率的优化分析,从而得到电路的最佳容差设计。利用ADS软件进行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我们会采用以上的工具进行电路的设计与优化,输出一个合格率较高的产品设计,为最终产品的开发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设计目标 在无线通信领域,为了提高接收信号的灵敏度,一般在接收机的最前端放置低噪声放大器,由于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较小,而接收系统经过合理的增益分布后,噪声系数主要由低噪声放大器决定,因此,降低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是提高接收灵敏度的一种关键手段。本文讲述的是用PHEMT场效应管ATF34143进行电路第一级的设计方法。对于电路的第二级以及后续电路可以采用MMIC微波单片放大器完成。因此低噪声放大器的关键设计是电路的第一级。 我们利用ATF34143完成的第一级低噪声放大的设计目标是: 频率范围:1710MHZ~1980MHZ 增益:大于12dB 增益平坦度:每5MHZ带内小于0.2 dB 输入回波损耗:小于1.5 输出回波损耗:小于2.0 噪声系数:小于0.8dB (纯电路噪声系数不考虑连接损耗) 第二级对第一级呈现纯50Ω阻抗。 3.仿真设计: a)利用小信号S参量仿真A TF34143场效应管的最佳噪声系数下的源阻抗匹配及负载 阻抗匹配条件。首先我们根据器件特性选择最佳条件,我们选择V DS=3V ,I D=40mA 得到初始ATF34143的最佳噪声系数匹配条件, 图1 ATF34143最佳噪声匹配条件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微波电路 CAD 射频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一)了解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二)学习使用ADS软件进行微波有源电路的设计,优化,仿真。 (三)掌握低噪声放大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了解微波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二)使用ADS软件设计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 (三)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绘制电路版图,并加工成电路板。 (四)对加工好的电路进行调试,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 (一)晶体管直流工作点扫描 1、启动软件后建立新的工程文件并打开原理图设计窗口。 2、选择File——New Design…进入下面的对话框; 3、在下面选择BJT_curve_tracer,在上面给新建的Design命名,这里命名为BJT Curve; 4、在新的Design中,会有系统预先设置好的组件和控件; 5、如何在Design中加入晶体管;点击,打开元件库; 6、选择需要的晶体管,可以点击查询; 7、对41511的查询结果如下,可以看到里面有这种晶体管的不同的模型; 8、以sp为开头的是S参数模型,这种模型不能用来做直流工作点的扫描; 9、选择pb开头的模型,切换到Design窗口,放入晶体管,按Esc键终止当前操作。 10对41511的查询结果如下,可以看到里面有这种晶体管的不同的模型 11、以sp为开头的是S参数模型,这种模型不能用来做直流工作点的扫描 12、选择pb开头的模型,切换到Design窗口,放入晶体管,按Esc键终止当前操作。

13、按Simulate键,开始仿真,这时会弹出一个窗口,该窗口会现实仿真或者优化的过程信息。如果出现错误,里面会给出出错信息,应该注意查看。 14、仿真结束,弹出结果窗口,如下页图。注意关闭的时候要保存为适宜的名字。另外图中的Marker是可以用鼠标拖动的。由于采用的是ADS的设计模板,所以这里的数据显示都已经设置好了。一般情况下,数据的显示需要人为自行设置。 图2 典型仿真结果图 (二)晶体管S参数扫描 1、选定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后,可以进行晶体管的S参数扫描,本节中选用的是S参数模型sp_hp_AT-41511_2_19950125,这一模型对应的工作点为Vce=2.7V、Ic=5mA; 2、选择File New Design…进入下面的对话框,在下面选择S-Params,在上面命名,为SP_of_spmod; 3、然后新的Design文件生成,窗口如下:

功率放大电路分析

B类OTL功率放大电路原理 发布: | 作者:--| 来源: --| 查看:351次| 用户关注: 三极管Hi-Fi放大器的功率级大部分使用B类SEPP.OTL功率放大电路。因为B类放大电路功率较高,最高达78.5%,除非是发烧级的音响,为求完美的不失真才会用A类。就三极管的散热以及电源电路的容量,B类都比A类好很多。PP电路中虽然有输出电路产生的偶次高谐波可互相抵销的优点,但实际上, 三极管Hi-Fi放大器的功率级大部分使用B类SEPP.OTL功率放大电路。因为B类放大电路功率较高,最高达78.5%,除非是发烧级的音响,为求完美的不失真才会用A类。就三极管的散热以及电源电路的容量,B类都比A类好很多。PP电路中虽然有输出电路产生的偶次高谐波可互相抵销的优点,但实际上,主放大器推动PP电路中的A类驱动级就会产生二次高谐波,因此高谐波还是很多。不过,B类PP电路为减少交叉失真,须特别注意偏压的稳定。以下介绍几个代表性的B类SEPP.OTL电路 图a 半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 图b 全对称互补OTL放大电路

图一输入变压器式功放电路输入变压器式SEPP电路如图一,利用输入变压器进行相位反转作用。线路简单而中心电压又稳定,如果使用两电源方式,可简单剪掉输出电容器。又,输出短路时,不容易流出大电流,对过载引起的破坏,有很大的防止作用。不过因为输入变压器的影响,不能有较深的负反馈,所以不能获得较低的失真,在高频特性及失真会显著恶化是主要缺点。 CE分割方式

图二CE分割方式 如图二所示,利用三极管Q1 集电极与发射极之相位相反进行反向的方式,与真空管的PK分割相同。因为可以由NPN型三极管构成,所以很容易找到特性整齐的三极管。但是,因为有电路比较复杂,需用的交连电容多,低频特性不好,所以一直不能成为主流的电路。 互补方式

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学习使用ADS软件进行微波有源电路的设计,优化,仿真。 3掌握低噪声放大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 二、设计思想 LNA 是射频接收机前端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有四个特点。首先,它位于接收机的最前端,这就要求它的噪声系数越小越好。为了抑制后面各级噪声对系统的影响,还要求有一定的增益,但为了不使后面的混频器过载,产生非线性失真,它的增益又不宜过大。放大器在工作频段内应该是稳定的。其次,它所接受的信号是很微弱的,所以低噪声放大器必定是一个小信号放大器。而且由于受传输路径的影响,信号的强弱又是变化的,在接受信号的同时又可能伴随许多强干扰信号输入,因此要求放大器有足够的线型范围,而且增益最好是可调节的。第三,低噪声放大器一般通过传输线直接和天线或者天线滤波器相连,放大器的输入端必须和他们很好的匹配,以达到功率最大传输或者最小的噪声系数,并保证滤波器的性能。第四,应具有一定的选频功能,抑制带外和镜像频率干扰,因此它一般是频带放大器,所以必须LNA的指标进行综合折中考虑。 三、理论分析 1、S参数,也就是散射参数。是微波传输中的一个重要参数。S12为反向传输系数,也就是隔离。S21为正向传输系数,也就是增益。S11为输入反射系数,也就是输入回波损耗,S22为输出反射系数,也就是输出回波损耗。、 2、纹波指通带内信号的平坦度,即通带内最大衰减与最小衰减之间的差值,习惯上转换为用dB表示。 3、插入损耗:在理想情况下,射频电路中的理想滤波器在通带内是没有任何功率损耗的,然而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不可能完全消除滤波器固有的一些功率损耗。滤波器插入损耗及描述了通带内的功率损耗大小,其表达式为 IL=-10log(Pin/Pl) 对于一般的双端口网络而言,插入损耗A定义为:网络输出端接匹配负载时,网络输入端的入射功率Pin和负载吸收功率Pl之比。即 A=Pin/Pl=1/|S21|2. 因此,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也可以用散射参数S21来定义: IL=-10log(Pin/Pl)A=Pin/Pl=1/|S21|2=-10log|S21|2 所以经计算要使4GHz插入损耗大于20dB即4GHz处S21<-20dB. 4、在输入输出端口要端接特性阻抗为50Ω的SMA或SMB端子,保证输入输出阻抗50Ω。

