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的危害及对策

【幼儿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的危害及对策
【幼儿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的危害及对策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的危害及对策

永州市东安县开心乐幼儿园胡冬梅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奠定一生的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激发兴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就此现象,我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危害作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措施: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扩大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有效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被国家、社会所重视,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和远大教育的价值观,剥夺了幼儿原本在游戏和生活体验中的快乐童年。与此同时,幼儿园为了生存和保证生源,满足家长的需求,面对入一年级的重重问题,不得不实施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现象,严重危害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1.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不是以游戏为主,而是教孩子大量的小学知识,例如:小学的加减法,拼音,诗词,珠心算和英语等。还有些幼儿园直接把小学课本、《三字经》、《弟子规》等用作幼儿课堂的教材,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学知识,做作业,从而轻视了幼儿活动,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未得到发展,导致身心发展不和谐,对幼儿有利的教育尚未开展,例如:师生同伴关系、自由户外活动、体

育锻炼等。

2.教育教学方法小学化。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一些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上存在教学理念、方法、形式陈旧、单一、灌输式、填鸭式,只关注孩子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并不关心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没有考虑幼儿学习的特点,把幼儿发现和探索的好奇心、实践操作的乐趣取消了,幼儿失去了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兴趣。

3.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开展观察、谈话、游戏、操作、实验、体艺、亲子等活动,做到以幼儿为主。而现在大多数幼儿园由于园设面积不够,又要为了利益,不得不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班级严重超额,采取向小学生一样按课表上课,要求幼儿遵守纪律,服从教师,事事听从教师指导,听课时还要将手放其背后,这些都是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4.教育教学评价小学化。每个幼儿都是一颗非凡的种子,教师要鼓励幼儿,引导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的多少现已成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幼儿教师不自觉地用这一标准来塑造与评价幼儿的发展,幼儿在无意中被分为三六九等,一些调皮的幼儿时常受到老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一些发展较慢的甚至被老师贴上了“笨蛋”、“傻瓜”的标签。让幼儿从小就失去了应有的自信。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危害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的发育。

要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得到发展,促进身心发展和谐,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只注重写字、计算单项内容的训练,剥夺了幼儿更多的接受与刺激的机会,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

呆头呆脑,幼儿过早背上沉重的作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危害了幼儿心理健康。超年龄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是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的,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这才是最糟糕的事!

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的精神不相符的。

小学化教育是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发展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智能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改进对策

1.加强政府对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幼儿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它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为了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2.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幼儿将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不是成才教育。应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将幼儿园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所区别。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3.培养和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取

决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上,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上,而教师的专业素质集中体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上,这也是当前教师培训过程中所强调的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4.规范幼儿园课程,统一使用标准教材。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士统一编撰科学、适用的学前教育教材。

5.转变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幼儿园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培养孩子的兴趣”、“游戏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生活即学习”、“尊重孩子,民主教育”这四个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方面。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个人社会经历和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各有不同,之所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为转变教育观念,我们以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和意识,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无一利,要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不仅要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

也需要广大家长朋友的鼎力相助。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在幼儿园所学到的最主要也是最宝贵的东西,便是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著名哲学家萨格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讲的是一个人如果从小能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最终将会改变这个人的命运。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近几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小学化,言行过于规矩,往往使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学龄前儿重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过早给孩子学习任务,将不可避免地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压抑。家规太多,家长要求过高,不切实际地与别的孩子相比,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造成孩子情绪不安与不合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摧残。由于成人灌输得太多,还会阻碍孩子主动探索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光看孩子学到多少知识,会几道加法题就对幼儿园评价得挺高。反之.不会作题不会写字则认为上幼儿园没用,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一、损害孩子的兴趣。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过度教育的内容大多超出了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如再采取强制的方式来进行,必然会激发孩子的 厌烦情绪和抵抗情绪,最终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受到损害。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

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有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 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应以游戏为主,他们的知识学习应以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为主.如果把孩子一天到晚关在屋子里学汉字算算术,孩子们会很扫兴.当他们进入了小学,拿到的课本却与父母教的一样,新鲜感烟消云散.会不堪再学,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糕的事情。 二、伤害孩子的自信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们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后,如果依旧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那便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这样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这些良好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几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知、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谈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忠县汝溪镇中心小学校张真清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仍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重视与小学在知识上的衔接教育,轻视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培养;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幼儿家长、教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利益诉求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直接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积极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杜绝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主题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解决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很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比如5岁的孩子认识几百字、认识不少英语(论坛)单词、会汉语拼音、去学习珠心算……这些本来该小学生学习的东西,不少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开始涉及,这就是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为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国家的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二)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培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为了配合知识掌握的目标,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运算。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胜而至于还有布置家庭作业的情况。让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 (三)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评价幼儿时标准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

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幼儿家长、教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利益诉求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直接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积极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家长;教育主管部门