GPS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NF(dB)=10lg ? 一个微波管的射频绝对稳定条件是K>1,S 11<1-S12S21,S22<1-S12S21。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姓名:####学号:################班级:1######## 一、设计要求 1.中心频率为1.45GHz,带宽为50MHz,即放大器工作在1.40GHz- 1.50GHz频率段; 2.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0.8dB,S11<-10dB,S22<-15dB,增益 Gain>15dB。 二、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主要包括噪声系数、合理的增益和稳定性等。 1.噪声系数NF 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用分贝表示)定义如下: ?S in N in? ?S out N out? 式中NF为射频/微波器件的噪声系数;S in ,N in 分别为输入端的信号功率和噪 声功率;S out ,N out 分别为输出端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噪声系数的物理含义是,信号通过放大器后,由于放大器产生噪声,使得信噪比变坏,信噪比下降的倍数就是噪声系数。 2.放大器的增益Gain 在微波设计中,增益通常被定义为传输给负载的平均功率与信号源的最大资用功率之比: Gain=P L P S 增益的值通常是在固定的频率点上测到的,低噪声放大器都是按照噪声最佳匹配进行设计的。噪声最佳匹配点并非最大增益点,因此增益Gain要下降。噪声最佳匹配情况下的增益称为相关增益。通常,相关增益比最大增益大概低2~4dB. 3.稳定性 22

只有当3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保证放大器是绝对稳定的。 三、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步骤 1.下载并安装晶体管的库文件 (1)由于ADS2008自带的元器件库里并没有ATF54143的元器件模型,所以 需要从Avago公司的网站上下载A TF54143.zap,并进入ADS主界面,点击【File】——【Unarchive Project】进行安装。 (2)新建工程A TF54143_LNA_1_prj,执行菜单命令【File】—— 【Include/Remove Projects】将A TF54143_prj添加到新建工程中,这样新建工程就能使用器件A TF54143了。 2.确定直流工作点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的第一步是设置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 (1)在ADS中执行菜单【File】——【New Desig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 Schematic Design Templates下拉列表中选择“DC_FET_T”模板,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DC_FET_T,单击【OK】,这样DC_FET控件就被 放置在原理图中了。 (2)在原理图中放置器件A TF54143,设置DC_FET控件的参数并连接原理图 如图1所示。 图1完整DC_FET_T原理图 (3)仿真得到A TF54143的直流特性图如图2所示。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报告

微波电路CAD 射频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一)了解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二)学习使用ADS软件进行微波有源电路的设计,优化,仿真。 (三)掌握低噪声放大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了解微波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二)使用ADS软件设计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 (三)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绘制电路版图,并加工成电路板。 (四)对加工好的电路进行调试,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 (一)晶体管直流工作点扫描 1、启动软件后建立新的工程文件并打开原理图设计窗口。 2、选择File——New Design…进入下面的对话框; 3、在下面选择BJT_curve_tracer,在上面给新建的Design命名,这里命名为BJT Curve; 4、在新的Design中,会有系统预先设置好的组件和控件; 5、如何在Design中加入晶体管;点击,打开元件库; 6、选择需要的晶体管,可以点击查询; 7、对41511的查询结果如下,可以看到里面有这种晶体管的不同的模型; 8、以sp为开头的是S参数模型,这种模型不能用来做直流工作点的扫描; 9、选择pb开头的模型,切换到Design窗口,放入晶体管,按Esc键终止当前操作。 10对41511的查询结果如下,可以看到里面有这种晶体管的不同的模型 11、以sp为开头的是S参数模型,这种模型不能用来做直流工作点的扫描 12、选择pb开头的模型,切换到Design窗口,放入晶体管,按Esc键终止当前操作。 图1 BJT Curve仿真原理图