目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1 (一)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1 (二)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1 (三)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2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2 (一)家长的愿望 ---------------------------------------2 (二)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2 (三)民办园的逐利与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3 三、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4 (一)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4 (二)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4 (三)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4 结束语-----------------------------------------------4 参考文献---------------------------------------------5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本文阐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及原因 1.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目前许多幼儿园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把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幼儿阶段开始给孩子留大量作业,有些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开设各种特长班、兴趣班等,把小学课程纳入到幼儿阶段来学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第一,幼儿园办园理念和生存竞争的影响。不少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要求教师要将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而一些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宗旨,而是一味“向

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二,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不了解幼儿身心特点,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就是正确的、成功的,他们的做法不仅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反而为幼儿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受农村幼儿教师无编制的制约,农村的幼儿园大多数是老教师。老教师虽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而民办园的最大难题则是师资问题,幼儿教师素质迫切需要提高。调查发现,多数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转岗,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不甚满意,多是无奈选择,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这使当前幼儿教学存在“重教轻学,重智轻德”的现象,更多地进行室内教育活动,室外游戏活动较少。 第三,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调查发现,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以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于是,许多幼儿园开始对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幼儿园。 第四,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家长的观念出现偏差。应试教育的思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宣威市中一幼儿园樊冬梅 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是儿童开始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幼儿教育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教育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主载,尤其是乡镇农村幼儿园特别突出,大有并愈演愈烈之势。 科学的幼儿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有很多间接或者变相使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每天上4—6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并布置家庭作业;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园用书,但并不注重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那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当前很多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要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他们普遍对幼儿教育知识知之甚少,不懂得幼儿教育规律。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算了几道题……当家长指导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推动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纯,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搞小学化教学。幼儿园本应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孩子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正常之道。可有相当部分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他们不仅上课时间长,而且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班内人数较多。这些现象都表明他们是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怎么做能节省办园资金,他们就怎么做。 再次,有些教师不熟悉幼儿教育的特点,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大多民办幼儿园所聘用的老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教学理论尽管先进,但实践经验比较欠缺,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因而便受社会的影响和家长的心理需求,采取简便的,家长也比较认可的小学化教学。还有些学校聘用的是年龄比较大,从小学退下来的老教师,小学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评价与分析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产生的原因较复杂,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进行纠正和防止。重要的是要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遵循幼儿的教育规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回归幼儿教育的本位,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纠正防止 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由于广泛性和严重性,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这一倾向我们必须予以纠正,然而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这其中有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条件不具备、保教人员素质低下,保教经验缺乏的因素,也有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社会评价偏颇等问题。由此,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综合的策略。 一、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如果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幼儿园即保育园”,“幼儿教育即保教结合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来说,“幼儿教育即游戏活动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目标来说“幼儿教育即身心和谐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来说,“幼儿教育即学前准备教育”。但幼儿“教育”不是“教学”,幼儿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 总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而科学的方向。 二、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幼儿教育的规律是什么?通俗的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个道理。“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到52周时,他能熟练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大愿意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梯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也应当从中深刻反思。 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不正确的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的评价观,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上出现了早教风,有些家长认为教育要趁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从而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因此,文中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提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希望可以优化幼儿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1.教育内容小学化 大部分的幼儿园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顺应家长对孩子们教育的要求,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幼儿园特色班,如此一来将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根本不具备多余的时间去玩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孩子掌握各种各样的技能,可是对基本的生活常识完全不了解。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与教师们要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 2.教学方法小学化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与小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讲,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具体是采用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加强幼儿的认识,幼儿还需要按照教师的引导来完成任务。可是许多幼儿课堂教学当中却保持十分严