OCL功放电路详解与维修

OCL功放电路调试与维修总结 本功放采用最简洁的单差分OCL功放电路。 输入级Q1、Q2按惯例采用差分放大级,但与一般常见电路稍不同的是采用PNP管,这与采用NPN管相比,两管配对容易且一致性好,噪声较低。 第二级Q3为主电压放大级,它提供大部分电压增益。但未采用常见的“自举”电路,大功率放大器采用“自举”电路,对增大输出功率意义不大,且能省去一个对音质有影响的电解电容,并有利于减少元件简化电路,C12为相位补偿电容。 IC1、R12、D4、C14、R13、Q8、K1等组成功放过载保护电路,当负载发生短路时,继电器动作切断功放电源,保护功放电路避免故障扩大化。当负载短路 故障排除自动恢复工作。 因 电路板上搭锡,线路明显损坏 引起的故障可以直接排查解 决。 1、现象:无电; 解决方案:查找变压器有无电 压输出;无,查看保险丝是否 损坏;未损坏,则查找变压器 有无市电输入;无,察看保险 丝管是否接触不良或未接触, 查电源线是否损坏。 2、现象:输出小 解决方案:查看电阻是否装 错,分别查2.7K(常见错装为 4.7K,100K,10K等),100K (常见错装为10K,4.7K);电 阻阻值正确的情况下,检查差 动放大电路后的C2383是否 良好。 3、现象:输出大 解决方案:察看电阻是否装 错,如100K装为150K等。 4、现象:波形失真 解决方案:察看电阻是否装 错,如4.7K电阻装错,10K 电阻装错。电位器阻值无限大(半波)等。 5、现象:无声音输出 解决方案:检查有无管子损坏,输入短路、断路,0欧姆电阻缺失、损坏等。 6、现象:开码后不断自保护

解决方案:查有无2N4007虚焊,装反,检测电路板铜线有无断开,5W水泥电阻有无损坏等。 7、现象:开码后,功率瞬时达到最大,又逐渐减小 解决方案:查缺0.1uF电容。 8、现象:交付使用后,出现半夜机鸣,不定时开机 解决方案:查功放板缺0.1uF电容两个。 9、现象:输出声音有电流声 解决方案:查7805输出电压波动,将其供电端的1000uF电容更换为2200uF电容(较少出现)。 10、现象:在元器件都正确无损的情况下,输出略微大或小 解决方案:可以对100K电阻进行其它阻值代替。 11、现象:波峰略有失真 解决方案:查2N5408有一脚虚焊。

(完整版)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仿真及优化毕业设计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仿真及优化 摘要 快速发展的无线通信对微波射频电路如低噪声放大器提出更高的性能。低噪声放大器(LNA)广泛应用于微波接收系统中,是重要器件之一,它作为射频接收机前端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放大天线从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号,降低噪声干扰,以供系统解调出所需的信息数据。它的噪声性能直接决定着整机的性能,进而决定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工作范围。而近年来由于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为:低噪声、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和高集成度。所以本论文针对这一需求,完成了一个2.45GHz无线射频前端接收电路的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本文从偏置电路、噪声优化、线性增益及输入阻抗匹配等角度分析了电路的设计方法,借助 ADS 仿真软件的强大功能对晶体管进行建模仿真,在这个基础上对晶体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 Smith 圆图,对输入输出阻抗匹配电路进行了仿真优化设计,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2.45GHz、带宽为100MHz、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1.5、噪声系数小于2dB和增益大于15dB的低噪声放大器。 关键词:微波;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匹配电路;ADS仿真

ABSTRACT Rapid growth of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iver,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RF front-end receiver, the function of the low noise amplifier is amplifying the faint signal which incepted from air by the antenna. It can reduce the noise jamming, so as to demodulate right information for the system. The noise performance of the LNA wil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directly, and then deciding the sensitivity and dynamic working scope of the receiver. From the aspect of bias circuit, noise optimization, linear gain, impedance match, and the design methodology for LNA is analyzed,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modelling simulation with the aid of the ADS simulation software's powerful function to the transistor, the analysis in this foundation to transistor's stability, the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a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is designed, which 1.5, Noise coefficient less than 2dB and Wattandgain 15dB. Key Words:microwave;low-noise amplifier; noise figure; matching circuit; ADS simulation