肃的氛围,就与小学生的课堂秩序完全一样,直接对幼儿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影响,不利于实现幼儿的启蒙教育目的。 3.幼小衔接机制匮乏 虽然教育行政单位已經做出明确规定,小学入学不允许展开考试,可是却因为优秀的教育资源不足,始终有部分小学为了获得优质的学生资源实行入学考试,利用成绩来划分班级。受到入学压力的影响,幼儿园不得不顺应小学要求,提早展开小学时期的教育,让幼儿接受小学教育。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与成因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小学化”的幼儿园教幼儿拼音、写字、算数等知识,会影响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过早的学习知识会降低幼儿的可塑性。有些家长和幼儿教师不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让幼儿写字,而是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幼儿把字记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幼儿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这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幼儿的认知过早符号化,影响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养成。正如苏德霍夫所说:“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每个幼儿都有独特性,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学习态度、认知风格等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越多越好,以孩子学习到显性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幼儿园办园的质量。园长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限制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教授孩子识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 摘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大家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意识到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恶劣影响。可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小学化随处可见,在教学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表现最为突出。而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恶劣影响,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对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都有责任,因此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应该联起手来一起为去小学化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一个充满色彩和欢声笑语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一直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倾向。笔者所在的市铜山区中亚幼儿园这一现象严重,各项活动中均有表现。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涉及方面很广,从社会风气到各级学校到家长,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笔者从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对幼儿的影响、引起的原因几方面剖析了中亚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1.教学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的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笔者观察发现中亚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整体的教学容中所占比例很小,每天的使用量不到半小时。而主要的教学容为认识汉字、书写拼音及数字、念读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这与幼儿园的教学容是不符合的。 2.教学方式 《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中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整体授课为主,教师将要学习的容全部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幼儿跟随教师一遍又一遍的机械认读,死记硬背。没有玩教具的演示和游戏的加入。当整体认读结束后,教师再让幼儿一个一个单独认读,不认识的就要罚站。拼音数字写得不好的,教师就给擦掉重新写。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要双手背后做好,不得有小动作,不得讲话,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做不好就集体练习静坐至少5分钟。结果往往会导致一个活动时间过长,小班的活动经常要超过25分钟才能完成。当幼儿离园后,又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拼音和数字的书写。这种教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危害 随着现在教育水平以及家长理念的提升,家长们开始对自己的孩子用了极大的关注,从上好的幼儿园、到大学都花费了很多心思。从教幼儿园五年以来,我发现关于幼儿小学化教育一直都是每年家长们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因为对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陈旧的理念,在他们看来孩子会读,会写、会算数就算是学没有白上,说明在幼儿学到了知识。而真正忽略了教育的本意。幼儿在思考问题以及回答问题上,习惯性的背诵书本的内容,却不喜欢动脑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去解决简单的常规问题。学习成了刻板的文本条框,教育的本质意义发挥不了实质作用。 一、幼儿教育的含义 幼儿教育指的是针对3-6岁的学前儿童制定的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犹如盖房子,幼儿教育相当于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那么后期就会不稳固。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事物有极具探索性,乐于学习跟模仿,会对任何未知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因此幼儿园教育在这一块专注于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幼儿教育就是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加深幼儿对于事物的理解。

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

学前教育,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对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的培养,语言的发展、创造力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的天赋和将来的才华,都与学前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3周岁至6周岁的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偏爱游戏,因此,学龄前教育不仅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关注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其发展规律。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培养素质和能力。但是,在世俗观念下,大多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认字和算数”,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的幼儿家长很不理解幼儿园游戏为主的这种教学方法。在他们看来,游戏类似于玩,认为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玩玩耍耍,什么知识都学不会。幼儿家长关注的依旧是认识了多少字,学会了多少拼音,会不会计算加减法。为此,有必要在此就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进行探讨。 一、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学前教育教师,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有的是临时招聘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做代理学前教育教师,虽然大多都是高中毕业,但大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有的学前教师普通话都说不好,常常带有浓浓的方言,有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只会教给孩子们一些零碎的字符和数字,不考虑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甚至经常对“不听话”和“不老实”的孩子责怪、体罚,或用其他消极方式来虐待幼儿等。尽管有很多幼儿教师是近几年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业毕业生,虽然绝大多数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但幼儿教育观念的陈旧,更缺乏学前教学的经验。因此,学前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2.学前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一是幼儿家长世俗观念偏见,受舆论报道中“神童”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为迫切,导致很多孩子的家长对幼儿教育期望值很高,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希望孩子上学学会认识很多的字和拼音,会速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主要标准。二是在这种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下,很多的学前教师顺应家长的要求和愿望,把学前教育课堂像小学低年级一样组织教学;也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幼儿家长的需要,也为了在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中获得较好的名次和上档升类中进入高一类幼儿园行列,而在考核教师和幼儿时进行识字、拼音拼读、计算加减乘除为测试内容的考试,并以此评价学前教育教师和幼儿的优劣。 3.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3周至6周岁的孩子,刚刚走到小伙伴们中间,也开始接触社会和人,人世间的事物对这些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奇,对什么都特别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极为强烈,遇到什么都想知道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每件事都是好奇的。学前教师如果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进行灌输,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失去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突出活动的新颖性,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学龄前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是非义务教育,后者属义务教育。两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1.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的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兼对德育、体育、美育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教育。课程一般为数学、语文、英语、自然、品德、体育与健身、美术等学科。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及原因 1.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目前许多幼儿园采取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把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幼儿阶段开始给孩子留大量作业,有些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开设各种特长班、兴趣班等,把小学课程纳入到幼儿阶段来学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第一,幼儿园办园理念和生存竞争的影响。不少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要求教师要将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而一些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二,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不了解幼儿身心特点,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就是正确的、成功的,他们的做法不仅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反而为幼儿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受农村幼儿教师无编制的制约,农村的幼儿园大多数是老教师。老教师虽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而民办园的最大难题则是师资问题,幼儿教师素质迫切需要提高。调查发现,多数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转岗,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不甚满意,多是无奈选择,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这使当前幼儿教学存在重教轻学,重智轻德的现象,更多地进行室内教育活动,室外游戏活动较少。 第三,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调查发现,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以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于是,许多幼儿园开始对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幼儿园。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 ──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什么意思】去小学化的 含义 1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什么意思 幼儿园去小学化是什么意思:改变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模式,摒弃小学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文字符号的兴趣,产生对数学和科学常识的探究欲望。 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在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珠算等内容的教学,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

2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

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山东省东明县教育局董秀玲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