射频功率放大器在移动通信工程和测试中的应用

应用一:功率放大器作为传播模型校正发射机 在移动通信基站新站选址前,需要采用经验模型来进行小区规划。无论采用哪种经验模型,由于和实际环境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对各种地形的判断也具有主观性,所以其预测结果往往和实际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工程上需要用连续波(CW)模拟发射机对预测的传播模型进行校正。 采用信号发生器加宽带功放的模式,一套设备就可以实现各种频段的模型校正发射系统,包括CDMA、CDMA2000、GSM900/1800、E-GSM、PHS、TD-SCDMA和WCDMA,成本十分低廉。如果采用CW信号源(如Agilent 8646),可以组成宽带的CW发射机;如果采用矢量信号源(如Agilent ESG),则可以组成各种带调制信号的宽带发射机。 放大器应用一:宽带放大器实现通用的模型校正发射机 应用二:功率放大器作为基站发射机来评估基站天馈系统 前例是应用于在新基站选址之前,而本例则是应用于在站址确定,而且天馈系统架设完毕后,用功率放大器来评估天馈系统的实际覆盖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应该和基站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大小一致。

放大器应用二:用放大器来评估天馈系统的覆盖范围 应用三:用功率放大器来配合室内分布系统的安装 在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尤其是兼容多制式、多频段的综合室内分布系统中,功率放大器可以作为以下二种应用。 1. 作为模拟发射系统,这种应用类似于应用一,只是本应用是在室内进行; 2.作为模拟干线放大器。 在本应用中,增益可调的宽带放大器(0.8-2.5GHz)尤其适用。

放大器应用三:用放大器来配合综合室内分布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应用四:用功率放大器来测量泄漏同轴电缆 功率放大器可以用来测量泄漏同轴电缆的泄漏大小,如果是宽带测试,可采用均衡器来补偿通带频响。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指南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指南 文件标识:基础知识 当前版本: 1.0 作者:刘明宇 日期:2006.12.2 审阅\修改: 修改日期: 文件存放: 版本历史 版本作者日期修改内容 盖受控章 除非加盖文件受控章,本文一经打印或复印即为非

1.低噪声放大器在通讯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通讯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率辐射小、作用距离远、覆盖范围大已成为各运营商乃至无线通讯设备制造商的普遍追求,这就对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系统接收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S = -174+ NF+10㏒BW+S/N (1) min 由上式可见,在各种特定(带宽、解调S/N 已定)的无线通讯系统中,能有效提高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就是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NF,而决定接收机的噪声系数的关键部件就是处于接收机最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天线从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号,降低噪声干扰,以供系统解调出所需的信息数据,所以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对整个接收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噪声系数NF 噪声系数的定义为放大器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的比值,即: out out in in N S N S NF //= 对单级放大器而言,其噪声系数的计算为: 222min |1)||1(||4opt s opt s n R NF NF Γ?Γ?Γ?Γ+= 其中 F min 为晶体管最小噪声系数,是由放大器的管子本身决定的, Γopt 、Rn 和Γs分别为获得 F min 时的最佳源反射系数、晶体管等效噪声电阻、以及晶体管输入端的源反射系数。 对多级放大器而言,其噪声系数的计算为: NF=NF 1+(NF -1)/G 1+(NF 3-1)/G 1G + (4) 22其中NF n 为第n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G n 为第n级放大器的增益。 在某些噪声系数要求非常高的系统,由于噪声系数很小,用噪声系数表示很不方便,常常用噪声温度来表示,噪声温度与噪声系数的换算关系为: T e = T 0 ( NF – 1 ) (5) 其中T e 为放大器的噪声温度,T 0 =2900 K,NF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NF(dB) = 10LgNF (6) 2. 2 放大器增益G: 放大器的增益定义为放大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G=P out / P in (7) 从式(4)中可见,提高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对降低整机的噪声系数非常有利,但低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